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编辑家长委员会领导小组可以用领导小组代替吗

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医学期刊介绍,各省卫生职称晋升介绍,宗旨是服务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得转载,转载需经同意!(感谢大家的支持)
(请注明期刊纵横网)
刊网编辑的博文
博文分类:
61.柳叶能治脚气脚趾缝溃烂时,摘几片最嫩的柳叶,将其搓成小丸状,夹在脚趾缝溃烂处,晚上夹入后再穿上袜子,以防滑掉,第二天就可见效,3天脚气即可治愈。脚气大面积发病时,可将嫩柳叶一把加水煎熬,然后用煎熬的温水洗脚,也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脚气3~5天即可痊愈。62. 芦荟白酒蜂蜜枸杞降压取鲜芦荟叶400~500克,切碎,加入低度白酒1500克,蜂蜜500克,枸杞25克,泡上两个星期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小杯,坚持一段时间,血压便会下降。63. 芦荟白酒蜂蜜枸杞降压取鲜芦荟叶400~500克,切碎,加入低度白酒1500克,蜂蜜500克,枸杞25克,泡上两个星期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小杯,坚持一段时间,血压便会下降。64. 芦荟解除肛门痒芦荟有消炎杀菌的功效。早晚洗净肛门后,取一小段鲜芦荟,削去两边的刺,从中剖开,用带汁的部分擦肛门及周围,连用三天就不痒了。65. 芦荟冰糖治咽炎取芦荟叶二至三片(大的二片或小的三片),用清水洗净,切成小段,放入锅内。加水(一至二碗)和冰糖适量(以甜为度)共煮沸后十分钟,用纱布过滤,去渣,取其液当开水喝,两天见效,五至七天痊愈。66. 芦荟可消炎用时应慎重感冒发烧后引起咽喉发炎,红肿疼痛,取鲜芦荟1片(以种植一年以上者最佳),去外皮,把茎肉切成细粒,放入碗中,加入冰糖或蜂蜜。然后,放入微波炉中加热2分钟,取出连汤带渣一并食用。重症者可连续服用2~3天。专家提醒:芦荟能泻下通便,对于平时脾胃虚弱、食少便稀之人及孕妇忌用,故需用者,应先向当地的农业或药用植物专家咨询。67. 芦荟汁液治瘙痒症具体方法:取芦荟叶(新叶老叶均可),切一段约3~4厘米长短,然后剖成两瓣,用叶内流出粘液的一面擦患处,可立刻止痒。68. 绿豆红枣治贫血取绿豆和红枣各50克,加水2000毫升,放火上煮。待绿豆熬成泥状时,加红糖服用。每天一剂,15天为一个疗程。持续服用2~3个疗程有疗效。69. 马齿苋治溃疡性结肠炎鲜马齿苋30~60克煎水1碗,冲入捣烂大蒜泥10~15克,过滤得汁,酌加糠,1日2次。70. 牛黄降火分虚实根据不同的表现分为心火、脏火、胃火、肝火等。心火有虚实。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健忘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胃火也有虚实之分。实火为多食善饥、上腹不适、口苦口干、大便干硬;虚火则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所以,不同的火要用不同的药。眼睛干燥、咽疼、腰酸腿疼等,可服六味汤和六味地黄丸来滋阴降火;便秘、口干等,可服牛黄解毒丸来清热解毒。当小便黄、舌头尖疼、口腔溃疡时,服“导赤散”降心火;眼睛胀痛、两肋胀痛、口苦、小便疼时,要选“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
51. 韭菜粥治尿频将淘洗干净的大米100克煮成粥,然后加入切段韭菜60克,熟油、精盐同煮,熟后温热服用,每日2~3次,有温补肾阳、固精之功效,可治疗肾阳虚、遗尿和尿频。52. 卷心菜蛋壳陈皮治十二指肠溃疡方一:取新鲜卷心菜适量,洗净后绞取汁200毫升,炖温后,饭前饮服,每日2次,一般连服7天即有明显效果。方二:鸡蛋壳粉90克,陈皮30克。将鸡蛋壳洗净微炒,陈皮微炒,共研成细粉,每次服3克,每日3次。53. 咳嗽对症吃水果气喘、喉咙痛、多痰,除了对症吃药外,水果也有意想不到的功效,能帮你减缓咳嗽的症状。咳嗽时伴有气喘,或干嗽无痰时,可以吃点杏。此外,干咳时,吃点香蕉或菠萝,效果也不错。如果咳嗽时伴有喉咙痛,就属于炎症性咳嗽,不妨吃点橘子。处于发病初期或久咳多痰者,可以吃点梨,加入川贝母、冰糖将梨蒸后食用,效果更佳。还可以吃点枇杷。54.快速除牙痛验方●取大蒜适量捣烂,温热后敷在痛点上可以缓解牙髓炎、牙周炎以及牙痛等症状。●把味精与温开水按1:50的比例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再吐掉。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消失。●牙痛的时候可以切一片小生姜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 取白酒100克放在杯中,再加食盐10克,搅拌,等食盐溶化后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不要咽下去),牙痛会立即止住。55. 葵花根治尿失禁葵花根须适量,洗净,加水煎、熬至半小碗时,倒出加红糖半小勺。温服,每日1剂,可治疗尿失禁。56. 葵花盘治前列腺炎取向日葵盘(干)3克,用凉水洗净放入杯中,水开沏泡,随喝随沏。饮此水当天见效,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症状消失;3天后夜尿清澈不浑浊;连饮5天,就可治愈前列腺炎。57. 老陈醋可治骨质增生用老陈醋搽揉患处,不仅有消炎止痛的效果,还能起到软化骨刺的作用。对人体新生的骨刺同样有软化的作用,且不会使老骨头受到影响。如果将一块干净的纱布用陈醋浸湿敷于患处,再用热水袋给局部加温20~30分钟,效果更好。在用老陈醋治疗的同时,不宜与其它中药混合使用,因大多数中药都含有生物碱。58.老醋花生降血压花生在我国一直是很受欢迎的食品,每天吃10粒老醋花生,对高血压和冠心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做法:将花生仁煮熟冷却后,放在有盖的玻璃器皿中,用优质食醋浸泡8~10天,就可以做成老醋花生。59. 两招治牙痛叩 ――固齿。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钟。叩时用力发出响声。咬――防、治牙痛。大小便时尤为重要,最好平时经常咬(即所谓咬紧牙关),也有好处。60. 柳树叶治慢性胆囊炎柳树叶可入药,有消炎、解毒、利尿的功效。春天柳树发芽后采集,制成茶叶,天天饮用,能治愈。
