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委政治部话剧团“黎汝清湘江之战txt”何时公演?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军旅影视文化丛书:荧屏绿色风景线.pdf22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新中国的军旅作家简介,有新四军、华东野战军的作家
作家小传(按音序排列)
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1年肄业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7年赴法国留学,1928年回国后曾任《文学季刊》编委,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季月刊》主编,《烽火》杂志创始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9年后历任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及第四、五、六届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文艺月报》、《上海文学》、《收获》主编。中国文联第二、三、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全国第五届人大常委,全国第六、七、八届政协副主席。192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短篇小说集《寒夜》、《憩园》、《第四病室》,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散文集《随想录》(5卷)等,译著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出版了《巴金文集》(14卷)、《巴金全集》(26卷)、《巴金译文全集》(10卷)等。
桦(1930~),原名陈佑华。河南信阳人。1947年参加解放军,历任宣传员、俱乐部主任,昆明军区创作员,总政治部创作员,武汉军区创作员,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编剧,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诗集《金沙江的怀念》、《热芭人的歌》、《白桦的诗》、《我在爱和被爱时的歌》、《白桦十四行抒情诗》,长诗《鹰群》、《孔雀》,话剧剧本集《白桦剧作选》,中短篇小说集《白桦小说选》,电影文学剧本《山间铃响马帮来》、《今夜星光灿烂》、《苦恋》、《孔雀公主》,话剧《曙光》等十数种。曾获全国新诗奖等多种奖项。
  毕淑敏(1952~),女。山东文登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西藏阿里军分区卫生科卫生员、军医,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中短篇小说《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毕淑敏文集》(4卷)等。曾获百花文学奖、青年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昆仑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蔡椿芳(1964~),笔名于斯。湖北新洲人。1980年考入郑州高射炮兵学院,1983年7月大学毕业后赴藏。曾任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学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西藏分会副主席。著有诗集《岗仁布钦及其他》、《降临》和中篇小说若干部,长诗《南殇》获《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现转业在四川成都某厂从事宣传工作。
  蔡桂林(1959~),江苏金坛人。199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78年应征入伍,历任文书、班长,新闻干事、宣传干事、政治教导员,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文学的当代思考》、《苦恋的激情》、《蔡桂林文学评论选》,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流失生纪实》,理论专著《冲浪:在军事文学的海面》等。其作品曾获1992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作家协会首届文学评论奖。
岩(1962~),广西南宁人,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6年入伍,历任七六五医院战士、电影组组长、俱乐部主任,政治处干事,总后勤部政治部专业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棕色雪天》、《阡陌人树》、《红痣》,报告文学《世纪之约》、《太阳之火》,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文物大走私》、《北中国的太阳》等,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首届报告文学学会奖等。
  曹宇翔(1957~),山东兖州人。1976年入伍。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历任北京卫戍区战士,《人民武警报》编辑、副处长。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家园》、《青春歌谣》、《纯粹阳光》,散文集《天赋》等,曾获全军新作品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陈其通(1916~),笔名陈然。祖籍湖北麻城,生于四川巴中县。中共党员。1927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地下少先队队长,团区委书记,四川省地下党省委常委,巴中县委书记。红军长征期间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师政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任宣传股长、科长、武装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总政文工团团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第二、三届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第二、三、五届政协委员,全国第四届人大代表,《人民文学》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著有活报剧剧本《红岩》、《保卫延安》,歌剧剧本《柯山红日》等,话剧剧本《二万五千里长征记》、《炮弹是怎样造成的》等。话剧剧本《二万五千里长征记》,改为《铁流二万五千里》,再改为《万水千山》。《万水千山》、《柯山红日》、《井冈山》等获优秀作品奖。
  程步涛(1946~),河北广宗人。1984年毕业于山西省师范大学中文系。1963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排长、干事、股长,《解放军文艺》编辑,《昆仑》编辑部主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政治委员、社长,副编审。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三叶集》、《爱·生·死》、《笑容在黎明前凝固》、《乡思》、《鹰群》,散文集《瞬息沧桑》、《阅读土地》等。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陈怀国(1963~),湖北谷城人。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0年应征入伍,历任国防科工委某部战士、文书、干事,国防科工委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副主任。著有长篇小说《遍地葵花》,小说集《毛雪》、《黄军装黄土地》,报告文学《洞天风雷》,电影文学剧本《横空出世》等。曾获《人民文学》奖、青年文学奖、《人民文学》45周年小说新人奖、《昆仑》优秀小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
  陈登科(),江苏涟水人。1950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1940年参加涟水县抗日游击队,历任《盐阜大众报》、新华通讯社合肥分社记者,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作协主席,《清明》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共八大代表,全国第三、五、六、七届人大代表。193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中篇小说《活人塘》、《杜大嫂》等,长篇小说《风雷》、《赤龙与丹凤》、《破壁记》(合作)等,短篇小说集《百岁图》,散文集《坎坷集》、《俯仰集》,电影文学剧本《柳湖新颂》、《卧龙湖》(合作)、《风雪大别山》(合作)、《柳暗花明》、《徐悲鸿》(合作)等。
玲(),原名蒋伟。女。湖南临澧人。192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文系。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左联《北斗》主编,1936到达陕北保安,历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苏区中国文协主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解放日报》副刊主编,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任。1949年后历任《文艺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宣部文艺处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文艺报》、《中国》、《人民文学》主编。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全国人大代表。192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苇护》、《母亲》、《莎菲女士的日记》、《梦珂》,报告文学《田保霖》,中短篇小说集《水》、《我在霞村的时候》、《在黑暗中》、《自杀日记》,剧本《重逢》、《窑工》,散文集《陕北风光》、《访美散记》,《丁玲文集》等。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丁临一(1953~),安徽肥东人。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1972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86215部队战士、班长、排长、代理干事,《解放军文艺》编辑、《昆仑》副主编,副编审,现任武警总部电视艺术中心主任。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长风破浪会有时》、《走向未来》,另外发表理论批评文章50余万字。理论批评集《踏波推澜》获1993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其作品还多次获《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八一电影》等报刊奖。
  邓一光(1956~),原名邓渝光。蒙古族。重庆人。华中师大文学院文艺学硕士。曾赴乡村插队务农,后历任工人,新闻记者,文学编辑,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家在三峡》、《走出西草地》、《我是太阳》、《红雾》、《组织》,小说集《红色贝雷帽》、《孽犬阿格龙》、《遍地菽麦》,诗集《命运风》等。其作品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屈原文学奖、文艺明星奖等。
  丁一三(1931~),原名薄殿辅,笔名丁力。河北宁河人。中共党员。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宣传队员、文工队员、空军政治部创作员、创作室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1951年发表处女作独幕话剧剧本《永远的战友》。著有电影文学剧本《英雄虎胆》(已拍摄发行)、话剧剧本《女飞行员》、歌舞剧剧本《长山火海》(合作、均已公演或发表)、论文《关于戏剧创作的信》等。话剧剧本《陈毅出山》获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
  邓友梅(1931~),山东平原人。1945年参加革命,历任八路军鲁中军区通讯员,新四军、华东野战军文工团团员,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中央文学研究所第二期学员,北京第三建筑公司支部书记,北京市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书记处书记、第五届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全国第八、九届政协委员。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邓友梅自选集》(5卷)、《京城内外》、《烟壶》、《那五》、《追赶队伍的女兵》、《我们的军长》、《话说陶然亭》、《散文杂拌》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中篇小说奖。
