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退休后的生活待遇待遇的科学家

中国领先的IT技术网站
51CTO旗下网站
年薪至少20万,大数据人才到底为什么值钱?
周未跟一做人才外包服务朋友聊天,提到自己正在学习大数据技术的时候。他直接就说到他现在有需求,但就是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然后提到说现在大数据人才的价值,收入,待遇方面。可以说基本上将近到IT行业的顶级了。不由得,就开始思考,大数据人才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作者:佚名来源:爱数据| 10:39
周未跟一做人才外包服务朋友聊天,提到自己正在学习技术的时候。他直接就说到他现在有需求,但就是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然后提到说现在人才的价值,收入,待遇方面。可以说基本上将近到IT行业的顶级了。不由得,就开始思考,大数据人才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大数据思维
个人感觉,这是首先第一个需要有的。因为我们现阶段生活在一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掌握良好的数据思维是对你的商业决策,乃至IT架构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数据类型很多,数据量很大。但是我们用到的却很有限,而这些有限的数据又不能够让我们产生效益。所以,大数据思维很重要。我们对未来需求,乃至业务方向的理解都需要依靠大数据。这一点,并不一定是大数据技术,比如说,你企业累积的数据里只有十几M的EXCEL信息,我们也许不会什么线性回归,决策树,只用EXCEL里边的几个统计函数也许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还有一点,就是大数据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提升我们的销售率,转变传统的被动销售为主动销售。
再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这种思维也可能帮助我们去学习最适合我们的技术。很多的技术学习都已经放在了网络上,这样就降低了我们学习的成本。但是资源虽然多,如何去伪存真?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才是我们最应该掌握跟学习的。在这方面我设置的决策条件就是:由于技术的相通性,短期能够学会,能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到。这项技术能够给自己创造相应的收入。关于看书,也有相应的决策条件:纸质书为主,技术类的纸质书一天50页左右。要有相应的思考,看完一本书要有相应的摘抄,有思考总结。尽量不要看电子纸,若看电子书,基本要求在30分钟之内可以看完的。
营销商业能力
实际上,一名真正的大数据人才,在技术上除了要出类拔萃外,在相应的商业模式上也要有一些自己的领悟与见底。说得简单点,就是销售的能力也要很好,尤其是在中国!不光要能讲出大数据的用途,方法,能为企业创造 的价值。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让大数据技术去落地,不要整天云里雾里,最重要的落地才是最为重要的。
这一方面,个人的理解就是:你技术再好不重要,只有适合我们企业的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在讲解技术的过程中相关的目的导向很重要。营销商业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成交,若你只是口若悬河的去讲技术实现,却不告诉对方你能够为对方创造的价值,这样无疑就是一次失败的讲解。
技术学习能力
说到技术,实际上大数据人才要掌握的技术是有一点难度,就从自身的角度来说,要掌握相应的编程能力最好。而现在的大数据平台主要基于的是SPARK,部分早期的还有用到HADOOP+MAPREDUCER的。相应的主流是与,数据展现方面的是R.而这一些软件的学习都要求我们有一定的编程基础。
其次要对架构有一定的掌握,比如说,数据仓库的架构,数据挖掘模型的架构,数据存储的架构,网络的架构,等等。
除了掌握这些,一些操作系统的底层内容。也就是一些硬件属性也要有一定了解。比如说存储的选择,操作系统的选择,优化,等等。
实际上,以上的任何一门技术都是可以达到高薪的程度,而大数据技术又是将这几项技术综合。所以,我们并不一定要全部掌握所有的技术,但要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在用到新技术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快的学会。
实际上,基于以上三种能力,后期发展会有多方面的变化,比如说最基本的与人沟通能力,这一点也是做技术的人员可能最为稀缺的能力。总之,大数据人才也就是技术中上能力+营销高手的一个组合。其他的方面,还有外语能力,文档开发能力,讲课能力这一些,都可以通过后期的训练成就。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大数据正火。而相应的,大数据人才能够在短期内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强调很高。
大数据人才值钱的最根本点,就是你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这种收益,可能是金钱上,可能是名誉上,也可能是活跃客户上。但是,一个大数据人才,你的学习,不能停止,将会随着业务需求的不同而不断改变。【编辑推荐】【责任编辑: TEL:(010)】
大家都在看猜你喜欢
热点热点热点热点热点
24H热文一周话题本月最赞
讲师:5人学习过
讲师:34人学习过
讲师:5人学习过
精选博文论坛热帖下载排行
Java的出现,实现了跨操作系统平台的程序开发,以Java为基础的J2EE技术已经成为因特网服务技术的主流。然而,以J2EE为基础的SOA架构技术必...
