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政法委副书记委周将军

老政委廖鼎琳将军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的图书馆
老政委廖鼎琳将军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廖鼎琳政委永垂不朽!第二十一试验训练基地老兵敬挽 讣 告 我们敬爱的老领导、开国将军、核试验基地老政委廖鼎琳首长,日16时46分于301医走完了他103年的人生路程。我党我军失去了仅存几名的五次反围剿、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一位亲历者和见证人。 廖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廖鼎琳将军是江西兴国人,1914年出生,1929年为儿童团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荣获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历任66军副政委、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政委,24军政委、国防科委训练基地政委,炮兵学院正兵团职政委。 在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廖鼎琳政委是8至15次试验领导小组成员,第15次试验领导小组负责人之一。为我国空中、地面、地下多种方式不同当量核试验成功和基地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廖鼎琳老首长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廖鼎琳政委生平
廖鼎琳,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炮兵营通讯员、警卫员、教导师2团连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 ,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指导员、抗大一分校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营教导员、冀中军区第2军分区自卫营指导员、17团政治处主任。第7军分区36区队政委、第7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3纵11旅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副政委、第10军分区副政委、定县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等战役。建国后,任绥远军区旅政委、师政委。36军106师政委。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36军106师政委、志愿军装甲兵指挥部政委。获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回国后,历任66军副政委、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政委,24军政委、国防科委训练基地政委(在核试验基地担任政委、党委第一书记八年,组织领导过空中、地面、地下三种方式达10次核试验)。炮兵学院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被选为党的笫九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四屆人大代表。 传奇的一生 光辉的一生从小就要当红军 廖鼎琳出生在兴国县崇贤乡麻坑子的一个佃农家庭,父亲长年在东固、富田一带地主家里当长工,他很小就寄居在崇贤的伯父家里放牛。1929年九、十月间,在距崇贤一山之隔的富田大坑村靠打短工谋生的母亲到了崇贤,对他说:孩子,跟我回家吧,东固、富田来了红军,打土豪、没收地主田分给穷人,回去分了田我们就有饭吃了。他就随母亲离开了伯父家,来到了富田大坑。在大坑他当上了儿童团长,带队出操、放哨、站岗、查路条、斗地主,革命热情非常高,并于当年由袁升平介绍加入了共青团。 月间,廖鼎琳在山坑参加了共青团代表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动员团员带头参加红军,保卫苏维埃,保卫胜利果实。回家后,他对母亲说要报名参加红军,母亲表示同意并鼓励他说:红军是咱们穷人的队伍,去了好好干,不要想家。5月底,廖鼎琳到东固独立营报名参军。当时负责招红军的干部看他年纪小,个子又小又瘦,还不如马枪高,就不想收下他,劝他回家,并说了一些安慰鼓励的话。可是倔强的廖鼎琳心里只想着共青团员要带头参加红军的决议和母亲语重心长的嘱咐,非要参加红军不可。红军不收他,他硬是跟着队伍走了二十多里地,部队首长看他参军心切,便把他留在营部当勤务兵,和他一起参军的其他青年都分到了各连队。参加红军后的廖鼎琳,工作特别积极,深受营部领导和同志们的喜爱。 1930年10月红军占领吉安后,东固独立营编入黄公略率领的红三军,廖鼎琳分配到第8师宣传科当通信员。