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发明在世界占有突出南京政治地位为何突出的社会条件

帖子主题:从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十大发明”(“世界科技十大发明”)
共&164&个阅读者&
军号:3612876 工分:29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从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十大发明”(“世界科技十大发明”)
文章提交者:雪域高原之光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3-0-1.html
从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发明”(“世界科技十大发明”)****************************第一部分 从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十大发明”一、蒸汽机二、内燃机三、电的应用技术、电技术、电子技术四、电磁波技术、无线电技术五、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六、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七、激光技术、光技术(光子技术)八、原子能技术(核能技术)九、航天技术、纳米技术十、化学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第二部分 未来新技术发明展望一、核技术二、反物质技术三、中微子通信技术四、暗物质技术、暗能量技术五、引力场技术****************************第三部分 对“世界十大发明”的评论语****************************第一部分 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十大发明”一、蒸汽机蒸汽机是将水蒸汽的能量(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装置。蒸汽机是由三位人发明的:托马斯.萨维利(1698年)、托马斯.纽可门(1705年、1712年)、詹姆斯.瓦特(1769年),他们对蒸汽机的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纽可门蒸汽机是由英国人纽可门于1705年发明的,英国的詹姆斯.瓦特于1765年改进了蒸汽机,并于1769年取得了英国的专利。1769年,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西欧大陆和北美传播。后来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此,机器代替了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这个时代称为“机器时代”。工业革命前后的一些重要发明1733年 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1765年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68年 阿克莱特水力纺机1769年 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1779年 克伦普敦 走锤纺骡(骡机)1782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为,1785年投入使用1785年 卡特莱特 动力织机1807年 富尔顿 蒸汽轮船1814年 斯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1825年 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二、内燃机内燃机,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机械能)的热力发动机。一般来说,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汽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汽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内燃机主要有和柴油机两种。1876年,德国发明家奥托制造出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单缸、卧式,以煤气为燃料。1883年,德国发明家、工程师戴姆勒(Daimler)发明了第一台汽油发动机(汽油机)。1885年,德国发明家卡尔·本茨几乎与戴姆勒同时制成了汽油发动机,1885年,德国发明家戴姆勒将汽油发动机安装在双轮车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1886年,德国发明家戴姆勒把汽油发动机安装在马车上,创造了第一辆戴姆勒汽车。1897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Diesel)成功研制出:压缩点火式内燃机(柴油机)——狄赛尔发动机。1957年,德国工程师汪克尔,研制出三角形旋转活塞式发动机(转子发动机)——汪克尔发动机。奥托(Otto,),德国发明家、工程师。在1876年制造出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单缸、卧式,以煤气为燃料,采用火焰点火,热效率达到14%,在当时,无论是功率还是热效率,都是最高的。奥托(Otto)的全名是:尼考罗斯·奥古斯特·奥托(Nikolaus August Otto)。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1834——1900),德国工程师、发明家,现代汽车工业先驱者之一。戈特利布·戴姆勒全名为:戈特利布·威廉·戴姆勒(Gottlieb Wilhelm Daimler)。1872年,戴姆勒设计出四冲程发动机。1883年,他与好友、著名的发明家威尔赫姆·迈巴赫(Wilhelm Maybach)合作,成功研制出汽油发动机(汽油机),并于1885年获得德国专利。并于1885年将汽油发动机安装于双轮车上,从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1886年,戴姆勒把汽油发动机安装在马车上,创造了第一辆戴姆勒汽车。1890年,戴姆勒汽车公司成立(DMG),1926年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成立了在汽车史上举足轻重的戴姆勒-奔驰公司(Daimler-Benz),从此他们生产的所有汽车都命名为“梅赛德斯—戴姆勒—奔驰(Mercedes—Daimler—Benz)”。卡尔·本茨(1844年—1929年),德国发明家。卡尔·本茨(Karl Benz)的全名为: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德国发明家、机械工程师、企业家,汽车的发明者( 他和戴姆勒各自独立发明了汽车)。德国著名的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1879年,发明了第一台单缸煤气发动机,1885年,卡尔·本茨几乎与戴姆勒同时制成了汽油发动机,日卡尔·本茨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单缸发动机三轮汽车,同时获得专利。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日,1886年为世界汽车诞生年。卡尔·本茨作为世界公认的汽车之父。