去中国囍联消费全额返还的合作商家那里消费会加价吗?

囍联商家能多赚多少钱_百度知道囍联凭什么颠覆消费者、商家、厂家?_百度知道有声:谁会加价买iPhone 7?商家囤货堪比赌博
[摘要]加价现象的成因其实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产品初期产能爬坡阶段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也受到手机厂商、供应商、商家的影响。
文/腾讯数码 汪洋转眼距离苹果iPhone 7/7 Plus的首销已经过去一个月了。虽然曝光之初人们普遍看衰新一代iPhone,但苹果的品牌效应让首发当日的销售依旧火爆,再加上最大竞争对手三星Note7因起火问题停产这样的神助攻,今年的iPhone 7在第一个月的销量上并没有出现像发布前舆论预测的那样不堪。尽管手机市场的饱和导致苹果也无法逃脱创新乏力的尴尬,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让果粉和黄牛因为两个全新颜色iPhone 7的到来为之疯狂。好久不曾出现过的iPhone疯狂加价的情况在今年这个所谓的“苹果小年”再度上演。加价到20000?久违的iPhone盛事回来了从iPhone 5开始,苹果在国内市场为了控制黄牛囤货现象选择了预约购买的策略。用户可以选择网上直接购买,或是预约附近的零售店取货,这让原本火爆的iPhone购机市场冷静了不少。加之苹果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iPhone后几年的首销除了因为工信部故意卡入网的iPhone 6几乎年年首发,加价的情况也在没有重现4S时代的疯狂。但情况在今年有了些许转变。根据首销当日市场的反馈,配备了全新双摄像头的iPhone 7 Plus成为了市场新宠,平均加价都达到了2000元上下,而亮黑配色更是一机难求被曝出两万元的天价。“亮黑色根本拿不到货,一台赚几千块是正常现象。”北京双井附近一家苹果授权经销商代表王刚(化名)表示。由于亮黑色的iPhone 7工艺难度增加,初期产能不足,加上其和前代机型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因此一上市就受到用户和经销商的热炒。到底加价的iPhone 7都被谁买走了?一个月之前也就是9月16日前后是深圳华强北市场最忙碌的节点,几乎所有经销商都在忙着囤货,目的就是抢在iPhone 7首销的这段时间大赚一笔。在深圳华强北闯荡了十余年的KK(化名)在接受腾讯数码采访时说,“最先加钱购买iPhone 7的更多是商家,普通消费者只是占据小部分。”从腾讯数码前期调查了解到,9月16日当天一部128GB港版iPhone 7亚光黑要卖7100多元,而一台亮黑色的Plus定价两倍于亚光黑,即便如此高昂的价格,还是没有限制经销商囤货的脚步。在华强北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现货才是王道。言外之意是在这里只要你肯加钱,就一定能买到想要的机型。刚开始卖iPhone 7的前几天,苹果官网都显示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发货,这也给了这部分商家争取到了赚取利润的时间。KK补充道,“一般苹果的一级渠道商都是9折拿货的,而类似于华强北或是中关村,大量的货源其实是从运营商那里收来的货,因为苹果不可能给非授权的市场直供iPhone 7。”一个巴掌拍不响,商家加价疯狂囤货iPhone 7的背后,一些心甘情愿花高价钱抢先入手iPhone 7的消费者也是促成这桩看似极不合理交易的另一半主力。。位于北京光华路的移动运营商销售代表小文(化名)告诉腾讯数码,虽然首销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但现在运营商渠道仍然缺货。这一个月的时间,店里每天都会卖出去不少加价的iPhone。从小文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有个客户直接多花了1100元购买了iPhone 7 Plus 128GB亚光黑版本,理由是他的iPhone 5坏了着急用手机,所以不管多少钱都加价拿现货。无疑,一线城市的高收入者成为了iPhone 7首销加价购买者中的主力军。当然了,加价行为并非是无止境的。这也和苹果供货量有直接关系,随着一个月后iPhone 7产能的提升,越来越多的iPhone 7已经平稳度过了加价期。通过走访上海环贸苹果Apple Store零售店我们了解到,现在店里的情况是iPhone 7基本可以现货购买了,除了亮黑之外其他颜色都可以直接从店里提。但更为抢手的iPhone 7 Plus目前还需要预定,按照苹果精明的销售惯例,每天8点会线上发一些现货,而这些也是如今渠道商依旧在加价的主要产品来源。在北京华贸苹果App Store门口,腾讯数码还采访到了赵先生,他来给自己的亮黑色iPhone 7购买Apple Care服务。“我的手机从朋友那拿的,还加了4000元,到现在这机器还得加价卖”。 可见经销商应势而动的心理和高端消费者迫切换机的意愿共同撑起了加价购机的队伍。