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给廖承志的回信 苏联媳妇

蒋经国从苏联回来:二话不说,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来源:&&&&
&&&&&&字号
直到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小蒋回国的申请才获得苏联方面批准,他还在国内报刊上发表了一篇据说由王明代笔的公开信,再次将老蒋痛斥一番。但当他终于回国见到父亲时,二话不说,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蒋介石与蒋经国合影(资料图)
本文原标题为《人民的归人民――纪念经国先生去世25周年》
他是旧时代的维护者,也是旧时代的终结者。他曾代表着最顽固的保守势力,却亲手打开了一座岛屿民主政治的大门。至今,他仍旧是岛屿上民众心目中地位最崇高的领导人。他纠葛矛盾的身世一如这个民族那段纠葛矛盾的历史,千秋功过,只能留给后人评说。人民敬重他,是因为他把属于人民的,最终交还给人民。谨以此文献给经国先生逝世25周年纪念日。
1988年年初的某一天,年幼的我突然在电视屏幕下方看到一行字幕划过:“中共中央委员会致电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惊悉中国国民党主席蒋经国不幸逝世,深表哀悼,并向蒋经国先生的亲属表示慰问’”。这些字眼让我吃了一惊,一是蒋经国居然去世了,我虽然少不更事,也知道此人是蒋介石的儿子,当时的台湾领导人;二是这唁电口吻跟一贯听到看到的口径不大一样,对蒋经国和对岸那个“敌对阵营”表露出某种善意和肯定。
如今,我和许多人知道,蒋经国是在当年1月13日去世的。在这一天,一个人在一座岛上的瞑目,牵动了远超出这范围的人心,牵动了远超一时一地的历史。
我在台湾工作期间,仍能听到关于蒋经国的各种说法,有的近乎传说。有人一张嘴就是让我吃惊的讲法,说蒋经国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学习并贯彻了苏联那一套,深入大众呀、民主集中制呀。另有人谈到他的死,说是因为遍访民间,人家给东西他就吃,不顾“国家领导人”应有的卫生和食品安全,吃出了重病。
蒋经国一生历任要职,如今流传最广的两个称谓却都不是职衔,一个是“小蒋”,一个是“经国先生”。
“经国先生”本不是全称,按照国民党当局的习惯,蒋经国主政期间,正式称呼是“蒋总统经国先生”。不知不觉,尤其是他离世后,前面的“蒋总统”三个字被去掉了。“经国先生”这称谓里既包含深深的尊崇,又有平等的亲切感,其感情色彩犹如大陆的“周总理”或“小平同志”。
“小蒋”则不同,首先表明了一种关系,甚至是一种依附关系,之所以叫小蒋,是因为有老蒋。总有一种永不消逝的谈论:不是老蒋,小蒋会怎么样,会不会有如此的地位和成就?
