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县旅游红原瓦切红军长征纪念遗址 址要不要门票

四川省红原县瓦切红军长征纪念遗址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招标 - 频道信息 - 环球网校
                
            
   、、、、  
&& 四川省红原县瓦切红军长征纪念遗址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招标
四川省红原县瓦切红军长征纪念遗址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招标
  一、本项目经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以 川发改社会(号 批准建设,比选方案已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比选方案备案号为 红发改2009(比)017号 。本项目现通过比选方式选择和确定中选人(承包人),诚邀符合资格条件的潜在申请人参与本项目的比选。只有报名参加了比选,并被随机抽取到的比选申请人(即比选被邀请人),才有资格被比选人邀请参加比选竞争。
  二、比选项目概况(表一) 比选人 (项目业主) 红原县旅游局
  项目名称 四川省红原县瓦切红军长征纪念遗址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建设地点 红原县瓦切乡
  实施时间 15日内
  工程规模(和/或标准) 步行道5公里,停车场6000平方米,垃圾处理设施,旅游厕所5座及其他
  建设资金 国家资金、地方配套
  三、比选内容(合同段划分)(表二) 设计1 四川省红原县瓦切红军长征纪念遗址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四、资格要求
  (1)一般要求: 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
  (2)资质要求:企业资质等级不应低于(包括):
  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市政工程设计乙级 ;
  (3)其他要求:
  要求比选申请人具有在高原地区近二年来独立承担一个类似项目业绩 。
  (4)本项目 不接受 组成联合体参加比选。
  五、报名及购买比选文件
  (1)请有意参加本项目竞争的比选申请人,到四川日报网站()报名并购买比选文件,比选文件收费为 200 元(人民币),售后不退。比选申请人应按"比选申请人网上报名特别规定"的要求报名。
  (2)比选公告规定的报名时间最少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各比选申请人网上报名时间为:从 日 网上发出比选公告之时起至 日15时 截止。 (3)比选申请人应在本规定的报名截止时间前,按报名的合同段分别提交比选保证金,具体金额见表三。比选申请人可选择以下两种(A、B)方式之一提交: A.直接向比选人提交。 户 名: 红原县旅游局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红原县支行 账 号: 221 比选保证金必须通过比选申请人的基本账户,以银行现金转账方式提交。 B.通过报名网站向比选人提供无条件、不可撤销的保证。 (4)比选人将根据合理低价的原则确定中选人。比选人以比选公告公布的比选最高限价的85%作为基准值。凡低于基准值中选的,中选人在提交履约担保的同时,必须额外提交中选价净价与基准值之差额2倍的差价履约现金担保。 (5)报价要求。比选人可以要求比选申请人实行一次性报价或二次报价。比选人对比选申请人报价的具体要求见表三。 (6)本项目(合同段)比选人采用的报价方式、报价要求、最高限价、比选保证金一览表
  (表三) 合同段 报价方式 报价要求 最高限价 比选保证金 备注
  设计1 D.被确定为比选被邀请人后报价 / / 1
  最高限价和比选保证金单位为万元。 六、随机邀请参加比选竞争的比选申请人
  (1)比选人定于报名截止时间后的下一个工作日即北京时间 日10时30分 ,在有关监督部门以及自愿到场的比选申请人的现场监督下,在 红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开举行从四川日报网站()随机抽取参加比选竞争的比选申请人(即比选被邀请人)活动,随机选择 3 个比选申请人参加评比。 (2)抽取方式。采用A、B、C报价方式的,比选人对进入随机抽取名单的比选申请人按其报价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比选人只在报价最低的9个比选申请人中进行随机抽取;采用D报价方式的,比选人在所有进入随机抽取名单的比选申请人中随机抽取。 七、联系方式:
  比选人(全称): 红原县旅游局
  地 址: 红原县邛溪镇
  邮 编: 624400
  联 系 人: 崔乾军
  联系电话: 、
  传 真:
  电子信箱(E-mail):
】【】【】
考试用书推荐红原县政府网
中&&文&&名:
红原县政府网
官&&&&&&&&网:
http://www.
