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招聘把哪一天定为哲学日

联合国新闻|世界哲学日教科文组织主办哲学家对话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说,为纪念11月16日“世界哲学日”(World Philosophy Day),该组织从今天起到18日在其巴黎总部举办一系列活动,来自世界各国的数百位哲学家出席。  教科文组织说,今年分别是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和布朗索(Maurice Blanchot)诞辰100周年和99周年。从11月13-16日举行的对话会将以这两个哲学家的思想为主题,即:“列维纳斯-布朗索:思索差异”。  从11月15-16日的哲学对话会,要探讨的主题则包括“哲学、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现代化与女性状况”、“哲学的教学、交流和翻译”、“宗教觉醒及开放社会”,等等。  17-18日的另一场哲学对话会主题是“亚洲和阿拉伯地区面对现代化”,来自这两个地区20多个国家的哲学家将围绕这个主题畅所欲言。教科文组织2005年11月在韩国首尔也举办过题为“亚洲与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和社会正义”的哲学家对话会。  此外,法国“新哲学实践委员会”11月15-16日还将在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题为“作为教学和文化实践的哲学:一种新型公民”的会议,探讨如何向普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哲学教育。其主旨是要说明:哲学并非少数精英从事的活动,而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世界哲学日是教科文组织在2002年发起的,目的是鼓励世界各国与其他民族分享他们的哲学传统,提高青少年对哲学的兴趣,激发人们对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现在不少国家都在这一天举办纪念活动。  教科文组织说,在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土耳其等国家,小学就开设了哲学课。还有很多国家正在教授思辨方法(Critical Thinking)和伦理,也反映了对哲学的重视。  
秘书长发言人高宣扬:“世界哲学日”谈哲学
高宣扬:“世界哲学日”谈哲学
  自2002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的第三个周四定为“世界哲学日”,然时至今日,哲学在很多人眼中仍是一个小众而颇有距离感的领域。“清谈”、“晦涩”、“抽象”是不少人对哲学的印象。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哲学?哲学对普通民众有何意义?“世界哲学日”之际,光明网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高宣扬,谈谈生活中的哲学。以下为采访实录。
  跟哲学相遇是一种幸运
  我高中毕业后考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五年,加上研究生四年,整整九年专攻哲学。毕业后,我又很幸运地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12年。1978年前往巴黎第一大学攻读哲学博士,然后留在当时由德里达当院长的巴黎国际哲学院做研究员,接着又在巴黎第十大学任职到1996年。其中,1989年到东吴大学任教,这期间来往于台湾和巴黎,没有中断自己的哲学研究。2002年我退休后回到国内,又很幸运地受到国内多所大学邀请去授课。
  这段经历,我谈了很多次,一再地说幸运幸运,人生道路上能够像我这样一直连续不断的与哲学打交道,从事哲学研究,是不容易的。这让我的人生很美好,很有意义。
  人生处处皆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的理论问题,这的确是很抽象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自然地进入到哲学领域里去。但实际上,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人人都经常会遇到很多哲学问题,与哲学相遇,但是没有意识到。如果每个人都能很自觉地去思考,他就会很自然地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去看待自己的人生。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可以为每个人的人生带来新的意义,提升他的生活层面,提升他对自己人生的理解。
  人实际上是有超越能力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找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出路,就会不断提升自己。因为人不只是有意志,还有天生的本能的一些情感。更重要的是,人还会思想,这使得人永远都有可能运用思想能力来提升自己的超越性。就像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尽管芦苇很脆弱,但是人高于自然界的一切存在物,他可以通过思想不断超越。正是因为通过超越,人就会遇到哲学,就会达到哲学的高度。只是不同的超越能力,不同的思想能力和训练,使得人不一样。有的人超越得多一点,超越得高一点,对哲学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生命本身不断的超越,可以通过哲学、艺术、科学和宗教这些不同的渠道。在人有超越能力这点来说,人人都有可能理解哲学。
  哲学的“生活艺术”本质有待回归
  哲学本身就是追求智慧的。什么叫做智慧?智慧不仅是理论上的东西或抽象的概念,它是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的。而且经过生活的锻炼,经过丰富的经验对我们的教育、教训,我们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智慧能力。这个智慧从古代开始,基本上分成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这两个智慧连在一起,分割不开。哲学就是一种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结合。中国哲学很早就有自己的传统,从《易经》到《道德经》、《论语》,包括讲兵法的《孙子兵法》,讲医学的《皇帝内经》等,这些都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的哲学总结。《易经》、《道德经》都讲得很清楚,人活着要学会生活的智慧。在古希腊,苏格拉底之前的很多哲学家也都强调哲学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只不过后来西方文化的发展,把哲学变得越来越抽象化、逻辑化,越来越脱离实际生活。
  经过启蒙运动以后,特别是后现代以来,西方的思想家都反思这个问题,认为必须还哲学的本来面目。著名的法国当代哲学家福柯就谈到:“哲学就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法国另外一个哲学家皮埃尔阿多写了一本书说:“哲学是一种生活艺术。”这一点,恰好跟东方的哲学相契合。真正的哲学应该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这种艺术既是理论的,同时也是实践的,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技巧、能力,一种克服困难、处理问题的艺术。而且我们特别强调,现代的社会千变万化,发展速度非常快。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生活,尤其要强调学哲学,掌握好人生的艺术。面对中国现代化,我们应该要走自己的路,要学西方的哲学,更要重新发掘和发展中国哲学。(王超)来源: 光明网[责任编辑:林文芳]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学年度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doc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三次月考文科
政 治 试 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因为哲学是    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B.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C.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近年来,“中国创造”“中国经验”“中国现象”“中国模式”等成了国际流行词。流行词的变化发展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步,这表明人的意识    ①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②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 ③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④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种观点    把具体形态归结为世界的本质,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与“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包含同一本原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A. B. C. D..《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杂乱无章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自然界的发展是客观的    A.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通过调查就能把握客观实际的本质主观决策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7.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上海市长宁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上海市长宁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试​卷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