卡尔·本茨于1886年和德国人戴姆勒各自制成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汽车。1926年,本茨的汽车公司与戴姆勒汽车公司合并,成为戴姆勒——奔驰公司(Daimler-Benz)。从此他们生产的所有汽车都命名为“梅赛德斯—戴姆勒—奔驰(Mercedes—Daimler—Benz)”。鲁道夫·狄赛尔(Rudolf Diesel,1858年——1913年),德国工程师、发明家。1892年,狄赛尔(Diesel)首创的压缩点火式内燃机(压燃式发动机、柴油机)获得专利。“压缩点火式内燃机”也称为“压燃式发动机”,因为用柴油做燃料,又称为“柴油机”。1897年,狄赛尔成功地研制出“压缩点火式内燃机”(柴油机),热效率达26%。压缩点火式内燃机(柴油机)被称为“狄赛尔发动机”(狄塞尔引擎)。1898年,柴油机首先用于固定式发电机组,1903年用作商船动力,1904年装于,1913年第一台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制成,1920年左右开始用于汽车和农业机械。鲁道夫·狄赛尔(Rudolf Diesel)是柴油机的发明人,被誉为柴油机之父。为了纪念他,德语的柴油(Diesel)一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导致了汽车和的发明。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研制成单缸汽油发动机,试制汽车成功。卡尔.本茨(1844年-1929年),德国机械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卡尔.本茨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出飞机并试飞成功。三、电的应用技术、电技术、电子技术电的发现和应用,不仅导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且使人类生活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新时代。即:电气时代,或者,电器时代。1831年,英国杰出的科学家法拉第在做实验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个原理,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电流的发电机。以后的发电机都是根据同样的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揭示了电、磁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依据电磁感应的原理,人们制造出了发电机,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输送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电磁感应现象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以及电磁测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从1831年法拉第发明发电机开始,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的白炽灯泡。自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后,各地的发电厂才迅速发展起来。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森梅斯)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随后,电灯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德国工程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企业家:维尔纳·冯·西门子:西门子(也可以翻译为“森梅斯”),全名叫:维尔纳·冯·西门子(),德国工程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企业家。1816年,维尔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出生于德国城市汉诺威。维尔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也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发明家、企业家。西门子的贡献:铺设、改进海底、地底电缆、电线,修建电气化铁路,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炼钢工艺,创办西门子公司。西门子原来的全名是:恩斯特·维尔纳·西门子(Ernst Werner Siemens),后来,因为被德国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授予贵族称号,因此,西门子的名字加入了一个“冯(von)”,在德国人的名字中,“冯(von)”是贵族身份的标志。因此,西门子的全名是:恩斯特·维尔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日,维尔纳·冯·西门子(Werner von Siemens)创建了“西门子公司”,西门子公司是全世界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在日至1938年间(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经理约翰·拉贝先生以自己是德国人(德国和日本当时有同盟关系)的的特殊身份,在中国南京建立南京战时安全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且,约翰·拉贝先生被推举出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保护了约25万中国平民,约翰·拉贝先生被称为“活菩萨”、“中国的辛德勒”。1866年,维尔纳·冯·西门子制造出了人类第一台自励式直流发电机。同年,西门子还发明了第一台直流电动机。从此以后,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西门子研发的这些技术往往马上被产品化投入市场,或者将其应用到新的产品中。例如电梯(1880)、电力机车(1879)、有轨电车(1881)、无轨电车(1882)等都是西门子公司利用其创始人的发明最先投入市场的。还有,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有所发展的电动汽车也是西门子公司在1898年最先发明的。西门子以更多的精力从事研究,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德国“电子电气之父”。1890年,西门子退休。此前德国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授予他贵族称号。此外,西门子的名字也被用来命名电导率的单位。西门子(Siemens),是物理电路学的国际单位制中,电导、电纳、导纳,三种导抗的单位。西门子的符号为S,中文简写为[西]。1S=1000mS=1000000μS。其单位转换及量纲式:1 西[门子]=1 安培/伏特=1 / 欧姆=1 安培的平方/瓦特。导抗的单位[西门子]的英文全拼为Siemens。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德国电气工程学家维尔纳·冯·西门子。