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的于顾谓弟子曰

宥坐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宥,同“右”。宥坐,置于座位的右边,意思是可以把人君置于座位的右边,作为借鉴。本篇及以下各篇“皆荀卿及弟子所引记传杂事”,相当于后来的“附录”。 本篇记录的是孔子的事迹,其中包括孔子观之庙而论、杀、困于陈蔡等内容。
【出处】《·宥坐》
的这段关于孔子观“”的记述,所阐发的道理是十分深刻的,至今仍闪烁着不可泯灭的真理光芒,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据记载,晋和南朝的祖冲之都曾制过类似的,以此教育子弟要,防止骄傲自满。毛泽东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名言,更与上述所讲的道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观於之庙,有焉。孔子问於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孔子曰:“吾闻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宥坐译文及注解
孔子到的庙中去参观,见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具。孔子问看守庙宇的人:“这是什么器具?”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宥坐之器。”孔子说:“我听宥坐之器,空着时会倾斜,装了一半水就会正,装满水了就会翻倒。”孔子回头对学生说:“往里面灌水吧。”他的学生提水来灌,倒了一半水时就端正了,装满了水后欹器就翻倒了,倒空了水它又倾斜了。孔子感慨地说:“唉,怎么会有满了而不倾覆的呢?”子路说:“请问有保持满的方法吗?”孔子说:“聪明有智慧的,就用愚笨的方法;功劳大过天下的,就用退让的办法;用勇力震抚世间的,就用胆怯的办法;富裕遍布四海的,就用谦恭的办法。这就是所谓不断装满又不断损耗的方法
欹:倾斜 宥坐: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 挹:舀 恶:那里
喟然:叹气的样子 抚:掩盖 谦:俭 守:看守 盖:乃
①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许多文化思想的产生过程中,水无疑给了他许多深刻的启示和感悟。不论是自然之水的形态、性质和功能,还是古代先民治水的伟大实践,都为孔子的理论思考和创造提供了宝贵的营养和源泉,也大大充实和丰富了他的文化思想。
②做人也好,做官也罢,都要掌握一定的尺度。我们不提倡不及,但也不能过而求之,以适度为最好。之所以倾翻,就是因为它盛水太多,超过了规定的,它本来不能盛那么多的水,你偏要让它盛那么多的水,不翻那才叫怪呢。自然的法则告诉我们:物极必反。凡事只要走向极端,必然走向反面,到头来,不但想要的东西不能得到,就是连已经得到的也会失去。
宥坐详细内容
二十八 宥坐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孔子为鲁,朝七日而诛,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杰雄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诛管叔,太公诛华仕,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矣。
孔子为鲁司寇,有父子讼者,孔子拘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孔子舍之。季孙闻之不说,曰:“是老也欺予,语予曰:为国家必以孝。今杀一人以戮不孝,又舍之。”以告。孔子慨然叹曰:“呜呼!上失之,下杀之,其可乎!不教其民而听其狱,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罪不在民故也。嫚令谨诛,贼也;今生也有时,敛也无时,暴也;不教而责成功,虐也。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书》曰:‘,勿庸以即,予维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
故先王既陈之以道,上先服之,若不可,尚贤以綦之;若不可,废不能以单之,綦三年而百姓往矣。不从,然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诗》曰:“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庳,卑民不迷。”是以而不试,刑错而不用,此之谓也。
今之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其民迷惑而堕焉。则从而制之,是以刑弥繁而邪不胜。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之山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数仞之墙而民不逾也,之山而冯而游焉,陵迟故也。今夫世之陵迟亦久矣,而能使民勿逾乎!《诗》曰:“,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顾之,潸焉出涕。”岂不哀哉!
《诗》曰:“瞻彼日月,。道之云远,曷云能来。”子曰:“伊稽首,不其有来乎?”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乎不,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似察。以出以入,以就,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孔子曰:“吾有耻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耻之。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与小人处者,吾殆之也。”
孔子曰:“如垤而进,吾与之;,吾已矣。”今学曾未如肬赘,则欲为人师。
孔子南适楚,戹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糂子皆有饥色。子路进问之曰:“由闻之: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隐也?”孔子曰:“由不识,吾语女。女以知者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见乎!女以忠者为必用邪?关龙逢不见刑乎!女以谏者为必用邪?吴子胥不磔姑苏东门外乎!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由是观之,不遇世者众矣!何独丘也哉?”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夫贤不肖者,材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故君子博学、、修身、端行,以俟其时。孔子曰:“由!居!吾语女。昔晋公子重耳生于曹,越王勾践霸心生于,齐桓公小白霸心生于莒。故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女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子贡观于鲁庙之北堂,出而问孔子曰:“乡者,赐观于太庙之北堂,吾亦未辍,还复瞻被九盖皆继,被有说邪?匠过绝邪?”孔子曰:“太庙之堂,亦尝有说,官致良工,因丽节文,非无也,盖曰贵文也。”
(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宥坐史籍记载
的生平活动,《风俗通义·穷通》记载:“之时,聚天下贤士于……孙卿有,年十五始来游学。”在公元前286年,齐灭,《·论儒》谈到骄傲自大,“诸儒谏不从,各分散。”这时,荀卿向齐相进说:“处胜人之势,会胜人之道”,指出:当今巨楚在我前面牵系着,大燕在我后边威逼着,劲在我右边钩取着,……一国策谋,必然乘机进犯,这样,必然导致四分五裂,国家将有灭亡的危险。(《·强国》,下引本书,只注篇名)意见未被采纳,孙卿去楚国。在在位时(公元前283年—前265年),第二次回到,“荀卿最为老师。”他三次被推为祭酒(年高望重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在相秦期间(公元前266年—前255年),到秦国见过。昭王问:“儒无益于人之国?”回答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应侯()问曰:入秦何见?”回答说:“形胜”“百姓朴”、“百吏肃然”、“明通而公”,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由于秦国实行法治,以儒治国的思想就行不通了。
齐人有人,于是荀子离开了齐,来到楚国。公元前255年被任为令。但有人认为对楚国来讲是个危险。所以又辞楚来到赵国,赵国拜其为上卿。后来楚国有人向楚相春申君进言请回楚。于是春申君派人请回,复任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杀害,罢了官。不几年就去世了。
的著作,在流传的有三百多篇,经过的编订,删去重复的,定著三十二篇。
早年游学于齐,因学问博大,“最为老师”,次担任当时“”的“祭酒”(学宫之长)。约公元前264年,应聘,西游入秦,称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而近“治之至也”。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以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议兵》)。后来受楚春申君之用,为(今山东)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
宥坐作品一览
非十二子第六
王霸第十一
君道第十二
臣道第十三
致士第十四
议兵第十五
强国第十六
天论第十七
正论第十八
礼论第十九
乐论第二十
解蔽第二十一
正名第二十二
性恶第二十三
君子第二十四
成相第二十五
赋第二十六
大略第二十七
宥坐第二十八
子道第二十九
法行第三十
哀公第三十一
尧问第三十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的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