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建个村部马上要给钱了!我还需要上税吗?

【扶贫攻坚】驻村帮扶就是为联系贫困村做点实事--四川省平昌县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
> 乡镇动态
【扶贫攻坚】驻村帮扶就是为联系贫困村做点实事
——平昌县民政局帮扶江口镇石庙村
编辑日期:&&&单位:江口镇
&&&作者:江口镇
石庙村隶属江口镇,位于县城西部,距县城8.2公里,东接江口镇太平村,西临金宝新区凌云村,北依金宝新区光辉村、五一村,南靠江口镇七里村,成琅琊地貌特征。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425户1625人,土地8640亩、林地5700亩、草地1400亩、水域15亩,劳动力776人。这里一年四季光照充足,密林繁茂如荫,库塘碧水清澈,气候清爽怡人,海拔550米—856米,幅员面积5.76平方公里,站在山梁公路主干道上俯瞰平昌,金宝火车站汽笛轰鸣,水乡平昌尽收眼底、整个县城俨如诗画、默然如洗,回收眼底,产业一步成园、美不胜收。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行;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在市、县、镇党委政府领导下,脱贫攻坚号角已吹响、全面小康蓝图已绘就,“第一书记”当坚守一线,用智慧和勤劳翻开崭新的一页。
【驻村生活篇】扛住考验,驻村帮扶接地气
自接到下派命令后,“第一书记”迅速转变角色,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热情、带上生活用具和办公用品,第二天来到石庙村村委报道,开始了驻村帮扶之路。
石庙村,属于落后贫困村,全村基础设施及其薄弱,办公条件具体。刚来时,没有网络接收、上传文件不方便;没有电视、学习新闻不方便,没有交通工具、出行不方便,办公器材故障频繁、工作不方便,没有自来水靠借村民饮水和堰塘打水过日子。民政局下派的“第一书记”是农民家长大的孩子,9年的基层工作经历,面对农村的工作已有心里准备。组织选派“第一书记”一线锻炼,不是让“第一书记”来享受生活的,而是带领全村脱贫攻坚、致富奔康的。既然来到这里,就一定要给老百姓办点实事,既然选择了基层一线,就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就要站在农民渴望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出发帮扶到位。
【攻坚成效篇】驻村帮扶,实干攻坚出业绩
今年6月以来,全市启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机制之后,石庙村响应号召实行“双书记”工作制,脱贫攻坚、脱贫奔康如火如荼,各项惠民工作别开生面。
“要致富先修路”耳熟能详,石庙村村社道泥路11.2公里,几个月前这里的群众和祖辈一样,踏着泥泞,走上近2个多小时的盘山路到县城办事,几乎是“以物易物”地购买生活必需品,2015年11月这里的出行不再困难,县民政局驻村工作组积极协调协调交通等部门,“统规联建”筹集资金338.5万元,让这里交通变得畅通无阻,完成了石庙村主干道5.5公里道路硬化任务。
山梁上饮水难一直困扰着群众,驻村工作组积极争取资金,在5社李家梁总投入75万元建成人畜集水池1处,其中向水务局争取30万元、向县争取30万元,村民“一事一议”投工投劳15万元,有效解决了4、5、6、7、8社人畜饮水难问题,使全村160户900余人因此受益。
驻村帮扶不是“画饼充饥”,而是帮扶到户,而是让所有建卡贫困户感受到真正的实惠,2015年3月县民政局落实帮扶资金15万元,购置土鸡苗12000只、种山羊42头,给予141户283人贫困家庭给予产业扶持。2015年12月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入户走访时发现,鸡群满地、健步如飞,山羊咩叫、体壮膘肥,群众怡然、眉宇绽笑。据测算:土鸡平均每只按市场价22元计算、每只重4斤,贫困户将受益960000元。山羊平均每只按市场价25元计算、平均每头重50斤,贫困户将受益52500。这两项帮扶将给石庙村村民带来价值1012500元的大实惠。
因户施策、因地制宜抓产业是石庙村发展致富、脱贫摘帽的根本之策,在县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后,“六大片区”攻坚强势出击、“六大产业”竞相扩面,石庙村必须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抢抓机遇发展产业。
石庙村3社自然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以牟志强为代表的种植大户,在1、2、3社发展莲藕产业,成立鸿利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个,莲藕产业规模达150亩,年投入5万余元,年产出达45万余元。同时莲藕产业辐射带动了2、3社50余户100余人劳动力增收致富,平均每户村民从中获益4000元至5万元不等。
5社养猪户苏明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与温氏集团合作,建成年出栏1000头,纯收入约17万元的养猪企业一个。
2养殖大户社牟显聪,原先在外务工,得知平昌“回引工程”创业氛围良好,后返乡发展养殖业,利用“互联网+”模式,发展野鸡、珍珠鸡、贵妃鸡、贵州鸡等品种,建成网络行销平台1个,山地鸡养殖基地1个,年投入11万元,年产出近50万元。
5社潘军仁发展水产养殖业,投放鱼苗1万尾,投入4万余元,年产出约11万元。3社罗丰平发展水产养殖业,投放鱼苗5万尾,投资9万余元,预计产出25万余元。
