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关林庙庙里都供奉着谁

拜谒洛阳关林庙
洛阳关林是关公的墓地,因广植松柏蔚然成林,圣人的墓地为之林。卧蚕眉,丹凤眼,面若重枣,唇若抹丹,三缕胡须飘胸前;胯下赤兔马,手中偃月刀,身罩绿战袍,不怒而威斩敌首。关公的英武形象从小就根植我的心灵,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迷恋夜读春秋的关公,日常生活中我也是普天下众多供奉关爷的成员之一。信仰关公精神的朋友不妨随我一道,参观龙门石窟附近的洛阳关林庙吧。
关林是集关公墓地、庙宇、祭祀为一体景区,北边紧接洛阳城区,南边紧邻龙门石窟,东边依傍清秀伊水,每年都有隆重的祭拜活动举行。
千秋鉴楼是关林庙的舞楼,位于景区前的大广场顶端,经常有社会宣传活动举行。
门内院中挂满树的祈福信物。
关公是财神,所以有求财。据说关公是文财神,或是由于关公是战神,文人发财的庇护神吧。
关公也是庇护人身安全之神,民间也是如此敬奉毛主席的,焚香膜拜的可保往来平安。
庙前道旁石狮子身上的红丝带,就是信众虔诚祈福的凭证。
庙前捏卖纸质金元宝,香火生意那是相当红火。
庙前两旁的焚金炉,财火持续不断的旺。
生在关林庙里的石狮子,黄绸红丝缠满全身,就是不想卖萌都很难啊。
洛阳关林庙常年香火鼎旺,关公精神感召力日月同辉。
看到有不少女人排队等候,请专家在黄表纸上画符,焚烧才能让关公感应得到。
也有青年学生来祈福的,滋养心灵的精神鸡汤。
神灵在四周,左右都拜到。
青龙偃月刀吗?
清朝的匾额
民国的匾额
正中央的主匾额
大殿前的凤尾柏
寺庙拍照我从不对准神像,所以就没有关公的英武照。
真材实料的老古董文物,比我这狗头相机金贵。
五虎殿在大殿后左侧
中间是财神殿
右侧是娘娘殿,供奉关公夫人。
建于康熙年代的奉敕碑亭,结构端庄,彩饰华繁、木雕精美,全为木榫勾结,反映了匠师惊人的创造力。
&&& 二十四年,关羽发起战役,斩,擒,兵震朝野,孙权弃信义背叛孙刘联盟,出兵偷袭,关羽功亏一篑,退走,突围时在西北被孙权部将、吕蒙虏获杀害,大义归天。孙权恐起兵寻仇,便将关羽首级连夜献给当时在洛阳的曹操,企图嫁祸于他。曹操识破孙权计谋,敬重关公忠义,刻续为躯,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于关林。
关冢始于汉末,如今绿草如盖,高峻出尘,虽江山已改,而元冢依然。“”是“”之一,古柏千章,葱茏回合,每当大雨急住乍晴之时,云气如烟,似袅袅,悠悠绕冢,奇幻之景,令人。千百年来,关羽作为忠义化身、道德榜样受到了民众的普遍敬仰。他的“忠义仁勇”体现了我们的精神,由此形成的“”这一特殊,已成为沟通海内外华人、亲情的桥梁和纽带。
&景区的配套景观还行。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陵庙_百度百科
关帝祖庙,位于安徽省 , 创建于陈末隋初,后随着历代帝王加封关羽,庙宇亦随之扩建,时至明、清,几乎遍布全国各地,然而解州关帝祖庙,因地处关羽故乡,规模宏伟,结构特殊,装饰富丽,布局完整而冠于全国。
关陵庙关陵庙前言
关羽陵墓,全国现有三处。一是关羽故里山西衣冠冢,称为关庙;二是河南洛阳厚葬关羽首级处,称为关林;三是当阳关陵,唯此处按皇帝陵寝定制,有乾隆赐“威震”匾额。
关陵庙历史
作为的故乡,兴建的历史颇早。
据有关碑刻记载,远在陈隋之际,已经修建。
宋元到明清,随着社会各界对美化、圣化和的不断高涨,又对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复、重建和扩建。
清朝末叶,该庙曾数次失火,损失惨重,但在民国年间又予以修复和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对这座古老的建筑群落极为重视,不仅将它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单位予以保护,而且一再拨款,对这座庙宇进行维护修复,使之基本上恢复了历史的原貌。
在河东古代名人灿若繁星的天穹中,有一颗耀眼的星宿,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被后世封为“大帝”、尊称为“武圣”的。
姓关,名羽,字云长,生于公元一六O年,卒于公元二一九年,为今人。相传,从幼年开始,便喜读《左氏春秋》等,深明大义。
青年之际,因打抱不平,杀死乡里恶霸而远走他乡。
遇、后,与之结义,发誓辅佐刘备,匡扶汉室。此后多年,便跟随刘备灭、破、战吕布、退,屡建战功,实现了魏、蜀、吴的政权割据,后因而,悲壮去世。蜀汉丞相评曰“绝伦逸群”。
目前的,总占地面积有七点三万平方米之多,为海内外众多关帝庙占地面积之最。该庙宇众多建筑坐北向南,沿南北向,分四大部分有序展开:中轴线的南端为“结义园”,为纪念刘、关、张而建。
园内古木参天,山水相依,并建有结义坊、、三义阁等主体建筑,往往使人在触景生情中,沉浸于“”的美好传说之中。
北端的主庙,是一个单元甚多而又层层展开的巨大建筑群落,主要由、端门、、御书楼、崇宁殿、刀楼、印楼、春秋楼和众多组成,是进行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
