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加工业全球最好用的10大底妆10强

马铃薯加工业行业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马铃薯加工业行业分析
||暂无简介
证券分析师|
总评分4.2|
浏览量6876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会员账号:
←点击获取验证码&&&&
您所在的位置: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占世界1/4
13:45:18   来源:人民日报   【
  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悄然推进的时候,“2015世界马铃薯大会”最近在北京延庆举行,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马铃薯专家相聚八达岭长城脚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目前的中国,马铃薯业将迎来一个迅速发展的新时期,马铃薯业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水平提升的见证。小小土豆,迎来了新的机遇。
  主粮化,要把更多马铃薯装进“粮袋子”
  切实感受到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力的,是大田。
  一望无际。蓝色的、白色的马铃薯花在风中摇曳。在黑龙江省克山县河南乡仁发村的马铃薯大田边,仁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习惯背着手,查看着庄稼长势。“大垄深耕,仁发的土豆单产高,长相好,能卖出好价钱。合作社跟龙头企业签有订单,销路不愁。”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去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5570千公顷,鲜薯产量9500多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1/4左右,已成为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马铃薯主粮化,是粮食结构调整的内生性要求。
  粮食供求紧平衡,迫切需要从粮食结构调整中找到新的支撑点。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连年丰收,但粮食总供求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仍将是刚性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20年粮食需求增量在5000万吨以上。向外看,去年我国粮食进口突破1亿吨(约7000万吨,谷物约2000万吨),进口趋势仍呈增长态势。向内看,我国水稻、和三大粮食作物受耕地面积、种植效益和增产潜力的影响,新的增产空间有限。
  加快马铃薯生产发展,可以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小麦、水稻相比,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我国从南到北、从高海拔到低海拔、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有种植,特别是南方地区开发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空间大。目前我国马铃薯单产只有1吨多一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0%,不到发达国家水平的1/3,增产潜力较大。
  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能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广存表示,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的干旱半干旱区,谷物类作物生长发育困难,而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还能减少水土流失。试验表明,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华北地下水超采区,马铃薯亩产仍可达到1.8吨。
  马铃薯主食产品,将进入更多的居民家庭
  “一个萝卜两个蛋(指土豆),就是大伙儿的日子。” 对于蛰伏在贫困山区的云南省鲁甸县龙树乡的彝族村民尔甲来说,马铃薯是一天都离不开的主粮。这里,海拔2000多米,村民房前屋后都是大山包,马铃薯好种好长,村里人吃的,大头是马铃薯,中头是玉米,小头是稻米……
  云南省昭通市扶贫办主任刘强表示,在整个乌蒙山区,大部分村民的马铃薯都是自给自足。现在,搞马铃薯主粮化,满足城里人的需要,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马铃薯业将不再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代名词,马铃薯也不再仅仅是贫困人口的主食。”
  马铃薯主粮化,关键是主食化,增加消费量。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指出,马铃薯主食化是指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在日常饮食里能够占有重要比重的主食产品,作为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主粮的重要补充。马铃薯是非常适宜主食化的粮食作物,它营养全面均衡,富含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钾盐和多酚类,营养价值高。
