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佛的戴银戒指有什么好处有什么

佛说戒消灾经_百度百科
佛说戒消灾经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佛说戒消灾经》,共一卷,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内容为:持归戒人,鬼神畏避。二人受五戒,同四百九十八人见佛,皆得证果。
闻如是:一时,佛在。尔时,有一县,皆奉行佛五戒、十善,一县界无酿酒者。中有大姓家子,欲远贾贩。临行,父母语其子言:‘汝勤持五戒、奉行十善,慎莫饮酒犯佛重戒。’受教而行,往到他国,见故同学、亲友相得欢喜。将归,出蒲萄酒欲共饮之,辞曰:‘吾国土奉佛五戒,无敢犯者,饮酒后生为人愚痴,不值见佛。旦辞亲行,父母相戒以酒蒸,仍违教犯戒,罪莫大也。知识区区,别久会同,心虽悦喜,不宜使吾犯戒,违亲教也。’
主人言:‘吾与卿同师恩,则兄弟,吾亲则是子亲,父母相饮岂可违之?若吾在,必顺子亲。’事,乃听饮之。醉卧三日,醒悟,心悔怖惧。事讫还家具首于亲,父母报言:‘汝违吾教,加复犯戒,乱法之渐,非孝子也,无得说之为国作先。’便以所得物逐令出国,无宜留此。
子以为亲所逐,乃到他国住客舍家。主人所事三鬼神,能作人现,对面饮食、与人语言。主人事之积年疲劳,居财空尽而家疾病、死丧不绝,患厌此鬼,私共论之。鬼知人意而患苦之,鬼自相共议:‘此人财产空讫,正为吾人耳,未曾有益,令相厌患。宜求珍宝以施与之,令其心悦。’便行盗他方国王好宝,积置园中,报言:‘汝事吾历年勤苦甚久,今欲福汝使得饶富,此乃快乎?’主人言:‘受大神恩。’鬼曰:‘汝园中有金银,可往取之,方有大福令得汝愿。’主人欣然,入园见物奇异,负挟归含,辞谢受恩:‘明日欲设饮食,愿屈顾下。’施设肴馔皆办,鬼神来诣门,见舍卫国人在主人舍,便奔走而去。主人追呼:‘请还!今设微供皆已办具,大神既已下顾,委去何为?’神曰:‘卿舍尊客,吾焉得前?’重复惊走。
主人还归坐自思惟:‘吾舍之中无有异人,正有此人耳?’即出语言,供设所有,极相娱乐。饮食已竟,因问之曰:‘卿有何功德?于世有此,吾所事神,畏子而走。’客具说佛功德五戒、十善,实犯酒戒为亲所逐,倘余四成故,为天神所营护,卿神不敢当之。主人言:‘吾虽事此神久患厌之,今欲奉持佛五戒。’因从客受三自归、、十善,一心精进不敢懈怠,问佛所在,可得见不?客曰:‘佛在给孤独园中,往立可见。’
主人一心到彼,经历一亭中,有一女人端正,是啖人鬼妇也。男子行路,时日逼暮,从女人寄止一宿,女即报言:‘慎勿留此,宜急前去。’男子问曰:‘用何等故,将有意乎?’曰:‘吾已语卿,用复问为?’男子自念:‘前舍卫国人完佛四戒,我神尚为畏之乃尔,我已受三自归、、十善,心不懈怠,何畏惧乎?’遂自留宿,啖人鬼见护戒威神徘徊其傍,去亭四十里,一宿不归。
明日男子进路,见鬼所啖人骸骨狼籍,衣毛为起,心怖而悔,退自思惟:‘我在本国,家居衣食极快足用,空为此人所化,言佛在,来睹奇妙,反见骸骨纵横。’恶意更生自念:‘不如还,彼女人将归本土,共居如故,不亦乐乎。’即时回还至亭所,因从女人复求留宿,女人谓男子:‘何复还耶?’答曰:‘行计不成故回还耳,复寄一宿。’女言:‘卿死矣!吾夫是啖人鬼,方来不久,卿急去!’此男子不信,遂止不去,心更迷惑淫意复生,不复信佛三自归之德、、十善之心,天神即去无复护之。鬼得来还,女人恐鬼食此男子,哀愍藏之瓮中。鬼闻人气,谓妇言:‘尔得肉耶?吾欲啖之。’:‘我不行,何从得肉!’妇问鬼:‘卿昨夜何以不归?’鬼言:‘坐汝所为,而舍尊客宿,令吾见逐。’瓮中男子逾益恐怖,不复识三自归意。妇言:‘卿何以不得肉乎?’鬼言:‘正为汝舍佛弟子,天神逐我出四十里外,露宿震怖,于今不安,故不得肉。’妇闻默喜,因问其夫:‘佛戒云何悉所奉持?’鬼言:‘我大饥极急,以肉来不须问此,此是无上正真之戒,非吾所敢说也。’:‘为说之,我当与卿肉。’
鬼类贪残欲食无止,妇迫问之,因便为说三自归、五重戒:一曰慈仁不杀;二曰清信不盗;三曰守贞不淫;四曰口无妄言:五曰孝顺不醉。鬼初说一戒时,妇辄受之,五戒心执口诵,男子于瓮中,识五戒随受之。天帝释知此二人心自归佛,即选善神五十人拥护两人,鬼遂走去。
到明日,妇问男子:‘怖乎?’答曰:‘大怖!蒙仁者恩,心悟识佛。’:‘男子昨日何以回还?’答曰:‘吾见新久骸骨纵横,恐畏故屈还耳。’扫言:‘骨是吾所弃者也,吾本良家之女,为鬼所掠取。吾作妻悲穷无诉,今蒙仁恩,得闻佛戒,得离此鬼。’:‘贤者!今欲到何所?’男子报言:‘吾欲到舍卫国见佛。’:‘善哉!吾置本国及父母,随贤者见佛。’便俱前行,逢四百九十八人,问讯:‘诸贤者从何所来、欲到何所?’答曰:‘吾等从佛所来。’问言:‘卿等已得见佛,何为复去?’报言:‘佛日说经,意中罔罔故,尚不解,今还本国。’
贤者具说本末,以鬼畏戒高行之人,意乃开解,俱还见佛。佛遥见之则笑,口中五色光出,阿难长跪:‘佛不妄笑,将有所说。’阿难:‘汝见是四百九十八人还不?’对曰:‘见之。’佛言:‘此四百九十八人今得其本师,来见佛者,皆当得道。’五百人至佛所前,为佛作礼,一心听经,心开意解,皆作沙门,得阿罗汉道。
