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有哪些设置模式 各有哪些利弊

> 问题详情
下列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模式中,独立性最高的是()。A. 隶属于财会部门B. 隶属于总经理C. 设在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下列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模式中,独立性最高的是()。A. 隶属于财会部门B. 隶属于总经理C. 设在监事会D.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在行政管理系统设置审计机构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两部分组成。判断对错2下列各个科目中,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一般不再设置的有()。A.委托代销商品 B.待摊费用 C.存货跌价准备D.原材料3小企业会计准则下,不计提坏账准备。判断对错4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面临的问题的是()。A.公司内部管理协同水平低B.新制度推动执行力薄弱C.会计信息化系统应用不全面D.新旧制度交替,衔接过渡难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谈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谈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
&&谈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关于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现状、剖析及对策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当前位置: && 政府信息公开 &&课题研究&&
关于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现状、剖析及对策
产生日期: &索取号:AC4-003
&&& 新中国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在国家审计制度恢复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1984年初,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国家审计机关的推动下,开始内部审计试点工作,之后得到迅速发展。1987年成立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机构改革中,内部审计机构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经历了“推动―滑坡―再推动―再滑坡”的艰难历程,但是内审的工作在发展,内审的质量在提高。如今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不久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面临着新情况新要求。  首先,我国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和巩固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包括国有控股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主流作用,不仅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还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目前国家对国有企业政策促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把企业做大、做强、做实。企业同国家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更加明确,审计监督是明确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产物,因而内部审计依存的客观条件更加充分。内审制度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国内现代企业以“产权清晰、职权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核心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明确规定了企业的监督机构同决策机构、经营机构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制约;强调了监督机构的重要性、必要性。现代内审制度是经营管理分权制的产物。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的需要,必然发展趋势。加强管理、评价业绩、防范经营风险,提高效益将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  其次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国有企业又将面临新的外部竟争环境的压力。世贸组织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以促进开放贸易体制形式,鼓励不同国家厂商间公开公平竞争为基础来决定贸易利益的分配。在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国内企业为求生存发展,对外扩大市场,对内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内审机构是管理的重要部门,应得到高度重视。例如世界财富500强企业都有一整套健全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这样对我国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的范围、内容、管理权限,组织机构、人员素质及组织状况提出一系列的要求。  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急骤变化,就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现状,如何与世俱进,如何健康地发展,真正成为企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功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本文将作一些探索。  遵循科学的精神,从实证中寻求客观的真实,我们对上海市170家企事业单位发放了“内审情况调查表”。同时对上海最早成立内审机构的企业作了专题的考察。观一斑见全豹,从中寻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设运行的轨迹,求索今后发展方向趋势。  一、 研究问题和调查描述  (一)本文主要调查内容  本文对内部审计制度的研究的着重点是从内部审计制度当前实际的情况出发,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需摸清现状:  1、内部审计设置机构状态和组织地位问题  我国内部审计制度自建立以来,内部审计机构状态一直是很不稳定,不够规范。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有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也有与法律企管部门合署办公的,有的不设内部审计机构,只安排一、二名内部审计兼职人员依附在其他部门中等。另外,当企业实施内部机构改革时,首当其冲的往往是内部审计机构,或取消,或合并。内部审计机构是内部审计制度依存的根本,因此,内部审计机构是否健全,合署办公能否体现审计监督作用,哪一种内部审计机构形态能充分显示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是我们调查研究的首选目标。  与此同时,机构的设置后的组织地位,即直属上级,在什么样的领导分管下,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应该讲,内审机构应该在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但是目前,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直属领导,有的向董事会负责,有的向行政正职负责,有的向纪委主任负责,有的向审计委员会负责。我们想通过实际调查分析内部审计机构的直属领导,或者讲,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哪一层的领导下,更能发挥其作用,更能体现出审计监督管理的功能。