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宽佛释仁焕法师大佛寺介绍

道慈_百度百科
道慈法师,俗名翁兴旺,1953年6月生于佛教家庭,浙江舟山普陀区人。1980年在普陀山慧济禅寺依了开大师剃度出家。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普济寺方丈;浙江省政协九届、十届委员,舟山市人大四届、五届代表,普陀区政协四届、五届常委;浙江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舟山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普济寺方丈等职。其为人平实,道风严谨,坚持过午不食,热心公益慈善事业。
道慈人物简介
道慈法师,俗名翁兴旺,汉族。1953年6月生于佛教家庭,浙江舟山普陀区人。1980年在普陀山慧济禅寺依了开[1]大师剃度出家;1982年,就读于南京栖霞山寺首届僧伽培训班,近亲赵朴老和茗山老和尚;1983年在栖霞山寺依茗山老和尚受具足戒;1986年任普陀山慧济寺副监院;1990年,发心骑自行车朝礼九华山、峨眉山、五台山,途经12个省,180个县市,行程一万多公里,巡礼名山圣境,遍参诸善知识,历炼身心,圆成宏愿。1994年,任普陀山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陀山法雨禅寺监院,随妙善大和尚出访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弘法接众;1997年任普陀山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普陀山普济禅寺监院,协助妙善大和尚主持日常工作;1998年,任普陀山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陀山慧济禅寺监院。
道慈法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浙江省政协九届、十届委员,舟山市人大四届、五届代表,普陀区政协四届、五届常委等职。1994年至今,出访过日本、泰国、新加坡、意大利、罗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佛教交流,弘扬观音文化,尤其深受海外华人佛教徒的尊敬和爱戴。
2010年2月,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在日至28日举行的普陀山佛教协会第五次代表会议上,当选普陀山佛协第五届理事会会长。日上午,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普济禅寺盛大举行道慈法师方丈升座法会。[1]
道慈个人其他信息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祜巴龙庄勐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无相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湛如法师、心澄法师、纯一法师、印顺法师、增勤法师,中佛协王健秘书长,中佛协副秘书长普法法师,及台湾的真华长老,佛光山住持心培法师,“中华国际供佛斋僧功德会”理事长净耀法师,高雄宏法寺传孝法师,香港西方寺宽运法师,日本中国观音灵场会坪井长老,来自泰国、韩国的长老法师等海内外佛教界人士、各界贤达、十方信众万余人共襄盛举。
向道慈法师发来贺电、贺信的有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新加坡居士林林长李木源居士,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明学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刀述仁居士、圣辉法师、明生法师、妙江法师等。
当日上午7点整,道慈法师在慧济寺礼四圣后,接受迎请出慧济寺,过御碑亭、定香亭至普济禅寺山门前,杖说法毕,开普济禅寺正山门,至天王殿,于弥勒菩萨前拈香说法,并相继到韦驮殿、伽蓝殿、祖堂、大圆通殿拈香说法,后至大寮监菩萨殿拈香说法,随后,入法堂“唱和迎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亲自为道慈法师送座。最后,道慈法师至大圆通殿主法上大供。