唱山歌成为当时是红军重要的宣传手段,《送郎当红军》、《推翻旧世界》、《反“围剿”胜利歌》等兴国山歌,成为宣传科的保留节目。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缴获了敌人一批迫击炮和山炮,红三军成立了炮兵连,廖鼎琳调炮兵连任通讯员。随着反“围剿”战争的节节胜利,红军不断缴获大炮,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炮兵连扩编为红一军团炮兵营,机灵勤快的小红军廖鼎琳改任营政委警卫员。在第五次反“围剿”的广昌保卫战中,战斗异常残酷,他奉营长命令到右边一个山头的阵地传达撤退通知。他急匆匆地还没跑到山头,就看到山头已经被敌人占领了。敌人看到了这个又瘦又矮的小红军战士,朝他高喊“小老表不要跑了,你过来吧,我们这有好吃的,我们优待你!”他急忙转身就向回跑,连跑带滚掉到了山沟的小河里,还呛了两口水,爬起来继续沿着半山的小路向外跑。这时敌人的机枪也向他扫射过来,他边跑边听见子弹在身边和脚下扑扑地响。他心想:千万不能被敌人抓住。什么也不顾,只是一个劲的奔跑。直到下午七八点钟,廖鼎琳终于追上了撤退转移的部队。战友们知道了他这段惊险的经历,都风趣的说:“你这个小鬼比子弹跑得都快”。
廖鼎琳当红军后,虽然没有再回自己长大的那个偏僻的麻坑子山谷和大坑村,但红军的反“围剿”战争一直在家乡兴国、吉安周围进行。他最挂念的母亲也在第二次反“围剿”战争中,因躲避白军的搜捕逃到兴国、吉安之间的深山中,不幸去世。自从参加红军后再没见过自己苦命相依的母亲,成为廖鼎琳始终挥之不去的遗憾。 到达陕北后廖鼎琳又参加了红军东征。任山炮连副指导员后,被部队送往红军大学学习。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他学习结业被分配到步兵教导师的连队(学员队)担任指导员。巧合的是,曾当过六七年勤务兵、通讯员和警卫员的“红小鬼”廖鼎琳,担任指导员后,这个连的接收的第一批学员都是二、四方面军各级首长的勤务兵、警卫员等,全是十八、九岁的青年,又是一批“红小鬼”。 历经百战从未负伤 廖鼎琳将军百战余生,令人奇怪的是他从未负过伤,仿佛炮弹看见他都不敢爆炸。 第二次反“围剿”期间,廖鼎琳随红3军8师炮兵连从赣南到闽西,横扫七百里,一路追歼敌人。有一天,正在行军,敌机突然前来轰炸,一颗炸弹就落在他身后几米。轰地一声巨响,气浪卷着土石,把他抛到了几十米深的山沟里。连指导员派了一名战士下沟找他,因为他落在灌木丛中,未能发现。他甦醒过来后,摸摸浑身上下,没有缺少手脚,又爬起来追赶部队。找到部队后,连指导员大吃一惊,惊讶地说:“你这个小鬼还活着!?”1943年10月,分区在深泽县小章村召开作战会议时被日伪军包围,担任冀中军区第36区队政委的廖鼎琳,率领部队阻击日寇。中午,廖鼎琳和区队长谷恒嬴蹲在一座土墙后吃饭。突然,敌人的一发迫击炮弹,轰地一声,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土坯墙头上爆炸了,土墙被炸塌了半截,溅起的土坷垃和泥土落了他们一身。听惯了炮弹爆炸声的廖鼎琳一点也不慌张,拍拍身上的泥土,再看看饭碗,可惜一碗红烧肉蒙上了一层土,他从容地把土扒掉,和谷队长一起把饭吃完。指挥部队继续进行防御战斗,坚持到天黑后顺利突围。 1948年10月间,担任冀中军区10分区副政委的廖鼎琳,率领一个团在大清河北的永清县韩村遭遇国民党军三个团围攻。因多次交手敌人吃过亏,这次报复心切,不惜一切代价要吃掉我军这支深入敌后的部队。双方都杀红了眼,战场上硝烟弥漫,枪声震野,战斗成异常激烈的胶着状态。廖鼎琳站在一个土坡上指挥作战,突然听到炮弹的呼啸声,炮兵出身的他马上意识到是迫击炮的攻击,他大叫一声:“卧倒!”,随即同身边人员卧倒在土坡后。一枚迫击炮弹呼啸着落到他面前二、三米远的地方,炮弹却钻进土里没了动静。原来是一颗哑弹!战场上一次次的死里逃生,廖鼎琳觉得很平常,他常笑着说:“阎王就怕不要命的,只要你不怕死,炸弹见着你也不敢爆炸”。 战场上收获的爱情 身经百战的廖鼎琳,虽然在战场上子弹碰不上他,爱情,却在战场上和他撞了一个满怀。他一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和未曾谋面的对象,在战斗中的第一次相逢了。 1943年11月,27岁的廖鼎琳已经从军13年,达到了部队规定的“二七八团”的结婚条件(延安时期,部队规定了干部结婚必须达到年满27岁、8年军龄、团级以上级别等三条标准,简称“二七八团”)。有一天,担任军分区卫生处长的兴国老乡谢见益给他介绍了一位对象,名叫李瑞英,在军分区卫生处担任司药。谢见益分别给双方介绍了对方的情况,李瑞英听说是廖鼎琳政委,她曾经听说过很多“廖政委”机智勇敢的传奇故事,心里暗暗高兴。廖鼎琳听说李瑞英从白求恩卫校毕业,是共产党员,思想进步,年轻漂亮,也非常满意。由于战斗频繁,谢见益没有找到机会,安排他们见面相看。 1943年12的一天,李瑞英所在的医务处住在定南县子位村,她们化装成老百姓,照顾着隐蔽在群众家里的伤病员。有一天,廖鼎琳率领部队也转移到相邻的村子里宿营。由于汉奸的告密,日寇得到八路军医院藏在村里的情报,突然包围村子,把全村人集中起来,李瑞英也在人群中间。日寇严刑拷打群众,要他们指认谁是八路军的伤病员?谁是八路军的医务人员?眼看李瑞英的身份就要暴露了。 正在危急关头,廖鼎琳率部赶到,突然发起进攻。日寇没有料到八路军有部队保卫医院,慌忙逃走了。李瑞英脱险后,参与救护伤员的工作。恰好廖鼎琳的警卫员孙志脚负了轻伤,李瑞英给他包扎时,一问小战士就是廖鼎琳所在的部队。姑娘细心,马上借故打听起了廖鼎琳的情况。