***********************************************************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重要特征是以电力、电器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此,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同时,电通讯技术也迅速发展:贝尔(美国,原籍英国)发明了电话,莫尔斯(美国)发明了有线电报,马可尼(意大利)发明了无线电报。四、电磁波技术、无线电技术电磁波,是由互相振荡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具有能量和动量的一种场振荡波。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或者说,电场方向、磁场方向、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电磁波不需要依靠介质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电磁波首先由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麦克斯韦于1865年从理论上(麦克斯韦方程组)预测出来,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麦克斯韦推导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根据这一结果,麦克斯韦大胆的断定,光也是一种电磁波。这样,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把电、磁、光这三者神妙地统一起来,完成了物理学上的一个伟大不朽的功绩。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896年,俄国发明家波波夫用自己发明的无线电发报机成功地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份有明确内容的无线电报。1898年,马可尼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电磁波属于横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3×10^8m/s)。电磁波的波长λ、频率f、光速C三者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公式c=λf。电磁波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从低频率到高频率,电磁波谱为:无线电波(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无线电的波长最长,宇宙射线(x射线、γ射线和波长更短的射线)的波长最短。人眼可看见的电磁波,波长大约在380至780纳米之间,称为可见光。无线电波可用于通信。电磁波技术以及无线电波技术的发明,使得远距离无线通讯成为可能。五、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是约翰.冯.诺依曼。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电子计算机是上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对社会、对人类、对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此,世界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第三次技术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第1代(年):电子管计算机第2代(年):晶体管计算机第3代(年):集成电路计算机第4代(1970年—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六、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在各种半导体材料中,硅是应用最多最广的一种。半导体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如利用半导体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可制成自动控制用的热敏元件(热敏电阻);利用它的光敏特性可制成自动控制用的光敏元件,像光电池、光电管和光敏电阻等。 半导体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性质,如果在纯净的半导体物质中适当地掺入微量杂质则其导电能力将会成百万倍地增加。利用这一特性可制造各种不同用途的半导体器件,如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等。半导体五大特性∶掺杂性,热敏性,光敏性,负电阻率温度特性,整流特性。在形成晶体结构的半导体中,人为地掺入特定的杂质元素,导电性能具有可控性。在光照和热辐射条件下,其导电性有明显的变化。半导体材料很多,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两大类。锗和硅是最常用的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包括第Ⅲ和第Ⅴ族化合物(砷化镓、磷化镓)、第Ⅱ和第Ⅵ族化合物(硫化镉、硫化锌等)、氧化物(锰、铬、铁、铜的氧化物),以及由Ⅲ-Ⅴ族化合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组成的固溶体(镓铝砷、镓砷磷等)。除上述晶态半导体外,还有非晶态的玻璃半导体、有机半导体等。半导体的发现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1833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最先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于一般金属,一般情况下,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法拉第发现硫化银材料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这是半导体现象的首次发现。1839年法国的贝克莱尔发现半导体和电解质接触形成的结,在光照下会产生一个电压,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光生伏特效应,这是被发现的半导体第二个特征。1873年,英国的史密斯发现硒晶体材料在光照下电导增加的光电导效应,这是半导体又一个特有的性质。半导体的这四个效应,虽在1880年以前就先后被发现了,但半导体这个名词大概到1911年才被考尼白格和维斯首次使用。而总结出半导体的这四个特性 一直到1947年才由贝尔实验室完成。在1874年,德国的布劳恩观察到某些硫化物的电导与所加电场的方向有关,即它的导电有方向性,在它两端加一个正向电压,它是导通的;如果把电压极性反过来,它就不导电,这就是半导体的整流效应,也是半导体所特有的第三种特性。同年,舒斯特又发现了铜与氧化铜的整流效应。集成电路按集成度高低的不同可分为:集成电路 IC (integrated circuit)小规模集成电路 SSIC (Small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中规模集成电路 MSIC (Medium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C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规模集成电路VLSIC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C (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巨大规模集成电路 GSIC (Giga Scale Integration)。