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颗金刚菩提子手串颗数哪个好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相信每一串菩提子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这样或那样的故事,无论开心或者沮丧,这都是我们宝贵的回忆。现在让我们盘动着手中的菩提,沉浸在那过去的时光中。一杯香茗,一串菩提,一个故事,一份心情。第一串,这串是一串七瓣21mm的,最开始,记得是两年前,一直是很喜欢七瓣金刚,当时攒了一些钱,入了一串七瓣20的,碰到了一个不错的卖家,给发的几个里面,有3.4个都够21mm的,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接近22mm的。桩高才16mm,很标准的飞碟桩,本来打算一直戴着的,结果越看越觉得那个飞碟桩的,不太搭配,一狠心,就决定配一串飞碟的,就在网上到处问,有木有21mm的,桩高16的七瓣金刚,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家入齐了12颗,凑成了一个手串。第二串,这串是4到10瓣一样两颗的,这串的开始,就是因为上一串,我喜欢给手串配也是金刚的顶珠,就给我那串七瓣的飞碟桩配了一个八瓣,一个九瓣当顶珠,结果发现,买小了,顶珠小了,不好看。这两个多瓣就闲置了,后来在看到一个吧友,配了一串1到12瓣的,我也想这么配一个手持,不过不喜欢4瓣以下的,从4瓣开始配手持,就是至少得到17.18瓣了,实在缺米,就决定一样配两颗,那时候还是学生,没多少钱,只能一个一个攒,还是工作以后,才配出来这串的。第三串,这个是我现在戴的,一般七瓣,一般四瓣的,本来我是戴的第一串全是七瓣的,正好那时候也要毕业了,七瓣寓意比较不错,我也找到了很满意的工作,结果在工作之前,查出来,得了比较严重的病,唉,心情一落千丈,就给自己配了一串4瓣22mm的戴。后来想想,也不能放弃工作了啊,就又配了几个七瓣的,三通和蜜蜡,是我后来配的,现在算定妆了,打算一直盘下去。第四串,这是一串7瓣22.23的,桩型纹路还不错,最开始,是我有一次在一家看到有便宜的七瓣22的出,但是色差比较大,我也是贪便宜了,就入了一些,大概有7.8个是比较不错的,这样就一直心里长草,想配成一个手持,那时候也没工作,不舍的花太多钱,就是到处找,很不容易的配齐了24颗,纹路桩型还可以,就是因为配的久了,色差有一些,希望几年以后,它会都红了吧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和我一起分享那一串串菩提子背后的故事。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35869 更新:
人气:33440 更新:
人气:29597 更新:
人气:24756 更新:
金刚菩提子知识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倒计时3天!2016翡翠公盘这些新规一定要知道!
阳台装上它,再也不用担心夏天肉肉露养淋雨了!
夫妻和驴,传疯了!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特长,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这两颗千眼菩提那个更好。。。。求高手解答。。。_百度知道菩提佛珠串多少颗&有什么讲究和含义?
菩提佛珠串多少颗?有什么意义?
佛珠菩提不仅仅是佛教用品,也是一种心灵寄托的饰物。
佛珠颗数有14、18、27、54、108等不同的颗数,这都有什么讲究和意义呢?很多珠友想知道的:
菩提达悟与大家分享佛珠颗数的多少代表的不同意义
念珠按品级划分,念珠可分四品:
1、最上晶为一千零八十粒。但这种念珠因太长,仅为少数高僧大德和潜修人者使用,或为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品,此外极少人使用。&
2、上品为一百零八粒。密宗行者用一百一十粒。为修行中记数方便,现也有穿为二百一十六粒或三百六十粒的。&
3、中品为五十四粒。&
4、下品为二十七粒。&
一、佛珠的主要作用和种类
佛珠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念佛工具。为修行佛道,念佛时以佛珠颗数为计数,通常用于念诵经文、咒语。法语和和佛与菩萨的胜号。它是一种随身法器,信佛的人认为,佛珠即可利己又可护人。二是常人佩带。常人为集中思念,消除烦恼,祈求平静而佩戴佛珠。佛珠的种类,通常分三种:一是持珠——以手持捻掐的佛珠;二是戴珠——带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三是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imgextra/i4//TB2ARO3XVXXXXX8XXXXXXXXXXXX-.jpg" NAME="image_operate_05251"
ALT="菩提佛珠串多少颗&有什么讲究和含义?"