41. 红薯粥可治老年便秘用大米、小米各2~3两,加红薯4~7两,熬成红薯稀饭,晚饭前后食用,翌日早上,大便即可缓解,收效之速,胜过医药,且可常食,无副作用。吃一段时间的红薯,便秘可以消失。42. 呼气可缓解偏头痛偏头痛症通常是由于大脑供氧过量引起的,当偏头痛症刚发作时,拿一个圆锥形的小纸袋或小塑料袋(最好不透孔),将袋子开口的一头捂住鼻子和嘴,用力向袋内呼气,以减少大脑的氧气,反复数次后,偏头痛症就会缓解,以致最后消失。43. 槐花蜜治鼻窦炎仰头,用棉签蘸取蜂蜜,顺着鼻孔滴进去,可多滴几滴,然后用手指轻轻按揉鼻子两侧。过一会儿,鼻子就通气了。每天可滴两三次,四五天就可痊愈了。44. 黄芪治早搏取黄芪15克放入杯中,加入热开水200至300毫升浸泡,随泡随服用,反复冲泡至水淡为止,每日一剂,连服五日为一个疗程。如能坚持服用一至二个疗程,常能收到消除早搏的效果。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强心的功效。45. 藿香正气水治日光性皮炎夏季紫外线强,皮肤暴晒过度会引起日光性皮炎。这时,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涂抹患处,即可消除瘙痒。46. 鸡蛋壳治胃病将干净的鸡蛋壳打碎,放在锅内炒焦(成黄黑色),然后研成粉末吞服,每次约3克,早晚各一次,对治疗胃痛、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很有效果。47.鸡蛋竹叶汤治气管炎每天早晨将一个新鲜鸡蛋打入碗中,搅均后备用。先将竹叶(中药店有售)洗净放在水中煮,煮沸后把竹叶捞出,然后将烧开的竹叶水冲入准备好的鸡蛋中,用碟子盖好,闷上一会儿即可,每天早晨空腹服用一次。蛋中不要放任何调料,尤其是盐。坚持服用15~20天,慢性支气管炎会有效果。48.芥末面治前列腺肥大将芥末面用米醋调成糊状,摊在塑料纸上,成为比碗口大些的圆形。一小袋芥末面,可分四次用。然后把殿部尾闾(尾骨端)上部擦拭干净,再将摊好芥末面糊在尾闾往上的部位上。每日换一次即可。49.芥末治脚裂口用40℃左右的温水洗脚,泡10分钟左右,然后擦干,用温水调好芥末,浆糊状,不要太稀,用手抹在患处,穿上袜子,以保清洁。第二天再用温水洗脚,再抹,2~3次即愈。50.韭菜膏治跌打损伤韭菜半斤,洗净切碎捣成韭菜膏敷在患处。一般连敷三次就能痊愈
31. 蜂蜜治高血压用蜂蜜100克,黑芝麻75克,先将黑芝麻蒸熟捣如泥,放蜂蜜搅拌,用温开水冲化,每日分2次服用。每日早晚各一杯纯蜂蜜水,会使血压趋于正常。32. 蜂蜜治青光眼急性青光眼病人,可服蜂蜜80毫升,一日分三次服完;慢性青光眼、眼压持续偏高者,服蜂蜜 50毫升,一日分3次服完,几天后可使症状缓解。因蜂蜜是一种高渗剂,服后能使血液渗透压升高,以吸收眼内水分,降低眼压。33. 桂圆壳炭可治血桂圆若干,食肉后将壳、核晒干,入锅炒成炭,捣碎后筛之,将其粉灰装入瓶内备用。一旦家人出现手脚外伤,敷之有奇效,愈后无痕迹。34. 含服蜂蜜除口腔溃疡用勺子舀一点纯净蜂蜜,直接涂抹在患处,让蜂蜜在口中保留一会儿,然后用白开水漱口咽下,一天两三次。蜂蜜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质和抑菌素,有较强的抗菌、消炎、收敛、止痛作用。含漱蜂蜜水有利于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促进溃疡面愈合。蜂蜜与茶叶冲泡含漱效果也佳,一般3日内疼痛消失,溃疡面缩小,3~5日愈合。35. 喝醋加蜂蜜水治老年斑每天早上空腹喝一碗醋加蜂蜜水。方法:先用凉白开水将一汤勺醋加一汤勺蜂蜜搅匀再加些热水,最少喝一小碗,多了不限。坚持半年见效。36.核桃黑芝麻桑叶治失眠核桃仁、黑芝麻、桑叶各50克。捣烂如泥,做成丸,每丸3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适用于失眠较久的人。37. 核桃仁能治疗便秘每天早饭前服用几颗(块)洗净的核桃仁,或闲时随嚼,也可用豆浆一类滋补饮料冲服,能治久治不愈的便秘顽疾。38. 核桃仁治胆结石香油(芝麻油)500克,核桃仁500克,冰糖 500克,装盆,上锅蒸(冰糖化为止)。蒸好后分九份,每天服一份。39. 黑木耳瘦肉生姜治脑血拴脑梗塞黑木耳10克,瘦肉150克,(猪牛羊肉均可),生姜三片,大枣5个,以上三味用六小碗水,放砂锅中煮,待煮20分钟后加入少许食盐,不要再加其它调料。每日服一次吃肉喝汤。一般患者服用4~5天即愈。40. 红花治骨刺中药店买50克红花浸泡在500克米醋中,一周后便可用来涂擦患部,使其软化、消除。如果严重者,多制作几次使用,效果更佳。
21. 大蒜按摩可治感冒取紫皮大蒜切成片状,在百会、太阳穴、风池、迎香、合谷诸穴位按摩五分钟,然后在脚下涌泉穴按摩十五分钟,可治感冒。感冒初期用此法效果佳,重感冒应配合吃药。按摩后穴位表面皮肤形成大蒜薄膜,应保持四小时再洗净。22. 大蒜可治牛皮癣把大蒜放些盐捣烂如泥,敷在患处,用纱布盖好并用胶布固定,每天换新蒜泥一次。一段时间后牛皮癣便可以消除,患处只留下一块深色的斑印。23大蒜能治瘊子脸上长出一颗小米大的瘊子,后渐渐长到绿豆那么大,将蒜瓣切成小块,用以擦抹患处,先是瘊子表面出现干痂,最后竟至完全脱落,患处光洁如初,未留任何痕迹。24.大蒜治烫伤取鲜大蒜捣浆。用时先将患处用大蒜汁液擦拭,后用蒜泥敷。较重者第一天可换药2~3次,以后每天1次,共治疗5~7天。此方治疗轻度烫伤,疗效明显。25.大枣绿豆治瘙痒取大枣20枚、绿豆100克、猪油一匙、冰糖适量,加水共煮至绿豆开花即可服用,每天服一剂,分次服下,一般服药3天即可减轻瘙痒感,10天内痊愈。26 碘酒治好灰指甲一人患灰指甲,指甲与肉完全脱离。医生告诉用碘酒涂擦。先将患甲剥掉,然后用碘酒涂擦,每天3~5次。一个月后,有白皮的指甲慢慢变成红色,指甲也慢慢长好了。27. 独活鸡蛋治眩晕症独活30克,鸡蛋(最好是红皮的鸡蛋)6个,用水同煮。待鸡蛋煮熟时,把鸡蛋取出,把壳敲碎,再放入药锅(最好是吕锅)煮15分钟,去汤、去渣,吃鸡蛋,一次吃两个,每天一次,每付吃三天。轻者一付即愈,重者吃三付。28.风油精能治脚气每天睡觉前用温水洗脚后,用棉签蘸适量风油精涂于患处,一般连续使用5天,就能基本达到止痛、止痒的作用。如果伴有水疱,应先用针将水疱挑破,再用风油精。29.蜂蜜泡大蒜治哮喘用春天起蒜时的嫩蒜60~90头洗干净,用蜂蜜浸泡封好后保存6个月。等到秋冬时打开食用,每天吃一头。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病情会缓解或好转。30.蜂蜜治病五方治高血压眩晕:蜂蜜10克,温开水化开冲服,每日 1~2次,长期服用更佳。治痢疾:每日每次用冷开水冲服40毫升蜂蜜,最好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3小时服用,成人每日3次,小儿用量酌减,婴儿用量控制在30克,混合在稀粥、牛奶或豆浆中喂服。治低色素性贫血、头晕失眠:每天早晚用鸡蛋1个,开水冲熟后,加入蜂蜜30克服用(最好用深色蜜,置瓷盅内隔水蒸8~10分钟备用)。治咽干口燥、手足心热:大梨一个挖孔,蜂蜜50克放入其中,蒸熟食之,一日2个连服数日即可。
