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观音菩萨佛像佛像手持莲花怎样识别佛像的年代

您的位置:
&黄铜佛像年代怎么看
黄铜佛像年代怎么看
&上海金祁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
&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2145弄一号楼B座
&&&&志趣认证
&日(距今409天)
黄铜佛像年代怎么看&&&&鉴定出手:&&&&宋总监
在金铜佛像珍藏板块,出自明代,特殊是永宣两朝,由宫廷铸造的佛像向来为人们所看重,观音造像也不破例。现在位列金铜观音造型成交排行第一位的即是一件明宣德十年制作的鎏金铜“南海观音”坐像,在2011年跨国文化艺术品生意营业春拍中,这件高约78厘米的有数精品以3314万港元成交。
明代十分推许藏传释教,藏传释教造像的制作在帝王的扶持下,在宫廷中获得了鼎力大举生长。仿效元朝,明代在宫廷专设造像机构,称“佛作”,隶属于“御用监”,制作藏式佛像。在其时赐封和西藏僧侣的朝觐运动中,朝廷便经常以宫廷制作的金铜佛像作为主要礼物犒赏或馈赠给西藏宗教上层人士。在明代宫廷释教造像中,以永宣两朝的制品为。从现存实物看,这两个时期造像的艺术气焰气焰和手法基本一致,都是在西藏定型的造像模式基础上融入内地传统审美情趣、体现手法和工艺特点,是汉藏艺术完善融合的艺术模式。
其详细体现为:造像躯体浑朴,造型敦实,体态优美大方,面相宽平,双目平直。衣纹都接纳内地传统的写实手法,有较强质感,工艺上接纳内地传统的失蜡法铸造,胎体厚重,外貌都镀金处置赏罚,金质纯厚,亮丽悦目。莲座处都有封藏。
从传世器物来看,清代宫廷金铜观音像,大多面相丰满,额头较宽,脸型周遭丰颐,五官匀称,双眼造型具有写实性。衣饰多为汉式大裙,强调裙的曲折生动的褶纹,腿部衣纹呈放射状,生动优美。菩萨虽然袒上身,但帔帛肩搭部门很宽肥,加上臂钏,手镯等装束的制作细腻,又有丰盈华贵、华美堂皇之美感。纹褶自然折叠曲复,极富写实性。
在跨国文化艺术品生意营业2013春季拍卖会“五觉——金铜佛像”专场上,郑华星就投得9尊佛像、3件香炉。其中以1978万元投得金铜佛像专场的封面标的——伦敦著名藏家斯皮尔曼家族旧藏的“宋代铜鎏金苏频陀尊者”,并以579万元延请了一尊十四至十五世纪西藏丹萨替寺气焰气焰的上乐金刚。着实,中国藏家的佛像珍藏史并不长。20世纪60、70年月,珍藏释教艺术品的藏家以外国人为主,拍场难觅华人藏家踪影。直到20世纪80年月,除了日本人的加入外,新加坡和中国台湾藏家以后时也珍藏佛像。中国藏家珍藏佛像艺术品肇始于20世纪90年月,跨国文化艺术品生意营业1994年就上拍两三件佛像。
黄铜佛像拍卖成交、私下洽谈、现金生意营业结果如下:
(14th)黄铜镶金错银嵌红铜释迦牟尼佛像编号:*0864成交价:RMB1,162,400拍卖日期:拍卖专场:释教艺术品专场
14世纪黄铜热琼南卡加措像编号:1569成交价:RMB2,160,000拍卖日期:拍卖专场:佛像唐卡
黄铜漆金宝冠释迦牟尼佛像编号:0528成交价:RMB1,235,200拍卖日期:拍卖专场:宫廷艺术
黄铜嵌红铜白银阿弥陀佛像编号:2821成交价:RMB2,784,000拍卖日期:拍卖专场:释教艺术品专场
黄铜佛像-专业鉴定-私下交易-免费拍卖-请咨询
香港跨国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古玩经纪人:宋总监
咨询热线: 咨询QQ:&&微信:sgc421182
& 本人专业从事古玩艺术品行业3年,对古玩行业专业知识藏品鉴定方法深有研究,曾有幸被公司派往上海博物馆进行专业学习,在深造期间得到叶佩兰,丘小君,单国强,金运昌,杨静荣、
等故宫博物院专家指导,以所学之长回馈天下藏友。在工作的几年里成交藏品额已突破86,000,000万,成行业之翘首、荣获公司金牌古玩经纪人称号,与国内大部分实力买家有着紧密的合作,
抱着诚信服务、成交至上的理念运营古玩市场。如您有藏品需要鉴定、评估、出手、请拿起手中的电话咨询宋先生 来电热线 & 邮箱: & &QQ: &微信;sgc421182
2015年澳门国际性拍卖会全球火热征集中
报名电话:{宋总监}
==主要征集范围==:
[陶瓷]:宋、元、明、清陶器、瓷器、及近现代陶瓷、紫砂、及精品瓷器作品等。
[玉石]:高古玉、和田玉、明清玉、鸡血石、田黄石、绿松石、青田石、奇石及当代玉石雕件作品等。
[字画]:历代名人名家书画、当代书画、各派系名家字画、各画院名家字画等。
[杂项]:古籍善本、金银器、青铜器、人民币、古钱币、佛像、木材等;
黄铜佛像年代怎么看;黄铜佛像值不值钱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关键字:&&&&&&
给我留言,我会立即联系您,谢谢!
(格式:区号-号码(分机) 如 010-8))
(强烈建议填写,可跟踪信息!)