“住上好房子”历来是贫困户安居乐业的梦想,自2014年底石庙村在帮扶部门助推下启动1个新村聚居点建设工程,总投入600万元,现已建成一号点14栋新村聚居点建设任务,全本村籍贫困户已全部入住,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老无所居”的问题。
石庙村很贫穷,有430余人为维持生计外出务工,在家的村民大都年老体弱,常规的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已不能完全适应民生期盼,为此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建立了微信群,凡有疑问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将及时解答,广纳意见建议。同时,通过联络本村籍在外成功人士助推发展,目前已募集各成功人士捐款十几万元。
【村情民意篇】精准识别,掌握民情是关键
12月15日,在民政局局长魏心军精心指导下,驻村工作副组长王安奎局长率驻村工作队再次到江口镇石庙村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通过召开推进会、现场会、村“两委”会、党员代表会等会议研究指导工作。
12月16日,县委县政府再次传导压力、明确任务,开展建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为了解实情,帮扶单位、镇村干部组成攻坚小组,挨家挨户听取群众述求,特别是对建卡贫困户的甄别格外仔细,不管山路远近都要亲眼看一看、比一比、问一问。
冬天,山梁上冷风瑟瑟。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唯有全情投入、忘我工作,才不愧对国家几十年的栽培,才不辜负群众的期盼。按照“八不纳入”、“八比八看”和“五个一批”要求入户摸底,同时建立群众热难点问题台账,将白天收集到的问题整理汇总,下午或晚上召开社员院坝会、党员代表会、“两委”会、小组会、联席会等商讨问题。就这样,第一天甄别核定8户28人、第二天甄别核定6户17人,第三天甄别核定12户22人,第四天甄别核定5户17人,第五天甄别核定2户6人,第六天甄别核定12户33人,第七天甄别核定6户21人,第八天甄别核定9户17人,通过精准识别最终核定全村60户161人。
2014年底统计人均纯收入为2425元,2014年剩余贫困户103户209人,因超贫困县、有车有房等原因清退85户173人,新增贫困42户101人,最终精准识别60户161人,其中,生产扶持一批29户61人、医疗救助一批34户36人、低保兜底一批60户161人,灾后重建一批35户102人。
12月23日,在村干部带领下,入户走访了全村党员干部,统计全村党员30人,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就占三分之二,40—60岁党员5人,30—40岁年轻党员出现“断层”,20岁以下无党员。近几年新近党员1人,预备党员1人。面对如此不合理的基层组织建设,我似乎明白了石庙村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谋篇布局篇】科学规划,精准脱贫展良方
为在2018年石庙村60户贫困户能同步脱贫、同步销号、同步摘帽、同步奔康,按照“五个一批”帮扶措施,科学合理规划,因户施策给每户制定了帮扶规划和脱贫专档,因地制宜给各社拟制了“一社一品”,因村布局给全村编制了帮扶规划,按照平昌县“三十二梁”总体规划和江口镇区域布局,江口镇石庙村正拉弓引剑、换挡提速,今后将按照“一步成园”思路抓产业,按照“筑巢引凤”抓回引,按照“五小经济”抓环境,按照“五改五建”抓基础,按照“一岗双责”抓党建。石庙村坚信定能提前脱贫、提前摘帽、提前销号。
主办:平昌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平昌县新闻中心
电话:、6221997 E-mail:(网管)
平昌县新闻中心制作及维护 | 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以上版本的浏览器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网站的大力支持。
领导政务微信当前位置:&>&&>&
  龙希江(右五)与村民在大棚前合影,在建大棚承载着村民致富的希望。  前任“第一书记”捐来一台旋耕机,村民在学习旋耕机的操作。
  平坦的水泥路、道路两旁排列整齐的绿化树、为修建大棚而忙碌的村民……近日,记者来到成武县伯乐集镇康楼村,感受着村庄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想象不到这里曾经是“下雨一身泥、用电供不上、老少爷们没活干”的贫困景象。  “我们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离不开‘第一书记’的帮扶,修路、改电、绿化,还带领我们致富,没有‘第一书记’,就没有康楼村今天的发展。”康楼村村支书宋聚元说。每个补贴4000元建大棚  康楼村是省国防科公办“第一书记”帮包村。第一、二批“第一书记”到来后,帮村民修了路、改了电,村里的基础建设发生了根本变化。如何带领老百姓走上致富路,成了第三任“第一书记”龙希江最关心的事情。“来村里帮扶,是个良心活,既然来了就得干好。”龙希江说,“一时的拨款救助,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村子的贫困局面,给村民找个致富项目,引导村民自发脱贫,才是长久之计。”  路修好了,电也改好了,干点什么呢?龙希江请来农业专家,对康楼村的耕地进行了土质监测,发现康楼村的土地适合大棚种植。经过一番考察研究,龙希江决心帮助村民发展大棚种植。  每个大棚给老百姓补贴4000元,一家一户去劝说,最终,在党员干部的带头下,康楼村建起了28个蔬菜大棚。“这28个大棚,数量并不算多,给老百姓埋下一颗致富的种子,等老百姓见到了效益,规模就上来了,到那时就能发芽结果。”龙希江说。