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区曲进市

[切换分站]
价格
类别
特色
状态 / 楼层
太原四个开发区南延北扩 重点向阳曲清徐拓展
来源:山西晚报
&点击&评论
  为破解太原市各开发区发展空间不足、好项目不能落地等瓶颈,太原市将实施开发区南延北扩战略,推进开发区空间拓展和布局优化。12月29日,记者从太原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获悉,太原市将在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和规划布局的基础上,把开发区发展空间重点向北部的阳曲和南部的清徐拓展。  太原市拓展的四个开发区为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区、不锈钢园区。目前,各开发区基础区规划范围共计24.74平方公里(不包括清徐经济开发区14.1平方公里),拓展后开发区规划管理范围共计203.17平方公里。开发区的拓展,将助推产业发展,成为太原市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拓展应兼顾已确定的托管范围太原市开发区的拓展,将坚持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其中,太原都市区规划提出,把清徐县城、阳曲县城作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建成30—50万人口左右的综合型城市。汾东新区是规划的城市中心、现代服务业集中区,也是新型制造业聚集区,是引领全市发展的综合新区。  开发区空间拓展应兼顾各开发区已经确定的托管范围,已投资建设的区域仍由原开发区管辖,已办理手续和开工建设的项目仍由原开发区进行管理。民营区与阳曲工业新区已经初步建立了托管关系;高新区在汾东商务区已经进行了物联网等项目的选址和建设;不锈钢园区与阳曲镇毗邻,空间布局利于向东拓展。  经济区、高新区是国家级开发区,两者在经济实力、管理能力和招商吸引力等方面都优于民营区和不锈钢园区,要用好这两块“国字号”招牌,主要依托经济区、高新区与清徐、阳曲两县产城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大转型。武宿综保区是国家级保税区,要预留拓展空间,向自贸园区发展。  拓展后总面积达203.17平方公里太原市各开发区空间拓展总体布局为:高新区北上,经济区南下,民营区“一区双园”,不锈钢园区实施区区融合,基础区向东扩展。目前各开发区基础区规划范围共计24.74平方公里(不包括清徐经济开发区14.1平方公里),拓展后开发区规划管理范围共计203.17平方公里。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原基础区3.3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在汾东拓展3.22平方公里,在阳曲县拓展34.68平方公里,在区姚村镇拓展2.86平方公里。拓展后高新区规划管理范围为44.06平方公里。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原基础区9.6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在汾东新区拓展35.6平方公里,在清徐县拓展48.8平方公里。拓展后经济区规划管理范围94平方公里。经济区托管的综保区,在现有2.94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整合现有土地拓展2.28平方公里作为发展用地,拓展后综保区规划管理范围为5.22平方公里。总体合计经济区拓展后的规划管理范围为99.22平方公里。  太原民营经济开发区,在原基础区3.64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在阳曲县拓展37.89平方公里。拓展后民营区规划管理范围41.53平方公里。  太原不锈钢工业园区,在原基础区2.34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在原基础区拓展12.52平方公里,在阳曲镇拓展3.5平方公里。拓展后不锈钢园区规划管理范围18.36平方公里,同时在区范围实现区区融合发展战略。  成立工作小组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为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四个开发区均成立了专门的扩区工作小组,完善园区配套功能,为项目落地创造条件。  目前,高新区正在抓紧办理汾东拓展区六号线、八号线北街、真武东路等道路工程建设的土地手续;阳曲产业园小微科技企业生产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姚村拓展区启动了六条道路建设,国新能源公司中医药产业园项目已进场开展前期工作。经济区汾东拓展区化章街、大运路、十号线已基本完工,人民路正在建设中,鸿昌磁材、精细化工、钧溢化工、蒙牛乳业等四个产业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清徐拓展区启动了开南路、清泉南路等3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正在谋划山西国控集团、国美太原物流基地、天津红星医疗器械等8个项目。民营区和不锈钢园区也开工建设了一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小店区13403元/m²
万柏林区待定
晋源区8500元/m²
杏花岭区8000元/m²
晋源区6900元/m²
万柏林区8200元/m²
点击加载更多
手机微信扫描,安全登录
重新加载
扫一扫,关注微信当前位置:&&&&&&&&&&&&
奏响强劲发展进行曲——九江经开区推进新工业十年行动
发布时间:
  初春时节,踏入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延链、壮链、补链犹如跃动的五线谱,奏响新工业强劲发展进行曲。2016年,九江经开区以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对外开放先导区为目标,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创新升级年”为主题,全力推进新工业十年行动,大力实施“1257”工程:到“十三五”末实现高新企业过100家,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产值100亿元企业5家,2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7个。
  聚力新工业,成就新发展。2016年,九江经开区斩获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全省专利过千件园区等金字招牌;全年实现园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120亿元,财政收入60.6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92亿元(其中工业固投240亿元),外贸出口12.6亿美元,利用内资150亿元,利用外资2.4亿美元,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位列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前列。