孙志反问李瑞英是谁?一知道她的姓名后,警卫员大叫起来说:“哎呀!刚才那位第一个开枪救你们的,就是我们廖政委呀!”意外碰上“首长对象”,孙志兴奋不已,他马上一拐一拐地找到廖鼎琳说:“报告首长,我把你的对象找到了。' 廖鼎琳和李瑞英一见面,俩人都“相中了”对方。廖鼎琳解下自己腰上的一把崭新的德国造小手枪,送给李瑞英作为定情信物。第二年11月,经军区政治部批准,两人结成一对幸福美满的革命伴侣。 感化“卧底' 改造起义部队 1949年9月,国民党董其武部队在绥远起义,所部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下辖第36军、37军。廖鼎琳接受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先后到37军骑兵旅和36军106师任政治委员,参加起义部队的教育和改造工作。 36军106师原来是傅作义的基干部队发展起来,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曾经在董其武率领下,在绥远抗战中大败日寇的功勋部队,师长还曾经参与过印缅远征军作战。但他们许多军官对共产党不够信任,有的还怀有敌意。 廖鼎琳只带着两名警卫员,几乎是单枪匹马的来到了起义部队。师部给他安排的住处,是铺着杂草的土炕,往来的官兵也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他。为了防止打黑枪,两个警卫员白天晚上轮着站岗,寸步不离地保卫师政委。廖鼎琳为了团结,跟106师的官兵称兄道弟,称赞他们当年打日寇时的勇敢和功勋。没过多久,106师的官兵发现这个新来的年轻政委很讲义气,便请他住进了漂亮整洁的新房间。 绥远起义前夕,国民党特派员逃离前,曾和该师的师长私下谈判,让他秘密担任国民党留在解放军里的“卧底”,并许愿将来蒋介石回到大陆后,晋升他为军长,并颁发了委任状。这位“卧底”师长却被共产党的政策和廖鼎琳政委的真诚彻底感动。他把国民党让他做“卧底”的阴谋和盘托出,交出了委任状,和廖鼎琳结成了真正的战友和知心朋友。这位师长后转业至山西省工作,1999年逝世时,家人还把廖鼎琳列为生前友好,专门请廖鼎琳出席其追悼会。 廖鼎琳通过团结干部和团结战士中的积极分子,顺利完成了这支起义部队的改编任务。1951年9月,他率领这支部队跨过鸭绿江,走上了抗美援朝战场,在朝鲜的介川担负修建和保卫飞机场的任务。这支抗日战争的功勋部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再立新功。 临危受命 掌军大漠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红卫兵冲击部队和机关,不但给国民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国防科技也面临瘫痪的危险,远在大漠深处的核试验基地,也开始造反和武斗。周恩来总理考虑到,核试验基地的造反武斗,不但影响科学试验,万一核弹管理失控,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决定选派一个能够镇得住阵脚的干部,去主持核试验基地的思想政治工作。1968年,一纸命令,廖鼎琳调到了大漠深处的中国核试验“马兰”基地任政委。 马兰基地,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罗布泊的西端,10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江苏省的面积,是中国唯一的核武器试验基地,虽然名扬世界却在地图上找不到它的身影。廖鼎琳出任基地政委的6年里,的确镇住了阵脚。他顶住了压力,把被“打倒”的科研人员陆续调回到工作岗位。他下令加强警戒,从地方选调来进入基地的科研人员,不允许再参与地方运动,也不允许地方造反派以任何理由到基地串连造反。下图:左起 廖鼎琳,朱光亚,王国栋 基地的秩序逐渐恢复正常,科学试验走上了正常轨道。他还排除了文革中“派性”的干扰,从下面报上来的转业干部名单中留下了一批技术人员,这些人后来大部分成为了科研骨干,有的人最后还担任了国防科工委的领导。日,我国第一次地下核爆炸试验在“马兰”基地成功,震惊世界。“文革”期间,我国核武器发展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虽然神秘的“马兰”基地从不在宣传媒体上出现,但发生在它那里的一次次核试验,不断向世界昭示中国的核打击能力,挫败了帝国主义一次次针对中国的核讹诈,最终成为中国入主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最重要的军事筹码。珍贵的照片,回忆廖鼎琳政委 廖政委在核试验场区视察主控站的照片,是1973年,我在罗布泊核试验场区执行任务时,正赶上廖政委和白司令员到21所的工作区视察。当时,我正在720主控站拍摄安装调试新的程序仪,正赶上廖政委和白司令员走进主控站,廖政委大步走上前,与主控站站长史君文(他曾在我国原子弹试验的电影中担任报时)握手,史君文身后那位,是第四研究室的副指导员顾应昌(也是哈军工毕业的老资格)。我立即按动了快门,记录下了这个场面。 在2016年,马兰花群及马兰战友们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五十二周年活动时,我找出了这张保存己久的老照片,发到了马兰花群。被廖政委的郝秘书发现,他认为是廖政委在核试验场区留下的珍贵照片! 在悼念廖政委的时刻,罗布泊人和好多战友群的纪念文章,都选用了这张照片。在今天的北京301西院追悼廖政委大厅门前的屏幕上,也播放着廖政委的这张照片,我很高兴!我很自豪!这是我向敬爱的廖政委献上的一朵小花!愿敬爱的廖鼎琳政委在天堂幸福、安康! ——马历男
