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经常讲到的慈悲喜舍图片是什么意思

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您目前的位置:>&&&&&&
永信法师:慈悲喜舍,成就未来
日 12:44:00
布施为了对治贪心,为了修行净心(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法中,布施是针对贪心提出的。
先讲一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个农民在自家地里耕地,意外地翻出一个金罗汉,足足有几十斤重。家里人及亲友、邻居都为他高兴,说这辈子再也不用操心吃喝了,再也不用风吹雨打太阳晒地干活了。
可是这个农民却闷闷不乐,整天愁眉苦脸地想心事。
大家都感到很奇怪,追问他到底为什么苦恼。问了很久,这个农民终于开口了:“我一直在想,这罗汉应该有18个,可我现在只拿到1个,那么还有17个金罗汉会在哪儿呢?”
听完这个小故事,大家可能都笑了,笑这个农民如此贪心。
如果细读佛教经典,并结合自己的修证体会,我们不难发现:布施本身不是目的,布施的目的在于通过布施达到净行净心。如果把布施仅仅视作助人为乐,从布施行为中获取一份自我满足,内心安宁,那么,这种布施仍为俗趣。
我们的禅宗达摩祖师与梁武帝相会交谈不契的公案,就是围绕布施这个题目展开的。南朝梁武帝普通八年(公元527年),达摩祖师泛海经广州至建业,会梁武帝。梁武帝是当时有名的佛心天子,崇尚佛教,大兴土木,建造寺院,广赐度牒,剃度僧尼,并且自己三次出家,以身侍佛,均被臣子重金赎回。他想到自己为佛教做了如此广大的布施,所以问达摩祖师有何功德。没想到达摩祖师严肃地回答他:没有功德。梁武帝急了:为何没有功德?达摩祖师说: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因,不是实相。梁武帝问:怎样才是功德?达摩祖师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由于与梁武帝相谈不契,达摩祖师遂一苇渡江北上,后卓锡于少林寺。
这段公案很清楚地说明,停留在世俗水平上的布施,为布施而布施,不是真正的布施,这种布施没有“实相”。怎样的布施才具有“实相”呢?我认为,说得通俗一点,布施为了对治贪心,为了修行净心,为了体证世间万物的空性。布施是外在的,布施者的修行功夫是内在的。
事实上,有实际修行经验的人都有体会:修行的过程,也就是增长智慧的过程。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说“舍”字。舍心的培养在具体修证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舍心与布施关系非常密切,是表里关系,是一体的。但是不少人对这两者的关系不了解,甚至错解,一方面对佛教倡导的布施善举深表欢迎和称赞,另一方面又认为佛教消极厌世。实际上,佛教的“厌世”不是消极的,不是逃避式的心理厌恶,而是对世俗生活觉醒后,即体证世间万事万物空性过程中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佛教的“厌世”,对世俗生活的舍离,恰恰最能体现出佛教徒对于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是不断超越自己的珍贵品质。
正是这个意义上,相传唐太宗曾感叹:“出家修行乃大丈夫之行,非王公将相所易为。”
如同我们做事要“抓大放小”一样,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也有个“抓大放小”的过程。所谓“放小”,就是放弃、舍离人生中不重要的那些东西,比如舍弃世俗生活中的那些小惠小利,舍弃狭隘的自以为是,一己之见,等等。所谓“抓大”,就是抓住人生生死头等大事,觉悟人生,了脱生死,成就道业。现在我们都非常仰慕高僧大德,这些高人之所以高,就因为他们洞彻人生,舍离世俗生活。
所以,决不能把菩萨简单看成是一个乐于助人、闻声拔苦的大好人,菩萨更是一个洞察人生、宇宙实相的大智人,他们始终明了,布施具有的福慧功德,可帮助你在修行路上不致迷失大方向。
少林寺自古就以正信正气、为国为民作为入世道德和人格理想,历史上经常会做打开粮仓、接济灾民的善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继承光大少林寺的优良传统,每年都积极配合政府开展扶贫、救灾、帮助解决残疾人困难等慈善事业。开始做得很零碎:帮群众打井,送米送面,给希望工程捐款,给交通不便的地方修路等等。我想,这种撒胡椒粉的方法,做过也就做过了,不会沉淀下来,没有章法,更没有规模,少林寺应该要把这种善举,当作修行,当作事业来做。
