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一户一贫困户产业帮扶台帐表为什么没钱到帐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官网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秘书处官网
中英合作中欧合作APEC合作成果展示
湖南资兴: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
(编辑:张冉)
  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总面积2747平方公里,是一个集矿区、库区、林区、旅游区于一体的城市,2013年户籍人口37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2.8%。常住人口34.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3%。2012年资兴适应生态保护、产业转型、产业承接、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实施了“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为当地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自由择业的每个家庭,免费培养一名产业工人,培养1到2项就业技能和致富本领,让已从业者技能得到提升,让下岗失业者实现再就业,实现“培养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使其都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能够谋一生之地。这项工程也客观上提高了农民进城就业能力,为通过职业培训引导农民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改善城镇棚户区居民生活探索了经验,已经成为资兴市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资兴市的做法和成效是:
  一、主要做法
  (一)整合全市职教资源,改革培训体制
  1、整合培训部门和资金
  资兴市整合了劳动、人事等有培训任务的15个部门的人、财、物资源,将各部门一年约2000万元的培训经费整合“充公”,设立专门的“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培训基地、培训计划、劳务信息、资金管理、考核考评”,原来劳动力培训审批的15个章变成了一个章,避免了培训群体重复交叉,培训资金分散,培训质量不高问题,简化了程序、手续,也强化了政府部门干事谋事的专业性。
  2、整合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资兴市将农广校、农机校、劳动技校等7家小单位合并到市职业中专,成立职业教育中心,明确了其在全市职业培训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市教育局副局长兼任校长,财政先后投入3200万元改善硬件,“一户一产业办”组织的所有培训,大多放在职业教育中心进行;以市政府的名义,特聘48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讲师团,广揽各类专业人才,有效解决热门专业的师资短缺问题。
  (二)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资兴创新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采取“校企合作、校院合作、订单培训、车间实习、基地实践、异地办班”等模式,确保了培训质量和效果。突出特点有:
  1、建立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资兴市投入40多万元建立起专门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收集了解每个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和培训需求。平台一方面采用“农民点单、政府开班”的形式,将技术培训送上门,一方面也方便政府制定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三年多来,种植、养殖、竹木加工、电工焊工、乡村旅游、家政服务等17大项,每项都有政府组织开办的培训班。
  2、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资兴市根据企业需求设置培训科目,采取“订单式”、委托代培,公司加学校、学校加农户等培训方式,探索出“按需定培”的路子。目前,市职业教育中心与北京京西宾馆、深圳观澜湖高尔夫协会、创维集团、海信科隆等市内外20多家企业建立企校合作培训基地。据统计,已为本地园区企业对口输送产业工人2800多人,为市外园区企业对口输送产业工人5000多人。
  3、建立技能竞赛机制
  从2012年起,培养工程每年开展群众性劳动技能大赛,检验培训效果,激发学习热情,选拔人才,扩大资兴技工影响,促进就业创业。2012年的大赛共有25支代表队,140人参加。现任市旅游公司副总经理就因在2013年导游比赛获得第一名而走上如今的工作岗位。“资兴旅游、电子信息人才、资兴家政”三大培训品牌,也开始走向全国。
  截至目前,“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已经完成各类实用技术培训674期,培训人数34748人,完成78%的应培训资兴家庭户,实现新增就业12121人,带动了30000多个家庭增收致富。不仅初步缓解了农民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矿工和移民安置难的问题,而且还为城市产业转型和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
  二、取得成效
  (一)促进了城镇棚户区改造
  资兴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矿关停压产后近3万煤矿工人需要再就业,居住环境需要改善。资兴市将煤矿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安排在中心城区郊区,培养工程就将矿区、林区产业工人的转岗就业作为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设特色厨师、砌筑工、育婴师、居家养老护理、电焊工、电子商务、旅游等职业技能培训,截止2014年6月,共举办矿区、林区工人转岗技能培训206期10320人次,实现转岗就业8790人,自主创业338人,提高他们融入城市区域发展的能力。