佛言:‘犯酒戒者,则是客舍主人;与此女人,累世兄弟也。然此二人,是四百九十八人前世之师也。世人求道,要当得其本师及其善友,尔乃解耳。’
佛说经竟,诸比丘皆大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附注:《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奉持戒律,即有减轻业障,不堕恶趣,人与非人均不能扰乱等等利益、本经就是在消灾解患,这一意义上的奉持戒律总章本身就是律宗所尊奉的重要经典。
企业信用信息浅谈戒除邪淫的六大好处--学佛网
&浅谈戒除邪淫的六大好处
发布:释藏洋&[ &]&& 日期: 18:52:00&&
  为何要戒淫?也许对此还有些疑惑,也许有些人已经亲身感受到淫欲带给自己的痛苦与烦恼,痛下决心定要闯过此关,却时进时退不能坚定。在此,仅分享个人对戒色的一些看法,希望给诸位朋友一些参考。  沉迷于色情的人,也许会有这种体会,就是身体亏损得很厉害,也许有一些人,先天体质比别人好,起先恐怕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反应,可是,肾水随著自己的纵欲越来越枯竭,面色黑暗,精神不济,使得自己有点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虽然一时尝到欲望的满足,过后却被良心深深遣责,而且当自己在欲望面前不能控制,甚至被欲望牵著鼻子走,成为欲望的奴隶,此时的这种痛苦,恐怕更令人感到寒心。  因此,若立志戒色,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开始转变你的命运,因为你将来会随著戒色一步步走来,而改变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成功的人。  1戒淫使你健康  戒色首先带给你的第一个好处,便是使你的身体健康,气色红润,神采奕奕,这是用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若失去了健康的体魄,纵然你有再大的房子,再多的车子,你也无福消受,因为你必须天天跟医院打交道,再多的钱都要送给医院,再换来令自己痛苦的药与针,或者与这个世界说再见。此时,你的学历再高,文凭再多,你也无用武之地。因此健康的身体是你人生幸福的保障,我们应该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才是。  2提升心性,超越自我  当你在戒色的过程中,屡次失败,而此时,你又能坚定不移,朝着这个志向勇往直前时,此时,你的勇气便在这一场场的自我超越中得到提升,在失败面前仍然站得起来,那么将来,你在遇到人生的其它问题时,你也会更加有勇气去面对。因为你提升的是你的心性,当面临挫折时,你不会退缩,不会逃避。  3增长耐心  当你不断的反复,但你仍然有此耐心说服自己,多看圣贤的教诲,不急躁不强迫,善加引导,有耐心让自己改过,你的耐心也在慢慢增长,不会急于求成,因为欲速则不达,当你有了足够的耐心与毅力之后,在面对人生的其它瓶颈时,你也有这个耐心去等待结果,在等待的过程中,你不会急躁,也能避免因为急躁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耐心的确是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素质。当别人对你发火时,你能忍耐,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许骂你的人反而更加佩服你的气度,在将来需要的时候,他可能还能助你难得的一臂之力。所以,在戒色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耐心,也是很难得的一个收获。  4提升信心  当你在面对仙人跳而不心动时,你就是一个比较稳重的人了,因为色关对你而言,是一大难关,此关能突破,你还有什么不能冲破的?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信心是你奋斗无穷的精神动力,有信心的人,他做事必然比别人更加坚定不移。而在仙人跳面前,你能安然不动心,不但仙人跳对你敬佩不已,同时,也防止将来你成大事时,因色此一关,毁了自己的一生。要知道,仙人跳来引诱,并不是让你获得幸福,而是来引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你此时能够把握住自己,不受诱惑,就避免因色而毁了自己一生的辛劳了。看有些成功人士,最后就因色关未过,一生的功业一夜之间全毁了,多么可惜!  5改善气质,越来越有内涵  对身边的女士尊重,你赢来的,也是他人对你妻子女儿的尊重,自己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别人对你自然也不会轻视。