于是,在1993年,少林寺成立了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主要做好这几方面的事:
一是少林寺和河南省慈善总会联合发起并组织实施了“千名孤儿救助”慈善救助项目,以救助在河南省境内19个县1039名孤儿。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些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或病或残、家境困苦,几乎无法生存。其中最小的只有4岁,最大的不过15岁,他们的父母因不同的遭遇都离开了人世,孩子们无依无靠,贫困使他们生存和读书的愿望成了奢想。从2003年起,少林寺向这1039名孤儿每年提供560元人民币救助金(其中包括学费、生活费用等)以及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品,以解决他们的生存与读书所需,直至他们到18周岁。
我把这种善事称为“慈悲喜舍,成就未来”。
2004年,少林寺建立了少林慈幼院,计划分批收养100名这样的孩子,以帮助他们度过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孩子们在慈幼院除了无忧无虑地享受本地最好的教育外,还可以学习少林的武、医等特色课程,最终成长为正直、勇敢、有爱心的人。目前,第一批50名孩子正在慈幼院生活学习,今年我们再准备收养50名孩子,这样就达到了100名。少林寺特别委托登封市最好的学校商埠街小学来教导孩子们完成小学学业,同时还组建专门的管理班子负责慈幼院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平常他们在学校生活,星期天、寒暑假回来慈幼院,少林寺就是这些孩子们的家。
这样做,其一,有效解决了善款发给谁、如何发、如何管的问题,做到公正、公开、规范;其二,与本地最好的学校合作,他们拥有最完善的师资力量,让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上学、读书,有效解决了孩子融入社会,以及教学质量保证等问题;其三,少林寺师父亲自带班、当好大家长,成功解决了孩子人格、心态、心灵、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孩子整天在一起,互帮互爱,情如兄弟姐妹,也激发了孩子的感恩心、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培养起无我、大爱的人格。
二是积极开展慈善国际交流。2005年,国际著名慈善组织“解放儿童”的创始人、曾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马克?柯伯格率团访问少林慈幼院,并与少林寺建立协作关系。少林慈幼院还和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慈善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学习、交流和合作。
三是关注社会慈善事业。汶川地震,我们派了一支僧人医疗队去汶川一线,送医送药。后来凤凰卫视在四川发现他们的身影之后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同时少林寺向四川捐款捐物一百多万。玉树地震,正好赶在少林传戒法会期间,所以没有派僧人医疗队过去,通过河南慈善总会捐款23万多。自发起创立少林寺慈善基金会以来,少林寺累计慈善捐款超过4000万元,这些年,平均每年用在慈善事业的经费在300万元左右。
“文革”后,少林寺在一片废墟上恢复重建,由几间破烂不堪的房子变化成今天这个样子。建设的钱从哪里来?政府补贴有限,少林寺又没有大居士,当地信徒捐赠也不多,靠什么?就是靠省吃俭用,现在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靠门票。
很多人都认为佛教有钱,其实佛教界的穷庙很多。即使如此,少林寺作为一个大庙,一个有影响的庙,我们也得承担起做好慈善事业的社会责任,以此促进僧人更好修行。
我不仅是个寺庙的方丈,还是一个人大代表,不仅自己要多做善事,还要推动整个社会多做善事。在2010年的人代会上,我经过调查学习,提出了“应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事业促进法》立法进程”的议案,我认为,我们国家需要一个完备的慈善法来代替捐赠法。
