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花花生油集团定陶分厂厂长姓名

9月20日,“供给侧•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鲁花集团莱阳总部,在繁忙有序的生产车间里,记者们在流水线上豁然发现了“党员先锋岗”的标牌。一个非公企业居然对党建这么重视?这让记者感到既惊讶又好奇,并要一探究竟。
据悉,在鲁花集团的老厂区现今依然镌刻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而且从公司领导到普通员工,都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贯穿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他们带着情感去亲近农民,以“产业报国、惠利民生”的情怀生产每一滴花生油,使得每一瓶油都有温度,都传递着鲁花人对国家、对社会、对消费者的爱和责任。
鲁花集团格外重视党建工作。在今年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鲁花坚持“党章党规经常学、重要讲话及时学、主要精神反复学”,每周五下午拿出一个小时作为“三会一课”固定时间,组织党员专题深入学习、开展研讨交流。
之所以把党建看得如此重要,是因为在鲁花高层的心目中,爱国,其实是件很具体的事情。这种具体,鲁花集团创始人孙孟全在创业之初就感受到了。
上世纪 80 年代,孙孟全接任姜疃镇物资站站长。有一年,姜疃镇的地瓜丰收,很多农民家里存放着几千斤地瓜干。农民找到物资站,希望他们帮忙把地瓜干卖掉。孙孟全历尽辛苦,帮农民卖掉了地瓜干,也赚回了物资站的第一笔钱 3 万元。当时,农民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们的地瓜干都烂掉了!”
孙孟全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自小接受的教育,便是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如果说此前这句话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概念、一种信念的话,从这件事开始,他认识到:对一名党员来说,热爱党热爱祖国,其实并不是什么宏大的概念,而是要具体到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上。
从那时起,他就为企业定下了“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并下决心“要让全中国人民都吃上咱生产的油”。
尽管当年说出这句话时,孙孟全曾遭到人们耻笑,但如今回头望去,人们不得不承认,当初那样的“豪言壮语”,已经落实到一件件具体事上:
30多年来,鲁花从来没对农民打过一个白条,所有花生原料,都是当天收购、当天兑现。即便花生丰收,也从没压低过花生价格,实现了农民依靠鲁花致富、鲁花依靠农民壮大。
从一件件维护农民利益的“小事”,到提出“发展一个大同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追求一个大目标――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夯实一大基础――严格产品质量管理”的经营理念,鲁花集团把对国家的爱、对农民的爱,都融入到了企业经营的每一天当中。
“爱己先爱人”、“利人为公,以德取得”……在鲁花,这样的文化理念举不胜举。所以,鲁花集团的企业文化,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国家的热爱的基础之上,将鲁花文化深深地植入了爱国的基因。
鲁花集团有四个“零容忍”,即“贪腐行为零容忍、帮派行为零容忍、质量投诉零容忍、安全事故零容忍”,以此给干部的“私心”扎上“篱笆”。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孙孟全虽然白手起家建起鲁花集团,并通过努力使之成为中国食用油龙头企业,但在他的心里,鲁花集团从来就不是自己的。他说:“企业小了是自己的,大了就是国家的、社会的、老百姓的。”孙孟全这话句背后,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国家、对老百姓的强烈责任感。
正是基于这种责任感,鲁花集团把中国花生和花生产业的未来扛在肩上:为了农民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增收致富,鲁花把很多花生油生产基地都建在了中国贫穷的地方。2003年,鲁花在山东的西部――到处都是盐碱地的定陶县建立了年产15万吨的花生油加工厂;2004年,在河南的周口地区建起了一座年产10万吨的花生油加工厂;其后,又陆续在河北深州、辽宁阜新、湖北、内蒙古等多个贫困地区建立了油脂加工厂……不但如此,鲁花还承担着许多国家科技项目。以2011年国家富民强县科技项目《高产高含油花生良种繁育高产栽培及精深加工产业化开发》为例,农民常规种植的花生含油率为38―50%,通过改良后的高产、高含油、高油酸花生,含油率则达到60%以上。鲁花还拿出专门经费,联合科研机构共同研究,培育出种子供农民种植,再以高于普通花生的价格收购。如今,这个项目已经初步实施,山东、河南、新疆等地的农民已经种上了这种“三高”的花生。
也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感,鲁花集团始终将“诚信”二字悬于心头。对农民讲诚信,坚定地“为农民代言”;对消费者讲诚信,5S压榨技术去除黄曲霉素,绝不让消费者食用一滴不利于健康的油,公布调和油配方比等等,砍掉一切诚信的疑点……
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鲁花的企业规模已经是当年的数十倍,但孙孟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改,鲁花所有的企业理念和文化,无论是“产业报国、惠利民生”的企业宗旨,“利人为公、先爱他人”的价值观,还是“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保证消费者都满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爱心是鲁花的向心凝聚力,创新是鲁花的发展提升力”等服务理念都与“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
如今的鲁花,把党建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讲责任、讲诚信,让惠民、利民成为自觉。
每一滴鲁花油都带着香味与“温度”
