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点火保险丝悦翔为什么氧传感器保险丝容易烧坏?一坏了就起动

长安悦翔技术培训_甜梦文库
长安悦翔技术培训
悦翔技术培训 课程目标? 了解悦翔车型的技术特点, 了解悦翔车型的技术特点, 掌握基本的检测维修方法。 掌握基本的检测维修方法。 ? 熟练掌握悦翔车型的基本保 养规范及检查项目和技巧。 养规范及检查项目和技巧。 课程内容第一章 车型介绍 第二章 技术特性 第三章 维修保养与故障诊断 课时安排上午 车型介绍 第1天 技术特性下午 发动机拆装 实车练习 维修诊断技术特性 第2天 维修诊断 理论测试 实车练习 第一章 车型介绍长安悦翔轿车是长安集团融合东、西方设计团队的特长, 长安悦翔轿车是长安集团融合东、西方设计团队的特长,打造的 一款有着跑车化运动外观、操控,和象用房车安全、 一款有着跑车化运动外观、操控,和象用房车安全、舒适的新流 动风格家轿。 动风格家轿。 超强劲动力的新一代环保节能高效率的发动机 采用最先进生产技术制造出精密扎实的底盘, 采用最先进生产技术制造出精密扎实的底盘,整车为高刚性吸能 式车身,坚固吸震的前后悬挂系统,德国制造最精准的制动系统, 式车身,坚固吸震的前后悬挂系统,德国制造最精准的制动系统, 被动安全齐备, 主、被动安全齐备,为驾乘者提供保护及最优越的操控 现代化内饰温馨亲切,科技感操控台人性精致,储物空间(30处 现代化内饰温馨亲切,科技感操控台人性精致,储物空间(30处) 贴心便利 可折叠后排座椅,展现空间运用, 便利, 贴心便利,可折叠后排座椅,展现空间运用,享受出类拔萃的行 驶舒适性 悦翔是一款将轿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悦翔是一款将轿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与跑车的动感和操控性完 美结合的新流动风格家轿。 美结合的新流动风格家轿。 第一章 车型介绍炫动外观, 炫动外观,悦然心动 点滴油耗, 点滴油耗,悦行千里 畅快驾驭, 畅快驾驭,悦览精彩 灵动空间, 灵动空间,悦变随心 第一章 车型介绍◆ 炫动外观,悦然心动 炫动外观,现代简洁的正面造型 现代简洁的正面造型 流畅动感的侧面造型 圆滑大气的车尾造型长宽高: 长宽高:4360 / 1710 / 1475 mm 第一章 车型介绍现代简洁的正面造型 现代简洁的正面造型车头完整曲面设计? ? ? 肌肉感十足的车身、超强的动感元素, 肌肉感十足的车身、超强的动感元素,如同待发的箭 现代简洁的倒梯形的几何元素 弧面与线条的组合, 弧面与线条的组合,呈现出精致的视觉感受 第一章 车型介绍现代简洁的正面造型 现代简洁的正面造型? ?发动机盖立体棱线 前脸“ 前脸“X” 视觉焦点集中于长 安轿车盾形标志,饱满、 安轿车盾形标志,饱满、富张 力的视觉感受 张力十足箭型元素, 张力十足箭型元素,配以镀铬 技术,彰显出整车的动感、 技术,彰显出整车的动感、精 致和层次感? 第一章 车型介绍现代简洁的正面造型 现代简洁的正面造型? ? ? 熏黑处理鹰眼复合头灯组 投射式前雾灯 炫丽圆柱尾灯组?简洁的圆形要素体现在灯筒的设 计之中, 计之中,配以色彩明朗的镀烙装 饰件与转向灯、黑色的灯腔, 饰件与转向灯、黑色的灯腔,更 增添整车的大气、运动、 增添整车的大气、运动、精致 第一章 车型介绍流畅动感的侧面造型? ? 流畅的圆拱型车顶线条 刀锋设计的侧腰线, 刀锋设计的侧腰线,律动有力的 视觉效果 强有力的轮毂,力度感十足 强有力的轮毂,??宽阔的镜面视野, 宽阔的镜面视野,为驾驶者提供更安全 的保证 立体雕塑双色处理后视镜 晶钻转向灯,体现时代气息, 晶钻转向灯,体现时代气息,提高整车 的安全性能和档次 185/65 R14 立体造型放射性铝合金轮圈? ?? 第一章 车型介绍圆滑大气的车尾造型? ? ?圆滑的尾翼设计更有利于空气的圆滑过渡 隐形尾翼设计有效的减少了车尾涡结构的形成, 隐形尾翼设计有效的减少了车尾涡结构的形成,减少行车中的阻力 整车风阻系数仅0.304 整车风阻系数仅 第一章 车型介绍◆ 点滴油耗,悦行千里 点滴油耗,C15先进发动机技术 先进发动机技术? 长安公司引进日本铃木发动机技术的基础上,与欧洲设计公司(德国FEV、奥地 长安公司引进日本铃木发动机技术的基础上, 欧洲设计公司(德国 日本铃木发动机技术的基础上 设计公司 、 公司) 利AVL公司)合作与优化设计,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公司 合作与优化设计, ? 具有高功率、高扭矩、低振动、低油耗的特性 具有高功率、高扭矩、低振动、 ? 全铝轻量化设计和优异性能的完美结合 全铝轻量化设计和优异性能的完美结合全铝发动机 16气门(顶置凸轮轴) 气门(顶置凸轮轴) 气门 德国BOSCH先进的 先进的ME7.9电喷系统 德国 先进的 电喷系统 BOSCH电子油门控制系统 电子油门控制系统 塑钢(可变)进气歧管 可变) 滚流气道优化设计 多点燃油喷射 独立点火系统 紧耦合排气系统设计 第一章 车型介绍C15先进技术发动机 先进技术发动机功率扭矩图? 排量 cc:1497 : ? 最大功率 kw/rpm :72(96.5马力)/5500 马力) ( 马力 ? 最大扭矩 Nm/rpm :137/ ? 压缩比:10:1 压缩比: ? 最高车速km/h:180 最高车速km/h: ? 百公里工况油耗 L :6. 9L/100km ? 燃油类型:93号(~97号)无铅汽油 燃油类型: 号 号 无铅汽油 ? 油箱容积 L:45 : ? 排放:国III(可达国 排放: 可达国IV) 可达国 实际测试部分主要指标达到欧IV标准 实际测试部分主要指标达到欧 标准 ? ? ? 线性迅捷的油门反应 在常用的转速区域内都有超过 80% 最大扭力的输出 常用的转速区域内都有超过 通过全球最严格污染法规测试 第一章 车型介绍电喷系统? ? ? ? ? ? ? ? 采用德国BOSCH先进的 先进的ME7.9电喷系统 采用德国 先进的 电喷系统 BOSCH的高性能传感器、喷油器及节气门控制 的高性能传感器、 的高性能传感器 ECU带防盗控制系统 带防盗控制系统 炭罐控制 空调控制 很好的起动和加速响应性能 EOBD自我诊断等功能 自 排放可达国四标准 第一章 车型介绍四缸16气门 四缸16气门 16 火花塞中央布置?气门通过面积大, 气门通过面积大,进、排气充 充量系数增加, 分,充量系数增加,提高发动 机功率、扭矩,改善油耗; 机功率、扭矩,改善油耗;同 时利于发动机转速提高。 时利于发动机转速提高。?火花塞中央布置, 火花塞中央布置,使流通截面 积增大, 积增大,气流在燃烧室内分布 均匀,火花塞的点火效率提高, 均匀,火花塞的点火效率提高, 燃烧更加充分, 燃烧更加充分,改善发动机的 动力、经济和排放性能。 动力、经济和排放性能。 第一章 车型介绍紧耦合排气系统设计? ?10:1高压缩比 高压缩比 优质的气缸设计及材质, 优质的气缸设计及材质, 更能发挥高压缩比的高效 率的燃烧及强大的输出动 力,展现省油及高动力性?采用全不锈钢材料及歧管与三元 催化剂紧耦合结构, 催化剂紧耦合结构,降低排气阻 力和缩短催化剂起燃时间, 力和缩短催化剂起燃时间,改善 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排放。 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排放。 第一章 车型介绍塑钢进气歧管 滚流气道优化设计?采用塑钢进气歧管, 采用塑钢进气歧管,降低进气 阻力, 阻力,改善发动机低速和高速 工况下燃烧, 工况下燃烧,满足整车低速高 扭矩、高速高功率需求, 扭矩、高速高功率需求,达到 良好加速性能与动力性能。 良好加速性能与动力性能。?滚流气道优化设计, 滚流气道优化设计,更利于提 高充气效率,燃烧速度加快, 高充气效率,燃烧速度加快, 减少了燃烧持续期, 减少了燃烧持续期,使燃烧效 率更高,改善发动机的动力、 率更高,改善发动机的动力、 经济性能。 经济性能。 第一章 车型介绍独立点火系统C 可以精确控制点火提前角,提高整机动力、经济和排放性能,及提高点火 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维修成本。? ? ? ? ?减少传统高压分电盘的电力消耗 电能传导效率高 电能传导效率高 电压稳定、 电压稳定、点火力强 提供精准的点火正时 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的组合减少电 磁干扰 第一章 车型介绍SEFI 燃油喷射系统C 由电脑系统控制各缸,依点火顺序 直接喷油,达到有工作的气缸才喷 油,供油最大化 C 精准搭配点火,马力更强,更省油热平衡管理C 采用精确控制发动机水温的节温器,对发动机进行高效的热平衡管理, 使发动机保持最佳的运行工况。 第一章 车型介绍? ?全铝机体使发动机达到高度轻量化, 全铝机体使发动机达到高度轻量化,利于整车 油耗的降低。 油耗的降低。 更节能,更环保,油耗更低, 更好, 更节能,更环保,油耗更低,NVH更好,排放 更好 更低, 更低,可靠性更高 第一章 车型介绍五速手动变速器? 具有档位清晰、轻便,NVH更好, 具有档位清晰、轻便,NVH更好, 更好 终身免维护( 速箱油) 寿命长, 终身免维护(变速箱油),寿命长, 可靠性高 可靠性 ? 运动型换档手柄,行程短,档位明 运动型换档手柄,行程短,档位明 确,操作简捷 ? 皮革包覆排档头 贴合手掌设计, 皮革包覆排档头,贴合手掌设计, 排档 提高驾驶乐趣 第一章 车型介绍轻量化的车身设计,整备重量仅 轻量化的车身设计,整备重量仅1120Kg ? 车身重量较轻,有利于汽车省油和动力性的提高 白车身重量: 白车身重量:260Kg车身重量: 车身重量:340Kg比市场上的同车身级别车型轻30~40Kg 比市场上的同车身级别车型轻 第一章 车型介绍优秀的燃油经济性? ? ? ? ? 高效率的C15发动机 发动机 高效率的 轻量化的车身设计 符合空气学造型设计(风阻系数 符合空气学造型设计 风阻系数0.304) 风阻系数 优秀的工况油耗表现(6.9L/百公里 百公里) 优秀的工况油耗表现 百公里 动力和油耗完美结合?引进日本铃木技术发动机的基础上, 引进日本铃木技术发动机的基础上, 日本铃木技术发动机的基础上 与国外设计公司(德国FEV、奥地 与国外设计公司(德国 、 公司) 利AVL公司)合作与优化设计 公司 第一章 车型介绍◆ 畅快驾驭,悦览精彩 畅快驾驭,? 操控轻便准确? 优良的制动性能? 卓越的底盘性能 第一章 车型介绍设计以人为本, 设计以人为本,强调安全性 高刚性吸能式车身在全车主要承载大梁部分都选用加强钢梁,提高 车身弯曲刚性、扭转刚性 A、B、C柱多层高强度钢板配合分体式车门及内 置式四门防撞钢梁,共同营造笼形车身,构建车 身结构的最大安全 前后可拆卸式防撞横梁设计,可有效缓冲碰撞冲 击,减少维修成本及时间 采用发动机托架圈梁结构,减小发动机的振动传 递 碰撞可达三星标准 保修期为同级车中最长的 第一章 车型介绍悬架性能设计匹配前副车架C 主体圈梁采用液压整体成形与激 光焊接的先进工艺技术,具有良 好的强度与刚性,对于强调操控 性的悦翔更能减少车身的震动, 增加高速过弯时的牵引力,增加 抗扭力,使操控成为一种乐趣。 C 有效的与发动机搭配,使重心下 移,行驶更平稳,驾乘更舒适。 前副车架由世界知名的钢铁巨头韩国POSCO公司金属研究所众多专家精心设 计,并采用激光焊接和液压成型工艺制造成型。制造精度高,提高了车轮定位 参数的精度,能有效的改善操控性能,降低轮胎的磨损。同时由于强度高,质 量轻,能有效节省燃油。 第一章 车型介绍麦弗逊式独立前悬架? ? ? 前束变化小,行驶平稳,易操作, 前束变化小,行驶平稳,易操作,制动时车体稳定 良好的抓地力 采用刚度高的L 型转向拉杆下臂, 采用刚度高的L 型转向拉杆下臂,大幅度提高悬架及转向装置的刚度扭力梁式半独立后悬架? ? ? ? 重视转向时的稳定性与行驶舒适性 精确调校衬套及衰减 轮胎免定位, 轮胎免定位,节省费用 空间布置合理, 空间布置合理,行李箱底部低平 第一章 车型介绍增加强度, 增加强度,车身轻量化前轮拱上段 前叶子板加强件防火墙 发动机舱边梁 第一章 车型介绍新材料、新技术、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车身多处使用激光拼焊板,使车身结构设计更先进 车身多处使用激光拼焊板, ? 