研究内部审计机构与直属上级领导关系,是否影响决定着内部审计的地位、作用。是我们需要调查的重要项目之一。  2、审计业务开展情况  内部审计机构和从业人员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年度)怎样开展工作?这些内审工作量的完成与内部审计组织状态,其组织地位有何关系。一般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哪些审计项目,其主要审计内容是什么,通过量化测试,考察内部审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审计委员会制度  审计委员会制度日前在我国内部审计界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有些地区的大型企业:尤其上市公司,纷纷设置审计委员会制度。就上海地区那些已经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其运作的情况如何。组织状态及其作用如何,也列入了我们调查的范围。  4、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包括学历、职称)  内部审计的作用大小、质量高低,归根到底落实到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取决于内部审计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知识结构的优化。建立和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不得不关注从业人员的人数配备、学历职称的水平,以及群体情况。从何提高和发展,也列入调查的范围。  (二)内部审计情况调查表的描述  1、 设立项目:内部审计情况调查表共分为:(1)内部审计机构情况。其中包括:内部审计设置的机构形态和内部审计直属上级;(2)1999年度内审计业务开展情况(本级内部审计机构实施项目,包括的本级为主,与下级单位内部审计联合实施项目);与组织状况的关系。(3)审计委员会情况,担任审计委员会的主任是谁;(4)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专业职称。  2、查询过程:我们调查的对象是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主要是上海市内企业(包括二级、三级企业)。调查的方式是填表咨询式。填表结束后要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盖章。在调查表汇总统计时有的单位对某些项目不填写,本文仍以170家企业为基数统计比例数。  二、调查结果和相关的结论  (一) 内部审计设置机构形态和组织地位(直接领导)统计分析      内审机构形态与其隶属关系之比较
  从表格看审计机构的形态目前呈现多元化状态。对170家企业调查情况反映,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59家占总数的34%,各种合署办公的86家占总数的51%,还有未设机构有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及未配专职内部审计机构13家,占总数的8%,大多数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合署办公的,其次是独立机构。究其原因,我国目前企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基本上还是沿用原国营企业的行政模式,通常情况下,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平级,或者把内部审计和财务放在一起,受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或总会计师在业务上、行政上领导。从调查统计上反映的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与法律企管合署办公,与财务部门合署办公,都是机构改革、缩编人员的结果,不同是分管领导不同,并非从内部审计制度职能需要考虑。  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地位是决定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从表格中显示,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属行政正职83家,其次管财务的副职32家,再次是属董事会领导16家,其他27家。1995年审计署第1号令第4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独立在本单位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从调查的审计机构形态和组织地位统计反映的情况看,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独立性是不够的,合署办公的有86家,占总数48%,而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方面,做得尚可,属行政正职领导有83家,占总数的49%。  (二)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形态与开展审计情况的统计分析     内审机构形态与开展审计情况
完成审计项目内审机构形态
从表格上反映,内部审计开展的审计项目次序是基建审计3071项,经济效益审计1180项,经济责任审计929项,以后是财务收支审计769项,通过对财务帐表的检查,审计的功能主要反映在企业的增收节支,资金的真实合法检查,效益的评价等方面。  内部审计机构形态与开展审计情况的统计表明,审计机构形态愈独立,其开展的审计业务数量愈大、种类愈多,审计监督的职权范围广,收效大,对企业整体经济经营活动全过程,多层次进行监督。根据表格表明,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共59家。1999年完成各类审计项目5255次,而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44家,完成1872次。与法律企管合署办公14家,完成454次。与财务部门合署28家,完成298次。从中可以把内部审计机构设在财务部门内,其业绩相当差,审计业务开展最少。  (三) 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地位隶属关系与开展审计情况的统计分析  与上表相关联,从另一个侧面: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与开展审计情况的统计。    内审机构隶属关系与开展审计情况
完成审计项目的直接上级
从表格上显示:内部审计机构的直接领导是行政正职完成的审计项目较多,完成项目5121次;其次,分管财务的行政副职完成项目1537次;再次,隶属董事会完成项目700次。从目前的内部审计开展的业绩多少、优劣与企事业的分管领导有直接的关系。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向行政主要负责人负责,其审计范围大,成果显著,较能充分地、独立地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其次是管财务的行政副职,因为此领导懂审计监督和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和实际效果。而设在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下,内部审计机构合署办公的效果相对就差多了。  (四) 审计委员会制度的统计分析    对170家企业到底有多少家企业完成了审计委员会制度建设,统计如下:
审计委员会情况(据实划圈和填写数字)
担任审计委员会主任的是:1、董事长          52、行政正职        13、其他           74、未设审计委员会    156审计委员会去年开会次数  25次
  从表上统计的结果表明,在170家被调查的企业中只有13家企业建立了审计委员会,占总数的7.6%,绝大多数内部审计机构都没有审计委员会。而担任审计委员会主任的是:董事长,5家;行政正职,1家;其他的7家。  审计委员会制度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来讲还是一个新兴的制度,从其的性质、职能、作用、人员的设置要求比较高,从统计的材料看,我国目前审计委员会制度还处于草创阶段。  (五) 内部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配备的统计分析    内部审计机构与内部审计人员之比较
共有专职内审
无专职人员
与纪检监察合署
与法律企管合署
与财务合署