地&&&&&&&&址:
服务热线:
分&&&&&&&&享:
红原县政府网简介
  红原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1960年红原县成立,周恩来总理为红原县命名,意为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至2013年,红原县幅员面积8439.94平方公里,下辖4镇7乡;户籍人口为45866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83.8%。  红原县境,西汉属汶山郡。晋、隋袭旧制。唐代,在刷经寺地区设有恭州、流县。红原县城区远眺元朝,建立土司制,设松州、潘州,辖地包括今红原中北部大部,后划归陕西行省。明代,县境中北部仍置松州,隶松潘厅;南部置杂谷安抚司。清朝,县境西北部隶松州,东南部壤口、四寨属四土司中的梭磨土司和卓克基土司,后又隶理番厅。民国时期,红原南部和北部分别由理潘县和松潘县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4年3月,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设治红原刷经寺,时间长达4年。1958年8月,阿坝州府迁治马尔康,理县由原地域迁往红原境内,治地刷经寺,红原始有正式建制。196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红原县。  行政区划编辑截至2013年,红原县下辖4镇7乡,分别为:邛溪镇、刷经寺镇、安曲镇、瓦切镇、色地乡、麦洼乡、阿木乡、龙日乡、壤口乡、江茸乡、查尔玛乡。共有33个行政村。(乡镇资料,由红原县人民政府网站的“乡镇之窗”资料归纳)  红原县地理位置图  红原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1°51'-103°23'、北纬31°50'-33°22'之间。北与若尔盖县相接,东西与松潘、黑水、阿坝县相邻,南与马尔康县、理县相连。县境南北长154公里,东西宽55公里,总面积8439.94平方公里。县城南距成都450公里,北距兰州640公里。  地形地貌  红原县地势为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貌具有山原向丘状高原过渡的典型特征。县境中部海拔4345米的查真梁子是县境南北山原与丘状高原的天然分界线,是长江、黄河流域分水岭。南部为山原,北部为丘状高原。红原县境内珠串状盆地和小盆地广泛分布,周边鹧鸪山、羊拱山、哲波山、海子山等高山。  气候  红原县牦牛红原县为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无明显四季界线,气候偏冷,春秋短促,长冬无夏,热量低。年平均气温1.4℃,极端最低气温-36℃,极端最高气温26.0℃,气温日较差平均16.3℃;年均日照时数2158.7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749.1毫米,80%集中在5-8月;年均降雪日数76天。  水文  红原县境域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以查针梁子为分水岭,东南为长江水系大渡河流域,占红原县流域的21%,北部为黄河水系白河、黑河流域,占红原县流域面的79%。红原县境内沼泽面积240万亩,占红原县总面积的20%,水色呈茶褐色,不能饮用,多为软水。  自然资源编辑草场资源  红原县境内天然草场面积达1158.03万亩,占县境总面积的91.8%。其中,可利用优质草场面积达1120.83万亩。  生物资源  红原县风光(8张)  红原县境内植物有10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有67科850余种,主要有红景天、松贝、虫草、雪莲花、甘松、秦艽、羌活、大黄、黄芪等;动物有200余种,主要有梅花鹿、马鹿、天鹅、盘羊、苏门羚、藏马鸡、猞猁、斑羚、喜玛拉雅山旱獭、藏狐、灰毛兔、鹰、狼、豹、豺、林蛙、黄河条鳅、厚唇鱼、水獭、牦牛等。  矿产资源  红原县矿产主要有泥炭、黄金、砂石等种类。泥炭有矿床100余个,储量16亿立方米;黄金主要分布于刷经寺镇,储量约有100吨;此外,还有储量40万吨的褐煤及石灰岩矿。  交通概况编辑至2013年末,红原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88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720公里。