但小蒋终究超出了老蒋的预估,跳出了框框,终于成为老蒋想不到的“经国先生”。超出的方面很多,最明显的一条,是他没像老蒋一样,将“总统”之位传给儿子。
“老蒋”身边的“小蒋”
在大陆,小蒋的机会是老蒋给的,总半途而废的结果,也是老蒋给的。
在老蒋生前,小蒋对父亲是绝对尊崇绝对服从的,这是指一生大部分时期,不是全部,他曾经言辞激烈地指摘父亲为“反革命”。
蒋经国指摘蒋介石,表示要划清界限,使他在中外政坛首次引起广泛关注,算是个人生的重要节点。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另一种叫法是“清党”,叫法不同代表立场不同。正在苏联留学的十七岁少年蒋经国立场坚定,主张第一种叫法。在莫斯科中山大学集会上,他高喊“打倒反革命蒋介石”,并在苏联《消息报》上发表声明:“蒋介石曾经是我的父亲和革命的朋友,他已走向反革命阵营,现在他已经是我的敌人了。”今天读这声明会哑然失笑,父亲哪有曾经是的?无论如何,在苏联,蒋经国的举动让他摆脱身为蒋介石之子的尴尬,一度成为政治明星。
其实,小蒋在这一年起就一直申请回国,直到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才获得苏联方面批准,还在国内报刊上发表了一篇据说由王明代笔的公开信,再次将老蒋痛斥一番。但当他终于回国见到父亲时,二话不说,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自此,老蒋开始安排小蒋历练,在这过程里,许多国民党人反映小蒋有明显的共产作风,他竟然总将姨父孔祥熙和舅舅宋子文称为“大资产阶级”。老蒋和手下的人下工夫,希望将小蒋变得更像一个国民党官员,其实是让他更懂得官场里的生存之道。
小蒋是什么时候变过来的,没有明确的界限,但他确实变了。1938年4月,蒋经国兼任“三青团”江西支团主任,开始形成自己的势力。
小蒋当初反老蒋究竟是真心实意的,还是为了自保而伪装,两种观点都可以找到不少证据。小蒋后来表示,其实他当年就认为1927年中国的政局动荡责任在中共,但说这话时已经身份不同,当然可以继续怀疑。
不管怎么样,小蒋在老蒋的庇荫下,走上一条“太子”式的政治坦途。不巧的是,小蒋露出峥嵘之际,恰赶上老蒋在大陆的事业江河日下。小蒋的努力无法挽大厦于将倒,却为他本人积累了名声和实力。
小蒋初显才干是1940年的赣南“新政”,时值抗战激烈,蒋经国接任赣南地区专员兼保安司令,一手向烟、赌、娼开战;一手减免地租,实行“耕者有其田”。不到两年,地方初步安定,农业产量上升20%,小蒋获得“青天”美誉。
但中国的政坛永远不会皆大欢喜,“蒋经国在赣南搞赤化”的说法马上风传,搞到连老蒋都怀疑起儿子,将其召回重庆,让赣南“新政”无疾而终。
蒋经国在大陆时期的另一次行动时间更短,被后世提起的频率更高。1948年,国民党政权内外交困,蒋经国奉命到上海“打老虎”,整顿财经乱象。他确实有铁腕,雷厉风行,将囤积物资、控制物价的几个大商人抓起来,包括杜月笙的儿子和女婿。但接下来他必须面对的,是同样有这问题的表弟孔令侃。
小蒋“打老虎”最终失败了,原因在影片《建国大业》体现生动。影片中,宋美龄在蒋经国跟孔令侃发生言语冲突时动情地说:“今天这里没有公事,只有家人”,中国人只要一提家人,公事当然高高挂起。影片中,还有老蒋的经典台词:“反贪腐会亡党,不反,亡国”。
在大陆,小蒋的机会是老蒋给的,总半途而废的结果,也是老蒋给的。如果要进一步总结,小蒋半途而废的原因,正是国民党失去江山的原因。
老蒋失去了大陆,只能留给小蒋一个偏安的“小朝廷”。早在没失去大陆之前,小蒋就羽翼渐丰。从1944年担任“三青团”组训处处长起,他逐渐成为国民党内的“团派”首领。到台湾后,老蒋先后将位高权重的孙立人、吴国桢废黜,除了在政争中铲除异己外,更因为这些人都挡着小蒋的路。“陆军司令”孙立人反对在军队中实行政工制度,自然跟“总政治部主任”蒋经国的权力和利益发生激烈冲突。“行政院长”吴国桢号称“民主先生”,挟美国以自重,犯了老蒋的忌,明显影响小蒋的接班。在蒋介石生前,蒋经国一步步掌握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和情治系统。