主庙内的主体建筑,规模宏大,,而又庄严肃穆,身临其境,不能不使人对肃然起敬。
南端的东侧,建有“”的一座,中轴线南端西侧建有“威震”木牌坊一座。
这两座气魄宏大的,向世人昭示着及关公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令人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北端东西两侧,为基本对称的主庙附属建筑,如伯祠、长寿宫、崇圣祠等等。
这些附属建筑,与主庙一样,无不笼罩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但却又有着主庙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加深人们对生平、身世的理解,延伸和加强对关公的崇拜与敬仰。
,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而享誉,扬名海外。
关陵庙关林简介
关林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唯一“林、庙”合祀的古代经典建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
据记载,关林汉时有庙,距今已有1780余年的历史。现存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其布局按帝王宫殿建筑而建呈“回”字形结构。
舞楼、大门、仪门、平安殿、财神殿、春秋殿、墓冢为其南北向,其它建筑的布设皆沿此线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体现我国古建文化的传统特点。 关林以悠久的建庙历史、崇高的林庙地位成为祈福纳祥的钟灵圣域;以飞檐流丹的彩饰、妙绝丹青的雕刻艺术成为享誉中外的名胜古迹,举世瞩目,香火鼎盛。
关陵庙关林名称由来
因为的头颅及 均埋葬在那个地方,因此得名
1780余年来,关林因厚葬首级而名闻天下。这里峻宇连甍,森然,淄素入庙,视为严宫,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二十年(1592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扩建成占地200余亩、院落四进、殿宇廊庑150余间、规模宏远的。兀立于广场上的“千秋鉴”楼,为旧时“灯影话兴亡”的所在;分立于大门两侧的明代,赳赳而踞,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极富封建意味的大门镶嵌着81颗金色,体现了关林的崇高地位和关羽的身后;立于仪门左右重达3000余斤的铁狮,是明代敬奉的遗物,虽历400余载风风雨雨,依然肃穆含威;仪门“威扬”匾额为御笔,端庄厚重,;连接仪门和拜殿的石狮为海内外关庙所独有,甬柱顶雕石狮104尊,百狮百态,圆润生动,毫无的生硬之感,代表了时期中原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关陵庙关陵简介
关陵,是埋葬关羽身躯的地方,是中国三大关庙之一,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关羽死后,孙权将其首级送,曹以侯礼厚葬首级于洛阳关林,这便是头枕洛阳、身困俗称的由来。《三国志》载: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孙权于临沮夹石(今)擒关羽,斩关羽,权送羽首于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于,就是今天的当陵。史载,当阳关陵是埋葬关羽身躯的地方,故当地民间流传有“头枕洛阳,身困”之说。关陵,原称“大王冢”,墓建于东汉末年。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襄阳太守王铢在墓前修筑祭亭。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始建庙宇。群体建筑则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关陵,占地45000平方米。采用中轴对称式帝陵规制,上,有八座古代建筑物,依次是神道碑亭、“汉室忠良”、三元门、马殿、拜殿、正殿、寝殿、陵基。两旁有、钟楼、鼓楼、碑廊、斋堂、来止轩、圣像亭、伯子祠、启圣宫、佛堂、春秋阁等。正殿大门上方有清同治皇帝御笔“威震”金字匾额一块。陵区四周,环以帝陵式红墙黄瓦宫墙。
关陵庙尸首在洛阳 尸身在当阳
湖北当阳关陵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冬,关羽,退守麦城,在西北被伏获遇害。孙权担心复仇,将关羽首级献给了远在洛阳的。操识破其“”之计,刻为躯,以王侯之礼厚葬羽首于洛阳城南;其正身,孙权以侯礼葬于。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头定洛阳,身困当阳”。