日 于沈阳廖政委,我们永远怀念您! 一桩往事与两位老首长 马兰是什么时候看上宽银幕电影的?一九六八年底,我随廖鼎琳政委从24军到基地工作后,发现马兰还不具备观看宽银幕电影的条件。基地文化处设有电影工作站(包括电影片库,内地部队军区才有此机构),马兰礼堂虽有座机,但没有放映宽银幕电影的设备,也就是说马兰基地那时还没有看过宽银幕电影。当时首长感到马兰的“空气'有些沉闷,需要用加强文化生活活跃马兰,凝聚马兰。他除了指示政治部组织基地业余文艺宣传队外,还号召和鼓励各单位大力开展业余文化文艺活动,组织汇演、排练现代京剧样板戏,还提出应把北京的宽银幕搬到马兰来。但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容易,正规渠道考虑的是,要解决就不能只是一个基地。 一年多后,即1971年底,廖政委到北京开会期间,当时的24军副政委汪曙东首长在国务院文化组(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化部)任副组长,并在会议期间邀请廖政委等到位于北太平庄的电影局观看宽银幕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日本电影《山本五十六》等影片。在观看这些影片之后,廖政委更加增强了解决马兰看上宽银幕电影的问题迫切感。但如果由他直接向汪副政委提出,又怕使老部下为难,便指示我将马兰基地看不了宽银幕电影的事向汪曙东首长作了汇报。 汪曙东首长知情后,当即表示尽快使马兰基地看上宽银幕,並给我写了一封简单明了的信,让我尽快去南京光学仪器厂去取一对宽银幕放映镜头。 鉴于我陪首长在会议上,不能即赴南京,便给文化处孙培才处长打电话,请他亲自或派人速来京拿着经汪曙东首长签署的文化组公函赴南京取镜头。孙处长接电话后很兴奋,表示几天内达京……。 待孙培才处长和文化处电影组的同志从南京顺利取回一对大镜头后,廖政委指示尽量带回两三部宽银幕影片,在马兰好好放几场。文化处很努力、很认真地从国防科委电影工作站要到《卖花姑娘》和《啊!海军》、《山本五十六》三部片子。从此,马兰有了宽银幕电影。 在马兰礼堂试映第一场时,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电影组的同志将镜头架在礼堂座机镜头的前面,影像便放大尺寸显示在大银幕上,但视觉效果变型,影片人物是扁的。于是急忙打电话向北京咨询,北京说只要是使宽银幕布有适当的倾斜度,效果就会正常。照此调整银幕,效果立即正常,电影组的同志当时喜不自尽,如释重负。次日,马兰广场几乎无风,便在广场放映了《卖花姑娘》,尽管当晚天气很冷,大家都穿着皮大衣观看,但观映热情很高,盛况空前,银幕前后坐滿了部队和马兰附近的老乡。在放映过程中,观众虽然和卖花姑娘一起泪奔,马兰广场一片抽泣声,但精神上得到了新的享受。忆起这桩往事,我们应永远铭记老政委对基地文化工作的重视和感谢汪曙东老首长对马兰文化工作的关怀和支持。 ——郝广保 将军的一次遇险与一部电话单机
1970年10月中旬的一天,廖鼎琳政委在执行完14日进行的空爆氢弹试验任务后,我和警卫员朱占奎驾驶员张卫东随首长从场区720指挥部撤场回马兰。那时首长的专用车都是北京牌212吉普,午饭前我按惯例关照驾驶员加滿汽油,驾驶员照例执行並对汽车作了跑长途前的安全检查,遂放心待发。午休后我们一行四人单车撤场行进。 在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廖政委是8至15次试验领导小组成员,第15次试验领导小组负责人之一。廖政委每次进试验场区有个习惯,即撤出前要到场区的所有大小单位去看望一遍,然后再返回马兰或者红山。此次除了看望了基地的单位外,还看望了未撤场的一些效应单位。当天下午2点30分从720指挥部出发,在返回途中,又绕道辛格尔去看望阳平里气象站,尔后返回到通往马兰的主路。因我们中途拐弯去阳平里耗用了时间和汽油,在东大山哨所与甘草泉之间约半程途中,距马兰大约150公里“上不着村下不着店'的地方 ,汽车发动机突然熄火,汽油耗尽! 当时,时间已过下午八点,戈壁滩开始降温,我们车上只带了一件棉大衣,更无备用食物,所携饮水也已将用尽。在戈壁滩上遭遇此深秋之夜,饥寒交加的境况,更让我们深切地体验到“早穿皮袄午穿纱'和“一日有四季,夜半凍死人'的严酷和煞气。此时,我们让廖政委穿上那件大衣。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接过大衣铺在戈壁滩上,气定神闲地躺在戈壁滩上说了句:“开动脑筋,大家都想想办法。” 我们先是寄希望于路过车辆,可是当夜已经不可能再有过往车辆。那时通联手段单调,无法与基地取得任何方式的联系,但又不甘心作无望的等待,大家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 在驾驶员打开后备箱取照明灯时,我和朱占奎同志几乎同时看到随车携带的一台首长用的电话保密机,保密机附带一部摇把式电话单机,便向首长提出带着单机爬上路边通信电线杆搭线通话的想法,廖政委当即同意我们试试看。事不宜迟,司机身体比我和朱占奎稍胖,作为“底座',朱占奎居中,我将电话单机拴在腰带上站在人梯顶端,人梯的高度刚好能够着电线。但由于电话机导线太短,无法与电线对接,第一次搭线失败了。 