如今社会的经济有三次分配,包括收入分配,上交税收分配,再就是通过做慈善来分配。我看,在发达国家这方面的法律非常完整,我们也需要有个完整的法律来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其实现代意义上慈善,并不是我们出家人分内的事情。少林寺做慈善事业,是为了体现佛家的慈悲,更多是为了向社会倡导佛家的慈悲,引导和激励全社会的信徒发慈悲心,做慈善事。这也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体现。我们做慈善的初衷就是为了抛砖引玉,是为了起到一个引导和启迪的作用,让更多人关注慈善事业。我想,如果能够通过我们的行为,来倡导佛家的慈悲精神和济世理念,岂不是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好处?当然,我们所做的比起政府和大的慈善机构,还是微不足道的。
编辑:正融
欢迎投稿:
(国内) &(国际) &&&&
QQ:& &&电话:010-05&&&&&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信箱:(国内)&&(国际)&& QQ:
传真:010-13 &&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
吉祥宝塔迎请: &&010-26&&010-
&&&联系人:子桑&&&联系电话: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A座公寓9B-11C&&邮编:100011&&
&&义工报名&&QQ:&&QQ群:&& &&技术支持:010-23
京ICP证130013号 Copyright & 佛教在线版权小小野心家的日志
区别一般宗教所讲的慈善,包括一般社会人士他们所讲的慈善,跟佛教所讲的慈善,到底有什么样
热1已有 132 次阅读&
现在继续再来讲《阿含解脱道次第》的第二章【善人.慈悲喜舍】第三节,
【诸外道出家言:『沙门瞿昙(瞿昙就是佛陀另外一个称呼,沙门瞿昙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为诸弟子说如是法:不断五盖恼心,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因善摄其心,住四念处,心与慈俱,无怨无嫉,亦无瞋恚,广大无量,善修充满,四方、四维、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嫉,亦无瞋恚,广大无量,善修习充满。如是修习,悲、喜、舍心俱亦如是说。』我等亦复为诸弟子作如是说,我等与彼沙门瞿昙有何等异?所谓俱能说法。】
这一段话中有话,不容易理解,但是现在把他解开来,大家就容易看得懂。这一段就是说,一些不是佛教徒的其他的宗派的修行人,他们就好像到佛陀的僧团里面来踢馆那种意思,有点来较量、来踢馆的意思,他们就问佛陀的这些弟子说:你们的释迦牟尼跟你们讲说要断五盖,如果没有断五盖的话,这样就没办法趣涅槃,而且告诉你们要好好修四念处,有慈悲心,也要多修慈、悲、喜、舍,要从点、线、面这样扩充,你们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跟我们也相同这样在讲,我们的教主、我们的法师,包括我们本身也是这样在讲,那你们所讲的跟我们所讲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们一样在讲慈悲喜舍,我们也在讲慈悲喜舍,那你们佛教跟我们一般的宗教所讲的慈悲喜舍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一段的重点就是在于区别一般宗教所讲的慈善,包括一般社会人士他们所讲的慈善,跟佛教所讲的慈善,到底有什么样不同?这一段重点是要问这个。
【众多比丘闻诸外道出家所说,心不喜悦,默然不呵,从座起去。】
就到佛陀那里,也就是很多的出家众,佛陀的这些弟子听到那些外道听到其他宗派的人来问,等于说来踢馆、来问难,然后这些出家众一样不喜欢,听起来就很不爽、不高兴,但是他们又不知道怎么样区别?又不知道怎么样回答?所以他们就去请示佛陀,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样回答呢?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彼外道出家所说,汝等应问:“修习慈心,为何所胜?修习悲、喜、舍心,为何所胜?”』如是问时,彼诸外道出家,心则骇散,或说外异事,或瞋慢、毁诋、违背、不忍,或默然萎熟,低头失辩,思惟而住:所以者何?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闻我所说随顺乐者,唯除如来及声闻众者。比丘!心与慈俱多修习,于净最胜;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
这一段就是佛陀告诉这些声闻弟子,如果有外道、其他宗派的人来踢馆,来问类似这样挑衅的题目、问题,那你们应该怎么样来应对呢?你们就可以反问他们,怎么样反问他们呢?
