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税负测算表分析测算明细表说明什么问题

如何填好《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来源:税事谈
作者:税事谈 人气: 发布时间:
摘要:(一)应税项目不涉及差额征税额的,第13列“应税营业税”等于第三列“增值税价税合计”,然后根据营业税税率算出营业税应纳税额。...
本文章更多内容:1 -
四大行业中所有的一般纳税人(包括营改增主行业为四大行业的一般纳税人,以及营改增主行业为&3+7&行业兼营四大行业业务的一般纳税人)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需要同时填报《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以下简称《测算明细表》)
《测算明细表》分三部分,由左至右分别是&项目及栏次&、&增值税&、&营业税&,现在依次谈谈如何填好这张表。
一、 如何填好&项目及栏次&
项目主要根据发生的应税行为填写,简单来说就是当月开具发票和未开具发票对应的项目填写,具体有以下四种情况。
例一:纳税人只发生一种应税行为,例如室内装饰公司发生的装饰服务。
例二:纳税人兼营多种应税行为的,应根据《》()分项目填报《测算明细表》,即多项应税行为分行填报对应&应税项目代码及名称&及相关栏次数据。例如酒店同时提供住宿、餐饮、娱乐服务的,要分项目分不同行次填写。
例三:纳税人同期发生相同应税行为,适用不同计税方法的,应将不同计税方法的销售额、差额扣除额等数据分行填报《测算明细表》。如某纳税人提供工程服务,甲项目选择一般计税方法,乙项目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则《测算明细表》中应填报两行&040100 工程服务&,分别反映适用11%税率和3%征收率甲、乙项目的数据。
例四:纳税人同期发生相同应税行为,在原营业税政策下适用不同营业税税率的,确定其对应的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营业税税率。
例如,银行同期发生的农户贷款、其他贷款,则《测算明细表》中应填报两行&050100 贷款服务&,分别反映原营业税3%税率和5%税率的数据。
二、如何填好&增值税&栏目
(一)&项目及栏次&中只有一个应税项目或者应税行为对应不同的征收率和税率,比如上述例一、例三。那么只要把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第九至十四列的内容按税率和征收率一一对应填写《测算明细表》。&&
(二)&项目及栏次&中同一税率或征收率有不同的应税行为的,比如上述例二、例四,就要每项应税项目分别填写其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本期实际扣除金额等增值税部分内容。
本文章更多内容:1 -如何填好《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我的图书馆
如何填好《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四大行业中所有的一般纳税人(包括营改增主行业为四大行业的一般纳税人,以及营改增主行业为“3 7”行业兼营四大行业业务的一般纳税人)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需要同时填报《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以下简称《测算明细表》)《测算明细表》分三部分,由左至右分别是“项目及栏次”、“增值税”、“营业税”,现在依次谈谈如何填好这张表。一、 如何填好“项目及栏次”& & & &项目主要根据发生的应税行为填写,简单来说就是当月开具发票和未开具发票对应的项目填写,具体有以下四种情况。例一:纳税人只发生一种应税行为,例如室内装饰公司发生的装饰服务。例二:纳税人兼营多种应税行为的,应根据《营改增试点应税项目明细表》(见总局2016年公告第30号)分项目填报《测算明细表》,即多项应税行为分行填报对应“应税项目代码及名称”及相关栏次数据。例如酒店同时提供住宿、餐饮、娱乐服务的,要分项目分不同行次填写。例三:纳税人同期发生相同应税行为,适用不同计税方法的,应将不同计税方法的销售额、差额扣除额等数据分行填报《测算明细表》。如某纳税人提供工程服务,甲项目选择一般计税方法,乙项目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则《测算明细表》中应填报两行“040100 工程服务”,分别反映适用11%税率和3%征收率甲、乙项目的数据。例四:纳税人同期发生相同应税行为,在原营业税政策下适用不同营业税税率的,确定其对应的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营业税税率。