  杜鹏程(),笔名司马君、普诚。陕西韩城人。大学毕业。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延安抗大、鲁迅师范学校学员,参加过陕甘宁边区农村工作和整风、大生产运动,历任西北野战军新华社随军记者、分社主编。1949年后历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全国第二、三届政协委员,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四届理事。四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历史的脚步声》,小说集《年轻的朋友》、《平凡的女人》、《杜鹏程小说选》、《杜鹏程散文选》、《杜鹏程散文特写选》,评论集《我与文学》等。
  杜志民(1944~),河北清河人。1968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外语系。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编导室干部,《解放军报》编辑,高级编辑。196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哨所风雪夜》、《阵地上的小花》、《山地风》,散文集《和平之子》,小说集《心系》、《杜志民自选集》等。
纪(),原名冯骥,笔名公羊子。河北束鹿人。历任延安陕北公学教师、《大众文艺》编辑,延安解放日报社副刊编辑、热河省文联副主任,冀中文联委员,天津日报社编委、文艺部主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宣传部副部长,文联党组书记、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第一至七届政协常委,中共天津市委第二届候补委员。著有中篇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不连续的故事》,评论集《学剑集》,散文集《长江行》,诗集《不尽长江滚滚来》,散文《挥手之间》等。
  范咏戈(1948~):山东济南人。1984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系。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解放军十四军学员、干事,《解放军文艺》编辑,总政治部文化部干事,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系文艺理论研究生班学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文艺报》总编辑。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在戎谈文》、《新时期的军事文学》等。《在戎谈文》获中国首届当代文学研究奖,《新时期的军事文学》获中国当代科研成果奖。
牧(),笔名冯先植。北京人。大学毕业。1936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大、鲁艺文学系学习,毕业后留校在文艺理论研究室工作,后历任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编辑,陈谢纵队和四兵团新华社记者,十三军文化部长,云南军区文化部副部长,《新观察》主编,《文艺报》副主编、主编,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全国第六、七届政协委员。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文艺评论集《繁华与草叶》、《激流小集》、《耕耘文集》、《文学十年风雨路》,小说散文集《新战士时来亮》、《冯牧散文选萃》、《滇云揽胜记》等,出版了6卷本《冯牧文集》。
志(),原名马禄祥。河北静海人。1938年春参加抗日人民自卫军(八路军第三纵队),曾任勤务员、警卫员、班长、排长、武工队小队长、文工队长、剧社社员,1947年到华北大学中文系学习,后历任《河北日报》记者,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文艺部副主任。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保定外围神八路》。
  冯德英(1935~),山东乳山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空军报务员,电台台长,排长,助理员,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等。
铎(),河北博野人。1940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院戏剧系。历任火线剧社秘书、副社长、社长,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总政文工团副团长,总政话剧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正军职政治委员。全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一至第五届理事。1940年发表处女作独幕话剧剧本《顽固派的真面目》。1949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地下长城》、《海防前线》、《首战平型关》、歌剧剧本《王秀鸾》等(均已公演或发表、出版),电影文学剧本《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已拍摄发行),作品集《傅铎剧作选》(续集)等。《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获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会演剧本二等奖、演出一等奖。
平(1932~),山东济南人。1949年肄业于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历任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战斗文工团创作室研究生,西藏军区文工团创作组副组长,文艺创作员,甘肃省歌剧团编剧,甘肃省文联第二、三届委员,甘肃作家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会员。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珠穆朗玛峰》、《拉萨的黎明》、《大雪纷飞》、《古堡》、《帅星初生》、《冬雪》、《山水情》、《心摇集》、《百吻集》、《了然斋诗词选》、《高平诗选》、《中国情节》,文艺论集《致诗友》、《文海浅涉》,散文集《从西藏到东欧》等。
刘(),原名刘仁勇、刘耿直。江西南昌人。1939年开始写诗。1946年半工半读于中正大学法学院。1948年赴香港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赴大西南,当过见习编辑和文艺助理员。发表反映西南边疆的诗歌《西盟的早晨》等。1955年调总政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1958年被划为右派,遣送山西工地服劳役。1979年平反。主要诗作有《五月一日的夜晚》、《运杨柳的骆驼》、《上海夜歌(一)》《沉思》、《星》、《十二月二十六日》、《读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长诗《阿诗玛》、《尹灵芝》,诗集《神圣的岗位》、《黎明的城》、《在北方》、《白花·红花》、《离离原上草》、《仙人掌》、《母亲——长江》、《骆驼》、《大上海》、《夜梦钞》、《刻骨铭心》,短篇小说集《国境一条街》,散文集《酒的怀念》等。诗集《仙人掌》曾获全国第一届新诗诗集一等奖。
玺(1932~),笔名莞尔非玉。山东青岛人。1950年初中毕业参加军干校,历任航空预科总队学员,炮兵连文化教员、俱乐部主任,南京军区空军创作组创作员,文化部文化科副科长,上海文艺出版社二编室副主任,副编审。上海市文联第三届委员,上海作家协会第三、五届理事。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我爱连队我爱家乡》、《蓝蓝的天空》、《花漫长征路》、《空军诗页》、《银翼闪闪》、《无声的雨》、《抒情的草原》、《宫玺诗稿》、《冷色与暖色》等。
工(1928~),上海人。毕业于北京汇文高中。1945年参加新四军,历任军部文工团团员,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解放军报》编辑、记者,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军的后代》、《疯人院》,中篇小说集《被遗弃的天使》,诗集《喜马拉雅山下》、《成熟的季节》、《军歌、礼炮和长城》、《战神和爱神》、《爱情交响诗》,散文集《风雪高原》、《大海的子孙》、《鲜花和乐器》、《寄远方》、《火光中的歌》、《光荣的脚印》,小说集《重逢》、《霸珑的末日》、《情如山水》,话剧剧本《捕匪记》,电影文学剧本《冰山雪莲》、《遥远的旅程》等30余种。
  郭建英(1935~),女。江苏徐州人。1960年毕业于江苏徐州师范学院。1950年参军,历任二十四军文工团团员,解放军艺术学院教师,北京军区五七干校学员,河北省军区文化干事,北京军区文化部干事,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教员、研究室研究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吴起》、《荆轲》,散文集《长城望不断》、《关山集》,散文诗集《流星雨》等。曾获电视文艺星光杯奖等多种奖项。
  郭小川(),原名郭恩大。曾用笔名郭苏、湘云、马铁丁等。河北丰宁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从事政治工作,1941年入延安马列学院文艺理论研究室学习,历任冀察热辽分局机关报《群众日报》副总编辑,《天津日报》编委,中南局宣传部理论宣传处副处长、文艺处副处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秘书长,《人民日报》特约记者。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平原老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甘蔗林——青纱帐》、《鹏程万里》、《白雪与山谷》、《将军三部曲》、《一个和八个》、《诗歌作品选》、《昆仑行》、《月下集》、《两都颂》、《郭小川诗选》(上、下集)、《郭小川诗选续集》等,杂文集《思想杂谈录集》,电影文学剧本《土地》、《合作》等。
波(1950~),江苏灌南人。197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68年参加工作,历任北京青云仪器厂钳工,沈阳军区空军战士,空军副指导员、干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昆仑》编辑部副主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兼党委书记、副编审。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铁床》,短篇小说集《幻鸟》,中篇小说《黑草》、《眉姑》,电视系列片撰稿《少奇同志》等。短篇小说《母亲与遗像》获全国第七届优秀短篇小说奖,《彩色的鸟,在哪里飞徊?》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笑(1929~),吉林市人。1946年就读于东北大学。后历任吉林军区报社记者,十二兵团《部队生活画刊》主编,广州军区政治部干事、创作员、文化部副部长、研究员,正师职。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韩笑诗选》、《韩笑抒情诗精选》、《松江浪》、《珠江美人》等。
  韩静霆(1944~),吉林东辽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1973年应征入伍,历任北京军区炮兵政治部干事,军委空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副主任、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农工民主党东方书画社社长。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孙武》、《凯旋在子夜》、《大出殡》,散文集《花魂》、《幽谷鹿笛》,中篇小说《市场角落的皇帝》、歌词《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并出版画集4册等。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飞天奖、金鹰奖等。
  韩作荣(1947~),笔名何安、星宇。黑龙江海伦人。1968年参加工作,历任拖拉机修造厂工人,工程兵战士、排长,干事,《诗刊》编辑,《人民文学》编辑、副主任、主任、主编、编审。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万山军号鸣》、《六角的雪花》、《北方抒情诗》、《静静的白桦林》、《爱的花环》、《少女和紫丁香》、《裸体》、《玻璃花瓶》、《瞬间的野菊》,诗论集《感觉.智慧与诗》等。