(1000字内)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Copyright &
志趣网 版权所有71 189 129 26 116 17 0 427
191 218 34 68 50 0
24 3 8 27 23 29 25 17 11 0 0
0 2 41 1 50 6 1 0 0 0 1 2 6 0 0
查看: 413|回复: 13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3163主题精华0粟米2062.69 石信誉1542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1542 / 粟米 2062.69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3165 / 精华 0 / 在线 3889 小时 / 注册
名称& & 清代汉传老铜观音佛像& &&&年代& & 清材质& & 铜质尺寸& & 高15cm宽8.2cm厚5.6cm底面长6.5cm宽4.4cm品相& & 法器丢失描述& & 观音佛像,法相庄严,智慧无上,福德无量。菩萨面庞圆润,慈眉善目,头饰薄纱,上有化佛,耳间佩圆形耳环,身着通肩大袍,衣纹流畅,细腻生动,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说法印,全跏趺而坐,下承多层仰莲台。整体观之,铜质包浆厚重古朴,造型经典,与人一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悲悯姿态。极具清代风格特点。喜欢收藏佛像的朋友,恭请此佳品,以广修佛缘。更多藏品请点击:&&(喜欢或对藏品有不明之处请发站内信或手机,wx:bdy302, QQ:避免买后给双方带来麻烦。)
(248.56 KB, 下载次数: 0)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55.79 KB, 下载次数: 0)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30.91 KB, 下载次数: 0)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62.33 KB, 下载次数: 0)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51.18 KB, 下载次数: 0)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61.82 KB, 下载次数: 0)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59.51 KB, 下载次数: 0)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99.91 KB, 下载次数: 0)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73.51 KB, 下载次数: 0)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90.51 KB, 下载次数: 0)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87.41 KB, 下载次数: 0)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58.12 KB, 下载次数: 0)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26.97 KB, 下载次数: 0)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48.56 KB, 下载次数: 0)
09:1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手机:,wx:bdy302, QQ:
每日都有新藏品更新,敬请关注:/14796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3352主题精华0粟米767.48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140
正七品上.四门博士, 积分 33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48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767.48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3352 / 精华 0 / 在线 1840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9576主题精华9粟米2300.05 石信誉14 点阅读权限200
从四品下.国子司业, 积分 195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4 积分
信誉 14 / 粟米 2300.05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9576 / 精华 9 / 在线 2450 小时 / 注册
得到即缘,好自珍惜;勇猛精进,成就菩提。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45主题精华0粟米64.50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40
从九品上.中下县主簿, 积分 1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64.5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45 / 精华 0 / 在线 68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3163主题精华0粟米2062.69 石信誉1542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1542 / 粟米 2062.69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3165 / 精华 0 / 在线 3889 小时 / 注册
wpx103223 发表于
手机:,wx:bdy302, QQ:
每日都有新藏品更新,敬请关注:/147965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5697主题精华0粟米3426.04 石信誉42 点阅读权限200
盛世论坛手机版
信誉 42 / 粟米 3426.04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5697 / 精华 0 / 在线 1494 小时 / 注册
电话:,& & QQ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8720主题精华0粟米2065.24 石信誉1 点阅读权限180
正六品上.太学博士, 积分 87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79 积分
盛世论坛手机版
信誉 1 / 粟米 2065.24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8720 / 精华 0 / 在线 1279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334主题精华0粟米215.83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110
从七品下.太史丞, 积分 13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6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215.83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334 / 精华 0 / 在线 165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97204主题精华13粟米21557.63 石信誉10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10 / 粟米 21557.63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97204 / 精华 13 / 在线 6680 小时 / 注册
lwqzjljz 发表于
๑๑๑ 風、♣♣♣ 林、♨♨♨ 火、△△△ 山 ……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44174主题精华0粟米2637.27 石信誉13 点阅读权限200
