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代码证是什么查询365851是那个企业?

如何在网上查询组织机构代码证是否年检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如何在网上查询组织机构代码证是否年检
  组织机构代码证相关信息可前往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门户网站查询。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门户网站网址:  组织机构代码证是各类组织机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通行证。代码是&组织机构代码&的简称。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  实施组机构代码制度,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兴起的一种新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实行了代码标识制度,我国实施组织机构代码标识制度,不仅有利于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实现信息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而且有利于政府各部门、社会各行业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整体效能,从而保证社会活动和积极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有效地促进地方国家经济的发展。
百利公司物流经理
需要资金来完善,比如区一级就只能到备案和办证的部门去询问。主要原因为部分省市未形成公共信息共享对11月9日老师的回答做个补充,在市一集登记的企业可以到政府网站的相关部门公布上查找,如再低一级。元芳你懂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在所属地工商局或政府的标准信息服务网平台,输入企业名称查验即可
在组织机构代码证上有年检时间,超过时间要罚款。我们西安罚380
可以去官网查看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组织机构代码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世界云联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申请挂牌通过,企业代码:365851
& 世界云联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申请挂牌通过,企业代码:365851
据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的消息,已有51家企业符合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条件,并得到批准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据了解,世界云联(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是目前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的51家企业中的一家。
挂牌企业名称及代码如下:
杭州恒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广州市拜沃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繁昌县云瑞服饰有限公司
广州市速光能专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柒捌玖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维轮保实业有限公司
揭阳市市外桃园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九江姜御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北京汇金行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广州裕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大洋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中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佰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佳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珠海神农姜氏生态新能源工程技术中心
杭州易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临沂市丰伟地板有限公司
南京朝晖美容连锁有限公司
I&ENTREPRENEURS&PROGRAM&PTE.LTD.
EMPAY&HOLDINGS&LIMITED
深圳市麦嘉迪尔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金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静宁县鼎顺果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好学宝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宏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淄博汉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前海康博士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吉林省鸿源亿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金盛环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人人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嘉兴市万人迷家纺有限公司
深圳艺典双创之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深圳市科艺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惠州市云讯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前海今榜微城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宏星管业有限公司
吉林市鹰速润滑油经销有限公司
鹤山市金汇五金卫浴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爱八方康复理疗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前海达人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海南云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卡西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龙道餐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世界云联(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吉林省恒昌种业有限公司
广州伊艳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永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青岛万众联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中贲矿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中山市华拓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河南优果汇商贸有限公司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
消息来源:/node/news/101045.html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组织机构代码发展史
  日,国务院召开第143次总理办公会议,专门听取有关部门&社会保障号码&与&组织机构代码&推行情况汇报,并在会议纪要中指出:&对单位法人实行组织机构代码和对自然人实行社会保障号码制度,是国家整个经济和社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制度,尽快建立这一制度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具紧迫性。&这是国务院对组织机构代码工作探索性实践的充分肯定,也为组织机构代码工作自此以后的稳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回顾和总结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从启动到发展的整个历程,重温国务院关于建立组织机构代码制度的重要指示,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指示对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指导意义,对促进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科学发展,推动组织机构代码制度的加紧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转批国家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关于建立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代码标识制度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9]75号),从此,这项制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六个高潮,三个阶段。
  一、组织机构代码发展的六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 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转批国家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关于建立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代码标识制度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9]75号),从此揭开了建立组织机构统一代码标识制度的序幕。同时,GB 《全国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编制规则》强制性国家标准颁布实施。自此,我国建立统一代码制度工作的正式启动。