  从表格的统计数字中表明:内部审计机构愈独立,其专职内部审计人员比例愈高。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其专职审计人员就少。独立形态59家,人数196人,平均数3.3人;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44家,人数87人,平均数2人;与法律企管合署14家,人数28人,平均数2人;与财务合署28家,人数22,平均数0.79人。看来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合署办公22家企业,专职人员不到1人,无专职人员14家,占50%。  从中得出结论是: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的操作和实施,首先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越是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其专职的人员数量越多,因而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大。  从表格反映第二个问题是:专职审计人员设置人数最多的机构18人,最少0人。有79家机构的设置人数1--2人,占总家数50%,其中独立形态32家,占此形态总数55%;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28家,占此形态总数65%;与法律企管合署办公7家,占此形态总数58%;与财务合署办公12家,占此形态总数43%。  从这些统计数值明显地表示:在170家被调查咨询的机构,一半以上的企事业单位专职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势单力薄,远远不能发挥审计监督应有的作用。  (六) 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学历、职称情况的统计分析    学历、职称结构情况
  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和成果。从调查统计反映:内部审计人员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有251人,占统计总数的71%;具有中级职称有206人,占统计总数的58%;而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较为稀少,研究生只有7人,占统计总数1.9%,高职称也只有33人,占统计总数9.2%。从统计的总体上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其专职审计人员的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较为合理,而其他的内部审计专职人员学历较为一般。  目前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从原来的会计专业转过来,经过短期的培训,从事审计工作,知识结构单一,审计方法是从传统的帐表导入的财务收支的审核、评价为主。另外,目前内部审计机构人员人数通常在1--2人,所以形成不了群体的优势。     三、 总结和对策研究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的结论:  1、 就我国而言,一个健全、完整的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内部审计制度,它必须包括(1)具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2)其直属于企业的行政  正职,即对主要负责人员负责;(3)年内能完成一定量的审计业务,从财务收支报表审核涉及到经营管理效益的各个方面;(4)有一定数量的专职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人员的学历、知识结构较为合理。  2、 审计委员会制度初露头角,目前发挥作用不大,却显示了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发展要求。  3、 内部审计制度机构的设置形态,组织地位,监督力度,人员配备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体制不顺,机制不灵,我们目前推行内部审计制度还处在发展阶段,全面有效地实行内部审计制度,确实把它看成自身需要看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针对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一些对策研究,在新的21世纪里,使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 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必要性的思想认识从调查统计的情况看,目前我国对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在思想上还认识不足。以往推动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主要靠国家审计机关,企业的领导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也就是“要我建”。所以存在着许多抵触情绪,认为管企业的“婆婆”已经很多,何必自己再找一个“婆婆”。所以一有风吹草动,例如机构改革,首先要砍,要并的就是内审机构。从调查情况反映,合署办公的有86家,占总数的48%,把内审机构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当然完全丧失了它应有作用和效能。  更重要的是内审监督制度的成败与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重视关注与否有直接的联系。内审毕竟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管理部门。领导重视内审工作就有起色,否则就黯然失色。内审制度靠外力的推动和凭主要领导人的好恶决定了我国内审制度发展的脆弱性。  历史是一面成功的镜子,世界现代内审制度产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进一步的复杂化,尤其是大型企业超大型的跨国公司迅速崛起,不仅管理层的分化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迅速,而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管理者对于降低成本,增长效益的要求更加迫切,公司在作出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到一家公司的局部得失,而且还要考虑到公司的最大利益;不仅考虑到公司的今天,还要考虑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自身对内部审计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包括建立内审团体,创建内审理论,指导内审实践,改变审计方法,制订内审准则等。从而使内部审计制度成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必不可少手段。  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的发展,企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尤其大型、特大型的企业集团与当时世界经济发展要求十分的相似,现在我国是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生产方式,经营的手段等起了质的变化。一个企业立足于市场,必须加强内部的管理,建立起内部监督和评价机制。目前我国有不少民营企业,也纷纷自觉的建立起内部审计机构,聘请高素质的审计人员,积极有效开展审计监督。例如浙江的雅戈尔制衣公司等。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大型企业必须要有内审机构,非有不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把企业内部的控制监督管理作为必需的手段。建立内审制度真正是“我要建”不是“要我建”。随着内部审计自律管理机构内审协会的建立,国际内部注册师考试制度(CIA)推广,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必将促进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进入新阶段。  (二) 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现代内部审计制度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分权的结果 ,独立行使监督权是内部审计制度的价值所在。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是审计制度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具体标准》首要条件是独立性,内部审计师必须独立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准则要求:内部审计师在他们能自由地和客观地进行工作时是独立的,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提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定或评价。