关陵,坐落在城西五里处。陵庙坐西朝东,面临沮水,与遥遥相望。宋代以前,关羽古墓只是一座林木掩隐的土丘,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襄阳太守王铢对关羽墓培土加封,并“始建祭亭,环以垣墙,树以松柏”。元代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主持僧慧珍,派僧人到关羽墓地,修葺山门,看管陵墓。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知县黄恕上书朝庭,请为关羽墓地建庙。得宪宗恩准,才大兴土木,形成庙院,建筑群体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目前占地达98亩。
八十年代初,当阳人发愿修复关陵,如今这片红墙黄瓦更加金碧辉煌。陵园山门仿古汉建筑,进山门,迎面为,亭内竖立一通清道光十年(公元1831年)大碑,正面镌刻二十四字: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汉汉寿亭侯墓道
过碑亭,沿排列着“汉室忠良”、三园门、马殿、拜殿、大殿、寝殿、陵墓等。两侧尚有、钟楼、鼓楼、碑廊、、圣像亭、伯子祠、启圣宫、佛堂、春秋阁等建筑。由于历史的原因,玉泉山早期曾派僧人管理关陵,留下了佛教的诸多印记,也留下了今日内的佛堂、斋堂等建筑。
尽头的古墓,高七米,周长六十八米,墓顶古木参天,绿阴蔽日。古墓原有通道可进入墓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幼年的我曾随父亲一起循墓道进入墓室,见墓顶如苍穹覆盖,顶端垂下两串铁链,悬吊着巨大的棺室。两边配有长明灯等祭器。墓室四周,有四个巨大的水缸,也许是当年用来盛灯油之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封堵了墓道,现在,人们只能在墓前凭吊进香。古墓前的祭亭亭柱之上,有一幅石刻楹联:
群山拥神宅,杯土涵太虚。
河南关帝像
全世界有如此众多的,我认为首先要感谢一位历史老人——三国风云人物。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十五年春,(操)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当时在洛阳,已有66岁,且正在大病之中,他接到孙权派人从送来的首级,一下就看破了东吴“嫁祸于人”之计。重情爱才的,也许感觉到了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间,以王侯之礼,在洛阳城南厚葬了关羽。当年正月二十三日,逝去。厚葬关羽,也许是在世时做的最后一件大好事。试想,如果当年不在洛阳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首级,恐怕孙权也许不会以王侯之礼在安葬关羽身躯,甚至也许不会有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殿了。
河南洛阳关林二殿 关氏唯一的守林人、后裔关俊玺女士 就在此工作
随着关羽被皇家屡屡敕封,洛阳关林也曾多次更名。汉时,这里称“关冢”,明代称“关王冢庙”,清顺治称“关帝陵庙”,康熙时称“关夫子冢庙”,至道光年间,“”一名问世后宣告尘埃落定。在中国封建社会,百姓之墓称坟,王侯之墓称冢,皇帝之墓称陵,圣人之墓才能称林。武圣关羽与文圣孔子齐名,安放关羽首级的地方,当然名正言顺地称为“关林”了。
汉时,关林只有一堆。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在关冢前立坊,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开始建庙。关林与相仿,沿排列着舞楼、山门、仪门、拜殿、文殿、武殿、春秋殿、、碑亭、关羽古墓。
关林文殿又称大殿,高约二十米,殿顶覆盖,五脊飘逸。文殿内,关羽帝王像高达6米,关帝头戴十二冕旒帝王冠,身着锦绣,凤眼蚕眉,面贴赤金,端严正坐,两侧为关平、周仓、、等诸将,造像高大,栩栩如生。武殿又称二殿,殿中塑“怒视东吴戎装坐像”,关羽身着绿袍,外露铠甲,头戴,双眉紧蹙,怒视东南三国吴地,关帝两侧,关平捧印,周仓持刀,仪态逼真。
关陵庙关陵路线
关陵庙关陵庙公交线路
1、武汉——
K8084 / K8085 武昌 -
07:50 - 11:56
L7522 / L7523 武昌 -
17:56 - 22:30
K8081 汉口 -
12:30 - 16:14
武汉 傅家坡长途汽车站
武汉 傅家坡长途汽车站
武汉 傅家坡长途汽车站
武汉 傅家坡长途汽车站
武汉 傅家坡长途汽车站
到达市区后可直接做公交车前往景区。
2、乘方向的班车,市区有专车前往景区。
关陵庙关陵庙自驾线路
市区子龙路——S107—S224—关陵庙
关陵庙图片欣赏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林庙是纪念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