多段拼焊:侧围内板总成、 B柱加强件、车门内板 多段拼焊:侧围内板总成、 柱加强件、 ? 提高性能、轻量化等强度设计 提高性能、厚度: 厚度:1.2mm 厚度: 厚度:1.0mm激光拼焊线厚度: 厚度:0.8mm 厚度: 厚度:0.7mm 第一章 车型介绍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可溃缩式转向机柱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能收缩 吸能, 吸能,有效保障驾驶者的生 命安全 转向柱可溃缩设计, 转向柱可溃缩设计,以帮助 降低严重碰撞下车内前部巨 大冲力对驾驶员胸部的伤害 第一章 车型介绍安全带采用国际尖端技术――Aer4m 型安全带为驾驶员及乘员提供 更人性化的保护。驾驶座未系安全带提醒装置,通 过警示声提醒驾驶员系上安全带, 提高行车安全前排电子式双防护气囊 ,防止驾驶 者头部和胸部与方向盘或仪表板发 生碰撞,意外发生时增加乘员的安 全性。 第一章 车型介绍高效能制动系统? 德国Continental公司制动系 公司制动系 德国 公司 统,经过各种附着路面的反复 匹配测试完成, 匹配测试完成,保证了优良的 性能水平 ? 四轮独立X型布置双回路电子 四轮独立X 控制ABS ABS制动系统 控制ABS制动系统 第一章 车型介绍ABS+EBD有效提高刹车效能,保证最短 制动距离 有效提高紧急闪避安全性,保 证汽车操控稳定,根据各种乘 载情况自动调整各车轮间制动 强度,提高制动稳定性制动系统前:256mm通风盘 大型刹车盘,作用面积更大, 散热效果更佳,制动更精准 交叉双回路制动管路 9英寸真空助力器 第一章 车型介绍精准的制动性能表现 精准的制动性能表现紧急制动( 紧急制动(50km/h) ) 紧急制动( 紧急制动(80km/h) ) 紧急制动(100km/h) 紧急制动( ) 距离(空载),m 距离(空载), ), 距离(空载),m 距离(空载), ), 距离(空载), 距离(空载),m ), ≤13.5 ≤30 ≤50 第一章 车型介绍◆ 灵动空间,悦变随心 灵动空间,? ?结合门饰板和仪表台的环绕式座舱设计,舒展的内饰氛围中增添了速度感,更让 结合门饰板和仪表台的环绕式座舱设计,舒展的内饰氛围中增添了速度感, 驾乘者体验到全方位的舒适与安全 中央控制台大角度前倾,带来良好的驾驶操纵感, 中央控制台大角度前倾,带来良好的驾驶操纵感,更增强了整个内饰的现代气息 第一章 车型介绍运动式跑车仪表盘? ?车门未关显示、驾驶座安全带未系显示 行车电脑具有显示累计里程、小计里程、油箱余油可行驶里程、实时油耗以及 平均油耗等功能 第一章 车型介绍跑车式3 跑车式3幅方向盘? 液压助力转向,提供最适合的转 液压助力转向, 向助力, 向助力,路面感更佳 ? 上/下两向调整,适合不同身材驾 下两向调整, 驶者的操控 ? 音响控制键(音量/静音),操作 音响控制键(音量/静音),操作 ), 顺手,不需分神, 顺手,不需分神,驾驶更安全 ? 可溃缩式方向机柱设计,撞击时 可溃缩式方向机柱设计, 可向下溃缩,减低对胸腔的撞击, 可向下溃缩,减低对胸腔的撞击, 提供更大存活空间 ? 鸥翼式金属饰条,现代感十足 鸥翼式金属饰条, 第一章 车型介绍门内饰板? 时尚的楔形拉手和精致的高音 喇叭相结合, 喇叭相结合,凸显时尚品味 舒适宽厚的扶手设计, 舒适宽厚的扶手设计,超大控 制区面板, 制区面板,操作更顺手 下方储物空间, 下方储物空间,可放置地图及 饮料, 饮料,圆形空间还可放置移动 烟灰缸, 烟灰缸,体贴人性的设计 车门礼宾灯具有地面照射及提 醒后方来车的功能, 醒后方来车的功能,夜间上下 车更方便、 车更方便、更安全??? 第一章 车型介绍音响空调系统立体音响系统 立体音响系统内置式单碟CD机 内置式单碟CD机 CD 18个FM预设频道,12个AM预设频 18个FM预设频道,12个AM预设频 预设频道 道 完美高保真的动态音场,前后共6 完美高保真的动态音场,前后共6 个扬声器, 个扬声器,极具临场感的音响效果高效能空调系统 高效能空调系统具车外温度显示,提供温度设定参考 车外温度显示, 三园旋钮控制开关,指示清晰, 三园旋钮控制开关,指示清晰,操作简便 旋钮控制开关 第一章 车型介绍移动式烟灰缸、 移动式烟灰缸、车内电源移动式烟灰缸塑钢材质,耐高温,有上盖, 塑钢材质,耐高温,有上盖, 密闭性佳 独创的烟灰缸设计, 独创的烟灰缸设计,可依据前 后座乘客需求使用车内电源车内配备12V电源接头, 车内配备12V电源接头,可以很 12V电源接头 方便的为手机、照明、 方便的为手机、照明、车载冰 箱等提供电源, 箱等提供电源,非常实用贴心 的装置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悦翔轿车发动机为水冷、直列式 缸 冲程、 悦翔轿车发动机为水冷、直列式4缸、4冲程、闭环多点电喷式汽 冲程 油机。采用按“ 形气门结构配置的顶置凸轮轴和 气门(进气门2, 形气门结构配置的顶置凸轮轴和16气门 油机。采用按“V”形气门结构配置的顶置凸轮轴和 气门(进气门 , 排气门2/气缸)。单项置式凸轮轴装在气缸盖上面, )。单项置式凸轮轴装在气缸盖上面 排气门 /气缸)。单项置式凸轮轴装在气缸盖上面,通过正时皮带由 曲轴驱动并通过凸轮轴和气门挺柱打开气门和关闭气门。 曲轴驱动并通过凸轮轴和气门挺柱打开气门和关闭气门。 第二章 技术特性气缸压缩压力检查 第二章 技术特性气缸压缩压力检查发动机预热。 1)发动机预热。 2)预热后关闭发动机。 预热后关闭发动机。 注意: 注意: 发动机预热后, 发动机预热后,将变速器换档 杆置于“空档”位置, 杆置于“空档”位置,并固定 停车制动器和顶住驱动轮。 停车制动器和顶住驱动轮。 3)断开燃油喷射器的线束接头。 断开燃油喷射器的线束接头。 第二章 技术特性气缸压缩压力检查4)取下点火线圈总成及全部火花塞。 全部火花塞。5)将压缩压力表装入火 花塞孔。 花塞孔。 第二章 技术特性气缸压缩压力检查6)踩下离合器(减轻发动机 踩下离合器( 的起动负荷), ),将油门踏 的起动负荷),将油门踏 板向下压到最大限度使节 气门完全打开。 气门完全打开。 7)用充足电的蓄电池起动发 动机, 动机,并在压缩压力表上 读出最高压力。 读出最高压力。注意: 注意: 为了测量压缩压力, 为了测量压缩压力,用充足电 的蓄电池起动发动机至少达 250转 250转/分。① 离合器踏板 ② 制动踏板 ③ 油门踏板 第二章 技术特性气缸压缩压力检查压缩压力标准 极限 两气缸之间的最大压差 1450kpa 1250kPa 100kPa8)对每个气缸按步骤5)到7)进行操作,获得4个读数。 对每个气缸按步骤5 进行操作,获得4个读数。 9)检查后,装上火花塞和点火线圈总成,并连接好喷油器线束接头。 检查后,装上火花塞和点火线圈总成,并连接好喷油器线束接头。 第二章 技术特性机油压力的检查1.低油位标记 2.满油位标记注意: 注意:检查机油压力前,应首先检查以下几项: 检查机油压力前,应首先检查以下几项:● ● ●机油盘中的油位。 机油盘中的油位。 机油的质量。 机油的质量。 漏油。 漏油。1)拆下机油压力传感器 拆下机油压力传感器 2)将专用工具(油压表)装入到空出来的螺纹孔内 将专用工具(油压表) 将专用工具 3)固定好发动机转速表 固定好发动机转速表 4)起动发动机并预热到正常工作温度 起动发动机并预热到正常工作温度 5)预热后,将发动机的转速提高到3000转/分并测 预热后, 3000转 预热后 将发动机的转速提高到3000 量油压320-480kP 3000r/min 第二章 技术特性机油压力的检查6)检查油压后,关闭发动机并取下油压表。 检查油压后,关闭发动机并取下油压表。 检查油压后 7)重新安装机油压力传感器前,记住在开关螺 重新安装机油压力传感器前, 重新安装机油压力传感器前 纹处缠上密封胶带,并按规定的扭矩拧紧开关。 纹处缠上密封胶带,并按规定的扭矩拧紧开关。注意:如果密封胶带的边缘凸出,应从开关螺纹处切平。 如果密封胶带的边缘凸出,应从开关螺纹处切平。 拧紧扭矩14N?m8)起动发动机并检查油压开关是否漏油。 起动发动机并检查油压开关是否漏油。 起动发动机并检查油压开关是否漏油 9)关闭发动机,将端子与压力开关端子相连并用 关闭发动机, 关闭发动机 护罩将油压开关罩好。 护罩将油压开关罩好。 第二章 技术特性气门间隙的检查1)断开蓄电池的负极电线。 )断开蓄电池的负极电线。取下气缸盖罩。 2)取下气缸盖罩。 顺时针方向转动曲轴, 3)顺时针方向转动曲轴,使两 凸轮轴正时标记“?”垂直向 凸轮轴正时标记“?”垂直向 同时, 上,同时,飞轮上的定位孔与 缸体的定位销孔对齐, 缸体的定位销孔对齐,并用专 用正时工装固定凸轮轴及曲轴。 用正时工装固定凸轮轴及曲轴。 分别依次使用塞尺测量1 分别依次使用塞尺测量1、2缸 进气门间隙和1 进气门间隙和1、3缸排气门间 隙。 第二章 技术特性气门间隙的检查4)顺时针方向转动曲轴,使两凸轮轴正时标记“?”垂直向下,同 顺时针方向转动曲轴,使两凸轮轴正时标记“?”垂直向下 垂直向下,时,飞轮上的定位孔与缸体的定位销孔对齐,并用专用正时工装固 飞轮上的定位孔与缸体的定位销孔对齐, 定凸轮轴及曲轴。分别依次使用塞尺测量3 缸进气门间隙和2 定凸轮轴及曲轴。分别依次使用塞尺测量3、4缸进气门间隙和2、4 缸排气门间隙。 缸排气门间隙。 注意:检查气门间隙时,应将厚薄规插入到凸轮与摇臂的骑面之间。 注意:检查气门间隙时,应将厚薄规插入到凸轮与摇臂的骑面之间。5)如果气门间隙超过标准,应根据间隙值更换对应的气门挺柱以调 如果气门间隙超过标准,整气门间隙,然后再次检查,保证气门间隙在规定的标准内。 整气门间隙,然后再次检查,保证气门间隙在规定的标准内。冷状态(冷却液温度 冷状态(冷却液温度15-25℃) ℃ 进气 排气 0.13-0.17mm 0.21-0.25mm气门间 隙标准 第二章 技术特性气门间隙的检查6)检查和调整气门(1),( ),( ), )检查和调整气门( ),( ),(5), ),(2),(),(4),( ),(8) (7)或(3),( ),( ),( )之 ) ),( ),(6),( 转动曲轴一整圈( 后,转动曲轴一整圈(360度),检查气 度),检查气 ),(4),( ),(8) 门(3),( ),( ),( )或(1) ),( ),(6),( ) ,(2),( ),(7)的气门间隙, ),(5),( ,( ),( ),( )的气门间隙,视 需要进行调整。 需要进行调整。7)当所有气门的检查,调整结束后,按拆卸 当所有气门的检查,调整结束后,相反的的循序进行安装 第二章 技术特性正时机构的检查1)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线。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线。 放出发动机冷却液。 2)放出发动机冷却液。 取下发动机右支架连接板。 3)取下发动机右支架连接板4)取下空调压缩机皮带。 取下空调压缩机皮带。 取下水泵皮带轮。 5)取下水泵皮带轮。 取下皮带轮螺栓,取下曲轴皮带轮。 6)取下皮带轮螺栓,取下曲轴皮带轮。 取下正时皮带前罩壳。 7)取下正时皮带前罩壳。 第二章 技术特性正时机构的检查气缸盖罩上的”V”形标记 1轮轴正时皮带轮上的正时标记”E” 2泵壳体上的箭头标记 3曲轴正时皮带上的冲印 第二章 技术特性正时机构的检查安装张紧轮和张紧轮板: 安装张紧轮和张紧轮板: 不要用搬手拧紧张紧轮螺栓, 不要用搬手拧紧张紧轮螺栓,只 用手拧紧即可。 用手拧紧即可。检查保证张紧轮板如 图所示, 图所示,按箭头方向运动会使张紧轮 按同样的方向运动。 按同样的方向运动。如果没有发生轮 板和张紧轮之间的有关运动, 板和张紧轮之间的有关运动,应拆下 张紧轮和轮板, 张紧轮和轮板,将轮板凸齿重新插入 张紧轮的孔中。 张紧轮的孔中。将张紧轮板的凸齿插入到张紧轮的孔中 第二章 技术特性正时机构的检查 安装正时皮带和张紧轮弹簧使两组标记对准,张紧轮板 使两组标记对准, 推向上, 推向上 , 在两个皮带轮上安装 正时皮带,使皮带的驱动侧 无松弛现象。 ( 端 ) 无松弛现象 。 然后如图 所示, 装上张紧轮簧, 所示 , 装上张紧轮簧 , 并用手 拧紧张紧轮螺栓。 拧紧张紧轮螺栓。注意: 注意:装正时皮带时, 装正时皮带时,应使皮带上的 箭头标记( )与曲轴的旋转方向 箭头标记( )与曲轴的旋转方向 一致。 一致。 第二章 技术特性正时机构的检查安装后, 安装后,为了涨紧松弛的正时 皮带, 皮带,可顺时针方向转动曲轴两 当确信皮带无松弛后, 圈。当确信皮带无松弛后,按规 定的扭矩拧紧张紧轮螺栓。 