老蒋为小蒋坐江山奠定了基础,扫除了障碍。他万万想不到,一度被称为“蒋后主”的小蒋会亲手终结这个小朝廷。
&&相关新闻
(责编:张淑燕、周斌)揭秘:蒋经国在苏联混得有多惨?-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揭秘:蒋经国在苏联混得有多惨?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19:18:00
这儿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历史? 探究揭秘历史真相,揭开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解密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让您了解不一样的历史。 蒋经国不用多做介绍了,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与原配毛福梅所生的儿子,后来跟着父亲闯荡江湖,最后在台湾落脚,在蒋介石的栽培下,蒋经国当上了台湾地区领导人。可在信仰三民主义之前,其实蒋经国曾经信仰过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苏联留过学,后来还在报上发表谴责父亲蒋介石发动412政变的公开信,让蒋介石大为恼火。其实送蒋经国到苏联学习的,不是别人,正是蒋介石本人。那是1925年的10月,国共合作还在进行中,蒋介石还有求于苏联,国民党方面派了三百多名学生去莫斯科的中山大学深造,时年十六岁的蒋经国取了个苏联名字尼古拉。蒋经国不显山不露水,一般人不知道他就是中国大军阀蒋介石的儿子,但苏联上层却知道蒋经国的真实身份。蒋经国在苏联的表现非常优秀,但随后就发生了著名的412政变,蒋介石全面背叛孙中山先生遗愿,对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当同情共产主义的莫斯科中山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得到这个震惊的消息,简直对蒋介石愤怒到了极点,并烧掉了蒋介石的画像,不断声讨蒋介石的背叛行为。而蒋经国也站出来声讨了自己的父亲。但蒋经国这么做,并没有赢得苏联人的好感,蒋经国很快就被苏联人发配到了莫斯科电气厂当学徒,当然名义是“分配工作”。做为高材生,蒋经国参加一线劳动进行锻炼也没有什么,很多大企业的公子都要在家族企业的最底层做起。蒋经国在电气厂里干的很出色,被厂领导提拔,要当生产管理委员会的副主任。可就在这个时候,有个人横竖瞧蒋经国不顺眼,谁呢?就是导致红军在江西根据地失败主要负责人之一的王明,对,就是那个指责毛泽东搞山沟沟里社会主义的王明。王明的共产主义思想太过极端,他反对厂方重用大军阀蒋介石的儿子,不知道王明走了什么门路,他把蒋经国发配到造近北极的阿尔泰金矿当苦工。阿尔泰金矿常年严寒,周边几百公里都没有人烟,极为荒凉。蒋经国来到这个地方,弄不好就会死在这里,成了异乡孤魂。好在斯大林觉得蒋经国对他还有些用处,毕竟蒋介石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很快就把蒋经国调到了情况稍好些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做技术工人。厂里都知道这个中国人是中国大军阀蒋介石的儿子,所以很多信仰共产主义的苏联工人都不喜欢蒋经国,经常给蒋经国出难题。在捉弄蒋经国的快感中,发泄着对蒋介石的仇恨。蒋经国知道自己的处境,反抗没有任何作用,不如忍一时风平浪静。