11. 吃芝麻治胃反酸每次饭前吃上几口,坚持5~6天就可治好胃反酸。12.葱白热炒治扭伤根据扭伤部位的大小,取葱白200克至300克,用刀切碎之后再捣烂,放在锅中炒热到50℃左右的时候,取出敷在患处,并用医用纱布盖好。每天操作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二至三个疗程就可治愈扭伤。13.葱内膜除鸡眼先将脚放在热水里泡15~20分钟,然后用剪刀将鸡眼周围的坏死白皮剪掉,再用带浆的葱皮擦鸡眼口周围,最后将葱内膜贴到鸡眼口上。为防止葱掉下来,可用橡皮膏将其固定住。隔一天重复一次。14. 醋泡黑豆治心脑血管病将上好的黑豆洗净,凉干,用好醋泡一个星期后即可以吃。早、中、晚空腹吃,每次15粒。长年坚持必有好处,延年益寿。15. 醋治失眠方醋10毫升,加一杯水中,睡前饮服,每日一次。用于治疗高血压之失眠者,饮后片刻即可入睡。16. 醋煮鸡蛋治疗喑哑用搪瓷容器盛上半斤食醋,里面加上三个生鸡蛋,然后煮10~15分钟,鸡蛋煮熟并保持沸腾。接着去除蛋壳,再煮10~15分钟,最后把鸡蛋连同食醋一起服下。17.搓耳朵治耳鸣每天搓耳朵至少3次,只要有时间就搓。先搓耳廓前部,就是靠脸近的地方9下,从上而下,然后是耳廓后部,也是9下,从上而下。搓完耳朵后,再用食指堵住耳朵孔三两秒钟,然后松开。18.搓腰眼疗尿频一老者夜间小便达四五次,影响睡眠。在阅读相关书籍时发现摩擦肾俞穴(即腰眼)可治尿频,且疗效甚佳。于是,他开始照做。半年后,效果显著,白天小便次数减少了,夜间只小便一次,有时可整夜不解小便。方法:晚上临睡前,坐在床上,双脚下垂,宽衣解带,舌抵上腭,调匀呼吸,收腹提肛,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用力上下搓120次,次数越多越好。19. 大葱治痢疾大葱两根,去掉干皮和须根,生吃一根,第二天再吃一根,痢疾即可治愈。20.大黄泡脚治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在合并浅静脉炎的情况下,每天坚持早晚两次用大黄泡脚20分钟,半月即可有明显效果。而完全静脉曲张,尤其是症状比较严重的时候,只使用大黄效果不佳。
1.艾叶熏蒸治偏头痛将端午节采集回来的艾叶一把,放在锅内烧开,煮20分钟后端下,趁热用布蒙住头进行熏蒸。水凉了之后再放上火上烧,每次熏两遍,每天熏两次,一个星期后可痊愈。2. 按摩牙龈消红肿先将双手洗净,用右手中指按摩左侧的牙龈,用左手中指按摩右侧的牙龈,力度逐渐加大,时间约两分钟左右。按摩之后,立即用甲硝唑药液漱口,时间为一分钟。药液配制的方法是:一片甲硝唑用400毫升左右的凉开水溶解。另外,这种按摩方法还能有效地缓解牙龈萎缩。每天早晚各一次。3. 按摩治前列腺炎每天晚上上床后和第二天早晨起床前,用食指和中指按在Y茎根两侧来回按摩,一手累了可换另一手继续进行。每次按摩30分钟,每次来回按摩约4~6秒钟,按摩压力以自我感觉良好为宜。坚持按摩3个月,病情会明显好转。4.白菜根止咳化痰白菜根两棵洗净,冰糖30克,共用水煮,喝汤。注意:针对咳嗽、痰多病症。5. 白菜根治疗感冒将新鲜白菜根一个洗净,加红糖30克和老姜五片,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服,连服三日定见效。6.晨服苹果治好胆囊炎一老者患胆囊炎久治不愈。后听从一老中医指点,服用苹果偏方,病愈至今未复发。方法是:每天清早空腹吃一个苹果,隔半小时后再进餐。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注意,千万要连皮一起食用。7. 吃豆腐防水土不服到了陌生地,第一道菜应先吃水磨制的豆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和克服水土不服。豆腐对胃肠的刺激小、易吸收,能够使肠胃慢慢适应当地的饮食,老少皆宜,是克服水土不服的理想饮食。8. 吃葡萄治溃疡很多人经常患口腔溃疡,常吃葡萄对治疗和防止口腔溃疡十分有效。每日吃数次,量不限,一般2~3天可痊愈。9. 吃生葱治鼻炎一老者患慢性鼻炎、副鼻窦炎。半年前他得到一偏方,很简单,即:在每天吃饭时,随着吃菜同吃一些生大葱。他体会到,在吃的过程中,最好在口中多嚼一会儿,有意让大葱的辣味从鼻孔中通过,这样的效果会更好。10. 吃熟苹果治肠紊乱腹泻把一个苹果(带皮)洗净后,切成八、九块,放一大碗水,用小火煮,等苹果煮烂,连果带汤吃下,每天早晚各吃一次,十来天后大便成形,一个月后恢复如初。
 &&&&&&&&&&&&&&&&&&&&&&&&&&&&&&&&(信息来源: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司)
在期刊管理工作中,我们经常接到一些读者的来电或来信,就学术期刊的级别等问题进行咨询,现将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统一答复。 
  问:期刊有无国家级、地方级的区别?
  答: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和地方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政府行为。
  问: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鬃省一级期刊”、“鬃省二级期刊”等字样,与期刊 的学术水平有关吗?
  答:这种标识确实存在,这是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每年对本地区的期刊进行综合评比的结果,主要是督促期刊不断提高质量。这种评比是滚动进行的,每年评比的结果都有变化。这种由各地组织的评比,由于各地的评比标准不统一,也不是单从学术水平的高低对期刊进行评价,是地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就本地期刊的出版质量进行的一种综合评价,因此不能完全以此来衡量期刊的学术水平。
  问:“核心期刊”是怎么回事?
  答:“核心期刊”是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 确定的。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也未参加过此类评选活动。
&& 问:目前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有无制定衡量学术期刊质量的权威标准?
  答: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这一角度制定过一件非常复杂、难度非常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可以简单地作出评价的。而且据我们所知,即使一些发达国家,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衡量自己国家的学术期刊学术水平的客观标准。1992年国家科委、中共 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共同发布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要求》,1995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这两个文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对自然科 学期刊的5 大类、社会科学期刊的7 大类期刊进行质量监管的依据。这两个标准中,虽然对学术理论类期刊的业务标准有要求,但都是一些原则性的,不能仅以此作为判断期刊学术水 平高低的标准。
  问:新闻出版总署近几年举办过国家期刊奖、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等期刊方面的评奖活动,是否可以认为获得这些奖项的期刊中的学术期刊质量是比较高的?