定的扭矩拧紧张紧轮螺栓。拧紧扭矩: 拧紧扭矩: (a):11N?m (b):27N?m 第二章 技术特性正时机构的检查 第二章 技术特性正时机构的检查 注意: 注意:拆下正时皮带后,绝不能随意转动凸轮轴和曲轴。 拆下正时皮带后,绝不能随意转动凸轮轴和曲轴。如果转 活塞和气门之间会产生干涉, 动,活塞和气门之间会产生干涉,可能损坏活塞和气门的有 关零件。 关零件。 绝不能弯折正时皮带。 绝不能弯折正时皮带。检查: 检查:? 检查正时皮带,看有无磨损和裂纹,需要时应进行更换。 检查正时皮带,看有无磨损和裂纹,需要时应进行更换。 ? 检查张紧轮,看转动是否灵活。 检查张紧轮,看转动是否灵活。 第二章 技术特性配气机构的检查凸轮轴 2.凸轮轴油封 3.摇臂轴 4.O开明密封圈 5.摇臂轴螺栓 6.摇臂(进气) 7.1号摇臂(排气) 8.2号摇臂(排气) 9.气门调整螺钉 10.气门调整螺钉 11.卡夹 12.锁紧螺母(无凸缘) 12-1.锁紧螺母(无凸缘) 13.摇臂弹簧 14.进气门 15.排气门 16.气门弹簧 17.气门弹簧座 18气门锥形锁块 19.气门弹簧底座 20.气门油封1. 第二章 技术特性配气机构的检查凸轮磨损利用千分尺,测量凸轮高度。 利用千分尺,测量凸轮高度。 如果测定高度在极限值以下, 如果测定高度在极限值以下, 更换凸轮轴。 更换凸轮轴。凸轮高度 进气凸轮 排气凸轮标准 36.184―36.344mm 35.990―36.060mm极限 36.084mm 35.800mm径向跳动极限:0.10mm 第二章 技术特性配气机构的检查检查各弹簧是否完好,无损坏或变弱的迹象。记住, 检查各弹簧是否完好,无损坏或变弱的迹象。记住,弹力弱的气门弹 簧会引起振动,而且由于气门座压力降低,会产生漏气, 簧会引起振动,而且由于气门座压力降低,会产生漏气,以致降低输 出功率。 出功率。项目 气门弹簧自由长度 气门弹簧预负荷标准 36.83mm 10.7-12.5kg为31.55mm 为 极限 35.67mm 9.3kg为31.5mm 为气门弹簧垂直度: 气门弹簧垂直度: 利用直尺和平板, 利用直尺和平板,根据气门弹簧端部 和直尺之间的间隙, 和直尺之间的间隙,检查各弹簧的垂 直度。 直度。如果间隙超过下面给出的极限 必须更换气门弹簧。 值,必须更换气门弹簧。气门弹簧垂直度极限: 气门弹簧垂直度极限:2.0mm 第二章 技术特性配气机构的检查每个气门弹簧有顶端(大节距端)和底端(小节距端)。安装弹 每个气门弹簧有顶端(大节距端)和底端(小节距端)。安装弹 )。 簧时,一定要让它的底端(小螺距端)对着底部( 簧时,一定要让它的底端(小螺距端)对着底部(气门弹簧底 座)。 第二章 技术特性主要配合间隙表(单位mm) 主要配合间隙表(单位mm) mm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部凸轮轴轴向间隙位间隙0.10~0.30 ~ 0.02~0.04 ~ 0.03~0.07 ~ 0.02~ 0.02~0.06 0.10~0.30 ~ 0.06~0.26 ~ 0.80~0.90 ~ 0.13-0.17mm 0.21-0.25mm 0.50~1.50 0.20~1.80活塞(裙部) 活塞(裙部)与气缸孔间隙 活塞环(一环) 活塞环(一环)侧间隙 活塞环(二环)侧间隙 活塞环(二环) 连杆大端与曲轴轴柄板侧间隙 曲轴轴向间隙 火花塞极点间隙 进气门间隙(冷态) 进气门间隙(冷态) 排气门间隙(冷态) 排气门间隙(冷态) 曲轴位置传感器与信号盘间隙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与信号盘间隙 拧紧扭矩规定值紧 固 件 第二章 技术特性 机油压力报警器缸罩螺栓 进气歧管螺母 排气歧管螺母 正时皮带张紧螺栓 曲轴皮带轮螺栓 油盘放油塞 曲轴正时皮带轮螺栓 凸轮轴盖螺栓 摇臂轴螺栓 摇臂轴螺塞 凸轮轴正时皮带轮螺栓 缸盖高压油塞 缸盖螺栓 连杆轴承盖螺母 曲轴主轴承盖螺栓 飞轮螺栓 发动机安装件及支架螺栓和螺母N?m14 11 23 23 27 16 35 133 13 11 33 60 3.5 68 39 62 77 51kg-m1.4 1.1 2.3 2.3 2.7 1.6 3.5 13.3 1.3 1.1 3.3 6.0 0.3 6.8 3.9 6.2 7.7 5.1 第二章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发动机及排放控制系统由4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 发动机及排放控制系统由4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 进气系统: 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进气歧管等组成。 进气系统: 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进气歧管等组成。 燃油供给系统: 燃油供给系统: 油泵,油管,喷油器等。 油泵,油管,喷油器等。电子控制系统:ECU,各种传感器及受控装置等组成。 电子控制系统: ,各种传感器及受控装置等组成。 排放控制系统:EVAP(活性碳罐), ),PCV(曲轴箱强制通风控制阀), 排放控制系统: (活性碳罐), (曲轴箱强制通风控制阀), 曲轴箱油气分离器等组成。 曲轴箱油气分离器等组成。ECU安装位置为发动机舱空 安装位置为发动机舱空 滤器朝车尾方向的侧表面。 滤器朝车尾方向的侧表面。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进气系统进气系统主要由空气滤清 空气滤清器出气软管, 器,空气滤清器出气软管, 机械节气门体 ,以及进 气歧管等组成。 气歧管等组成。1 碳罐 2碳罐控制阀 3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4燃油分配管 5点火线圈及火花塞 爆震传感器11 11转速传感器 6 相位传感器 7氧传感器 8 三元催化器 9水温传感器 10 爆震传感器11转速传感器 12电子控制器 ECU) 电子控制器( 14燃油消耗输出 12电子控制器(ECU) 13 CAN 14燃油消耗输出 15 故障指示灯 16 诊断接口 17(未启用)18燃油压力调节器 2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17(未启用)18燃油压力调节器 19 电子燃油泵 20 步进电机 2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由油箱、油泵、燃油压力调节器、燃油滤清器、 燃油供给系统由油箱、油泵、燃油压力调节器、燃油滤清器、燃油分配 总成以及燃油喷射器等组成。 总成以及燃油喷射器等组成。 油箱内的燃油经燃油泵泵出燃油油箱,经过燃油滤清器过滤后,在压力 油箱内的燃油经燃油泵泵出燃油油箱,经过燃油滤清器过滤后, 作用下通过燃油分配总管分配到各个燃油喷射器。在燃油压力调节器的作用 作用下通过燃油分配总管分配到各个燃油喷射器。 下,出油管内的燃油施加于喷射器的压力总是相对于进气歧管内的压力保持 一定的压力差, 这样在喷射器阀门根据发动机控制模块(ECU) 一定的压力差, 这样在喷射器阀门根据发动机控制模块(ECU)的信号打开 燃油就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喷射到气缸盖的进气口附近。 时,燃油就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喷射到气缸盖的进气口附近。 当燃油压力超过规定范围时,在燃油压力调节的作用下,燃油经回油管返 当燃油压力超过规定范围时,在燃油压力调节的作用下, 回到油箱。 回到油箱。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组成: ? 判定发动机状态和运行工况的各种传感器。 判定发动机状态和运行工况的各种传感器。 ? 根据各个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喷系统各个控制器的发动机控制模块。 根据各个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喷系统各个控制器的发动机控制模块。 ? 各种电子控制执行器根据性能电子控制系统可分为以下各个子系统: 根据性能电子控制系统可分为以下各个子系统:燃油喷射控制系统 燃油泵控制系统 散热器风扇控制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 怠速控制系统 点火正时控制系统 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ECU管脚排列表 管脚排列表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02 04 06 08P01 03 05 07Q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504948474645444342414039383764 A63 B62 C61 D60 E59 F58 G57 H56 J55 K54 L53 M52 N51 O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OBD检测诊断接口 检测诊断接口本系统采用“ 线通讯协议 并采用ISO 9141-2标准诊断接头,见下图 线通讯协议, 标准诊断接头, 本系统采用“K”线通讯协议,并采用 标准诊断接头 这个标准诊断接头是固定地连接在发动机线束上的。 。这个标准诊断接头是固定地连接在发动机线束上的。用与发动机管理系统 EMS的是标准诊断接头上的 、7和16号针脚。标准诊断接头的 号针脚连接车 的是标准诊断接头上的4、 和 号针脚 标准诊断接头的4号针脚连接车 号针脚。 的是标准诊断接头上的 上的地线; 号针脚连接 号针脚连接ECU的15号针脚,即发动机数据“K”线;16号针脚 号针脚, 上的地线;7号针脚连接 的 号针脚 即发动机数据“ 线 号针脚 正极。 连接蓄电池正极。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控制在该系统中, 在该系统中,ECU根据各种传感器 根据各种传感器 的信号控制喷射时间以及从喷油器到汽缸 头进气口的喷油正时, 头进气口的喷油正时,以保证在不同的行 驶条件提供适当的混合气体。 驶条件提供适当的混合气体。有两种喷油正时形式,一种是同步喷射, 有两种喷油正时形式 一种是同步喷射,这种喷射始终是在同一曲 一种是同步喷射 轴转角时发生,而另一种是非同步喷射.这种喷射是根据进气压力温度 轴转角时发生,而另一种是非同步喷射 这种喷射是根据进气压力温度 传感器以及的其他传感器信号进行控制的。 传感器以及的其他传感器信号进行控制的。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空燃比反馈补偿(闭环系统) 空燃比反馈补偿(闭环系统) 必须保证空气燃油混合气接近理论空燃比(14.7) 必须保证空气燃油混合气接近理论空燃比(14.7)以确保三 元触媒转化过程充分进行并得到CO HC以及排气中NOx的高净化率 CO、 以及排气中NOx的高净化率。 元触媒转化过程充分进行并得到CO、HC以及排气中NOx的高净化率。1、当发动机起动时以及发动机起动后喷油量增加时 当发动机起动时以及发动机起动后喷油量增加时 2、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偏低时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偏低时 3、当负载高且燃油喷射量增加时 当负载高且燃油喷射量增加时 4、在燃油切断时 在燃油切断时 5、当氧传感器被冷却时 当氧传感器被冷却时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 怠速控制该控制系统可利用ECU控制怠速阀达到如下的控制目的: 该控制系统可利用ECU控制怠速阀达到如下的控制目的: ECU控制怠速阀达到如下的控制目的 始终保持发动机怠速状态下速度一定。 始终保持发动机怠速状态下速度一定。 发动机的怠速转速会因如下原因而改变。 