  韩瑞亭(1939~),1961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入伍,至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历任助理编辑、编辑、编辑组副组长、组长、副社长、编审。著有评论集《推涛集》、《艺廊探胜》、诗集《绿色情思》、《大叙事品格论》(合著)、《长篇的辉煌》(合编)、《躁动与蝉蜕》、《长桅浮出水面》。《推涛集》获首届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大叙事品格论》(合著)获第五届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
风(1918~),满族。河北易县人。毕业于易县师范。1938年参加八路军,历任青训班学员,太岳军分区宣传队员,陈赓部队某团教育股长,第二野战军四兵团新华分社记者、报道科科长,西南军区创作组、总政创作室专业作家,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副军级。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东线》、《淮海大战》、《上党之战》、《中原夺鹿》、《战将陈赓》、《邯郸战役》,中短篇小说《大巴山的骄子》、《海与浪》、《歌手》,长篇叙事诗《雪乡》,《寒风文集》(4卷)等。
  何继青(1957~),江苏常州人。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赴鄂西北山区插队务农,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侦察兵、侦察排长,广州军区政治部创作组创作员、主任,广东作家协会理事。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遥远的黎明》,中篇小说《绿色南方雨》、《死亡不属于我们》、《兵道》,长篇小说《哭歌》等。《横槊捣G城》获《昆仑》优秀中篇小说奖,《兵道》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贺东久(1951~),安徽宿松人。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文书、干事,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创作员,总政歌舞团创作员。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带刺的爱神》、《相思林》、《暗示》,歌剧《党的女儿》等。还著有《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太湖美》等大量歌词。
  贺敬之(1924~),笔名艾漠、荆直。山东枣庄人。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历任文工团创作组成员,华北联大文学院教师,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主任,《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兼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及第三届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第五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戏剧协会第三、四届常务理事,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全国第七届人大常委。四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放歌集》、《贺敬之诗选》,评论集《敬敬之文艺论集》,长诗《回延安》、《放声歌唱》、《雷峰之歌》、《中国的十月》等。歌剧剧本《白毛女》(参加执笔,马可作曲,已公演)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金。
可(1921~),满族,山东青州人,中共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历任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戏剧队副队长、文艺组副组长、创作组副组长、组长,华北军区文化部创作组组长。总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石家庄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北京军区宣传部、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顾问,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1924年发表处女作《清明节》。1953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英雄的阵地》,《战线南移》,《槐树庄》等。剧作集《胡可剧作选》,论文集《习剧笔记》、《胡可论剧》、《读剧杂识》、《剧事文稿》等。《战斗里成长》获全国第一届话剧汇演剧作甲等奖,并译为俄、英、日、朝等国文字。
昭(1933~),满族。吉林舒兰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1947年参军,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四纵队团宣传队员,吉林日报副刊组编辑,《作家》杂志编辑,吉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副主席、顾问,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及少数民族文学工作委员会第四、五届成员。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光荣的星云》、《小白桦树》、《人生之旅》、《从早霞到晚霞》、《草原夜景》、《生命行旅》、《山的恋歌》、《瀑布与虹》,散文集《绿的记忆》、《怀念与祝福》等。曾获全国首届新诗奖。
  黄国荣(1947~),笔名箫簧、秋野。江苏宜兴人。1986年毕业于山东省高等自学考试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排长,文化干事、副处长,师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副编审,大校军衔。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兵谣》、《乡谣》、《街谣》,小说集《蓝色的梦》,中篇小说集《蓝海之恋》,中篇小说《陌生的战友》、《尴尬人》、《履带》,电视连续剧剧本《兵谣》等。
  黄国柱(1952~),江苏泰兴人。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72年应征入伍,历任某步兵团战士、文书,沈阳军区文化部干事、宣传部干事,解放军报社文化处编辑、政工科科长、新华社军分社社长,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政治部主任,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主任等职。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困惑与选择》、《北国的辉煌》、《苍凉的历史》、《圣土并不遥远》、《寂寥长天唱大风》,散文报告文学集《苦海的帆》等。《苍凉的历史》获第三届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圣土并不遥远》获第三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鹏(1927~),笔名季石、何雨。吉林九台人。1948年肄业于长春学院。历任松江军区前进指挥部宣传队队员,战车师《战车报》编辑,《人民装甲兵》、《解放军战士》编辑,《解放军文艺》编辑组长,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研究员、特约编审。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外散文诗研究会名誉会长,中日歌词研究中心、毛泽东诗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诗《铁马骑士》,诗集《蓝色的海疆》、《爱的交响曲》、《北国江南》、《山情水韵》,汉俳《拾贝集》,散文诗集《淡色的花束》,散文诗歌集《献给祖国的花环》,诗论集《诗林漫步》等。
安(1950~),生于辽宁抚顺,长在陕西。1969年入伍,197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兰州军区文艺创作室二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走出硝烟的女神》,撰写电视文化片《从藏圈走来》等十二部;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论文计200万字。中篇小说《远去的骑士》曾获全军新作品一等奖。
  江奇涛(1954~),安徽无为人。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1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营部书记及侦察排长,《人民前线报》记者、编辑,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电影家协会江苏分会理事。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中篇小说集《马蹄声碎》、《雷场上的相思树》,电影文学剧本《马蹄声碎》、《红樱桃》,报告文学《神秘王国领衔主刀》等。获第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七届金鸡奖特别奖和1990年~1992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江宛柳(1952~),女。山东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高等教育自学大学。1970年后历任第二炮兵工程技术总队战士,文工团创作室创作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解放军文艺》编辑、《昆仑》编辑、《军营文化天地》副主编。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报告文学集《我在寻找那颗星》,小说《新任编辑》等。报告文学《蓝色太平洋》获全国1990年-1991年优秀报告文学奖。
嘉(1954~),河南新野人。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干部,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组创作员,文学创作一级。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兵家常事》、《好男当兵》,中短篇小说集《拉岱大桥》、《守狱者》等。《女炊事班长》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宁(1963~),原名叶流传。安徽潜山人。198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热物理系,1991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历任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教师,《解放军文艺》编辑部特约编辑,《空军报》特约记者,空军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天真》、《倾听阳光》,长篇报告文学《摇撼光之树》,中篇小说《第二击》,长诗《升腾》,组诗《一步步》,译著长篇小说《女先知》([瑞典]拉格维斯著),短篇小说《插曲》、《大水河》、《沐浴》等。
  蒋晓勤(1950~),江苏省人。历任福州空军创作组创作员,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编剧,编导室主任,业务副团长,一级编剧。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影协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著有话剧剧本《带血的谷子》、《“厄尔尼诺”报告》、音乐话剧剧本《迷人的海湾》等。曾获第二届解放军文艺奖、首届庄重文文学奖、曹禺戏剧奖、剧本奖,全军会演编剧一等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等多种奖项。
辉(1954~),笔名晓今。河北唐山人。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3年应征入伍,历任河北省军区独立师战士、报道员、见习干事,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干事,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纪实文学《中越战争秘录》(合作)、报告文学《恸问苍冥——日军侵华暴行备忘录》、长篇散文《西藏墨脱的诱惑》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全国1995年~1996年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金敬迈(1930~),江苏南京人。1949年参加解放军,曾任中南军区军械学校文工团团员,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演员、创作员,军区政治部创作组创作员,1968年遭迫害入狱,1975年在农场劳动,1978年平反,后任广州军区文化部创作组专业作家。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话剧剧本《双桥会》(合作),电影文学剧本《铁甲008》等。话剧剧本《神州风雷》(合作,已公演)获庆祝建国30周年文艺调演创作奖。