鲁花集团352名共产党员,分散在210多家分公司、26个生产基地……党员的分布虽然分散,但鲁花集团对于他们的管理却“合”在一起。每月25日前,集团会制定下个月的“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的学习计划,具体到天、责任到人。针对党员比较分散的问题,重新划分党小组,对于个别分公司只有一名党员的,以地域相邻为原则,就近划入其他党小组,确保352名党员都能参加学习……之所以如此注重党建,是因为在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鲁花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孙东伟看来,抓党建和抓发展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抓党建是抓无形的东西,是根本;抓增长是抓有形的东西,是现象。
孙东伟十分重视党员的作用,坚持要让党员“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冲得上来”。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审验等重点岗位,都优先安排党员负责。
以产品质量审验为例,鲁花集团生产的每一批次花生油,都要经过“品尝”才能“过关”。来自工艺、研发、品控、市场等核心部门负责人组成品评小组,对花生油进行品尝和评审。
目前,鲁花在全国各地有15个油厂,每个油厂每个批次的油品在出厂前,除了本厂品评小组评审外,还必须将样品寄回到总部,经过总部的品尝和评审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集团创始人、总裁及高层领导都要作为品评组成员亲自参加品尝评审。评审小组将重新检测产品品质与报表是否符合,品评合格方能出厂,而且这些样品还要由总部统一储存,直至这个批次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完毕,方能销毁。
“品尝”是鲁花油流向市场的最后一关。而花生米进入鲁花油厂的第一关,也是相当严格。不但收购上来的花生要经过层层关口,而且还要对花生种植地进行考察,每个工厂都有30多个原料信息员跟踪花生的生长环境,给予指导种植并进行长势监控。所有收购上来的花生米,储存期不超过半个月,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指标。在生产过程中,“自检”与“互检”并重,每一个工序都把下一道工序当成顾客,质量监测机制首尾相贯、环环相扣、相对封闭、连续回环。
工艺精、标准严的背后,是鲁花的一份情怀,这份情怀基于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基于鲁花人对国家、对消费者、对农民的爱。正是这份情怀与责任,让我们吃到的每一滴鲁花花生油,都带着浓郁的香味,温暖的感觉。
文章录入:ytql&&&&责任编辑:ytql&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评论主题:党建之于鲁花,是责任与情怀(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主管单位:烟台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单位:烟台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技术支持:烟台市综合信息中心
电话: 6699702 传真: 稿件邮箱: 邮政编码:264000 地址:烟台市北马路242号
经营许可证号:
本站信息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翻录必究 推荐浏览分辨路大于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孙孟全董事长简介
来源:烟台大众网&&&编辑:&&& 17:25:00
  一组织概况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民族品牌。现拥有员工近万人,花生油年生产能力90万吨,葵花仁油生产能力10万吨。辖设莱阳鲁花、山东鲁花、周口鲁花、襄阳鲁花等21个子公司。公司的主要有鲁花牌压榨一级花生油、剥壳去皮压榨葵花仁油、食用坚果调和油、酿造酱油、酿造糯米香醋、矿泉水、FD食品等产品。鲁花2002年获国家“放心油”荣誉称号;2003年成为“人民大会堂宴会用油”;2004年,被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授予“营养健康倡导产品”;同年“鲁花”商标被国家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鲁花花生油被国家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被列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及“中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十强企业”。鲁花自主研发的“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及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果蔬食品的高品质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同时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鲁花已在全国建立起60多个销售分公司,发展2000多家经销商,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产品已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度,公司突破销售收入120亿元、利税10亿元。
  二个人主要工作经历
  1983年8月――1986年8月,任莱阳市姜疃镇物资供应站站长;
  1986年9月――1993年10月,任莱阳鲁花植物油厂厂长;
  1993年11月――2000年12月,任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1年1月――2003年12月,任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2004年1月至今,任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三主要质量工作业绩
  (一)在质量管理理论方面的建树和创新
  孙孟全董事长在创业之初,就确定“追求一个大目标――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发展一个大同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抓住一个大根本――创立企业美好信誉;夯实一个大基础――严格产品质量管理;引领一个大方向――倡导营养健康食品”的经营发展文化。率先建立起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把“绝不让消费者食用一滴不利于健康的油”作为鲁花的质量方针,同时也是对消费者、对社会的庄严承诺。二十多年来,本着这种质量管理理念,始终把消费者的价值需求放在第一位,以“永不对市场说不”的服务意识,极力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让消费者得到超值享受。