所以,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还是自己要做出值得让人尊重的事。突破色关,想必自己也会想许多的方法,当然,最好的方法,便是转变你的心境,让自己的一颗贪爱欲望的心,变得清静一些。此时,也许你会选择学习,学习圣贤的知识,要知道,古之圣贤都是正气十足的人,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便在涵养着圣人的正气,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正气的人。  所谓“读书贵在变化气质”,你的气质会随著你心境的转变,变得越来越有气度,因为你有这内涵,走路出去,别人看到你的感受都不一样了,气度非凡,身边自然会吸引来许多好女孩,你还犯得着天天烦着要去追哪个女生吗?  6让父母安心  不犯色,还能让父母安心。父母为我们实在是操得太多的心了,如果自己因为色欲伤身,会让父母难过担忧;如果因为色欲毁掉学业、事业,会让父母操心。因色欲伤身毁德,是多么羞耻的事情,说出来,父母祖宗都脸上无光,更把祖先无数辈辛苦积攒的阴德被色欲一把火烧光,还要连累子孙后代遭殃。于心何忍,自己能安心吗?  为了戒色,你可能会试着采用许多的方法,你也为自己的成功而努力着。寻找自己的冲突口,去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懂得看清自己适合用何种方法,是否也在培养着你面对一个问题时,愿意去找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而不是把这个问题丢到一边。而且,也懂得去向身边的人学习,不是自己关在房间里,自己想自己的。是否,这样的学习经验,也能帮助你将来在工作中,在交给你一项工作时,你也愿意去学习如何将这项工作做好,也愿意去采纳分析别人的成果,成为自己的经验?  进而,倘若你能立志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为祖宗父母脸上增光,将有限的精力移到学习上来,学一项技能,为这个社会服务,此时,你便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工作中,更好的去成就你的学业与事业。当自己尽心尽力去付出时,你的人生便不会有遗憾。  若要细说戒色的好处,恐怕还是说之不尽。自己在戒色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时时调整自己的心境,多看善书,选择善友,转化自己的欲望为清凉,在动念头的时候,就马上提醒自己,便能较好的控制。倘若不自量力,非要去试试自己的定力,无疑是将自己推向色魔。到时一步步地深入,想要自拔,就会更加困难。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戒邪淫的好处--学佛网
&戒邪淫的好处
发布:zmzjcj&[ &]&& 日期: 21:53:00&&
戒邪淫的好处&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猜你还对这些相关资料感兴趣(全部: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宽静法师:“戒”是佛教的命脉_新浪佛学_新浪网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宽静法师:“戒”是佛教的命脉
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宽静法师发表开幕致辞
  导语:3月1日,澳门迎来一场极为殊胜的佛教论坛及法会——“国际学戒论坛暨念佛祈福法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界高僧大德和善信居士近千人参加了开幕式,旨在落实本师释迦牟尼佛“以戒为师”之遗训,共同弘扬佛法戒律、正本清源。开幕式上,法相庄严的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宽静法师发表了开幕致辞,并在致辞中恳切的分析了“戒”对于佛教的重要性以及对当下社会的和谐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下为宽静法师讲话全文:
  在国际学戒论坛暨念佛祈福法会上的致辞(全文)
  宽静法师(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
尊敬的诸位长老,各位嘉宾:
  今天的莲岛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我们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极为殊胜“国际学戒论坛暨念佛祈福法会”,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因缘相聚,共同祈福人类福祉,世界和平。我受澳门佛教总会会长健钊长老委托代表澳门佛教总会,向这一盛会表示诚挚的祝贺!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界朋友和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本届论坛的举办付出辛勤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感恩。阿弥陀佛!
  本次论坛及法会是由香港佛门尊宿、灵峰佛陀教育弘化基金会荣誉主席畅怀长老发起,澳门佛教总会协办,旨在落实本师释迦牟尼佛“以戒为师”之遗训,秉承佛教慈悲济世、乐利有情的本怀,倡导“和谐”理念,共同弘扬佛法戒律、正本清源,同时为世界佛教界人士交流合作和增进友谊打造一个殊胜的互动平台,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本次论坛及法会为期一周,诸位高僧大德将以“以戒为师”展开深入讨论、交流及演讲。期间,大众每日学习戒法、严持斋戒、精进念佛。“以戒为师”是佛陀临涅槃的谆谆教授,是人天导师对弟子的最后遗教,“戒”是佛教的命脉,是学佛修行的根基。俗语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都不得不建章立制,佛教这个大家庭也不例外,也必须制定戒律。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我等断惑证真、反迷归觉,亲制“十方博伽梵,一路涅槃门”的法则,佛教的僧团、个人,皆依戒律为准则,这是成就诸佛的模板,是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门,令我等离苦得乐,成就无上觉道。进入新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物质文明,成就空前,但越来越多的人们执着于外境使自己迷失,开始饱受焦虑、压抑、无助甚至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之苦。而我们学佛、学戒正是个去染成净、启发智慧、感悟生命的过程,作为佛教徒的基本行为规范,佛教戒律正是着眼于现实人生的到的培育和心灵重塑。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不过“戒律”二字,戒律对于佛弟子,是行为准绳,也同样是保护伞,是为了使我们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学戒是学佛的第一步,把摄心为戒这一步走好了,那么学佛就上路了;学戒也是我们学佛最为关键的一部,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又成就的根本问题,是判别我们是否是合格佛弟子的标准。没有“以戒为师”,把目光放到学佛的细枝末节上,容易引起混乱,本末倒置,学不到大智慧。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感受不到学习佛法的真实益处。
  诚心祝愿莅临本次论坛的嘉宾能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善知善友交流和分享学戒之道,同沾法喜、共沐佛恩。通过这次论坛,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持戒对佛教发展的重要意义,知道因戒而得的功德来之不易,在日常弘法利生活动中互学互鉴,做出表率,能够协助他人持戒与保护他人持戒。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众佛弟子共同点燃智慧之灯,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以戒为师,保持正信,踏踏实实修学佛法,就定能够得到真实的佛法利益,携手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祈愿诸位长老大德、贤达善士,对话研讨,切磋交流,凝聚智慧,为增进人类福祉,促进世界和谐,为正法久住世间,同愿同行,携手并进!最后,谨祝与会贵宾吉祥平安,有所收获,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文章关键词:
07:07 09:42 10:09 10:13 10:59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佛教万年历查看: 5286|回复: 12
什么是戒体?