  答:获得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期刊评奖活动的奖项的期刊,是全国期刊中的优秀期刊,其总体质量应当说是在同类期刊中比较好的。但是,国家期刊奖、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均是每两年评比一次,其中对学术类期刊的评选也是从总体质量来考虑的,并没有对获奖期 刊的学术水平进行专门的评估。期刊获得的这些荣誉都是阶段性的,并不是期刊的终身荣誉。如果在下一个评奖年度未获得奖项的,就不再是获奖期刊了。所以,如果将期刊的是否曾经获奖与其学术水平的高低直接挂钩,也是不科学的。“中国期刊方阵”是2001年由中央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一定比例推荐的在本部委、本地区期刊中社会效益、经济 效益都比较好的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的期刊的数量近1500家,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的各类学术期刊,在同类期刊中是相对比较优秀。
&&&&&&&&&&&&&&&&&&&&&&&&&&&&&&& (信息来源: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司)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SSN)》,对GB/T 《中国标准刊号》进行修订。
&&&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标准的附录。
&&&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
&&&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起草。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秀敏、宋萍萍。
&&&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为日。
&&& ISO前言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1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已确立的标准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1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 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国际标准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正式通过。
&&& 国际标准ISO 3297是由ISO/TC 46/SC9信息与文献-文献的著录、标识和描述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
&&& 本标准为第3版,代替ISO 第2版。
&&& 文献的著录、标识和描述分技术委员会
&&&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本国际标准的参考信息。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 &&&&&&&&&&&&&&&&&&&&&&&&&&&&&&GB/T 9999―一2001
&&&&&&&&&&&&&&&&&&&&&&&&&&&&&&&&& eqvISO
&&&&&&&&&&&&&&&&&&&&&&& 中 国 标 准 连 续 出 版 物 号
&&&&&&&&&&&&&&&&&&&&&&&&&&&&&& 代替GB/T 9999―--1988
&&&&&&&&&&&&&&&&&&&&&&&&&& China Standard Serial Numbering
& &&1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结构、内容、印刷格式与位置及其分配原则。
&&& 本标准适用于经国家出版管理部门正式许可出版的任何载体的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等。
&&& 2 引用标准
&&&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eqvISO 3166―l:1997)
&&& 3 定义
&&&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 3.1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China Standard Serial Numbering
&&& 中国国家出版管理部门批准注册的出版者所出版的每一种连续出版物的代码标识。连续出版物号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两部分组成。
&&& 3.1.1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nternationalStandardSerial Numbering
&&& 国际标准刊号(被取代术语)
&&& 连续出版物的代码标识。它由前缀ISSN和8位数字组成,由ISSN中心负责分配。
&&& 3.1.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SerialNumberinl~
&&& 国内统一刊号(被取代术语)
&&& 国家出版管理部门负责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它以CN为前缀.由6位数字以及分类号组成。CN为中国的国名代码。
&&& 3.2 连续出版物 serial
&&& 印有编号或年月标识,定期或不断更新并计划无限期地连续出版的出版物。
&&& 3.3 识别题名 keytitle 。
&&& ISSN中心给一种连续出版物,在世界范围内指定的一个唯一的名称,该名称与它的ISSN不可
&&& 4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结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 实施
&&& 其结构格式为
&&&&&&&&&&&&&&&&&&&&&&&&&&&&&&&&& ISSN XXXX-XXXX
&&&&&&&&&&&&&&&&&&&&&&&&&&&&&&&&&& CN XX-XXXX/YY
&&& 4.1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由前缀ISSN和8位数字组成。ISSN与8位数字之间空半个汉字空。8位数字分为两段.每段4位数字,中间用半字线“―”隔开。8位数字的最后一位是校验码(见附录A)。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不反映连续出版物的语种、国别或出版者。
&&& 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 4.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前面部分由前缀CN和6位数字组成。6位数字由国家出版管理部门
负责分配给连续出版物。CN与6位数字之间空半个汉字空。6位数字的前2位与后4位之间用半字线
“―”隔开。
&&& a)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的前2位为地区号,依据GB/T 2260中的数字码前两位给出
(见附录B)。
&&& 连续出版物较多的北京地区,当地区代码“11”使用完毕后,北京地区的连续出版物使用“10"为扩充代码。
&&& b)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的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国内连续出版物序号范围一律从‘其中为报纸的序号,为印刷版
连续出版物的序号,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为有形的电子连续出版物(如光
盘等)的序号。
&&& 4.2.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分类号用以说明连续出版物的主要学科范畴,以便于对连续出版物的
分类统计、订阅、陈列和检索。期刊的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基本大类(见附录C)给
出,其中文化教育类(G)和工业技术类(T)按二级类目给出。报纸暂不分类。分类号置在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之后,用一斜线“/”隔开。
&&& 5 印刷格式与位置
&&&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应印在每期连续出版物显著的、固定的位置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SSN)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号)可以分开印刷。
&&& 5.1 在印刷型连续出版物上的印刷
&&& 5.1.1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印刷
&&& 当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SSN)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号)一起印刷时,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印刷位置在出版物的封面右上角、版权页(块)或目次页和封四下方。印刷格式举例如下:
&&&&&&&&&&&&&&&&&&&&&&&&&&&&&&&& ISSN
  &&&&&&&&&&&&&&&&&&&&&&&&&&& ――――――――
& &&&&&&&&&&&&&&&&&&&&&&&&&&&&&&&CN 11―3950/D
&&& 5.1.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SSN)的印刷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SSN)独立印刷时。应印在封面的右上角、版权页(块)或目次页.也可与条码一起印刷。印刷格式举例如下:
&&&&&&&&&&&&&&&&&&&&&&&&&&&&&&& ISSN X
&&& 5.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号)的印刷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号)独立印刷时.应印在版权页(块)、目次页和封四下方:印刷格式举例如下:
               CN 42:―1223/TN
&&& 5.2 在非纸制型连续出版物的印刷与显示
&&& 5.2.1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应印在出版物显著的位置:如:盒、封套、标签和片头等处,
&&& 5.2.2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应印在电子连续出版物的题名屏(第一屏或主菜单);印在有型的电子媒体(如:光盘)永久性标签上。
&&& 6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分配原则
&&& 6.1 一种连续出版物一号
&&&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采用一个号对应一种连续出版物的基本原则。自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分配之日起,便与注册的名称永久的联系在一起,一旦一个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分配给一种连续出版物。在任何情况下这个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都不能分配给其他连续出版物。
&&& 6.2 改名改号
&&& 连续出版物的题名改变,应分配新的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 6.3 不同载体不同连续出版物号
&&& 一种连续出版物以不同的载体出版,不管其题名是否相同,应为不同载体版本的出版物分配不同的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 6.4 题名不变,出版地改变,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重新分配
& &&连续出版物题名没有改变,出版地从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转移到另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应
重新分配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系统所使用的数据项目
&&&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系统所使用的基本数据项目如下:
&&& ――ISSN:
&&& ――CN号:
&&& ――识别题名;
&&& ――并列题名;
&&& ――主办单位;
&&& ――出版地;
&&& ――主管单位;
&&& ――刊期;
&&& ――尺寸;
&&& ――物理媒体;
&&& ――创/停刊年;
&&& ――出版物类型;
&&& ――分类号;
&&& ――先前题名;
&&& ――后继题名;
&&& 一一有其他文种版本;
&&& ―一是其他文种版本:
&&& 一一有其他载休。
表A1& 1SSN校验码计算方法
&取ISSN的前7位数字(校验位是第8位,即
&&& 0&&& 3&&& 1&&& 7&&& 8&&& 4&&& 7
&取各位数字所对应的加权值(8―2)
&&&& 8&&& 7&&& 6&&& 5&&& 4&&& 3&&& 2
&将各位数字与其相应的加权值依次相乘
&&&& 0&&& 21&&& 6&&& 35&&& 32&&& 12&&& 14
&将乘积相加,得出和数
&&&& 0&&& 21&&& 6&&& 35&&& 32&&& 12& 14=12(]
&用和数除以模数11,得出余数
&&& 120?1:10余10
&用模数ll减余数,所得差数即为校验码的
&& 11―10=1
&将所得校验码数值放在构成ISSN的基本数
字的最右边
如果差数为lo,校验码则以大写英文字母“X”表示。如果余数是“0”,则校验码为“0
&&& 附 录 B (标准的附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号
&&& 11.北京市
&&& 12.天津市
&&& 13.河北省
&&& 14.山西省
&&& 15.内蒙古自治区
&&& 21.辽宁省
&&& 22.吉林省
&&& 23.黑龙江省
&&& 31.上海市
&&& 32.江苏省
&&& 33.浙江省
&&& 34.安徽省
&&& 35.福建省
&&& 36.江西省
&&& 37.山东省
&&& 41.河南省
&&& 42.湖北省
&&& 43.湖南省
&&& 44.广东省
&&& 45.广西壮族自治区
&&& 46.海南省
&&& 50.重庆市
&&& 51.四川省
&&& 52.贵州省
&&& 53.云南省
&&& 54.西藏自治区
&&& 61.陕西省
&&& 62.甘肃省
&&& 63.青海省
&&& 64.宁夏回族自治区
&&& 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2.3.4.5.6.7..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l.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R2 l.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19.20.
R3 l.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R4/8 /l.2.3.()4. 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R5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l.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R71 1.2.3.4.
R72 l.2.3.4.5.6.
R73 l.2.3.4.5.6.7.8.9.
R74 l.2.3. 4.5.6.7.8..9.
R75 l.2.3.
R76 l.2.3.4.
R77 1.2.3.4.5.
R78 1.2.3.4.5.
R8 1.2.3.4.5.6.7.8.9.10.