这对正确地审计工作实施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要通过组织状态和客观性来获得。对照准则规范从以上对内部审计各种情况的调查反映,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对审计监督独立性原则的认识,把内部审计监督部门混同一般的管理部门。  对审计独立性的本身很难加以评价和测试。我们只能通过对影响独立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不完善,缺乏包括有关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具体法规要求。此外,国企改制实行市场经济过程中,并没有摆脱过去计划经济的机构设置、行政管理的模式的影响。通过调查,清晰地反映出当前影响内部审计制度独立性因素是机构设置状况、独立审计人员的配备。而审计监督重中之重应该是有无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组织状态是审计监督独立性的具体体现。审计监督不同于纪检、监察、法律、企管部门,更不同于财务。它是对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和评价。不是出了问题再去审计,它是防范在前,控制在前,是其他管理部门不能替代的。随着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国企(国有控股集团)面对国际间竞争必须把自身做大、做强,更需要能显示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调查实例证明,内部审计制度的独立性越大,其作用效果越显著。换言之,减少内部独立性影响因素,取决于企业外部竞争加剧和受托经济责任人压力的增加。  (三) 完善法规制度,推动行业协会建设  加速相关法律、条例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内部审计地位的提高。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了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企事业组织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1995年7月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是一部行政法规,使内审制度有了法规的依据,内部审计的法律规定在新《会计法》第四章会计监督、第五章会计机构和人员中也强调,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比较国外《内部审计章程》,对具体的内部审计的严格规范、如内部审计的定位、定义、职权划分、内外关系界定等,我们还有待完善。我们认为中央政府可以对此进一步研究,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的制定,以适应新形势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内部审计不再是国家审计机关直接管辖的范围,这样,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形成了我国三块各自独立,又有联系的组织形状。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同时对内部审计人员管理和培训、内部审计操作规范、内部审计法制建设、内部审计交流与宣传等行业业务的管理,迫切需要有专门的行业自律协会。  内部审计师协会可以把政府和审计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结合内部审计实际贯彻执行下去,成为政府和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加强宏观指导的一个载体和有力助手;对上,能把内部审计需要政府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上给予支持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反映上去,成为政府有关部门获得改进和加强对内部审计宏观管理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这种自我协调、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行业自律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开展灵活多样的各种活动,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有利于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加快和促进事业发展。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宏观管理的实际,也有利于同国际接轨和扩大交流。  2000年中国内审学会改建为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审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建立机构并积极参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起草工作,为内部审计创造规范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发展环境。  (四) 有条件地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  从统计表上看,成立审计委员会的企业是极少数,但企业在市场经济运作,尤其是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更为重要,我们在建立和构制公司框架时,设置审计委员会制度对内强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应该有条件逐步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   审计委员会制度起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是西方企业中普遍建立的一种内部审计制度。196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DA)建议所有的股份公司必须建立由非执行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1972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建议,认为一个有效的审计委员会可以出色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根据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在列入《财富》杂志1000家公司有959家建立了审计委员会。我国审计署1992年颁布的《内部审计发展规划》中把大中型企业建立  审计委员会作为内部审计发展的主要目标。  按照国际通常做法,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三项工作:领导内部审计工作、与外部审计师协商、检查财务报告。经济的发展,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不断扩大,建立的初衷是保证审计质量,关注财务报告的公允性,扩大到关注诸如公司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和社会道德等众多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公司的自我约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还会进一步扩大。  有人会提出公司有了监事会,何必还要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我国的公司监事会有本质的区别。监事会制度是在企业中借鉴三权分立的政治思想的精髓和架构。监事会是受股东大会的委托,代表股东对董事会、董事和总经理进行监督,对股东大会负责并报告。因而监事会和董事会都是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开展工作,监事会和董事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的手段。  