订阅51CTO邮刊中央军委新晋升10上将 其中4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
关键字:&上将晋升中央军委10名上将背景
7月31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晋升上将军衔警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警衔的同志颁发命令状。
此次获得晋升的10名上将是:副总参谋长王冠中、总政治部副主任殷方龙、海军政委苗华、国防大学校长张仕波、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普选、兰州军区司令员刘粤军、济南军区司令员赵宗岐、南京军区政委郑卫平、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作成、武警部队司令员王宁等。
7月31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晋升上将军衔警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警衔的军官警官颁发命令状。这是仪式结束后,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同晋升上将军衔警衔的军官警官合影。
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宣读了6月30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的晋升上将军衔命令和7月2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的晋升武警上将警衔命令。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主持晋衔仪式。
这是中共十八大习近平当选中央军委主席之后第四次晋升上将,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一批具有实战经验的将领得以晋升:
如刘粤军曾参加过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法卡山作战和支援边疆作战并多次立功;赵宗岐曾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并常化装成越南人潜入敌营区搜集信息;李作成在参加对越作战过程中曾被中央军委记一等功,并成为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王宁在上世纪80年代也曾赴云南中越边境参加对越作战。
此前三次晋升的上将分别是:
新晋中央军委委员、二炮司令员魏凤和晋升上将。
总政治部副主任吴昌德、总装备部政委王洪尧、军事科学院政委孙思敬、北京军区政委刘福连、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广州军区司令员徐粉林晋升上将。
副总参谋长戚建国、沈阳军区司令员王教成、沈阳军区政委褚益民、广州军区政委魏亮晋升上将。
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国军官军衔设三等十级,上将为最高级别的军衔。根据上述条例,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法定军衔是上将,其他正大军区级将领晋升上将则属“选升”。一般而言,晋升中将满四年、担任正大军区级职务满两年的将领,再考虑军龄、履历等因素,多被“选升”上将。而近年晋升的上将均是中央委员。
2014年夏季上将晋升结果显示,一些惯例正在被打破。当时四位新晋上将中,担任正大军区职满两年的仅褚益民一人,戚建国、王教成、魏亮均在中共十八大前一个月出任正大军区级职务。
今年的新晋上将仍然显示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特点。如曾经同在南京军区第31集团军任职过的苗华和王宁晋升中将仅三年,其中苗华担任正大军区级职务仅一年;宋普选和李作成两人均非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或中央纪委委员。此外,王冠中、殷方龙、郑卫平等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的将领,也多具备在总部、大军区、军兵种交叉任职等丰富履历。
上将王冠中:曾掌军办五年
王冠中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今年62岁(1953年2月生),黑龙江肇东人,17岁(1970年12月)入伍后服役于沈阳军区,37岁(1990年1月)时调入总政治部,后任职至总政宣传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43岁(1996年6月)调入军委办公厅,48岁(2001年2月)任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并晋升少将;51岁(2004年6月)明确为正军职。
2007年,王冠中接替升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贾廷安,升任军委办公厅主任(按副大军区职待遇),在当年的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中纪委委员,并在任上晋升中将。在中共十八大之前的2012年10月,王冠中接替转任空军司令员的马晓天,升任副总参谋长,成为正大军区级将领。在中共十八大上,王冠中当选中央委员。