R9 l.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别列出的核心期刊表和统计源期刊表是国内作者发表论文应用最广的选刊标准,它们都是经过一定的选刊原则筛选出的高质量的期刊目录,也是科研院所进行学术成果评价时最常利用的参考工具。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本文以2004年版《报告》[1]与《总览》[2] 为依据,以其中的生物医学类期刊为例,对两者进行比较。
1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
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照其登载相关论文数量的减序排列时,可以分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区,位于核心区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广义的统计源期刊是指被各类检索系统、数据库等收录而作为其文献统计来源的期刊。
《总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成果,研究人员采用文献计量统计与定量评价,同时结合学科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的定性评审形成最终研究成果[1]。《总览》所确定的核心期刊表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报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不含港、澳、台)的1576种(2004年版)科技期刊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人们习惯称其为“统计源期刊”,下文所说统计源期刊即指此目录。
2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相同点
2.1 理论依据相同 两者都以加菲尔德引文分布规律与布拉德福分布规律为理论依据,因此可以认为都是经过严格的文献计量学标准而获得的核心期刊
2.2 均采用多指标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2004年版《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由7 个评价指标组成。2004《统计源期刊》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期刊引用计量指标与来源期刊计量指标两部分共15项指标。
2.3 两者研究成果均不能作为金标准使用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都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由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的局限性、数据采集的不完整性以及统计方法的不全面性,都会使评价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其研究结果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密,因此两者只能起参考工具作用,不能作为检验期刊质量的“金标准”,过分夸大其作用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3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区别
3.1 编辑出版单位不同 《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而成,属于民间性质;而《统计源期刊》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完成,具有一定官方性质。
3.2 学科分类原则不同 两者都采用分学科统计评价指标数据的方法。学科划分对期刊评价结果影响很大,学科划分过大,小学科学术性强的期刊会被淹没;划分过细,小学科的一般性期刊就会进入核心区。《总览》基本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划分学科,同时考虑学科期刊的数量、期刊性质等多种因素,共设学科类目74个。《统计源期刊》则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的学科分类原则,同时考虑综合性期刊情况及各学科期刊数量与学科性质差异,增设了综合类和理工大学、工业综合类、管理学类,对农业学科及医药卫生类学科作了进一步细分,共设55个学科类目
3.3 期刊的来源与范围不同 《总览》以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统计文献量总计达943万篇,涉及期刊1.2万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定性评价,取各学科专业期刊数量的15%和进入统计的期刊数量的2%,共评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覆盖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学科(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与自然学科(医药、农业、工业技术等),但未收录港、澳、台及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
《统计源期刊》来源期刊的选择综合参考了国外重要检索数据库收录国内期刊的情况及国内已有文献计量分析成果、国内大型检索工具、各学会学报及其重要期刊等各种期刊表,并征询了专家意见,每年根据期刊文献的被引用情况等因素对来源期刊表进行一定的调整。期刊入选原则是:①期刊文献的同行评审;②期刊文献计量指标;③期刊的社会和学科影响;④期刊文献是否反映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⑤照顾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⑥适当的地区性考虑;⑦在国际和国内的显示度。《统计源期刊》仅包括国内出版的科技类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但不包含社会学科期刊。
 3.4 评价指标体系不同 《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核心期刊选择了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评价指标体系由7个评价指标组成: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专家定性评审力度大,共选聘1871位评审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的评审。而《统计源期刊》定性评价力度相对小,虽然经过一定的同行评审,但以定量研究为主,强调研究结果的客观性。2004年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两部分共15项指标:①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扩散因子、引用期刊数、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半衰期。主要显示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②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用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通过来源文献的统计分析,全面描述该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
3.5 收录期刊数量 《总览》核心期刊表收录期刊总数1798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4种,医药卫生类223种。《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总数157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51种,医药卫生类423种。223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总览》中确认的核心期刊,又是统计源期刊。两者在特种医学、耳鼻咽喉、皮肤、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儿科、妇产科、口腔医学、外科、皮肤与性病等学科类目中所收刊种完全一致。两者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之比较,见表1,属于《总览》核心期刊而非统计源期刊者,见表2。表1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比较 学科类目名称 《统计源期刊》(略)
3.6 出版周期不同 《总览》每4年出一新版,出版时间比数据统计大约滞后2.5年,反映期刊变化不够及时。《统计源期刊》每年更新,能够较快反映期刊发展动态。
3.7 对综合性学科与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评价效果不同 由于《总览》是分学科评价的,因此综合性和交叉学科期刊会因为刊载的论文学科分散而难以进入核心期刊表。2000年版开始通过增加综合性学科类目,将综合性期刊分散在各学科的数据汇总一起进行评价,产生综合性核心期刊表,较好解决了综合性期刊问题。但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优秀期刊进不了核心区的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
《统计源期刊》选择入选期刊时给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一定考虑,并适当照顾期刊的地区性。因此诸如《中华男科学》、《颈腰痛杂志》、《循证医学》、《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能入选统计源期刊。
4 注意合理使用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术期刊评价比较客观公正,从而成为国内目前比较公认的期刊评价工具。但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只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没有完全绝对的量化指标,其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成果的参考工具,可以作为读者投稿的参考工具,但如果作为衡量论文水平的绝对标准来用,就可能发生谬误。从个体角度看,发表在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上的论文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高,而发表在非核心期刊、非统计源期刊上的文章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低,应该根据评价项目具体情况请学科专家来评价论文本身学术价值。因此,使用两种期刊表时应避免因片面夸大其作用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7日电 备受关注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昨日正式发布。按照意见要求,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包括层面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对某一系统疾病病理学基础有进一步了解;掌握各系统x线诊断学或超声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诊断技术。
从事x线诊断专业者应对下列某一领域疾病的影像学有较深入研究(如:神经放射学、心胸放射学、骨及关节放射学、腹部放射学、小儿放射学及介入放射学)。从事超声诊断学专业者对某一系统疾病有较深入研究(如:肝癌、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或介入超声对某一系统疾病的应用等)。了解磁共振成像(MRI)的原理及诊断原则。负责MRI诊断工作者必须经考核并取得上岗证书。
(2)相关理论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三级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如:神经内、外科,心、血管内、外科,呼吸内、外科、肝胆外科等)。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本专业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不少于35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影像专业(包括x线、CT、及/或超声、MRI)能熟练掌握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断。介入放射学医师应熟悉有关的介入性诊疗技术。能承担院内会诊,并指导下级医师解决较复杂、疑难病症的影像诊断技术问题。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放射诊断专业:每年亲自诊断及签署x线诊断报告至少2000份;在有CT、MRI设备的医院工作者,每年亲自诊断及签署cT及/或MRI至少3000份。超声诊断专业:每年至少完成超声诊断2000份;诊断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定期主持病例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 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放射治疗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包括放射物理:临床剂量、放射防护及当前研究热点;熟悉放射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及当前研究热点;熟练掌握各种外照射及近距离治疗的特点、适应症及禁忌症。
(2)相关理论知识
a.了解肿瘤外科、肿瘤内科、生物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癌症的特点及现状。
b.了解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的有关理论与知识。
c.了解常见肿瘤诊治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d.影像诊断:能熟练阅读常用的各种影像学得图片,如X线片、CT片、MRI、B超、骨扫描等。
e.熟悉本专业的技术规范、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本专业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门诊、病房)不少于35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本专业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诊断及处理本科的复杂、疑难及危重病例,如鼻咽癌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肺癌大咳血、胸腺危象等;能及时发现常见的合并症,如心脏病、脑血管意外。能承担院内会诊,并指导下级医师解决复杂、疑难病例的放射治疗问题。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熟练掌握放射治疗技术:如合理使用放射源,清楚了解治疗计划系统的作用,熟练地进行模拟定位等,能对个别病人采用适当的治疗;能开展一些特殊放射治疗的技术,如大面积不规则野照射、全身照射、半身照射、全身皮肤照射、半野照射、楔形板的使用等,在近距离治疗工作方面:能开展如腔内、管内、组织间照射等;能熟练处理放射治疗的合并症,如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担任本专业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100例(包括所带下级医师),治愈率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低年主治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
a.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微生物学、生理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寄生虫学。
b.检验医学理论和知识:掌握检验医学各专业及内、外科诊断学新进展及实验室管理学
c.本专业技术理论及知识:熟悉本专业有关仪器的原理、结构、使用操作及简单维修等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相关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影像诊断学等学科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掌握本专业的技术规范、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本专业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检验工作不少于40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为临床在某一检验学科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特别在实验选择,结果解释上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临床合理解释实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并参加临床会诊。熟练准确地解决本专业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变异菌种鉴定、血液骨髓细胞及寄生虫的识别、各种重要试剂质量鉴定;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检验误差;能进行室内、室间质量控制的分析总结等;在科室或实验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根据专业熟练掌握下列专科技术:如血液及骨髓的检查技术、临床免疫学检查技术、细胞遗传学检验及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等。参加部分疑难的检验工作,确诊符合率不低于95%。医疗技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具有指导低年主治医师、主管技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平均每月为下级技师进行专业培训至少2小时,如学术讲课或技术操作训练。有带过2名住院医师(技师)的经历。