例如,银行同期发生的农户贷款、其他贷款,则《测算明细表》中应填报两行“050100 贷款服务”,分别反映原营业税3%税率和5%税率的数据。二、如何填好“增值税”栏目& & & &(一)“项目及栏次”中只有一个应税项目或者应税行为对应不同的征收率和税率,比如上述例一、例三。那么只要把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第九至十四列的内容按税率和征收率一一对应填写《测算明细表》。&&(二)“项目及栏次”中同一税率或征收率有不同的应税行为的,比如上述例二、例四,就要每项应税项目分别填写其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本期实际扣除金额等增值税部分内容。(三)第七列“增值税应纳税额(测算)”是本表填写的重点,也是税负分析变化的依据所在。需要分两种情况填写。第一种情况是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测算方法,根据销项税额反算各项目占比,得出应纳税额。第二种情况是按简易计税方法,相对简单,直接把第六列的“销项(应纳)税额”对应数字填入第七列“增值税应纳税额(测算)。三、如何填好“营业税”栏目& & & &为了更好的掌握营改增后对纳税人税负变化,因此设计营业税栏目的填写。(一)应税项目不涉及差额征税额的,第13列“应税营业税”等于第三列“增值税价税合计”,然后根据营业税税率算出营业税应纳税额。(二)应税项目涉及差额征税的,根据原营业税政策纳税人享受差额扣除政策的口径填写。需要注意的是原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不包含地方出台的政策,只是全国范围同行的差额征税政策。由于营改增平移原来营业税差额征税额政策,一般情况第九列差额扣除项目本期发生额等于第四列增值税扣除项目实际金额。但是由于部分原营业税差额征税项目在营改增后未得到保留,例如拆迁代理单位接收委托从事房屋拆迁业务在营改增后取消差额征税;以及营改增后差额征税项目扣除的项目发生变化,例如旅游服务差额征税政策在原基础上增加签证费可扣除项目。因此存在第十一列“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大于或者小于第3 列“价税合计”。1.当第10 列“本期应扣除金额”各行次≤第3 列“价税合计”对应行次时,本列各行次=第10 列对应各行次2.当第10 列“本期应扣除金额”各行次>第3 列“价税合计”对应行次时,本列各行次=第3 列对应各行次通过以上的三部曲,相信大家对《测算明细表》有一定的认知,也一定能正确地填写好本表,达到了解纳税人营改增后的税收负担变化,为决策者出台更有利于纳税人的税收政策创造条件。(来源:税事谈微信公众号,标题图片转自网络)&&&&
馆藏&50056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正确填写说明(一般纳税人申报失败解决方法)
您当前的位置: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正确填写说明(一般纳税人申报失败解决方法)
发布日期:
&&&&&&&&来源:
【&&字体:&&&&&&&】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辅导】《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应该这么填,你填对了吗?
过去的两周,你有接到税管员的电话,核实《税负分析表》异常数据了吗?
为了排查这些异常数据,我们的税务人员都在加班加点分析原因,通知纳税人及时修改数据,确保营改增推行至今,所有《税负分析表》都准确无误。
首先,您一定想问:
《税负分析表》到底有多重要?
自日申报期起,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从事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活服务等经营业务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均需填报《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以下简称《税负分析表》)。
《税负分析表》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项目及栏次”、“增值税”和“营业税”。《税负分析表》针对企业当期发生的营改增应税项目,根据填写的税率(或征收率)、不含税销售额、销项税额、扣除额等信息,分别测算出营改增应税项目所产生的应纳增值税额和原应纳营业税额。填好税负分析表,对于税务机关判断营改增对企业税负增减影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便于税务机关及时对税负上升企业进行辅导,帮助企业降低税负。
那么,您肯定还要问:
这张表应该如何填报?