我们的人梯在首长的帮助下安全解体落地后,驾驶员从汽车上拆下打火电线,把电话导线接长。二次搭人梯爬上电线杆,这一次电话线长度够用了,但电线杆上有好几根电线,只能是逐根搭挂摇机,这对线不通再换另外两根,再摇。当时天气虽冷,但在搭线过程中我还是急出了一身汗。经过几度换搭后,终于在听筒里听到了马兰长途台的应答。长途台立即听出是我的声音,忙问郝秘书你是在哪里打的电话?我说我是在马兰通往场区的xxx号的电线杆上打的电话,让其速将电话接通司令部管理处庄兆贵处长家。 庄处长接电话后亲自带车迅速前来救援,近三个小时后救援车辆到达,并带来了汽油、食品、饮水等。至此,一场短暂的生存危机得以化解,连夜返回马兰。 现在回想: 当时如果没有那一部电话单机,情况会是怎样?如果像今天这样每人都有一部手机(而且有信号)……。 ——郝广保亲爱的老战友们: 我刚刚从马兰警卫团群看到楼兰剑客转发的由郝广保写的《将军的一次遇险与一部电话单机》一文,说真的,我激动了,被感动了。从一开始的含着泪花读,到流着眼泪读,读毕己是泪流滿面。 流得什么泪呢?自我不解。逐动手写,边想边写,边写边想。 是激动的泪。我们的开国将军,我们当年的基地政委,我们敬爱的首长,当年遇到如此的险情,让我真的捏了一把汗。 感动的泪。将军本可从指挥所乘车直接回大本营休息,却在返程的路上拐了那么多弯,看望他的部属,看望他的士兵,难到他就不累吗?不是。是他那颗联系群众、关心士兵、敬重事业的心,让他觉的十分应该这样做。战场上,有这样的官,士兵能不卖命吗?和平时期, 有这样官,百姓能不信服吗? 幸福的泪。让我想起当兵初期常喊的口号: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那种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精神状态,是后人们难以理解的。比比开国的那些前辈们,比比马兰初创时期的那些老辈们,再比比留身马兰的那些忠魂们,我们算得了什么?我们真的幸福多了。 激动的泪,感动的泪,幸福的泪。 在此,我还要向郝广保老首长致敬!向转发文章的彭继超战友敬礼! 激情之时,一气写完,未及校对,请老战友们谅解。 刘言文 怀念廖鼎琳将军 人间团圆日,老将悄归天; 峥嵘人生路,长征逾百年。苏区星星火,英雄儿童团; 二万五千里,砥砺志愈坚。华北青纱帐,抗日着先鞭; 解放铸军魂,作则身当先。两跨鸭绿江,装甲能攻坚; 领率野战军,比武出模范。 奔赴罗布泊,领导核试验, 德高稳大局,望重镇狂澜。 细雨润荒漠,春雷响连天, 功成从不居,埋名心自甘。 爱兵情入微,惜才多温暖, 足迹遍戈壁,美名瀚海传。 百岁贺将军,首长喜开颜, 笑声犹在耳,惊闻己登仙, 相握手尚温,天人隔云端。何处望将军,明月照天山; 何处寻首长,荒漠涌甘泉。 身化大漠魂,永在天地间, 马兰花常开,红柳枝更繁, 老榆百岁旺,胡杨立千年。 丰碑耀青史,强国伴梦圆。 彭继超 敬撰 悼老政委 老政委廖鼎琳高大魁梧,声如洪钟,却平易近人,心细如絲。老红军,老少将,老首長,和蔼可亲,德高望重。那个诚恳,那个俭朴,言传身教,堪称楷模。 由于机关工作原因,常聆教诲,感动亲切。一九七五年他调任宣化炮院政委后,我回张家口探亲,得以去宣化看望老首长,竟被留下共进午攴。此后,他还多次让他警卫员小谢到我家中看望,表示关怀。大仁大义,感人至深。 在他百岁生日时,总政张阳上将曾贺:“一生不做亏心事,百岁仍能好精神。“名符其实!愿老政委一路走好,流芳百世。有诗一首送老首長:将军百战未下鞍,也曾铸剑到楼兰。顶天立地兴国事,春蕾绽时唱凯旋。——刘浩然战士的怀念 马兰基地敬爱的廖政委元宵节前夕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些天不同的战友群里都在追忆首长的往事,缅怀他所走过的光辉历程,热议他对祖国核试验试验事业的贡献。 我和电影队战友的也想给大家讲讲当年发生在政委和我们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有次在司令部食堂放映内部电影,这种内部电影只允许连以上干部观看,当时我们虽然都是战士,但电影总得我们放啊,所以也就享受了干部待遇。
那天司令部食堂坐满了司政机关的干部,基地的1、2、3、4号首长都在场,廖政委就坐放映机的正前方,搞得我们放电影的一时间很紧张。人往往是越紧张就越出事。 电影开始前,小韩(电影队的韩有才战友)开始往银幕上对光,谁知第一束光打出来就恰恰照在了政委的头上。政委当时有点歇顶,他那标志性的头像刚一被投影到银幕上,就引起了饭堂里一阵哄笑。别人笑,我们可是紧张死了,对于我们俩来说,空气似乎都要凝固。 我看到小韩的脸紧张的几乎变形,就连郝秘书都站起来向我们这边张望。就在这时,政委回过头来,对着我们笑咪咪地说:“小鬼,我的头比灯泡还亮呢”。饭堂里又泛起一阵笑声,但这次是轻松的笑声,小韩的脸色恢复正常,本来技术就娴熟的他,很快开始了正片的放映。 事情转眼间已经过去了40多年,每当回想到这件小事,心中就感慨万分。小韩说:“我挺怀念廖政委,那真是个好老头。” 这就是我们的政委,这就是人民军队里的将军和士兵。 ——安小平 1972年春,身为机要员的我在《战胜报》发表了两首诗,被一些人揪着不放,扣了一堆帽子,无组织无纪律名利思想泄密嫌疑等。廖政委了解情况后说,基地这样的人很少嘛,培养两个也好嘛。又说,我就不相信小彭写两首诗能把秘密泄露出去。很多年后我才从郝部长口中知道当时廖政委这些话,才知道是这位老红军老首长的保护使我在文学道路上坚持下来走到今天。离开廖政委40年后,在他百岁诞辰时我又一次见到老首长,向他汇报我这些年学习创作情况。老人听我说几句就哈哈大笑,使劲和我握手,不停地大笑、握手。谁料,这一面竟成永诀!