  董事长特别注重“食品安全”工作,倡导“营养健康”产品。公司在董事长的带领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经过六年的科技攻关,成功独创了“5S纯物理压榨工艺”,只榨取第一道花生原汁,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被誉为“压榨专家是鲁花”。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需求,董事长果断投资几千万元建起胶东最大的恒温原料储存库和100多万吨恒温保鲜充氮油罐,一年四季保持常温储存,使每一滴花生油常年保持原有的营养和质量,是同行业内唯一一家压榨与恒温储存并举企业,可谓行业旗帜。董事长还亲自指导研发了“彻底去除黄曲霉毒素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食用油产品的安全性,使油品更安全更健康。投资千万余元建立了中心实验室,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气、液相色谱仪、真菌霉素分析仪、近红外分析仪等进口设备,能精确检测黄曲霉毒素B1、苯并芘等多项安全质量指标。为了确保食用油的质量安全,公司将型检要求的黄曲霉毒素B1、苯并芘两项安全质量指标作为出厂必检项目进行控制,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跟踪检测、确保出厂产品质量100%符合要求。
  在企业内部,董事长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形成了从育种、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过程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夯实管理基础:
  1加强制度建设,认真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董事长在质量管理实践中,着力从文化和制度两个方面来要求和规范干部员工行为,大力倡导“质量第一”的理念,把提高产品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产品,作为每位员工的首要任务和责任。在企业内部认真落实质量安全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坚持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处于受控和安全状态。通过持久、深入、扎实地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和“质量提升工程”,强化质量经营理念,完善质量分析制度、质量问题报告制度和质量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使全员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得到显著提高,避免了生产过程中产品大量依赖检验与控制,用解决问题及其工具替代质量管理的“两张皮”现象的发生;避免了食品质量安全出现“堰塞湖”式的救火管理方式而非系统预防的“防火墙”式管理方式等质量管理中链条系统脱节现象的发生。
  2建立进货检验体系,严把材料质量关
  “好米出好油”,原料的好坏直接决定成品油的质量。孙孟全董事长带领鲁花人制定了严格的《原料收购验收标准》和《原料收购控制程序》,并将原料作为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将农残、重金属和霉菌毒素超标的花生米拒之厂外。每年生米上市前,在集中对基地原料进行调查、检测、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原料收购区域和合格供应商名录,确保原料质量安全。在原料收购期间加强抽检力度,为了保证原料的检验快速、准确,投入千万余元成立了中心实验室,从瑞典、美国购进世界最先进的液相色谱仪、真菌毒素分析仪、近红外分析仪等设备,实时检测黄曲霉毒素B1、苯并芘、蛋白、水分、含油等指标,每车必检,严格控制,不合格原料决不允许入厂。对入厂的原料根据质量差异分类存放。生产过程中根据原料质量差异,采取不同的工艺参数组织生产。并授权品管部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尽管工作繁忙,董事长还每日关注各分厂上报的花生仁以及原料油的收购质量,并授权品管部、采购部进行监督、抽查。为了保证花生仁一年四季新鲜如初,在公司当初资金尚不宽余的情况下,果断投入巨资,建起了万吨恒温库,开创了山东省第一家恒温储存花生仁原料的先例,由于设备先进、监控严格,确保了花生油的高品质。
  在外包装材料控制上,规定严禁使用有毒、有害包装物,为了便于管理,建立了自己的纸箱生产厂,专业生产鲁花包装纸箱,保证了包装材料质量,有效地防止了产品的污染;在与产品接触的材料控制上,无论是包装瓶、盖、包装袋和机械设备、管道和油罐等,鲁花都制定了严格的企业标准,纳入质量控制。为了避免内包装物料的污染、迁移等安全隐患,在行业内率先推行“绿色包装”。投资近1亿元,购进6台加拿大进口HUSKY吹塑机,自购质量可靠的聚酯(PET)切片生产食品包装,至今仍是国内拥有这种设备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该设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建立生产过程控制体系,严把生产质量关
  每滴鲁花油从原料选择、质量控制、成品储存到出厂都要经过60多道工序的质量监控,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鲁花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在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实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从基地种植、原料收购、生产加工、产品检验、包装运输、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入手,建立了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的一套完整严密的质量追溯体系和产品质量内控标准体系。并形成文件化的鲁花标准《食用植物油厂检验规程》。标准中各项质量指标均严于国家标准。例如国标强制性指标酸值为1.0mgKOH/g以下,过氧化值为6.0mmol/kg以下,鲁花公司酸值控制在0.8mgKOH/g以下,过氧化值控制在3.0mmol/kg以下,国标卫生标准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规定为20μg/kg以下,鲁花公司控制为不得检出。