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吉县政府网兴隆镇伪房打款名单

走基层?一线见闻
回访宁夏西吉县兴隆镇:西海固移民的喜与盼
日08:12&&&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如果再晚两分钟,当天我们就采访不到沙进学了。我们走到他家门口的时候,他正要开着农用三轮车去工地拉料。
9个月过去了,我们始终牵挂着他和他的邻居们:有没有搬下山?新居住得怎么样?还有哪些困难要解决?(本报日5版“走基层?蹲点调研”栏目刊发《西海固如何拔穷根》)
“我现在是秀屿新村村民了,不是后湾的了。”沙进学一见到我们就先说明了一下身份变化。再次见面,就像老友重逢,老沙一点没把我们当外人。
9个月前,我们见到沙进学时,他还在世代居住的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北村后湾组,两间半土坯房,两头牛,几乎是他的全部家当。山高路远,沟深几十米,一条羊肠子山路窄得让人胆战心惊,冬天下雪封山就难以出村,离最近的公路有7公里,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这里是“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的典型村落。
当时,后湾已经被纳入生态移民规划,即将移入的兴隆镇秀屿新村已经封顶。沙进学对山下的生活充满憧憬,但就要搬离百余年的家园,未来的生活之舟将驶向何方,他也有不少迷惘。两个月后,后湾组搬进了秀屿新村,在新房里过了春节。
如今的沙进学不同了,双目变得炯炯有神,兴致盎然地领我们参观他的新家:54平方米的新砖瓦房,红顶白墙,房顶由政府统一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厨房两间,支起了节能灶。簇新的院墙,配上绿色大铁门。“整个院子造价要10万元,我们花了1.9万就住进来了,如果靠我们自己,一辈子也盖不起。”
说起新生活,沙进学眉飞色舞,老母亲看病方便多了,离兴隆镇卫生院只有600米;两个娃儿上学近了,以前天不亮就要起床,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现在离学校只有2公里;自己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移民培训班,学开铲车,学费食宿全免,学得了一技之长;新村就在镇上,打工的机会多,自己在工地上拉料,一天100多元,既挣钱又能顾家……
走进沙进学的新房,屋里除了床,只有一张旧沙发和一套结婚时的组合柜,显得空荡荡的。沙进学说,怕看电视影响孩子学习,就没在新房买电视,“最盼的是政府早日把新村配套的养殖产业园建好,这样就可以在里面打工了。”
秀屿新村的新居整齐划一。单志祥在院里专门辟出一小片地,种了一些青菜。走进他的新居时,全家正在吃午饭,每人一碗土豆盖饭,就着一瓶辣椒酱。9个月前到单志祥在后湾的家时,他指着家具告诉我们:“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这些家具一搬就散架,我唯一舍不得的是门口的几棵梨树,刚刚开始挂果。”
现在,单志祥的新房布置鸟枪换炮了,一套崭新的组合音响是儿子的最爱,刚花1万元买了一套4人沙发、一款大理石茶几,房间摆放得满满当当。
秀屿新村正在实施配套工程,62岁的单志祥就近打点零工,一天80元,目前的收入让他挺满意。“岁数也大了,打工的机会也不可能总有,还是希望以后能有自己的一点土地,至少能种菜吃。”
单志祥在后湾的院子就有2亩地大,目前近半亩地的院子让他感觉空间小了很多,“我们也知道山下的地值钱,山上都是高低不平的,连我家自己的院子都不平,现在住在平地上,那感觉真是不一样。”老单一边说一边打着手势,细长的胡子随着表情飘舞。“祖祖辈辈那么多沟沟坎坎都挺过来了,和他们相比,我们以后的日子不就是一马平川吗?”