青(1923~),原名孙峻卿。山东海阳人。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胶东《大众报》记者,新华社前线分社随军记者,昌维地区武工队小队长,《中原日报》编辑组长,中南人民广播电台编委兼宣传科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代理党组书记,《文学报》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四届理事。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海啸》,短篇小说集《黎明的河边》、《最后的报告》、《怒涛》、《海燕》,散文集《欧行书简》、《秋色赋》、《雄关赋》、《沧海赋》、《三峡赋》、《梅魂》,《峻青文集》(6卷),评论集《峻青谈创作》等。
桥(1964~),山西汾阳人。1980年考入济南军区军医学校并入伍。1995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历任护士、政治处干事、工管处助理、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寸草心》、《火中舞者》(合著)、《血缘之源》、《飞翔,向着太阳》、《征途》等。曾获第四届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等。
岗(1915~),原名张柯岗,笔名葛岗。河南巩义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1939年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宣传部干部、情报站长,晋冀鲁豫中央局《人民日报》编委,新华社记者,十二军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支社社长,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文化处副处长,西南作家协会理事,国务院文化部剧本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刘伯承传》、《金桥》、《逐鹿中原》、《三战陇海》,诗集《小诗集》,散文集《因为我们是幸福的》(合作),短篇小说集《八朗里和五里河》、《柳雪岚》,长诗《长着翅膀的朱银马》,多幕话剧剧本《针锋相对》,电影文学剧本《中央突破》(合作),《柯岗文集》(5卷)等。
原(1931~),笔名路苇、夏季。侗族。湖南新晃人。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第一部。1949年参军,历任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会计、文书、组长。广州军区文化部文艺处副处长、处长。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第三、四、五届理事,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第二、三、四届会长,世界华文诗人协会理事。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露营曲》、《一把炒面一把雪》、《雪莲、珊瑚、岁月》、《岭南红桃歌》、《白云深处有歌声》、《椰寨歌》、《浪花岛》、《相柳集》、《送你一缕月光》、《金三角之恋》、《现代求索者》、《南海秦鸣曲》、《枫叶的爱情》、《少女与雪季》、《柯原抒情诗精选》,散文诗集《爱的国土》、《野玫瑰》、《南方的爱情》、《微笑的事业》等。
  柯仲平(),原名柯维翰。云南广南人。1924年肄业于北京政法大学。1927年后历任陕西省立中学国文教师,上海建设大学国文教授,上海工作纠察队总部秘书兼上海工会联合会纠察队秘书,中共中央《红旗日报》采访员,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训练班班长,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任、主任,民众剧团团长,全国文协副主席,西北文联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副主任兼西北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文联第一届常委及第二、三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全国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一届政协代表。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从延安到北京》,诗剧剧本《风火山》,歌剧剧本《无敌民兵》,长诗《海夜歌声》、《边区自卫军》、《毛主席的小英雄》、《平汉路工破坏大队》、《浪中人》等。
达(1943~),甘肃天水人,196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历任《文艺报》编辑,《中国作家》副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一届、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评委,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著有论文集《小说艺术探胜》、《文学的青春》、《蜕变与新潮》、《传统的创化》、《民族灵魂的重铸》、《文学活着》,散文集《缩略时代》,电影文学剧本《赵武灵王》(合作)等。论文集《文学的青春》、《蜕变与新潮》《民族灵魂的重铸》、《文学活着》均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科研奖或表彰奖。
铎(1950~),原名黄彦生。广东潮州人。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68年应征入伍,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创作组专业创作员。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男儿女儿踏着硝烟》,报告文学《从悬崖到坦途》,短篇系列小说《人生组曲》等。曾获首届《昆仑》优秀作品奖、全国首届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雷抒雁(1942~),陕西泾阳人。大学中文系毕业。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六十二师政治部宣传干事,《解放军文艺》编辑,《人才》杂志负责人,工人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副主任、主任、办公室主任,《五月》文学主编,《诗刊》副主编、编审,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有诗集《沙海军歌》、《漫长的边境线》、《时间在惊醒》、《小草在歌唱》、《春神》、《云雀》、《绿色的交响乐》、《父母之河》、《跨世纪的桥》、《掌上的心》、《雷抒雁抒情诗百首》,散文集《悬肠草》等。曾获1979年—1980年中青年优秀诗歌奖、全国第二届新诗奖。
  李斌奎(1946~),陕西合阳人。大学文化。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副班长、排长、新疆军区话剧团创作员,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山鬼》、《樱花大道》,话剧剧本《草原珍珠》、《塔里木》、《天神》、《昆仑雪》等。《天山深处的大兵》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话剧剧本《天山深处》获全国优秀剧本奖。
  李存葆(1946~),山东五莲人。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64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新闻干事,济南军区文工团编导,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少将军衔,文学创作一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长篇报告文学《大王魂》、《沂蒙九章》(与王光明合作),散文集《大河遗梦》,电影剧本《高山下的花环》、《百年老屋》。曾获全国二、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中国潮和全国报告文学奖、韩愈杯一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十月》文学奖、全国第五届电影金鸡奖及最佳编剧奖、全国优秀电影剧本奖、鲁迅文学奖等。
钢(1951~),陕西韩城人。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海军南海舰队训练团中队战士,重庆铁路分局九龙坡机务段工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干部。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理事。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白玫瑰》、《无标题之夜》、《蓝水兵》等。曾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奖。
季(),原名李振鹏。河南唐河人。初中肄业。1938年到陕北抗大学习,历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连指导员,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支书,三边报社社长,延安《群众日报》副刊编辑,1949年后历任中南文联编辑出版部长,中南局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长江文艺》主编,甘肃玉门油矿党委宣传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创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兰州分会主席,《诗刊》主编,《人民文学》主编,全国文联第一、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短诗十七首》、《玉门诗抄》、《生活之歌》、《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西苑诗草》、《第一声春雷》(合著)、《我们遍插红旗》(合著),长诗《王贵与李香香》、《菊花石》、《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石油之歌》,小说散文集《戈壁旅伴》、《李季文集》(4卷)等。
  李鸣生(1956~),原名李明生。四川简阳人。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3年应征入伍,历任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战士,解放军出版社编辑、军事科技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走出地球村》、《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远征三万六》、《飞天梦》、《徐海东》、《天路迢迢》、《挺进太空》、《中国863》、《国家大事》,另外创作电视剧本多部。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等。
荃(1955~),山东济宁人。1972年应征入伍,历任文艺宣传员、排长、副指导员、宣传干事,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主任。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中华之门》等。短篇小说《最后一个军礼》(合作)获全国第三届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路魂》获1983年《昆仑》优秀作品奖。纪录片《中华之门》、《中华之盾》、《中华之剑》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
  李松涛(1950~),原名李容阁,笔名原桥父。辽宁昌图人。1981年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1968年插队务农,后历任抚顺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干部,沈阳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专业作家,沈阳空军政治部创作组组长,文学创作一级、大校军衔。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第一缕炊烟》、《诗的脚印》、《云影与松风》、《凝固的涛声》、《坠果》、《荧灯》、《无倦沧桑》、《李松涛诗选》、《晴空》、《没有完成的爱》、《女性插翅的浪漫》、《幸有娲石》、《李松涛自选诗》,小说集《夕域》,散文集《走出碑影》,报告文学集《大道存高远》。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等。