  主食化,有研发支撑。以马铃薯品种选育为例,中国农业科学院已经绘制完成马铃薯基因组精细图谱,为实现马铃薯分子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我国已建立国家级马铃薯种质资源库,保存近2000份种质资源,为选育主食加工专用品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主食化,有消费导向培育。今年6月1日,马铃薯全粉占比30%的第一代马铃薯馒头在北京成功上市,目前已在北京200多家超市销售,标志着马铃薯主食产品正式成为居民餐桌上的一员。目前我国又成功开发出第二代马铃薯主食产品,将马铃薯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的马铃薯全粉占比,由40%、35%、15%,分别提升至70%、45%、55%,还研发出胡辣汤、油条等系列马铃薯主食新产品。
  李广存表示,为满足工业化生产、连锁餐饮及大型食堂、普通家庭等3个不同层面的需求,我国已开发出一体化仿生擀面机、一步成型米粉机等马铃薯主食加工专用设备,为马铃薯主食产品更多进入城乡居民家庭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选育专用品种,建设优质原料基地
  前景这厢看好。
  展望马铃薯主粮化的未来,农业部食物与营养研究所研究员王小虎表示,通过分析测算,到2025年,我国马铃薯产量新增加520亿斤(折粮),平均亩产达到1500公斤,比目前提高350公斤,亩均效益增加300元以上,农民马铃薯种植纯收入增加450亿元,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
  但,要顺利地把马铃薯装进‘粮袋子’,实现马铃薯主粮化,需要直面目前存在的困难。
  品种依然缺乏。目前我国的马铃薯品种只有少数几个品种适宜中国特色的主食化开发,并且不同的主食化产品对马铃薯品种的要求不同,制作馒头、面条需要马铃薯全粉延展性高的品种,而制作米粉则不然,因此培育出更多不同生态类型的、适宜不同主食化产品加工的品种是关键。
  种植收益不够稳定。近几年马铃薯价格波动严重,2011年—2013年马铃薯价格从最低位经过稳定期到达高位期,2014年多数产区马铃薯价格又进入了低迷期,目前各马铃薯产区的价格又开始上扬。因此,稳定马铃薯种植收益和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十分关键。
  加工成本偏高。王小虎讲,以马铃薯全粉为例,马铃薯要加工成全粉需要经过清洗、去皮、挑选、切片、漂洗、预煮、冷却、蒸煮、捣泥、脱水干燥等多个工序,增加了马铃薯全粉的生产成本,目前马铃薯全粉的价格在10000元/吨左右,是面粉的3—4倍,以全粉为原料的产品成本偏高是马铃薯主粮化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少了一个产业困难,就多了一份产业优势。余欣荣表示,马铃薯主粮化,必须遵循“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要选育一批主食加工专用品种,建设一批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研发一批主食产品及加工工艺,扶持一批主食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农业部正在抓紧编制《全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规划》,将适时发布。
(人民日报)
· ( 13:44:48)· ( 10:53:28)· ( 9:43:27)· ( 9:42:19)· ( 16:33:10)· ( 16:32:39)· ( 15:37:50)· ( 15:17:11)· ( 15:16:41)· ( 15:29:17)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您的位置: &
做大做强中国的马铃薯加工业
优质期刊推荐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企业新闻-1024商务网
您好, 欢迎来到1024商务网 & [请]& [免费]
当前位置: >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更新时间: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目前已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统计,2003年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890万公顷(约2.8亿亩),总产为3.1亿吨,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有150个。  一、世界马铃薯的面积分布  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  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公顷(3亿亩)上下,在近年略有下降。面积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其中,欧洲2003年马铃薯面积为820万公顷(1.23亿亩),占40%;亚洲为780万公顷(1.17亿亩),占38%;两者合计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78%,而马铃薯的发祥地南美洲种植面积仅94万公顷(约1400万亩),只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5%。  