信誉 13 / 粟米 2637.27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44174 / 精华 0 / 在线 1537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23147主题精华0粟米2890.86 石信誉1 点阅读权限200
正四品下.尚书右丞, 积分 231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3 积分
信誉 1 / 粟米 2890.86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23147 / 精华 0 / 在线 3580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545主题精华0粟米253.50 石信誉1 点阅读权限120
从七品上.殿中侍御史, 积分 15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5 积分
信誉 1 / 粟米 253.5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545 / 精华 0 / 在线 228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0408主题精华0粟米1120.58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190
从五品下.太常丞, 积分 104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92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1120.58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0408 / 精华 0 / 在线 486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26272主题精华0粟米5201.41 石信誉8 点阅读权限200
正四品上.中书侍郎, 积分 262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28 积分
信誉 8 / 粟米 5201.41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26272 / 精华 0 / 在线 969 小时 / 注册
望断斜阳人不见
娱乐精英1星勋章
娱乐版发帖1万可申请
娱乐精英2星勋章
娱乐版发帖2万可申请
精彩推荐 /1
盛世收藏网拍卖专场出品人资格采取预约制,每年10月份预约下一年度全部场次,只有预约被审核通过并交纳相关费用后才可以成为场次出品人。
2017年拍卖预约场次于目前正式开始,直至全部场次预约完成为止,本次预约为2017年全部场次。
||服务电话: 400-813-9977
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铜金佛像辨认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铜金佛像辨认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首都博物馆佛像欣赏(组图),明清金铜佛像时代特征及鉴识...._宇文网
当前位置: >
> 首都博物馆佛像欣赏(组图),明清金铜佛像时代特征及鉴识....
首都博物馆佛像欣赏(组图),明清金铜佛像时代特征及鉴识....
样式新奇的外来佛像  据佛教史的记载,从东汉时起,就不断有天竺(印度)的、西北印度的罽宾(犍陀罗)、迦湿弥罗(克什米尔)和西域诸国(今新疆地区古代诸国)以及南亚的师子国(斯里兰卡)、扶南(柬埔寨)等各地僧人来内地传播佛教。内地也从东汉时起就不断有僧人西行求法,著名的如三国时期的朱士行、晋代的法显(约337&422)、北魏的宋云和慧生(518年赴西域)、唐代的玄奘和义净等。  僧人们从西域取回佛经的同时必然也带回来许多佛像的图像和雕像,这些取自西天的佛像受到信徒的崇拜和尊奉,图样很快就互相临摹制作,流布天下。为了使这些佛像得到信徒的承认,这些来自异域的僧人携来的佛像往往背后还附会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如《魏书&释老志》记载:太安初,有师子国胡沙门邪奢遗多、浮陀难提等五人,奉佛像三到京都。皆云备历西诸诸国,见佛影迹及肉髻,外国诸王相承,咸遗工匠,摹写其容。莫能及难提所造者,去十余步,视之炳然,转近转微。  即太安元年(455)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五名僧人带了三尊佛画像来到平城,宣称经由西域时看见了佛影迹及肉髻的灵异现象,当时,各国的工匠都到西域摹写佛影迹及肉髻的佛像,但都不及浮陀难提临摹的佛像好,远去十余步看形象逼真,越近反而越不清楚。  《梁高僧传》卷五《道安传》记东晋的名僧道安(314&385),他是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出家后因战乱活动于河北、山西诸山,后南下襄阳,自称弥天释道安,声动江南。前秦的符坚仰慕道安,派人给道安送去外国佛像,符坚遣使送外国金箔倚像,高七尺,又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一张。  所谓外国佛像,即有别于中国汉式的佛像。遣使送外国的金箔倚像(鎏金倚坐佛像)、结珠弥勒像(用细小的珍珠连缀缝于织物上的弥勒佛像)、金缕绣像(金线刺绣佛像)、织成像(织锦佛像)等等。前秦建都长安,这些所谓的外国佛像应该是西域诸国的佛像。  在佛教史上还记载了许多所谓外国佛像,《续高僧传》载:释僧意&&元魏中住太山朗公谷寺&&寺有高丽像、相国像、胡国像、女国像、吴国像、昆仑像、岱京像,如此七尊并是金铜,俱陈寺堂。  即是说僧意和尚住在山东泰山的朗公谷寺,寺内供奉着高丽国、相国、胡国、女国、昆仑国等等各国的金铜佛像,所谓相国、胡国、女国、昆仑国等另有学者细考,应是当时人们对西域诸国的称呼。总之,说明在北魏时,西域各国的佛像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内地。  《弘赞法华传》卷一,记隋大业时:(肖铨)朝起,忽见前院草中,见一檀木浮图。盖下有一鍮石佛像,制作殊异。梵容威肃,其眼精,以银为之,中黑精光净,如自然者。  说的是肖铨早晨起来发现一座檀木佛塔,内有鍮石(黄铜)佛像,其样式新奇,呈印度式的容貌。值得注意的事,佛像眼睛是用银镶嵌的,瞳孔黑而明净,如同真人。  这种在铜佛像上以银嵌眼睛的工艺在中国古代汉地制作佛像上是见不到的,只有西北印度的斯瓦特和克什米尔地区的佛像,眼型多为大杏眼,眼白和眉间白毫嵌银是其独特的手法。  斯瓦特(swat)为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上游支流的斯瓦特溪谷地区,位于兴都库什山脉的东南侧、白沙瓦以北,与克什米尔地区比邻。我国古代称其地为乌仗那、乌苌、乌场等,属北天竺。  晋代高僧法显(于公元402年)、北魏慧生、唐玄奘都曾拜谒过此地。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派末田地迦罗在此地雕刻了弥勒菩萨像供置。  《洛阳伽兰记》卷四载,法云寺即是西域乌场国的胡僧昙摩罗所建的,僧房皆为胡饰,从西域携来的舍利、佛牙、经像都收藏在此寺。  《全唐文》卷九百十三载长安授记寺婆罗门僧达摩战陀也是乌仗那人,曾画千臂菩萨像,画样流布天下。  从上述的嵌银眼睛佛像的细节透露出古代西北印度的佛像确实传入了中国,由于式样新奇,引起了时人的兴趣并加以记录。  除了通过古代丝绸之路传入佛教艺术外,至迟从三国时代起,海上就已经和南亚诸国有了贸易和文化的交往。但是外来的佛像由于样式过分新奇,生搬硬套而来的佛像也不能轻易为中国人所接受。据《尚书故实》记载:佛像本胡夷村陋,人不生敬。今之藻绘雕刻,自戴颙始也。即是说,佛像本来是蛮夷供奉的东西,人们对此并不能产生敬畏之心,但东晋的大画家戴颙首先将外来的佛教艺术加以改造,变成中国人能接受的形式,在画史上评价很高。(作者:金申)首都博物馆佛像欣赏(组图)摘要:首都博物馆(微博)是北京地区大型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四层的古代佛教艺术精品展厅里,常年展出着260多尊精美的古代佛像。观众在这里可以了解并欣赏到汉传佛像和藏传佛像各式各样的艺术造型。  精品佛像艺术欣赏  佛像是一门神圣的艺术,早年在佛教传入中国时,佛像也随之而来。据说,中国最早的佛像出现于汉代,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可见到摩崖造像、石刻造像、铜鎏金造像等多种佛像艺术形式。在首都博物馆里收藏的古代佛像,不论造像大小,件件堪称精美绝伦。明代铜鎏金东方四供养天女像  在首都博物馆的古代佛教艺术精品展厅里,最喜欢这组明代铜鎏金供养天女像。四位天女是藏传佛教所奉十六位供养天女中的东方四位,优美的姿态展现了东方的美韵,自左至右依次为腰鼓天女、遍鼓天女、横笛天女和琵琶天女。华美的金刚萨埵菩萨像  这尊双目低垂面含微笑的金刚萨埵菩萨像,全身鎏金罩身,服饰上佩戴着美丽的绿松石,唯美的姿态显示着佛像的尊贵与华美。