在线时间355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观世音菩萨
戒体:指佛所制之戒法,经过一定的授受仪式后,在受戒者心里产生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能长期相续地起着约束受戒者身心的作用。——摘自 明坤(法师)编 《佛学》
看来不一定经过受戒仪式之后就有戒体,还要能经常反观自心,时刻反省。
在线时间11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优婆塞戒经》佛言:“善男子!有人勤求优婆塞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亦不得戒,有出家人求比丘戒、比丘尼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亦不能得。何以故?不能获得解脱分法,是故可名修戒,不名持戒。”
这个戒体讲的是什么?不是讲一般的受戒,心里面有著戒的力量,能约束自己的身心,就叫做戒体,这是从解脱分法来说的。
换句话说,受戒以后,不管你是受菩萨戒或是出家声闻戒,或者二者具受;如果没有證得解脱分法———不管是满證或分證———都不算获得戒体。所以没有悟之前受菩萨戒,只是受个形式而已,只是以戒相来约束身心,不算是得到了戒体;
对于真正菩萨戒的戒体,其实是还没有得到的,只是在世间相上说有戒体:藉著戒相来约束自己不会犯戒,不会造恶行非。
若要论真正的戒体,得要有解脱分法。若是声闻戒的戒体,要得解脱分的话,至少要断我见,才算是真正得到出家戒的戒体了。
梵纲、地持、璎络、瑜伽等菩萨戒也一样,得要明心了才算真正获得菩萨戒的戒体,所以悟前受了菩萨戒,其实只是得到戒相而已;得要悟了转依成功了,悟前所受的菩萨戒才会生起真实的戒体。
因为明心之后去观察所悟的阿赖耶识如来藏,与湼槃之间互相的关联,与一切善恶种子互相之间的关联,这样才可说得解脱分法,有了解脱分法就是有了菩萨戒的戒体,因为已经了知一切善恶业、无记业的种子都会存在自己的第八识心体中,绝不会漏失,心中决定而不再有疑,所以不会再造作一切的恶业了,戒的力量就出现了,这就是戒体。
在线时间247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术语)防非止恶之功能也。戒法授受之作法成就时,指防非止恶之功能,发现于受者身中者谓之戒体。此戒体旧译云无作,新译云无表。随顺此戒体而于身口意三业表现如法之所作,谓之戒行。论于戒之四科(参见:戒)。楞严经一曰:‘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在线时间247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戒之体性。旧译无作,新译无表。指行者受戒后,于身所生防非止恶之功能。亦即对于戒法之信念与奉持戒法之意志。戒体虽由作礼乞戒等作用而生起,但发得之后,即不假造作,恒常相续,故称无作;其外相不显著,故称无表。据智顗之菩萨戒义疏卷上载,陈隋以前即有戒体有无之诤论,智顗认其为有,视之为假色。((参见:戒体三种)2920、“无作戒”5087)p2920
在线时间247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谓经由作礼乞戒等仪式所引发的内心持戒功能。也就是指受戒后所产生的防非止恶的力量;它是一种拘束内心且持续存在的效力。智顗《菩萨戒义疏》卷上(大正40·565c)︰
‘初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经论互说诤论有无。一云都无无作,色心假合共成众生。善恶本由心起,不应别有。顽善顽恶,皆是指心。誓不为恶即名受戒。璎珞经云︰一切圣凡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或言教为戒体,或云真谛为戒体,或言愿为戒体,无别无作。(中略)若因中别有顽善共为佛因,佛地亦别有此善共为佛果。当知,心为因果更无别法。二云大小乘经论尽有无作,皆是实法。(中略)然此二释旧所诤论,言无于理极会在文难惬,言有于理难安在文极便。’
由此可知,陈隋以前已有关于戒体有无的诤论;而智顗则承认戒体的存在,并以其为假色。
道宣的《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之一说别解脱戒以义推要,唯有二种,作及无作二戒,若单立作,则作休谢往时不能防非。又不可常作,故须无作,长时防非。若单立无作,则起无所从,即不可孤发,要赖作生。二法相藉不得立一。如萨婆多云,若有淳重心,则身口无教(即无作),初一念色有身口。教(即作)及无教。第二念中唯有无教而无其教。涅槃云,戒有二种,一者作戒,二者无作戒。是人唯具作戒不具无作,是故名为戒不具足。即如上论,以无淳重之心,不作奉行之意而不发戒。此亦承认无作之实有,即谓若无无作则不能长时防止身口之非。