在半导体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有了集成电路技术、**、特大、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就使得电子计算机以及各种电子设备电器设备实现小型化、微型化、超微型化、极微型化成为了可能。七、激光技术、光技术(光子技术)激光的最初的中文名叫做“镭射”、“莱塞”,是它的英文名称LASER的音译,意思是“受激发射放大”。激光的原理早在1916年已被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现,但直到1960年激光才被首次成功制造。1964年按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建议将“光受激发射”改称“激光”。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激光的理论基础起源于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这一理论是说在组成物质的原子中,有不同数量的粒子(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在高能级上的粒子受到某种光子的激发,会从高能级跳到(跃迁)到低能级上,这时将会辐射出与激发它的光相同性质的光,而且在某种状态下,能出现一个弱光激发出一个强光的现象。这就叫做“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简称激光。1960年一种神奇的光诞生了——激光。经过30多年的发展,激光现在几乎是无处不在,它已经被用在生活、科研的方方面面:激光笔、激光针灸、激光裁剪、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淬火、激光唱片、激光指示器、激光测距仪、激光陀螺仪、激光铅直仪、激光手术刀、激光炸弹、激光雷达、激光枪、激光炮等等。激光一问世,就获得了异乎寻常的飞快发展,激光的发展不仅使古老的光学科学和光学技术获得了新生,而且导致了奇异的新兴技术的出现。激光有三个特性:定向发光(方向性极高)、亮度极高(能量集中)、颜色极纯。由于激光的这三个特性,使得激光具有非常神奇的作用。八、原子能技术(核能技术)原子能又称“核能”。原子能(核能)是原子核发生变化(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时释放的能量。重核裂变就是一个大质量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比较小的原子核,轻核聚变就是小质量的两个原子核合成一个比较大的原子核,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时都会释放出超高巨大的能量,而轻核聚变时释放出的能量更大。原子弹和氢弹就是根据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的原理制成的。原子能(核能)的和平利用方式就是建造核电站来发电。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发生时所释放的能量来进行发电而产生电能的发电厂。核电站发电所用的核燃料是铀235。原子核在发生核变(核裂变、核聚变)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非常非常巨大的!那么,为什么原子核发生核变(核裂变、核聚变)时能释放出非常非常巨大的能量呢?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C ,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原子能(核能)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光速数值很大,光速值是三亿米每秒,光速的平方的数量级就是九亿亿,因此,只要一点点非常轻微的质量就可以转化为非常巨大的能量!原子能(核能)优点:1.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2.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3.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原子能(核能)缺点:1.核能电厂会产生放射性核废料,对环境危害很大,而且核废料的处理难度极大。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出更多的废热,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3.核能电厂建造投资成本非常大。4.核电厂的反应堆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泄露,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一般来说,人们把原子能(核能)认为是洁净能源,但是,我认为:原子能(核能)不是洁净能源,也不是半洁净能源,因为,原子能(核能)的应用会产生对环境危害极大的核废料,更何况,核反应堆一旦泄露或者爆炸,将会造成巨大的、永久的环境灾难!后果非常严重!所以,原子能(核能)绝不是洁净能源,原子能(核能)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能源!原子能(核能)是一种最危险的能源!原子能(核能)是一种“魔鬼能源”、“魔鬼能量”、“魔鬼能”!因此,对于原子能(核能)的利用——核电站的建造,应该持非常非常非常谨慎的态度!!!九、航天技术、纳米技术:人造地球卫星、探月、宇宙飞船、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纳米技术:研究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微观技术。十、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化学工业工程技术。达尔文进化论、细胞学说、遗传规律、DNA双螺旋结构、分子生物学,等等。****************************第二部分 未来新技术发明展望一、核聚变技术核聚变就是比较小的两个原子核合成一个比较大的原子核,与核裂变相比,核聚变的放射性污染等环境问题要少很多,而且,核聚变时释放出的能量更加巨大。如用氘和氚发生核聚变反应,其原料可直接取自海水,其来源几乎是取之不尽的,因而是比较理想的能源获取方式。但是,人类目前还没有掌握控制核聚变的技术。一旦人类掌握了控制核聚变的技术,就可以用核聚变技术发电——核聚变发电站。核聚变发电站就可以取代目前的核电站。二、反物质技术自然界的所有物质,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质子、中子、电子这些粒子被称为基本粒子,它们是构成我们这个自然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微粒。但据科学研究发现,自然界中存在有相应的反粒子——反质子、反中子、反电子。反质子,是质子的反粒子,其质量及自旋与质子相同,但电荷及磁矩则与质子相反,带有与电子相同的负电荷。因为反质子带负电,所以,反质子也称为负质子。反电子,其质量与电子完全相同,但其携带的电荷正好相反,也就是说,反电子带正电,因此,反电子也称为正电子。反中子,是中子的反粒子,反中子的质量与中子相同,也不带电荷,但反中子的磁矩与中子相反。反物质是由反质子、反中子、反电子等这些反粒子构成的。反物质这一概念是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最早提出的。