2011年初,宁夏亮出了生态移民的大手笔:投资105亿元,用5年时间,将中南部地区极度贫困的35万人安置到近水、沿路、靠城、打工近、上学近、就医近、具备小村合并、大村扩容的区域,让农民靠特色种养、劳务输出、商贸经营、道路运输来摆脱贫困。2011年,宁夏投资26.7亿元开发整治土地8.9万亩,建成移民新村75个、住房2万套,3万移民入住新家。(人民网记者& 阎晓明& 徐运平& 周志忠& 孔祥武)
(责任编辑:吴斌(实习)、朱书缘)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社区互动]
&&&推荐新闻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欢迎您访问宁夏扶贫网
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篮球带动大市场
&&在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每年春节前后,都要举行一届农民篮球运动会,被誉为“山沟里的NBA”。赛场上欢声雷动,激情飞扬;茶余饭后,人们津津乐道的仍是球赛。“体育搭台、集贸唱戏”,已成为这个小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一)&&&&&“今年已&经是第五届了,共有32个队参赛,不仅有当地群众自发组织的饭馆队、淀粉厂队、老年队等,还有从隆德、固原以及甘肃静宁、会宁来的队。今年从2月8日开始,整整打了11天,每天人山人海,有上万人观战。”单北村村支书单发俊边说边从档案柜里拿出一沓照片向我们展示当时的热闹场面:球场周围里三层外三层,被围观群众挤得水泄不通,有的干脆爬到墙头上,有的索性把几层砖垒在蹦蹦车上站上去张望……&&&&&今年74岁、喜欢打篮球的单北村2组村民马海琦回忆道:“打篮球在这之所以时兴,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退休在家的老支书苏文宝,一个是去年去世的单金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支书苏文宝是来宁知青,特爱打篮球,每个生产队组一个队,那时在土场子光脚练,刚开始只在村里互相较量,到后来就到邻村外乡打比赛。九十年代,并不会打篮球、搞屠宰贩运的单金忠,跟别人瞎玩玩上了瘾,自己掏钱给队员买运动服组队当教练,外出打比赛并拿回了不少奖。”&&&&&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虽然村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传统并没丢。为改善运动场地,1994年村上投入2.3万元建起了水泥地标准篮球场。1996年,单家集人靠贷款和集资,建起了占地10亩的单家集畜产品市场。为聚集人气、活跃市场,单家集连续3年花十多万元,请来陕西省周至县秦腔剧团搭台唱戏,但市场还是没有旺起来。“请人唱戏不如举办老年人、年轻人都喜欢的篮球运动会。”于是篮球运动会在单家集应运而生,沉寂多年的市场也跟着活了起来。&&&&&据介绍,“十五”以来,村上每年都举办一届农民篮球运动会,规模一届比一届大,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篮球运动会的运动员也由过去单纯的农民参与发展到现在的农民、学生、社会人员多元参与的格局。&&&&&(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也是单家集的经贸洽谈会,客商的投资意向和农畜产品的买卖合同绝大多数都在这个时候达成或签约。&&&&&来自甘肃静宁、应邀参赛的伏志锋在赛场上生龙活虎,做牛羊肉贩运更是一把好手。他笑着对记者说:“单家集人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做生意从不欺行霸市,我们外地客都喜欢来这儿做买卖,我每年光牛羊肉生意就收入二三十万元。”&&&&&“山沟里的NBA”越办越红火,品牌越叫越响,吸引力越来越大,如今,已成为不少企业、商家竞相“追逐”的对象。单北村村支书单发俊说:“专门从单家集购买牛羊肉的甘肃会宁客商周向东,已决定出资3万元,当2007年农民运动会的赞助商。”&&&&&运动会年年办,群众年年踊跃集资,因为他们从中受益不少。单北村4组村民单云刚买牛、育肥、屠宰一条龙,一年下来宰1400多头,收入少说十多万元。今年运动会他二话没说,又捐了500元,“篮球赛不仅活跃了生活,更活跃了市场。一举两得的好事,支持一下没得说。”&&&&&单南村村民苏银成指着市场附近的“银梅饭馆”的招牌说:“咱这饭馆,平时一天也就卖个400元左右,运动会期间得翻一番。”在路边开商店的苏金芳说,平时卖烧鸡每天也就十来只,打篮球的时候三四十只。每年开运动会的时候,远在兴隆镇卖小吃的冶武奇就起早贪黑做柿饼子到单家集来卖,一天少说卖个300元,几天下来,净赚2000多元。&&&&&西吉县单家集党总支书记许文杰说,通过办物资交流会、篮球运动会,大批客商进来后,使单家集市场很快成为邻近省、县、乡牛羊和皮毛等农产品交易集散地,并成为汇集各地行情的“信息库”。目前,全村有345户800多人参与牛、羊贩运,屠宰加工和销售,每年屠宰牛羊5万多头,销售清真牛羊肉5000吨以上,至少给村上带来经济收入1000多万元。每年,单家集人通过畜产品市场贸易,人均增加收入300多元。&&&&&兴隆镇党委副书记杨青鸿说,按理,单家集畜产品市场距离兴隆镇集市只有3公里,条件并不好,但它从过去没人愿意入市到如今每天上市三四百头活牛,确立了宁夏最大牛交易市场的地位,篮球的带动作用不可估量。它就像一张精美的“名片”,即宣传了自己,扩大了影响,又结识了朋友,搞活了经济。&&&&&篮球比赛使单家集市场发挥出磁场效应,土特农产品也随着人流、信息流走出大山。如今,马铃薯已跃上东南沿海甚至港澳地区居民的餐桌,牛羊肉和皮毛销往新疆、陕西、甘肃、河南、浙江、福建等地。