你们知道「修习慈心,为何所胜?」也就是你们一样在修习慈悲心,但是你知道说修习慈悲心可以提升到何种殊胜的胜境?你们知道吗?你们一样在做慈心、悲心、喜心、舍心,能够提升到何等殊胜的胜境?你们知道吗?如果你这样问其他宗派、外道的时候呢?「彼诸外道出家,心则骇散」他们就会怕,或说异事,他们就会怎么样呢?就是转移话题或说其他的,或是生气、毁诋、违背、不忍,或是没办法回答什么,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呢?因为佛陀就说:「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闻我所说随顺乐者,唯除如来及声闻众者」。这意思就是说,因为一般人他们行慈善,背后往往另外有目的、有所求,有的是要求功德,有的是要求出个名,有的是他行善之后,他背后有他想要的利益。也就是说一般人在行善的时候,背后是另外有目的、有动机。
而佛教呢?佛陀所讲的「出世间法」是不一样的,因为你用有所求之心去行善,你反而没有功德,你有目的为名利而行善,那是没有功德。佛陀勉励大家要多行善、要多行慈悲之心,但是我们是从无我、无私的立场出发,从无条件、无所求的立场-出发去做。这一种慈悲是会减少世间的苦难,而不是要长养我慢,不是要长养自己的欲贪。但是要知道这是高标准的一种行善,跟世间法不一样,所以佛陀就讲:我知道我苦口婆心这样跟大家讲,但还是很少人真的能够做,也真的愿意这样去做,佛陀知道说很少。
「唯除如来及诸声闻众」,除了这些解脱者他们能够三轮体空的去做之外,再来就是这些声闻圣弟子,这些常常亲近佛陀、听闻佛陀讲经说法的这些声闻圣弟子,他们才能够这样真的学习三轮体空的布施,三轮体空的行善,这样知道吗?
这一段讲的就是世间法的慈善,跟出世间法的慈善、慈悲是不一样,有不一样的地方?表面上你看起来好像相同都在行善,但是在本质、在骨髓里面是不一样,这样知道吗?不只是心态不一样,包括说你正确的心态去行慈悲喜舍之后,他还能够获得很殊胜的那些成果,这个不是一般众生用名利心所能够求得的,你愈有名利心所求,你愈得不到。
佛陀所讲那种很殊胜的胜境、境界,你愈是无所求,无我、无私的去做,去行慈悲、慈善的时候,会得到什么好处呢?「比丘!心与慈俱多修习,于净最胜」,如果你内心真的由衷展现出那种慈心来善待一切众生,这样「于净最胜」,就是说:这样对你净化我们的贪、瞋、痴,净化我们的身心,这是帮助最大、进步也最快,这样知道吗?「于净最胜」能够真正的净化我们的身、口、意,净化我们污垢的心灵、我们内心的贪瞋痴,会因为我们真正在行慈心,它会大大的减少、减少。
你慈心愈多、愈常展现慈心,那你内心污垢的净化就会愈快,这样就能够符合诸佛所跟我们叮咛的自净其意,各位不妨去试看看。你如果真正慈心在展现的时候,你内心还会有瞋心吗?还会有嫉妒心吗?不会的!