铜鎏金大成就者毗瓦巴像  这尊与众不同的佛像造型很特别,双目圆睁,面露喜色,繁复的佩饰与面部神情十分生动,这就是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之一毗瓦巴。自在观音菩萨坐像  这尊观音菩萨坐像,姿态优美,一副自在的神情,透出怡然自得之趣。许多审视佛像的观众,常常会凝神陶醉其中。佛像最大的魅力就是这副坦然自若的神情  看看这尊佛像的刻画,弯眉细眼,高鼻下犹如花瓣般的唇,样貌中透着端庄与平和。佛像是受人膜拜的神,这样坦然自若的神情,如何叫人不心安。出自石窟里的残损造像  这尊出自石窟里的精美造像,是以一块巨大的岩石雕琢而成的。大耳垂肩的佛像身后是圆轮状的背光,尽管下颌有些残损,但是祥和、宁静的神情依然如故。斑驳的佛像,淡然沉浸在远去的岁月中  佛像不仅面部神态庄严、慈祥,&说法印&的手势同样优美。流畅的服饰线条与斑驳的岁月之痕,尽显佛像历经的悠悠岁月。铜鎏金药师佛像  这尊85厘米高的明景泰佛像,细密的螺形发髻,佛衣坦胸露右臂的造像,是一尊铜鎏金的三世佛像之一药师佛,一心只为众生解除疾苦。  欢喜佛艺术欣赏  首都博物馆的古代佛教艺术精品展厅里,常常吸引很多爱好艺术及收藏的参观者,在这里很容易比较出藏传佛像与汉传佛像在艺术造型上的区别。首先,藏传佛教中有许多女神的形象,而汉传佛教中几乎没有;再有就是男女双修的&欢喜佛&,也是藏传佛教密宗派独有的造像之一。  欢喜佛从造型上看,大多是明王和妩媚多姿的明妃合体像,其中的男身代表&法&,女身代表&智慧&。两神相拥而对,面颊紧贴,四目相视,表示法与智慧融合为一。铜镀金的佛像在暗色的空间里,被灯光营造出一个沉浸忘我的世界,任由参观者审视的目光肆意流连。佛像金身被照亮的局部金灿耀眼,而神像精美生动的造型与神态,更让参观者遐想连篇,不仅感叹古代佛像造像艺术水平之精湛,更是对宗教世界深奥的寓意所吸引。相视相拥的欢喜佛  在首都博物馆的精品佛像中,不乏精美的&欢喜佛&造像。欢喜佛,也称&双身佛&。这尊佛像大部分身体隐藏在黑暗中,只有面部在灯光的照射下,突显了他们专注投入的神态。铜鎏金欢喜金刚像  这尊欢喜佛的男神是4头12臂的胜乐金刚,女神是妩媚多姿的明妃,本尊以众多手臂围拢着明妃,而明妃却以爱欲感化着魔神。三头六臂的欢喜佛  这尊三头六臂的欢喜佛盘坐莲花宝座,手持法器环抱女身,造型优美,铜鎏金身保存相当完好。铜镀金欢喜金刚像  这尊明代的欢喜金刚像,以站立的姿态相拥,周身挂满了小鬼头像,脚下也踩着小鬼之身,造像极为生动。妩媚的明妃  娇媚的明妃双臂紧拥本尊颈项,仰头凝视着残暴的神魔,在修行中&先以欲勾之,后令入佛智&。欢喜佛唯美的造像艺术  首都博物馆馆藏欢喜佛唯美的造像艺术,让参观者不由的对佛教寓意有种深深的崇拜之情。欢喜佛缠绵交织的手臂  首都博物馆这尊欢喜佛坐像,每只缠绵交织的手臂都持有一个独特的法器,以助降服魔王皈依佛法境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这尊欢喜佛本尊神坐拥着三头六臂的明妃,而女神犹如左顾右盼的姿态,使尽全身解术欲使智法合一。(图片明清金铜佛像时代特征及鉴识要领 十七世纪白勇保护法佛像  近年来,金铜佛像在拍卖市场可谓大放异彩,受到了各路藏家的极力追捧,成交价格也屡创新高,在2006年香港苏富比一场秋季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坐像&竟以1.2359亿港元成功拍出,创下中国佛像艺术品迄今为止世界拍卖最高纪录。由此可见,金铜佛造像有着广阔的投资前景和升值空间。  金铜佛像市场火了,随之而来的赝品也应运而生。目前最常见的一些粗制滥造的新佛像,大都散见于全国各地古玩集市,售价也很低廉,藏家一般很容易辨识。较难识别的是一些按照真品精心仿造的金铜佛像,这些佛像制作也很精致,有些表面还刻意进行作旧处理,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藏家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  如何识别金铜佛像的真伪,我省著名文物专家王长启认为必须从造型、时代和工艺三方面来进行鉴别。像基本的标识和坐骑、佛像的手印、坐姿都是有严格定规的,只要仔细观察和对照,就可正确地为造像定名,分清是佛,还是菩萨,究竟是哪尊佛哪尊菩萨,本文重点以目前市场经常能见到的明清佛像为例加以介绍。明清金铜佛像的时代特征  专家王长启说,明清金铜佛像主要有以下时代特征:  明代佛像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姿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密繁复。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莲座边缘有连珠纹一周,莲瓣圆润,底沿外卷,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为明代标准色。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群褶,甲衣及绊甲丝绦均较写实生动。  清代佛像脸型方圆丰润,丰颐宽额,五官精致,双目传神。身体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为宽大。胸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雕刻得极为精美细腻。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间距较宽,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  佛像作伪手段五花八门  一般而言,明清金铜佛像作伪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按真品仿造 其又可分以下几种情况:(1)以真品翻模制作。这种用真品做模再翻新的作伪法,乍一看整体很像,但拿在手中就会有过重或过轻的感觉,铜质也很生硬,锈色也不自然,鎏金都是以电镀法鎏的金,光泽极不自然。古代是用水银法鎏金,色泽很沉稳,给人以厚实的感觉,虽然经过长期的磨蚀会露出铜胎之色,但古意盎然,这是仿品无法比拟的,翻模的伪品往往在细部上交代不清。(2)以真品为范本重新制作。这些伪品往往以比较著名的真品为范本,而且多是以图录照片为参考。因为是参照平面复制立体,缺乏立体感和细部的把握,特别是佛像的背面、底部、局部纹饰,更会给人貌合神离的感觉。(3)按传统技艺制造新佛像。这里主要是指产自西藏地区的新佛像,还包括一些法器。西藏地区与临近的尼泊尔具有数百年的佛像制作历史,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工匠们,仍然忠实地遵循古代流传下来的方法在制作着各类佛像,他们并不是作伪图财,而是供给信徒崇拜的偶像。所以他们的作品合乎佛教教理,加工之传统技法世代相延,有一整套标准的制作程序,自明清以来几乎不变。这些佛像原本不是作伪之品,但有些古玩商将这些佛像加工作旧,以奇货自居而索取高价,这就另当别论了。  二、用&移花接木&法作假 方法有:1.数件拼合。就是将失落的残件重新拼装起来。比如,明代的狮子配上清代的佛像。2.真品加伪款。如将清代晚期的佛像刻上&大清乾隆年制&,以此来提高身价。3.新旧拼凑的作伪法。比如缺个座子、缺个背光等,就配上新座子、新背光,来充当完整的旧品,这主要是卖家希望残缺的物品能以完整的面貌卖个好价钱。  三、以款识作伪 可分为真品伪款、伪品真款和伪品伪款三种。比如,在明代早期佛像上加刻&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款,其实,这反而破坏了真品的品相。&伪品真款&就是前面所说的用&东拼西凑&法造成的,在真品有款的座子或背光上,加上新佛像,佛像是伪的,可款是真的。当然,还可以从字体、字形上来分析。伪品伪款自然是一无可取。总之,要综合判断,才能运筹帷幄,买到真货。金铜佛像鉴赏(图)金铜佛像金铜佛像金铜佛像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而金铜佛像被人们当做虔诚的参拜对象。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拍卖市场上价格也是逐渐高走,具有保值增值潜力。今天我们来鉴赏几尊金铜佛造像。  传统定义  所谓金铜佛,通俗一点讲就是表面鎏金的铜佛像。有学者将表面不鎏金的银质、铁质、铜质佛像统称铜佛,笔者十分赞同。  发展溯源  中国金铜佛制作大约有两千年历史,但具体始于何时?尚无定论,需进一步研究。现代人将中国古代金铜佛分为&汉传&和&藏传&两大类。汉传金铜佛自东汉始造,历经魏晋、南北朝、唐宋&&历史跨度漫长;藏传金铜佛像以元明清传世品多见。  汉传金铜佛像,大部分受印度&犍陀罗&样式的影响。犍陀罗地处古印度西北和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建国约在公元1世纪,由于曾一度受到马其顿亚力山大的统治,佛教造像吸取了希腊后期雕塑与印度北部犍陀罗的艺术形式,相混合而形成犍陀罗式。这种样式传入中国后,即被中国能工巧匠吸收、融化,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艺术造像。