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种了一亩马蹄,我该怎么样找土鸡收购商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正文
马蹄“踏”出致富路 一亩“种”出万元来
】【】【】
  时下正是种植马蹄的时节,八步区贺街镇龙扬村的肖大姐一家4口早早就在地里忙活开了。“去年我家种下马蹄两亩多,产量7000公斤,净收入4万元!”肖大姐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同是种马蹄,别的村亩产一般只有2000公斤,产值不过5000元,龙扬村的马蹄为什么高产又增收?  贺街镇龙扬村共有4300多人,20个村民小组,种植马蹄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一开始,由于没有经验且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产量一直都不高。而且遇见了马蹄枯萎病,整片的马蹄都枯死,连成本都没有回收回来。后来,贺街镇的农业技术人员及时给他们送来了“及时雨”,经常到田间地头主动为农户提供栽培移植、田间管理、施肥指导、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  种马蹄的关键技术是防病,枯萎病影响产量,花点病影响价格。为了帮助农民攻克这两大技术难关,贺街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唱响支农“三步曲”:一是免费提供抗病强的主培苗,二是从种苗、大田到移植土壤进行三次消毒;三是及时做好病虫害情报预测。如今,该村马蹄面积由1000多亩发展到近3000亩,全村90%以上的农民都在田间种上了马蹄。由于土质条件好,龙扬村种出来的马蹄甘化清甜、脆口而价高。每年,从重庆、湖南、广东、福建来调运马蹄的大卡车在村道上排起了长龙,村民不用出门,马蹄在家里就被“抢”光了。  马蹄质量有保证,产量也上去了,如何才能卖个好价钱呢?在这方面,龙扬村的农民也有绝招。每年的一月是马蹄的丰收期,每公斤的成交价格是2元左右,而在六月以后,马蹄价格就上涨到了每公斤10元左右。为了让马蹄卖出个好价钱,村民们把新鲜马蹄暂放在储存室里,等来年马蹄价格上涨的时候再拿出来卖,收益往往就会翻番。  今年,随着马蹄的价格节节攀升,龙扬村的马蹄亩产值均超过2万元。据村委主任黄燕介绍,村民黎大姐种4亩马蹄,一家4人,收入5万多元,仅马蹄一项人均收入4000多元。村民都说:种马蹄,真是一条致富好路子。
 分享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非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我是农村的,我家田地要被政府收购了,请问现在的政策是怎么样的?一亩地给百姓多少钱收购?_百度知道一亩马蹄竟能“挖”出万元利润 - 今日头条()
一亩马蹄竟能“挖”出万元利润
“新鲜马蹄1只1两,10只1斤,4元。”凤姨在昌山中路的特产门店前招揽着顾客。有路人停下观看,她会随手拿起一只,麻利地削好皮,把雪白诱人的马蹄肉递过去:“尝尝,很甜很爽口的。”昌山中路是广东韶关乐昌市著名的“马蹄街”,因每年冬末春初马蹄上市季节,整条街摆满了当地出产的马蹄而得名。清晨五六点,附近乡镇种植户拉来一包又一包的马蹄到此进行交易,甚为热闹。至于乐昌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普遍种植马蹄,已无从考究。但这里土地肥沃、山清水秀、昼夜温差大,这些因素都迎合了马蹄生长的喜好,出产的马蹄个大肉嫩、清甜多汁、爽脆无渣,品质上佳,尤以北乡镇的“北乡马蹄”名气最大。北乡镇现有的马蹄种植面积已逾万亩,不仅成为广东最大的马蹄生产基地,也是当地人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乐昌昌山中路一处特产店门口,店主在削马蹄给游客试吃。 龙镇 摄| 故事 |肖志平回乡创业记2003年,经历了教师、导游、报关员、卖鞋、洗碗工等诸多职业,北乡镇下茅坪村村民肖志平放弃了城市的一切,离开了朝夕相处了4年的广佛都市,回到了乐昌。和无数返乡创业的人境遇相同,从一名城市务工人员做回农民,肖志平家里人一开始就拒绝接受这个事实。他的父亲认为,自己耕了一辈子田,觉得实在没有出路了,才含辛茹苦供儿子读大学,没想到他居然跑回来耕田。“亲戚、同学、朋友之前都有说打击的话,说他很无能,读了大学出来还要跟牛屁股。这是最难忍受的。”但7年后的2010年,肖志平通过种马蹄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2012年,他组建了北乡桂源马蹄流通专业合作社,登记社员263人,其中贫困户216户,基地面积3500亩。合作社为社员提供马蹄种植技术培训、咨询、产销一体化等系列服务,按照“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销售、统一经营”(五统一)的经营模式进行运作,走“合作社+基地+农户”路子。有了参考样本,北乡马蹄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各家合作社之间的利益冲突,形成恶性竞争。