上将殷方龙:履历丰富
殷方龙今年62岁(1953年11月生),江苏扬中人,19岁(1972年12月)参军,最初服役于兰州军区,曾任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集团军高炮团政治处主任、集团军纪委办公室主任、政治部宣传处处长,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此后,殷方龙的戎马生涯开始屡次辗转:先是转任沈阳军区坦克某师副政委、政委;1999年再任总装备部政治部副主任,2001年晋升少将,2004年补缺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董万才,升任总装备部政治部主任,跻身正军级;2008年跨军兵种交流至二炮部队,接替改任二炮副政委的张孝忠,出任二炮部队政治部主任,成为副大军区级将领,2010年晋升中将;2012年接替到龄退役的童世平,升任总政治部副主任,成为正大军区级将领,同年当选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上将苗华:任正大军区级职务仅一年但两度履新
去年夏天升任兰州军区政委的苗华,在此后半年内二度履新出任海军政委;有了这段履历,苗华此次晋升上将虽显与众不同,但也在意料之中。
苗华今年将满60岁(1955年11月生),江苏如皋人,是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管理工程专业。他14岁参军,曾长期在南京军区第31集团军从事政治工作,历任团政委、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第12集团军政委等职,2001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2010年12月,苗华首次跨大军区交流至兰州军区,接替出任兰州军区副政委的张国栋中将,升任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从而成为副大军区级将领。2012年7月,苗华再次接替到龄退役的张国栋中将,出任兰州军区副政委并晋升中将军衔。2014年7月,苗华接替到龄到龄退役的原政委李长才,升任兰州军区政委,成为正大军区级将领。
上将张仕波:曾任驻港部队司令员
张仕波今年63岁(1952年2月出生),浙江诸暨人,18岁入伍后长期在济南军区服役,历任第20集团军参谋长、第54集团军副军长、济南军区副参谋长、第20集团军军长等。
2007年,张仕波当选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并在当年底升任驻香港部队司令员,接班改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王继堂,从而成为副大军区级将领;2009年7月晋升中将。
在任驻港部队司令员期间,张仕波大幅调整更新驻港部队陆海空三军的主战装备,使部队的作战能力实现了整体跃升。2010年,为纪念香港回归13周年,张仕波领导驻港部队举行了大规模的海空巡逻联合演练行动。
2012年10月,张仕波升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跻身正大军区级,从而成为第一位直接从驻港部队司令员升任大军区司令员的将领,也是继刘振武之后第二位升任正大军区职的驻港部队司令员。在稍后的中共十八大上,张仕波当选中央委员。
2014年冬季将领例行调整中,张仕波与时任国防大学校长宋普选对调,担任其第二个正大军区级职务至今。他也成为近些年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职务历时最短者。
上将宋普选:非“中委”成员
既非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又非中央纪委委员,2014年冬履新北京军区司令员的宋普选格外引人瞩目。此前数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如张仕波、房峰辉、朱启,在任时均是中央委员会成员。
宋普选今年61岁(1954年3月生),山东博兴人,18岁(1969年)参军后长期在济南军区服役,历任济南军区司令部作战部作战处处长、第67集团军某师代师长、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参谋长、济南军区副参谋长,2002年晋升少将。
2006年,宋普选接替升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黄汉标,出任第54集团军军长。第54集团军素有“铁军”、“王牌军”之誉,其前身曾参加抗美援朝、西藏平叛、印度自卫还击战等,原国务委员、国防部长梁光烈也曾担任过该集团军军长。在任第54集团军军长期间,宋普选率部参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并喊出了“铁军就要啃最硬的骨头,抢最艰巨的任务”的口号。
2009年,宋普选接替到龄退役的徐承云中将,跨大军区升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从而成为副大军区级将领,并在2010年晋升中将。2013年7月,宋普选接替到龄退役的王喜斌,升任国防大学校长,从而跻身正大军区级;2014年底,宋普选与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张仕波对调,从而开始其第二个正大军区级职位至今。