近年世界马铃薯的总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却有较大变化,除整个美洲大陆保持相对稳定外,欧洲的种植面积在持续减少,而亚洲、非洲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欧洲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042万公顷(1.56亿亩,1992年数字),下降到了目前的820万公顷(1.23亿亩),下降了21%。其中,主要种植国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德国均有下降,面积分别减少20万、104万、50万和23万公顷,减幅分别为6%、58%、49%和45%。亚洲种植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417万公顷(6255万亩)增加到780万公顷(1.17亿亩),增加了87%。其中,中国的种植面积由285万公顷(4275万亩)增加到450万公顷(6750亩),增加60%;印度、孟加拉的种植面积分别增加了40万和13万公顷,增幅达到43%和52%;朝鲜的面积则由6.1万公顷猛增到18.8万公顷,增加了两倍。非洲的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72.2万公顷(1083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2万公顷(1683万亩),增加了55%。其中,尼日利亚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仅仅0.8万公顷(12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7.5万公顷(263万亩),10多年间面积增加了21倍,一跃成为非洲第一大马铃薯种植国;卢旺达、肯尼亚、马拉维的面积增长幅度也分别达到190%、140%和80%。  从国家看,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450万公顷(6750万亩),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22%,亚洲的58%。苏联解体前曾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常年面积在600万公顷以上,产量在7000万吨左右。苏联解体后,中国即成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种植国。排在世界第二位的是俄联邦,2003年种植面积为317万公顷(4760万亩),占世界的15%;再次是乌克兰和印度,面积分别为160万公顷(2400万亩)和134万公顷(2000万亩),占世界的8%和6%;四大生产国占世界马铃薯总面积的50%。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50万公顷的国家还有波兰(77万公顷,1160万亩)、白俄罗斯(52万公顷,780万亩)、美国(51万公顷,770万亩)。二、世界马铃薯产量与单产水平  在总产上,欧、亚两洲占世界总产的80%,主要生产国地位突出。在单产上世界平均单产水平不高,不同区域单产水平差异极大。  (一)总产  随着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世界马铃薯单产水平不断提高,1961年世界平均单产为12216千克/公顷,2003年为16448千克/公顷,单产水平提高了35%,因而世界马铃薯生产在面积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总产保持相对稳定并稳步增加。与面积分布一样,世界马铃薯产量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2003年欧洲产量为1.3亿吨,亚洲为1.2亿吨,分别占到世界总产量的42%和39%。但两个洲的单产水平并不高,分别为15964千克/公顷和15757千克/公顷,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各国产量看,中国仍牢牢占据着首位,2003年总产达到668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2%,亚洲总产的54%。其次为俄联邦,总产3675万吨,占世界总产的12%。印度的总产为2316万吨,排名第三。美国凭借单产的优势(高达41151千克/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总产达到2082万吨,排名第四位,超越面积在其排名之前的乌克兰、波兰和白俄罗斯。马铃薯总产超过1000万吨的生产大国还有乌克兰(1850万吨)、波兰(1373万吨)。  (二)单产  2003年世界马铃薯单产水平为16448千克/公顷,其中,发达国家的马铃薯单产水平为17835千克/公顷,而发展中国家为15028千克/公顷,差距不大。但不同洲、不同国家受地域、气候、栽培水平的影响,马铃薯单产水平差异很大。北、中美洲单产最高,为36252千克/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其次为大洋洲,33025千克/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亚洲、欧洲、南美洲分别为1和15081千克/公顷,较世界平均水平略低;非洲则为11167千克/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8%,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单产最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大洋洲。世界单产最高的国家是新西兰,单产达到44248千克/公顷,排在其后的有:比利时、丹麦、美国、英国、荷兰,单产分别为4、4、40725千克/公顷,单产均超过40000千克/公顷;而产量最低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如斯威士兰、布隆迪、中非等国,单产低于3000千克/公顷,与高水平国家相差10倍以上,与世界平均单产水平相差5倍以上。