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医疗住院一定要穿病号服吗检查血常归吗

什么是血常归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什么是血常归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1、介绍: 主要是血液方面的问题,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这个要根据您的病情,结合血常规检查判断。血常规的检查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红细胞数量最多,在针尖大小的一点血中,可有几百万个,形状扁圆,中央稍呈凹陷。细胞内含有一种红色的能携带氧和二氧化碳的特种蛋白质,称为血红蛋白,红细胞的功能就是输送气体。红细胞数量增减与血红蛋白增减基本一致,两者计数、计量低于正常,就是通常俗称的贫血。贫血涉及许多因素,做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就是最基本的检查,这两项检验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警惕,及时发现与营养、消耗、遗传以及贫血有关的因素。例如,不久前遇到一个熟人,见他肤色苍白,就建议验个血常规,结果发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明显低于正常,医生作了一系列进一步检查,发现粪便隐血强阳性,从而找到了贫血的原因是消化道慢性失血,同时查出了出血的原因是结肠肿瘤,遂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病人现已康复。这种由简易的检验发现重大隐患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几乎每位医生都有这样的经验。这也就是时至今日,国内外各大医院仍然十分重视这两项检验的原因。白细胞有围剿入侵微生物的能力。白细胞基本检验为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俗称“白分”。白细胞数量仅为红细胞的0.l%一0.2%,如果把大量的白细胞收集起来,呈乳白色。白细胞在外周血中分五类——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噬酸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它们都参与不同的防御免疫任务。直接投入搏斗的是大量的中性粒细胞,例如阑尾炎时,要投入大量的中性粒细胞,不仅是局部大量聚集,而且在血液中可见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加,绝对数量也大幅度增加,所以白分是一项与炎症有密切关系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也是白血病的一项基本检查,一般更重视白细胞的分类,特别注意是否出现各种有关的尚未成熟的幼稚细胞。当然不是所有白血病都有白细胞增加,并见幼稚细胞。有一种称为非白血性白血病,通常白细胞数反而减少,且不见幼稚细胞。白细胞增多不一定是白血病,白细胞减少也不一定不是白血病,那让人如何来判断呢?作为病家大可不必为此担心。现在医生鉴别诊断白血病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白细胞减少似乎不大令人注意,其实这一项目持续低于正常也是某种危险的信号,最严重的是因化学或药物诱发的白细胞缺乏,可使身体失去防御功能。通常肿瘤病人接受化疗要定期检测白细胞计数,一旦低至某一水平,就不可继续化疗。所以,白细胞计数是一种最简单的监控手段。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尤其是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比例明显减少,应考虑免疫系统是否存在问题。嗜酸粒细胞是参与变态反应的白细胞,其量增加可见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寄生虫病、皮肤病等,其量减少则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伤寒、传染病病情严重者等,也见于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等。随着生食海鲜热的兴起,一些罕见的寄生虫病时有报道。发现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应是一条重要线索。血小板计数一般不包括在血常规之内,而半自动或全自动仪器检查则包括这一项。它是参与止血和凝血的重要细胞,一旦某处血管破损出血,首先赶来参与堵漏的是血小板,它本身含有多种与止血,凝血有关的因素,故现在越来越重视对血小板的研究,并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问。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5.3 ×10的12次方/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 英文缩写 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 N 0.3 ~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 ~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 0.005~ 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 ~ 0.01 (0~1%) 淋巴细胞 L 0.20 ~ 0.40 (20%-40%) 单核细胞 M 0.03 ~ 0.08 (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 ×10的6次方/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300 ×10的9次方/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3、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编辑本段]血常规标准参考值及单位 1:白细胞(参考值:4~10),(单位:10-9/L) 2:淋巴细胞绝对值(参考值:0.8~4),(单位:10-9/L) 3:中间细胞绝对值(参考值:0.10~0.90),(单位:0-9/L) 4: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参考值:2~7),(单位:0-9/L) 5:淋巴细胞百分比(参考值:20~42),(单位:%) 6:中间细胞百分比(参考值:3~10),(单位:%) 7: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参考值:50~70),(单位:%) 8:红细胞(参考值:3.5~5.5),(单位:1-12/L) 9:血红蛋白(参考值:110~160),(单位:g/L) 10:红细胞压积(参考值:35~50),(单位:%) 11:平均红细胞压积(参考值:80~100),(单位:fL) 1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参考值:27~34),(单位:pg) 13: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值:320~360),(单位:g/l) 14: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0.6~15.5),(单位:%) 15:血小板计数(参考值:100~500),(单位:0-9/L) 16:平均血小板体积(参考值:7.4~12.5),(单位:fl) 17:血小板分布宽度(参考值:12~18.1),(单位:fL) 18:血小板压积(参考值:0.108~0.282),(单位:%)
就是人体正常的血液!满意请采纳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我今天去做了血常归检
我今天去做了血常归检
女 | 0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我今天去做了血常归检查,医生说没什么问题.出于不放心,我想请专家帮我审核一下,非常感谢!
1.WBC;5.5
2.RBC:3.77 (3.8
5.80)
3.HGB:95
165)
4.HCT:.348 (.350
.500)
5.PLT:170
300)
6.PCT:.146 (.100 - .500)
7.MCV:92
-97)
8.MCH:25.1 (26.5 -33.5)
9.MCHC:272 (315 -350)
10.RDW:13.2 (10.0 -15.0)
11.MPV:8.6
-11.0)
12.PDW:15.4 (10.0-18.0)
13.%LYM:36.5 (17.0 -48.0)
14.%MON:5.1
-10.0)
15.%GRA:58.4 (43.0 -76.0)
16.#LYM:2.0
(1.2 -3.2)
17.#MON:0.2
(0.3 -0.8)
18.#GRA:3.3
(1.2 -6.8)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血液病,检验报告解释,进一步检查建议
帮助网友:236582称赞:6369
&&&&&&有点贫血,以缺铁性贫血较为可能,可以再查一查铁蛋白,血清铁等.这里的医生都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在这里回答问题的,请及时点击"采纳答案",这是对他们热心帮助的唯一肯定,谢谢!
参考价格:2.8
参考价格:11.5
参考价格:5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缺铁性贫血。...
参考价格:¥15
1.适用用于维生素B6缺乏(维生素B6缺乏可引起...
参考价格:¥19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疑似阑尾炎,今天在医院检查了血常归,对于
疑似阑尾炎,今天在医院检查了血常归,对于
健康咨询描述:
疑似阑尾炎,今天在医院检查了血常归,对于几个数值上升下降不懂,麻烦来个懂得帮我看看分析下,医生让我
疑似阑尾炎,今天在医院检查了血常归,对于几个数值上升下降不懂,麻烦来个懂得帮我看看分析下,医生让我输水,我拿了三天的药,怕不是阑尾,,,疼好久了两张化验单,一个2月8号的,一个今天的,黄色的是今天的。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陶医生医师
擅长: 不孕不育,子宫肌瘤,避孕流产等
帮助网友:97933称赞:1
&&&&&&病情分析:&&&&&&应结合临床症状确诊的。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指导意见:&&&&&&可以选择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应注意消炎避免感染的。
疾病百科| 阑尾炎
挂号科室:普外科
温馨提示:急性阑尾炎在有条件的清况下,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 阑尾炎(Appendicitis)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它是一种常见病,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治,病人多...
好发人群:青年人群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常见症状:下腹疼痛、体温升高、呕吐、中性粒细胞增多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参考价格:12
参考价格:8
参考价格:17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
参考价格:¥12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用于慢性...
参考价格:¥22.9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