——彭继超 悼恩公 吾与学长这'五零后'一代人,在异常艰难的成长历程中,总能幸遇上一辈领导群体中会有几位暗中关爱与提携的首长,才得以险闯关隘摆脱困境。此当不仅自已沒齿不忘,而且,须让后代永世铭记! 并非止于个人知恩图报,实为人际之间传统正能量构成关系的历史延续所需。特别要告诉后代的是,受到关爱与提携事宜,都是后来由其它途径和机会所获悉,这些恩公从不提及,更令人铭感五内!祈愿马兰基地老政委廖鼎琳将军西行走好! 杨剑明(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沉痛悼念廖政委鼎琳戎马一生转战南北西东 一生奋斗为革命对党无限忠诚保家南征北战为国再度西征 罗布泊上春雷响再记将军英名 —— 孙继栋
沉痛悼念基地廖政委开国将军廖鼎琳,百零三岁辞世人。转战苏区反围剿,长征北上歼日军。解放建国赴朝战,回师强军立功勋。马兰战友同思念,哀悼情深祭英魂。——杨剑
在基地时我们和廖老是很熟悉的,他经常去政治部和干部处,爱开玩笑,亲切和谒可亲可敬!96年我和一位领导代表基地看望老首长,他还记得我们,记性真好。祝老首长一路走好! ——黄文华痛悼廖政委仙逝 红军长征硝烟散, 现仍见, 精神范。 艰苦卓绝人伟岸, 身经百战, 运筹帷幄, 将军英名冠。 核菇磨云做奉献, 不怕担当万事断。 马兰人思长触感, 沉痛悼祭, 将军忠魂, 畅笑震神龛。 ——黄文华 沉重的心情,悲痛的泪水。廖政委走了。永远怀念他老人家。 首长应是30年的兵,毛泽东打江西吉安时入伍的红小鬼,一生百战,从没受过伤,拉着马尾巴过的雪山、草地。不容易呀! 记得有一次核试验撤场后,我随首长看望分散点战士,到207洗消站,有一个留守班,中午给首长和我们准备了面条、馒头、罐头等,首长问他们一顿能吃多少饭,一个战士答:能吃两馒头。首长笑了,说:你不行呀?我年轻时一顿能吃二斤面!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当年首长的音容笑貌宛如昨天。 老人家慈样可亲,共和国又一位开国少将走了!老政委一路走好!
——张枫林
祭奠政委廖翁辞国去,两弹靠谁人?此信必有假,闻者泪淋淋!——马兰诗群 无为诗一首:悼念廖鼎琳将军兴国县里红小鬼,投身革命志不移。心系天下情依依,身经百战功巍巍。临危受命铸核盾,扬眉吐气壮国威。人生百年真堪幸,千秋万代英名垂! 廖政委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马兰诗群 阿海鹧鸪天.(二首)沉痛悼念廖鼎琳将军鼎力江山敢舍身,琳琅世界总推新。沙场蹈火经殊死,戈壁鸣雷始见春。扬德善,守清贫,百年不易爱人民。遥飞泪雨崇风范,忆昔萦怀老将军。怀念廖鼎琳将军少小从戎自瑞金,几经围剿历艰辛。长征路上冲霄汉,西部空中现核云。思崛起,念耕耘,培桃育李报隹音。百年含笑红旗覆,无恙江山赖党人。方国礼深夜于合肥 廖政委是组织指挥我国各种方式核武器试验的主要领导。他为我国核武器发展和试验基地建设、确定国家大国地位做岀巨大贡献。他永远活在祖国和人民心中,永垂不朽! ——邱学臣 惊悉基地老政委廖鼎林不幸逝世,悲从心生。在马兰工作期间,有幸多次听廖政委报告,他掷地有声的风度,老红军的坚定,长征途中的艰难,至今记忆犹新。 他有许多深入基层,爱兵如子的故事。 他患有胃溃疡,爱食葵花籽,而绝不接受任何礼物。 一个献身革命,鞠躬尽瘁的老一代革命家,我们可尊敬的马兰基地领导。 廖政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韩文林沉痛悼念廖政委 廖政委离开我们走了,但他的老红军作风仍在我们的记忆中。廖政委是老红军,记得他常年在我们司令部食堂用餐。政治上,紧跟毛主席,坚定執行基地正面教育,我们这些部属记的一清二楚。当年孙洪文参谋长也曾教育我们:“廖政委生活朴素,他用的信封,总是把来信反拆后再用,你不能说廖政委是铁公鸡吧!要学习他老红军的生活作风。' 廖政委我们永远怀念你! ——顾树人悼将军 惊悉开国将军廖鼎林老首长于日在京与世长辞,不胜悲痛。廖将军曾长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试验训练基地政治委员,作为将军麾下的一名士兵,虽未曾近距离接触将军,但聆听过将军两次讲话,将军的音容笑貌、将军的不怒自威、将军的谆谆教导至今历历在目,挥之不去,感念之余,谨做短文以记将军之功,以怀将军之德: 将军本布衣,家无尺寸地。矢志改天地,便将朱毛随。瑞金播薪火,长征红小鬼。任尔敌军追,吾自走着睡。抗大学文化,东征斗日贼。荡寇须穷追,移阵晋察冀。八年时虽长,顽强气不馁。解放建奇功,援朝绩尤伟。更叹戈壁滩,为国播春雷。武则豪气壮,文则语亦奇。壮哉将军功,伟哉将军德。斯人虽已去,德同日月辉。光照神州地,激励我后辈。实现中国梦,前仆且后继。待到国强日,再把将军祭。 注:将军在基地团代会上讲传统时曾说:我在长征时还是个孩子,经常走着睡觉,可见长征苦、累、险、疲劳至极,故有“吾自走着睡” ——苏建功运筹帷幄稳大局 我们基地68年兵都记得,文革初期,基地部队也分成两派。我们是在地方经历过文化革命的乱象的人,深为部队的状态而担心。党的九大召开后,廖政委奉命来到部队任职。在庆祝九大的热潮中,廖政委力排众议要在马兰广场举办由四个团分四个舞台搞庆典。这引起我们这些初到军营的新兵深深地不安。出于对军队的热爱,对形势的担忧,我们相约去我们36团侯政委家反映情况,试图提请团首长向上汇报,避免发生冲突。 侯政委耐心地劝我们别担心,他介绍说,刚刚参加完九大的廖政委,长期从事党的政治工作,经验十分丰富,要相信基地首长,廖政委肯定是胸有成竹,定会力挽狂澜,扭转混乱局面。虽然侯政委做了工作,但我们还是满腹狐疑地回到了连队,心里仍存深深地担忧, 担心两派同在广场演出会闹起来,产生更大的矛盾。