&&&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能指导下级技术人员从事科研工作,将科研成果或新技术、新业务推广应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一、初级职称
执业医师 | 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药士 | 执业药师执业护士 | 执业护师执业技士 | 执业技师
二、中级职称
主治医师 | 主管药师主管护师 | 主管技师
三、高级职称
副主任医师 | 主任医师副主任药师 | 主任药师副主任护师 | 主任护师副主任技师 | 主任技师
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形式
(一)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和公布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省卫生厅批准和公布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三)各市、县、自治县批准和公布的县(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四)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授权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五)省卫生厅批准和公布备案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六)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七)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自管项目。
(八)自学等其他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类别
继续医学教育按照活动性质分为&I类学分和Ⅱ类学分。
(一)&I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3、省卫生厅授权单位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4、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5、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等学术团体举办,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6、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
(二)Ⅱ类学分
1、市、县、自治县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自管项目。
3、自学等其他形式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4、地级市、厅级,县(市)级科技成果奖。
三、学分合格标准
护师和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Ⅰ、Ⅱ类学分的合格标准见下表:
人& 员& 类& 别&总学分&Ⅰ类学分&Ⅱ类学分&备&& 注&中级、护理师含以上卫生技术人员&省级、地市级、省农垦总局局属医疗卫生单位&25&5--10
其中每年远程继续教育项目学分不超过10学分&15&20&其中5年内须获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不低10学分&市县级医疗卫生单位&20&10--15&乡镇卫生院、农场医院等单位&20&5-10&10-15& &
初级卫生人员、在岗的乡村医生,Ⅰ类、Ⅱ类学分的合格标准见下表:
人& 员& 类& 别&总学分&Ⅰ类学分&Ⅱ类学分&备& 注&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省级、地市级、县(市)级和省农垦总局局属医疗卫生单位&20&5--10&10--15&其中每年远程继续教育项目学分不超过10学分&乡镇卫生院、农场医院等单位&15& & &Ⅰ、Ⅱ类均可&乡村医生&10& & &
除乡镇卫生院的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外,其余继续医学教育对象Ⅰ类、Ⅱ类学分不可替代。
四、学分授予
(一)&I类学分授予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经考核合格者,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或&I类学分中3、4、5项内容,经考核合格者,按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不超过10学分。
3、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技成果奖,按课题组成员排序递减授予学分:
科技成果奖
奖励类别&等级&获奖者排序&第一成员&第二成员&第三成员&第四成员&第五成员&国家级奖(国家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等&25&24&23&22&21&二等&20&19&18&17&16&三等&15&14&13&12&11&四等&10&9&8&7&6&部(省)级奖&一等&20&19&18&17&16&二等&15&14&13&12&11&三等&10&9&8&7&6&
同一成果重复获奖按最高学分授予。
(二)Ⅱ类学分授予
1、参加地市级、县(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2小时授予1学分。
2、参加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如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带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自管项目,每次可授予主讲人2学分,授予参加者0.5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此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3、临床病理、病历讨论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可授予主讲人2学分,授予参加者0.5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此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4、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有学习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审阅同意后实施。完成学习计划后,写出综述或结合临床实践(典型病例、个案)的读书报告,在科内或院内进行交流。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年度自学学分不能超过5学分。
5、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
刊物级别&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第四作者&第五作者&国外刊物&10&9&8&7&6&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 N)的刊物&6&5&4&3&2&省级刊物&5&4&3&2&1&地市级刊物&4&3&2&1&0&内部刊物&2&1&0&0&0&
6、科研项目
(1)已获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获准的科研项目授予学分标准
类& 型&第一成员&第二成员&第三成员&第四成员&第五成员&国家级&10&9&8&7&6&省部级&8&7&6&5&4&地市、厅级&6&5&4&3&2&
(2)获县(市)级科技成果奖,按课题组成员排序授予学分:
奖&& 别&第一成员&第二成员&第三成员&第四成员&第五成员&一等奖&5&4&3&2&1&二等奖&3&2&1&0&0&三等奖&2&1&0&0&0&
7、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出版年度内)。
8、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9、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
10、出版国家、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视听教材,放映时间每10分钟长度授予2学分,幻灯片每10张授予1学分。
1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杂志、视听教材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按规定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三)有计划的外出进修(含出国培训),学习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由进修单位每一个月授予Ⅱ类4学分;进修6个月及以上,经考核合格,视为完成每年规定的25学分,不做&I、Ⅱ类学分要求。
(四)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是继续医学教育举办形式之一,按照项目所属等级授予相应学分。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每个项目学分授予不超过5学分。
(五)在职高等医学学历教育(含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全脱产学习期间可视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年度可授予25学分;半脱产学习及自学高考者,每完成一科考试合格可授予2学分。无&I、Ⅱ类学分要求。
(六)经卫生行政部门选派到下级部门挂职锻炼6个月及以上人员,经考核合格,视为参加当年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可授予25学分;6个月及以下,每月授予2学分;卫生下乡支农以及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每满15天,授予1学分。无&I、Ⅱ类学分要求。
五、学分登记和考核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登记制度。
(一)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由主办单位采用继续医学教育IC卡管理系统,在IC卡上进行学分登记、统计等。IC卡由本人保存,作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凭证。《海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册》可作为学分登记补充形式,适时被IC卡取代。
(二)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主办单位发给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印制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书》,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对该项目监管,在学分证书上签章确认。
(三)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记录,每年由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验、认定,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六、本办法由海南省卫生厅负责解释。
七、本办法自日起实施。原海南省卫生厅、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印发的《海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的附件2《海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同时废止。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卫生部等六部委《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卫医发〔号)、卫生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卫医发〔号)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省民族地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从2010年起,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对口支援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和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作为申报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的必备条件。   一、 省、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申报晋升卫生专业副高级技术职务资格前3年内,须到对口支援医疗卫生机构连续驻点服务6个月;申报晋升正高级技术职务资格前3年内,须到对口支援医疗卫生机构连续驻点服务3个月。   二、 中央在川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申报晋升卫生专业副高级技术职务资格前3年内,应到对口支援医疗卫生机构连续驻点服务3个月。   三、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申报晋升卫生专业副高级技术职务资格前3年内,须到乡镇卫生院连续服务3个月。同时,申报前3年内,须到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6个月以上并取得合格证书。   四、 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申报晋升卫生专业副高级技术职务资格前5年内,须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6个月,并取得合格证书。   五、 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妇幼保健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申报晋升卫生专业副高级技术职务资格前3年内,须到对口支援疾控机构或妇幼保健机构连续驻点服务6个月。   没有确定对口支援任务的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因对口支援工作计划变化等原因未能安排到对口支援机构服务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可安排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服务时间与到对口支援机构工作要求一致。   服务基层要求连续工作,一律不得累计计算服务时间。   六、 城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不列入到基层定期服务人员范围:   1.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2. 在省级部门直属医务所(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检验所、药品评审认证中心工作的;   3. 卫生援外1年以上;   4. 在部队团及团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工作3年以上的;   5. 晋升中级职务后,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1年以上的;   6. 晋升中级职务后,参加国家和省上指派的援藏等任务连续半年以上的;   七、 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 市(州)、县卫生局和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本规定要求,将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定期服务及到上级单位进修学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有机结合,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狠抓落实。   2. 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定期工作的管理,县卫生局直属医疗卫生机构由县卫生局负责;市、州卫生局直属医疗卫生机构由市、州卫生局负责;省级有关部门直属医疗卫生机构由主管部门负责;中央在川医疗卫生机构和省卫生厅直属单位由省卫生厅负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医政部门,按照管辖权限负责本地区定期服务人员的选派、接收、考核、鉴定等工作。   3. 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定期服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口定点派遣。市、州卫生局直属机构派遣地点原则上确定在本地区管辖县(市)和省卫生厅安排的对口支援县。县卫生局直属机构派员地点原则上确定在本县乡(镇)卫生院。各派员机构应在调查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确定派遣地点、任务目标和管理方法,明确派员与接收机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年度派员计划,并在每年3月、9月底前分别报主管部门审批,由主管部门于每年4月、10月汇总报省卫生厅备案。   4. 派员机构应对选派到基层定期工作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介绍基层卫生工作情况,明确到基层定期服务的目的、任务和做法等,使他们到基层尽快发挥作用。   5. 接收机构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到基层定期服务人员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健全管理制度,认真作好考核鉴定工作。根据卫生部《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规定,执业医师到基层定期服务不属超范围执业,但应严格按照执业注册的专业执业。   6. 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期间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与本人原单位原科室同职务人员等同对待,并根据《四川省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开支规定》(川财行[1996]30号)或市(州)有关规定落实补助,经费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文件精神,由各级财政承担。   7. 到民族地区和基层定期服务人员自觉遵守服务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不得虚报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时间和服务地点弄虚作假者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申报者提供虚假基层服务证明的,3年内不得申报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