国家税务总局对《税负分析表》专门做了填报说明,填报说明里明确了表格的填写规则,具体填报说明如下: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填表说明
(一)“税款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纳税人名称”: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
(三)各列填写说明
1.“应税项目代码及名称”:根据《营改增试点应税项目明细表》所列项目代码及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项目的,应分项目填写。
2.“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根据项目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填写。
3.“营业税税率”:根据项目在原营业税税制下适用的原营业税税率填写。
4、第1 列“不含税销售额”:包括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差额扣除之前)。
5.第2 列“销项(应纳)税额”:根据当期对应项目不含税的销售额计算出的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简易征收)。
本列各行次=第1 列对应各行次×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6.第3 列“价税合计”:反映纳税人当期对应项目的价税合计数。
7.第4 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纳税人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应填写对应项目当期实际差额扣除的金额。不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填“0”。
8.第5 列“含税销售额”:填写对应项目差额扣除后的含税销售额。
本列各行次=第3 列对应各行次-第4 列对应各行次
9.第6 列“销项(应纳)税额”:
(1)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本列各行次=第5 列对应各行次÷(100%+对应行次增值税税率)×对应行次增值税税率
(2)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本列各行次=第5 列对应各行次÷(100%+对应行次增值税征收率)×对应行次增值税征收率
10.第7 列“增值税应纳税额(测算)”:
(1)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本列各行次=第6 列对应各行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主表第11 栏“销项税额”“一般项目”和“即征即退项目”“本月数”之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主表第19 栏“应纳税额”“一般项目”和“即征即退项目”“本月数”之和
(2)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本列各行次=第6 列“销项(应纳)税额”对应各行次
11.第8 列 “期初余额”:填写按原营业税规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上期期末结存的金额,本列各行次等于上期本表第12 列“期末余额”对应行次。
12.第9 列 “本期发生额”:填写按原营业税规定,本期取得的准予差额扣除的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金额。
13.第10 列“本期应扣除金额”:填写按原营业税规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本期应扣除的金额。
本列各行次=第8 列对应各行次+第9 列对应各行次
14.第11 列“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填写按原营业税规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的金额。
(1)当第10 列“本期应扣除金额”各行次≤第3 列“价税合计”对应行次时,本列各行次=第10 列对应各行次
(2)当第10 列“本期应扣除金额”各行次>第3 列“价税合计”对应行次时,本列各行次=第3 列对应各行次
15.第12 列“期末余额”:填写按原营业税规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本期期末结存的金额。
本列各行次=第10 列对应各行次-第11 列对应各行次
16.第13 列“应税营业额”:反映纳税人按原营业税规定,对应项目的应税营业额。
本列各行次=第3 列对应各行次-第11 列对应各行次。
17.第14 列“营业税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按原营业税规定,测算出的对应项目的营业税应纳税额。 本列各行次=第13 列对应各行次×对应行次营业税税率
(四)行次填写说明
1.“合计”行:本行各栏为对应栏次的合计数。
本行第3 列“价税合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1 列“价税合计”第2+4+5+9b+12+13a+13b 行。
本行第4 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2 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第2+4+5+9b+12+13a+13b 行。
看完填表说明,小编还要告诉您:
这些方面,您还真得多注意!
NO.1 纳税人兼营多种应税行为的,应分行填报对应“应税项目代码及名称”及相关栏次数据,不能混为一谈。
NO.2 纳税人同期发生相同应税行为,适用不同计税方法的(税率/征收率不同),应将不同计税方法的销售额、差额扣除额等数据分行填报。
NO.3 纳税人同期发生相同应税行为,在原营业税政策下适用不同营业税税率的,应该要分别确定其对应的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营业税税率。
NO.4 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且发生差额扣除额的,才能按实际扣除额填报第4 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按国家统一的原营业税政策规定享受差额扣除政策的,可以填报对应行次第9 列“本期发生额”。
NO.5 纳税人填表格时,须按要求精确到元至角分。除标注为不含税销售额的外,其他均为含税销售额。
另外,小编还要提醒您:
这些地方容易填错,一定要小心!
NO.1 绝大多数情况下,增值税如果有应税服务扣除额,营业税也应有扣除额。(以下项目,增值税虽然填写了扣除额,但在原营业税下不进行差额扣除:建筑工程分包给个人的款项、安全保护服务、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一般计税的房地产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和土地价款、旅游服务业中的签证费等)
NO.2 从事物业管理的纳税人若选择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45号公告规定,以自开票方式处理代收水费项目的,应选择“居民生活服务”,增值税税率3%,营业税税率5%;
NO.3 建筑服务选择按一般计税方法使用税率11%的,虽然营业税有应税服务扣除额,但是增值税因已抵扣进项税额,不能适用差额扣除。
NO.4 应税服务征收品目对应的营业税税率需要仔细核实后再进行填写。
最后,小编给大家举个例子,让大家能清楚的理解基本填写规则。
假设厦门甲公司存在其他建筑服务(包括按照一般计税方法使用税率11%的A工程和按照简易计税方法适用征收率3%的B工程)、有形动产租赁两种应税项目,那么该公司所属期2016月6月年份的税负分析表填写应注意下面几点:
NO.1 兼有不同应税项目,应分栏填写,其他建筑服务和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分别填列。
NO.2 虽然A工程和B工程属同一种应税项目,但因为计税方式不同,增值税税率(征收率)不同,因此应按照项目分别的发生额也应该分栏填写。
NO.3 按照一般计税方法的A工程,取得分包款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进行进项抵扣,因此不能进行差额扣除;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B工程,分包款可以填写扣除额(价税合计)。
具体填表样式如下:
来源:厦门国税微宣传
撰稿:直属税务分局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地产营改增税负测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