  (二)促进生态移民安居乐业
  茶坪瑶族村是资兴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沉陷区之一,从2010年起373户村民陆续举家从老村搬迁至中心城区郊区的田心社区,老村发展有机茶叶、金银花种植、黑山羊养殖、瑶家特色旅游等生态产业。“一户一产业工人”工程培训全村200余人次,组织劳务输出100人,提高了村民种养殖技能,又基本解决了村民在新村无田、无土的困境,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为了保护资兴东江湖水生态系统,当年修建东江湖水库产生的6万库区移民面临 “有树不能砍、有湖不能渔、有地不能垦、有矿不能采”的发展限制,移民要生存致富,也面临产业转型。资兴市干部认识到,目前强制让他们移出库区,也不现实,只有先让库区的年轻人接受职业教育,提高非农就业能力,率先走出库区,进入城镇就业安居,才能稳妥地实现逐渐减少库区人类活动,保护好库区生态环境,同时繁荣城镇经济。
  (三)解决了工业园区用工荒
  2011年资兴被国家发改委定为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技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吸引力,只有储备一大批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产业工人,才能使转移的产业落地,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竞争力。仅资兴的经济开发区就有300多家企业,用工近3万人,园区内八成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特别技工荒,而资兴市近20万劳动力中,专业型、技能型的不足10%。“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近两年针对园区的企业培训就做了134期,培训6345人次,而且每次都事先征求企业意见,有的还是“送训上门”,让园区企业很容易就能招到技术工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园区约有资兴籍员工8000多人,经过了培训又在本地打工,让工人安心,更让企业放心。
  (四)促进了农民工返乡创业
  大量返乡农民工积极参加培养工程,掌握了一项实用技能后,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愿望更强了,2014年约有8000人返乡就业, 4500多人返乡创业及发展个体产业。随着培养工程的推进,资兴市把“一户一产业工人”逐步提升成“一户一产业能人”,鼓励和帮助一批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城乡劳动者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2015年出台了对创业创新实行“六免六补两优先”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免费创业指导、免费培训,创业贷款免息2年,并将创业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10万元。正在打造的“三湘四水o东江湖”旅游文化街创业一条街,预计可直接调动4000人创业就业,并形成创业的示范效应。
2016(第二届)“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以下简称奖项)评选工作已经启动。现正式邀请你单位参与评选。
处理好“政府引导”和“市场决定”的关系。
近日,云南丽江古城部分商户以关门停业方式抵制古城设卡收费,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5月18日,国家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的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
8月22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陈洪宛同志主持召开中层以上、副高职称以上干部会议。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   邮箱:contact#主办:中共新田县委、新田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田县网络宣传和电子政务办公室联系电话: 邮箱: 政务邮箱: 中国新田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news center
旧的没清走新的又拉来 垃圾围困海口沙坡水库没完没了
&&& 原标题:《大量垃圾&困扰&别污了沙坡水库》新闻追踪 这边一车车清那边一车车倒 旧的垃圾没走新的垃圾又来 &&& 龙华区重视本报报道,将研究治理方案,还水库周边好环境
&&& 沙坡水库旁出现的新垃圾、渣土。南国都市报记者敖坤摄 &&& 14日,记者对此前报道的垃圾困扰沙坡水库问题进行了回访。走访中发现,原本留在水库周围的垃圾还没有清理完,又出现了新的垃圾、渣土。对此,海口龙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尽快研究治理方案,清理垃圾、填平渣土,确保问题不再反弹,还水库周边好环境。 &&& 数日前,记者走访沙坡水库发现,水库北侧垃圾成片,最严重的地方距离水面仅二、三十米;与此同时,水库附近的高坡村所在地由于拆迁后未及时清理,垃圾围绕,触目惊心。本报于7月12日对此进行了曝光。14日,记者再次来到此前曝光的区域。 &&& 在高坡村一块空地上,一辆推土机正在清理垃圾。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3日,接到城西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安排,要求清理该区域的垃圾,到14日上午已经连续清理了10多车垃圾,&剩下的垃圾还有很多,应该很快就能清理完。& &&& 随后,记者发现,水库北边一片树林,一堆堆建筑垃圾倾倒在林子里,这些土堆里夹杂着混凝土块、塑料等。&前几天是没有的。