中国的单产水平为14842千克/公顷,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三、世界马铃薯的消费利用  从总体上看,世界马铃薯的直接利用和加工利用均以食品用途为主,不同国家人均消费量差异大。  根据年统计数据,世界人均马铃薯占有量为51.8千克,其中用于食用的为32.1千克,占62%;其次为用于饲料,占14%;用于种薯的占11%;其余的13%为加工及其他用途还有损耗。由于历史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各国对马铃薯的加工利用不同,人均消费量也各不相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于马铃薯消费利用的主要差异在消费量。全世界人均年消费量为32.1千克,而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量达73.9千克,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量只有20.4千克。但是,与上世纪60年代初的9千克相比,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量已增长了两倍多,消费潜力巨大。从各洲看,欧洲人均消费量最高,为93.6千克;其余依次是大洋洲,47.3千克;北美,45.1千克;南美,31千克;亚洲,22.4千克;非洲,12.3千克。  人均马铃薯消费量最大的国家集中在原苏联及东欧地区,年人均消费量超过100千克。属于原苏联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年人均消费量为148.8千克,为世界之最。西欧地区,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南美的阿根廷、秘鲁、智利、玻利维亚等国家人均消费量也较大,年人均消费量在50千克以上。非洲的马拉维年人均消费量达到112.7千克,是非洲平均水平的10倍,在非洲众国家中鹤立鸡群;其次的卢达旺,消费量也有50.7千克。除过原苏联国家外,亚洲年人均消费量超过50千克的有土耳其、黎巴嫩;伊朗、以色列、朝鲜等超过40千克。中国为31.3千克,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是,与年的14千克相比,短短几年时间,人均消费量翻了一番还多,增长速度很快。  在利用途径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别不是很大。发达国家马铃薯的食品消费比例为54%,而发展中国家为70%,发展中国家高出16个百分点;饲料比例,发达国家为18%,而发展中国家为9%,发达国家高出一倍;贮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损耗发达国家为6%,而发展中国家为9%,损耗较大;但在种薯使用上,发达国家用去了产量的15%,而发展中国家只是7%。但是发达国家高达15%的用种比例是否包括出口的种薯在内,统计未予说明。关于加工,要专门说明的是,由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行标准化统计,能够还原成马铃薯的马铃薯加工产品(如薯条、马铃薯泥等)又折回马铃薯计入食品利用统计项,不能还原成马铃薯的加工产品才计入加工统计。因而在加工统计中的加工比例不是实际加工比例,这样的统计结果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及世界平均的加工用途比例均为4%。尽管如此,荷兰的加工统计比例仍高达50%,遥居世界首位。美国是马铃薯加工消费大国,表中统计加工比例没有显示,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字,美国在年加工比例已达60%,这一比例中应包括所有能还原为马铃薯的加工产品在内。新西兰的加工比例为16%,也是比较高的。中国的加工比例为8%,高出世界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从相关资料的综合反映来看,发达国家的总体加工利用水平是要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特别是在食品加工利用方面更是如此。宋佰符《充满朝阳的我国马铃薯产业》(2002)一文指出,欧美发达国家的马铃薯加工比例占50%,产品上千种,食品比例占78%,加工业较突出的国家有荷兰、美国、英国、法国、波兰等。其中荷兰加工总量480万吨,占总产量的90%,产值320亿人民币;美国加工量1300万吨,占总产量的73%,产值1108亿人民币;而波兰已成为世界上淀粉、干制品最大的生产国。李惠(2003)则指出,在欧美发达国家,马铃薯加工数量约占马铃薯产量的78%―80%。诸如,2001年荷兰马铃薯总产量为770万吨,加工量为693万吨,加工量占总产量的90%;美国马铃薯总产量为2017万吨,加工总量为1452万吨,占马铃薯总产量的72%;日本的马铃薯总产量为290万吨,加工量占马铃薯总产量的86%,用于加工食品和淀粉的马铃薯占总产量的73%。从总体看,2001年全世界平均约40%―50%的马铃薯被加工升值。四、世界马铃薯贸易  世界马铃薯贸易以鲜马铃薯和冻马铃薯为主,在主要地区的主要国家之间展开。  据统计,2002年世界马铃薯及其制品进出口贸易的总量为2409万吨,占世界马铃薯总产量的7.5%,贸易值为84亿美元。从贸易构成看,由鲜马铃薯、冻马铃薯、马铃薯粉三大块构成,在数量上以鲜马铃薯为主,在贸易值上以冻马铃薯为主,其中,鲜马铃薯的进出口量为1650万吨,占马铃薯总贸易量的69%;贸易值为34亿美元,占总贸易值的40%;冻马铃薯的进出口量为707万吨,占29%;贸易值为45亿美元,占54%;马铃薯粉的进出口量为52万吨,占2%;贸易值为近5亿美元,占6%。