发动机的怠速转速会因如下原因而改变。 有负载加至发动机(如在加上电器负载时, A/C开关打开 有负载加至发动机(如在加上电器负载时,如A/C开关打开 等等。) 等等。) 发动机随着时间变化自身发生变化时。 发动机随着时间变化自身发生变化时。 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减速时,调整空燃比(减速缓冲作用)。 减速时,调整空燃比(减速缓冲作用)。 发动机暖机时改善运行性能。 发动机暖机时改善运行性能。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怠速控制是根据从ECU输出的有效信息进行操作的,ECU是利用各种 怠速控制是根据从ECU输出的有效信息进行操作的,ECU是利用各种 ECU输出的有效信息进行操作的 传感器和开关信号来检测发动机的运行状态通过电子节气门的电机控制 节气门的开度从而控制空气流量。 节气门的开度从而控制空气流量。 当车辆处于停止状态,节气门处于怠速位置而发动机在运行状态, 当车辆处于停止状态,节气门处于怠速位置而发动机在运行状态,这时 的发动机转速被保持在规定的怠速速度。 的发动机转速被保持在规定的怠速速度。A/C OFF 发动机 怠速 (r/min) 电负载关 750 电负载开 800 900 A/C ON 电负载关 电负载开 950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 燃油泵控制ECU控制燃油泵的通断动作,在如下任一情况下,它通过燃油泵 控制燃油泵的通断动作,在如下任一情况下, 控制燃油泵的通断动作 继电器接通燃油泵。 继电器接通燃油泵。 点火开关闭合后 发动机起动时(发动机起动信号输至ECU) 发动机起动时(发动机起动信号输至 ) 相位传感器信号输入ECU时 相位传感器信号输入 时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点火正时控制该系统采用无分电器、双缸直接点火,通过内部大功率三极管(达林顿管) 该系统采用无分电器、双缸直接点火,通过内部大功率三极管(达林顿管) 的导通与截止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电路的通断, 的导通与截止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电路的通断,使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 各型发动机点火器的内部结构各不相同,有的发动机并不配置点火器, (各型发动机点火器的内部结构各不相同,有的发动机并不配置点火器,大 功率三极管直接设在电子控制器ECU内部;有的点火器只有一只达林顿三极 内部; 功率三极管直接设在电子控制器 内部 仅起开关作用,其它电子控制元件则与电子控制器制成一体; 管,仅起开关作用,其它电子控制元件则与电子控制器制成一体;有的点火 器除开关作用外,还有恒流控制、闭合角控制、气缸判别、 器除开关作用外,还有恒流控制、闭合角控制、气缸判别、点火监视等功 能)。 该控制单元包括如下三种不同的形式: 该控制单元包括如下三种不同的形式: 1、发动机起动时的点火时间(初始点火时间) 、发动机起动时的点火时间(初始点火时间) 2、发动机起动后控制 、 3、充电电流时间控制 、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散热器风扇控制该系统控制散热器风扇马达( 该系统控制散热器风扇马达(通/断)操作,散热器风扇马达是利用 操作, ECU控制的继电器进行通断控制的 控制的继电器进行通断控制的。 ECU控制的继电器进行通断控制的。 当空调运行或停止时,散热器风扇电机也相应接通或切断。 当空调运行或停止时,散热器风扇电机也相应接通或切断。 散热器风扇马达OFF → ON(低速) (低速) ON → OFF(低速) (低速) OFF → ON(高速) (高速) ON → OFF(高速) (高速)发动机冷却温度97℃ ℃ 94℃ ℃ 102℃ ℃ 99℃ ℃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是用与防止燃油蒸汽挥发的。这种在运行中或 发动机停止时在燃油中产生的蒸汽通过油箱压力控制阀进入汽油 (EVAP) 滤毒罐,并被滤毒罐吸收或储存起来。 而EVAP滤毒罐的排污阀是由ECU根据各种传感器信号加以控制的。 只在如下条件被满足时,ECU才会打开EVAP滤毒罐排污阀的真空道。 当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温度时。 当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温度时。 当发动机转速高于规定值时。 当发动机转速高于规定值时。 当节气门开度大于怠速位置(关闭节气门的位置) 当节气门开度大于怠速位置(关闭节气门的位置)时。 当发动机在规定的负载以内运行时。 当发动机在规定的负载以内运行时。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诊断 该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是由ECU控制的,ECU有车载诊断 控制的, 该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是由 控制的 有车载诊断 系统,该诊断系统可检测该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的故障。 系统,该诊断系统可检测该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的故障。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故障诊断注意事项在诊断故障代码之前,不能将 接插件、 在诊断故障代码之前,不能将ECU接插件、蓄电池导线和 接插件 蓄电池导线和ECU从 从 发动机上的接地线拆开,否则会删除ECU存储器中的故障信息。 存储器中的故障信息。 发动机上的接地线拆开,否则会删除 存储器中的故障信息 检查时不要穿刺电线,可在连接插件后或者用探针检查。 检查时不要穿刺电线,可在连接插件后或者用探针检查。更换性能完好的ECU时,首先应检查下述状态。忽视该检查可能会对 时 首先应检查下述状态。 更换性能完好的 ECU造成损害。 造成损害。 造成损害 所有的继电器,执行器的电阻值应为各自的规定值。 所有的继电器,执行器的电阻值应为各自的规定值。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进气歧管绝对压力温度传感器工作正常,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进气歧管绝对压力温度传感器工作正常,各传 感器电路都没有接地短路。 感器电路都没有接地短路。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故障诊断码( 故障诊断码(DTC)检查 )将点火开关旋至OFF位置。 位置。 将点火开关旋至 位置 将检测仪连接到位于驾驶员左侧的仪表板下的数据通讯连接器。 将检测仪连接到位于驾驶员左侧的仪表板下的数据通讯连接器。 将点火开关旋至ON位置。 位置。 将点火开关旋至 位置 按检测仪指令读取检测数据记录。 按检测仪指令读取检测数据记录。 如果诊断仪与ECU之间无法进行数据通讯,则检查诊断仪能否与另 之间无法进行数据通讯, 如果诊断仪与 之间无法进行数据通讯 一车上的ECU进行通讯,从而可判断检测仪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再 一车上的 进行通讯,从而可判断检测仪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进行通讯 在数据通讯连接器及各数据通讯线路中检查无法进行数据通讯的原因。 在数据通讯连接器及各数据通讯线路中检查无法进行数据通讯的原因。 检查完毕后,将点火开关旋至 位置。 检查完毕后,将点火开关旋至OFF位置。 位置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不使用诊断仪用短接线将数据通讯连接器上的第7脚接地。 用短接线将数据通讯连接器上的第 脚接地。 脚接地 由于故障报警诊断灯闪烁频率读取代码。 由于故障报警诊断灯闪烁频率读取代码。 如果故障灯长亮,则检查故障报警诊断灯部分。 如果故障灯长亮,则检查故障报警诊断灯部分。第7脚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ECU故障诊断代码(DTC)的清除 故障诊断代码( 故障诊断代码 )1、将点火开关旋至OFF位置。 、将点火开关旋至 位置。 位置 2、采用与故障诊断代码检查同样的方法,将诊断仪连接到数据传输连 、采用与故障诊断代码检查同样的方法, 接器上。 接器上。 3、将点火开关旋至ON位置。 、将点火开关旋至 位置。 位置 4、按诊断仪上显示的指示删除故障代码存储。 、按诊断仪上显示的指示删除故障代码存储。 5、存储的诊断故障代码清除后,将点火开关旋至OFF位置,将检测仪 、存储的诊断故障代码清除后,将点火开关旋至 位置, 位置 拆开。 拆开。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不使用检测仪1. 2. 将点火开关旋至OFF位置。 位置。 将点火开关旋至 位置 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并保持规定的时间以删除ECU存储的故障诊断 存储的故障诊断 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并保持规定的时间以删除 代码,然后在接上蓄电池负极导线。 代码,然后在接上蓄电池负极导线。删除ECU存储的故障诊断代码所需要的时间: 存储的故障诊断代码所需要的时间: 删除 存储的故障诊断代码所需要的时间环境温度 0℃ ℃ 切开ECU电源时间 电源时间 切开 30秒 秒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电路检查A-1故障报警诊断灯电路检查 故障报警诊断灯电路检查 接通点火开关故障诊断警报灯不亮1步 骤操作是否测试开关端子电路 检查 测试该线是否对地 点火开关处于ON位 进入 短路,如未对地短 点火开关处于 位 短路, 置时,检查数据通讯 第2步 接,则更换一完好 置时 检查数据通讯 步 连接器16脚对地电 重新测试。 连接器 脚对地电 的ECU重新测试。 重新测试 压是否为4-5V。 压是否为 。2诊断灯泡烧坏 保险熔断 故障报警诊断灯灯 灯泡与ECU间线 泡和电路检查 灯泡与 间线 进入 用短接线将ECU的 用短接线将 的 路断路 表A-4 31脚接地。观察诊 脚接地。 脚接地 点火开关故障 断灯是否点亮。 断灯是否点亮。 点火开关与灯泡间 线路断路。 线路断路。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电路检查A-2故障报警诊断灯电路检查 故障报警诊断灯电路检查 接通点火开关时故障报警诊断灯闪烁步 骤 操作 是 否1故障报警诊断灯闪 烁频率检查 1)接通点火开关 更换一完 进入 好的ECU 2)检查故障报警 好的ECU 第2步 重新测试。 灯闪烁频率是否指 重新测试。 示前面所述的故障 代码? 代码?2诊断开关电路检查 更换一完 诊断系 好的ECU 诊断开关端子是否 好的ECU 统完好 重新测试。 经短接线对地短接 重新测试。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电路检查A-3故障警报灯诊断灯电路检查(诊断开 灯电路检查( 关端子对地短接时, 关端子对地短接时, 故障报警诊断灯应不 闪烁, 闪烁,而一直保持点 亮。)步骤 1 操作 诊断电路检查 1)将点火开关旋至OFF,拆下ECU连接插件 2)检查点火开关旋至ON位置时,诊断灯是否仍然点亮。 ECU连接检查 1)将点火开关旋至OFF位置。 2)检查ECU连接插件是否接好 诊断开关电路检查 1)装上ECU插接件 2)用短接线将ECU的15脚接地 3)将点火开关旋至ON位置。