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未上户独生子女钱就不发了怎么给小孩上户回事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解读“全面二孩” 独生子女费将逐步取消 | 北晚新视觉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解读“全面二孩” 独生子女费将逐步取消
日讯,昨晚公布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立即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本报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教授,对政策进行深度解读。
“‘单独二孩’实现‘错峰’,全面放开是水到渠成”
北京晚报:单独二孩政策公布以后,一直都有呼声希望全面放开,之所以选择现在实施,主要是基于哪些考虑?
翟振武:单独二孩是一项过渡性政策,这在一开始就很明确。所谓过渡,就是要“错峰”,避免人口出现严重堆积。单独二孩政策在各地相继落地以后,不断有人进行申报,今年已经有一部分生育,明年应该会更多一些。
而现在五中全会在公报中提出全面放开二孩,也只是中央的建议,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必须经过全国人大的讨论,再由各省修改相应的条例,这个过程与之前的单独二孩政策相类似。
即便是考虑到公众愿望比较迫切,速度尽可能加快,我认为也要到明年年初才能真正开始实行。明年申报、准备怀孕,再到生出来,大概是2017年或2018年,而到那个时候,单独二孩政策的过渡功能已经基本完成,全面放开二孩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确保人口数量自始至终都能平稳有序。
北京晚报:有人认为,从单独二孩的申报情况来看,并未达到预期规模,怎样看待“政策遇冷”的质疑?
翟振武:我们应该明白,政策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说政策一出,大家就都在第一年立即申报。目前,单独夫妇是比较年轻的。1982年前后,中国才有了第一批大规模的独生子女,算下来,这些人今年也不过30出头,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以后,并不着急马上再生育二孩。而在他们之后,还有很多不到30岁的夫妇,甚至连第一个孩子都还没有生育,自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再考虑生二孩的问题。
前段时间,国家卫计委统计的单独二孩申报人数已经达到160万,考虑到各地启动时间先后有别,平均是在去年3月、4月份正式开始实施,一年多的时间里达到这样的人数并不算少,基本符合之前的预期。另外,国家统计局去年在全国范围所做的调查显示,单独二孩目标人群中43%有再生育的打算,也就是说,总共大约会有500万左右。而从申报到怀孕,再到把孩子生下来,前后通常至少也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单独二孩带来的影响会逐步释放出来。
“目标人群有9000多万,但大龄居多,实际生二孩的数量有限”
北京晚报:与双独、单独二孩相比,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目标人群明显要多出许多,实施之后,是否会出现人口激增?
翟振武:的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覆盖到的人群数量庞大。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我国只有一个孩子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在1.45亿左右,减去原本就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的人群,例如农村只有一个女孩以及双独、单独的情况,大约也有9000多万。
但是我们发现,目标人群中年龄大的居多,尤其是66年到75年出生的人所占比重较大,而这些人生二孩的意愿比较低,因此实际生二孩的数量比较有限。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相关专家的预测,全面放开二孩以后,每年可能增加的出生人口在数百万不等,会有一百多万的低谷,也会有四百多万的高峰。至于生育高峰的具体年份,还很难准确预测,因为即使在调查中同样表示希望第二年生,也可能有人意外怀上在第一年就生出来,有的则要到第三年才怀上,只能说大体会在2018年前后相对集中一些。
北京晚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1%,而7%就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岁人口总量仅占总人口的16.6%,已经处于严重少子化水平。全面放开二孩,将对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局面带来怎样的改变?
翟振武:从大方向上来看,全面放开二孩对老龄化的影响与单独二孩政策是一致的,都将使老龄化的进程放缓一些,程度降低一点,但还是那句话,终究改变不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中国未来还是会面临老龄化的挑战,这不仅是中国的难题,全世界的生育率都在下降,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而对劳动力的补充,大概要到十六七年以后见到成效,在此之前,主要是让劳动力下降相对缓慢一些,为经济转型赢得一定的时间。在家庭结构的改善方面,全面二孩政策也将发挥一定的作用,对人口均衡发展是有好处的。
“独生子女费、优先入园入学机会将逐步取消”
北京晚报:全面放开二孩以后,以往与独生子女相关的政策似乎会变得不合时宜,在您看来,将会进行哪些调整?
