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扩大劳务分包合法吗价格

滕州日报数字报-滕州市统计局
第A09:专题
| &&&&&&&&
星期三 出版
2015年滕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滕州市统计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5.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1.46亿元,增长4.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3.2%,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13.26亿元,增长7.3%,贡献率59.7%,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20.33亿元,增长7.8%,贡献率37.1%,拉动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0:52.7:40.3变化为7.1:51.1:41.8。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9450元,增长6.8%,按年均汇率折算,达到9547美元。  图1:“十二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图2:“十二五”时期三次产业构成(GDP=100)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2万人,帮扶704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双零家庭”实现动态消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开展创业培训2074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80万元,新增枣庄市级创业示范园区1处,全年扶持创业4100余人、带动就业1.5万人。  物价水平低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1.0%,其中食品类上涨0.8%,烟酒及用品类上涨5.0%,衣着类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5%,居住类上涨1.6%,交通和通信类下跌1.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指数(PPI)92.1%,其中轻工业类97.9%,重工业类89.6%。  图3:2015年各月累计居民价格指数(上年=100)                    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年末全市私营企业总户数13638户,从业人员14.24万人,注册资本367.29亿元,分别增长25.7%、16.0%和39.1%,其中当年登记注册私营企业2823户,增长65.5%。年末个体工商户99803户,从业人员25.69万人,注册资本62.92亿元,分别增长2.9%、5.0%和11.1%,其中当年登记开业的个体工商户9774户,增长48.6%。  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取得新进展。滕州经济开发区年内引进项目8个,入园企业达到368家。36个在建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6亿元。在全省136家省级经济开发区中位列第6位,成为我省三年来唯一一家通过省政府审核推荐创建的国家级开发区。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总体较好。全市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143.4亿元,增长4.0%。其中,农业总产值99.6亿元,增长4.0%;林业总产值0.65亿元,增长2.0%;牧业总产值28.5亿元,增长4.1%;渔业总产值4.4亿元,增长3.5%;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0.3亿元,增长4.2%。全年粮食面积165.5万亩,总产量达到87.9万吨,增长1.0%;肉类总产量11.77万吨,增长1.9%;水产品产量5.9万吨,增长0.2%。  表1:2015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林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新增成片造林4.9万亩,新建农田林网面积2.5万亩,新发展花卉苗木1.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5%。顺利通过全国绿化模范市核查验收,秀美荆河被评为省级湿地公园。  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年末城乡集中式供水处达553处,总供水量达3095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187.33万千瓦,增长4.9%。全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机械植保面积167.26千公顷,增长1.1%。全市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018.4吨,下降2.3%;使用化肥(折纯)量12.33万吨,下降1.1%。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绩效评价中列全国第3位。“滕州马铃薯”成为全国马铃薯第一品牌,“龙阳绿萝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新认证“三品一标”32个,总数达到196个。全市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场103处,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处。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70家,总数达到1691家,新创建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6家。全市土地流转面积27.84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退库规模以上企业19家,总数达到477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按所有制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1.3%,集体企业下降46%,股份制企业增长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4.7%。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2.1%、重工业增长9.1%。按隶属关系分,市属以上企业下降13.3%,滕州市属企业增长7.9%,其中市直企业增长20.4%,镇街企业增长7.0%。  表2: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企业效益低位运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实现1366亿元、131.7亿元、68.8亿元,分别增长0.9%、-7.5%和-9.8%。其中,机械机床、煤化工、建材、能源、食品医药、轻纺六大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实现1213.5亿元和115.6亿元,分别增长0.96%和-11.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8.8%和87.8%。  表3:2015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95家,比上年增加3家,完成总产值169.21亿元,下降4%。本年新签订合同额156.38亿元,同比增长5.52%。