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时期的造像都具有与当时社会习尚和精神相一致的特征。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瘦骨清像&,让人们想起了&建安风骨&;唐代造像的华严大气,则体现出唐代雍容大度、海纳百川的辉煌气象;宋代的佛造像已完全世俗化,佛仿佛已走入了人间,成了人们自己身边的你、我、他,显得非常可亲、可敬。  如何鉴定金铜佛像  需从以下几点入手  金铜佛像的鉴定应以类型、轻重、颜色等为切入点,发掘凝固在佛像上的历史痕迹。  一、类型  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两大部分,要区分风格差异;搞清青铜成分或鎏金等质地;结合时代特征综合判断,以标准器作为真伪依据,判断铜铸佛像是否属于新仿,是否进行过做旧处理。  二、颜色  古代佛像被放在佛龛上供奉,久历人间烟火,日月侵蚀,特别是鎏金铜造像表层颜色暗淡,在阳光下折射回来的光线柔和。新仿、做旧处理过的铜铸佛像折射光线较刺眼。  三、质量  古代佛像所用铜质较纯,质量重,特别是浇铸器物有厚度。仿制金铜佛像一般铜质不纯,质量轻,使用合金材料。  四、工艺  受古老的生产工艺限制,浇铸成型后的佛像要经过细致雕塑技法处理,表情、服饰、底座加工痕迹清晰可见。现代铜铸佛像使用机制打磨,生成极有规律的加工痕迹。  五、嗅觉  古老的铜质佛像,经长期供奉、烟火熏蒸,可以嗅到烟火味道;倘若长期埋藏于地下,可以嗅到发霉、发朽的味道。而现代仿品嗅到的是化学腐蚀味道。遥远的铜鎏金佛日前朋友从四川托人捎来一组照片,为三尊铜鎏金佛像,正面、侧面、底足、铭文皆拍有特写镜头,画面比较清晰。据朋友说,他很喜欢这些铜佛,根据卖方的报价,他准备以40万元收藏,在四川请教了几位藏友,仍然吃不准,务请我们帮着把把关。  金铜佛像在我国流传已久,在北方大体分为汉传、藏传两大系统,最早的金铜佛像,在东汉末年便已出现,由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金铜佛像造型大都为磨光肉髻,宽衣博带,面容和煦,佛像背光为舟形,边饰火焰纹,佛像底足多铸有四足坐床,坐床边侧往往刻有铭文,记述供奉人名和年代,整座佛像金光灿然,形态苗条优美。真品由于年代久远鎏金部分磨损严重,未磨损部分亦有小片脱落,零散分布,若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鎏金脱落处为直立断面,且铜锈斑驳,深入周边鎏金层底部。至隋唐时期,金铜佛造像以丰腴为美,佛头饰螺发,面部及像身圆润浑厚,胸部可见肌肉凸起纹理,衣纹繁复,自然流畅,衣纹上多有璎珞珠饰,豪华气派,足下出现莲花宝座,唐代金铜佛像,给人的总体印像是精雕细琢,富贵大气,有尊贵无比的皇家气度。明代的金铜佛像大多头大身长,体态丰盈,铸工精细,特别是皇家宫廷造佛像,鎏金纯度很高,宝光夺目,气度恢弘,巧夺天工。清代汉传金铜佛像造型又有所变化,多为宽肩细腰,额丰颏满,高鼻细目,右袒式衲衣,衣饰衣纹皆用写实手法,纤巧轻柔,但由于形态缺少变化,因而少了些想象张扬的空间和艺术感染力。  至于明清藏传金铜佛像,多为弥勒菩萨像、佛母像、度母像、金刚像和释迦牟尼佛像等。体态丰盈,袒肩露背,面部表情丰富。很多佛像冠饰及肩花大而繁复,佛像身上璎珞精致,花饰华美精巧,多镶嵌有松绿石、青金石、玛瑙等。有许多佛像头上常常戴有五佛冠,足下多为莲花座,莲花座上有阴刻制作朝代楷书铭文,鎏金层略显稀薄,虽有些铜鎏金佛像自然风化及磨损严重。但古旧沧桑之本色、端庄凝重之神态愈显突出,绝非仿制者所能轻易为之,明清金铜佛仿制自民国以来古旧货市场便不断出现,近20余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历代所铸造的鎏金铜佛因传世真品数量稀少,件件皆为稀世珍品,拍卖价格扶摇直上,前些年一件明宫廷铜鎏金菩萨坐像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拍价超过2000万港元,在国内拍卖市场上拍价超过百万元以上的元明清铜金佛像多达数十件,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之下,近年金铜佛像作伪仿制之风愈演愈烈,且地域广阔,大江南北川滇黔藏皆有发现。更有甚者,一伙骗子用假金佛在北京招摇撞骗,使不少善良的老人上当受骗,损失惨重。  经近几年调查研究,金铜佛作伪者手段大致如下:1、用翻铸法将金铜佛整体翻铸,再加修饰整理,用刷金贴金蒙骗藏友,因是翻铸故铭文多与真品相反,阴刻变为阳刻,也有后加刻铭文的,但字迹拙劣,全无古意。2、用残存的金铜佛零件拼凑成一件完整的佛像,仔细检查有焊接打磨的痕迹。3、将新铸的或用铜片錾刻的佛像深埋加硫酸或骡马尿腐蚀制成假锈做旧。4、移花接木在民间流传下来的金铜佛像上增加錾花璎珞,镶嵌各色宝石,在底座上加刻年款仿制成宫廷佛像,以提高身价等。总之,作伪金铜佛像在鎏金成色、时代特点、岁月磨损、整体包浆、錾刻雕琢工艺、气韵神态、所用铜质、手感、重量方面都与真品存在着各种差异,只要多去博物馆、多看真品、多学有关知识、多请教资深行家,就能够逐渐由表及里看透作伪者各种不良心机及手法,避免上当受骗。再说那几张照片,翻铸的痕迹很明显,衣纹粗浅,金色稀薄,有人为打磨做旧的地方,特别是底部的铭文因是翻铸所以楷书字体阴阳线正好与真品相反。所以真伪问题不言自明也。穿越数千年岁月时空,经历数不清的纷扰战乱,能够流传至今的金铜佛像,使我们后世之人有幸亲睹古佛风采,使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能够弘扬至今,可以说件件都是我们民族的瑰宝。(长安)明代佛像风格:汉藏艺术交替影响明清和民国时期,佛像艺术不同于过往的任何一个时期:一是造像题材的模式化和世俗化,二是造像风格的程式化和世俗化。  根据当时社会历史分析,造成这一时期佛像艺术衰颓的原因主要有三:佛教自身发展的衰颓,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和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  这一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影响极大,特别是明清诸帝大力推崇藏传佛教,大兴藏传佛教寺庙,在皇宫设立造像机构,使藏传佛像艺术在内地得到了广泛传播,带动了汉藏佛像艺术的深入交融。藏传佛教重视造像仪轨,讲究造像的量度和躯体各部位的比例关系,它对塑造庄严如法的佛像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却禁锢了造像者的发挥与创造,限制了佛像艺术个性化发展。这种造像艺术模式因明清诸帝崇重而大行其道,对内地传统造像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内地传统造像艺术纷纷仿效藏传佛像,形成了汉藏佛像艺术交融共存、汉藏风格趋于统一的趋势。  这五百余年间,时间、地域、产地和雕塑者的不同,佛像艺术在造型风格和制作工艺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  明代诸帝除世宗崇奉道教外,多程度不同地崇奉佛教。由于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和明代诸帝对藏传佛教采取的政策、态度略有不同,明代佛像艺术出现了汉藏佛像艺术交融、交替影响的局面。这里分五个方面来探讨明代佛像艺术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特点。  洪武时期内地传统造像图一明洪武十八年 木雕水月观音菩萨像 高77.5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图二 明洪武二十九年 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两尊 高5.7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洪武时期的佛像艺术承袭宋元风格。目前,几尊存世的洪武朝纪年造像反映了这一时期佛像艺术的基本风貌。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洪武十八年(1385年)木雕水月观音菩萨像(图一),整躯气宇轩昂,显宋元造像雄阔健硕的艺术气韵。像背装藏洞木盖竖刻题记:&东安村众村人等与维那&&谨发虔心&&吉祥合家乐安。洪武十八年七月。&若无题记,我们根据经验判断,一定会确定为宋元时期的作品。  北京首都博物馆收藏的两尊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图二),大小和造型风格完全一样,皆结跏趺端坐,显现释迦牟尼佛成道时姿势。佛座为六角形束腰式须弥台座承托单层仰莲座的组合形式。须弥座束腰处刻铭文:&周府欲报四恩,命工铸造佛像一样五千四十八尊,俱用黄金镀之&&洪武丙子四月吉日施。&体量虽小,做工精巧,风格古朴,气韵十足,从整体造型到细部刻画带有明显的唐宋造像遗韵。  此像弥座铭文反映了明初藩王奉佛的历史信息,&周府&据考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周王朱肃王府。朱肃于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吴王,洪武十一年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就藩开封。