TITLE="菩提佛珠串多少颗&有什么讲究和含义?" />
/item.htm?spm=.0.4NWERb&id=
二、佛珠的颗数与基本结构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颗粒的珠子串成,其特定的数目都有源由,被赋予一定含义,无规则.无定数的不被视为佛珠。佛主的颗粒及其含义,现简述如下:
1080颗,代表十界各有108种烦恼,合成1080种烦恼。
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而断除108种烦恼。
54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54个阶位。
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42个阶位。
36颗,为108的3分之1,其含义以小见大。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27贤位。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密.佛果等21位。
18颗,表示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 & 14颗,表示观音菩萨的14种无谓。
----------------------------
佛珠的颗数和含义都出自《金刚顶瑜伽念珠经》,《木患子经》、《陀罗尼集经》、数珠功德经》和《文殊仪轨经》等佛经上。佛珠最常见的是108颗和18颗两种。一般情况下108颗为挂珠,18颗为持珠。
念珠种类大致分成手珠、持珠及挂珠三大类。念珠也称作佛珠、诵珠、咒珠、数珠等。这里提及的手珠一般是戴在手腕上,亦可随时拿在手上掐捻念佛。念珠的颗数除了常见经书所戴的颗数外,亦有视乎手腕粗细及珠子的大小而定。
佛珠从1颗至108颗都可以,每个数字都代表一个含义。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
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修罗界、人间界、天上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护法心、迴向心、戒心、舍心、愿心。
十住: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
十行:欢喜行、饶益行、无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
十向: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迴向、不坏迴向、等一切佛迴向、至一切处迴向、无尽功德藏迴向、随顺平等善根迴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迴向、如相迴向、无缚无著解脱迴向、法界无量迴向。
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四善根:指见道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是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一种)、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
九无学:退相、守相、死相、住相、可进相、不坏相、不退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 & 十六颗
16颗有十六心的意思,十六心是指小乘俱舍宗所说的观察领悟乐儿四谛十六行相之后,如果由此达到了一定境界所得到的十六种智慧,就叫做十六心。其中四谛是指苦、集、灭、道,为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十六行相就是对四谛各自产生的四个方面的理解与观念,总共十六种,固称16相。其中佛家通过这十六种智慧,提醒人好好修行消除烦恼以得到自在解脱。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十四无畏: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闇;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三、从结构上来说,佛珠可分为两种:
1.单组佛珠:一串念珠由一颗母珠和其他不同规定数目的子珠组合而成。
2.复组佛珠:一串念珠,除了母珠和子珠以外,还有隔珠(又称为“数取”),弟子珠(又称为“记子”),记子留,甚至一些饰物组成。
在复组佛珠中,母珠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108颗和54颗的佛珠,每27颗子珠用一隔珠;27颗的念珠,则每9颗子珠用一隔珠。弟子珠体积较小,一般有10颗或20颗,系在母珠的另一端,以10颗为一小串,表示“十波罗密”。为了美观和方便,弟子珠的颗数也可随意,不做强求。记子留是每串弟子珠之末端所附的珠,珠体通常比弟子珠为大,形态、颜色可以不同。饰物多采用佩环、绳结、流苏、珠宝等。
四、念珠结构分为两大类:&
l、单组念珠。即一串念珠由一粒母珠和其它不同数目的子珠组成。
2、复组念珠。即一串念珠,除母珠和子珠外,还有隔珠(又称为数取),弟子珠(又称为记子),记子留,或一些饰物。
母珠通常只有一粒,也有两粒的。唐蜜修法的念珠为两粒母珠,代表自度度他。一百零八颗的,和五十四颗的念珠,每二十七粒用一隔珠:二十七粒的每九粒用一隔珠:十八粒的每六粒用一隔珠。&
弟予珠一般体积较小,有十粒或二十粒.系串在母珠前另一端.以十粒为一小串的,表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十种波罗密。弟子珠也可用来记数之用,每念一串珠,拨一粒弟子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刚菩提一串多少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