  李西岳(1959~),河北献县人,1976年入伍,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历任战士、司务长、指导员、干事,北京军区文化工作站编辑,创作室副主任、主任。著有长篇小说《百草山》,中篇小说《战友》、《生命线》、《农民父亲》等,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北京市首届新世纪文艺奖。
  李晓桦(1955~),笔名晓桦。北京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外语学校日语专业。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班长、排长、代理副指导员,辽宁大学中文系学生,《昆仑》编辑。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组诗《军人走进大西北》、《剑·钢盔·女兵墓》等。诗集《蓝色高地》获全国新诗奖。
  李延国(1943~),生于胶东。1964年入伍,历任炮手、新闻干事,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废墟上站起来的年轻人》、《敢立军令状》、《穆铁柱出山记》、《不灭的剑光》、《中国农民大趋势》、《在这片国土上》等,曾多次获全国报告文学奖。
瑛(1926~),河北丰润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1947年在校读书期间从事地下革命工作,1949年参军,历任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南下新闻队队长,四野新华总分社记者,总政治部文化部秘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组组长、副总编、总编辑、社长,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五届理事及第四、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六届委员及副主席,国际友人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笔会中国中心理事等。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和诗论集《石城底青苗》(合集)、《枪》、《野战诗集》、《战场上的节日》、《天安门上的红灯》、《寄自海防前线的诗》、《静静的哨所》、《花的原野》、《红柳集》(选集)、《献给火的年代》、《枣林村集》、《红花满山》、《北疆红似火》、《站起来的人民》、《进军集》、《难忘的1976》、《早春》、《李瑛诗选》、《战士们万岁》(选集)、《江和大地》、《李瑛国际题材诗歌选》、《日本之旅》、《对诗的思考》、《多梦的西高原》、《山草青青》、《睡着的山和醒着的河》、《我的中国》等50余部。曾获第一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全国首届优秀诗集奖一等奖、全国第二届优秀诗集奖等。
  李英儒(),笔名黎莺、李家侨。河北清苑人。三十年代初在保定中学就读。1938年参加八路军,曾任火星报编辑、主任,战斗部队步兵团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敌工科长,平津解放后,历任医院政委,总后文化部干部,总后宣传部副部长,总政创作室专业创作员兼创作组长,八一电影制片厂顾问,《八一电影》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国书协委员,文化部电影委员会委员。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战斗在滹沱河上》、《野火春风斗古城》、《还我河山》、《魂断秦城》、《女游击队长》,小说集《李英儒短篇小说集》、《上一代人》等。
  黎汝清(1928~),山东博兴人。1944年毕业于耀南中学。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会计、缮写员、小报编辑、上海警备区宣传副股长、医院副政委、党委秘书、教导员、十五师直工科副科长,江苏省第六届政协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冬蕾》、《万山红遍》、《叶秋红》、《雨雪霏霏》,《生与死》、《深谷英魂》,《湘江之战》、《碧血黄沙》、《皖南事变》、《漠野烟尘》、《丛林战争》、《安娜一家》,《故园暮色》、《故园夜雨》、《芳茗园之夜》、《滴血的夕阳》,儿童文学集《秘密联络站》,诗歌散文集《战斗集》、《在祖国的土地上》、《青凤岩》、《战马奔驰》,中篇小说《我守卫在桃花河畔》、《自由》、《作家的童年》、《云霞岭》,电影文学剧本《小号手》、《海霞》等。曾获全国第二届图书奖金钥匙奖、第三届解放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1988年华表奖。
雨(),原名林锡寿。山东掖县人。初中毕业。1945年参加八路军,历任胶东西海分区、滨北分区及军大胶东分校宣传队员、中心文化教员,志愿军政治部俘虏处宣教干事,东北军区归管处、华东军区俘虏处宣教干事,福州军区文化部创作组长,《胶东文学》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刀尖》、《您喜欢谁》、《五十大关》等。
  刘白羽(),北京人。1936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文抗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编辑部主任,新华社总社军事记者,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大军区副职。全国第一届政协代表,全国第一、二、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八大代表,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主席,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名誉副主席。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第二个太阳》,散文集《红玛瑙集》、《海天集》、《秋阳集》、《腊叶集》、《风霜集》,短篇小说集《草原上》、《兰河上》、《五台山下》、《太阳》、《幸福》、《扬着灰尘的道路上》、《晨光集》,报告文学集《刘白羽东北通讯集》、《环行东北》,短篇小说《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散文《长江三日》、《日出》,电影文学剧本《中国人民的胜利》、长篇回忆录《心灵的历程》等。曾获1950年斯大林文艺奖一等奖、1989年中国作家协会优秀散文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5年优秀传记文学奖。
  刘立云(1954~),笔名厉云、刘沛。江西宁冈人。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哲学系。1972年应征入伍,历任营部书记,江西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干事,东乡县武装部副科长,《解放军文艺》编辑部主任,主编。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红杜鹃·紫杜鹃》、《黑罂粟》、《红色沼泽》、《沿火焰上升》,中篇报告文学《生死簰洲湾》(合作)、长篇纪实小说《瞳人》,长篇纪实文学《上海隐秘角》、《莫斯科落日》(合作)、《1949:净化大上海》、《血满弓刀》等。曾获全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
川(1926~),笔名黎弘。四川成都人。小学毕业。1943年从艺,历任重庆中华剧艺社演员,苏北军区文工团研究室研究员,苏南军区文工团编导股长,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编剧、南京军区创作室创作员。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顾问,江苏戏剧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顾问。1945年发表处女作。1965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要著作有话剧剧本《红旗飘飘》、《生者与死者》、《灵魂的代价》、《潮涌黄浦江》,评论《第四种剧本》等。《第二个春天》获1964年军委、总政及国家文化部优秀创作奖,并改编拍摄电影。
克(1928~),安徽合肥人。毕业于西南人民艺术学院文学系。1949年参加解放军,历任西藏军区文工队员、政治部干事,合肥市文化局专业作家、市文联副主席,一级编剧。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央金》,大型话剧剧本《1904年的枪声》,电影文学剧本《达赖六世的传说》,中篇小说《飞天》、《康巴阿公》、《古碉堡》、《采桑子》、《暮巴拉,雾山》等。
流(),原名刘其庚。河北河间人。1932年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历任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侦察科长,晋察冀军区军政学员,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侦察参谋,军政学校区队长,白求恩学校军事教官、政治教员、大队长,抗战剧社演员,平绥铁路局生产科长、物资运输站站长。1949年后历任河北保定市文化馆宣传科长、市文联秘书及创作部部长、市文化宫主任,河北省委文艺处干事,《戏剧战线》编辑部主任,河北文化艺术专科学校干部。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烈火金刚》,长篇评书《红芽》等。
真(1930~),原名清莲。女。山东夏津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冀南第六军分区宣传员,冀南军区文工团团员、分队长,二野某部文工团团长、创作室主任,东北鲁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员,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专业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长长的流水》、《英雄的乐章》,散文集《山刺玫》,《刘真短篇小说选》等。
  刘亚洲(1952~),安徽宿县人。197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英文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空军政治部联络部干事,中央军委办公厅干事,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成都空军政委,空军副政委,空军中将军衔。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陈胜》、《两代风流》,报告文学集《恶魔导演的战争》,作品集《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刘亚洲军事作品经典》等。曾获第一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全国第三届报告文学奖。
  刘兆林(1949~),笔名纪兵、鲍红。黑龙江巴彦人。1987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作家班。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新闻干事,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曾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专家。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绿色青春期》、《不悔录》,散文集《高窗听雪》,中篇小说《黑土地》、《因为无雪》、《妻子请来的客人》、《黄豆生北国》,中短篇小说集《刘兆林小说选》、《违约公布的日记》、《三角形太阳》、《船的陆地》、《啊,索伦河谷的枪声》、《父亲记》、《雪国热闹镇》,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首届东北文学奖,第六届庄重文文学奖等。
  刘知侠(),笔名知侠。河南汲县人。1938年入陕北抗大学习,1939年冬随抗大一分校东迁沂蒙山区,历任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文学队长、支部书记,山东省文协《山东文学》副主编、文化工作团团长及文协总支书记,济南市文联主任,山东省文联编创部部长、秘书长,华东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主席、《山东文学》主编。中国文联、作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政协委员。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沂蒙飞虎》、《淮海战役风云录》,短篇小说集《铺草集》、《沂蒙山故事集》、《一次战地采访》、《知侠中短篇小说集》等。
  刘震云(1958~),河南延津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73年应征入伍,历任《农民日报》记者、文化部主任,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4卷),中短篇小说集《塔铺》、《一地鸡毛》、《官场》、《官人》、《刘震云文集》(4卷),中篇小说《新闻》、《新兵连》、《头人》、《单位》、《温故一九四二》等400余万字。曾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小说月报》优秀中篇小说百花奖、青年文学创作奖、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庄重文文学奖等。