「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你多修这一种悲心,多溶入世间的苦难、多体谅世间的苦难、多体谅众生的无奈,如果你真的能够溶入世间的苦难,你会觉得众生的苦就像自己的苦,你那一种人我的身相、身见会渐渐的一直淡薄掉。而且你的心量会逐渐一直的扩大、扩大,「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当你悲心修习、多修习的时候,「空入处最胜」也就是说:你的心量会从原来狭窄那一种心胸,很快就可以扩大到空无边处,你的心量会来到像虚空一样的大,这是佛的「空入处」,「空无边处定」。
如果你在修四禅八定的时候,当你真的有慈悲心在流露,平常就有多行慈善慈悲,你在打坐要入定的时候也容易入定,不只是初禅到四禅容易进入,包括第五定的空无边处定也容易进入。你要入深定不容易,只要你有所牵挂、有所畏惧,你还有敌对的境界,你就没办法进入「空无边处定」。你要来到「仁者无敌」,没有敌人、没有牵挂,这时候悲心修习多修习的话,你就容易进入「空入处」,也就是说来到「空无边处定」。这样对你修慈悲心,对帮助你入深定都很有益助的。如果以比较现实的人间来讲,你多修慈悲心的话,你的心到哪里都能够处处很安祥,不会有那些恐慌、恐惧,这个大家好好去体会,那都有密切连贯性的。
「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喜心」就是喜悦、法喜、欢喜心,多往好的方面去想,像这方面你修习多修习的话,「识入处最胜」。就是说你在修深定的那个「识无边处定」,很快就能够进入。也就是说你多修喜心的话,就比较容易进入「识无边处定」。这个「识」也是包括一个人的心量,你的心量会来到无边,那一种人我的界限会模糊掉,慢慢的来到无人相、无我相。
「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如果你平常慈悲喜舍,这个舍心你多修习,修习就是说你常去做、常去做,以前你很吝啬、舍不得布施,身见、我见很强,如果你心态改变过来之后,你舍得去布施,包括行善,有形金钱的付出你也都很舍得,只要我们不是借钱,只要自己有能力,这个世间众生有需要,或是护持弘法方面你都很乐意去做,你平常就舍心修习多修习的话,那你能够来到体悟到什么叫做「无所有入处最胜」,这个很深。因为这是属于四禅八定,以后我们还会讲到四禅八定方面,「无所有入处」不要从负面去解读,这是来到真的能够全然的放下,你能够放下万缘,真的能够放下手中的抓取,那你就能够得到无限,这个很深,以后我们会再来分享。
这一段最主要是解析佛教所讲的慈悲喜舍,跟一般宗教所讲的慈悲喜舍,跟一般世间人所行的慈善是有所不同的。再来包括说舍,这个舍、这个放下,一般人如果你没有深入去闻思修的话,那所放下的还是只能够放下「你所能够放下的」,你放不下的你还是不知道,而且你还是放不下,刚才讲的这句话很深。佛教所要我们去深入的就是,你也要能够来到照见一般人放不下的那些,你真的能够照见到,而且真的能够完全的放下。讲到最深层的就是众生最深、最不容易放下的是什么?是这个「自我」、最深层的。
我可以布施很多的财产,布施很多的金银财宝,我什么都可以舍掉、舍掉,但是那个自是最难也最深、最不容易舍掉的,而佛教所讲的无我、最深层的,那是来到真的你这个自我的抓取都可以舍掉,那跟世间一般人所理解那种自杀是不一样,轻视生命自杀跟佛教所讲的「无我」是完全不一样。这个很深,以后我们会继续再来跟大家解析。
我们现在看第三节后面的【法义分享】:具正知正见的慈悲喜舍与世间法的慈善义行
是有所不同的。修习慈悲喜舍绝对有助于修习禅定与开发智慧。所以慈悲心不怕多、不嫌多,愈多愈好,但是不要为了有助于修习禅定、开发智慧,然后你就一直在世间的慈善里面,在那里做那些,这样又不正确。我们要扣住解脱的核心,但是历缘对境之中,不管在家庭、在公司、在社会、在团体,历缘对境之中我们一样随时的起心动念,就是慈悲善待一切众生,对任何众生都没有瞋心、没有伤害之意、也没有嫉妒之心,你能够这样的话,那你处处点点滴滴都在累积善缘,你点点滴滴的善根福德因缘慢慢在累积之后,你就会具足有很多的善因缘,具足这些善因缘有什么好处呢?请看第四节的解析,十三页的第四节。
如果你没有慈悲心,你的心邪恶不正,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后面这一段讲的是相反的。如果你具有慈悲心、具有善心,你会有具有怎么样的后果?你会得到怎么样的后果?这两段是个对比,我们先来看第一段。
【是为具恶人已,便具亲近恶知识;具亲近恶知识已,便具闻恶法;具闻恶法已,便具生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具不正思惟已,便具不正念、不正智;(这个应该是知,知道的知,但是经文还是智慧的智)具不正念、不正知已,便具不护诸根;具不护诸根已,便具三恶行;具三恶行已,便具五盖;具五盖已,便具无明;具无明已,便具有爱。如是此有爱展转具成】
这一段佛陀把整个前因后果都清清楚楚的跟我们解析,你没有种善因,你种的是恶因,种恶因会有什么样的恶果?第一阶段你没有种恶因,你就会得到另外一个果,再来第二个阶段你没有扭转,又继续在种恶因的话,会得到什么样的果?