按,‘无作’是新译所谓的‘无表’,其由作礼乞戒等表业而发得,随流乱不乱、有心无心四位,以及善恶无记三性,只要不舍戒,纵使起异缘心,在小乘是尽形寿随逐而无所失,在大乘戒则是尽未来际随逐而无所失。然关于此无作之体,诸说不同,说一切有部以其性为大种所造,摄于法处,为无见无对之实色。如《俱舍论》卷一云(大正29·3a)︰‘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如有表业,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卷十三云(大正29·70a)︰‘毗婆沙师说有实物名无表色,是我所宗。’《成实论》同样说无作实存,但以其为非色非心之不相应行所摄。因此可知无作是非心而实存;又,色是恼坏相,无作中此相不可得,故非色性。道宣亦依此论主张非色非心说。《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云(大正40·52b)︰
‘非色者非尘大所成。以五义来证︰(一)色有形段方所,(二)色有十四、二十种别,(三)色可恼坏,(四)色是质碍,(五)色是五识所得。无作俱无此义,故知非色。言非心者,体非缘虑,故名非心。亦有五证︰(一)心是虑知,(二)心有明暗,(三)心通三性,(四)心有广略,(五)心是报法。无作亦不具此,故以第三聚非色非心为体。’
但此非色非心说的解释也有诸多说法,根据《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之一所述,《增辉记》主说非色非心是种子之义,即立种子为体;有人则谓非色非心即是细色,同彼有宗;而称非色非尘大所成等,即简粗色心而唯取细色之意;又有人说非色非心是以思种为体。
又,经部及唯识家则遮无表色将之假立于‘思’之上。《俱舍论》卷十三举经部之说,谓二表(身语的表业)殊胜思故,起思差别名为无表。《俱舍论光记》卷十三说若依经部,思种名戒。《成唯识论》卷一云(大正31·4c)︰‘表既实无,无表宁实。然依思、愿、善、恶分限假立无表,理亦无违。谓此或依发胜身语,善恶思种增长位立,或依定中止身语恶现行思立,故是假有。’
此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说别解脱律仪及处中一分之无表,以善思种子上有防身语恶戒功能,及发身语善戒功能为体,其不律仪及处中一分之无表,以不善思种子上,有发身语不善功能,遮身语善戒功能为体。此上无表虽善恶不同,但皆依思种不同之功能而立。静虑之无表,以法尔一切上二界十七地中之有漏定俱现行思上,有防欲界恶戒功能为体;无漏律仪,以法尔一切上地所有无漏道俱现行思上,能断欲界诸犯戒非功能为体。又说无表是无所表示,故其体非色,但亦从所防所发假名为色。由此可知,唯识家认为别解脱之无表是于思之种子上所假立的,定道之无表是于思之现行上所假立的;又认为无表虽为非色,但从所防所发而假名为色。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卷十六认为依圆教所说,系以种子为戒体,其文云(卍续64·857下)︰‘戒是警意之缘也。(中略)欲了妄情须知妄业,故作法受还熏妄心,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此亦为种子戒体说,但与唯识家所立仍稍有不同。又,智顗以无作为假色,乃依据《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之说,但二者意义不同。智认为戒是藉修德之因缘而发,故随从所发以之为假色,然其性本具,所谓由具而起,常与具相即,故名性无作之假色。然智顗《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二云(大正46·484b)︰‘大乘教门中,说戒从心起,即以善心为戒体。’《摩诃止观》卷四(上)云(大正46·36b)︰‘小乘明义,无作戒即是第三聚。大乘中,法鼓经但明色心无第三聚,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一云(大正46·254b)︰‘大乘中虽以心性而为戒体,若发无作,亦依身口作戒而发,虽依身口,体必在心。’此即以心性为戒体。如是,天台一家虽分色、心戒体之说,但其中应以色法戒体为定准。