  柳建伟(1963~),河南镇平人。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系,199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鲁迅文学院学员。历任干事、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员、助理工程师、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主席团委员。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英雄时代》,长篇报告文学《红太阳白太阳》、《日方东方》,电视剧本《突出重围》、《英雄时代》,电影剧本《惊涛骇浪》等。曾获昆仑文学奖、《当代》文学奖、第三届国家图书提名奖、中国第十届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冯牧文学奖、夏衍电影文学一等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等。
翎(),原名徐嗣兴。江苏南京人。1940年代曾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职员、煤焦办事处职员,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讲师。1949年后历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创作组组长,中国剧协剧本创作室专业作家,1955年因受胡风冤案牵连,错划为反革命集团成员,1980年平反,后任中国戏剧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四届理事。193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财主的女儿们》,中篇小说《洼地上的战役》、《饥饿的郭素娥》,短篇小说集《朱桂花的故事》、《初雪》、《求爱》,话剧剧本《英雄母亲》、《祖国在前进》等。
  陆文虎(1950~),甘肃兰州人。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68年后历任福州军区空军司令部战士、直属政治部干事,厦门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班学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总政治部文化部干事、副处长、副局长、局长,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院长,少将军衔。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围城内外》、《钱钟书的文学世界》,学术论文集《论〈管锥编〉的比较艺术》、《风格与魅力——陆文虎文学评论选》、《荷戈顾曲集》,主编《钱钟书研究》、《钱钟书研究采辑》、《中国当代军事文学作品选》等。
  陆柱国(1928~),河南宜阳人。1948年毕业于河南洛阳高级师范学校。历任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前线记者,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解放军文艺》编辑,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一级电影编剧。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中篇小说《风雪东线》、《上甘岭》,电影文学剧本《上甘岭》、《黑山阻击战》、《海鹰》、《战火中的青春》、《雷锋》、《独立大队》、《南海风云》、《道是无情胜有情》、《花枝俏》、《分水岭》、《闪闪的红星》、《大进军——南线大追歼》、《大进军——席卷大西南》等。曾获西南军区创作一等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全国少年儿童文艺作品奖二等奖、中央电影局三等奖、总政治部创作优秀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及金鸡奖最佳剧本奖等。
  罗广斌(),四川成都人。大学毕业。1945年在昆明参加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民青社,任昆明西南联大附中罢课委员会主席,重庆西南学院系联会主席,曾参加重庆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六一社,任重庆民建中学理化教师,秀山县理化教师,1948年被国民党逮捕,囚于重庆中美合作所,解放前夕越狱。1949年后历任重庆团市委委员、常委、统战部长,重庆市青联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重庆市文联专业作家。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岩》,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以上均合作)等。
烽(1922~),笔名闫志吾、孔华联。山西孝义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战士、班长、宣传员,《晋绥大众报》记者、编辑、主编,晋绥出版社总编辑,中央文学研究所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青年部副部长,山西省文联第二、第三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主席,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全国文联第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山西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共全国第十一、十四届代表大会代表,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1992年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曾授予其人民作家荣誉称号。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作)、《玉龙村纪事》,短篇小说集《村仇》、《太阳刚刚出山》、《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马烽》、《三年早知道》、《马烽小说选》、《马烽、孙谦电影剧本选》、《彭成贵老汉》,长篇纪实文学《刘胡兰》、电影文学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泪痕》、《扑不灭的火焰》(与西戎合作)等。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三届百花最佳故事片奖、广电部优秀影片奖、金鸡奖等。
  马合省(1954~),河南清丰人。1988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1972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宣传干事,北方文艺出版社编辑、编辑室主任,副编审。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诗《走向河流》、《过去的火焰》,诗集《问津草》、《逃跑的马车》、《一柄出土的宝剑》(合作)、《老墙》、《苦难风流》、《莫愁》、《过去的爱情》,另外发表短篇小说、散文500余篇。
  苗长水(1953~),山东沂南人。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班长、营部书记、师报道组报道员,《前卫报》文艺编辑,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主任,文学创作一级。山东省作家协会理事。著有中篇小说集《犁越芳冢》、《染坊之子》,中篇小说《非凡的大姨》、《冬天与夏天的区别》等。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三届《十月》文学奖、《昆仑》文学奖。
言(1955~),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后又毕业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文学硕士。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专业作家,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记者。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枯河》、《白狗秋千架》,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红高梁》,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酒国》、《十三步》、《丰乳肥臀》、《四十一炮》、《檀香刑》、《莫言文集》(5卷)等。曾获全国中篇小说奖、首届《大家》文学奖、冯牧文学奖、日本福冈17届亚洲文化奖。
  孟伟哉(1933~),山西洪洞人。1948年入伍,1951年赴朝参战,1953年负伤回国,195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历任记者、编辑、总编辑,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理事、名誉全国委员。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明天的战争》、《访问失踪者》,中短篇小说集《归途》、《旅人蕉》、《孟伟哉小说选》等,散文集《人在风云幻化中》,诗集《孟伟哉诗选》,文论集《典型共性及其他》、《作家的头脑怎样工作》,画集《我的画》等。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奖项。
  庞天舒(1964~),女。满族。辽宁沈阳人。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8年应征入伍。历任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舞蹈学员,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中国满学文化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地质科学院客座研究员。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最后的家园》、《落日之战》、《生命河》、《白桦树小屋》,长篇纪实文学《1949,最后的角逐》、《探险神秘之地》,专著《最深的颜色》等。作品曾获全国满族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中华联合征文优秀作品奖、昆仑奖、东北文学佳作奖等。
  彭荆风(1929~),江西萍乡人。1950年毕业于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四分校。1949年参加解放军,历任云南军区文化部编辑,连队文化教员,昆明军区创作员,昆明军区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专业作家,正军级,文学创作一级。全国第六届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
《鹿衔草》、《断肠草》、《绿月亮》、《伴随白花蛇》、《孤城日落》,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边寨亲人》、《佧瓦部落的火把》、《驿路梨花》、《绿色的网》、《红指甲》、《巫山一段云》,中篇小说集《爱与恨的边界》、《师长在向士兵敬礼》、《蛮帅部落的后代》、《雾茫茫》、《云里雾里》、《秋雨》、《红指甲的女人》,长篇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芦笙恋歌》(合作)、《绿色的网》等。曾获全国第八届优秀短篇小说奖、首届金盾奖、全国当代军人风貌奖。
良(1955~),河南杞县人。1988年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大学作家班。1972年应征入伍。历任放映员,地勤机械员,兰州空军某部专业作家,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空军指挥学院战略教研室教授,空军少将军衔。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末日之门》,中篇小说《雷,在峡谷中回响》、《远天的风》、《大冰河》、《灵旗》,长篇报告文学《城市与老板的编年史》等。曾获第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岩(1941~),河北唐山人,1958年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文化干事,《解放军画报》社副社长,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政委,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著有短诗集《放歌井冈山》、《星星,母亲的眼睛》、《绿色的情诗》、《峭岩情诗70首》,长篇叙事诗《高尚的人》、《红星与黑浪》、《静静的白桦林》,散文诗集《士兵的情愫》,传记文学《走向燃烧的土地》等。