所以面对苏联人的欺负,蒋经国从来都在忍,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厂里有个头儿在分配工作的时候,其他工人只需要扛一捆铁条,而蒋经国必须扛两大捆,没有理由,让你扛,你就得扛。蒋经国的个头并不高,身体也不是很强壮,扛着两捆铁条是非常吃力的。但蒋经国抱定忍的宗旨,两捆就两捆。在苏联人的嘲笑声中,蒋经国艰难的前行,也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在蒋经国的脸上流淌。也许是为了向工头证明自己是条汉子,蒋经国又主动加了一捆铁条。虽然累,但蒋经国却赢得了苏联人的尊重,都说蒋经国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因为蒋经国能吃苦,政治态度又好,所以苏联就放松了对蒋经国的看管,并让蒋经国当上了机械厂的副厂长。但王明还是没有放过蒋经国,又逼着蒋经国在报纸上声讨蒋介石。再后来,蒋介石明显转变了对苏联的态度,苏联和中国的关系变得比较冷淡。再加上斯大林对政敌托洛茨基派的清理,而蒋经国恰恰同情托洛茨基,所以蒋经国的厄运来临了。1935年的下半年,蒋经国被取消了乌拉尔机械厂副厂长的职务,甚至还被取消了苏联共产党候补党员的资格,还停发了工资。蒋经国听到这些消息,几乎差点晕倒。不过,此时的蒋经国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孤独面对人生,他身边多了一个女人,这是他同在一个工厂的苏联妻子芬娜,中国名字叫蒋方良,而他们的爱情结晶也已经出生,就是蒋孝文。蒋方良一边辛苦工作赚钱养家,一边陪伴着处在人生最低谷的丈夫,直到蒋介石多方斡旋,向斯大林要回了儿子蒋经国。蒋经国还摆脱了在苏联噩梦般的日子,回到了父亲的身边,从此飞黄腾达。 【来源:网络 整理:老侃】
我是老侃,联系请加微信:pingjijie
微信号:gh_d7b曝光蒋经国有几个妻子 蒋经国女婿俞扬和简介 - 武林网
>> > 曝光蒋经国有几个妻子 蒋经国女婿俞扬和简介
有几个妻子蒋经国作为的长子,有着“太子”的别称,那么蒋经国有几个妻子呢?蒋经国真正意义上的妻子,只有一个,那就是苏联女孩芬娜,也就是蒋经国后来的老婆,但是他还有两段情史。蒋经国和蒋方良蒋经国的第一段情史,是在他留学苏联的第二年,当时的蒋经国才十六岁,这段爱情的女主人公就是的女儿冯弗能。当时的冯弗能才十五岁,被她的父亲冯玉祥安排到苏联学习。当时的冯玉祥为了表现和苏联的关系友好,就将自己的女儿送到苏联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那时的冯弗能才十五岁,还是一个不懂世事的小女生,在异国他乡遇到了自己家乡的故人,两人很快就产生了情愫,但是也很快的就分手,其中的原因不为外人所知。1935年,蒋经国和苏联少女芬娜在苏联结婚,蒋经国的长子蒋孝文在苏联出生。蒋经国携妻子回国之后,芬娜得到蒋介石和的承认,还赐名蒋方良。后来,蒋方良就一直和蒋经国的生母一起学习生活,这也使得蒋方良如同中国的传统妇女一样,很少在公众面前出现,也是台湾比较神秘的第一夫人。蒋方良为蒋经国生有三男一女,2004年12月,蒋方良在台湾荣总医院去世,享年88岁。蒋经国和是在江西赣州相识结合的,两人虽然没有夫妻之名,但是有着夫妻之实,蒋经国也深爱着章亚若,蒋经国在弥留之际,嘴里念叨的还是“亚若,亚若”。章亚若为蒋经国生下了一对双胞胎,也就是蒋孝严和蒋孝慈,几个月后就死于桂林医院,她的死到现在都是一个谜,那年章亚若才29岁。蒋经国有几个妻子?答案是他只有一个,那就是蒋方良。蒋经国女婿蒋经国共有六个子嗣,其中五个是儿子,也就是说有一个独生女儿,可见全家对其的宠爱。这个女儿名叫,她后来嫁给了俞扬和为妻,他也就成为蒋经国女婿。蒋孝章与俞扬和合照蒋孝章身份高贵,加上是中俄混血又长相貌美,所以是当时台湾出了名的第一千金。在家里,不论是祖父祖母、父亲母亲,或者是哥哥弟弟,对她也是万般宠爱,而他从小也是十分乖巧。