上将刘粤军:首任驻澳部队司令员
刘粤军今年60岁(1954年9月出生),祖籍山东荣成,15岁(1969年12月)入伍即服役于广州军区著名的“塔山英雄团”,之后在这里一干就是19年,并参加过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法卡山作战和支援边疆作战,曾多次立功。
刘粤军在上世纪90年代曾先后任驻港部队深圳基地第一任主任、驻澳门部队首任司令员。他曾表示,亲手接过这两面军旗,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光荣和骄傲。
在任驻澳门部队司令员期间,刘粤军晋升少将军衔;2002年,刘粤军接替升任广州军区参谋长的叶爱群,升任广州军区第42集团军军长;2007年跨大军区交流至兰州军区,接替升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王国生,升任兰州军区参谋长,从而成为副大军区级将领并晋升中将;2012年10月二次接班到龄退役的王国生上将,升任兰州军区司令员,从而成为正大军区级将领。此外他还是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和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上将赵宗岐:《士兵突击》军事顾问
赵宗岐今年60岁(1955年生),黑龙江宾县人。他16岁参军,成都军区侦察兵出身,历任成都军区第14集团军侦察处处长、团长等,曾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并常化装成越南人潜入敌营区搜集信息。
上世纪80年代,赵宗岐被保送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学习,毕业后到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担任武官;回国后历任师参谋长、西藏军区某“山地旅”首任旅长;1998年升任西藏军区副参谋长,随后成为参谋长,2001年晋升少将;2004年“回炉”第14集团军,接替改任四川省军区司令员的夏国富,出任该集团军军长,2007年再度被交流至有“山中猛虎”之称的第13集团军,接替改任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军长的王西欣,任该集团军军长。
2008年,赵宗岐跨大军区升任济南军区参谋长,接班改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的张鹤田,从而成为副大军区级将领,次年晋升中将;2012年中共十八大前夕升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接班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范长龙,从而成为目前最年轻的大军区司令员,也跻身正大军区级将领之列;并在随后的中共十八大上当选中央委员。
此外,赵宗岐曾被电视剧《士兵突击》剧组聘为军事顾问,指导塑造了男主角“许三多”的形象。
上将郑卫平:历任大军区、军兵种、总部机关
南京军区政委郑卫平,今年60岁(1955年生),山西万荣人。他16岁参军,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曾服役于兰州军区、总政治部办公厅、干部部和国防大学、某师、海军某旅、广州军区等单位。
2005年,郑卫平补缺升任驻港部队政委的张汝成,升任广州军区第41集团军政委,跻身正军级;2007年升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接班升任广州军区政委的张阳,从而成为副大军区级将领;2009年晋升中将军衔;2012年中共十八大前夕升任南京军区政委,接班到龄退役的陈国令上将,从而成为正大军区级将领;在随后的中共十八大上当选中央委员。
上将李作成:对越反击战中的“战斗英雄”
李作成今年62岁(1953年10月生),湖南安化人,17岁参军。25岁参加越自卫反击战时,李作成任广西军区独立师某团八连连长,率领全连官兵与敌血战26个日夜,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尖刀英雄连”,李作成也被记一等功并授予“战斗英雄”称号。29岁时,李作成入选中共十二大主席团成员。
此后,李作成先后担任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副军长。1994年夏,李作成率某师参加广西抗洪抢险,出色完成任务后,该师被记集体二等功;李作成于1995年被评为全国“百佳公仆”,1997年晋升少将。
1998年,李作成补缺改任广州军区装备部部长的欧金谷,升任第41集团军军长,成为当时全军最年轻的集团军军长。当时长江流域突发特大洪灾,李作成率部救灾,并转战湖南、湖北两省11县市,参与荆江、洞庭湖等堤坝抗洪工作。
2002年,李作成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2007年底首次跨大军区交流至成都军区,接替到龄卸任的蒙进喜,升任该军区副司令员,从而成为副大军区级将领,2009年晋升中将。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李作成带队的一线指挥所率先开进至都江堰附近,并展开紧急救援工作。