检查诊断灯是否闪烁 是 诊断灯与ECU第31脚将对地 短路 否 进入第二步2进入第三步ECU插件插接不良3检测通讯连接器7脚与ECU的 15脚之间短路更换一完好的ECU 重新测试。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电路检查A-4 ECU电源和接地回路检查 电源和接地回路检查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电路检查A-5故障代码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故障代码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序 号A-5故障代码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故障代码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操作 是 否11)将点火开关旋至OFF位置,拆下进气 )将点火开关旋至 位置, 位置 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插件。 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插件。 2)将点火开关旋至ON位置,检查传感 )将点火开关旋至 位置, 位置 器插件第2脚对地和对 脚对地和对1脚之间电压是 器插件第 脚对地和对 脚之间电压是 否为4-5V。 否为 。 检查插接件地3脚对地电压和第 脚与第 检查插接件地 脚对地电压和第3脚与第 脚对地电压和第 脚与第1 脚之间电压是否为4-5V 脚之间电压是否为 拔下线束上的进气压力传感器插头, 拔下线束上的进气压力传感器插头,将 点火开关旋至ON位置用数字万用表检查 点火开关旋至 位置用数字万用表检查 1、3脚的电压值为 左右。 脚的电压值为5V左右 、 脚的电压值为 左右。 检查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1、 脚之间电 检查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2脚之间电 阻20℃时额定电阻为 ℃时额定电阻为2.5k ±5% 检查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2、4脚到 、 脚到ECU 脚到 的线路是否有故障电路。 的线路是否有故障电路。 检查进气通道是否有异物。 检查进气通道是否有异物。进入第2步 进入第 步检查A、 线是否短路或断路 线是否短路或断路。 检查 、C线是否短路或断路。 检查ECU第25脚连接端子。 脚连接端子。 检查 第 脚连接端子2进入第3步 进入第 步检查B、 线是否短路或断路 线是否短路或断路。 检查 、D线是否短路或断路。3进入第4步 进入第 步检查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1、 、 3脚到 脚到ECU的线路故障。 的线路故障。 脚到 的线路故障4进入第5步 进入第 步 维修或更换线路 清洗进气通道更换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若未发现上述情况, 若未发现上述情况,更换完好 ECU重新检查。 重新检查。 重新检查5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电路检查A-6故障诊断代码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电压过低或过高) 故障诊断代码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电压过低或过高) 故障诊断代码节气门位置传感器183926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序 号 1 2A-6故障诊断代码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电压过低或过高) 故障诊断代码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电压过低或过高) 故障诊断代码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操作步骤 检测结果 后续步骤下一步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下一步 到步骤5 到步骤 下一步 到步骤5 到步骤 更换传感器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下一步 更换传感器 诊断帮助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 接上诊断仪及转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 。 观察数据流中“节气门绝对开度” 观察数据流中“节气门绝对开度”项,数值是否在4%-10%之 数值是否在 之 间(具体数值与车型有异)。 具体数值与车型有异)。 缓慢踩下油门到全开,观察数据流中“节气门绝对开度”项, 缓慢踩下油门到全开,观察数据流中“节气门绝对开度” 数值是否随节气门开度增大而增大至85-95%左右(具体数值与 左右( 数值是否随节气门开度增大而增大至 左右 车型有异)。 车型有异)。 重复步骤3,观察数据流中“节气门绝对开度” 重复步骤 ,观察数据流中“节气门绝对开度”项,数值在变 化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跃变。 化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跃变。 拔下线束上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接头,检查 拔下线束上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接头,检查ECU的18#、39#、 的 、 、 26#针脚分别与传感器接头 、2#、3#针脚之间线路是否断路、 针脚分别与传感器接头1#、 、 针脚之间线路是否断路 针脚之间线路是否断路、 针脚分别与传感器接头 对电源短路或对地短路。 对电源短路或对地短路。 用万用表检查该接头1#和 针脚间的电压值是否为 左右。 针脚间的电压值是否为5V左右 用万用表检查该接头 和2#针脚间的电压值是否为 左右。3456否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电路检查A-7故障诊断代码 氧传感器回路 故障诊断代码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序 号A-7故障诊断代码 氧传感器回路 故障诊断代码操 作 是 否暖机到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 待氧传感器达到其工作温度350℃时,把数字万 待氧传感器达到其工作温度 ℃ 用表打到直流电压档,检查插接件2、 脚电压 用表打到直流电压档,检查插接件 、4脚电压 1 应在0.1-0.9V之间快速的波动。 之间快速的波动。 应在 之间快速的波动 接上检测仪观察数据流氧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 55-800mV波动 波动进入 第2步 步检查ECU第39、及45脚连接线路故 第 、 检查 脚连接线路故 障。 检查连接插件是否有故障。 检查连接插件是否有故障。1)将点火开关旋至OFF位置, 拆下氧传感器插 )将点火开关旋至 位置, 位置 2 头,将点火开关旋至 位置,检测传感器插头 将点火开关旋至ON位置 位置, 脚间电压是否为12V左右? 左右? 第1、3脚间电压是否为 、 脚间电压是否为 左右进入 第3步 步检查与ECU第2/(4)脚连接线短 第 ( ) 检查与 路或断路。 路或断路。 检查130线路故障及保险丝。 线路故障及保险丝。 检查 线路故障及保险丝 检查主继电器线路。 检查主继电器线路。检查氧传感器常温下传感器第1、 脚内阻为 脚内阻为1-6 检查氧传感器常温下传感器第 、3脚内阻为 3 。 检查第2、 脚是否断路 检查第 、4脚是否断路氧传感器 故障更换一完好的ECU重新检测。 重新检测。 更换一完好的 重新检测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A-8故障诊断代码 相位传感器回路 故障诊断代码序 号操作是否检查19线和40线是否短路或断路 检查主继电器线路。拆下相位传感器的插接件,将点火开 1 关旋至ON位置,检测插接件第1、3 进入第2步 脚的电压是否为5V?连接插件连接不良。 相位传感器故障。相位传感器1、 起动发动机,用车载示波器,相位传 2 如连接正常,更换一完 感器2脚输出信号是否正常。 3脚之间的电阻为770-950 。 好的ECU重新检测。注意: 注意:对相位传感器工作情况有影响的还有传感器与齿圈的间隙、传感器头部是否有污垢等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A-9故障诊断代码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故障诊断代码1脚和第 脚的电阻应在 脚和第2脚的电阻应在 脚和第 脚的电阻应在860 ±10% 注意: 注意: 对转速传感器工作情况有影响的还有传感器与齿圈的间隙、传感器头部 是否有污垢等。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发动机电控电路检查A-10故障诊断代码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过低或过高、水温表指示不准) 故障诊断代码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过低或过高、水温表指示不准)注意: 注意:将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放入热水中,测量两端子之间电 将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放入热水中, 阻变化情况。 、 脚之间电阻是否为 脚之间电阻是否为2.5k ±5% 阻变化情况。 1、2脚之间电阻是否为 如在检测结果发现不符合要求,则更换该传感器。 如在检测结果发现不符合要求,则更换该传感器。 第二章 技术特性主要参数(怠速状态) 主要参数(怠速状态)冷却液温度 节气门开度 点火提前角 喷油脉宽 负荷 系统电压 喷油修正 碳罐冲刷率 怠速 氧传感器 爆震信号1 爆震信号2参数值69℃ 1.5% 3.0―6.5d 2.0 0.2% 15.1V 0.97―1.00 1.9% 750r/min 55mv―700mv 0.64V―0.74V 0.70V―0.85V注意:此表仅做维修时参考使用,由于车辆不同数据流参数也不同。 注意:此表仅做维修时参考使用,由于车辆不同数据流参数也不同。 第二章 技术特性变 速 器 第二章 技术特性TM145FMB手动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 手动该变速器为手动全同步换档式,变速器壳体采用左右分箱式, 该变速器为手动全同步换档式,变速器壳体采用左右分箱式, 结构刚性好,易于加工,拆装方便,结构紧凑合理, 结构刚性好,易于加工,拆装方便,结构紧凑合理,采用了惯性同 步器,换档可靠、平稳、灵活。 步器,换档可靠、平稳、灵活。档 位 传 动3.583 1.917 1.278 0.951 0.756 3.615 4.059比一 档 二 档 三 档 四 档 五 档变速器油 容 量MTF94 2.0±0.1 L倒 档 差速器 第二章 技术特性80-40LE自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80-40LE自动变速器上采用了外行星齿轮机构,其特点是在一个行星齿轮 机构总成里设计了两对直径不同的太阳轮和行星轮组。