1957年,二十岁左右的蒋孝章独自一人去了美国留学。当时中华民国的交通部长俞大维的儿子俞扬和也在美国,所以蒋经国就拜托他来照顾自己的儿子、女儿。不久俞扬和就和蒋孝章相恋,消息传到台湾后还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为俞扬和比蒋孝章整整要大上14岁,而且已经结过两次婚。据说蒋经国为此愤怒地向俞大维发了飚,掀了桌,还在女儿面前大哭。俞扬和回台湾恳求蒋经国,在宋美龄的调和下才得到同意。1960年,俞扬和就和前妻离婚,与蒋孝章结了婚,据说婚礼很低调,甚至是她母亲蒋方良亲自担当主持。自此,俞扬和就成了蒋经国女婿,一年后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俞祖声,是蒋介石为这个曾外孙取的。婚后,两人基本上就定居美国,过得十分低调,俞扬和这个蒋经国女婿甚至拒绝了他的提拔,不涉足政坛,偶尔会陪着妻子回台湾探亲。直到2010年,他因血管性失忆症而去世。整整五十年,俞扬和很好地向当初怀疑他的蒋家人证明了自己对蒋孝章的感情。蒋经国童年蒋经国是蒋介石和发妻毛福梅的儿子,191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奉化。因为蒋介石当时一直在外追随先生参加革命,所以蒋经国童年基本上是在老家度过的,由他的母亲、祖母等人养育长大。蒋介石和儿子照片(右为蒋经国)按照祖母的要求,蒋经国被过继给了她早夭的小儿子,所以家谱的名义上来说他不算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童年是平静而快乐的,从小被家中的妇人们宠爱,每天烧香拜佛为他祈福。据说他三岁的时候染上过天花后恢复,就是母亲和祖母到庙里灵验的结果。因此,蒋经国从小也被她们带着去寺庙去烧香去拜佛。几年后,蒋家在当地开办了一所武山学校,蒋经国六岁不到就入学就读,在那里念了两三年书。等到他快十岁时,父亲蒋介石才想起来这个儿子,其实是因为他慢慢发觉自己失去了生育能力,蒋经国大概是他唯一的子嗣。蒋介石开始关心儿子,回老家时拜访了自己原来的老师,请他来教导蒋经国。之后又给他安排了另外一个老师,基本上教蒋经国的都是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后来,蒋介石把蒋经国送去了奉化县的凤麓学堂读书,这也是他以前上学的地方。他还几次写信教导或者训示儿子,让他为人要对人尊敬,甚至还亲自检查过他的功课表。因为蒋经国的母亲等家里夫人大多思想观念传统,蒋介石认为这对儿子的教育不利,就决定将他带到上海读书。1920年,十岁的蒋经国开始在上海万竹小学就读。
/ / / / / / / / / / / / / / / / / / / /蒋经国夫人一生坎坷 晚年孤独凄凉
我的图书馆
蒋经国夫人一生坎坷 晚年孤独凄凉
蒋经国夫人一生坎坷 晚年孤独凄凉
晚年的蒋方良
蒋方良与丈夫蒋经国亲吻的照片。(资料图片)
从前苏联到大陆到台湾的离乡背井,从丧夫到一连失去三个儿子的死别,蒋方良的遭遇只能用坎坷不平形容。
异国情侣结白首之盟
蒋方良是俄罗斯人,她和蒋经国是在前苏联认识的。
1925年底,蒋经国由蒋介石批准到莫斯科去留学,后到了乌拉尔重钢铁厂工作。1934年,18岁的芬娜刚从工人技术学校毕业,来到乌拉尔重钢铁厂当女工。由于处处受到蒋经国副厂长的悉心照顾,芬娜内心感激不已。人在异乡的蒋经国卧病时,她悉心奉侍汤药。1935年3月,这对异国情侣结下白首之盟。后来芬娜改名“蒋方良”,从而改变了她的一生。
宁波话比丈夫还地道
蒋介石的家庭有个俄国媳妇,不难想象,蒋方良在那个复杂的家庭里承受着多大的压力。从前苏联到中国大陆,蒋方良没让蒋家失望,她彻底将自己变成一个中国人,一口宁波话讲得比蒋经国还地道。
丈夫一句话戒掉麻将