这其中经销商占比更高,毕竟一年赚钱的机会就一两个礼拜,稍纵即逝。加价购机的用户更多是和赵先生一样不差钱又图省事的高端消费者,时间成本往往也计算在了他们的购机预算之中。加价只能炒短线,商家囤货堪比赌博然而蜜月期是短暂的,新iPhone上市后,加价往往只有2-4周的时间,如何赶上苹果产能不足的上市初期大赚一笔,又不能因为囤货过多赔本,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博弈心理。商家拼命囤货,肯定都会面临囤货后有价无市的问题, KK表示一般商家在拿到高价机后,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出手。利用时间换利润,前期谁囤货能力强,谁囤货目标精准,谁才能赢得这场战役。除了苹果的直营店,其他非授权渠道每个地方的拿货价格其实也不同,所以这直接会导致不同地区的售价出现明显差异。比如首发时128GB的iPhone 7 Plus亮黑在深圳拿货价18800元,而在上海同样的机型只要15500元。“越高价格的机型越容易赚钱,有风险才有回报嘛。”KK笑称。其实加价现象只是市场供需关系的一种必然结果,这问题得辨证着看。主要有两点原因。一种是苹果初期的确是供货不足,一般新品发布之后都会经历一个正常的产能爬坡,而根据用户对不同产品的需求,厂商也会边发货边在产能侧进行供货调整。另外一种原因就是苹果厂商本身和渠道商控货饥饿营销了。其实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利益链——压货。压货本身是指长期或阶段时间内占压资金、无法被周转、不能产生利润的产品。如果用作行为动词则是指手机厂商与渠道商之间的一种“潜规则交易”。严格来说,压货分为备货、囤货以及滞货。备货是备存货物的常见做法。囤货则被看做是厂商与渠道商的合作手段,通过初期饥饿营销囤货不发可以达到抄高热门机型价格的目的,也会让手机厂商的首销数字变得好看,最终提升品牌价值。而滞货则是厂商以及经销商之间被动的压货行为。另外也有不少厂商现在采用的是搭售形式,即厂商会把自家热门品牌产品与非热门机型一起捆绑发给渠道商以及分销商。所以说,最终价格的上涨也是渠道商囤货而导致的最终结果,这当然也不是消费者甚至苹果愿意看到的局面。不过囤货的风险也是相当大的,中关村科贸经销商大鹏(化名)告诉腾讯数码,“就拿今年iPhone 7、7 Plus来说,如果不慎囤多了小7就会赔本。”换句话说,假如商家囤货都是Plus就肯定会大赚一笔。只是这个风险起初是无法把控的,完全是市场来决定。另外对颜色的选择也是关键,今年除了亮黑和亚光黑,其他颜色的加价幅度都不算大,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就好像赌博,如果压对,一夜暴富的不在少数;一旦压错,血本无归的也大有人在。一年一次的iPhone开售,让这种博弈一直在轮回。iPhone只是个代表,加价手机还大有人在事实上加价购机的现象不仅发生在苹果身上,在其他手机厂商身上也有存在。在探访北京慈云寺附近一家手机卖场时发现,一些供货不太充足的热门互联网手机例如魅蓝系列、红米系列、联想ZUK系列以及美图手机都存在加价售卖情况,价格在100-300元不等。据店员透露,线下店这种加价显现十分普遍,毕竟渠道商需要更多利润,那些传统渠道厂商比如华为、OPPO、vivo、金立基本不会出现加价卖的情况。但也有个例比如之前华为的Mate 7曾经一机难求,有产能不足的原因,也有饥饿营销的成分在,但无论怎么样,供不应求的机型,加价肯定在所难免综上所述,通过实地采访不同渠道发现,加价购买iPhone 7的其实是商家与消费者本身,主要出现在新品发布的前两周。除了iPhone 7之外,其他手机品牌例如一些热门低价互联网手机在线下渠道也存有一定的加价现象,相比之下传统线下渠道厂商本身的价格算是趋于稳定。至于这种病态加价现象的成因其实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产品初期产能爬坡阶段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也受到手机厂商、供应商、商家的影响,任何饥饿营销、恶意囤货都是导致加价现象出现的“元凶”,但这背后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
正在加载...
推荐:关注腾讯数码微信官号(ID:qqdigi),带你玩遍各种潮酷新品,前沿资讯、一手评测、视频搞机、趣玩直播,还有各种新奇玩儿法。三星严禁外泄的Note 7爆炸视频是什么?iPhone 8有啥新消息?撩妹新招有哪些?平衡车真是肉包铁?为什么养猫的人都是穷光蛋?答案都在这里。
[责任编辑:yannwang]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囍联商家提现了为什么没有收到款项?_百度知道到囍联商家那里消费,没有扫码的牌子怎么办……?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作商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