在董事长的指导下,自主研发的黄曲霉毒素去除装置,既能达到处理效果,又不改变被处理油品的营养成分及固有风味,机械化程度高,处理能力强,适用于连续性大规模生产。公司将型检要求的黄曲霉毒素B1、苯并芘两项安全质量指标作为出厂必检项目进行控制,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跟踪检测,确保出厂产品质量100%符合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和“首件检查、中间抽查、完工检查”的“双三检”制度;对关键工序设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实施重点控制;倡导下道工序就是上道工序的用户的市场意识,形成一个良性的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为了保证油品质量指标稳定,每个生产工厂均建起了恒温储油罐群,常年保持20℃的恒温。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鲁花产品品质,突出鲁花油浓香的竞争优势,建立并实施了集团总部、工厂、车间、班组的四级香味评审制度,保证了鲁花油的质量稳定提升。
  4建立责任追究体系,增强员工责任意识
  自《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孙孟全董事长带领质量管理人员进一步补充完善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集团公司与所有食品生产分厂签订了《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依据《责任状》条款制订了《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实施细则》、《责任追究制度》,细化责任,落实考核。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根据责任溯源制度,查找问题的根源,形成了“事前明确责任,事中落实责任,事后兑现责任”的责任追究模式,达到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目的。
  董事长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根据质量、食品安全体系要求、国家食品安全新形势,紧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了52个程序文件、39份检验规程,制订了各工位的《作业指导书》146个,记录表格258份。一系列制度措施的有效运行,提高了全体员工的责任心、约束力和自律性,使质量概念延伸到了生产工序的每个环节,确保了员工精细化操作和干的过程中不走样。
  公司对产品质量实施一票否决制,对违反标准要求的干部和员工,采取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相结合的办法,逐渐改变了员工平常工作的随意性,养成了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关心质量、人人监督质量的良好职业习惯。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产品品质,建立了香味评审制度,从日本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气相色谱仪,并聘请日本专家给予技术指导,对花生油的香味成分种类和浓度进行样本测试,以感官评审与仪器数据测试双结合的模式,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标。
  5建立售后服务体系,严把服务质量关
  为了及时把握顾客需求信息,增进顾客满意度,董事长提出成立客户服务部,设两部客户免费质量咨询电话,专人负责接听、记录、解答、处理消费者的咨询和投诉。通过在销售分公司中建立促销团队和业务团队的形式,加强与顾客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既增进了顾客对鲁花产品的了解,增强了顾客对鲁花的信任度、满意度,培养了一大批忠诚顾客,又通过这种零距离的接触,听到和把握到了顾客对鲁花产品的改进意见和建议、需求,促进了鲁花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公司商务部负责定期对客户和经销商进行电话回访和组织召开客户联谊会、经销商大会等形式,监督业务团队的服务质量,听取顾客对鲁花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相关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分门别类,转发到相关部门,转化为质量改进的具体措施,不断改进和提升鲁花产品和服务质量。
  董事长要求定期开展市场调研,重视顾客信息反馈,建立质量信息平台和顾客信息档案,将顾客信息及时反馈给生产分厂,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控制措施,不断持续改进。真正实现了出厂产品合格率100%,用户满意率100%的目标。在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顾客满意度测评中心、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联合出版的《年度中国顾客满意度手册》中,鲁花品牌在食用油行业中,从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综合各项评分,名列第一。
  6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多年来,在孙孟全同志的带领下,鲁花集团严格执行一系列标准化管理制度,如:《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市场产品质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缺陷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等制度。形成始于顾客需求终于顾客满意的闭环管理,建立起从原料、生产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的全过程监控,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正因为如此,鲁花获得了国内外多方面的认证。1996年,在全国同行业中,鲁花率先一次性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通过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首批获得国家“食品安全市场准入许可证”。