2013年,客运周转量达1297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达5169万吨公里。阿坝红原机场也即将通航,届时红原的外交通将得到极大地改善。  人口民族编辑人口  红原县藏族民众2013年末,红原县常住人口为44964人;总户数为14112户,户籍人口为45866人。户籍人口中,男性22966人,女性22900人;农牧业人口35809人,非农业人口10050人。藏族人口38453人,占总人口的83.8%;汉族人口6766人,占总人口的14.8%;羌族人口378人,占总人口的0.8%;回族人口213人,占总人口的0.4%;其它民族人口56人。  民族  至2013年末,红原县有藏族、汉族、羌族、苗族、回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编辑综述  2013年,红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269万元,比2012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361万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7014万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增加值33894万元,增长11.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0:29.3:36.7。  第一产业  红原县生产建设(2张)  2013年,红原县完成农林渔牧业总产值42350万元,比2012年增长1.9%;实现增加值31361万元,比2012年增长5.0%。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59公顷,比2012年减少6公顷,下降3.6%。奶类产量28139吨,肉类产量6361吨。种植蔬菜和食用菌4232亩,总产量27994吨。牲畜出栏73956头,其中:牛出栏63220头,羊出栏10182只;年末牲畜存栏356424头,其中:牛存栏308106头,马存栏23272匹,羊存栏24890只。  第二产业  2013年,红原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7664万元,比2012年增长17.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50万元,增长2.9%;实现利税总额1195万元,增长485.7%。规模以上工业共5家,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0.9%。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170030万元,增长25.9%。  第三产业  红原县自然风景2013年,红原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28万元,比2012年增长13.4%。按国民经济行业统计:批发和零售业完成零售额14480万元,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完成零售额6747万元,增长20.7%。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23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822户,移动电话用户达39317户。接待游客9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520万元,分别增长10.7%和6.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35123万元,下降1.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799万元,增长9.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6131万元,下降14.9%。  社会事业编辑教育  至2013年,红原县有中小学校共16所(未包括幼儿园)。其中小学14所,中学2所,在校学生总数6837人。其中:小学生4272人;中学生2565人。专任教师总人数572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399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3人。  