钢(1953~),浙江人。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排长、干事,《解放军报》记者、记者处副处长,《地震报》干部,全国记者协会理事,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裂变》、《军魂》、《火药发明者的子孙》等,报告文学《奔涌的潮头》(合作)、《蓝军司令》(合作)、《唐山大地震》、《海葬》等。曾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报告文学奖、第一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1987年金钥匙奖。
波(1923~),山东龙口人。毕业于胶东公学抗大。历任胶东五旅及军区文化教员、指导员、大队政委,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东北一纵团政治处主任,中国海军大连海军学校政治委员,齐齐哈尔机车车辆制造厂党委书记、第一机械设计院副院长,德阳重机厂副厂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专职作家,铁道部工业总局副总局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铁路文联副主席。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桥隆飙》、《山呼海啸》、《戎萼碑》等。
  裘山山(1958~),女。浙江杭州人。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成都军区某部通信战士、教导队语文教员,《西南军事文学》杂志社编辑、主编,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春草》,散文集《女人心情》、《五月的树》,短篇小说集《裘山山小说精选》,长篇传记《当代第一比丘尼》,中篇小说《咱们是邻居》、《男婚女嫁》、《无罪辩护》等。曾获四川省第二届文学奖、《当代》小说奖、《中国作家》小说奖等。
  饶阶巴桑(1935~),藏族。云南德钦人。1951年参加解放军,历任战士、翻译、文化教员、干事、昆明军区政治部创作员,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云南分会副主席。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草原集》、《石烛》、《爱的花瓣》、《对生叶之恋》等。组诗《棘叶集》获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任斌武(1928~),山东平度人。1946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宣传队员、文化干事、文化科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组组长,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浪淘天涯》、《没有消逝的梦》,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有个雅戈尔》,短篇小说集《开顶风船的角色》、《红山人》、《猎手的歌》、《女儿寨》,报告文学集《女儿国内的宇宙》等。曾获全军优秀作品奖、全国第一届优秀报告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等。
  茹志鹃()女。浙江杭州人。1943参加新四军,历任二分区文工团、一师服务团演员,苏中公学俱乐部戏剧干事,苏中军区前线话剧团团员、组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文艺日报》编辑、作品组长,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第四届人大代表。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800机车出动了》,中篇小说《延河》、《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短篇小说选集《百合花》、话剧剧本《不带枪的战士》等。曾获南京军区文艺创作二等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邵钧林(1949~),笔名肖哨。浙江人。1968年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政治辅导员、文化干事、文化处副处长、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编剧、团长。一级编剧。浙江省音协、作协理事,1983年发表处女作。1985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虎踞钟山》、《抗天歌》,婺剧剧本《昆仑山》、独幕剧剧本《人间重晚情》、《人约黄昏后》、《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虎踞钟山》获第八届文化大奖、解放军文艺奖、全国优秀剧本奖、全军优秀编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
  沈西蒙(1918~),笔名沈西门。上海市人。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新四军皖南军部教导总队俱乐部干事,一师服务团戏剧副主任,华中军区文工团团长,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副团长、团长及宣传部文艺科长,华东军区解放军艺术剧院院长,南京军区文化部副部长、部长,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上海警备区副政委。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38年发表处女作。著有歌剧剧本《买卖公平》、话剧剧本《重庆交响乐》、《甲申记》(合作)、《杨根思》(均已公演或发表),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霓虹灯下的哨兵》(合作)、《南征北战》(合作,均已拍摄发行)等。
言(),原名胡庆坻、胡石言。浙江平湖人。肄业于上海法政学院。1942年参加新四军,历任一师三旅七团文化教员、报社编辑、宣教干事、股长,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科副科长,南京军区前线歌剧团团长,话剧团团长,南京军区创作室主任,《陈毅传》编写组组长,专业技术三级(军级),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联委员。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柳堡的故事》、《小研究》、《秋雪湖之恋》,主编传记文学《决战淮海》、《百万雄师下江南》、《新四军故事集》、《陈毅传》、《陈毅文学传记》等。《秋雪湖之恋》、《漆黑的羽毛》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祥(1939~),河北清河人。1956年毕业于河北省清河县中学。1958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专业创作员、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专业作家,专业技术三级(军级),文学创作一级。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理事。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兵之歌》、《新的长征》、《骆驼草》,词论集《月下词话》,歌词集《战斗的歌》(合作),《日月星》等。歌词《十五的月亮》获第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一届当代青年喜爱的歌曲一等奖,《八一军旗高高飘扬》获第三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石钟山(1964~),辽宁沈阳人,1981年入伍,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武警总部创作室创作员。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白雪家园》、《飞越盲区》等五部,中篇小说《父亲进城》等三十余部,短篇小说多篇。作品曾获《十月》、《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刊物奖。短篇小说《国旗手》获《小说月报》第八届百花奖。
忖(1934~),原名陈适存。福建泉州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华东军政大学福建分校。1950年参加解放军,历任文化教员,编辑、记者、干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师职编辑,副编审。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首届理事。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学评论集《军人的美和美的军事文学》,电影评论集《声与光的潮汐》等。《军人的美和美的军事文学》获中国首届当代文学研究表彰奖。
  斯& 妤(1954~),原名詹少婵。女
。福建厦门人。大学毕业。1973年插队务农,后历任厦门郊区教育科干事,全国青联教育科干事,《青年文学》编辑、编委,文学创作一级。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竖琴的影子》、《斯妤文集》(4卷),散文集《两种生活》、《某年某月》、《风妖》、《斯妤散文精选》,小说集《出售哈欠的女人》、《寻访乔里亚》等。其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庄重文文学奖。
  宋学武(1947~),辽宁康平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赴农村插队务农,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文书、干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黄昏的土地》,短篇小说集《第五个房客》等。短篇小说《敬礼,妈妈》、《干草》分获全国第五、七届优秀短篇小说奖。
  所云平(1928~),原名所如义。山东掖县人。中共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胶东孩子剧团演员,小学教师、战士、班长、文工团员。南京部队前线话剧团编剧,总政文工团创作员。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改编电影剧本《哥俩好》,著有电影剧本《东进序曲》(合作)、《战斗的山村》、《黄桥决战》(均已拍摄发行),话剧剧本《我是一个兵》(合作)、《水往高处流》(合作)、《针锋相对》、《东进!东进!》等。《东进序曲》、《我是一个兵》均获1962年总政治部优秀剧作奖,《东进!东进!》获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一等创作奖等。
栋(1951~),陕西岐山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文书,新疆军区话剧团创作员,兰州军区文艺创作室创作员、副主任,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团长,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无人之境》、小说集《大漠草青青》、《沉默的冰山》、《冰山,爱的四重奏》、《孤烟》、《雪岛》、《红鞋》,长篇纪实文学《西域劫踪》等。话剧剧本《天山深处》曾获全国优秀话剧剧本创作奖,《祁连山下》获第六届全军文艺汇演优秀话剧奖,《宋王台》获第五届戏剧节曹禺戏剧优秀剧目奖,《岁月风景》获全军第七届文艺汇演优秀剧目奖,《兵车行》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
间(),笔名童天鑑。安徽无为人。肄业于上海光华大学。1933年参加左联,任《新诗歌》、《文学丛报》编辑,1938年参加八路军,曾任西北战地服务团记者,参加过百团大战,大龙华战斗,后任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任,中共孟平县委宣传部长,雁北地委宣传部长、秘书长。1949年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办公室主任,中央文学艺术研究所秘书长,中央文学讲习所主任,河北省文联主席、名誉主席。河北省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全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党组成员,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赶车传》、《一杆红旗》、《未名集》、《短歌》、《抗战诗抄》、《清明》、《太阳和花》、《马头琴歌集》、《中国牧歌》、《中国农村的故事》、《向日葵》、《我的短诗选》、《誓辞》;散文集《板门店纪事》、《欧游扎记》,小说集《拍碗图》,长诗《给战斗者》、《他也要杀人》、《戎冠秀》等。
  汪守德
(1953~),安徽定远人。1973年应征入伍,历任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俱乐部战士、文化部干事,总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局干事,宣传部艺术局干事,副局长、局长。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文艺评论集《遥望星辰》、《军旅诗情》、《寻梦军旅》,散文集《岁月的风铃》,散文诗集《倾听阳光》等。
