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没有开职工大会,把公司武钢宝钢重组对职工了,不让上班

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公司想开除员工但没有理由故意刁难员工不让上班,我是
公司想开除员工但没有理由故意刁难员工不让上班,我是合同工'''',公司不让我上班,让我在家等通知
律师回答地区:河北-石家庄咨询电话:帮助网友:87691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4 人你可以准备证据证明是单位的原因不让你上班。 20:32在一家公司上班半年多,公司没有提前通知你要把你开掉,怎么赔工资?_百度知道河南省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半数职工和企业对簿公堂
国企“改姓”已5年 职工竟然不知情
  □&本报记者 金 备  河南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有在册职工30多人,最近,有十六七名职工由于不愿意和企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被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这些职工分批陆续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企业支付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补缴应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费。  资产重组职工不知情  记者手里有一份去年12月31日印发的河南中星控股有限公司文件,文件显示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资产重组、业务分拆的内容,其中规定“由河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货币出资200万元人民币、河南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货币出资400万元人民币,共同投资设立河南中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汽车公司)……河南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将名称和汽车营运资产及经营资质,包括现有营运车辆……及与汽车营运业务相关的债权债务一并转让给汽车公司”。  企业资产重组,涉及到经营的变化、用工的变化,势必要涉及到职工重大利益的问题。职工说,他们对企业资产重组不知情,企业重组后如何安排职工的方案,从没有经过职工讨论。  今年5月,职工收到公司送达的《关于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通知》,职工发现,签订劳动合同是有条件的,比如司机师傅,要按所竞标上岗所开车型的不同,每年上缴3万~10.2万元不等的定额费,而且还要自负本人的工资、社会保险费、本车油费、修理费、保险费、审验费、路桥费、3.3%的营业税和违章肇事费用,承担法律责任。虽然这种承包式的用工方式并不是什么新发明,但司机师傅们知道,外地汽运企业有竞标上岗的做法,但还是由企业支付职工的社会保险费、正常的汽车维修费等。按现在公司的规定,开车的职工更像是租用公司汽车的个体户。  缺乏安全感的大多数在册职工,拒绝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因此被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他们认为,企业是非法解除了他们的劳动关系,因此不仅要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还要支付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有个职工对记者说,企业从2008年3月到2009年6月,没有给职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今年6月,公司在职工不知情的情况下,去社保机构代职工签字停办社会养老保险。  企业没有开过职工大会  实际上,没有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并不止这十几个职工。9月3日,记者到河南省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采访,没有找到公司领导,记者询问了几个正上班的公司老职工,他们说也没有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企业资产重组没有开过职工大会(公司职工少,历来没有职工代表大会)。问其他正上班的职工,得到的回答是:他们刚调入这家企业,不了解情况。  9月4日,记者拨通了该公司一职工提供的电话号码,问公司负责人刘总的电话,想采访刘总关于企业资产重组有没有召开职工大会讨论涉及职工重大利益的问题,接电话的职工说,正好刘总就在一边,可一会又说,刘总出去了,不在。  最奇怪的是,这家企业的职工,很多人以为企业仍是国有企业,直到这次事件爆发后才知道自己已经不是国有企业职工了,企业早在2004年就改制为民营企业。有个正在上班的老职工说,那时好像听说过要改制,但后来就不见动静了,也没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没开过职工大会讨论改制的事情,职工也没拿过什么身份置换金,一切如旧。  记者看到一份企业对要求仲裁职工的调解意见书,上面同意支付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补缴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费。对簿公堂的职工和企业,分歧则是对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问题。看来企业早已做好了解除一些职工劳动关系的准备。  民企也要重视职工民主权利  今年8月14日,全总发出《关于在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改制方案应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职工的裁减和安置方案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未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的不应实施;既未公开又未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决定视为无效”。这里虽然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但对于民营企业同样也应适用。如果因为企业是民营性质,就可以削减职工的民主权利,那是对民营企业职工的不公,是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嘲讽。  河南省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资产重组是董事会决定的,如何经营决策是企业决策层的权力,但涉及到职工利益的重大变更,同样需要听取职工的意见。有个职工对记者说,在企业工作了一二十年了,对企业有感情,但企业的做法像是有意把老职工“逼”走,让人怀疑是有人想从中谋利。记者问他“利”从何来,职工说,他们去劳动部门查询,才知道2004年企业就已经完成了改制,职工身份置换金造的表在劳动部门备案,可多年来从没听企业说起此事,而且有的职工身份置换金还漏报了。现在职工去要身份置换金,企业领导给的理由是土地没变现,因此没钱。企业对职工的身份置换金一不给打欠条,二不算股份。有些职工说,把职工“逼”走,将来企业把地皮卖了,钱可能会落入某些人的腰包。  事实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便是那些仍在上班的老职工,也十分关心身份置换金的问题,很想知道企业能不能给一个让职工放心的保证。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关于国企重组的问题,肯请专家回答。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组企业职工劳动合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