文化  红原县牧民新村2013年,红原县投资329万元,完善了30个公共文化服务点。建成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实施查尔玛什布龙村、刷经寺加当村、安曲夺龙村、麦洼洞拉村、瓦切色永村5个农民健身工程。投资1000万元,开工建设文化馆、图书馆。投资225万元,新建广播电视业务用房。收集整理历史文化资料,印刷出版《黑帐篷》、《民间工艺美术集》、《谚语集》、《谜语集》、《山歌集》民俗文化丛书。制作《牦牛之乡》、《红色草原》、《红原马术》等口述历史专题片和3部典型案例教学片。  卫生  2013年,红原县有卫生机构17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1个、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执法监督所1个,拥有床位224张,卫生技术人员38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3.31万人,参合率99.03%。  风俗民情编辑寺庙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在藏区到处都留下了宗教祭祀的场所和设施,寺庙、白塔、玛尼堆、经幡、石经墙随处可见,其中万象大慈法轮林是川西北最大的宁玛派寺院,红原的经幡被背包客认为是最美的经幡。服饰藏族传统服饰有肥腰、长袖、大襟、长裙、长靴、编发以及富有夸张色彩的金银珠玉饰品等特征。饮食  红原县藏族放养牦牛藏族饮食有地方特色,日常食物主要藏式麻花、糌粑、青稞酒、马茶、酥油茶、手抓肉、肉肠、藏式粉汤等。马茶适合于高寒地区饮用,将高原泉水装入茶壶加少许马茶,用大火烧沸20分钟,即可饮用。藏式麻花是将面发酵后,做成各种花样,油炸制熟,即可应用。藏族多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洗净晒干后,炒熟磨成细粉。通常是做成糌粑汤或者糌粑团食用。青稞酒以青稞为主要原料,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是藏族人民最爱喝的饮料之一。手抓肉主要取材牛肉和羊肉,是将带骨牛(羊)肉切成10公分大小洗净,加水、盐和香料煮熟,盛入盘中,用藏刀削成片(条),即可饮用。肉肠用牛、羊肉为主要原料制成,将新鲜的牛、羊肉剁碎加入香料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肉肠,煮熟后羊藏刀切成小段食用。酥油茶以马茶水或砖茶水、酥油、花生、核桃仁、牛奶、鸡蛋、盐或蜂蜜为原料,用木制的酥油茶桶为工具,打制而成。藏式粉汤用精牛肉和粉条、蔬菜作主要原料,再加上作料和鲜汤烹制而成。风景名胜编辑红原县寺庙红原县有藏传佛教寺庙10座,其中宁玛派5座,即麦洼寺、茸塔寺、热戈寺、龙壤寺、尼姑寺;格鲁派3座,即达格则寺、康玛尔寺、江宫寺;苯波教2座,即麻色寺、查龙寺。  日干乔大沼泽日干乔大沼泽日干乔大沼泽位于红原县北部,是红色旅游(红军过草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湿地-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红原县瓦切日干乔红军长征革命遗址被列为全国100个经典红色旅游区。红军烈士墓红军烈士墓位于红原县与黑水县交界处的亚克夏山北坡的桠口上,距红原县剧经寺镇约13公里。亚克夏山红军烈士墓是中国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网
四川省政府网
红原县相关问答
政府网站查询
选择省份:
选择城市:
选择区县:
市、县级市
政府网大全
红原县出行工具箱#读城#红原·瓦切_图猫微刊-爱微帮
&& &&& 【读城】红原·瓦切
说起红原,更多的人知道的是那可歌可泣的红原草原。四川的草原大多是类似湿地的沼泽草地,无论什么时候总显出一种湿漉漉的性感美态。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的红原草原,一望无际,草地连绵,积水成沼。尤其在5、6月间,红原草原正是欣赏草原美景的好时节。那一望无边的嫩绿草地,苍苍茫茫,像毛绒绒的绿地毯铺向天际,淡淡的轻风送来湿润的草香。草地里的水在春天也涨起来了,一个个浅浅的水塘如同亮晶晶的银链镶嵌在绿茵之间,成群的牛羊漫步在绿草上,为草原添抹一股灵动。红原草原与若尔盖草原紧紧相连,就像一只欢快奔腾的肥羊,共同组成了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也是全国三大草原牧区之一。