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当正物质与反物质相遇时,正反物质就会发生相互湮灭(物质消失了),瞬间发生爆炸,并产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能量要远高于氢弹爆炸。物质与反物质发生湮灭时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称为“反物质能量”。如果这种“反物质能量”能够被人类利用(和平利用),那么,这种“反物质能量”不仅能量非常巨大,而且,爆炸后干干净净(物质和反物质全部都消失了),没有一点剩余的东西留下,更不会有任何的放射性污染物留下。所以,“反物质能量”是一种非常干净的、没有任何污染的能量。但是,目前人类还没有掌握这一技术。而且,反物质也是无法得到的。用现在的科技手段,有两种获取反物质的方法:一是在宇宙中搜索寻找反物质;二是在实验室中制造**反物质。但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实现。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如果人类掌握了“反物质技术”和控制“反物质能量”的技术,那么,人类绝不能用反物质来制造“反物质武器”!!人类应该把“反物质技术”全部应用于和平利用,人类应该和平利用“反物质能量”,让“反物质技术”和“反物质能量”为人类造福,人类绝不能用“反物质技术”和“反物质能量”来制造杀人武器!!三、中微子通信技术中微子,是一种基本粒子(轻子),是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常用符号ν表示。中微子不带电,自旋为1/2,质量非常轻(小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另一说中微子没有静质量),以接近光速运动。中微子极其微小,不带电,可自由穿过地球,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号称宇宙间的“隐身人”。科学界从预言它的存在到发现它,用了20多年的时间。1930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提出存在中微子的假设。1956年,弗雷德里克.莱因斯和柯万利用核反应堆产物的β衰变产生中微子,观测到了中微子诱发的反应,这是第一次从实验上得到中微子存在的证据。中微子通信:中微子通信是利用中微子运载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中微子是一种质量极小,又不带电的中性基本微粒。它能以近光速进行直线传播,并极易穿透钢铁、海水,以至整个地球,而本身能量损失很少,因此是一种最理想的信息载体。四、暗物质技术、暗能量技术暗物质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暗物质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数量庞大,充满整个宇宙,因此它的总质量很大。暗物质与暗能量被认为是宇宙中的主体物质和能量,占据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质含量,而我们可以看到的物质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5%。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但它却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暗物质主导了宇宙结构的形成。暗物质的本质还是个谜。五、引力场技术引力场的本质是什么?引力场是由什么构成的?引力场的作用机理等问题至今仍未解决。还有基本力的完全统一问题。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共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强力)、弱相互作用力(弱力)。关于这四种作用力的统一问题,至今仍未解决。****************************第三部分 对从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十大发明”的评论语1、蒸汽机的发明,是一个彻底改变世界的发明。2、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机器时代”和“工业时代”。3、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第一个推动力。4、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导致了汽车和飞机的发明。5、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导致了人类巨大的交通革命。6、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世界的距离急剧地缩小了。7、电的发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最神奇的发明。8、电的发明,是人类有史以来彻底解放自己的最伟大的发明。9、电的发现和应用,使人类掌握了一种神秘的、神奇的、巨大的、全能的力量。10、电的发现和应用,不仅导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且使人类生活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新时代。11、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把电、磁、光这三者神妙地统一起来,完成了物理学上的一个不朽的功绩。12、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宣告了信息时代的到来。13、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彻底地改变了人类世界。使世界真正地变成了“地球村”。14、有了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小型化、微型化、超微型化、极微型化迅速成为现实。15、神奇的激光具有异常巨大、出人意料、非常神奇的作用。16、原子能(核能)绝不是洁净能源,原子能(核能)是一种最危险的能源!17、原子能(核能)是一种“魔鬼能源”、“魔鬼能量”、“魔鬼能”!18、航天技术把人类带进了浩瀚的宇宙,拓展了人类的宏观视野。19、纳米技术把人类带进了一个精微神妙的微观世界。20、化学工程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生物技术展现了生命的本质和密码。中华文化宣传志愿者 韩广文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从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十大发明”(“世界科技十大发明”)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44374 工分:5179
左箭头-小图标
好文章!捧个场!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条记录]&分页:
&对从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十大发明”(“世界科技十大发明”)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大发明地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