引来合作社成功经验  “我们没经验,没技术,又没销路,本来种粮食,就攒不了几个钱,万一赔了怎么办!”因为从来没有种过大棚,康楼村村民顾虑重重。  龙希江直接把成武县金桥菜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熟管理经验引了过来,合作社包技术、包销售。李行市是龙希江从金桥合作社聘来的“土专家”,建大棚、种植、销售,他全程负责。“种子、肥料、技术、销售,合作社都会负责到底,已经与村民签订了回收协议。一亩地大棚,只要不是天灾人祸,保证能收益8000元以上。”李行市说,“我现在已经在村里住下了,不帮老百姓赚了钱,我也不用走了。”  康楼村村民石永福61岁了,借了3000多块钱,建了一个大棚。“本来我也很害怕,10多年了,家里没攒下一分钱,借钱建的大棚,万一收不回来,这日子真没法过了。”石永福说,“与合作社合作解了我心头的顾虑,他们包技术、包销售,签了协议,也放心了。现在我对脱贫致富充满信心。”前任捐来旋耕机  大棚建起来了,龙希江准备帮村民买台旋耕机。他联系到了前任“第一书记”申登峰――山东红旗机电公司职工。“本来手里资金有限,只是想从他那便宜点买台给村民用,没想到,申登峰听说了我这边的情况,钱也不要,直接说送一台,很让人感动。”龙希江说。  近日,申登峰驱车500多公里,从潍坊市把一台旋耕机送到了康楼村。他对记者说:“听说康楼村建起了蔬菜大棚,真的很高兴,那时候我想干还没来得及干的事情,龙书记干成了,我们公司必须得全力支持。前期先捐一台,试着好用,我回去联系,再多捐助几台。”  人走了,心还在,红旗机电公司的无私帮助感动了龙希江,也感动了康楼村人。“‘第一书记’是我们村的恩人,没有他们,我们村还不知道要穷到什么时候。”村主任谢金华说。
本文相关新闻·甘肃日报 数字报刊平台
| 标题导航
第02版:综合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国际国内
第04版 副刊
& & & & & & & & & & & &
顾永东调研我市贫困村社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顾永东调研我市贫困村社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本报讯(记者王芳)6月20日至21日,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基础设施局局长顾永东,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副行长李建江一行,先后深入我市康县长坝镇花桥村、武都区佛崖乡冉儿沟村,调研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随后,召开了陇南市贫困村社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座谈会,专题研究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授信承诺兑现事宜。市委书记孙雪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东新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越陪同调研。&&&&孙雪涛对国家开发银行和甘肃分行长期以来给予陇南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近年来,陇南积极推进片区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和双联扶贫,脱贫攻坚思路不断完善,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陇南特色的扶贫道路并获得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但脱贫攻坚仍然是陇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号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项目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陇南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的最大制约。国家开发银行和甘肃省分行把全国首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放在陇南,为陇南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难得机遇,为改善陇南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与保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孙雪涛强调,各县区政府要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统筹兼顾非贫困村,因地制宜做好规划、编好方案,彰显地域特色,突出个性特点,防止千篇一律、机械复制,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貌。要完善项目申报程序,强化项目落实措施,建立项目监管机制,确保融资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努力把这一项目打造为精准扶贫的样板工程、打造为群众得实惠的民生工程。