  2005年,鲁花集团获得了山东省定量包装商品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和计量保证确认合格证书,2006年又通过了非转基因IP认证,2010年,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
  通过推进质量战略,鲁花集团建立了一套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采用基地管理+工厂审核+备案注册+外部认证的四级管理方式,层层把关,严格管理,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多年来,在历次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中,产品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鲁花人正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绝不让消费者食用一滴不利于健康的油”的庄严承诺。
  (二)在质量技术(科研)、质量改进和质量攻关中的突破和成效
  自鲁花创建之初,董事长就下定决心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加强过程创新与优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规范和技术措施;通过提高过程创新能力,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耗、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确保用于技术开发和技术培训的费用占公司全部销售收入的5.0%以上。通过组建鲁花集团科技中心、成立技术创新管理部、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联盟和走出去、请进来或联合攻关以及制定《鲁花集团创新激励规程》、《鲁花集团合理化建议激励规程》、《鲁花集团QCC(品管圈)活动规范及管理规定》等措施,有效的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推动了创新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优秀的质量创新成果和国家发明专利产品。目前,这些质量创新成果或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已成为鲁花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1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5S物理压榨工艺:
  经过6年的科技攻关,董事长带领鲁花人成功地独创了5S物理压榨工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多次组织专家组对5S压榨工艺进行科技成果论证,结论为:该工艺科技含量高,是世界上领先的食用油制造工艺,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该工艺在公司新建厂中不断得到应用和改进,使工艺流程更加优化,参数更加科学合理,该工艺的广泛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产业化进程。
  该工艺具有五大创新:
  ①纯物理压榨工艺代替化学浸出技术,避免了高温精炼和化学溶剂对油品的污染;
  ②采用独特焙炒工艺,解决了花生制油的“生香和留香”;
  ③采用无水化脱磷技术,保留了花生油中的营养成分;
  ④恒温储存技术,保存了成品花生油中的天然营养成分;
  ⑤独创去除黄曲霉毒素的分离技术,能够彻底去除油中的黄曲霉素。
  该工艺2003年6月,通过了国家科技成果鉴定。2004年11月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1月获中国粮油学会颁发的科学技术二等奖。
  2彻底去除黄曲霉毒素工艺技术:
  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技术,是在全封闭的环境中采用物理的方法处理黄曲霉毒素,操作过程不受任何外来污染,不改变被处理食用油的营养成分及固有风味,机械化程度高,处理能力强,适用于连续性大规模生产。该工艺的问世,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提高了食用油产品的安全性,进一步打造了鲁花产品质量的差异化。
  该工艺技术2006年9月获得发明专利、2007年10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009年3月荣获中国粮油学会颁发的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年1月荣获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
  3年产十万吨浓香葵花仁油剥壳压榨、无水脱磷新工艺:
  董事长亲自指导研发的“剥壳压榨、无水脱磷”新工艺,是公司继“5S压榨工艺”之后,在食用油行业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的创新成果。由山东省科技厅于2008年组织了专家对该工艺进行了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通过这种工艺生产的葵花仁油完全保留了葵花仁的香味物质和天然营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该工艺的主要特点是:
  ①采用葵花籽剥壳分离技术,减少了蜡等物质对产品的影响;
  ②采用剥壳压榨工艺和无水脱磷技术,与溶剂浸出和化学精炼工艺相比,避免了有机溶剂及高温处理等对食用油可能带来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
  ③减少了“三废”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④采用生香、留香、保香的技术,产品香味浓郁、风味独特,品质优良,最大限度保留了葵花仁油中的营养物质。
  该技术2008年4月获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9月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4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及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