建筑业总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39家,占全部企业个数的41.1%,其中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8家,产值过10亿元的5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53.34万平方米,下降3.5%,其中住宅面积396.49万平方米,下降5.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1.7亿元,增长1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8.5亿元,增长11.9%;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01.3亿元,增长10.8%,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71.2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91.9亿元,增长18%;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1.4:50.1:48.5。  图4:“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                        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4.5亿元,下降8.5%,房地产投资占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为25.5%。房屋施工面积825.5万平方米,下降13.9%;房屋销售面积127.9万平方米,下降22.7%,房屋销售额51.9亿元,下降29.2%,房屋销售均价为4057元/平方米,下降8.5%。  重点项目建设稳中提质。开工建设重点项目96个,完成投资313.3亿元,滕州卷烟厂异地技改、鲁南化工基地空分装置一体化工程、中材科技新材料产业园、中国玻璃城、南水北调调节水库、滕州城乡配网改造工程等36个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25个枣庄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42.5亿元。山东化工技师学院迁建、兴盟国际商城列入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2亿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增势稳定。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6亿元,增长11.1%。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127.56亿元,增长11.9%。分区域看,城镇零售额293.61亿元,增长13.1%;乡村零售额70.85亿元,增长9.7%。分行业类别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26.59亿元,增长12.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7.87亿元,增长10.2%。  大众类消费增长较快。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经营类别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2.82亿元,增长19.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6.61亿元,增长12.5%;西药类零售额1.12亿元,增长13.2%;日用品类零售额3.09亿元,增长11.6%;建材类零售额2.6亿元,增长9.6%;家具类零售额3.3亿元,增长7.1%。  图5:“十二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商品交易市场活跃。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8个,成交额269.3亿元,增长9.9%。义乌真爱商场一期投入运营,成为全国首家大型城市分销综合体,2015年营业额达到70.3亿元。    六、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共引进各类外来投资项目372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03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650.1亿元,增长20.4%。其中,实际利用境外资金5500万美元,下降12%。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个,合同利用外资451万美元。  进出口总额小幅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53611万美元,增长1.5%,其中出口50619万美元,增长23.6%;进口2992万美元,下降74.8%。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39家,其中进出口过百万美元的企业达47家。进出口贸易涉及160余个国家和地区。  对外合作势头平稳。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完成3350万美元,外派劳务实现1090人次,分别增长2.3%、3.4%。  图6:“十二五”时期进出口总额                      七、交通、邮政、通信和旅游    道路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加快推进S343北留线改建、S345枣济线新建等国省道建设,完成全市农村道路提档升级115.88公里,完成S241平滕线中修、级西公路、党东公路上黄庄至马庄段、前进大桥等一大批交通工程项目建设。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3343.7公里,其中,国省公路297.8公里,村村通公路2629.8公里。  民用汽车快速增加。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5.43万辆(包括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和挂车3693辆),比上年末增长10.0%,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4.51万辆,增长11.4%。民用汽车中,载客汽车13.58万辆,载货汽车1.58万辆。营运车辆9454辆,其中载客汽车879辆,载货汽车8111辆。  公交事业快速推进。滕州至蒋庄矿、滕州至田陈矿、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至济宁两城等6条线路完成公交化改造,投资1.06亿元更新更换新能源公交车178部,建成港湾式公交站点37处。  邮政通信业较快增长。全年发送函件14.87万件、特快专递10.14万件、报刊杂志1265万份。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7.71万户,下降23.9%;移动电话用户141.11万户,下降1.4%;互联网用户27.67万户,增长29.3%。  旅游市场稳步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267.4万人次,增长7.8%,境外入境人数4.7万人次,增长9.5%,实现旅游创汇收入740万美元,增长10.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8亿元,增长10.2%。墨子湿地公园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鲁班湿地公园、洪山口景区、龙振庄园成功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全市A级旅游景区达到18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2处。全市旅行社20家,三星级以上酒店达到6家,特色旅游购物商店47家。