2013年夏季将领调整中,李作成接替到龄退役的李世明上将,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员,从而成为正大军区级将领至今。
上将王宁:反恐军演总导演
王宁今年将满60岁(1955年8月生),原籍山东荣成,生于江苏南京,1970年参军后长期在南京军区服役,历任第12集团军高炮团团长、高炮旅旅长,上世纪80年代曾赴云南中越边境参加对越作战。1998年高炮旅改防空旅之后,王宁转任第31集团军防空旅旅长、91师师长。
2003年,王宁接替改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的熊庆,出任上海警备区参谋长,并在2005年7月晋升少将。2006年,王宁接替到龄退役的郝敬民,升任江西省军区司令员,从而跻身正军级。2007年11月,王宁接替升任南京军区参谋长的蔡英挺,转任第31集团军军长。
2010年12月,王宁首次跨大军区交流,接替改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张宝书,升任北京军区参谋长,从而成为副大军区级将领。2012年,王宁晋升中将,并在中共十八大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
2013年7月,未满58岁的王宁接替退役的章沁生上将,升任副总参谋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副总参谋长和最年轻的正大军区级将领。2014年冬,王宁与时任武警部队司令员王建平对调至今。
王宁曾指挥上合组织联合军演。2014年8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内蒙古举行“和平使命-2014”联合反恐军演。这是首次全程在中国举行的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联合军演,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均派部队参加。王宁即为此次军演的总导演。
现役上将图谱
随着这次晋升上将,截至2015年7月,自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中央军委共授予162名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自195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和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已有218位高级军官警官获上将军衔警衔。
据财新记者统计,目前,现役上将共有38人,其中出生于1955年的苗华、赵宗岐、郑卫平、王宁成为其中最年轻者。这次晋升也改变了现役上将的省籍图:山东籍最多有八人,其次是河北、江苏各六人,河南和安徽各三人,陕西、辽宁、湖南、黑龙江各两人,江西、福建、浙江、山西各一人。
在晋升10名上将的同时,过去一年,有五位上将退出现役,其中四位已转至全国人大或全国政协任职,分别是:
原副总参谋长侯树森(转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海军原政委刘晓江(转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空军原政委田修思,二炮原政委张海阳(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事科学院原院长刘成军(转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等
责任编辑:梁福龙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什么样的才能科学家?今天看最强大脑,Dr.魏自称为科学家,他就是个副教授吧,也没啥奖,能称科学家? | 谣言粉碎机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243495人加入此小组
我感觉院士级别的肯定是科学家了,得过青年科学家奖、女科学家奖的肯定也都是。请问一下评判是不是科学家,有不有什么硬指标?有的话,具体有哪些?个人觉得像Dr.魏这样的,职称只是副教授,又没拿过什么科研奖,应该够不上科学家的称号吧。感觉还差好远吧。Dr.魏算起来应该算是国内杰出的科普工作者吧?
+ 加入我的果篮
科学家没你想得这么高大上,搞科学研究的都可以叫科学家!DR,魏发在正规期刊上表过研究论文,自称科学家没有什么问题。
我能叫程序家么。。。。
引用 的话:科学家没你想得这么高大上,搞科学研究的都可以叫科学家!DR,魏发在正规期刊上表过研究论文,自称科学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以正规期刊上发表论文为限定条件,如果只算SCI,且第一作者我们实验室除了我居然都是科学家,我擦,突然感觉小时候想成为科学家的梦想近在咫尺啊
科学家没你想得这么高大上,搞科学研究的都可以叫科学家!DR,魏发在正规期刊上表过研究论文,自称科学家没有什么问题。
引用 的话:科学家没你想得这么高大上,搞科学研究的都可以叫科学家!DR,魏发在正规期刊上表过研究论文,自称科学家没有什么问题。擦,你说的是scientist吧,那是科研工作者吧。。。。汗。。。。。
引用 的话:擦,你说的是scientist吧,那是科研工作者吧。。。。汗。。。。。科学工作者跟科学家有什么本质区别吗?如同歌手跟歌唱家有什么本质区别一样?你把他当棵葱,他就是科学家,不当回事就是科学工作者!科学工作者自吹科学家有什么问题?