近年世界马铃薯贸易的主要特点:  一是马铃薯整体贸易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冻马铃薯贸易增长迅猛。近二十年来,马铃薯贸易处在一个速度较快的增长期。与1980年相比,2002年世界马铃薯进出口总额由23.6亿美元增加到83.9亿美元,增长2.5倍,而同期世界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只增长了85%。具体看,鲜马铃薯的进出口量近二十年间由960万吨增加到1650万吨,增加74%;贸易值由19.5亿美元增加34亿美元,亦增加74%;冻马铃薯的贸易量从39万吨增加到707万吨,增长17倍;贸易额从2.7亿美元增加到45亿美元,增长16倍;马铃薯粉的贸易量从18万吨增加到52万吨,增长1.9倍;贸易值从1.4亿美元增加4.7亿美元,增长2.4倍。由此可以看出,在近20年的马铃薯贸易中,冻马铃薯贸易是增长最快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来马铃薯贸易的增长速度已经减缓,尤其是在贸易额上。年15年间马铃薯贸易量增长84%,贸易值增长2.7倍;而1995年至2002年贸易量只增长了28%,贸易值还下降了4%。  二是贸易集中度高,西欧与北美发达国家占绝大份额。纵观世界马铃薯贸易,一个重要特点是其贸易在重点区域的重点国家展开,再具体一点就是在西欧和北美的发达国家之间展开。欧洲和北中美的贸易量分别占世界的69%和16%,贸易值分别占世界的61%和23%。而西欧的贸易量与贸易值均占到欧洲的95%;北美两个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的贸易量与贸易值均占整个北中美洲的91%。西欧的七个主要贸易国家(荷兰、比利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北美的两个发达国家(美国和加拿大)连同亚洲的日本,10个主要贸易国的贸易量与贸易值均占到世界的76%,其中荷兰一国的贸易量就占到世界的20%。三是马铃薯贸易整体价格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但近年增长速度已经放缓。具体看,鲜马铃薯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冻马铃薯价格略降而马铃薯粉价格有一定上涨。与1980年相比,2002年世界马铃薯贸易产品平均价格由233美元/吨上涨到了348美元/吨,上涨了50%。其中,鲜马铃薯的价格由203美元/吨上涨到207美元/吨,基本保持稳定;冻马铃薯的价格由708美元/吨下降到637美元/吨,下降10%;马铃薯粉的价格由783美元/吨增长到900美元/吨,增长了16%。几种马铃薯贸易产品的价格峰值均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1995年的马铃薯贸易产品平均价格和鲜马铃薯、冻马铃薯、马铃薯粉价格分别较1980年上涨了100%和63%、31%、47%,而2002年的价格则又分别较峰值下降了25%、37%、31%、21%。  五、对世界马铃薯产业形势的总体分析  通过对世界马铃薯产业现状的研究,可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一)近二十年来的马铃薯产业一直保持着一个稳定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在:生产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贸易量不断增长。但是,在度过了上世纪90年代的高速增长期后,进入新世纪的马铃薯产业面临调整,主要表现在:生产面积和产量有所下滑,贸易增长速度放慢,贸易产品价格下降。  (二)马铃薯的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欧、亚两洲是世界的主要生产地,面积、产量占82%;欧洲和北中美洲是世界的主要贸易地,贸易量占80%以上;主要生产和贸易国地位突出,四大生产国占到世界马铃薯生产的50%,十大贸易国占整个世界马铃薯贸易量的近80%。  (三)马铃薯贸易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世界农产品总体贸易的增长速度,冻马铃薯是马铃薯贸易最活跃的部分,即使在这几年世界马铃薯产业面临调整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增长态势。  (四)亚洲、非洲马铃薯生产在近年增长迅猛,成为推动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亚、非两洲多为发展中国家,马铃薯消费利用层次低,亚洲的生产大国包括中国在内并不是贸易强国,非洲则由于生产基数小,其增长对于世界整体的影响力还有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马铃薯利用上的主要差距在于消费层次上,发达国家以加工食品消费为主,而发展中国家以原产品消费为主。  (五)综合以上分析,今后一段时期的世界马铃薯产业在面积上会以稳定为主,在不同区域间的调整将不断进行,科技进步继续推动马铃薯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以食品加工为主的马铃薯利用将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这一点对发展中国家可能更为重要。
上一篇:&&&&下一篇:
本站信息由会员自主添加,如信息涉及隐私等,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发现侵权违规问题请发邮件至或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 1024商务网
浙ICP备号-1 客服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铃薯加工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