&住在水库边的一位市民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不时有一车一车的建筑渣土往这里倒,也没看见有人管。到现在越倒越多。& &&& 龙华区城管局一名负责人介绍,该处原本是临时垃圾消纳场,不过已经取消。以前,为避免有人在此地偷偷倾倒垃圾,还特意挖了一条深沟,阻止大车进入,但没想到大车又从其他地方进来倒垃圾。针对此情况,该负责人表示将尽快研究方案进行清理。 &&& 与此同时,距离水库水体二、三十米的一个垃圾点至今没有清理,白色的塑料泡沫一点点被水冲进水库。 &&& 城西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尽快与龙华区城管、环卫等部门沟通商议,尽快组织人力、物力将拆违遗留的垃圾清理完毕。至于水库边出现的掺有建筑垃圾的土堆,计划用铲车推平。此外,龙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看到本报报道后非常重视,将协调城西镇政府、城管等多部门,对沙坡水库北侧环境卫生问题如何处理进行研究,尽快形成整治方案,确保问题不再反弹,还水库周边一片好环境。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健康岛频道推荐
海南美食频道推荐
海南房产频道推荐
海南汽车频道推荐
海南一家推荐
家居装饰频道推荐
城市消费频道推荐资兴“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三年培训四万人
  红网资兴站1月29日讯(分站记者 朱孝荣 曹裴媛)1月27日,资兴市召开2015年“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工作务虚会,总结2014年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相关工作。近三年,资兴市累计举办768期“一户一产业工人”培训班,共培训39848人。    2014年,资兴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突出了创新创业、地方特色和培训质量三大重点,促进了群众观念更新、产业转型发展、培训品牌升级、百姓增收致富,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创品牌的既定目标。全年共举办特色厨师、家政服务、农民砌筑工、室内装饰工、电焊、电工、计算机、旅游从业人员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66期,培训8326人,三年累计举办768期,培训39848人。    会议要求,2015年,“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要不断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准确把握工作导向,引导产业发展,做好转型升级,带动百姓增收致富,要加强监督,做好工作评估。
( 16:10:38) ( 15:15:12) ( 11:21:22) ( 10:00:31)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郴州市总工会调研资兴“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
编辑:许成君
发布时间 日 13:35
欢迎订阅郴州手机报 移动发送HW164(字母大写)到 电信发送cz至 联通拔打10010
近日,市总工会调研&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图为座谈会现场
调研组一行来到粤兴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实地了解&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的开展情况。
新闻网7月11日讯(记者 周小丽 通讯员 段正毕 张旭 黎先仪 唐振炎)近日,市总工会调研组一行来到,调研&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工作。
近年来,市总工会在&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中,积极创新工作举措,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晋级、促进就业&四位一体&提升职工职业技能,有效地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改善了市技术工人队伍结构。
据悉,2012年至2013年,市总工会共拨出专款10余万元,采取定向委托培训、直接办班培训、送教上门培训等形式,为2500名职工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帮助572人晋升了高一级职业资格。截至目前,市已举办电工、计算机、等各类培训班451期,培训人数22605人,发放小额创业贷款4400万元。
市总工会调研组一行听取了市总工会的工作汇报并来到粤兴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实地了解&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的开展情况。调研组认为,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效果显著,探索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群众就业难和分散培训、重复培训以及培训与就业相脱节等问题,并建议市进一步结合实际开展特色培训工作。
点击分享到:
关键词:||||
没有相关内容
郴州新闻网微信
& 观后心情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团队介绍 | 视频直播 | 网上投稿 | 网站建设 | 域名空间 |
新闻热线: 广告:2295893 E-mail: 传真:2295893 监督电话:2886133 站长:胡昭全
郴州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郴州日报社南岭网(苏仙北路郴州日报社大门旁)
湘ICP备号 郴州新闻网投稿交流QQ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磁文化产业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