引用 的话:科学工作者跟科学家有什么本质区别吗?如同歌手跟歌唱家有什么本质区别一样?你把他当棵葱,他就是科学家,不当回事就是科学工作者!科学工作者自吹科学家有什么问题?水平差很多,贡献差很大啊!你不能硕士了篇SCI,就说是科学家了吧
类比的话,就像是“跑龙套的”和“国际巨星”的区别……本质工作都一样,都能称为文艺工作者。但收入/知名度/业务水平会差很远。
引用 的话:类比的话,就像是“跑龙套的”和“国际巨星”的区别……本质工作都一样,都能称为文艺工作者。但收入/知名度/业务水平会差很远。挺中肯
盖自风雅骚人之后,占得大家数者不过六七。
刚刚查了一下,原来“家”最开始的意思是“猪圈”
引用 的话:刚刚查了一下,原来“家”最开始的意思是“猪圈”哈哈,涨知识了
在自己研究领域内有所建树的都是科学家。科学家都是从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做起的。来自
引用 的话:哈哈,涨知识了奇怪,为啥养牛的地方就是牢呢猪比牛高级了这么多???
引用 的话:奇怪,为啥养牛的地方就是牢呢猪比牛高级了这么多???/偷笑.......为啥家一定比牢高级呢?
引用 的话:/偷笑.......为啥家一定比牢高级呢?你喜欢进家还是进牢?
引用 的话:你喜欢进家还是进牢?如果你说的家和牢还是最初的意思,猪圈和牛棚的话,那我都不太愿意进。好臭~好臭~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其实,我是一个科学家
引用 的话: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其实,我是一个科学家恩,你可以是的。
我也觉得在自己的领域有一定的建树和威望以后才能称“家”。但是现在自夸的,吹捧的太多,含水量超大(不知道用苏菲管不管)
引用 的话:我也觉得在自己的领域有一定的建树和威望以后才能称“家”。但是现在自夸的,吹捧的太多,含水量超大(不知道用苏菲管不管)恩,苏菲可得按卡车的量应该有点用。
引用 的话:奇怪,为啥养牛的地方就是牢呢猪比牛高级了这么多???牢本身也是圈的意思。《说文解字》上注释就是“養牛馬圈也……引伸之爲牢不可破。”大概是牛马不太安分,所以养牛马的圈需要更坚固,所以要专门造个“牢”,而猪比较听话,可以养在“家”里。
我能叫程序家么。。。。
一般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才算是“家”吧。不过,“科学家”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职业名称,且恰好有个“家”字在里面,有时候基本含义和“科技工作者”等一样,仅表示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新闻里经常听到“据科学家称…”,要是换成“据科技工作者称…"立马感觉专业性欠缺,还有点怪怪的。还有,他说自己是科学家是什么情况下说的,表明职业可以理解,调侃黑文科生(很久前看过两期,某期一直黑另一个文科生嘉宾……)玩笑性自夸也能理解,要是显示自己专业性甚至权威性…我觉得欠妥。
自从去年问过一个在这个领域颇有建树的院士得到”我不知道这个人“的答案之后,我表示,魏坤琳称为科学家的水分还是很大的而我导师本人的评价是:这孩子是没有申请到足够的科研经费吧,课题多的忙课题还忙不过来呢,不趁着年轻多搞搞研究,可惜了
大家(也有个“家”字)可能还是对“科学”的崇拜和尊重吧。同样的,少年作家、童年书法家、智障指挥家……这些在外人看来没什么甚至很励志的称号,在这些“家”中(这个“家”字和上一些个“家”字意义不同)的人来说其实都是一种侮辱。
引用 的话:科学家没你想得这么高大上,搞科学研究的都可以叫科学家!DR,魏发在正规期刊上表过研究论文,自称科学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以正规期刊上发表论文为限定条件,如果只算SCI,且第一作者我们实验室除了我居然都是科学家,我擦,突然感觉小时候想成为科学家的梦想近在咫尺啊
引用 的话:如果以正规期刊上发表论文为限定条件,如果只算SCI,且第一作者我们实验室除了我居然都是科学家,我擦,突然感觉小时候想成为科学家的梦想近在咫尺啊为何你这么弱?你不都是师兄了吗?