「是为具恶人已」是说:因为你平常心术不正,充满贪瞋痴、心量狭窄或是喜欢勾心斗角、争名夺利,你就会亲近恶知识,如果你心术不正的话,你就会去找心术不正的人,你想学一些妖术来报复或是要施展你的法术,你就会去找那些告诉你怎么样去练习、怎么去做那些邪魔妖术的功课。如果你本身一直想要有更多的名利、唯利是图,这样你就会去找那些样告诉你如何一夕致富或是成为暴发户、怎么样走旁门捷径、怎么样才会快速升官发财…,你就会去找这样的人,这样知道吗?
你的心态不正,就会去找不正的人,「具亲近恶知识已,便具闻恶法」。你本身心术不正、
动机不正的话,你所找的那些,你就会认为这方面对方所讲的是符合你需要,就会认为他是你的善知识,但是他所告诉你的一些心术不正的法,正好符合你的所要、满足你的所要。但是要知道他所告诉你的不是正法、不是正道而是旁门邪道,这就是你所听闻的,就是恶法。
就像有的人说想要去学习怎么样开什么万能锁,然后去开人家的车子、门窗、门户…,觉得如果我了学一技之长之后,到哪里都可以不愁吃不愁穿,所以他就会去拜拜这方面的名师、高手,怎么样教他使用一些工具就可以万能锁,到哪里都可以开锁。因为你心不正的话,你就会听闻到别人告诉你的一些密法,但这是有条件的,告诉你拜师要给我多少利益,将来你如果有什么利益的话,要分红多少给我,这样就是「具闻恶法;具闻恶法已,便具生不信」。
你的心如果是不正,然后在名利堆里面打滚,你「便具生不信」,就会对真正的智慧者、对真正讲出世间法、讲解脱道的人,或是会跟你说逆耳忠言的人,你是不屑一顾的,而且还会起瞋甚至还攻击,你不信他那一套,要劝你浪子回头、要劝你回头是岸,但是你认为这样的人太牢骚、不够义气,你所需要的不是这些,你不想听那些刺耳的话,对他的苦口婆心就不会相信,他跟你讲种这些恶因会得什么恶果,你就是不信,所以「便具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你满脑子所想的就是要怎么样成为暴发户、要怎么样去投机取巧。头脑里面所想的就不是一些正法、正道,就不正思惟。
具不正思惟就没有正念,没有智慧、正知、正念的话,就「不护诸根」。当然你不会想要修行,喜欢在滚滚红尘的名利堆里面攀缘,或是在里面寻求你所要的横财,你「不护诸根」之后,便具三恶行。也就是慢慢的你的身心会沾染很多的贪、瞋、痴,贪心愈来愈多,瞋恨心也愈来愈多,愚痴、无明也愈来愈多,这就「便具三恶行,具三恶行已,便具五盖」。
当然,贪、瞋、疑就会愈来愈多,因为你没办法明心,整个心就是会在滚滚红尘里,然后去追逐你的欲贪、满足各种欲望,所以就没办法破除无明,你又继续会处在无明的世界,就会继续颠倒梦想,不断的在抓取、抓取、贪爱、贪爱,包括这个「自我」本身,你也会时时的紧抓着不放,贪爱这个自我,会抓更多的我所,抓更多的我所,只要你这个自我、我所一直在巩固抓取的话,就会继续在六道里面一直浮浮沉沉,在六道里面继续展转具成,也就是在六道里面轮回,就这样在苦海里面浮沉。
所以这一段佛陀就跟我们清楚的解析,种恶因、得恶果的这些过程,佛教是很讲究因果,你种什么因、会得什么果。但是佛教是推翻宿命论,不要一讲到因果,然后又把它跟宿命论牵扯在一起,这个大家好好去体会。佛教是强调因果,你种善因会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但不要落入宿命论里。
「是为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
这一段佛陀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够破除无明?怎么样才能够明心见性?怎么样才能够来到解脱自在?怎么样才能够出离苦海?方法、次第、步骤都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所以要解脱、要成佛,不是抽象、不是遥不可及,只要你懂得方法、懂得关键诀窍逐步的去做,很快就能够实现。