翟振武:事实上,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一些政策就已经表现出不协调,但考虑到当时只是过渡政策,所以没有立即修改,而这次全面放开二孩,相对比较稳定,也就有必要对相关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和调整。
例如,过去对独生子女的优惠鼓励政策,如独生子女费、优先入园入学机会等将逐步取消,既不刻意奖励只生一个,也不允许多生,只要符合规定,就应享受同等待遇。另外,对于一定年龄的人群来说,在政策允许生二孩的情况下,如果自愿选择只生一个,今后万一“失独”,国家可能就不会再像之前一样有特殊照顾。
北京晚报: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删掉了有关计划生育的条款,有人推断,这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即将被废止。如今全面放开二孩,也被认为是证明了此前政策的失败,您如何评价这样的观点?
翟振武:将条例的修改视为计划生育政策废止的信号显然是一种过度解读,在这次五中全会的公报中,也明确表示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只是在具体内容上会随着形势不断做出调整和完善。
三四十年前,曾经有过“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提法,与目前政策基本一致,但后来人口增长速度实在太快,于是改为“只生一个好”。应当看到,这项政策对抑制中国人口过度膨胀,推动人口转变,减少对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带来的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计划生育的历史功绩应当充分肯定。
之后,随着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逐渐推行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现在的全面放开二孩,正是计划生育政策顺应现实所需而做出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对人口的均衡发展大有裨益。
翟振武:老龄化冲击波
一场新的“大考”
由于老年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在未来的二十年里,中国将面临两次老年人口“冲击波”。
第一次“冲击波”大约在2010年至2018年期间到来。20世纪50年代,每年的出生人数都近2000万。当这个时期内出生的人在60岁,即2010年以后陆续进入老年时,老年人的数量会发生迅速增加的情况,形成第一次老年人口“冲击波”。
第二次“冲击波”将在2022年至2030年期间到来,构成这次“冲击波”的主体是1962年至1970年出生的人。而且,由于年间每年的出生人口(平均2700万)远远高于年间出生的人口,所以这次“冲击波”所显示出的冲击力也将远远强于第一次,届时老年人口总量将占到全国人口近三分之一。
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将给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许多巨大变化,也会引发许多重大问题和挑战。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目前全国平均家庭规模仅有3.1人。在全国家庭中,一代户的家庭比例已经高达28%,空巢的老人家庭越来越多。在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削弱、社会化养老体系几乎是空白的背景下,老龄化的两大“冲击波”又迅速扑面而来。
老龄化,对中国社会是一场新的“大考”,甚至是一场比上世纪50年代人口迅猛增长更为严峻的“大考”。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宗媛媛
“‘单独二孩’实现‘错峰’,全面放开是水到渠成”
北京晚报:单独二孩政策公布以后,一直都有呼声希望全面放开,之所以选择现在实施,主要是基于哪些考虑?
翟振武:单独二孩是一项过渡性政策,这在一开始就很明确。所谓过渡,就是要“错峰”,避免人口出现严重堆积。单独二孩政策在各地相继落地以后,不断有人进行申报,今年已经有一部分生育,明年应该会更多一些。
而现在五中全会在公报中提出全面放开二孩,也只是中央的建议,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必须经过全国人大的讨论,再由各省修改相应的条例,这个过程与之前的单独二孩政策相类似。
即便是考虑到公众愿望比较迫切,速度尽可能加快,我认为也要到明年年初才能真正开始实行。明年申报、准备怀孕,再到生出来,大概是2017年或2018年,而到那个时候,单独二孩政策的过渡功能已经基本完成,全面放开二孩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确保人口数量自始至终都能平稳有序。
北京晚报:有人认为,从单独二孩的申报情况来看,并未达到预期规模,怎样看待“政策遇冷”的质疑?
翟振武:我们应该明白,政策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说政策一出,大家就都在第一年立即申报。目前,单独夫妇是比较年轻的。1982年前后,中国才有了第一批大规模的独生子女,算下来,这些人今年也不过30出头,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以后,并不着急马上再生育二孩。而在他们之后,还有很多不到30岁的夫妇,甚至连第一个孩子都还没有生育,自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再考虑生二孩的问题。
前段时间,国家卫计委统计的单独二孩申报人数已经达到160万,考虑到各地启动时间先后有别,平均是在去年3月、4月份正式开始实施,一年多的时间里达到这样的人数并不算少,基本符合之前的预期。另外,国家统计局去年在全国范围所做的调查显示,单独二孩目标人群中43%有再生育的打算,也就是说,总共大约会有500万左右。而从申报到怀孕,再到把孩子生下来,前后通常至少也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单独二孩带来的影响会逐步释放出来。
“目标人群有9000多万,但大龄居多,实际生二孩的数量有限”
北京晚报:与双独、单独二孩相比,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目标人群明显要多出许多,实施之后,是否会出现人口激增?