与传统行星齿轮机构 相比,重量更轻,结构更紧凑,提供的传动比更多。 80-40LE自动变速器油的规格为JWS-3309 检查油平面高度时需在油温为70-80摄氏度时进行。 根据此变速器的设计,只有挂入“P”档或“N”档时才可起动发动机。 变速器控制模块中储存的故障代码通过断开连接器或拆下蓄电池负极接线 的方式都不可清除,必须使用故障诊断仪进行查阅和清除。 当变速器出现故障后,变速器控制模块控制车辆进入“紧急模式”行驶, 除倒档外所有档位都自动变成3档,同时报警灯点亮。在这种情况下,应尽快 将车辆送制造厂授权的经销商处进行维修。 第二章 技术特性80-40LE自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变速器规格 一档 二档 三档 档位传动比 四档 倒档 差速器 中间轴 行星齿轮组数 最大扭矩 自重 自动变速器油 含冷却器和油管) (含冷却器和油管) 自动变速器油规格 1 约130Nm 约55kg 5.8±0.2L ± JWS-LE 2.875 1.568 1.000 0.697 2.300 4.277 1.023 第二章 技术特性80-40LE自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离合器&制动器 离合器 制动器C1 前进档离合器 C2 直接离合器 C3 倒档离合器 O/D、二档滑行制 、 动器功能连接中间轴和Fn太阳轮 连接中间轴和 太阳轮 连接输入轴和行星齿 连接U/D CARIER和U/D 连接 和 太阳轮 锁止太阳轮 锁止Rr太阳轮 锁止 太阳轮 锁止行星齿圈 B2动作时 锁止太阳轮 动作时, 动作时 反时针旋转 锁止Fr齿圈反时针旋转 锁止 齿圈反时针旋转B1B2 二档制动器 B3 一档 倒档制动器 一档&倒档制动器 F1 单向离合器 单向离合器No.1 F2 单向离合器 单向离合器No.2 第二章 技术特性车身控制 第二章 技术特性车身控制系统功能说明及控制系统组成转向灯和危险报警灯转向灯 变道闪光 危险报警灯车内灯延迟 门未关报警 遥控器控制顶灯 跟随回家灯光 寻车功能 钥匙电池电量低报警 节电功能 安全带未系报警 第二章 技术特性车身控制系统功能说明及控制系统组成中央门锁闭锁 解锁 仅驾驶员门解锁 速度感应中央门锁 自动再闭锁 撞车解锁 遥控器控制车窗 第二章 技术特性车身控制系统功能说明及控制系统组成车辆防盗报警器周边报警 报警系统警戒激活 报警系统警戒解除激活 第二章 技术特性车身控制系统功能说明及控制系统组成 部件组成车身控制器、车身遥控钥匙、左转向灯、右转向灯、 车身控制器、车身遥控钥匙、左转向灯、右转向灯、位置灯 四车门锁电机、行李箱锁电机、牌照灯、蜂鸣器、 四车门锁电机、行李箱锁电机、牌照灯、蜂鸣器、电喇叭 行李箱灯、钥匙孔照明灯、室内灯、近光灯 行李箱灯、钥匙孔照明灯、室内灯、 后除霜、组合开关、洗涤电机、 后除霜、组合开关、洗涤电机、危险报警开关等 第二章 技术特性车身控制系统功能说明及控制系统组成BCM端接插器 端接插器A12 A5 B1 B9 A1D17 D32 C17 C32 D1 D16 C1 C16A:AMP (12p) B:AMP (20p) C:AMP (32p) D:AMP (32p)B10B20A6 第二章 技术特性车身控制系统功能说明及控制系统组成相连线束端接插件排列如下图: 与BCM相连线束端接插件排列如下图: 相连线束端接插件排列如下图1 2 3 4 5 BC A4 B C A5 2. 00 2 . 00 RW RW B CA 11 BC A1 2 2. 00 2 . 00 UR UR 11 12 1 2 B CB 1 0 .5 0 UB T R2 2 TR 12 0 .8 5 0. 85 Lg W Lg 10 11 3 4 6 5 D M 03 B CB 4 F W 01 0 . 50 0 .5 0 0 . 85 WU W BO BC B1 2 H 00 2 B CB 14 BC B15 F W1 0 F W02 0 . 85 0 .8 5 0 .50 0. 50 0 .8 5 0 .85 RB WG UW RG G RW 12 13 14 15 16 17 护 套 :1 74 952 -1 ( TYCO ) 7 8 9 B CB 07 B CB0 8 B CB 09 2. 00 0 . 85 0 . 85 B UG SG B CB 18 B CB1 9 B CB 20 1. 25 0 . 85 0 . 85 YG GW UN 18 19 20678910A护 套 :AM C- PR- 12 端 子 :A MCFB端 子 :AM CF1 7 BCC 17 F W 08T L0 1/ 1 C20 FW 03 B CC 22 BC 0 .8 5 0 .3 0 0 .50 0 .3 0 0. 50 0 .30 RY BW R B BO RU B CC 1 B C C2 B CC3 F W 07 FW 09 0 . 30 0 .3 0 0. 30 0. 30 0. 50 P BU RN S GB 132 B CC 24B CC 25BC C2 6B CC 27 CC 28 B B CC 30 0 . 30 0. 30 0 .5 0 0. 50 0 . 50 0 . 30 YR BR PU PG O UB BC C8 B CC 9 BC C1 0B CC 11B CC 12BC C1 3B CC 14 R F 01 BCC 16 0 . 30 0. 30 0 .5 0 0 . 30 0 .5 0 0. 30 0 .5 0 0. 50 YN PW NY YW YB N BG OG 16 NGC护 套 : 153 422 2-1 (TY CO) 端 子 : 63 715- 1171B CD 24 FF 01 0 . 50 0. 50 BY UG BC D7 B C D8 0 .50 0 . 50 VR NWB CD 29 C C 28 B CD 31B CD 32 3 2 0 .5 0 0 . 50 0. 50 0 .5 0 WR NR Y RW BC D1 1 AB 34 C AN H C A NL B CD 15 0 . 50 0. 50 0 .5 0 0 . 50 0 . 50 WO BW G U sV I s U 16sL D 护 套 :15 342 23 -2( TY CO ) 端 子 : 96 371 5-1 第二章 技术特性车身控制系统功能说明及控制系统组成发动机仓电器盒中各器件排布 第二章 技术特性车身控制系统功能说明及控制系统组成发动机仓电器盒中各器件排布 第二章 技术特性车身控制系统功能说明及控制系统组成驾驶舱仓电器盒中各器件排布 第二章 技术特性车身控制系统功能说明及控制系统组成BCM的安装位置在仪表台板乘客侧,仪表台板杂物盒后面。 的安装位置在仪表台板乘客侧,仪表台板杂物盒后面。 的安装位置在仪表台板乘客侧 第二章 技术特性BCM诊断仪操作说明 诊断仪操作说明BCM通过诊断仪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通过诊断仪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通过诊断仪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故障读取和故障清除; 2、匹配遥控钥匙; 第二章 技术特性故障读取1、点火开关置于ON档; 、点火开关置于 档 2、将诊断仪线束连接到整车诊断口; 、将诊断仪线束连接到整车诊断口; 3、诊断仪上选择长安汽车 车身系统 车身系统-&BCM-&故障读取; 故障读取; 、诊断仪上选择长安汽车-&车身系统 故障读取匹配遥控钥匙1、点火开关置于ON档;将诊断仪线束连接到整车诊断口; 、点火开关置于 档 将诊断仪线束连接到整车诊断口; 2、诊断仪上选择长安汽车→车身系统 、诊断仪上选择长安汽车 车身系统 车身系统→BCM→安全访问 输入密码 安全访问→输入密码 安全访问 →显示“ok!!”后按退出键 进入保护区 显示“ok!!”后按退 显示“ !! 后按退出键→进入保护区 显示“ !!” 进入保护区→显示 显示 后按退 出键→Disarm→按退出键 配钥匙 显示“10秒内按压遥控器任 按退出键→配钥匙 显示“ 秒内按压遥控器任 出键 按退出键 配钥匙→显示 意一键”后按压车内要配的遥控钥匙的解锁或闭锁按钮→显示 意一键”后按压车内要配的遥控钥匙的解锁或闭锁按钮 显示 !!” 系统参数→确认转换编程一栏显示的数 “ok!!”后按退出键 系统参数 确认转换编程一栏显示的数 !! 后按退出键→系统参数 字是否与所配遥控钥匙数目一致 第二章 技术特性安全气囊系统安全气囊系统包括: 安全气囊系统包括: 方向盘、旋转连接器、驾驶员安全气囊、副驾驶安全气囊、安全气囊ECU 方向盘、旋转连接器、驾驶员安全气囊、副驾驶安全气囊、安全气囊④ 微处理器发出 点火指令③ 微处理器中的“碰撞识别算法 碰撞识别算法” 碰撞识别算法 迅速确定本次碰撞是否应该启动 安全气囊加速度传感器② 加速度传感器 感应到加速度信号 ① 碰撞事故 第二章 技术特性 第二章 技术特性安全气囊系统悦翔安全气囊诊断通讯协议为KWP2000。安全气囊安装完成后,将点火 。安全气囊安装完成后, 悦翔安全气囊诊断通讯协议为 开关置于ON位置,接通安全气囊系统电源,此时仪表板上的安全气囊系统警 位置, 开关置于 位置 接通安全气囊系统电源, 告灯应保持长亮约3~6秒后熄灭(长亮时间视整车系统内部检测快慢),表明 秒后熄灭( ),表明 告灯应保持长亮约 秒后熄灭 长亮时间视整车系统内部检测快慢), 安全气囊系统已能正常工作 。 下列情况,则需对安全气囊系统进行检测与故障排除: 下列情况,则需对安全气囊系统进行检测与故障排除: 1、安全气囊警告灯在点火开关置于ON档时长亮,且一直保持长亮不熄灭或闪烁; 、安全气囊警告灯在点火开关置于 档时长亮, 档时长亮 且一直保持长亮不熄灭或闪烁; 2、安全气囊警告灯在点火开关置于ON档后长亮约 、安全气囊警告灯在点火开关置于 档后长亮约3~6秒,然后熄灭,并开始 档后长亮约 秒 然后熄灭, 闪烁若干次后熄灭,然后再次保持长亮并不再熄灭: 闪烁若干次后熄灭,然后再次保持长亮并不再熄灭: 带电操作导致的)。 (1)有碰撞发生(有时是因为对 )有碰撞发生(有时是因为对ECU带电操作导致的)。 带电操作导致的 (2)系统当前存在故障。 )系统当前存在故障。 (3)系统内部记录的历史故障过多。 )系统内部记录的历史故障过多。在进行故障排除过程中一定要切断安全气囊系统的电源, 在进行故障排除过程中一定要切断安全气囊系统的电源,或将 点火开关置于OFF档。并至少保持断电约 后再进行操作!!! 后再进行操作!!! 点火开关置于 档 并至少保持断电约60s后再进行操作 第二章 技术特性安全气囊系统基本诊断流程警告灯 常亮使用扫描仪 与K线连接 线连接 扫描ECU 扫描发现 故障所在处理 故障清除 故障代码 第二章 技术特性倒车雷达0.6~1m 第二章 技术特性直鸣警告距离在0.4m以内 间歇警告距离在0.6~0.4m之间车速超过10km/h,倒车雷达不工作。 10km/h, 在不平坦的路面,鹅卵石路面,山路和草路上倒 车或附近有超声波源的情况下,该装置可能给出 错误信号。 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必须使传感器表面 保持清洁,无水珠、积雪和冰。 第二章 技术特性空 调 系 统 第二章 技术特性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工作原理 从空调进风罩开始,新鲜空气经粉尘过滤器,暖通空调系总 成,风道,然后到达各个出风口进入车内空间。 第二章 技术特性空调系统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序号 名称1 2 3 4 5 6 7 A B C D冷疑器 压缩机 干燥瓶 暖风机 C 暖风/空调 蒸发器 膨胀阀 冷凝器风扇 高压,液态和高温 状态 低压,液态和低温 状态 低压,气态和低温 状态 高压,气态和高温 状态 第二章 技术特性空调系统功能气态制冷剂从压缩机入口处吸入,然后被压缩。 气态制冷剂从压缩机入口处吸入,然后被压缩。制冷剂因而被加热到 70℃~110 ℃之间。 之间。 ℃ 压缩气体被泵入到冷凝器中。 压缩气体被泵入到冷凝器中。冷凝器是由许多供空气穿流的散热片组 成的,因而使压缩气体能被外界迎风和从冷凝器风扇吸入的空气充分 成的, 冷却。 冷却。 被冷却以后的制冷剂储存在干燥瓶里。 被冷却以后的制冷剂储存在干燥瓶里。 