蒋经国不喜女人干政,不希望蒋方良和官太太们搅和搞小圈圈,所以她的生活范围愈缩愈窄,来往的只剩那群从大陆到台湾、能讲一口宁波话的老友。当丈夫当上“行政院长”时,她并未因贵为“院长”夫人,而生活有所改变,反倒得割舍掉她的兴趣:有一天蒋经国告诉她,不希望人家讲“院长夫人也打麻将”,就这一句话,蒋方良自此没上过牌桌。
思乡情藏在心底深处
从大陆到台湾,对蒋方良而言,像是又失去一个故乡,一切都得重新开始。但蒋方良清楚,日子还是要过下去。她自我安慰,孩子丈夫在哪儿,哪儿就是故乡。她万万想不到两岸的隔绝并不亚于冷战时期的中国大陆和前苏联,在台湾40多年的日子里,她既回不了故国,也踩不到大陆故土,对原乡的强烈思念,只能藏在心底最深处。
家居照片常有亲吻镜头
不过,这个以夫为天,以儿女为中心的母亲当时虽然无法拥有自己的生活,至少还有先生和孩子。蒋经国在世时,蒋家对家庭成员的生日十分重视,包括蒋经国、蒋方良和四个儿女的生日,以及蒋经国夫妇的结婚纪念日,全家一定回家团聚在一起,举办一场简单的家庭聚会,切蛋糕、开香槟。有时蒋经国兴致高,除了当场亲吻蒋方良外,也会在儿女的起哄、簇拥下,与爱妻共舞,十分热闹。因此,他们的家居照片常有亲吻镜头。
晚年丧夫丧子孤独凄凉
后来,儿女长大各自成家,官邸内只剩两老彼此扶持。蒋方良的日子寂寞、孤独,但总还有个老伴可依靠。而这惟一的依靠,也随着蒋经国和三个儿子相继去世,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谁也没想到,蒋方良儿女成群,老来竟会饱尝孤寂和凄凉。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短短8年内,蒋方良的三个儿子一个接着一个病逝,这是她生命中的椎心之痛。
大儿子蒋孝文在蒋经国走后第二年,因鼻咽癌过世,这是蒋方良首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戚。本被外放新加坡的二儿子蒋孝武挂念年迈母亲孤苦无依,在父逝后积极请调回台,未料在新职发表前夕,突然病逝荣总。这个打击,让蒋方良崩溃,她再怎么坚强,也无法抑制情绪,在众人面前掩面而泣。
1996年底,她仅存的小儿子蒋孝勇也因食道癌在荣总过世。蒋孝勇生前曾说过,蒋方良最怕走的一段路,就是从大直官邸到荣总医院。她的三个儿子都是在荣总去世,每一通来自荣总的电话铃声,都是催促她再赶一趟伤心路程。
本来就已经没有声音的日子,随着孩子不断离世,更加寂静。蒋方良变得不言不语也不再哭泣。据这几年到过蒋家的人说,蒋方良经常一个人痴痴地凝望着蒋经国和四个孩子的照片,一看就是大半天,那脸上无助的神情,看了令人心酸。(据厦门日报)
蒋方良轶事
章亚若打破家庭和睦 蒋方良最终接受“情敌”
原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的蒋方良,生性活泼开朗,帮助丈夫蒋经国在政治的领域上开创事业,蒋方良也被视为勤劳简朴、克己奉公的贤内助;然而,青年女子章亚若的出现,打破了蒋家的和睦;蒋方良最后则接受中国社会常规束缚,把一切埋在了心。
蒋介石替她取中文名
1937年3月,蒋经国(苏联名为尼古拉)带着芬娜回到中国,不仅在溪口老家举行了中式婚礼,公公蒋介石替她取中文名字为蒋方良,芬娜还在蒋经国生母毛氏身上,看到了中国常规女人的克勤克俭、隐忍宽厚的品格,这成为她日后在蒋家的生活标准。
日,蒋经国被任命为江西省保安处少将副处长,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生性活泼开朗的蒋方良,很快与当地的青年人打成一片,帮助丈夫进行大刀阔斧的社会改革。
当时,蒋经国为减轻当地妇女生活负担,兴办幼稚园、育儿院和慈善事业,蒋方良则义无反顾的担任育儿院院长,亲自带头上街募捐。
最终接受章亚若“插足”
这对人人称颂的“鸳鸯”,因为青年女子章亚若的出现,打破了小两口的家庭和睦。章若亚后来为蒋经国生下两子,即章孝严与章孝慈。而蒋方良在“二奶”事件中的看法和表现,各界说法不一,但蒋方良最终接受中国社会常规束缚,把看到的一切埋在心里。