川卫办发〔2010〕76号
&&& 四川省卫生厅
&&& 关于2010年全省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
&&& 论文及科研要求的通知
&&& 各市、州卫生局,省级有关部门,厅直属各单位:
&&&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发挥职称评审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导向作用,结合我省评审工作的实际,现将2010年四川省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论文及科研要求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一、主任医(药、护、技)师论文及科研要求
&&& (一)论文要求:
&&& 在担任副主任医(药、护、技)师的有效任职期间,出版、发表的本专业著作、论文,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 1、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能查询到的,公开发行的合法期刑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其中三级医疗机构论著至少2篇,其它医疗机构论著至少1篇;至少1篇论文发 表在A类期刊上)。
&&& 2、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且已正式出版)1部以上。
&&& (二)科研要求(此项不作为申报必备条件,但作为评审时重要的参考项目,尤其对三级医疗机构申报人员应进行重点考察):
&&& 具有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业绩、成果之一:
&&& 1、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奖项(含同级政府颁发的同等级别奖项)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 2、市厅级以上立项综合研究课题1项或县级政府单项研究课题2项以上的课题负责人,已结题(以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为准)或课题进展良好、取得阶段性成果(以项目申请合同书为准,并提供年度执行报告)。
&&& 3、获本专业新技术国家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1项以上(以专利证书为准)。
&&& 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论文及科研要求
&&& (一)论文要求:
&&& 1、在担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的有效任职期间,出版、发表的本专业著作、论文,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 (1)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能查询到、公开发行的合法期刑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其中论著至少1篇);
&&& (2)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著作(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1部。
&&& 2、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及按照《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做好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资格考评结合工作的通知》(川人办发[号)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山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担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后,发表出版的本专业论文、著作,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 (1)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能查询到的、公开发行的合法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 (2)作为第一作者在由中华医学会(或其它与卫生相关的专业学会)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大会交流文章1篇以上(每篇字数在2000字以上)。
&&& (3)作为第一作者在由省医学会(或省级其它与卫生相关的专业学会)举办的省级学术会议上大会交流文章2篇(每篇字数在1500字以上)。
&&& (4)作为第一作者在市厅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以上(每篇字数在1000字以上)。
&&& (5)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或本专业讲义1本(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 (二)科研要求(此项不作为申报必备条件,但作为评审时重要的参考项目):
&&& 1、对本学科涉及的临床医学、流行病学、行为医学、管理科学及技术操作有较强的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已承担科研课题或担任科研课题的主要合作或协作者,开展与本科相关的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管理科学或行为医学及技术操作的研究和创新。担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后,具备下列业绩、成果之一:
&&& (1)市厅级科技进步奖及相应奖项(含同级政府颁发的同等级别奖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或县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 (2)县级及以上立项科研课题1项以上的课题负责人,已结题(以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为准)或课题进展良好,取得阶段性性成果(以项目申请合同书为准,并提供年度执行报告)。
&&& (3)获本专业新技术国家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1项以上(以专利证书为准)。
&&& 2、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及按照(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做好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资格考评结合工作的通知)(川人办发[号)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山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担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 (1)县级科技进步奖以上获奖项目(含同级政府颁发的同等级别专业技术成果奖项)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 (2)对本专业技术操作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提炼出的经验在本地区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可并推广,取得实效。
&&& 三、医学&论著&认定的基本标准
&&& (一)论著是医学论文体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特定的概念。它是作者将自己的科研、临床、教学的成果、经验、体会,以严密的逻辑论证、规范形成的文字作品,是医学论文中最具典型的代表性的文体。医学论著应具有四大特点:
&&& 1、在写作的形式上有比较规范的要求,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属地、邮编,符合问题内容要求的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3-8个)、前言(引言)、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体会)和参考文献等各项内容(论著字数应在字以上)。
&&& 2、医学论著是作者从自己己占有的基本素材(第一性资料)出发,经过科学、严谨地整理、加工、分析、论证,得出论点并形成规范性的文字作品。
&&& 3、医学论著所表达的结论比较明确、可信,论文质量与学术价值较高。
&&& 4、医学论著应为一次性文献(含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
&&& (二)论文的文体结构具备&论著&所要求的各项规范内容及特点,同时刊载于公开发行的合法主流期刊(非增刊或学术会议的论文集)上,不论刊载期刊是否设置&论著&栏内,均认定该论文属&论著&。如果该论文不具备&论著&所要求的各项规范内容及特点,即使该论文被编排于刊物(特指&合法&刊物)的&论著&栏目内,也不能认定该论文属&论著&。
&&& 四、有效论文认定标准
&&& (一)综述、个案、译文不能认定为有效论文(经三名以上同行专家鉴定确有较高学术水平者除外)。
&&& (二)文章清样、刊用通知、增刊不认定为有效论文。
&&& 二O一O年二月二十三日
&&& 四川省卫生厅办公室 日 印发
评定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主任医师须精通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及时跟踪并掌握国内外本专业疾病诊疗的新理论、新技术,根据国家和本地区临床专业发展的需要,确定专业工作和研究的方向;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本专业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治有独特(创)的见解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并形成优势,临床工作业绩显著,取得重大(要)价值的临床技术或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出版高水平的论文、著作;学术造诣较高,有组织、指导本专业全面业务工作和培养本专业人才的能力,是本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获取医学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医德规范。第一条&&& 适用范围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已登记注册,从事内科、外科、麻醉科、妇产科、妇幼保健、儿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肤科、传染病科、肿瘤科、急诊医学、康复医学等临床医疗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申报评审临床医学专业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以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一、年度考核不合格或受单位通报批评或发生医疗差错未满1年的;二、受到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的;三、发生医疗事故未满3年的;四、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未满3年的。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第四条&&& 外语条件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A级)成绩合格;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一、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三个模块)成绩合格;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六条&&& 继续教育条件完成本部门、本行业及政府人事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一、每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5周以上,独立承担专科查房工作,每年进行专科查房30次以上。在医院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每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不少于15周,每年进行专科查房不少于20次。二、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重大技术问题,主持完成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和抢救工作。三、组织、指导本专业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开展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各种诊疗技术项目。四、根据专业发展需要,确定并主持本专业重要科研项目的研究,或将国内外最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1项以上。五、熟练正确地指导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培养本专业人才,并进行学术报告或讲座3次以上。六、45岁以下(含45岁)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应按规定到县或乡(镇)卫生机构工作三个月以上(提交&广西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基层工作考核卡&)。第八条&&& 业绩成果条件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二、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称号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省(部)级优秀专家称号者,获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三、获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四、属于本单位专业技术骨干。引进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1项以上,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的技术1项以上问题,提交有理论性的实例分析材料,并经卫生系列组织专家组鉴定认可。第九条&&& 论文、著作条件任现职以来,必须以第一作者在医学、药学专业公开发行期刊(同时具有国内统一发行刊号CN/R和国际统一发行刊号ISSN)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其中,列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医学类核心期刊1篇以上)及文献综述1篇。第十条&&& 破格条件(见附录一)第十一条&&& 附则一、凡是符合上述条件规定,可申报临床医学专业主任医师资格,并按规定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二、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三、本条件由自治区职改办、自治区卫生厅职改办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四、与本条件相关的材料要求、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若干问题说明等见附录二。