  由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了技术鉴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的花生油葵花籽油总体加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其主要特点是:
  ①利用美拉德反应,优化了生香控香工艺,建立了风味检测和控制技术指导生产。
  ②采用无水化脱磷技术取代传统的精炼工艺,保留了油中的营养成分。
  ③采用紫外辐照技术,独创去除黄曲霉毒素的分离装置,保证了油品的安全性。
  ④采用植物多酚取代合成抗氧化剂,既远离了添加剂的污染又确保了油品的质量稳定性;并研发出油脂中茶多酚的定量检测方法。
  该技术于2011年12月,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1月,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颁发的“全国商业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3年1月,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刷新了20多年来中国油脂行业的“技术新高”。
  与此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另一项技术――“果蔬食品的高品质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也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生物技术在高温花生粕深加工领域的应用技术:
  董事长带头开发了生物技术在高温花生粕深加工领域的应用技术,由山东省科技厅于2010年12月组织专家进行了技术鉴定,结论为:该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生物技术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其主要特点如下:
  ①采用酶解与醇洗相结合的方法,花生浓缩蛋白含量达到65%以上,改善了花生蛋白的功能性质。
  ②筛选出一株能有效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菌株,建立了固态发酵法去除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新工艺。
  ③采用混合微生物固态发酵法,对高温花生粕进行发酵,建立了混合菌种固态发酵花生粕的工艺,改善了花生粕的营养价值。
  自2005年至今共申报专利27项,授权2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2项,外观设计12项;2003年至今共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2006年至今承担国家科技项目6项、省市科技项目3项。在研发、生产、经营活动中充分运用专利的特性和功能,为公司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争取了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运用质量理论、质量理念指导实践取得的成效
  1将目标管理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有机结合,提升公司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各项目标指标超额完成。
  在公司的运营中,董事长提出了“目标管理与全面绩效考核”相结合的管理考核体系,实施“第一责任人”制度,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职责、明确指标、明确定位、充分授权、充分信任、充分支持,实现“层层有责任、层层有指标、层层有落实、层层有考核”。由于目标管理的全面实施,实现了千斤重担大家挑,每人头上有指标。通过全面绩效考核,实现了“层层是经营的管理者,层层是效益的创造者,层层是参与考核者,层层是考核的接受者”。通过每月的绩效分析会议,按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要求,逐项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达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目的。对目标完成情况,由集团公司绩效考核办公室进行考核、兑现。由于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确保了公司全年目标指标的超额完成。
  2投身三农事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勇挑重担,捍卫食用油战略安全
  身为农民出身的他,立志带动全国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增收致富。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辽宁等地发展花生配套基地450万亩,内蒙古油葵配套种植基地150万亩,采取统一投放良种、提供技术支持。公司年收购花生原料200多万吨,油葵原料30万吨,为农民直接创造收入30多亿元,可带动80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在花生米价格较低年份,实行保护价收购,保证种花生农民利益。常年坚持现金收购原材料,不打白条、不拖欠货款。
  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农村富余人员的就业问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8个子公司,吸纳了4000多名农民到企业务工,人均收入超过15000元以上,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运输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万多人。为此,董事长当选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三农人物”。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冒着酷暑到山东考察,在企业家座谈会上,董事长孙孟全建议国家对种植花生的农民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希望国家重视花生良种的培育,得到温总理的明确答复与赞许。特别是给予花生农民补贴的建议,温总理当即给予答复,他说:“应该给农民补贴,今年来不及的话,明年一定给种花生的农民补贴。”令人欣慰和感激的是,总理的答复于日中央一号文件得到兑现,首次将“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大力发展油料生产,加快优质花生生产基地县建设”等强农惠农政策列入中央一号文件。这一利国利民政策,不仅有利于种花生农民增收和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国家食用油的战略安全。