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业    财政收入稳步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55.03亿元,增长7.4%;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1%,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市级收入29.2亿元,增长8.5%;镇级收入41.3亿元,增长11.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5.35亿元,增长11.3%。其中,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8.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7.0%,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1.0%。全年民生支出56.8亿元,增长11.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6%。  表4:2015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税收收入小幅增长。全年税收收入91.95亿元,增长0.1%。其中,国税收入39.42亿元,下降8.4%;地税收入52.53亿元,增长7.5%。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9.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分税种看,增值税20.22亿元,下降12.0%;消费税12.20亿元,下降6.6%;营业税13.92亿元,增长17.6%;企业所得税7.47亿元,下降6.6%。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全市拥有各类金融机构10个,金融网点158个。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05.85亿元,比年初增加55.5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389.48亿元,比年初增加46.55亿元。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415.50亿元,比年初增加9.2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78.02亿元,比年初增加18亿元;中长期贷款229.9亿元,比年初增加3.25亿元。  企业融资平台取得新突破。三维钢结构、晨晖电子分别在“新三板”、上海股交中心成功挂牌。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组织实施科技计划104项,其中列入国家、省、枣庄市科技计划41项,争取上级资金2300万元。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95项,获枣庄市科技进步奖22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0%。申报专利1318项,增长2%。发明专利286项,增长3%。授权专利946项,增长2%,发明专利授权量38件,下降29.6%。全年实施国家专利技术619项。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新增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省首席技师2人、省乡村之星3人,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新增枣庄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枣庄市首席技师4人、枣庄市乡村之星5人、枣庄英才7人。  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全年实施技术创新项目258项,完成220项。院士工作站达到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枣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总数分别达到29家和90家,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家,总数达4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02.19亿元,增长7.9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46%,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质量强市战略成效显著。新增山东名牌产品3个、枣庄市市长质量奖2个。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98家,能源管理体系认证17家,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11项,获得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山东省电线电缆标准化委员会在我市建立。  教育事业全面推进。全面做好改薄及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作,实施32处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工作,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3处,选派372名教师到农村交流支教,高分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72所,专任教师13720人,在校学生20.57万人。初中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1%;学龄前儿童入园率85%。本科录取5958人,录取率达到56.67%。  表5:2015年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情况                                        十、文化、广播电视、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28个,新增院线影院1个。新建滕州市城市历史变迁图片展览馆和文化馆分馆。新建、改造、提升镇街综合文化中心6处,村居文化大院100个。开展各类大型文化活动350余场次,完成送戏下乡1000余场,送电影下乡1.2万场,新建村居文体小广场173个,新组建广场舞蹈队312个。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薛国故城、前掌大遗址等一批古建筑的修缮保护工程。全年出土文物460件,全市馆藏文物总数达50520件,其中一级品56件。新增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5处,枣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枣庄市级10项。  广播电视和报业有序发展。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0%,有线电视传送模拟6套、数字146套电视节目,数字有线电视用户25.3万户。《滕州日报》订阅达到13740户,发行量达到3.08万份。  卫生服务条件改善。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7处,全市卫生机构达到927个,其中医院21个,卫生院17个,村级卫生室708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7352张,其中医院5344张。卫生技术人员10347人,其中执业医师2499人,助理执业医师461人,注册护士3003人。  体育事业广泛开展。体育健身工程覆盖到1246个村居。承办国家级赛事赛会3项,省级赛事赛会2项。举办全市性群众体育比赛活动100余次。我市4名选手参加第17届韩国仁川亚运会,获得2金1银1铜。荣获国家级金牌1枚,省级金牌22.5枚、银牌7枚、铜牌3枚。全市体育协会发展到22个,体育俱乐部发展到84家,健身活动站点1356处。体彩站点131家,体育彩票销售额1.29亿元。    十一、城乡建设    城市承载能力增强。城区规划面积达7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584.9公里,城区绿化覆盖面积20.37平方公里。