定标准:中医专业主任中医师须精通中医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及时跟踪并掌握本专业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根据中医发展的需要,确定本专业工作和研究的方向;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治有独特的见解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并形成优势,临床工作业绩显著,取得重大(要)价值的临床技术或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出版高水平的论文、著作;学术造诣较高,有组织,指导本专业全面业务工作和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是本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获取医学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医德规范。第一条&&& 适用范围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已登记注册,从事中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康复科、传染病科、急诊科、肿瘤科、骨伤科、针灸科、推拿科、痔瘘科等临床医疗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申报评审中医专业主任中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以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一、年度考核不合格或受单位通报批评或发生医疗差错未满1年的;二、受到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的;三、发生医疗事故未满3年的;四、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未满3年的。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任现职以来,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二、&师承人员,按国家有关文件件执行。第四条&&& 外语条件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A级)成绩合格;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一、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三个模块)成绩合格;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六条&&& 继续教育条件完成本部门、本行业及政府人事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一、每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5周以上,独立承担专科查房工作,每年进行专科查房30次以上。在医院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每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不少于15周,每年进行专科查房不少于20次。二、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熟练地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主持完成疑难危重症的会诊和抢救工作。三、组织、指导本专业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开展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各种诊疗技术项目。四、根据专业发展需要,确定并主持本专业重要科研项目的研究,或将国内外最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1项以上。五、熟练正确地指导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培养中医专业专门人才,进行本专业学术报告或讲座3次以上。六、45岁以下(含45岁)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应按规定到县或乡(镇)卫生机构工作三个月以上(提交&广西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基层工作考核卡&)。第八条&&& 业绩成果条件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二、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称号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省(部)级优秀专家称号者,获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三、获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四、属于本单位专业技术骨干。引进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1项以上,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的技术1项以上问题,提交有理论性的实例分析材料,并经卫生系列组织专家组鉴定认可。第九条&&& 论文、著作条件任现职以来,必须以第一作者在医学、药学专业公开发行期刊(同时具有国内统一发行刊号CN/R和国际统一发行刊号ISSN)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其中,列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医学类核心期刊1篇以上)及文献综述1篇。第十条&&& 破格条件(见附录一)第十一条&&& 附则一、凡是符合上述条件规定,可申报中医专业主任医师资格,并按规定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二、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三、本条件由自治区职改办、自治区卫生厅职改办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四、与本条件相关的材料要求、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若干问题说明等见附录二。
评定标准:中西医结合专业主任医师须精通本学科的中西医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及时跟踪并掌握国内外本专业疾病诊疗的新理论、新技术,根据临床专业发展的需要,确定本专业工作和研究的方向;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熟练地运用中西医专业知识开展工作,对本专业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治有独特的见解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并形成优势,临床工作业绩显著,取得重大(要)价值的临床技术或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出版高水平的论文、著作;学术造诣较高有组织、指导本专业全面业务工作和培养本专业专门人才的能力,是本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获取医学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医德规范。第一条&&& 适用范围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已登记注册,运用中、西专业知识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申报评审中西医结合专业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以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一、年度考核不合格或受单位通报批评或发生医疗差错未满1年的;二、受到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的;三、发生医疗事故未满3年的;四、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未满3年的。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并系统学习中医1年以上,从事中西医结合技术工作,取得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副高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第四条&&& 外语条件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A级)成绩合格;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一、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三个模块)成绩合格;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六条&&& 继续教育条件完成本部门、本行业及政府人事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一、每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5周以上,能独立承担专科查房工作,每年进行专科查房30次以上。在医院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每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不少于15周,每年进行专科查房不少于20次。二、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和现代医学的理论、方法开展临床工作,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主持完成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和抢救工作。三、有指导和组织本专业全面业务技术工作的能力,开展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各种诊疗技术项目。四、根据本专业发展需要,确定并主持本专业重要科研项目的研究,或将国内外最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1项以上。五、熟练正确指导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培养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并进行学术报告或讲座每年3次以上。六、45岁以下(含45岁)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应按规定到县或乡(镇)卫生机构工作三个月以上(提交&广西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基层工作考核卡&)。第八条&&& 业绩成果条件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二、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称号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省(部)级优秀专家称号者,获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三、获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四、属于本单位专业技术骨干。引进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1项以上,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的技术1项以上问题,提交有理论性的实例分析材料,并经卫生系列组织专家组鉴定认可。第九条&&& 论文、著作条件任现职以来,必须以第一作者在医学、药学专业公开发行期刊(同时具有国内统一发行刊号CN/R和国际统一发行刊号ISSN)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其中,列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医学类核心期刊1篇以上)及文献综述1篇。第十条&&& 破格条件(见附录一)第十一条&&& 附则一、凡是符合上述条件规定,可申报中西医结合专业主任医师资格,并按规定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二、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三、本条件由自治区职改办、自治区卫生厅职改办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四、与本条件相关的材料要求、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若干问题说明等见附录二。
评定标准:预防医学专业主任医(技)师须精通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及时跟踪并掌握国内外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根据国家和本地区专业发展的需要,确定专业工作和研究的方向;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对本学科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有同行公认的独特技能,并形成优势,能解决和处理对专业发展有影响的重大复杂疑难问题和技术难点,专业工作业绩显著,取得重大(要)价值的专业技术或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出版高水平的论文、著作;学术造诣较高,有组织、指导本专业全面业务工作和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是本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获取专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第一条&&& 适用范围本资格条件适用从事公共卫生(含卫生防疫、卫生监督、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健康教育与促进、卫生检验、精神卫生、医院感染管理、意外伤害等预防保健)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申报评审预防医学专业主任医(技)师专业技术资格。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以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一、年度考核不合格或受单位通报批评或发生医疗差错未满1年的;二、受到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的;三、发生医疗事故未满3年的;四、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未满3年的。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第四条&&& 外语条件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A级)成绩合格;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一、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三个模块)成绩合格;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六条&&& 继续教育条件完成本部门、本行业及政府人事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一、每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5周以上,在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每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不少于15周;二、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主持完成技术密集、难度较高的专业工作,或复杂重大事件(事故)、疫情(毒情)的调查处理,全省性(大型)的专项研究、专项调查、疾病防治等工作1项以上;三、组织、指导本专业全面业务技术工作,精通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各项技术,独立或主持完成本学科各项技术审查、评价验收、方案论证、鉴定等工作;四、根据国家和专业发展的需要,确定科研方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承担本学科重大(要)科研项目的研究或将国内外最新技术应用于专业实践1项以上;五、指导和审查下一级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研究课题设计、实验设计、专项调查、防治方案和科研总结;培养专门人才或带教研究生1名以上,并进行本专业学术报告或讲座3次以上;六、45岁以下(含45岁)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应按规定到县或乡(镇)卫生机构工作三个月以上(提交&广西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基层工作考核卡&)。第八条&&& 业绩成果条件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二、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称号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省(部)级优秀专家称号者,获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三、获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四、属于本单位专业技术骨干。引进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于预防医学与卫生学或其他医学实践1项以上,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的技术1项以上问题,提交有理论性的实例分析材料,并经卫生系列组织专家组鉴定认可。第九条&&& 论文、著作条件任现职以来,必须以第一作者在医学、药学专业、化学分析类公开发行期刊(同时具有国内统一发行刊号CN/R和国际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会委员会领导小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