月亮湾最先让我知道红原县瓦切塔林的,是若干年前时任阿坝州林业局局长的周耀武。他是个情迷于阿坝藏风羌韵的羌族摄影家,对于阿坝稔熟于心,是他对我进行了阿坝人文地理的早期启蒙。他一直邀我去拍摄红原草原,那里的月亮湾和瓦切塔林,看那广袤的草原,倾听牛羊的欢歌,和藏族同胞举杯畅饮。彼时从成都到红原要整整一天时间,虽然路程只有450公里,但是去高原的道路崎岖曲折,相当艰辛。如今成都到汶川的高速通车后,从成都到红原不到6个小时,如果一早走,到红原县吃午饭也很正常。瓦切塔林红原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境域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藏族占总人口的74%,是阿坝州唯一的以藏族聚居为主的纯牧业县。红原是距成都最近的一片天然绿色草原,具有“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六月飘雪”的气候特征,素有高原“金银滩”之称。因此,每当草原上山花烂漫时,来自各个都市的人们就在这里放飞心情,倘佯流连在花海中,与牛羊亲昵。更为重要的是,红原县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雪山草地,瓦切塔林与经幡群就位于红原的瓦切镇,此地是当年红军经过损失最惨重的地方。因高原严寒加之缺氧缺药缺衣食,红一、二、四方面军在此草地上牺牲的指战员高达二万多人。为追悼红军的英魂,1960年中央特在此地建县,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红原县,意为红军走过的草原。瓦切经幡从红原县城北行41公里,前往若尔盖黄河九曲第一湾唐克的途中,有一片飘拂的经幡簇拥中的安多藏式风情村,远远望去,在草原深处隐约显出绵延的红黄紫绿色经幡,林立着白色塔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煞是壮观醒目,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瓦切镇了。瓦切北距黄河第一湾60公里,往东150公里还可去松潘县的川主寺,是个交通要道,但其真正意义是纪念第十世班禅之地。在瓦切的1982年和1986年,十世班禅在回西藏的途中,两次来到瓦切,在那里给藏族同胞摸顶祈福,让瓦切在藏区声名鹊起。塔林中现在还珍藏着第十世班禅大师诵经祈福坐过的金椅。瓦切镇的副镇长夺尔升是个年轻英俊的藏族小伙子。他告诉我,瓦切的藏族在很早以前是从甘孜炉霍迁徙而来,因为瓦切草原辽阔,水草茂盛,气候怡人,很适合放牧。因而瓦切的藏族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奉信的佛教教派都是同甘孜炉霍那边一致的。那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瓦切塔林就是藏族同胞纪念第十世班禅大师诵经祈福的象征。瓦切塔林瓦切镇的来历也不简单。现年66岁的瓦切镇色永村村支部书记斑玛求旦是瓦切的原住民,他用不太熟练的汉语给我介绍瓦切的前世今生。瓦切中的“瓦”藏意为帐篷;瓦切的“切”,其意是大,“瓦切”意译为大帐篷。当地牧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美妙的传说:藏族英雄格萨尔王来到瓦切地带,被两个妖魔挡住去路。格萨尔王变法将两个妖魔击倒,用双脚各压一个,又在天神暗示下,唤来专治妖魔的乌龟天将,一大一小乌龟各压一个妖魔,变为两座小山包永居人间,因山包好似两座帐篷,人们便对大的山包叫“瓦切”,小的山包叫“瓦穷”,“穷”其意为小。随着光阴流逝,渐渐将山包的名作为了今天的地名。红原的瓦切塔林是红原的一个文化符号,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事实上,我们在瓦切看到的佛塔在藏区是随处都可见的公共建筑。无论走在河谷,放眼远眺,还是寺院村寨,总能看到高耸着的洁白佛塔。看见这些佛塔就会有一种祥和宁静的感觉。斑玛求旦在瓦切塔林里给我介绍:瓦切塔林最早占地只有30来亩,共有81座大小不等的林塔,全部是信徒们自发建造。瓦切塔林是藏族同胞们为了纪念十世班禅大师先后两次在瓦切颂经祈福,接见信教群众,并向信教群众传经说法。大师圆寂后,虔诚的信徒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宗教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中国藏传佛教杰出领袖,在这片净土上始建佛塔,祈祷早日寻找到大师转世后的灵童。希望通过它,永远缅怀大师,随着大师的足迹,共创藏区的美好未来。