此外,真言密教以本有之净菩提心为佛性三摩耶戒之戒体,乃与上述《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所说相同。凡秉圣法而发得无作之戒体,于念念刹那运运倍增而防非止恶,终将生未来之善果,此名为‘戒肥’;若犯戒而未至舍戒者,其势用衰损,故称之‘戒羸’。
[参考资料] 《大乘义章》卷十;《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之一;《授菩萨戒仪》;《芝园遗编》卷上;《释氏要览》卷上;《菩萨戒经疏注》卷二;《梵网经玄义》;《一心金刚戒体秘决》;《一心金刚戒体决》;《戒体即身成佛义》;《天台菩萨戒义疏见闻》卷三、卷四;《天台菩萨戒义记补接钞》卷中(上);《菩萨戒会疏集注》卷二;《天台戒体诀》;《天台戒体明灯章》。
在线时间233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原帖由 上网看论坛 于
11:38 发表
《优婆塞戒经》佛言:“善男子!有人勤求优婆塞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亦不得戒,有出家人求比丘戒、比丘尼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亦不能得。何以故?不能获得解脱分法,是故可名修戒,不名持戒。”
这个戒体讲的是 ...
你这是【恶取空】的邪说!
【戒体】就是【思】,你下面的那几个贴已经做了基本上差不多的解释,但是这个【思】由于也是种子和现行的事实和道理,所以说【戒体】就是【思种子】和【思道(现行造作和所造作)】,关于陈隋以前即有戒体有无之诤论,从看不见的角度来说就是【思种子】,从看得见的角度来说 就是【思道(现行造作和所造作)】,
这就是为了防止象你一样的【恶取空】者的邪论,或说真如是【戒体】的倾向(你管叫解脱分),而做的最圆满的解释,尤其是玄奘的翻译。
智顗说【或云真谛为戒体】离的【真谛】也是指无漏有为,在具体对应来说也是【思】。
在线时间233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按大乘就好理解了,因为佛的净八个识无漏种子里都有【思】心所,
但是为了破除小乘不相信第八识和其中的无漏种子,所以说《唯识论》论里也(非正式回答‘戒体’)间接说明了【或依定中止身语恶现行思立。故{也}是假有。】,智顗认为的【假色】也是说此现行,因为他好像没全面地说过第八识和种子的道理。
在线时间233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按大乘就好理解了,因为佛的净八个识无漏种子所现行里都有【思】心所,
但是为了破除小乘不相信第八识和其中的无漏种子,所以说《唯识论》论里也(非正式回答‘戒体’)间接说明了【或依定中止身语恶现行思立。故{也}是假有。】,智顗认为的【假色】也是说此现行,因为他好像没全面地说过第八识和种子的道理。
在线时间233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戒体】就是【思】,意思是依于【思】种子和现行的功能和作用上的一分假立,如果正是【思】心所那何必说戒体!
在线时间233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原帖由 清凉瓶儿 于
11:07 发表
戒体:指佛所制之戒法,经过一定的授受仪式后,在受戒者心里产生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能长期相续地起着约束受戒者身心的作用。——摘自 明坤(法师)编 《佛学》
看来不一定经过受戒仪式之后就有戒体,还要能经常 ...
这种功能作用就是【思】心所的种子和现行,但又不是【思】心所的全部功能和作用,所以说是依此而假立【戒体】。
在线时间1574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莲池种莲华
回复 6楼 的帖子
戒体应该是色法
在看百法明门论和五蕴论中讲到无表色,就是戒体。又称为受所引色,是思心所种子所建立,受心所所引。
在线时间1574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莲池种莲华
回复 11楼 的帖子
找了一下,原来有好几种说法。看来还是应该按照成实论上说的来理解啊~
在线时间228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戴金戒指有什么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