为规范合作社运作形成良性竞争局面,北乡镇党委、政府以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为契机,建立北乡镇马蹄专业联合社,委任肖志平为联合社社长,把松散无序的力量拧在了一起。2015年,北乡桂源马蹄流通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户均收入达8.98万元,而联合社则盈利70余万元。在他带动下,不少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他自有的马蹄种植面积也扩到了900亩。“是马蹄让我们建起了房子,买起了小车,娶上了漂亮的媳妇。”| 技术 |凭“桂蹄”创出了致富路在2008年之前,乐昌马蹄亩产量常见在3000斤左右,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因此,当时的肖志平不管马蹄还是芋头、玉米,几乎是只要能长的作物都种,收入却仅能勉强维持一家温饱。为了提高收入,肖志平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桂蹄”的出现,扭转了他作为一名普通农民的命运。2008年,在当地农业局引荐下,他亲自前往广西,考察并引进了广西农科院培育的、有“水果马蹄”之称的“桂蹄1号”组培苗试种。2010年,引种成功,最大的马蹄4个已经有1斤,亩产量提高到有史以来最高的6000斤。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江文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桂蹄1号”和“桂蹄2号”都是鲜食品种,后者在2010年审定并推出,比前者产量高10%,大果率高20%,且更耐贮藏,是当下主推品种,排灌方便的水田都可以种。由于组培苗种植密度比球茎苗更密些,发苗也慢些,因此建议种植时间比球茎苗提前10天。江文介绍道,这几年国内马蹄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在平乐、钟山、平南、阳朔等广西马蹄主产区,“桂蹄2号”组培苗使用率达90%。而在长江以南其他地区,包括湖南怀化和常德、江西丰城、福建建阳、安徽庐江、湖北枝江、浙江等,也有平均百亩左右推广种植面积。“用球茎繁育苗,一亩地要用100斤马蹄,按每斤4元算,要400元,但用组培苗只要100多元。”肖志平说。据了解,每亩马蹄农药化肥开支在1000元,挖马蹄的人工费用则要元。这两年乐昌马蹄亩利润逾万元。“组培苗比球茎苗出的马蹄大小更均匀,卖相更好。”李胜文在乐昌廊田镇种了100亩““桂蹄2号”,此外也做当地特色农产品流通。对于怎样把马蹄卖得更好价,他支了一招:将无损带泥的马蹄贮藏在20℃左右的冷库中,到六七月再卖,每斤能卖6-8元。| 启示 |广东做“精品” 广西量取胜种马蹄不麻烦,挖马蹄麻烦,因此选地很重要。2009年,清远连州昆陂村委会青龙村陈土和的300亩马蹄就因为泥层太深,挖起来成本太高,最终只能放弃,损失巨大。“平常1亩田要20个工。雨天泥泞挖不了,天气不好的1亩地全家四五口人挖上1个多月也有可能。”据广西农科院数据,广西现有马蹄30多万亩,占全国马蹄种植面积一半,其中“桂蹄2号”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相对于广东不到2万亩的“自留地”,广西马蹄产能可谓庞大。目前广东马蹄优势在于市场价格。受“礼品经济”影响,广东乐昌马蹄此前多打“精品马蹄”名号,收购价格比广西高一倍,只是随着今年“礼品经济”的“急刹车”,价格和销量两者不可避免出现了二选一局面。南方农村报记者在乐昌走访了解到,较之去年,马蹄已出现了量价下跌现象。或许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随着电商和农产品物流兴起,当某一天,广西马蹄大量进入广东市场,如同广西淮山大量进入广东市场一般,到那时乐昌马蹄种植户该如何应对?2016年1月正是马蹄的收获季节,凛冽的北风夹着细雨在村道穿梭,北乡镇下茅坪村村口1000亩马蹄田没有一点绿色,还待挖的200多万斤马蹄,在湿润的土地下养精蓄锐。 龙镇 摄小档案品种特色:主推“桂蹄2号”,个大肉嫩、清甜多汁、爽脆无渣。种植面积:广东逾万亩播种时期:5月上旬后育苗,25天后移入大田进行繁殖,繁苗时间50天左右,每株组培苗大约分株15兜。定植时间大约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株行距40×50厘米。关键技术:组培苗种植密度比球茎苗更密,发苗更慢些,建议种植时间比球茎苗提前10天。利润:亩利润超万元价格:广东3-4元/斤种植风险:今年受“礼品经济”的“急刹车”影响,价格和销量有下跌。
农财网是农业行业新闻的发布平台,是中国种植匠的互动特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我有三亩地的带皮桔梗,寻找收购商。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蜂蜜收购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