审计委员会设于董事会下,代表董事会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和各项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进行独立的评价和监督,是公司内部控制的一种手段,是内部审计发挥着管理的功能。  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十分必要,虽然目前我国对审计委员会制度还没有法律方面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内部审计制度的现状告诉我们,在公司内部设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十分必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地位不高,内审部门与财务部门平级,甚至设在财务部门之下,缺乏独立性,根本不能发挥其评价和控制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执行现状令人担忧,有的为了招揽客户,降低了服务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在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十分必要。一方面,领导内部审计进行审计工作,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进而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工作效果。另一方面,审计委员会对外部审计机构、注册审计师进行协调。协助国家审计机关进行自查自评,选择注册会计师并决定其收费,对审计的成果进行评价,大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另外审计委员会的建立,可以加强董事会对经营管理人员的监督。  (五)转换方法、顺应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  内部审计在西方出现至今有百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和实务,包括机构的设置、审计策略、计划、方法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发展等,对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特别在当前内部审计这一职业正在面临巨大变化的过程中。传统审计模式在查错防弊等条件下有其存在价值,但在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的商业现实。新的经济环境对内部审计提出了发展的要求。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审计理论和实务中,风险基础审计已越来越普遍。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在制订审计计划(方案)时,要对审计的风险进行评价,以确定如何开展审计及审计的工作量。具体方法是运用审计风险模型计算受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可接受的审计风险等因素影响的审计风险(计划的检查风险)。其中,了解和评价控制风险,就是我们较熟悉的内部控制的评审,所不同的是,风险基础审计对内部控制评审的内容更广,方法更科学。  这些国家实践中普遍采用的审计方法是:风险审计法(Risk Based Approach)和风险控制自我评价法(Control & Risk Self Assessment)。其优点在于审计层次更高、审计面扩大又突出重点、节约人力和费用、审计效果适应决策层和管理层的期望。  因此,内部审计人员正在从“经济卫士”转变成“咨询顾问”、“业务伙伴”的角色以及向机构的决策和管理层提供服务。这一变化,使机构的高级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切身感受到内部审计人员是通过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检查、评价、建议、咨询和提出改进措施,帮助他们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这一角色转换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而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规范,以及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种变化将强烈影响到我们内部审计的观念、方法、效果,我们必须顺应这一要求,才能把握住我们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六)充实审计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优化群体结构  提高审计效益,保证审计质量,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根本目标。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必定对从业的审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就我们调查的情况分析,目前应该加强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首先是充实审计队伍人数,选聘优秀的尤其是专业内部审计人员。从审计的内容、范围、质量等诸方面考虑,条件成熟的可以培养选用注册内部审计师,如果一个大型公司企业只设1-2名审计人员在数量上绝对是不够的。这样做无异把内部审计工作最小化,成为一种点缀,装饰。在人员质量上应该选派具有高等学历专业的的、有工作经验的、年富力强的专业人才,而不是把临近退休的作暂时的安置。国外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往往是具有发展前途的管理人才,先放在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一个阶段。因为内部审计人员接触面广,综合评价能力强,技能素质高,同时在工作中能全面接触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层面,能全面较超脱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提升到高层管理层,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  其次,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经济活动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目前审计任务重,人员不足,一时又不能增加人员,为了更好工作,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十分必要。我们应该每年规定一定的时期让内部审计人员充分提高更新知识,进行集中培训,并要形成制度。随着内部审计领域的延伸,审计风险的加剧,繁重的审计任务人力不足的矛盾必将日益突出,不能单纯增加单位人数,而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提高素质,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既要具备传统的财务知识和财务收支审计技术,还必须增加统计、经济、法律、工程技术、计算机等方面知识。新的审计领域要求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来改进目前审计方法。例如利用风险评估模型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计划;运用内部控制度测试的方法来寻找管理系统的薄弱环节;广泛地采用数据统计、管理会计等方法,运用与经济效益审计之中;多渠道的采集包括财经法规、市场信息、有关技术数据、本企业的历史资料、行业资料、国内外其他有关资料等各种与审计有关信息作为内部评审的依据,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益。  再次,优化群体结构。规模较大的企业在组建内部审计机构时,除了配备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外,还可聘用其他的专业人员兼职,例如法律顾问、工程技术专家、经济师、统计师、计算机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形成合力。  现代内部审计制度,是世界各国成功企业普遍采用的内部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竟争日益激烈的今日,它更能显示其有效性和必要性。无庸置疑,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经历过十几年的洗礼,必将迎来更加辉煌、更大发展的新时期。
&上海市审计学会本课题组撰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