蒋方良险遭阿扁“扫地出门”
台军方高层官员透露,蒋方良居住的“七海官邸”,紧邻台“海军总部”之旁,但陈水扁担任台北市长时,市政府一度单方面发表都市计划,要将“七海”划为公园预定地,差点要将蒋方良“扫地出门”,经力争才挽回。
陈水扁曾透过“友人”表示,他在没有“法源”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对蒋夫人的照顾。但据了解,在蒋方良最后的几年中,台“国安局特勤中心”虽仍派车接送蒋经国遗孀蒋方良女士的医疗人员,但“七海官邸”现只有一部座车、3部特勤人员车,待遇已大不如前。蒋方良在“七海”的老司机胡献堂曾述说世态炎凉,蒋方良晚年只靠抚恤金过日子,连出门旅行都不宽裕,更别提回俄罗斯探望亲人。
馆藏&26640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帖子主题:多情蒋经国在苏联娶的两个漂亮妻子(组图)
共&0&个阅读者&
军号:5528151 工分:977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多情蒋经国在苏联娶的两个漂亮妻子(组图)
文章提交者:夏天穿棉袄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蒋经国在娶了两个妻子大约1926年底,处于早熟十六岁青春期的蒋经国,也有了一段罗曼史。他和的十五岁女儿冯弗能坠入情网,并很快结了婚。1927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冯玉祥最终倒向了。当蒋经国与父亲划清界线的时候,冯弗能却不愿与父亲反目,她坚持要回中国,并试图说服蒋经国跟着她一起走。但蒋经国不同意,于是,蒋经国只能与冯弗能脱离夫妻关系。1950年代,蒋经国与夫妻俩留影志情。蒋经国讨俏佳人,浪漫有趣。蒋方良的早期照片中,不时流露陶醉于丈夫怀抱中的喜悦。的阶段,蒋经国在时期的恋人冯弗能,已经另嫁他人,也住在南京。但是并无迹象显示两人曾再见面。1933年,他被派往西伯利亚矿务公司任职。在工厂期间,蒋经国同苏联女工芬娜(蒋方良)发生了恋情。经苏联党政机构批准,蒋经国与芬娜于1935年3月结婚。1936年拍摄于南京的全家福,前排左起:五女颖达、冯玉祥、么子洪达、李德全、六女晓达;中立者:四女理达;后排左起:次子洪志、三女弗矜、长女弗能、二女弗伐、长子洪国。冯弗能长得太像他老爸冯玉祥了。蒋经国不要她除了政治因素,可能是当时在苏联见到其它美女了吧!1930年代在中国时所摄。蒋方良的笑容憨傻纯真。戴着墨镜的蒋经国,从年轻时就是神秘人物,一直到他故去,他的故事和他脑中的各种想法,都像是一层一层的迷团,有待后人揭开。1960年代,蒋方良难得作了一个发型,蒋经国难得穿上西装。两人头碰着头,年过半百,拍起照来仍颇为亲昵。1950年代的家庭聚会上,蒋孝章模样俊秀,宛如童话故事中的公主。她细心的切着蛋糕,蒋经国微笑的望着她的动作。从蒋经国的肢体动作,可看出他对女儿的呵护与期望。蒋经国左边的是蒋纬国,兄弟俩几乎没合照过一张相片。他们互有心节,这是公开的秘密。丈夫的过世,使蒋方良哀伤不已。随着时光的远去,蒋方良把心中的感情化成一束束回忆的花朵。凝望着蒋经国的雕像,她露出怀念的微笑;抚摸着这个与她相伴54年的男人,风风雨雨,甜甜蜜蜜,远去的他仍然在她心底。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多情蒋经国在苏联娶的两个漂亮妻子(组图)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多情蒋经国在苏联娶的两个漂亮妻子(组图)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经国老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