瓦切经幡这些塔均为石木结构堵波或正方形塔座,塔身由下向上逐次内倾,各层塔檐用石柩或砖叠涩向外挑出,每层高度由下向上依次递减,十三轮塔刹,塔刹为金属或木制的仰月和日光。塔身内供有千手观音、释迦、无量佛、莲花生、渡母等彩色塑像和唐卡、经文。现在的瓦切塔林增加到108座,面积也大大扩大。在塔林的周围是林立的经幡阵。每个经幡高约16米,大的占地约100平米左右,小的占地也有60平方米。上百座经幡连成一片,蔚为壮观。先期悬挂的经幡在风雨中已褪色发白,红黄绿白的新的经幡色彩鲜艳,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着经文。斑玛求旦书记告诉我,每一家人家中只要有逝者,无论大小,都要在这里搭个经幡,以寄托哀思,让山风不停地吹拂经幡为逝者诵经祈福。经幡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图腾,它是在布、麻织品上书写经文,然后将其插在山巅、路口、河边等地,其意义为用自然之力来诵经,以保平安吉祥。经幡在藏区的插法各地不尽相同,红原瓦切的经幡是围成一顶园帐篷似的,而且瓦切经幡群面积之大也为藏区所少见。五颜六色的经幡围成一个帐篷的形状,风吹幡动之时,非常壮观。肃穆的白塔群在经幡群的环绕下格外庄严,除了风吹经幡的猎猎声,四野一片寂静。高远的天空中,云层被烈风拉出翻卷的放射状线条,更显天地辽阔。转经老人及膝高的野草在风中摇曳,牛群安静地在经幡下吃草,偶尔露出草丛中玛尼石上斑驳的经文。在转经房长长的走廊中,从窗户投下的缕缕阳光照在一排金色的转经筒上,温暖而祥和。转经的佛教徒在转经桶“吱呀、吱呀”的声音中神情始终是那么的专注,没有一点杂念。走出转经长廊,一片白色、红黄紫绿的经幡群在山风吹拂下,形成一排一排浪谷。我用14毫米的定焦头在经幡下面仰拍,光影和视角形成强大的冲击力。瞬间,灵魂随着飘逸的白云升腾。我索性躺在帐篷般的经幡下,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皆飞扬的红色经幡,空灵的宗教情绪油然而生。走进原野,走进遍地搭建的红色经幡,纯净的空气使云彩格外鲜亮,清风轻轻絮语诉说,经幡微微浮动飞舞,塔刹在阳光下流光溢彩。转经的佛教徒虽然不识藏文、念不出经幡之意,不清楚石片上镌刻着的藏文用意,我们却能领会藏传佛教传递出的佛国吉祥祝福和良好祈愿。此时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用心静静体会“嗡·嘛·呢·叭·咪·哞”六字箴言。在红原除了瓦切塔林和经幡,不可错过的还有那美丽的月亮湾。我曾在四季拍摄过那因草原上的河流弯曲像弯月而得名的月亮湾。五月是草原的春天,月亮湾两岸的绿草像刚出壳的小鸡身上黄绒绒的细毛,非常可爱。到了六月,草原上百花争艳,肆意弥漫的各种野花像一望无际的地毯。草原挤奶人草原上的夏天和秋天紧紧相连,那时的月亮湾,静谧的河水在那翠绿中发出幽幽的光芒,尤其是在朝霞和夕阳下的月亮湾,在广袤的草原上就像一抹灵动的色彩。秋天早上的月亮湾是雾霭升腾,那朦胧中的月亮湾让人心醉。冬天的月亮湾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白茫茫的雪野中,被冰凌包裹着,虽然看不到她娇艳的身躯,但能感受到流动的血脉。用笔墨去形容草原的美,总有遗失和不足,只有到了那里,用双脚去丈量她的辽阔,用双手去拥抱她的和煦,用眼睛去目睹她的洁净和高远,然后静静坐下,用心灵去感受她的圣洁和神圣,你才真正读懂草原的魅力所在。从瓦切回到喧嚣和继续喧嚣着的城市,在最高的楼上我眺望红原方向,思念瓦切白河边那一片壮观的彩色经幡群,在心里面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肃穆与虔诚。草原人家 欢迎订阅《读城》杂志,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原载/《读城》2013年6月 生活美学图文/王琦 主编/付强 统筹/刘浩英 设计/杨焰 制作/马文佳↙欢迎订阅《读城》杂志,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亲,你怎么才来看我呢,图猫微刊是图猫网为广大影友量身定制的视觉杂志,涵盖公益影像、技巧交流、摄影艺术、最新潮品以及图猫活动汇,关注即可享受一周五天的视觉大餐、更可优先享受图猫最新优惠活动。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川西红原.doc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在艰苦卓越的年代里,
有无数地方留下了革命先烈
奋斗的汗水,前行的足迹
四川的很多地方也见证了党的奋斗历程
你可知道四川有哪些红色旅游区?