&&&&&(三)&&&&&单家集现有768户、4078口人,回族占98.6%,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居全县各村之首。全村实现了路、电、邮、电话、广播、有线电视的“六通”,家家户户盖了宽敞整洁的新房,用上了卫生厕所,安了煤气灶,一幅生动的“小康图景”展现山间。&&&&&物质生活优越了,单家集人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讲文明、讲卫生的人多了,酗酒作乱的“醉八仙”不见了;学文化、学技术的人多了,嗜赌成性的“桌上客”变少了……因此,单家集取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去年,单北村还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村。&&&&&全国劳模、党总支书记许文杰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相信单家集人的意识会变,想法也会变,但超越梦想、永争第一的优秀传统不会变!”&&&&&&&&&&&&&&&&&&&&&&&&&&&&&链接&:单家集传奇&&&&&地处六盘山西麓、甘宁两省交界地带的单家集是一个古老的回汉杂居村落,因单姓回族人居多且在历史上设过集市而得名,集市贸易有200年历史。&&&&&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到达单家集一带,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日,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来到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村,与回族阿訇亲切座谈,并留宿于此。日,红军西征部队帮助回族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成立了西吉境内第一个红色政权―――单家集苏维埃自治政府。&&&&&传奇般的单家集,创造了许多全县第一:第一个兴建村级大桥贯通中静公路;第一个建起高达16米的自来水塔;第一个建起村委会办公楼;第一个建起村级信用社;第一个通上程控电话;第一个用上卫生厕所;第一个安装闭路电视;第一个接上村级路灯;第一个评为全国“百村书库”工程先进集体;第一个出现“全国劳模”;第一个出现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个出现全国识字状元;第一个小康试点村;第一个村级自治模范村;第一个被中宣部确定的全国精神文明示范村……&&&&&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    &&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地址:银川市解放西街西桥北巷33号 & 邮编:750001
网站备案号:宁ICP备号&
访问量:(次)
技术支持:宁夏希望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民小学
所属目录:
所属地区: &
网站访问量:3419&&
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民小学
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民小学
供货等级:
交易等级:
诚信指数:95%
客户满意:92%
联系人:负责人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兴隆镇单南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民小学如同一颗散发着诱人芬芳的蓓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兴隆镇单南徐徐绽放。本校师资队伍强大,学课建设合理,学校文化浓厚, 学校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办学实践,打造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的理念.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光临指导,同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民小学一起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才而努力.
会员类型:
普通会员(未实名认证)
主营项目:
资料待更新
注册资金:待更新
员工人数:未填
法人代表:
注册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兴隆镇单南
单位注册时间:不详
扫描保存单位二维码信息
单位印象:定期旅游
工作气氛好
公司满意度高
该商铺未发布任何商品信息,以下是系统为您随机推荐的商品信息!
技术支持:1024商务网
浙ICP备号-1
&&1024商务网客服QQ: &&
免责声明:此网页并非该单位官网,而是由会员免费注册的1024商务网商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1024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如发现侵权违规问题请发邮件至或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宁夏西吉县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