翟振武:的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覆盖到的人群数量庞大。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我国只有一个孩子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在1.45亿左右,减去原本就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的人群,例如农村只有一个女孩以及双独、单独的情况,大约也有9000多万。
但是我们发现,目标人群中年龄大的居多,尤其是66年到75年出生的人所占比重较大,而这些人生二孩的意愿比较低,因此实际生二孩的数量比较有限。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相关专家的预测,全面放开二孩以后,每年可能增加的出生人口在数百万不等,会有一百多万的低谷,也会有四百多万的高峰。至于生育高峰的具体年份,还很难准确预测,因为即使在调查中同样表示希望第二年生,也可能有人意外怀上在第一年就生出来,有的则要到第三年才怀上,只能说大体会在2018年前后相对集中一些。
北京晚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1%,而7%就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岁人口总量仅占总人口的16.6%,已经处于严重少子化水平。全面放开二孩,将对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局面带来怎样的改变?
翟振武:从大方向上来看,全面放开二孩对老龄化的影响与单独二孩政策是一致的,都将使老龄化的进程放缓一些,程度降低一点,但还是那句话,终究改变不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中国未来还是会面临老龄化的挑战,这不仅是中国的难题,全世界的生育率都在下降,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而对劳动力的补充,大概要到十六七年以后见到成效,在此之前,主要是让劳动力下降相对缓慢一些,为经济转型赢得一定的时间。在家庭结构的改善方面,全面二孩政策也将发挥一定的作用,对人口均衡发展是有好处的。
“独生子女费、优先入园入学机会将逐步取消”
北京晚报:全面放开二孩以后,以往与独生子女相关的政策似乎会变得不合时宜,在您看来,将会进行哪些调整?
翟振武:事实上,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一些政策就已经表现出不协调,但考虑到当时只是过渡政策,所以没有立即修改,而这次全面放开二孩,相对比较稳定,也就有必要对相关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和调整。
例如,过去对独生子女的优惠鼓励政策,如独生子女费、优先入园入学机会等将逐步取消,既不刻意奖励只生一个,也不允许多生,只要符合规定,就应享受同等待遇。另外,对于一定年龄的人群来说,在政策允许生二孩的情况下,如果自愿选择只生一个,今后万一“失独”,国家可能就不会再像之前一样有特殊照顾。
北京晚报: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删掉了有关计划生育的条款,有人推断,这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即将被废止。如今全面放开二孩,也被认为是证明了此前政策的失败,您如何评价这样的观点?
翟振武:将条例的修改视为计划生育政策废止的信号显然是一种过度解读,在这次五中全会的公报中,也明确表示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只是在具体内容上会随着形势不断做出调整和完善。
三四十年前,曾经有过“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提法,与目前政策基本一致,但后来人口增长速度实在太快,于是改为“只生一个好”。应当看到,这项政策对抑制中国人口过度膨胀,推动人口转变,减少对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带来的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计划生育的历史功绩应当充分肯定。
之后,随着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逐渐推行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现在的全面放开二孩,正是计划生育政策顺应现实所需而做出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对人口的均衡发展大有裨益。
翟振武:老龄化冲击波
一场新的“大考”
由于老年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在未来的二十年里,中国将面临两次老年人口“冲击波”。
第一次“冲击波”大约在2010年至2018年期间到来。20世纪50年代,每年的出生人数都近2000万。当这个时期内出生的人在60岁,即2010年以后陆续进入老年时,老年人的数量会发生迅速增加的情况,形成第一次老年人口“冲击波”。
第二次“冲击波”将在2022年至2030年期间到来,构成这次“冲击波”的主体是1962年至1970年出生的人。而且,由于年间每年的出生人口(平均2700万)远远高于年间出生的人口,所以这次“冲击波”所显示出的冲击力也将远远强于第一次,届时老年人口总量将占到全国人口近三分之一。
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将给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许多巨大变化,也会引发许多重大问题和挑战。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目前全国平均家庭规模仅有3.1人。在全国家庭中,一代户的家庭比例已经高达28%,空巢的老人家庭越来越多。在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削弱、社会化养老体系几乎是空白的背景下,老龄化的两大“冲击波”又迅速扑面而来。
老龄化,对中国社会是一场新的“大考”,甚至是一场比上世纪50年代人口迅猛增长更为严峻的“大考”。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宗媛媛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微信扫一扫关注
您当前位置:
&&&&&&&&&&&&&&&正文
非婚生子已上户,怎样办理独生子女证?我是
非婚生子已上户,怎样办理独生子女证?我是再婚,办有结婚证,但我与前妻没办理结婚证,孩子跟我,现已9岁,已上户,和现在妻子打算也不再生,现在想给孩子办理独生子女证,听说要交5万多社会抚养费,请问是怎么回事呀?