不知道就看看下面这十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吧!
线路1:成都—资阳(乐至)—南充(仪陇)—广安
主要景点:陈毅故里景区、朱德故里景区、邓小平故里景区
【陈毅故里景区】
【邓小平故里景区】
以革命伟人、将帅的风采、家乡的自然风光、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题,走进伟人故里,开展献一次花、宣一次誓、听一场报告、看一场电影、过一次组织生活的“五个一活动”,踏寻伟人青少年时期活动的足迹,感受改革开放丰硕成果。
线路2:成都—华蓥山旅游区—邓小平故里景区
主要景点: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华蓥山游击队遗址、邓小平故里景区、思源广场
【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
【华蓥山旅游区】
走不寻常路,感受不寻常事,学习革命先烈的革命战斗精神。走进思源广场,体会“饮水思源”,领会“实事求是”的精神真谛;走进华蓥山旅游区,探访红岩精神发源地,勇闯“双枪老太婆”大本营,缅怀革命先烈;走进华蓥山游击队遗址,重温昔日的烽火硝烟。
线路3:成都—巴中城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恩阳区恩阳红色古镇—平昌县刘伯坚烈士纪念馆—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通江县王坪烈士陵园—南江县巴山游击队纪念馆—成都
主要景点: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恩阳红色古镇、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王坪烈士陵园、巴山游击队纪念馆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
【刘伯坚烈士纪念馆】
【王坪烈士陵园】
【巴山游击队纪念馆】
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之一,涵盖了川渝区域以邓小平故里和朱德故里为代表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川陕苏区革命遗迹、川陕苏区文化为特色,并融入大巴山自然风光、巴人文化等内容,感悟红四方面军创建根据地的艰苦,感受大巴山人支持红军的火热情怀,领略大巴山神奇壮美风光和独特巴人文化、巴山民俗。
线路4:成都—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剑门关景区)—昭化古城—旺苍红军城—苍溪红军渡—阆中古城—成都
主要景点:剑门蜀道剑门关5A级旅游景区、昭化古城4A级旅游景区、旺苍县红军城、木门会议遗址、苍溪红军渡·西武当山4A级旅游景区,阆中古城5A级旅游景区
【剑门关】
【昭化古城】
【苍溪红军渡·西武当山4A级旅游景区】
【阆中古城】
以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为主题,以嘉陵江自然风光、沿江重要历史文化胜迹为配套,展示红四方面军在嘉陵江流域发生的木门会议、旺苍红军城、血战剑门关等重大军事政治活动,并融入古蜀道文化、三国文化和川北自然山水风光。可开展血战剑门关遗迹观光、剑门蜀道历史文化观光等活动。
线路5:成都—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剑门蜀道剑门关景区)—昭化古城—白龙湖风景名胜区—青川县城—唐家河旅游区—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成都
主要景点:剑门蜀道剑门关5A级旅游景区、昭化古城4A级旅游景区、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川县城灾后恢复重建示范点、唐家河4A级旅游景区、青溪古城4A级旅游景区、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唐家河4A级旅游景区】
【青溪古城4A级旅游景区】
游览剑门关景区,体会红四方面军战斗的艰难,追忆革命先烈的战斗历程,感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国家的伟大功绩;青川县城是青川人民在汶川大地震后灾后恢复重建的结晶,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汶川大地震首个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这里真切感受到地震山崩地裂的无情,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八方支援的大爱。这条线路还可以游览中国唯一一座三国文化历史古城昭化古城、中国西南最大的湖泊白龙湖风景名胜区和中国的黄石公园唐家河旅游区,体会到古城的历史、欣赏到湖泊的壮美、回味自然生态的秀美。