「是为具善人已」,佛陀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平常就多存善念、心地善良,慈悲心善待一切众生,跟众生广结善缘,这样的话,你就会慢慢的累积各种善根、福德、因缘。当你有善根、福德、因缘,本身又是常怀善心、善念的话,你很自然的物以类聚,就会多亲近、也会想要多亲近善知识,这是很自然、很自然的─「物以类聚」。你本身展现是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怎么样的磁场出来,这一种磁场跟类似的磁场就会相应。如果你是具慈悲心、具善心的话,你就容易亲近善知识。如果你真的为解脱而来,就会很容易找到真正能够帮助你究竟解脱的善知识。
当你能够亲近善知识之后,「便具闻善法」。真正有智慧的善知识,他会告诉你:什么样的一条路,才能够迈向究竟解脱,世间法是怎么样?出世间法是什么?什么叫做苦海?什么叫做出离苦海?方法、次第、步骤是怎么样?他会告诉你。只要你身心柔软,他就能够告诉你─「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无上甚深微妙法」。当然这个关键必须来自于你有善念、有善根,而且你愿意虚心学习,当你真的有这一种虚心学习的心态,善知识才能够帮助你,你愿意把你的心量打开,甘露法水才能够流入到你的心田里面。如果你自以为是,退回到前面那一种「不信」,这样就算善知识愿意把甘露法水浇灌给你,还是因为会在你心态的封闭情况之下,那些法水、甘露法水流不进。
所以,如果一个人有这种善心、善念,你就会听闻到、就会不断的虚心学习,你就能够听闻到善法,能够听闻到帮助我们现世解脱的解脱道。「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因为你能够归零、又能够闻法之后慢慢去求证,所以你会有那一种信心,觉得真的就是这样,加上你不断的去求证就知道:真正的解脱道不是迷信,所以你愈来会愈有信心,愈有信心之后,便具正思惟。
告诉你什么叫做真理?什么叫做实相?你就会不断的去求证,而且你会去体会:众生原来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就是没有了悟真理实相,你这时候正思惟,闻思、闻法之后,你会去正思惟,闻、思慢慢的一直在酝酿、一直在加深,当你的心念都放在慈悲跟闻法,你就会愈来愈具足更多的正念、正知。当正念、正知愈来愈增长之后,你就会进入到实修的阶段,就是「护诸根」。
以前常常在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的长短,现在转过来守护六根、收摄六根,返回来检视我们自己、净化我们自己,不再去挑别人的毛病,而是把那些时间转回来净化我们自己,这就是「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
以前你没有回来看自己的时候,你的身口意就是一直不断的在冲动、冲动,当有一天你真的具有慈悲心的时候,你的身心就会渐渐柔软,加上你能够听闻正法之后,又有回来反观、净化我们自己,所以你的身行、口行、意行冲动会渐渐的减少。善知识会告诉你方法,你又照着这种方法,逐渐的去练习、逐渐的去做之后,你各种冲动会渐渐的减少,走路的冲动、动作的冲动、讲话的冲动、意根的冲动会渐渐的减少,这个叫做三妙行。以前做事都很浮躁、很急躁,现在做事会充满一种安祥,不是懈怠而是安祥有条不紊、有条有理,所以「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
当你的各种冲动渐渐减少、身心柔软下来,这时候你再配合「四念处」的修行,很快你就能够将「身念处」修得好、「受念处」也修得好,你的这些基础都是有连带关系的,
hold住课堂的秘诀在这里……
奖励学生的15个窍门,有用又有趣!(教师收藏)
老师最能打动学生的16句话!你说过几句?
优秀学生和一般学生只差“5分钟”,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并不知道!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您的文章也很棒?请立即扫描二维码,使用微信发送消息给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