  目前,针对我国油脂对国外进口依赖度逐渐加深的现状,孙孟全董事长提出了“一增一减”的战略构想。一增是指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前提下,通过培育推广高产量、高出油率、高油酸的花生良种,让老百姓每亩花生再增产一百公斤,增产后促进农民再增收,推动中国花生产业健康发展;一减是指依靠科技创新利用鲁花独创的5S压榨工艺、生香留香技术,全面保留花生的天然浓香,只用习惯用量的1/2便可达到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效果。倡导居民“少吃油、吃好油”,以此来减少我国居民食用油的消费量。这一增一减构想的实现,必将大力提高中国花生的单产量,带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国内食用油自给率,维护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
  计划到第十二五计划末,公司销售收入达到260亿元,发展花生种植基地1000万亩,让千万农民成为鲁花的厂外员工,为推进国家花生产业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实现鲁花人“产业报国,惠利民生”的宏伟愿望。
  3坚持技术创新,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战略,推进产业快速发展
  日,30多名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审定会专家齐聚鲁花,参照鲁花花生油内控标准,对花生油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公司作为油脂标准技术委员会成员之一,参与每个食用油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审定工作,为建立完善的国家食用油标准体系作出了鲁花人应有的贡献;
  日,花生科研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基地落户鲁花,意味着鲁花是花生技术成果的首家实践者、受益者;
  2007年11月,鲁花集团科技中心顺利通过国家农业部的各项评审,成为国内食用油业界唯一一家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花生专业分中心,参与并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高品质海洋水产干制品节能联合干燥新技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食品物性修饰和油脂加工新技术开发研究”和“食用油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863”计划项目中的“食用油生物炼制及分子修饰技术研究”课题、“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附加值花生粕生物技术产业化示范”、国家科技部富民强县项目“高含油花生良种繁育高产栽培及精深加工产业化开发”、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花生精深加工技术的产业化开发及标准化安全生产”、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花生深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烟台市科技项目“优质花生蛋白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应用及推广”。其中“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食用油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课题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及标准化安全生产》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颁发的“全国商业科技进步特等奖”。
  日,“中国花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鲁花集团成立。联盟经国家科技部认定,由鲁花集团、国家花生工程技术中心和江南大学等为核心单位,联合21家企业共同发起。联盟总体目标是,以研发花生产业高新技术为目的,力争使中国成为世界花生科技强国,保障我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缓解我国植物油过度依赖进口的严峻形势。孙孟全董事长当选为联盟理事长。
  4爱心奉献、感恩回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多年来,董事长带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援助身处困境的人群,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日,南方各省遭遇50年不遇的大雪灾,他心系灾区,为援助灾区群众重建,捐赠了价值50万元的花生油运达灾区。“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董事长立即组织“情系灾区,爱心捐助”活动,发动职工捐款78余万元,紧急调拨资金300万元帮助灾区度过难关。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带领公司干部员工第一时间自发捐款66.9万元支援灾区人民。另外,董事长每年还拿出17万元作为当地农村60岁以上老人的生活补贴;公司每年爱心捐款20万元,为社会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公司还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多次组织干部员工义务献血。2012年4月,公司荣获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企业”称号。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Copyright (C)
& .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夏是鲁花集团富二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