开工城市建设项目195个,完成投资128亿元。实施城市道路工程13项,完成6条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新建12处林荫停车场。高标准实施弘道公园、北辛植物园等城市绿化项目,全年新增绿化面积77万平方米。实施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工程,全年新增供热管网9.7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46万平方米,城区供热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总投资2亿元的城乡燃气一体化“镇镇通”工程,铺设天然气管网65公里,燃气普及率达到99.89%。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14万立方米/日,年供水总量3897万立方米。完成13公里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全年处理污水5170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95.26%。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先后实施级索镇幸福城二期、滨湖镇荷塘月色小镇等8个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完成建设面积7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亿元。回迁上房农村社区29个,入住总户数4万户。  高铁新区建设成效明显。建立“区镇合一”管理体制,与中铁置业合作启动了总投资51.1亿元的起步区基本设施建设,南水北调蓄水库(凤凰湖)、平安路地下综合管廊、凤凰乐园、光大环保能源发电、奥特莱斯生态城等项目进展顺利,高铁新区获评全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园区。    十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和气象、地震    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全市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比2010年削减2632吨、316吨、1765吨、4641吨,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污染物同比改善率和空气质量综合得分在枣庄市排名“双第一”。  环境质量不断改善。18个南水北调重点治污项目全部完成,56家废水企业实施再提高治理工程,建设7处污水处理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要求。11家废气企业实施脱硫、脱硝和除尘再提高工程,完成273台燃煤锅炉整治任务,淘汰黄标车15627辆,实施“黄改绿”1673辆。30家废水企业、13家废气企业和5家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设施,5家企业安装远程高清视频监控设备,6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公厕10座、升级改造40座,新建垃圾中转站2座,地埋式污水处理站3个,累计创建国家级生态镇7个,创建省级生态镇7个,枣庄市级生态镇7个,枣庄市级生态村93个。  全社会用电量平稳增长。全社会用电量60.81亿千瓦时,增长5.3%,其中,工业用电量46.62亿千瓦时,增长4.8%。滕州供电公司售电量25.1亿千瓦时,增长1.5%,其中农业生产用电1.12亿千瓦时,增长9.7%;一般工商业用电6.43亿千瓦时,增长3.1%;大工业用电10.76亿千瓦时,下降3.3%;居民生活用电6.79亿千瓦时,增长6.3%。  各类事故继续减少。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4起,下降29.5%;死亡17人,下降5.6%,其中交通事故死亡14人。  气象地震服务能力提升。全市拥有区域自动站20个,其中4个升级为6要素站。全市平均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36.8℃,极端最低气温为-11.6℃。年降水量为610.8mm,较常年偏少84.2mm。年日照时数为1977.2小时,比常年偏少293.4小时。新明确13处地震宏观观测点,规划建设了11处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启动滕州市地震小区划项目。    十三、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50.76万户,总人口169.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6.2万人。总人口中,男性90.59万人,女性79.26万人。人口出生率13.30%。,死亡率5.65%。,自然增长率7.65%。。全市常住人口165.4万人,城镇化率达56.02%,比上年提高2.72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10元,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76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25元,增长9.1%。  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全年教育、医疗、社会治安、宜居环境、文化生活、干部工作表现得分,分别为94.91分、91.79分、92.91分、88.74分、91.89分、88.76分,综合得分91.5分,实现了城乡群众满意度的“四连增”。  养老保障更加有力。实现企业社会保险扩面8041人,征收各类社会保险费21.67亿元,支付各项社保待遇29.23亿元,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4.67万人,收缴养老保险费1.79亿元;基础养老金月发放标准提高至85元,发放养老金2.72亿元。企业退休人员月养老金人均增加255.6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30个,拥有床位8120张,入住人数6698人。最低生活保障救济48371户、64810人,其中城市3897户、8531人,农村44474户、56279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3876万元。农村五保供养8020人,全年发放3428.6万元。接受社会捐赠2200万元。全市福利彩票网点159个,福彩销售总额2.15亿元。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滕州统计年鉴(2016)》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中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指:  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在当年实际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4、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行业划分标准依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三次产业划分标准根据《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统字〔号);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划分标准仍沿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公安户籍人口、民用汽车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出生、死亡数据、卫生数据来自市卫计局,市场主体数据来自市工商局,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滕州调查队,进出口数据、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市商务局,邮电通信数据来自移动滕州分公司、联通滕州分公司、电信滕州分公司