当时,我们是部队崭露头角的文艺战士,排演的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正火爆演出。庆祝九大成功召开的广场庆典活动在我们揣揣不安的担心中开锣了。 通讯团的《沙家滨》,司令部的《红灯记》和我们36团的《智取威虎山》同场共唱对台戏。就在这种局面下,廖政委呢?他,竟然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地挨个看,时不时还摘下军帽,摸摸他的大光头,引来部队指战员们一阵又一阵的嘻笑。 知道吗?最令人佩服的是,廖政委竟然带着他刚从北京来的爱人和孩子在转场观戏! 啊!这一幕印象太深了,这足以让我欣赏,钦佩了一生。廖政委以他无产阶级革命家胆识和智慧,拨乱反正,就这样一次性地扭转了部队散,乱,险的局面。 回到地方多年,深深体会到稳定文革后期乱象的诸多办法中,廖政委的举措早了10年!他稳定部队局势的决策使我们基地迅速地进入了全力发展核事业的高峰期!廖政委不愧为我党我军经验丰富,伟大睿智,不可多得的优秀政治工作者! 敬爱的老政委我们永远怀念您! ——张福华沉痛悼念我们敬爱的廖伯伯 罗布泊人的悼念廖伯伯的美篇专辑传的很快,很广,基地的各个群都在转发,连我远在南半球新西兰的弟弟都给我转来了这部专辑。编者把将军光辉的一生详实的再现给基地官兵和基地之外热爱将军的人们。 一个红军少年突破了反围剿的枪林弹雨,走过了长征路上的万水千山,冒着抗日的峰火,穿过抗美援朝的硝烟,近花甲之年在茫茫戈壁为国铸剑的将军已然屹立在每个人心中。 海萍我们都是在二十四军红星小学长大的孩子,在基地,廖政委又成了我们的最高首长,感觉尤为亲切。记得一次听廖政委做报告,只见首长穿一身洗的发白的旧军装,脚蹬一双部队发的黑色布质老头鞋,时值七、八月份,戈壁酷暑难挡,首长军装的整个后背都被汗湿透又干后留下的汗印清晰可见,知道的这是基地政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老炊事班长呢。老政委豪爽幽默的演讲和时不时的口头语一下拉近了将军和官兵的距离。 在我们的心里廖政委既是一个慈祥的长者,又是一个挥斥方遒的将军。他为国为军为民的一生我们怎能忘记,我们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马兰不会忘记!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胡军红悼念廖鼎琳政委仙逝少年鼎琳忧国危,万里长征厉忠魂。清风店里祭刀刃,蒋家王朝烟灭灰。抗美援朝师政委,百战强敌扬国威。奉命楼兰干两弹,戎马一生满光辉。吴双铁日上元星辉坠 拙笔吊元戎一一悼老红军廖鼎琳将军 元夜星辉歇 鼎铭映日月 琳琅天河里 神游舟一叶 忆昔红小鬼长使大鬼怯也曾鼓雷音谱就英雄帖一身浑朴素诗赞春雷颂调寄红军歌举步跟党走百岁起崇贤圆梦余一瞥魂系归去来三叠词百阙长征有铁鞋捷报连大捷 注:忆昔红小鬼,长使大鬼怯。想表达的是,中国人民只要跟着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任何貌似强大的反动派,无论是蒋家王朝反动军阀,还是日本鬼子各帝国主义,都不在话下,必然战而胜之。 —— 陈国敬沉痛悼念老政委 这是旧作写记廖鼎琳老政委回马兰参加基地五十年大庆的片断,以此献给老政委!最是忆得老政委,红军长征正青年。基地初创功卓著,艰苦奋斗核九天。基地五十大庆日,廖老亲赴谱新篇。年近期颐九十正,耳不聋来眼不花。不用搀扶不用杖,后辈赞誉难比肩。说者敬佩听者喜,羡慕崇拜是先贤。追忆首长诸往事,多年传颂识有缘。不偷不色不贪腐,风趣现身此情亲。闪光之点得经验,敞开心扉频相陳。淳朴归真农家子,革命薪火傳后人。不图浮华远名利,至今热议情至真。前有楷模好心态,精神矍铄步领先。后來诸生学先辈,粗茶淡饭味香甜。起居有度多活动,读咏耕耘有新篇。祝贺战友多保重,夕陽天限乐余年。今有古风记盛事,老少欢欣待来年。 此乃旧作,但记录了老政委一个特写镜头,可看到他的人生信念,处世原则, 工作态度,晚年乐趣等等,他是一部厚厚的书,精典,闪光,荣耀,故事极多,多彩,绚丽,风趣,幽默,但浮华烦燥,蜻蜓点水永远学不到老政委的品德,精神! 祝敬爱的老红军,老革命,老前辈,老政委一路走好! ——马兰人张世武悼 八聲甘州
悼念開國少將老红軍廖鼎琳老政委 却怎仙逝了老將軍?痛煞馬蘭人。上元春失色,佳餚無味,淚眼留痕。笑貌音容宛在,人却遠凡塵。堪比書精典,眾數家珍。歲月如梭百載,處處輝煌業,奇迹频聞。樓蘭千里遠,故國戰場新。挽狂瀾,運籌帷幄,核武隆,蘇美驚魂。軍威震,五星輝耀,两彈精神。丁酉正月十七张世武于衔草廬 沉痛悼念廖政委仙逝 廖廓苍天将星落,鼎新革旧映山河。琳琅功名惊世界,一生无悔赛陀佛。—— 刘玉石痛悼百岁将军慧眼看世界,肖像写英雄 。百岁廖政委,依旧谈笑中 。——张建设痛悼政委生前功勋卓著,身后极尽哀荣。礼遇当之无愧,政委精神永存!——郭晓勇泪别廖鼎琳前辈忠良驾鹤声泪唤,泉城小兵夜无眠。悲凉恰似云遮月,遥祭英灵浩宇寰。 泉城言文 送廖鼎琳老首长上元人间团圆日,忽闻噩耗惊宇寰。江河悲催祭英烈,天地动容奠先贤。百年人寿比松柏,千战功高胜云天。麾下士卒撒泪别,将军千古佑马兰。原社会服务部政委段宏伟日夜于西安悼廖鼎琳将军 长征万里志不催,