洪熙元年(1425年)卒,谥号&定&,所以又称&周定王&。周王为何要造这些佛像,且是有零有整的数目?原因还得从朱元璋结发之妻马皇后去世说起。据记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去世,朱元璋为表缅怀之意,决定选派有道高僧分别辅助诸子,一方面帮助诸子为马皇后念经祈福,再一方面对诸子实施佛教道德教化。由此因缘,诸皇子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周王朱肃大造佛像应与此因缘有关。至于他为何选定5048这一数目,有学者认为与佛教大藏经入藏经目有关。佛教大藏经入藏经目最早由唐代西京崇福寺高僧智升编订,主要体现在他编着的20卷《开元释教录》中。在这部经目着作中,智升选取了5048卷经典作为大藏经的定数。后世雕印大藏经多依之为准,或以之为基础略有增删。也有学者认为是受到南朝傅翕大士发明的转轮藏的启发。转轮藏是一种储藏大藏经的活动装置,转动一周,即表示念诵全套大藏经一遍,可谓一举而多得。朱肃选定此数造像兼具礼佛和诵经的功德和意义,与转轮藏的功用完全相似(金申:《历代佛像真伪鉴定》,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应该说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周王造像国内外其他一些博物馆和私人手中也有收藏,初步统计存世数十尊。这些造像大小、风格完全一致,应当是一模所出,只是保存品相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造像也有不少仿品出现,有的是近年新仿,有的是清末民国时期所仿。不论何时仿制,仿品与真品区别明显,不难鉴别。图三 明永乐 铜镀金金刚手菩萨像 高20厘米 国内收藏家藏  永德时期宫廷汉藏风格造像  永乐皇帝为推行其宗教笼络政策,专门在宫廷设立造像机构,铸造藏式佛像,赏赐给西藏上层僧侣。当时宫廷造像机构称&佛作&,隶属&御用监&,明人刘若愚《酌中志》对御用监及佛作有明确的记载(见《酌中志》卷十六)。据史料记载统计,从永乐四年(1406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期间,西藏向明廷至少进献了七次佛像,而在永乐六年(1408年)和永乐十六年(1418年)间,西藏六次接受明廷赐赠的佛像(海瑟?噶尔美着、熊文彬译:《早期汉藏艺术》,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这说明,最迟在永乐六年明代宫廷造像已开始制作。宫廷造像始于永乐时期,宣德时延续不衰,但宣德以后便骤然销声匿迹了。它为何突然消失,我们不得而知。因此,明代宫廷造像实际上主要指明代永乐和宣德两朝宫廷制作的藏式佛像(图三),习惯称之为&永宣宫廷造像&或&永宣造像&。  据调查,存世的永宣造像国内外有400余尊,供奉或收藏在喇嘛庙、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其中,国内有300余尊,藏地多而分散,首都博物馆收藏50余尊,是所知国内永宣造像最多的一处收藏单位。国外100余尊,主要收藏在博物馆和私人手中,收藏地分散。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英国收藏家斯皮尔曼(Speelman)历40余年收藏的14尊永宣造像,是已知国外永宣造像最大的藏家。当然,这些数量反映的并不是明代宫廷造像的实际情况。明嘉靖、崇祯时,朝廷发生多次撤毁藏传佛像的事件,一些永宣造像可能遭到破坏;而&文革&期间毁坏的大量佛像中也应有永宣宫廷造像。  根据现存的造像实物,我们对永宣德时期宫廷造像的风格来源、艺术特征、发展演变、题材寓意和文化价值等,获得了初步的认识。  第一,风格来源。永宣造像是新型的佛像艺术模式,风格独特而成熟,在藏传佛像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在元末明初西藏成熟的艺术风格基础上,大胆地吸收汉地审美观念、表现手法和工艺技术,将汉藏艺术完美地融于一体的新的艺术风格。独特之处在于大胆地吸收了汉地艺术,实现了汉藏两种艺术的完美融合,这是以往西藏佛像艺术不具备的特点。若追溯其艺术来源,我们以为,它不是来源一种具体的艺术模式,而是一种艺术潮流和倾向。这种艺术潮流就是元初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开创的汉藏佛像艺术交流的潮流,永宣造像正是秉承了这一汉藏艺术交流的传统而开出的一朵璀璨夺目的艺术之花;如果没有元初以来汉藏文化艺术的密切交流,就不可能结出永宣造像这一艺术硕果。因此,基于艺术因素的组合元素,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汉藏风格&。  第二,艺术特征。永宣宫廷造像,风格统一,艺术特征基本一致。其具体表现为:造像面部宽平,具有明显汉人审美特征。躯体结构匀称,宽肩细腰,造型端庄大方。四肢粗壮,肌肉饱满,细部刻画精细入微。衣纹采取中原地区表现手法,优美流畅,质感颇强。装饰上亦吸收中原地区传统手法,特别是菩萨和女性尊者胸前及腰部的U字形联珠式璎珞,体现了中原地区传统的审美情趣。所有造像皆配有莲花座,莲座造型规范,装饰讲究,上下基本呈垂直状,座壁满饰一周莲花瓣;莲瓣饱满有力,头部饰有立体感极强的卷草纹,上下边缘又各饰一周大小一致的圆形联珠纹。莲花座刻&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六字纪年铭款,字体柔美;铭款从左至右刻写,而非当时中原流行的自右至左的倒书格式,如此刻写旨在迎合和顺应藏族人藏文读写习惯。莲花座下皆有装藏,封底盖中央部位刻画十字金刚杵,固定封底盖的方法为剁口法,底盖封实后,一般要用掺有朱砂的封蜡封好底盖周围的缝隙。用黄铜铸造,采用中原传统失蜡技术,铜质细密莹润,铸完后进行镀金处理,金质纯厚,亮丽悦目。从整体上看,所有造像皆造型完美,材质优良,工艺精湛,流光溢彩,彰显出雍容华贵的皇家艺术气派。  第三,风格演变。从局部特征看,永宣造像也存在差别,大致可分三个时期,即永乐前期、永乐后期和宣德时期。永乐前期,约从永乐六年(1408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是明廷造像的创立时期。造像体态优美,面相妩媚,装饰繁缛,气质优雅,做工精细。其整体造型、装饰风范基本定型,但是局部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印度和尼泊尔造像遗风,最突出的是莲花座上的莲花瓣,细长饱满,劲健有力,造型优美且神韵十足,典型实例如斯皮尔曼旧藏19厘米的旃檀佛像。永乐后期,约从永乐十九年(1421年)到永乐末年(1424年),为明廷造像的定型时期。造像体态趋于平稳,较少见到三折枝式的动感姿势,面相宽平,眉眼平直,具有明显的汉人面相特征,最突出的特点也是莲花瓣,形制比永乐前期明显宽肥饱满,莲瓣头部出现卷草纹,典型实例如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的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宣德时期,主要为宣德帝在位时期(年),是明廷造像的发展时期。承袭永乐后期特点,但躯体更趋肥胖,略显臃肿;面部更趋汉化和男性化;莲花瓣更加宽肥饱满,莲瓣头部的卷草纹饰更加繁缛,更具装饰意味;衣纹的质感亦比起永乐时期强烈;体量普遍增大;整体风格和表现手法明显不如永乐时期优美精细。值得注意的是,现存400余尊永宣造像中,宣德时期造像约占十分之一。这应是永宣宫廷造像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  第四,题材寓意。永宣造像题材丰富,初步统计约有30种题材。按照每种题材在总数中所占比例的多少,依次有绿度母、文殊菩萨、四臂观音、金刚萨、释迦牟尼佛、金刚持、不动佛、金刚手菩萨、弥勒菩萨、药师佛、无量寿佛、大日如来、不空成就佛、宝生佛、二臂大黑天、四臂大黑天、大成就者毗瓦巴、马头金刚、上乐金刚、喜金刚、吉祥天母 、地狱主、自在观音菩萨、摩利支佛母、大轮金刚手、地藏菩萨、旃檀佛等。这些题材虽然与藏传佛教数百上千的种类相去甚远,但是却有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寓意。首先,大部分题材是藏传佛教各教派和藏族人民共同信奉的,如文殊菩萨、四臂观音菩萨、金刚手菩萨、绿度母、释迦牟尼佛、五方佛等,体现了明廷对藏传佛教各教派和藏族人民的普遍尊崇。其次,一部分造像带有明显的教派属性,为某一教派单独崇奉,而且基本每个教派都有代表。如金刚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崇奉的本初佛,毗瓦巴是萨迦派尊奉的重要上师,喜金刚和二臂玛哈噶拉也是萨迦派专门崇奉的本尊和护法神,文殊菩萨、地狱主为格鲁派崇奉的本尊和护法神。这从侧面反映了明廷对西藏推行的&众封多建&的民族宗教政策。再者,少数造像题材来源于汉地佛教,如旃檀佛、高僧形象的地藏菩萨等。特别是旃檀佛,堪称内地佛之重宝,因为它是模仿十六国时期传入汉地的一尊印度旃檀佛像制作而成(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卷41)。