博出名而已,别太拿他当回事……
引用 的话:自从去年问过一个在这个领域颇有建树的院士得到”我不知道这个人“的答案之后,我表示,魏坤琳称为科学家的水分还是很大的而我导师本人的评价是:这孩子是没有申请到足够的科研经费吧,课题多的忙课题还忙不过来呢,... 出名了没准经费更多……
引用 的话:为何你这么弱?你不都是师兄了吗? 师弟师妹大都是本科的啊,不能算实验室人员,研一师妹的也没有实验室职位,也不算正式成员。正经算实验室的,怎么也要从RA起吧
引用 的话: 出名了没准经费更多…… 一般来说,不会,这种名气还不能影响到评审,也不能影响到审核,而老一辈对于魏坤琳不务正业的印象反而又碍于评议,比如申请院士这辈子估计是没戏了
你也可以当医生,然后自称doc....... 比如 孙某人
我觉得是节目组需要一个“科学家”来唬人,但又请不到学术成就更高的“科学家”,于是就把这个称号给他咯。平时就算是专业大牛也不会自称“科学家”啊。虽然不了解doc魏,但我想他平时也不会自称为科学家吧。
引用 的话:我觉得是节目组需要一个“科学家”来唬人,但又请不到学术成就更高的“科学家”,于是就把这个称号给他咯。平时就算是专业大牛也不会自称“科学家”啊。虽然不了解doc魏,但我想他平时也不会自称为科学家吧。我感觉一般的大牛都不会自称科学家的。。。当然除非这人性格特别喜欢装逼,同时本身的水平也达到了。。。
不管怎样人家也是个副教授+博导对不对……科学家毕竟不能作第一人称代词吧……(还有,究竟谁会自称科学家?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的,如“科学家叫魏坤琳,请多多指教”……?)
引用 的话:不管怎样人家也是个副教授+博导对不对……科学家毕竟不能作第一人称代词吧……(还有,究竟谁会自称科学家?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的,如“科学家叫魏坤琳,请多多指教”……?)自称科学家的例子有“我作为一个科学家……”
引用 的话:自称科学家的例子有“我作为一个科学家……”好吧,我还以为你们的意思是把“科学家”作第一人称代词……不过就算这么自称也无可厚非吧……
引用 的话:好吧,我还以为你们的意思是把“科学家”作第一人称代词……不过就算这么自称也无可厚非吧……嗯,无可厚非。但如果你说“无可非议”的话我就要反驳了。
靠画画挣钱的,不管单价高低都能自称“画家”吧?
科学家又不是头衔~来自
引用 的话:如果以正规期刊上发表论文为限定条件,如果只算SCI,且第一作者我们实验室除了我居然都是科学家,我擦,突然感觉小时候想成为科学家的梦想近在咫尺啊怒赞
最强大脑这个节目不就是最强人脑复读机嘛?
每个人对科学家的学术水平的期待值不同吧。比如专家,很多本科没毕业的人都自称专家了........
引用 的话:科学工作者跟科学家有什么本质区别吗?如同歌手跟歌唱家有什么本质区别一样?你把他当棵葱,他就是科学家,不当回事就是科学工作者!科学工作者自吹科学家有什么问题?说相声的跟相声大师比有区别吗?画画的跟美术家有区别吗?唱歌的跟音乐家有区别吗?当兵的跟军事家有区别吗?当官的跟国家元首有区别吗?