  第二个高潮& 1993年,由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所属的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开始统一颁发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使组织机构代码的赋码和颁证成为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近3000个技术监督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
  第三个高潮& 1996年,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将组织机构代码作为税务登记管理的环节,纳入到国家税务系统中,组织机构代码首次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实质性的强制应用。
  第四个高潮& 2000年,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的主导和统一部署下,全国代码系统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近3000个组织机构代码颁证部门的联网工程,实行了网上赋码和实时的网络传输数据,保证了组织机构代码数据的动态性,为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与国家税务、统计等政务系统的横向网络联通以及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打下了基础。
  第五个高潮& 2002年,随着组织机构代码系统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由国家质检总局牵头,协调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民政部、中编办和国家统计局等部门,以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为基础,整合各部门数据库,为国家电子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建立打下基础,实现法人单位基础信息采集、维护、交换、服务的标准化和制度化。
  第六个高潮& 2005年,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数据清整的基础上,建立并完成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基本信息检索系统,使组织机构代码工作15年来取得的成就展现出来。同年,代码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研发成功,电子档案工作在全国大规模开展起来。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组织机构代码工作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经历的三个阶段
  1. 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起步阶段
  组织机构代码发起阶段的特点是建立了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基础。在国务院发布了国发[1989]75号文件以后,经过多个部委联手共建,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使组织机构统一代码标识工作在我国初步运行起来。
  1989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GB 《全国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编制规则》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尽快建立组织机构代码制度提供了技术保证。
  1990年4月,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组成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牵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民政部、人事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局、国家税务局、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参加的全国统一代码标识制度领导小组。在全国领导小组领导下,制定了建立全国统一代码标识制度的总体规划和1990年工作计划。同年9月,全国领导小组在天津主持召开了首次省市级技术监督、工商、人事、民政四大系统的全国统一代码标识制度工作会议,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总局(原国家工商局)、国家民政部、国家编委的有关领导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湖南、天津、深圳、重庆四个试点省市介绍了开展这项工作的经验,这次会议动员和部署了全国建立统一代码标识制度工作。
  1992年6月,全国统一代码标识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了建立全国统一代码标识制度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研究讨论了湖南、天津、重庆、新疆和北京等地开展工作的情况。根据试点地区取得的经验,全国统一代码标识制度领导小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代码证书制度,并为此确定了统一代码数据结构和采集方式、统一代码证书格式和颁发程序、统一应用单位的强制执行、统一收费标准和费用的使用安排、统一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的&五统一& 工作原则。会议确定了由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所属技术监督系统统一发证,使建立全国统一代码标识制度实现了重大转变,为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同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了在全国颁发代码证书的工作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
  1993年3月,为适应中央机构体制改革的需要,人保部(原国家人事部)以人中编函(1993)15号文批准了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全国统一代码标识制度领导小组联合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上报的,有关进一步加强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建立统一管理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常设机构申请,批准成立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作为领导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常设机构。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是直属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负责领导、管理和组织协调全国的组织机构代码工作。
  199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发(1993)42号文件明确规定,&全国企业事业社团统一代码标识制度领导小组撤销后,该项工作由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技术监督局承担&。这一文件的发布使全国代码工作由过去的多个部门分工负责,变为统一由技术监督系统承担,组织机构代码的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同时,组织机构代码在社会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效果。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先后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了《关于在账户管理中实施查验全国统一代码证书的通知》,会同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关于为全面实施新的统计报表制度,加快(单位代码证书)发放的通知》,会同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协调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加快(单位代码证书)发放保证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和实施新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1995年,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对全国的代码工作进行了初步验收,代码工作经过技术监督系统和有关部门几年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培训了一批从事代码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和全国省、地县代码工作机构共配备了3000多台套计算机,中央、省、市、县的信息数据库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 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发展阶段
  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发展阶段的特点是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从管理与技术两个方面入手,彻底解决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质量问题。同时,注重组织机构代码的社会应用,以应用促发展。
  1996年,针对当时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出现的组织管理渠道不畅、政策尺度不一、产生了一定量的重、错码以及组织机构代码社会应用力度疲软的现象,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指出,组织机构代码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以赋码为基础,以应用为目标,坚持质量第一,加强系统管理,突出推广应用,把代码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的总体目标。由此开始,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进入了全面的发展阶段。
  1996年,经协商,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推动了组织机构代码在税收征管系统中的应用。一方面对税务部门在查明税源、防止逃、漏税等方面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使组织机构赋码量大幅度提高,当年赋码量几乎翻了一倍,达到空前的增长速度。