永宣宫廷仿制如此神圣的佛像赐与藏族同胞,表达了深切的宗教关怀,表现了政治家的远大抱负和胸襟;同时通过这种赏赐,也丰富了明代宫廷造像和藏传佛教艺术的题材与造型,为当时汉藏佛像艺术交流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色彩。  第五,文化价值。永宣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价值。永宣造像造型完美、装饰繁缛、工艺精湛,尽显皇家气派;同时所有的造像上都清晰地刻有&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款识,具有宫廷造像的明显标记。这些艺术特点印证了史料记载的永宣造像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见证了明代汉藏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密切的文化艺术交流。二是艺术价值,一方面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永宣造像由宫廷御用的优秀工匠塑造,造型优美,风格纯熟,细部处理精细入微,生动传神,表现出高超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体现了艺术风格的创新,在藏式造像风格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融合汉地传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手法,实现了汉藏艺术的完美融合,标志着藏传佛像艺术的新高度,且开创了藏式造像的新风尚,学术界称之为&汉藏风格&或&北京风格&。三是科学价值。永宣造像皆用失蜡法铸造,不同于内地传统惯用的翻砂法,铸工精细而复杂,涉及冶炼、塑模、制范、铸造、打磨、镀金、装藏等多种工艺。塑造出来的佛像,尊尊皆铜质细润,色彩华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令人称奇叫绝,体现了当时冶炼和铸造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特别是在铜材的使用上,皆用黄铜铸造,黄铜是一种铜锌合金,质地细密,色泽明亮,且耐腐性强。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明代铜器铸造称为&第二次铜器革命时代&和&铜器的文艺复兴时期&,足见永宣造像工艺成就之高。四是宗教价值。永宣造像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宗教意涵,象征着藏传佛教不同的思想理念和追求,对研究明代藏传佛教思想发展、教派发展和神像崇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传统观念,明廷造像都有刻款,像身刻&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纪年款,否则就不是宫廷造像。近年,笔者发现十余尊造像在整体风格和制作工艺上与明廷造像几乎没有差别,只是缺乏宫廷造像具有的标记性刻款,如首都博物馆收藏的莲花手菩萨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收藏的无量寿佛像等,都是铜镀金的造像形式。后者由黄铜整体铸造,表面镀金。座底封藏完好,底边有清晰的剁口,并露出黄色的铜质,封底涂满红色朱砂,中央位置刻画十字金刚杵。通观整躯造像,造型完美,形象庄严,装饰繁复,工艺精细,具有典型的皇家气派,体现了明代永乐和宣德时期宫廷造像的鲜明特点。  根据这些造像实物,并结合史料记载分析,明廷造像应有不刻款佛像,是否刻款不能作为宫廷造像是与非的决定性标记,只可作为判断宫廷造像的不同用途与去处。这两类宫廷造像各有不同的用途和去处,刻款佛像主要用于赏赐西藏上层僧侣,直接为朝廷推行的宗教笼络政策服务,像&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款中的&施&字,就已标明了它的用途,有布施者,就有接受布施者,体现了大明皇帝对接受布施的藏族同胞的仁慈和宽厚;不刻款佛像则主要满足内地皇宫内外佛堂和皇家喇嘛庙殿堂的供奉所需。  宣德之后宫廷造像的影响  永乐、宣德之后,虽然宫廷造像突然销声匿迹,但是宫廷造像的影响并未因此消失,它因藏传佛教在内地传播的需要继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这种情况在一些藏传佛教寺庙里可以看到。明时,随着藏族僧人络绎来京朝觐和定居,北京、南京等地兴建了藏传佛教寺庙,如北京建有真觉寺、护国寺、大慈恩寺、大兴隆寺、大能仁寺、慈仁寺、法海寺、大觉寺等十余座喇嘛庙。这些寺庙既是传播藏传佛教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宫廷造像艺术的重要所在。今天,这些寺庙多毁坏不存,但是从少数保存的遗迹和遗存中仍可一窥永宣之后宫廷造像艺术的面貌与风格。  现存明廷风格造像最多、最集中者首推北京五塔寺的金刚宝座塔。寺中殿堂在20世纪初被毁,唯金刚宝座塔独存。金刚宝座塔上雕刻有各种藏传佛教神像和纹饰,最突出的是佛像,整座宝塔上雕佛像1561尊,它们在宝座和五座小塔上分层排列,错落有致,宛若一个佛陀的世界。佛像题材主要是五方佛,即大日如来、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宝生佛和不动佛。形象特征基本一致,皆螺发高髻,跏趺端坐,身披袒右肩袈裟,唯以所结手印不同而相互区别,所结手印依次为智拳印、弥陀定印、施无畏印、施与印和触地印。佛像风格都是典型的藏式造像风格,但同时融入了中原传统艺术因素,与永宣宫廷造像风格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只是体态略显丰臃。史料记载,这座金刚宝座塔建成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可见这些浮雕佛像皆应完成于成化九年之前,代表了永宣之后内地藏传佛像的基本样式。  大觉寺位于北京海淀区台山,始建于辽代,在明代地位显赫,正统十年朝廷颁赐《大藏经》一部给大觉寺永充供养,先后有智光和周吉祥两位着名高僧住持于此,为其历史增添了诸多荣光,而该寺供奉的佛像受到了明代宫廷造像艺术的影响也就不足为奇。现在,大觉寺大雄宝殿和无量寿佛殿供奉满堂佛像,大雄宝殿供三世佛像(过去、现在和未来)、十地菩萨像和二十诸天像,无量寿佛殿供西方三圣像(无量寿佛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三大士(观音、文殊和普贤)像和十八罗汉像,除三世佛像是1972年从智化寺迁移而来和十八罗汉像为近年新塑外,其他皆为大觉寺原有的供奉。这些佛像面形长圆,神态庄肃,身躯健壮,造型大方,装饰繁缛细腻,衣纹流畅优美,体现了明代宫廷造像的典型特点。特别是大部分造像都采用了彩绘和装金,工艺繁复,装饰华美,保留了明代宫廷彩塑技术特点。  北京石景山区的法海寺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正统九年建成,由汉藏僧俗官员出资兴建,其中,藏族助缘僧人达10人之多,包括释迦也失、班丹札释等着名人物,他们的名字镌刻在《法海寺记》碑刻的碑阴。由此因缘,法海寺自然地融入了藏传佛教文化和艺术元素。大雄宝殿内,原供奉三世佛、胁侍菩萨、十八罗汉及大黑天等造像,风格皆体现了永宣宫廷造像的鲜明特点。虽然这堂佛像早已被毁,但从留存下来的老照片我们仍可以清晰地看到永宣宫廷造像的遗风。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首都博物馆等文博机构,以及艺术品拍卖会、古玩市场上,我们还可看到刻有具体年款的藏式金铜造像。根据造像上所刻年款统计,分别有正统、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和崇祯等时期,时间跨度长,分布密集。这些纪年造像在风格上也基本保持了永宣造像遗风。如首都博物馆收藏的铜镀金金刚持像从题材上看就是一尊典型的藏传造像,汉藏融合风格,与永宣造像风格完全一致。造像的刻款在莲花座底沿的直边上,刻款内容与形式也与永宣造像不同,为自右至左刻写:&大明正统丙辰年奉佛弟子□显兴曾阮阿禄□福喜黎法保正月上朔日发心造。&刻款形式采取了汉地传统的读写习惯。从这尊造像体现出来的艺术特点看,永宣之后这些带纪年的藏式佛像不仅具有浓郁的永宣造像遗风,还有中原铸造的明显标记,充分反映了永宣之后明代宫廷造像在内地藏传佛像艺术上的地位和深远影响。  永乐至正德时期内地传统造像  永乐至正德时期,内地佛像艺术以汉藏风格的永宣宫廷造像为主要艺术形式。当时,大到寺庙供奉,小到百姓供奉的造像,都受到永宣造像风格的明显影响。从具体特征看,以佛和菩萨为主的汉地佛像都有明显的藏式造像特点。如佛像,头部的肉髻变成了高高隆起的塔状形式;腰部有了明显的收束;袈裟样式和衣纹形式与永宣造像一样;佛座也都是永宣造像惯用的半月形束腰式双层莲花座;躯体结构变得匀称,姿态趋于端正,而不像宋元时汉地造像生动自然,富于个性。菩萨像的藏化也很明显,头冠与永宣造像头冠一样,也是花冠和发髻冠并用,花冠正面有半月状装饰;胸前有U字形的联珠式璎珞,似网状罩于胸前;衣纹非常写实;全身结构与姿势变得匀称和端正;莲花座多为半月状束腰形式。