&&&&孙雪涛表示,全市上下将紧密配合、通力协作,按照“2020年整体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紧密合作,把试点项目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希望国家开发银行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最大优惠,适当放宽项目支持范围,进一步加大对文化旅游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助推陇南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顾永东在座谈会上介绍了国家开发银行扶贫事业部设立的背景和即将发挥的作用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前提,全力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指导思想,并重点对“易地扶贫搬迁到省,农村基础设施到县区,产业发展到村到户,助学贷款到人”的相关政策作了细致讲解。(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他表示,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和甘肃分行将积极加强与陇南的沟通交流,配合陇南市委、市政府把扶贫项目做好,同时要求省分行及时跟进,积极配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推进项目,确保扶贫开发事业部的第一单业务经得起检验。&&&&李建江说,陇南市和国家开发银行着眼于共同推动精准脱贫,抢抓机遇超前谋划,出台相关文件,编制项目方案,组建工作团队,超常规开展融资准备工作,推动前期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甘肃分行将以更负责的态度、更高效的工作,力争首笔武都区贷款6月底落实到位,全力抓好今后各项任务,争做扶贫业务上的排头兵。&&&&李东新围绕抓好项目审批、统计入库、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竣工验收、责任审计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张越在座谈会上介绍了我市贫困村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工作进展情况,武都区政府汇报了融资工作进展情况,各县区政府围绕项目融资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法律顾问:高洁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ICP备案号: 陇ICP备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好消息!我县2016年贫困村项目建设拉开序幕_梨乡宁陵-爱微帮
&& &&& 好消息!我县2016年贫困村项目建设拉开…
& & &9月2日,2016年贫困村项目建设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赵村乡孔庄村隆重举行。市扶贫办副主任朱玲,县领导李振兴、蒋笃奎、李彩云、刘乐金、骆惠华、时志强出席仪式,全县各乡镇党,2016年计划脱贫的25个贫困村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赵村乡全体干部等参加开工仪式。 & &&县委书记李振兴代表县四家领导对今天贫困村项目的集中开工表示热烈的祝贺。李振兴指出:我县2016年24个贫困村项目建设集中开工,整个项目建设计划到10月31日竣工,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规模600万元。脱贫村项目建设是今年我县脱贫攻坚九大基础设施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体现了我县重抓脱贫村项目建设、重抓脱贫攻坚工作决心、力度和成效,标志着宁陵脱贫攻坚工作大建设大发展的序幕正式拉开。& & &市扶贫办副主任朱玲做了重要讲话,对我县近年来的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宁陵县按照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矢志不移地走上了一条苦干实干、韧性奋斗的脱贫致富路子,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宁陵县扶贫开发工作在“面”上已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中央和省、市对精准扶贫工作做出一系列安排部署之后,宁陵县高度重视,立即行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有序开展工作,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态势、趋势很好。& & &纪委书记刘乐金宣读了《中共宁陵县纪委关于印发《全县扶贫领域和脱贫攻坚战中突出问题专项督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安排了我县扶贫专项督查工作。& & &最后,市、县领导共同为赵村乡孔庄村贫困村项目建设培土奠基。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欢迎投稿,联系我们:新闻热线:2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党务政务信息、新闻报道类信息
公共服务信息、文化历史类信息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委会贫困证明样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