引用 的话:说相声的跟相声大师比有区别吗?画画的跟美术家有区别吗?唱歌的跟音乐家有区别吗?当兵的跟军事家有区别吗?当官的跟国家元首有区别吗?你这是抬杠!你举的例子都在扯淡。职业的跟业余的能一样比?当兵的跟军事家有什么联系,他们做的工作完全一样?当官的跟国家元首又有什么联系,他们难道做的一样的工作?不过还是以说相声的为例:职业说相声的跟相声大师本质上没区别,都是在从事相声失业做一样的事情,只是名望不一样而已,你喜欢可以吹捧他为相声大师,你不喜欢就称他一个说相声的!魏坤琳是一个真正做过科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被娱乐节目吹捧成科学家有什么问题?
引用 的话:你这是抬杠!你举的例子都在扯淡。职业的跟业余的能一样比?当兵的跟军事家有什么联系,他们做的工作完全一样?当官的跟国家元首又有什么联系,他们难道做的一样的工作?不过还是以说相声的为例:职业说相声的跟相声...狗屁不通,我说的这些都是职业的,说相声的、唱歌的、画画的、当兵的、当官的哪个不是职业的?你懂什么叫职业吗什么叫业余吗?这些人做的工作都完全一样,唱歌的跟歌唱家一样都唱歌,当兵的跟军事家一样都琢磨怎么打仗。要是随便哪个说相声的都能叫相声大师,随便哪个搞科研的都能教科学家,那这大师,这科学家跟你这号缺心眼的货色也差不多。搞科研的如果不是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做出过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完全称不上科学家。进过几天实验室就叫科学家了?那这样全中国好几十万科学家,是个理工科研究生就能叫科学家。
引用 的话:说相声的跟相声大师比有区别吗?画画的跟美术家有区别吗?唱歌的跟音乐家有区别吗?当兵的跟军事家有区别吗?当官的跟国家元首有区别吗?话说我还有半年就是master of seience了,科学大师耶(不过是硕士啦)
引用 的话:狗屁不通,我说的这些都是职业的,说相声的、唱歌的、画画的、当兵的、当官的哪个不是职业的?你懂什么叫职业吗什么叫业余吗?这些人做的工作都完全一样,唱歌的跟歌唱家一样都唱歌,当兵的跟军事家一样都琢磨怎么打...我去唱歌的难道我就是职业歌手了?我随手画几笔也能算画画的!当兵只是执行长官的命令而已?军事家做战略部署这2个能一样?你知道魏坤琳在他的领域就没有建树?科学家本来就是科学工作者的尊称,有必要提的这么高?按你这要求全世界从古至今就没几个科学家了,都是些理工科研究生!
引用 的话:话说我还有半年就是master of seience了,科学大师耶(不过是硕士啦)大师级别低了点。再努力一下,争取几年之后当医生!
引用 的话:大师级别低了点。再努力一下,争取几年之后当医生!明明大师听起来比医生厉害
引用 的话:我去唱歌的难道我就是职业歌手了?我随手画几笔也能算画画的!当兵只是执行长官的命令而已?军事家做战略部署这2个能一样?你知道魏坤琳在他的领域就没有建树?科学家本来就是科学工作者的尊称,有必要提的这么高?...我说的唱歌画画的都是指着唱歌画画生活的,懂?指着这个挣钱养家就叫职业,干的出类拔萃才能称家。科学家从来就不是对全体科学工作者的尊称,这本来就是个很高的荣誉,不是我们提的高,是有些人把这个称呼贬的太低了。发几篇文章就叫有所建树了?那这个建树可真是太不值钱了。从古至今本来就没几个科学家。你可以看官方的资料,无论是英美的scientist还是国内的科学家,能当得起这个称呼的全世界没多少。
引用 的话:话说我还有半年就是master of seience了,科学大师耶(不过是硕士啦)我都科学家了两年多了。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将的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