  王炳根(1951~),江西进贤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福州军区文化部干事、创作员,福建省文联《当代文艺探索》常务副主编,《福建文学》副主编。现任冰心研究会秘书长、冰心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福建省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学创作一级,研究员。福建省文联委员,福建省作协主席团成员,福建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特性与魅力》;《逃离惯性》。理论专著:《侦探文学艺术寻访》。传记文学:《永远的爱心.冰心》;《郭风评传》;电视连续剧《我亲爱的祖国》(编剧之一),多次获解放军文艺奖、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五个一工程”奖等。
  王久辛
(1959~),陕西西安人。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7年插队务农,1978年应征入伍,历任高炮营战士、排长、新闻干事,兰州军区政治部文化干事、《西北军事文学》执行副主编,《中国武警》杂志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大校军衔。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狂雪》,散文集《绝世之鼎》,报告文学集《东方红霄》,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之路》(10集)撰稿。曾获鲁迅文学奖、全军新作品一等奖等。
  王群生(1935~),安徽霍邱人。1935年生于日本,1937年归国,1951年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历任文化教员、排长、文工团团员、军区创作员,三等乙级革命伤残军人,重庆市文联专业作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文学创作一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蓝宝石花》、《朋友,我爱你》,叙事长诗《火凤》、《红缨》、《新兵之歌》,中篇小说集《彩色的夜》等。曾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
  王愿坚(),山东诸城人。1944年入山东滨海干部学校学习。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文工团分队长、政治部报社编辑及新华支社记者、编辑室副主任,1949年后历任七兵团文艺干事,《解放军文艺》编辑,大型回忆录《星火燎原》编辑,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党费》、《七根火柴》、《后代》、《普通劳动者》、《珍贵的纪念品》,电影文学剧本《四渡赤水》、《闪闪的红星》(合作)等。《足迹》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王中才(1940~),笔名老宁。山东宁津人。1964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学院。1961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副班长、军机关干事、秘书,《解放军文艺》散文组编辑、副组长,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第五、六届副主席。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诗集《晓星集》、《光斑集》,散文集《何处觅天涯》、《朔方履痕》,中篇小说集《龙凤砚传奇》、《希里免克的传说》,中短篇小说集《三角梅》,长篇报告文学《战神的橄榄树》,长卷散文《黑色旅程》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王宗仁(1939~),笔名戈阳、柳山。陕西扶风人。1957年毕业于陕西省扶风中学。1958年应征入伍,历任政治处见习干事、书记,青藏兵站部宣传处新闻干事,总后勤部宣传部新闻干事,总后勤部创作室创作员、主任,文学创作一级。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文学作品集《雪山采春》、《鲜花开在山那边》、《历史,在北平拐弯》、《青藏风景线》、《荒原与人》、《地平线》、《周冠五与首钢》、《睡狮怒醒》、《日出昆仑》、《季节河没有名字》等30余部。曾获全国第一届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巍(1920~),河南郑州人。毕业于延安抗大。1937年加入八路军,历任晋察冀军区部队宣传科长、团政委,全国青联副主席,《解放军文艺》副主编,总政创作室副主任,总政文化部文艺处副处长,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聂荣臻传》写作组组长,《中流》主编,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三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革命战争三部曲”《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东方》,诗集《黎明风景》、《不断集》、《红叶集》、《魏巍诗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壮行集》、《话说毛泽东》、《魏巍杂文选集》、《魏巍散文选》等。《东方》曾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捷(),原名赵文节。江苏丹徒人。高小毕业。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抗敌演剧队第四队演员,延安陕北公学学员,西北文艺工作团演员、团创作组主任,陕甘宁边区《群众报》记者,副刊编辑,1949年后历任新华社西北总社记者,采访部主任及新疆分社社长,总社文教组组长,中国作家协会兰州分会副主席、上海分会专业作家。上海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歌剧剧本《翻天覆地的人》,组诗《吐鲁番情歌》、《博斯腾湖滨》、《子沟山谣》、《水兵的心》、《撒在十字路口的传单》、《天山牧歌》、《伊犁河谷的春天》,长诗《复仇的火焰》(三部曲)、《哈萨克人夜送千里驹》,诗集《第一声春雷》、《我们插遍红旗》、《祖国,光辉的十月》、《东风催动黄河浪》、《生活的赞歌》、《天山牧歌》等。
强(),笔名吴蔷、叶如桐。江苏涟水人。河南大学肄业。1933年在上海参加左联,1938年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干事,抗敌剧社秘书,军政治部文艺科科长,苏中第二分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区、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兵团政治部宣教部部长,1949年后历任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华东局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上海文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华东文联党组成员,上海作家协会代理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四届理事,上海市第一、二、三、四、五、六届政协委员及第一、五、六届政协常委。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日》、《堡垒》(上部),散文集《咆哮的烟苇港》,话剧剧本《逮捕》、《丁赞亭》(合作)、《黄桥决战》,中篇小说集《养马的人》、《他高高举起雪亮的小马枪》,小说散文集《心潮集》,评论集《文艺生活》,报告文学《淮海前线纪事》等。
  吴伯箫(1906~),笔名山屋、天荪。山东莱芜人。1931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英语系。1938年在延安抗大学习,任八路军总政治部抗战文艺工作组第三组组长,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兼中国女子大学国文教师,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中等教育科科长,延安大学教员,华北联大教育部国文系副主任,佳木斯东山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兼班主任、图书馆长,吉林市东北大学文艺美术系主任,长春东山大学文艺美术系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教务长,沈阳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中央文学讲习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三届理事。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街头夜》、《羽书》、《黑红点》、《出发集》、《烟尘集》、《北极星》,散文报告文学集《潞安风物》,译著《波罗的海》等。
然(1958~),安徽庐江人。198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历任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教师、教研室主任,总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局副局长,总政话剧团代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海明威评传》、《天堂与地狱的使者》、《西洋文学小史》,译著长篇小说《爱情机器》、《我的哥哥海明威》,评论集《西部的回声》、《走向高原的境界》等。
央(1930~),原名章开明。湖南临澧人。1949年毕业于师范学院。后参加解放军,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历任武汉作家协会专业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湖南分会主席,湖南省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祖国,我回来了》、《假如我重活一次》,长诗《杨秀珍》,短篇小说集《巨鸟》、《桂花飘香的时候》等。曾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歌奖。
戎(1922~),原名席诚正。山西蒲县人。1944年毕业于延安鲁艺和部队艺术学校。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保德县第四区抗日联合会文化部长,《晋绥大众报》编辑科长,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1949年后历任《川西农民报》编辑部主任,《川西文艺》主编,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火花》、《汾水》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主席、名誉主席,山西人大常委会第六、七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名誉委员。1992年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其人民作家荣誉称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合作),短篇小说集《宋老大进城》,散文集《寄语文学青年》,电影文学剧本《叔伯兄弟》、《扑不灭的火焰》(合作)、《黄土坡的婆姨们》等。
  项小米(1952~),女。福建连城人。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一分校中文系。1971年应征入伍,历任武汉军区一五三医院医务处统计助理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第一图书编辑部主任,副编审。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英雄无语》、《小轮和海》,中篇小说集《丑娃娃》,散文《小小世界》、《伊甸之子》,电视连续剧剧本《我要做好孩子》、《虎斑贝》等。曾获《昆仑》优秀作品奖、《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邢军纪(1952~),笔名沉钟、钟秋。河南漯河人。199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放映员、电影组长,宣传干事、教员,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税收之战》、《商战在郑州》(合作)、《锦州之恋》(合作)、《文物大走私》、《北中国的太阳》(合作)、《中国精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黎汝清湘江之战tx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