浓缩的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后,压力及温度迅速下降, 浓缩的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后,压力及温度迅速下降,同时有一部 分制冷剂被蒸发。 分制冷剂被蒸发。 膨胀阀刚好在制冷管路中蒸发器前面部分, 膨胀阀刚好在制冷管路中蒸发器前面部分,而制冷剂在蒸发器里被完 全蒸发。因为蒸发器是冷的,所以通过此处的空气也会被冷却。 全蒸发。因为蒸发器是冷的,所以通过此处的空气也会被冷却。 最后,气态制冷剂被空调压缩机再次吸收。 最后,气态制冷剂被空调压缩机再次吸收。 第二章 技术特性空调系统组成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 称暖通空调总成 空调控制器总成 压缩机总成 冷凝器总成 蒸发器连接管总成 1号排出管总成 1号吸入管总成 车外温度传感器 第二章 技术特性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制冷剂型号:R134a 空调系统制冷剂型号 制冷剂加注量: 升车型 制冷剂加注量:1.5升车型 500克±10克, 1.3升车型 480克±10克; 克 克 升车型 克 克车 项型 目 型号 厂家 型式 排量悦翔 1.3L JSS-96ZV4-8 重庆建设 旋叶式 96ml/r悦翔 1.5L JSS11T401004 重庆建设 旋叶式 110ml/r 第二章 技术特性空调系统压缩机的安装 第二章 技术特性空调系统基本性能及测试条件环境温度 冷凝器入口压力(表压) 冷凝器入口压力(表压) 过热度 过冷度 冷凝器迎风侧风速( 冷凝器迎风侧风速(m/s) ) 冷凝器空气阻力( ) 冷凝器空气阻力(Pa) 冷凝器散热量( ) 冷凝器散热量(kW) 35℃ ℃ 1.50MPa 25℃ ℃ 5℃ ℃ 4.5 ≤101 ≥11.0 第二章 技术特性空调系统冷凝器风扇及附件1)工作电压:DC4V~16V2)工作温度: -40℃~+110℃ 第二章 技术特性空调系统空调控制器总成1)工作温度: -40℃~85 ℃2)工作电压:DC9V~16V 第二章 技术特性悬 挂 系 统 第二章 技术特性悬挂系统前副车架激光焊接、液压整体成形主体圈 激光焊接、 具良好的强度与刚性, 梁,具良好的强度与刚性,减少 车身震动, 车身震动,增加过弯时的抗扭力 有效的与发动机搭配, 有效的与发动机搭配,使重心下 行驶更平稳, 移,行驶更平稳,驾乘更舒适麦弗逊式独立前悬架? ? ? 前束变化小,行驶平稳,易操作, 前束变化小,行驶平稳,易操作,制动时车体稳定 良好的抓地力。 良好的抓地力。 采用刚度高的L 型转向拉杆下臂, 采用刚度高的L 型转向拉杆下臂,大幅度提高悬架及转向 装置的刚度。 装置的刚度。 第二章 技术特性悬挂系统扭力梁式半独立后悬架? ? ? ? 重视转向时的稳定性与行驶舒适性 精确调校衬套及衰减 轮胎免定位, 轮胎免定位,节省费用 空间布置合理, 空间布置合理,行李箱底部低平 第二章 技术特性制动系统本制动系统采用双回路,对角线布置,前盘后鼓或前盘后盘制动。 本制动系统采用双回路,对角线布置,前盘后鼓或前盘后盘制动。 每对车轮(左前、右后;右前、左后)配有独立回路的液压系统。 每对车轮(左前、右后;右前、左后)配有独立回路的液压系统。前 制动钳安装在转向节上,为单移动活塞设计, 制动钳安装在转向节上,为单移动活塞设计,这样可以保证作用在两块制 动摩擦片上的制动力大小相等。 动摩擦片上的制动力大小相等。 驻车制动操纵杆位于两个前座椅之间,通过拉索装置来控制后制动器。 驻车制动操纵杆位于两个前座椅之间,通过拉索装置来控制后制动器。 驻车制动只能在驻车制动杆处就车进行调整。 驻车制动只能在驻车制动杆处就车进行调整。 制动总泵采用纵向串联设计, 制动总泵采用纵向串联设计,直接和助力器连接以减少作用在制动踏 板上的力。纵向串联设计可以保证在一条制动回路失效时, 板上的力。纵向串联设计可以保证在一条制动回路失效时,另一条制动回 路仍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制动总泵和制动助力器位于发动机室左侧。 路仍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制动总泵和制动助力器位于发动机室左侧。 ABS+EBD以减少制动时车轮抱死的危险以及防止加速时车轮打滑。 以减少制动时车轮抱死的危险以及防止加速时车轮打滑。 以减少制动时车轮抱死的危险以及防止加速时车轮打滑 第二章 技术特性制动系统1 后轮转速传感器齿圈 2 后轮转速传感器 3 电控单元4 前轮转速传感器 5 前轮转速传感器齿圈 6 液压控制单元 第二章 技术特性制动系统除具备传统的对角独立分布制动系统回路外, 除具备传统的对角独立分布制动系统回路外,ABS还包含一液压装 还包含一液压装 四个车轮速度传感器,一个仪表板内的ABS警告灯及一个仪表板 置,四个车轮速度传感器,一个仪表板内的 警告灯及一个仪表板 内的EBD警告灯。 警告灯。 内的 警告灯 ABS控制模块中的控制软件控制制动力的分配,并不断调整前后各 控制模块中的控制软件控制制动力的分配, 控制模块中的控制软件控制制动力的分配 车轮的制动力以符合驾驶条件的变化。 车轮的制动力以符合驾驶条件的变化。 第二章 技术特性制动系统ABS控制模块不停地比较其本身储存的减速极限值来自各车车轮速 控制模块不停地比较其本身储存的减速极限值来自各车车轮速 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减速值这样就可检测到各车轮的抱死倾向。 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减速值这样就可检测到各车轮的抱死倾向。 如果ABS控制模块检测到某个车轮有抱死的倾向时,阀体内的相应 控制模块检测到某个车轮有抱死的倾向时, 如果 控制模块检测到某个车轮有抱死的倾向时 的液力阀将会被打开或关闭。 的液力阀将会被打开或关闭。 ABS控制模块还会将检测到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的信号传给动力控制 控制模块还会将检测到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的信号传给动力控制 模块( 模块(ECM)。 )。 当打开点火开关时, 控制模块打开位于仪表盘内的ABS与EBD 当打开点火开关时,ABS控制模块打开位于仪表盘内的 控制模块打开位于仪表盘内的 与 两个警告灯。直到ABS完成系统自检,系统自检时间大约 完成系统自检, 两个警告灯。直到 完成系统自检 系统自检时间大约30s,警告灯 , 才会熄灭。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警告灯也会被打开(以示警告)。 才会熄灭。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警告灯也会被打开(以示警告)。 第二章 技术特性制动系统调节循环包含三个阶段: 一个 ABS 调节循环包含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C 保压阶段 进油阀关闭,车轮制动器(分泵)上的压力不再改变,即制动 进油阀关闭,车轮制动器(分泵)上的压力不再改变, 踏板再向下踩时分泵的压力也不会再改变。 踏板再向下踩时分泵的压力也不会再改变。 第二阶段 C 减压阶段 出油阀临时打开,车轮制动器(分泵) 出油阀临时打开,车轮制动器(分泵)上的压力按控制的方式 递减。 递减。 第三阶段 C 升压阶段 进油阀逐渐打开, 进油阀逐渐打开,制动压力按所控制的方式增加以获得最理想 的制动效果。 的制动效果。 第二章 技术特性制动系统DBC 7.4牵引力控制系统(EBD) 牵引力控制系统( 牵引力控制系统 )12编号 1 2 3 电机 HCU(液压控制单元) (液压控制单元) ECU(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 名称3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6 保养周 期 项目 前端皮带 正时皮带 进、排气门间隙 发电机螺栓和进、排气歧管螺母 机油滤清器★ 发动机机油★ 冷却液 冷却系软管和接头 高压阻尼线 火花塞 汽油管和接头 汽油滤清器★ 通气软管和真空管★ 排放、离合器系统 空气滤清器滤芯★ R G JT JTG JT ×1000km 月 1 1 JT JT JT N G G G 10 6 20 12 30 18 40 24 50 30 60 36 70 42 80 48 每10万公里做一次更换保养 每10万公里做一次更换保养 JT N G G JT N G G JT N G G JT N G每行驶10000km更换一次 J G JTR JTR JTG JT R JTR R G R G JTG J G JTR JTG JTG JTR G JTR R G R G JTG J G JTR JTR JTG JT R JTR R G R G JTG J G JTR JTG JTG JTR G JTR R G注:1.表中符号:J―检查 T―调整 G―更换 R-必要时更换 N―拧紧 2.保养周期以里程数和月份数中先到者为准。 3. ★恶劣条件下更经常更换。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发动机机润滑系的保养润滑油的选用 汽油机的润滑油, 用户可根据使用地区的温度, 按下表的润滑油适用的温度范围适当 的选用符合API(美国石油协会)中所规定的SJ级的润滑油。 粘度级别 5W 10W 30 40 50 5W-30 10W-30 15W-40 20W-50 使用环境温度 -30~-10℃ -25~-5℃ -10~+30℃ -5~+30℃ 0~+50℃ -30~+35℃ -25~+35℃ -15~+40℃ -5~+50℃注意: 汽油机出厂时加有SHELL公司的 级15W/40汽油机润滑油。 公司的SJ级 汽油机润滑油。 注意 汽油机出厂时加有 公司的 汽油机润滑油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根据温度条件选择粘度的参照图低温性能? 燃油经济性 ? 低温启动性 ? 高温下的润滑性能 ? 高温下的密封性能高温性能40 20W/50 15W/40,15W/50 10W/40 5W/40 5W/30 0W/40-35°C -30 ° -20 -10 0 10 20 30 40°C °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发动机机润滑系的保养1、不同牌号的润滑油不准混合使用,推荐使用SHELL公司的机油。 、不同牌号的润滑油不准混合使用,推荐使用SHELL公司的机油。 SHELL公司的机油 汽油机机油盘内的油平面应在油位计高、低油位标记刻度之间。 2、汽油机机油盘内的油平面应在油位计高、低油位标记刻度之间。 如图所示。1 2(1)低油位标记 (2)高油位标记 测量油位时, 应使汽车处于水平停放的位置。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发动机机润滑系的保养 汽油机润滑油压力的检查当汽油机怠速运转时, 油压报警灯应熄灭, 否则表明油 压过低, 应停机检查。检查润滑油是否充足,机油滤清器 是否堵塞等。 如无问题应检查油压报警器、油压报警灯是否失灵。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冷却系的保养对冷却液的一般要求 1、必须有足够的冷却液, 保证汽油机正常工作。 2、在冷却液中添加乙二醇防冻液, 其冰点应比使用地区的最低气温低5℃, 不可混用不同性质的防冻液。 小心: 本汽油机采用的防冻液不含有硼酸。 小心: 本汽油机采用的防冻液不含有硼酸。3、冷却液应使用蒸馏水或软水, 避免使用河水、井水等硬水。 小心:寒冷地区禁止单独用水做冷却液,以免冻裂泵、水箱及缸体等。 小心:寒冷地区禁止单独用水做冷却液,以免冻裂泵、水箱及缸体等。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蓄电池故障现象, 蓄电池故障现象,产生原因及补救措施故障现象 故障产生原因 1.