四川 巴中 平昌县发表时间: 07:35
问题与我的不同!
找法网认证系统
温馨提示:只有认证通过的律师才能回复咨询。
你好,建议你可向当地计生部门直接咨询,以便得到更准确、全面的答复。
律所: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 回复时间: 22:46
回答者将收到好评 好评数已记录
非婚生子独生子女
律师回答共 1 条
1860286****
咨询计生部门
律所:四川韬世律师事务所
回复时间: 11:07
回答者将收到好评 好评数已记录
婚姻家庭相关词条:
遇到社会抚养费问题您可以尝试: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找一个专业律师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看相关法律知识
不用注册,快速回复,马上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您的问题描述越详细,律师回答越及时越准确~
绑定手机号
律师回复后我们将第一时间发送短信通知您!
请输入以下的验证码继续提交
找法推荐律师
婚姻家庭律师
专长:婚姻家庭
找法特别推荐律师
相关法律帮助
热门找律师:
热门问题:
热点推荐:
Copyright@ 版权所有 找法网()- 中国大型法律服务平台&广州居民咨询单独生二胎的焦点有哪些?
【导语】:
符合单独生二胎条件的,现在可不可以先怀孕啊?签订了不再生育协议和办理了独生子女证的能不能再生二胎?连日来,不少心急的居民咨询生二胎事宜。   市计生局表示细则未出台无法答复,建议大家别心急,不然未审批先生育可能会被征抚养费  “既然符合条件,可以先怀孕生了再办手续么?”“签订了不再生育协议和办理了独生子女证的能否再生……”昨日,记者从广州市内一些居委会、计生办证部门了解到,连日来,不少心急的居民咨询生二胎事宜。日前,省卫计委相关人士透露广东要实施单独二胎,可能得等到明年。  焦点1  “既然国家都表示单独可以生二胎了,而且省卫计委表示最快明年就可以启动这一政策,是否意味着现在就可以先怀孕了?”  “对于这些问题,目前都不能进行明确的答复。”昨日市计生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要等省的实施细则出台才能给市民进行宣传和详细的指引。市计生局工作人员介绍,按照现行政策,双独生育第二胎的,从怀孕到孩子出生60天内办理二孩审批程序都是符合规定的。  焦点2  “属于单独,已经生育了二胎,小孩刚出生,还未办理上户等事宜,按照以前政策应该缴社会抚养费,但现在符合政策了,是否可以拖着不缴,到新政出台,就可以免缴这部分钱了?”  市计生局工作人员指出,《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明确,符合再生育一胎子女的条件,但未经审批而怀孕的,应当补办审批手续;生育时仍未补办审批手续的,夫妻双方分别按当地县(市、区)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额为基数,征收百分之二社会抚养费。因此,即使按现行双独政策,符合条件未审批就生孩子,也是需要缴交社会抚养费的。  “只不过,缴交的社会抚养费相对超生的费用低一些,因为超生抚养费是按基数3至6倍缴交罚款,而未审批就生孩子的费用是基数的百分之二即可,如基数是3万元,需缴金额就是600元而已。而超生抚养费最高是基数的6倍,那就是18万元了。”黄埔区一计生工作人员说,当然,到时候单独未审批就生育的情况是按照何种情况来征收社会抚养费,还要等省的实施细则。  而越秀区梅花村街一计生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符合条件提前来咨询的有不少,但相信很快就会有操作细则了,不必心急。”该工作人员表示,有居民还会要求其列出目前生二胎的办证程序,提前做好准备。  焦点3  “不少已生一孩的单独家庭此前已申领过独生子女光荣证,甚至有的签订了不再生二胎的协议,到时候会否影响再生二胎?”  黄埔区长洲街道办一计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规定,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本市户籍独生子女父母,在独生子女年满14周岁前申请办理的,领证时一次性发给不低于200元的奖励金;从发证之日起至子女14周岁止,每月发给独生子女保健费10元。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经批准生育第2胎子女的,从批准生育之日起终止优待和奖励,属签订不再生育合同而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按合同的有关约定执行。  “因此,按照现行政策,应该是不影响再生育的。至于到时候是否要退回已经领取的独生子女奖励金,就要看省实施细则的规定。”