明代中原造像的这些变化与传统风格相比大相径庭。可以说,永宣造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原地区传统的造像面貌,表现出带有藏式特点的新的艺术风貌  此时期造像遗存很多,博物馆和艺术市场上非常多见。首都博物馆收藏的铜镀金观音菩萨像,造型大方,形象庄严,做工精细,从造型风格到工艺技术皆具有明代宫廷造像的鲜明特点。天津文物公司收藏的铜漆金释迦牟尼佛说法像,整体风格与永宣造像完全一致,只是面相和躯体略显肥胖,衣纹质感更加强烈。它的表面装金采取了漆金技法,更显示了它不同于藏传造像的汉地造像的工艺技术特点。而首都博物馆收藏的一组明景泰元年(1450年)铜镀金三世佛像尤其值得注意。三尊像的整体风格和制作工艺同永宣造像如出一辙,几乎看不出任何区别。但从莲花座上刻款的内容和形式看,它们明显制作于北京的汉传佛教寺庙,为汉地僧人出资铸造。刻&大明景泰元年岁次庚午圆授广善戒坛传法宗师龙泉寺住持道观施金镀&款。据考,&广善戒坛&是北京两大戒坛之一,在今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内;龙泉寺就是今天的潭柘寺;道观是龙泉寺第36代律宗宗师。这条刻款表明,作为地地道道的汉地僧人道观,完全接受了藏式永宣造像风格,表现出对永宣造像风格的认同和全盘接受(图四)。图四 明景泰元年 铜镀金药师佛像 高8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现存明代汉传佛教寺庙供奉的佛像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永宣造像风格的影响。如北京智化寺转轮藏殿和如来殿供奉的佛像就是寺庙遗存的重要代表。智化寺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正统十一年(1446年)建成,如今基本保持明代建筑风貌。其中,转轮藏殿内置有贮藏佛教《大藏经》的八角轮藏一座,主体经柜朝外立面上浮雕360尊佛像。佛像皆头饰螺发,面相宽平。宽肩细腰,躯体壮硕。身着袒右肩袈裟,下身着长裙,衣纹自然写实。跏趺坐姿,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触地印。佛座为双层束腰莲花座,莲瓣肥硕饱满。整体造型风格与永宣宫廷造像完全一样。  智化寺如来殿两层,各供一组大型佛像,下为释迦牟尼佛与金刚密迹、大梵天,上为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和应身佛释迦牟尼佛,上层的毗卢遮那佛像最具永宣宫廷造像特色。整体风格体现了永宣造像汉藏融合的鲜明特点。智化寺是太监王振舍宅兴建的寺庙,是座纯正的汉地禅宗寺庙,与藏传佛教无丝毫瓜葛。一座正统的汉地寺庙里出现了藏式的永宣风格造像,充分说明了明代汉地佛教对永宣造像风格普遍接受的事实。  嘉靖至崇祯时期内地传统造像  嘉靖帝崇奉道教,佛像艺术的发展不突出。嘉靖帝即位不久,便打压藏传佛教。首先,宣告一些法王、国师、禅师等等罪行,放逐他们回乡;接着又大肆毁坏藏传佛教造像,刮下佛像身上的金屑。据记载,嘉靖帝三次毁佛:嘉靖元年(1522年)三月,薄录大能仁寺妖僧齐瑞竹资财,及元明宫廷佛像,毁刮金屑一千余两(《明世宗实录》卷187,《明史纪事本末》第52,以及《明会典》《国朝典汇》等);嘉靖十五年(1536年),将大善殿及殿内佛像一并毁除,共有金银佛像一百六十九座,重一万三千余斤;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拆毁大慈恩寺,毁掉寺中全部的密宗佛像。这些措施使藏传佛教及其造像艺术在内地一蹶不振,而内地佛像艺术重新回归到传统艺术的独立发展之路。万历时期,因万历帝及母亲慈圣皇太后奉佛,而且大力扶持佛教,内地佛教和造像艺术得以迅速崛起,昌盛一时。目前,国内外现存这一时期的造像实物甚多,可以说是历史上现存佛教造像最多的一个时期,充分反映了明代晚期汉传佛教和佛像艺术复兴势力的强盛。图五 明隆庆二年 铜阿弥陀佛像 高29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这一时期造像普遍造型规范,风格媚俗,题材固定,缺乏个性特点,显现出明显的衰颓迹象。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造像也表现出一些新的时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造型风格的新发展与变化。这一时期的造像明显承袭了宋元时期传统造像的风格特点,但在新的时代审美观念影响下,出现了新的变化,形成了头大身短,面相宽大饱满,体态丰臃的新型造像模式。首都博物馆收藏的佛像中就不乏这种新型模式的代表,如嘉靖十一年(1532年)铜镀金普贤菩萨像,莲座后刻&大明嘉靖十一年正月初八日父讳日男陈佐发心追造&铭,造型端庄,做工精细,品相完好,是这一时期难得的造像精品。隆庆二年(1568年)铜阿弥陀佛像(图五),造型特征基本符合佛像规制,但面目不甚端正,衣纹刻画凌乱,莲瓣和胸前的装饰过于庸俗,整体形象完全失掉了佛像应有的庄严与神圣。背后刻&隆庆二年二月二十一日造凤翔县石洛里南家凹东村居住信士杨士威同室人赵妙清同男杨麒麟史氏杨豸麟张氏匠人薛侃薛进忠薛宗耀&铭,整体风格体现了民间造像的明显特点。铜漆金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造型样式堪称明晚期造像典型代表。  最为突出的变化在造像台座上,发展和创造了一些新的形式。如佛和菩萨像的台座普遍采用仰莲座形式,明显是从宋元造像那里继承过来的。大多数造像还不满足于单一的仰莲座形式,在仰莲座下安配了多角形须弥台座,莲座和须弥座之间以圆柱相连,使造型更趋繁复而别致。这种造型样式为佛像增添高大的气势和华美的配饰,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还具有深刻的宗教寓意。须弥台座象征巨大的莲池,圆柱象征粗硕的莲茎,最上面的仰莲座象征莲茎上开出的大莲花,佛菩萨像坐在这样的莲花座上则象征品格的圣洁和超凡脱俗的崇高地位。  这种造型的台座与当时的宫廷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讲究而复杂的造型推测,极可能是万历朝宫廷崇尚的一种官样模式,而后得到民间的普遍模仿。首都博物馆收藏的铜镀金阿弥陀佛像,身下台座就是这种复杂的形式,体现了明代晚期造像鲜明风格特点。  另一方面表现为净土造像题材的普遍流行。明代晚期,净土思想和信仰盛行,寺庙遍布,高僧辈出,涌现了憨山德清、益智旭、达观真可、莲池株宏四位弘扬净土的着名高僧。随着净土思想的盛行,一些净土造像题材如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等也大量流行开来,它们以各种不同艺术形象和造型姿势,大量塑绘出来,供奉于大江南北的寺庙佛堂之中。2008年北京翰海秋拍的一组铜漆金西方三圣像,是明代晚期净土造像题材的典型代表作品。这组造像虽然是明代晚期作品,但铸造工艺和艺术表现具有超越时代的优胜特点:一是表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二是表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从整体表现看,其工艺水平与明代永乐和宣德时期的宫廷造像应有渊源关系。斯皮尔曼旧藏19厘米的旃檀佛像与此三尊造像极为相似,足以让人联想到西方三圣像在铸造工艺上与明代宫廷造像的关系。图六 明万历十五年 石刻九莲圣母像碑 高240厘米 宽145厘米 北京海淀区慈寿寺  净土造像题材中,观音菩萨尤为突出,多以单独形式流行,是当时社会崇拜的主要题材之一,此时又受到慈圣皇太后的特别推崇,益加盛行。慈圣皇太后姓李,是穆宗皇帝的贵妃、神宗皇帝的生母。《明史》载她&顾好佛,京师内外多置梵刹,动费巨万,帝亦助施无算&。李太后崇拜观音菩萨,自称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明万历四年(1576年)李太后下旨建慈寿寺,在寺后殿以自己的形象塑造九莲菩萨金身供奉。如今北京海淀区西八里庄慈寿寺塔旁仍保留了两通画像石碑,一通&九莲圣母像碑&(图六),另一通&鱼篮观音像碑&,都立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与慈圣皇太后假托九莲菩萨转世的历史相关。这无疑为明晚期观音菩萨信仰推波助澜。  此时期观音造像种类繁多,姿态各异,目前遗存丰富,在国内外博物馆和艺术品市场常见。首都博物馆收藏有不少具代表性的明代晚期观音菩萨像,如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铜观音菩萨与善财童子、龙女像,是明代晚期常见的观音菩萨造像组合;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三彩琉璃水月观音菩萨像,工艺繁复独特;铜镀金杨枝观音菩萨像是明代中晚期观音造像最为常见的样式。(作者:黄春和)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兴趣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菩萨佛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