  齐心发力,推进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项目是园区发展之源。去年以来,该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落实新工业十年行动的头号工程来抓,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海西地区等经济板块和央企入赣等平台,跟踪洽谈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强、大央企、大民企,围绕产业龙头企业集聚发展,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节点和配套项目加快盘活资产和去库存招商。2016年,经开区新签约项目40个,合同资金超过230亿元,引进了总投资100亿元泰盛项目等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
  “引进来”更要“落下去”。该区牢固树立“环境是金”的理念,创造一切条件、提供一切便利,促进项目快速推进。该区按照“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分析”的工作机制,对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行进行调度分析,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企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研究全区有关企业发展重大事项;强化督察考核,落实月度通报、季度分析、年度考核的督查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2016年全力推进总投资318亿元、27个新开工和在建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步伐,为该区新工业首战之年注入强劲动力。
  集群发展,推进产业升级迈上新台阶
  思路已定,蓝图绘就。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该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推进新工业十年行动为核心,以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长江流域有影响力的“6+1”产业基地:环保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智能家电产业基地、电子信息通讯产业基地、快速消费品产业基地和新兴服务业基地,努力形成一批有竞争优势和鲜明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经开区捷报频传:总投资100亿元的泰盛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又一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北汽昌河汽车九江新基地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并确定投放九江生产基地的新车型;巨石九江二期年产12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再造一个新材料产业基地,实现九江地区乃至江西新材料产业发展新突破。着力产业升级,企业产销两旺:艾美特电器九江生产基地2016年生产各类小家电500万台,九江瑞智机电产业园年产变频压缩机200万台,旭阳雷迪硅片出口创汇逾1亿美元,冠力新材料公司致力打造隔离膜产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加快增线扩产步伐……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活力无限。该区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谋划园区发展“升级版”,着力做优做强电子电器、汽车及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去年累计投入1亿多元用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截至目前,全区新登记注册企业、个体工商户1786家,同比增长26%。
  创优环境,推进降本增效激活新动能
  “干部下基层调研,了解企业实情,给我们送政策,这份真情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伟忠深有体会。去年上半年,九江经开区有关领导在调研过程中,得知该企业有一个1.7亿元的新建不动产投资项目,仔细比照省“80条”举措后发现,按营改增税收新政策,其1.7亿元的新项目进行进项抵扣后,可以少交1686万元的税,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
  环境是金,该区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深入推进港区二期开发建设,新开工春江路、港兴路延伸线等10个基建项目,九江综保区申报已进入国家部委审批阶段;全区实施城建项目67个,联盛快乐城28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西二路立交桥改造、开发区停车场等一批项目完工或交付使用,城区功能日益完善;以构建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中介超市”服务功能,2016年前三季度共办理项目审批120余件,全区行政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2016年,该区认真落实“降成本、优环境”惠企政策,扮演好“六员”角色,即当好政策宣传员、企业调查员、困难分析员、问题协调员、发展指导员、基层学习员,助企业减负,推环境创优。该区认真落实省80条、市29条等“降成本、优环境”政策措施,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全区31名副处级以上干部带领100多名机关职工,深入全区419家企业,全力帮助企业减负,共为明阳电路板、德福电子、海扬纺织、广通电缆等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环保等问题36个,有效助推了企业发展。据统计,此次专项行动可为园区企业降低直接成本5.61亿元。或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如希望直接展示,可邮件联系我们(bang@aiweibang.com)此数据不存在或未通过审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