、市邮政局,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服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税收数据来自市国税局、市地税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自人行滕州支行,科技、专利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人才数据来自市委组织部,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社会保险、就业数据来自市人社局,文化数据来自市文广新局,广电数据来自市广播影视总台、中广有线滕州分公司,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来自市住建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市环保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安监局,气象数据来自市气象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2015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经济在转型中保持平稳运行,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社会事业获得新进步,民生改善呈现新成效,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指标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87.88 1.0 夏粮 万吨 41.48 1.1 秋粮 万吨 46.4 0.9 棉花 吨
油料 万吨 3.82 1.6 蔬菜 万吨 288.78 1.5 瓜果类 万吨 6.28 -3.3 生猪出栏 万头 63.87 3.2 家禽出栏 万只 .0 肉类 万吨 11.77 1.9 禽蛋 万吨 4.2 2.0 奶类 吨 789.95 -33.9 水产品 万吨 5.87 0.2 名称 计量单位 2015年 同比增长(%) 原煤 万吨 415.9& -2.9& 白酒 万千升 0.5& 6.7& 啤酒 万千升 13.2& -19.1& 卷烟 亿支 113.5& -1.3& 纱 万吨 6.3& -7.9&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12.5& -11.2& 焦炭 万吨 228.4& 0.2& 合成氨 万吨 23.2& 2.4& 化肥(折存) 万吨 17.4& -1.2& 纯苯 万吨 16.2& 15.8& 精甲醇 万吨 151.1& 0.2& 钢丝 万吨 8.6& -5.0& 水泥 万吨 300 -2.8&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6&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2.8& -4.9&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27.3& -5.8 指标名称 2015年 同比增长(%)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28 #&一般公共服务
教育 .36 科学技术
文化体育与传媒
社会保障和就业
城乡社区事务
农林水事务
交通运输 1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 .05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
住房保障支出
粮油物资管理事务 793 11.85 其他支出
学校数(所) 在校学生数(人)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专任教师数(人) 一、高、中等学校 2
二、中等职业教育 4
三、基础教育 265 50
  普通高中 9
  普通初中 39
  普通小学 217 67
四、学前教育 231
五、特殊教育学校 1 92 15 39 40 指标名称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7 #轻工业 2.1 重工业 9.1 #农副食品加工业 7.8 食品制造业 -1.4 烟草制品业 -12.2 造纸和纸制品业 -16.5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10.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5.2 医药制造业 6.7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2 金属制品业 -0.3 通用设备制造业 4.8 &&&专用设备制造业 7.1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2.8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9.3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7.7
&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滕州日报专题A09滕州市统计局滕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公告公示
&&职业中介
&&养老金模拟计算
& 医疗保险模拟报销
政策咨询及信访投诉:5513665
求职招聘、招工手续:5514581
企业社保缴费、查询:5502873
工伤认定、退休审批:5502698
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5591659
劳动用工投诉、监察:5503278
职工档案托管、提取:5506626
工伤、医疗费报销:5502855
居民养老保险查询:5502882
高校毕业生报道:5522927
职业技能鉴定:5502738
劳动争议仲裁:5532705
小额贷款申请:5503179
请自行保管好档案。
按照你的表述,正常情况下你的档案在市人服
社会保险登记
1、登记范围
用人单位应当自
目前社保卡的办理与否不影响退休金的领取。
职工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用人单位为
请及时与市医保经办机构联系。咨询电话:5
高层次人才专栏
&友情链接:
省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
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西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香港劳工处
澳门劳工事务局
台湾劳动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相关网站
中国中央政府网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
中国就业网
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
中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网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51社保论坛
全国职业培训教材网
中国劳动保障科研网
中国劳动学会
中国社保网
中国国家培训网
中国社会保障杂志
中国劳动争议网
中国就业促进会
中国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工作网
中国创业网
中国医疗保险网
--- 本市网站链接 ---
中国滕州网
滕州市党政办公网
滕州市政务公开网
滕州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网
滕州日报社/滕州在线
滕州信息港
枣庄人才网
版权所有:滕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地址:滕州市学院中路1066号&&&邮编:277599&
&&备案许可证号:&&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滕州市碎石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