  1997年,经协商,国家工商总局(原国家工商局)同意将企业赋码权交由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负责,在此基础上变分散赋码为集中赋码,建立了以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为主的赋码制度。同年,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与商务部(原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联合发文,推动了组织机构代码在进出口企业管理当中的应用。
  1997年4月,国务院召开第143次总理办公会议,讨论了组织机构代码工作,明确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统一负责,并对修订国家标准、起草代码条例和发放IC卡等项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
  1998年,在建立了统一的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的基础上,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开始进行清理整顿数据质量的工作,并重点抓重、错码的纠正工作,包括在全国进行码段的清理工作,对已发现的重、错码逐个进行改正;在全国推行以ISO 9000质量管理为核心的代码质量保障模式,使重、错码率降至万分之八以下。同时,推动了组织机构代码在人保部(原人事部)的全国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建立了&统一规范、统一格式、统一发放、统一管理&四统一的代码IC卡发放规则,编写了统一的组织机构代码IC卡技术规范。
  1999年,组织机构代码重点研究全国联网工作,制定了由原来分散赋码向省级集中赋码的工作方式,积极稳妥地对有条件的省、市率先实现联网。这种集中赋码的新模式在理论上可以杜绝重、错码的产生,从技术上极大地推进了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质量。同年,社会保障系统开始应用组织机构代码。
  2000年,在认识到位、资金到位、软件开发到位、培训工作到位的基础上,实现了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全国联网操作,从根本上保证了数据质量,杜绝了重、错码的发生。同年,代码应用推广工作继续向深层次推进,经过协调,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文,将工会法人纳入赋码范围。
  2001年,在完善联网工作、加强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实现了与国家税务总局联网交换数据,同时进一步推进组织机构代码在海关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社会保障以及公安车辆管理中的全面应用,并在电子身份认证(CA)等方面的工作有了新的举措。
  2002年,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积极开展了与外汇管理国际收支业务所涉及单位的数据核对工作,协助外汇管理局对与我国经济有往来的境外机构赋码;与银行信贷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核对,为银行开户系统、贷款系统、清算系统、外汇系统等全面应用组织机构代码做准备;并参与了建立国家信用体系的基础信息系统的建设。
  3. 组织机构代码列入国家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诚信体系建设等重大工程的统一规划阶段
  2002年7月,国家高层领导组成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信息化工程的重点。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惟一标准的国家法人数据库,标志着组织机构代码工作进入到国家电子政务统一规划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特点是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将全面进入有序化的发展轨道,并与国家其他的重要信息化工程协调发展。这一新阶段的工作要点是,通过改革,解决相关部门各自的业务流与国家信息化管理需要的信息流不统一的问题。以组织机构代码为桥梁,连接国务院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库,解决国家信息化建设中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变部门的孤岛信息为社会共有的公共信息,形成国家层面的信息资源共享。组织机构代码在国家电子政务工作中地位的确定,使组织机构代码系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2003年,由质检、统计、工商、编办、民政等多个部门组成了法人库领导小组和法人库技术专家组。技术专家组围绕法人库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在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制定了初步的建设规划,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2003年,国家启动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察了代码工作的情况后,决定在诚信体系建设中,采用组织机构代码作为单位主体的惟一的、统一的标识。在同年开展的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中,统计部门也采用了组织机构代码作为单位的统一标识。
  2004年,为了从源头上保障代码信息的真实性,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在对全国各省市代码工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启动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该系统于次年研发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全国代码系统的纸质档案电子化工作迅速开展起来。电子档案工作的开展,将组织机构代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004年,代码系统还全面启动了代码CA建设。组织机构代码CA中心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的落成并投入运行,不但能够制作CA证书,而且拓展了CA证书在多项领域的应用。自CA认证系统投入运行以来,累计发放了针对不同应用的、写有组织机构代码数字证书的电子钥匙1000多套,使组织机构代码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2005年,&全国组织机构基本信息检索系统&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全国代码系统信息实时共享和远程数据信息检索。该系统不但满足了迅速、准确、完整的业务需求,还具有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该系统与CA工作一起,为电子商务建设和代码大规模的社会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网络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国家代码中心投入大量资金为各地代码分支机构配备网络基础设备,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规模的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了代码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同年3月,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工程开始启动,国家代码中心率先当年完成全部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国各地电子档案工作的进程。同时,国家代码中心继续组织各地开展大规模的数据清整工作,代码数据质量显著提高。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中&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及时沟通情况,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制度,逐步建设和完善以组织机构代码和身份证号码等为基础的实名制信息共享平台体系,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的论述,标志着组织机构代码工作正式纳入国家诚信体系建设的统一规划中。以此为契机,国家代码中心实现了与人民银行的系统对接联网。此外,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还扩展到了新华社国内分支机构改制、银监会外资银行改制、文化部外国驻华文化中心设立、国家质检总局食品专项整治等多个领域。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工作基本完成,为代码工作从源头抓质量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同年10月,遵照国家对第三批事业单位的改革方案,代码中心顺利完成了事业法人的注册登记工作,确立了代码中心的独立法人地位,为代码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008年,国家代码中心实施了对全国24个省市的300多个地市开放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共享平台,并分六期对与此项工作有关的600多名代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工作。此项工作是国家代码中心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统一政策、统一标准规范、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规划计划、统一方法步骤&的原则和&全国一盘棋&工作思路的重要举措。
  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110号总局令,《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并将于日起实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的颁布,使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法律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为组织机构代码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裕中西里46号&&&&邮编:100029&&&&网站:(010)
Copyright & 2008 NACAO&&&&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代码证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