出师兴国拯民危。
百战沙场何须论,
授命戈壁扬国威。
西域创业精华尽,
东方巨响听惊雷。
春雷和泪祭英灵,
名垂青史树丰碑。
魏胡子.伯庆于古城西京愚人斋南窗下。 日 敬爱的廖政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彭继超 沉痛悼念敬爱的廖伯伯,廖伯伯一路走好!敬爱的廖伯伯天堂安息!借用陈毅元帅一句诗: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谭海萍 慧眼看世界,肖像写英雄 。百岁廖政委,依旧谈笑中 。 ——张建设 敬爱的廖政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尚长忠 惊悉廖政委昨日仙逝,十分怀念老政委!望廖政委安息,家人节哀! ——马历男 深切怀念我们军人的老前辈,老政委廖鼎琳同志,愿老政委一路走好。 ——常 智 还记得在北京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展览会时廖政委去看过我们。秘书端来抗美援朝时的斑驳的杯子,印象非常深刻。由衷敬佩这位创造历史的老人,他是我们的骄傲。他和我们共同渡过了我国核事业的关键期。只不过他是将军,我们是他的兵。怀念,怀念,还是怀念,深深地怀念!老将军一路走好! ——张福华 福华,说得对!1971年在北京展览会,廖政委到咱们基地展区看望,是拿了一个很旧的抗美援朝的搪瓷水杯,老革命,老传统!值得仰敬的好领导!老将军一路走好! ——马历男 敬爱的廖鼎琳政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张建基 沉痛哀悼老政委!愿老政委一路走好! ——李安敏
沉痛悼念廖政委!廖政委永垂不朽!老政委一路走好! ——王方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戈壁折柳,长寿长青! ——徐 宾 昨天、我回到老家吴起镇、想起老政委長征曾到过这里、红山时我听过他讲起長征到吴起镇的情景。老首長千古! 廖政委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魏永亮 廖家将军出吉安,鼎足而立红遍天; 琳宇横空大漠中,政委百四回楼兰。 ——李 桅 沉痛悼念廖政委,老首长一路走好,我们马兰战友永远怀念您。 ——王全福 沉痛悼念廖政委!廖政委永垂不朽!老政委一路走好! ——张肃玲 敬爱的老首长一路走好! ——李荣业 孟 琴 尊敬的廖政委一路走好!永垂不朽! ——宋庆海 尊敬的廖政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孙继栋 沉痛悼念敬爱的廖政委,深切缅怀他革命战斗的一生,愿老人家一路走好! ——安小平 敬爱的老首长一路走好! ——刘卫东 敬爱的廖政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胡军红 沉痛悼念廖政委!老政委一路走好!
——张丽英 红军老战士廖鼎琳将军永垂不朽!红军精神不死! ——雷有良 沉痛哀悼老政委!红军精神代代传,永放光芒!愿老政委一路走好! ——张继宝 驾鹤西去,英名永存……老政委千古! ——胡 霞 沉痛悼念廖政委!老政委一路走好! ——申军红 沉痛悼念廖政委,廖政委一路走好。 ——冯丁锁 向老首长致哀!廖政委千古 ,永垂不朽! ——王保民 敬爱的老首长一路走好! ——高亚平 沉痛悼念廖政委!廖政委永垂不朽!老政委一路走好! ——吴运亮 刘玉荣(于澳大利亚) 敬爱的廖政委千古! 愿老首长一路走好! ——吴建英 廖政委驾鹤西去,愿老首长一路走好! ——李俊山 向老首长致哀。廖政委千古 ,永垂不朽! ——邱学臣 沉痛哀悼尊敬的廖政委逝世!老首长一路走好! ——刘 勤 沉痛哀悼老政委!愿老政委一路走好! ——黄志方 廖政委千古!向老红軍致敬!
——范如玉 廖政委爱兵如子。三十六团二连七五年黄羊沟接受过老首长视察。愿老首长一路走好! ——张东娃 1973年廖政委在他办公室接见过我,十分怀念他老人家!廖政委一路走好! ——江西小老乡沙井子 (原空军雷达四十八团战士) 敬爱的老首长、老将军、老前辈、老革命廖政委永垂不朽! ——伍 豪 红軍老战士开国老将軍廖政委永垂不朽! ——唐凤歧 向老首长致哀。廖政委千古 !
——庄稼汉(庄国臣)
…… …… 原8023部队老兵沉痛悼念敬爱的老首长廖鼎琳将军! 老政委一路走好! 敬爱的廖政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廖鼎琳将军永垂不朽!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省政法委副书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