线路6:成都—小金(红军达维会师桥)—两河口会议遗址—马尔康(卓克基会议遗址)—刷经寺—红原—瓦切(红军长征纪念)—若尔盖—巴西会议遗址—九寨沟、黄龙——川主寺红军纪念碑碑园—茂县—汶川—成都
主要景点:夹金山、小金(红军达维会师桥)、两河口会议遗址、卓克基会议遗址、红原瓦切长征纪念遗址、巴西会议遗址、川主寺红军纪念碑碑园
【小金·红军达维会师桥】
【两河口会议遗址】
【卓克基会议遗址】
【红原瓦切长征纪念遗址】
【巴西会议遗址】
【川主寺红军纪念碑碑园】
在1932年4月至1936年8月这一长达16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工农红军在阿坝州境内的小金、金川、汶川、理县、茂县、黑水、马尔康、红原、若尔盖、松潘、阿坝等地,爬雪山过草地,经过羌乡藏寨。此条红色旅游线路,以体验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艰苦卓绝革命精神为主题,同时可观赏到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川西北大草原湿地等奇山异水,能感受浓郁的藏羌民俗风情。
线路7:成都—石棉安顺场—泸定磨西会议遗址—泸定桥—岚安乡—成都
主要景点:磨西会议遗址、泸定桥、岚安乡(红军宣传墙保存有共产党十大政纲、漫画、标语;岚安区苏维埃政府以及金汤县委、游击队总部旧址、红32军司令部旧址、红军医院旧址、红军磨坊)
【磨西会议遗址】
【泸定桥】
磨西会议遗址位于甘孜州泸定县南部,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贡嘎山东坡,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入口处。走进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仰望贡嘎雪山的雄伟、感受低海拔冰川的瑰丽、经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来到泸定桥,追忆飞夺泸定桥之惊心动魄,踏寻红军当年的足迹;进入岚安乡,感受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和红军战士面对困难的勇气,缅怀革命先烈,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
线路8:成都——泸州——古蔺(太平镇、二郎镇)——贵州赤水——黄荆老林——成都
主要景点:泸州起义遗址—龙透关、朱德况场纪念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红军街、红军医院、红军码头等;二郎滩渡口背水站现场;贵州赤水土城、红军四渡赤水一渡发生地贵州元原渡口、四渡赤水博物馆、红军古街等景点。
【龙透关】
【朱德况场纪念馆】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此线路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制胜为主题,融入川南自然风光(黄荆老林、赤水河风光)和中国白酒文化等。还可南与贵州、东与重庆等省市红色旅游线路衔接,形成跨省际的红色旅游线路,是川黔渝旅游金三角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路9:成都—西昌—冕宁—会理——昆明
主要景点:彝海风景名胜区、安宁湖、红色冕宁纪念馆、红军文化广场(长征颂雕塑)、红军长征纪念馆、卫星基地景区;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碑、纪念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等。
【西昌卫星基地】
以毛泽东长征诗词“金沙水拍云崖暖”为主题,把红军长征中发生在该区域的巧渡金沙江、战会理、泸沽分兵、攻冕宁、彝海结盟等系列著名事件串连起来,同时融入攀西的阳光生态、民族风情、现代工业文明等特色旅游景观。
线路10:成都(大邑)-峨眉山市-金口河大峡谷-乐西公路蓑衣岭-石棉安顺场-汉源-冕宁-西昌
主要景点:大邑建川博物馆聚落(侵华日军罪行馆),石棉安顺场,金口河大峡谷,彝海结盟、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
【建川博物馆】
乐西公路,是四川20多万民工在乐山至西昌近500多公里战线上,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两年多的时间里“血肉筑成的”谱写的壮美乐章。这条线上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诸葛亮七擒孟获、红军彝海结盟等人文历史,也有魅力无穷的彝族风情和各种美食。
正在浏览此文章
想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扫一扫关注我们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坝州红原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