起动频繁及连续起动时间长,蓄 电池严重亏电后未及时充电造成。 2、汽车线路上存在有漏电现象或车 上灯光忘记关闭。电池电力不足, 起动机不转,或 转动无力。排除故障方法 及时将蓄电池进行补充电。 检查车上有关线路,消除漏电现 象,并对蓄电池进行补充电。 尽量避免长时间闲置,闲置前应 对蓄电池充足电,闲置后每隔一 个月对蓄电池补充电。 在带负载条件下,汽车发电机输 出电压为13.2~14.4V之间 对发动机内碳刷进行检查维修。 紧固连接端柱 紧固端极柱.补充措施3、汽车闲置时间长,蓄电池不作补 充电就投入使用。 4、汽车发电机输出电压过低或发电 机失效。 5、发动机(起动马达)碳刷表面磨 损(拖底)造成起动电流过大。 6、电池正极或负极端柱接头松动。 端柱头局部连接不良,汽车起动 (即大电流放电)出现打火所致。端桩头烧损避免瞬间起动而造 成电池内部损坏。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发电机故障分析与排除故障现象 潜在失效因素皮带轮打滑 发电机转速太低 发电机外部导线接触不良 用电器失效 不发电机或输出电 压过低 车身线束破损短路 蓄电池失效,内阻过大 电压调节器损坏 整流器二极管环 励磁线圈断路或短路 电刷磨损完或磨损过多 螺钉松脱排除方法调整皮带张力 使发电机转速大于 1250r/min 重新接好线 更换用电器 排出故障 更换蓄电池 更换电压调节器 更换整流器 更换转子 更换电刷 拧紧螺钉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发电机故障分析与排除故障现象 潜在失效因素电压调节器损坏 定子线圈有短路现象 转子线圈有短路现象 电刷磨损过多 用电器失效 蓄电池失效 充电指示灯坏 充电指示灯电回路不通 电压调节器损坏排除方法更换电压调节器 更换定子 更换转子 更换电刷 更换用电器 更换蓄电池 更换充电指示灯 重新接线 更换电压调节器发电机内部有短路发生,如铁屑 排出此短路源输出电压不稳 定充电指示灯不 亮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发电机故障分析与排除故障现象 潜在失效因素皮带轮打滑 发电机转速太低排除方法调整皮带张力 使发电机转速大于 1250r/min 重新接好线 更换用电器 排出故障 更换蓄电池 更换电压调节器 更换整流器 更换转子 更换电刷 拧紧螺钉 排出异物 换轴承充电指示灯不熄发电机外部导线接触不良 用电器失效 车身线束破损短路 蓄电池失效,内阻过大 电压调节器损坏充电指示灯不熄整流器二极管环 励磁线圈断路或短路 电刷磨损完或磨损过多 螺钉松脱 发电机内有异物 轴承损坏噪声增大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起动系统故障诊断由于起动系统故障而出现的情况如下: 由于起动系统故障而出现的情况如下: 起动机不转(或运转慢) 起动机运转但不能起动发动机 异常噪声 必须进行适当的诊断以确定每个故障产生的地方(如:蓄电池、线束、起动 电机开关、起动电机或发动机。 不要因为起动电机不运转而拆卸电机,检查下表列出的各项并逐渐排查故障 原因。 故障情况 电池接线柱(包括发电机侧的搭铁线接头)和起动机接线柱 电池放电 起动电机安装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ME7电喷系统诊断流程 电喷系统诊断流程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一般故障部位: 蓄电池; 起动电机; 线束或点火开关; 发动机机械部分。 一般故障部位:1、蓄电池;2、起动电机;3、线束或点火开关;4、发动机机械部分序号 1 操作步骤 用万用表检查蓄电池两个接线柱之间电压,在发动机起动 的时候是否有8-12V左右。 点火开关保持在起动位置,用万用表检查起动电机正极的 接线柱是否有8V以上的电压。 拆卸起动电机,检查起动电机的工作状况。重点检查其是 否存在断路或因润滑不良而卡死。 如果故障仅在冬季发生,则检查是否因发动机润滑油及齿 轮箱油选用不当而导致起动电机的阻力过大。 检查发动机内部机械阻力是否过大,导致起动电机不转或 转动缓慢。 检测结果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后续步骤 下一步 更换蓄电池 下一步 修理或更换线束 修理或更换起动电机 下一步 换合适标号的润滑油 下一步 检修发动机内部阻力 重复上述步骤2345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ME7电喷系统诊断流程 电喷系统诊断流程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一般故障部位: 油箱无油; 燃油泵; 转速传感器; 点火线圈; 发动机机械部分。 一般故障部位:1、油箱无油;2、燃油泵;3、转速传感器;4、点火线圈;5、发动机机械部分。序号 1 操作步骤 检测结果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后续步骤 下一步 检修供油系统 下一步 检修转速传感器线路 下一步 检修点火系统 排除发动机机械故障 下一步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接上燃油压力表(接入点为燃油分配管总成进油管前端),起动发动 机,检查燃油压力在怠速工况下是否在400kPa左右. 接上电喷系统诊断仪,观察“发动机转速”数据项,起动发动机,观 察是否有转速信号输出。 拔出其中一缸的分缸线,接上火花塞,令火花塞电极距发动机机体 5mm左右,起动发动机,检查是否有蓝白高压火。 检查发动机各个气缸的压力情况,观察发动机气缸是否存在压力不足 的情况。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6#、17#、8#、51#针脚 电源供给是否正常;检查5#、43#、48#针脚搭铁是否正常。2345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ME7电喷系统诊断流程 电喷系统诊断流程热车起动困难。 热车起动困难。 一般故障部位: 燃油含水; 燃油泵;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点火线圈。 一般故障部位:1、燃油含水;2、燃油泵;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4、点火线圈。序号 1 操作步骤 接上燃油压力表(接入点为燃油分配管总成进油管前端),起动发动机, 检查燃油压力在怠速工况下是否在400kPa左右。 拔出其中一缸的分缸线,接上火花塞,令火花塞电极距发动机机体5mm左 右,起动发动机,检查是否有蓝白高压火。 拨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起动发动机,观察此时发动机是否成功起动。 (或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处串联一个300欧姆的电阻代替冷却液温度 传感器,观察此时发动机是否成功起动。) 检查燃油情况,观察故障现象是否由于刚好加油后引起。 否 5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6#、17#、8#、51#针脚电源 供给是否正常;检查5#、43#、48#针脚搭铁是否正常。 是 否 下一步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 检测结果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4 下一步 检修供油系统 下一步 检修点火系统 检修线路或更换传感器 下一步 更换燃油 后续步骤23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ME7电喷系统诊断流程 电喷系统诊断流程序号 1 2冷车起动困难。一般故障部位: 冷车起动困难。一般故障部位: 1、燃油含水;2、燃油泵;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4、喷油器; 、燃油含水; 、燃油泵;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喷油器; 5、点火线圈;6、电子节气门体;7、发动机机械部分。 、点火线圈; 、电子节气门体; 、发动机机械部分。检测结果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下一步 检修供油系统 下一步 检修点火系统 检修线路或更换传感器 下一步 清洗节气门 下一步 故障的更换 下一步 更换燃油 下一步 排除发动机机械故障 下一步 诊断帮助 检修相应的线路 后续步骤操作步骤 接上燃油压力表(接入点为燃油分配管总成进油管前端),起动发动机,检查 燃油压力在怠速工况下是否在400kPa左右。 拔出其中一缸的分缸线,接上火花塞,令火花塞电极距发动机机体5mm左右, 起动发动机,检查是否有蓝白高压火。 拨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起动发动机,观察此时发动机是否成功起动。 (或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处串联一个2500欧姆的电阻代替冷却液温度传 感器,观察此时发动机是否成功起动。) 轻轻踩下油门,观察是否容易起动。 拆卸喷油器,用喷油器专用清洗分析仪检查喷油器是否存在泄露或堵塞现象。 检查燃油情况,观察故障现象是否由于刚好加油后引起。 检查发动机各个气缸的压力情况,观察发动机气缸是否存在压力不足的情况。 接上电喷系统转接器,打开点火开关,检查16#、17#、8#、51#针脚电源供给 是否正常;检查5#、43#、48#针脚搭铁是否正常。34 5 6 7 8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ME7电喷系统诊断流程 电喷系统诊断流程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一般故障部位: 、燃油含水; 、燃油泵; 、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一般故障部位:1、燃油含水;2、燃油泵;3、冷却液温度 传感器;4、喷油器;5、点火线圈;6、电子节气门体;7、进气道;8、点火正时;9、火花 传感器; 、喷油器; 、点火线圈; 、电子节气门体; 、进气道; 、点火正时; 、 塞;10、发动机机械部分 、序号 1 操作步骤 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进气道是否存在漏气。 接上燃油压力表(接入点为燃油分配管总成进油管前端),起动发动机,检查 燃油压力在怠速工况下是否在400kPa左右。 拔出其中一缸的分缸线,接上火花塞,令火花塞电极距发动机机体5mm左右, 起动发动机,检查是否有蓝白高压火。 检查各个气缸的火花塞,观察其型号及间隙是否符合规范。 检测结果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6 轻轻踩下油门,观察是否容易起动。 是 否 后续步骤 检修进气系统 下一步 下一步 检修供油系统 下一步 检修点火系统 下一步 调整或更换 检修线路或更换传感器 下一步 清洗节气门 下一步2345拨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接头,起动发动机,观察此时发动机是否成功起动。 第三章 维修保养及故障诊断ME7电喷系统诊断流程 电喷系统诊断流程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一般故障部位: 燃油含水; 燃油泵;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一般故障部位: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安点火保险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