该工作人员还说,既然实施细则未出台,现在生育一胎的,想领取独生子女证还是可以的,因为领了证女方可以多休35天产假,只不过,不建议居民签订不再生育二胎协议。  家住广州番禺的牛先生就对记者表示,六年前,儿子出生,当时曾办理过独生子女证,因为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符合再生第二胎的条件,因此前年向计生部门申请再生二胎。“将独生子女证交回计生部门,并退回这几年的独生子女奖励金,审核资料后,计生部门还是给我们发了二胎准生证。”  现身说法  生了俩 有点忙但不后悔  1981年出生的牟先生是媒体从业人员,家住广州番禺。因为夫妻都是独生子女,符合条件的他们喜得贵子后,又追生了个女儿,在牟先生的朋友圈,他们是为数不多的“四口之家”,儿子今年7岁,女儿1岁半,每次全家人出门,都有很高的回头率。  “家庭月收入2万元左右,房子已供完贷款,儿子上小学不用花什么钱,最大开销是女儿的奶粉、尿布和全家的生活开销,大概每月支出1万多元。”牟先生说,目前养两个小孩,经济压力不算太大。最大问题没人帮忙带。目前,请退休的岳母过来带。人手不够,儿子放学后只能将其托管一段时间。  “有时候忙到晚上七八点,才前去接儿子回家,看着他孤零零等待的身影,有时也心酸。”牟先生说,好保姆难请也不放心,岳母一旦有疾病或有点其他事情,家里将乱套。  生了俩孩子,牟先生也当起了奶爸,他说:“基本丧失个人自由时间,回到家,一刻不停,要监督大孩子的学习,忙小女儿的吃、喝、拉、撒……这就是代价,但不后悔。”【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
单独两孩政策是什么意思?单独两孩和单独二胎有什么区别?“单独两孩”不等同于“单独二胎”。
怀孕以来,准爸准妈们无不成为医院的常客。产检从每月一次到每周一次。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遇上一个温柔又负责的好医生,在孕期可以清楚为准妈们解答各种疑惑,分娩时可以在旁边亲切地为我们加油。这份《
2014年全国各地单独二胎新政策的实施时间是什么?日,浙江正式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单独二孩”政策落地的省份。
2014年广东单独二胎最新消息:日,国家卫计委宣布上海、江苏等9个省份已通过备案,广东尚未收到国家方面的有关信息。广东无缘成为第一批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份。
日,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单独二胎政策正式实施。
什么是计生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办理?如何办理?本文就此详细为大家解读。
哪些省份已经正式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单独二胎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
2014年单独二胎最新消息:广州办理单独二胎准生证,需出示16本证件,盖六七个章。办理广州单独二胎准生证需要哪些资料?广州单独二胎准生证然后办理?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猜你喜欢
广州市少年宫关于2017年国庆节、中秋节培训班停课的通知
10:29 来源:广州市少年宫
广州市白云区政务服务中心2017年国庆节放假通知
10:17 来源:广州白云政务
日广州停气通知(时间+范围)
09:40 来源:广州燃气官方微信
广州市荔湾区政务服务中心2017年国庆假期放假安排
10:17 来源:荔湾政务
日广州各区停电通知(具体时间+范围)
16:30 来源:中国南方电网官网
2017年广州积分入户申办指南(条件+时间+流程+分值)
14:33 来源: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
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2017年国庆放假通知
12:02 来源:越秀政务
广州市番禺区政务服务中心2017年国庆节放假通知
12:03 来源:番禺发布
2017年广州积分入户结束后可以拿回已交的申请材料吗?
11:37 来源: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
2017年广州积分制入户多久可以知道审核结果?
11:17 来源: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大家都爱看
汇深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上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