又叫前寺,坐落在白华山南、灵鹫峰下,是供奉观音的主刹。全寺占地3701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289平方米。寺内有大圆通殿、天王殿、藏经楼等,殿、堂、楼、轩共计357间。大圆通殿是全寺主殿,人称“活大殿”,供奉着高8.8米的毗卢观音。普济禅寺与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并称为普陀山三大禅寺。普济禅寺的前身为不肯去观音院,创建于唐咸通年间,后宋神宗于1080年将其改名为“宝陀观音寺”,专供观音菩萨,香火始盛。到南宋嘉定年间,御赐“圆通宝殿”匾额,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后来明初朱元璋实行海禁毁寺,直到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朝廷拨款重建,并赐额敕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使普济寺成为当时江南规模最大的寺院。清康熙年间,遭荷兰殖民侵略者践踏,寺院被劫掠一空。1689年海疆平息后,康熙下旨重新修缮、扩大规模,至雍正九年(1731年)时基本完成,现在的大部分建筑都是这期间完成的。抗日战争后,寺院萧条败落;“文革”期间佛像尽毁,僧侣被遣散。1979年开始全面修复原貌,重筑了毗卢观音等佛像和楼阁,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道慈道慈风骨
道慈法师为人平实,道风严谨,坚持过午不食,热心公益慈善事业,自2005年开始在重庆万州地区设立“慧济慈善基金会”,每年捐赠五万元善款,资助100名贫困学生,并发愿持续十年。道慈法师讷于言而敏于行,诚恳朴素,廉洁务实,本分待人,从容处事,修崇净业,行具禅风,语默动静,皆具宗门特色,曾经在普陀山三大寺任过监院,爱护大众,关心后学,成就闭关阅藏法师数十人,慕名皈依者遍及海内外。道慈法师以清净戒行为世人作福田,以服务常住为丛林作表率,此番龙天推出主持普济禅寺法席,必将不负众望。
.寺庙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竺摩法师_百度百科
竺摩法师(),浙江乐清县(现为乐清市)人,俗姓陈。幼年于出家,自号雁荡山僧。毕业于闽南、武昌等佛学院。亲近太虚大师,为入室弟子。曾随学于岭南画家高剑父,遂善绘事。此外,亦擅长诗词、散文,书法尤自成一格,墨宝多为海内外各道场所珍藏。抗日战争前,曾在香港弘法。民国四十二年(1953)转往马来西亚槟城。
竺摩法师简介
师之著作十余种,曾办无尽灯杂志,及澳门佛学社。其归依弟子遍及星、马、香港、东南亚等地。先后连任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主席十余年,并任马来西亚佛教学院院长、檀香山檀华寺住持等职。致力于佛教教育及弘教人才之培养,慈心悲愿,甚受僧俗敬仰。对之推广于马来西亚,贡献颇大。
竺摩法师受戒学法
在新马地区弘化的僧侣中,竺摩法师是于后,较早抵达的一位。他于西元一九五四年来到槟榔屿,其间除于一九五八至五九年间,到弘化年余外,其余时间全在新马地区。 竺摩法师俗家姓陈,名德安,浙江省乐清县(现为乐清市)人,一九一三年,出生于县东雁荡山下的河深桥村。兄妹十人,他行七。父红梅公及母亲王氏,均虔信佛教,他自幼即受到佛法的薰陶。十岁入私塾读书,颖悟过人,十一岁时慈母见背,依父抚育。十二岁随父到黄塘寿昌寺听钦汉法师讲经,法师见竺师器宇不凡,异于常儿,因劝红梅公允竺师出家,俾造就佛门法器。竺师乃在方丈白云长老座下剃度出家,法名默诚,字守志,时为一九二四年。
一九二五,竺摩法师奉师命到永嘉普觉寺,为师叔芝峰法师侍者,在永嘉城下寮闭关,师祖万定和尚携师前往礼座,大师饷以糖果,并书“息恶行慈”四字以勉。一九二六年,奉师命到四明梅墟静宗寺,学习经忏唱念凡一年。十五岁到宁波,亲侍根慧长老,长老喜师颖悟,悉心培育。翌年,竺摩法师依老和尚受具戒,并入“弘法学社”受学,先后依静权、宝静诸大德学天台教观,一门深入,窥其堂奥。在弘法学社四年,一九三一年随芝峰法师到厦门,入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就读。闽院院长是太虚大师,实际上是主持院务,任教务主任。竺师插入甲班二年级,与印顺、东初、静严、心道、大讷、普钦等同学。在校期间,以资质过人,深为太虚大师所器重。
二十一岁,竺摩法师自闽院毕业,太虚大师到讲学,竺师随侍,为大师任记录。时武昌佛学院研究部招生,竺师复进入武院研究,在院研究的,尚有本光、尘空、苇航、力定、印顺、止安、月耀诸师。这时竺师以雁荡山僧、篆香室主、为霖、慧海等笔名,在《》等佛教刊物上发表文章。如《无著的学说》,《苏东坡的佛教思想》等稿,即于此时发表。同时,芝峰法师担任《海潮音》月刊主编,竺师为其助理。
一九三四年,芝峰法师辞去海刊编务,回到宁波,在慈溪,创设“白湖讲舍”,招生讲学,竺师随同到宁波,担任助讲。竺师返里省亲,而其父红梅公已逝,师伤感不已,祭奠父坟后,复返回宁波。一九三六年秋,太虚大师到弘法,函召竺师同行随侍,担任记录,事后仍回宁波。在慈溪金仙寺,撰写《论佛教的知难行易》、及《诗意与禅理》二书。翌年春,由白湖移锡四明,本有赴日留学的计划,尚未成行,而七七爆发,竺师与闽南佛学院同学暮伽、化庄等参加了“慈溪抗日后援会”,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后以战局变化,展转到了武汉,参加“僧侣救护队”,奉派到河南前线担任救护工作,出生入死,工作逾年。翌年,由河南前线回到武汉。
竺摩法师港澳传法
在武汉停留未久,竺摩法师偕同武昌佛学院的慧云法师,南下广州,转赴香港。他与墨禅法师参加了“香港佛教救济难民会”,驻会办事,从事难民救济工作。一九三九年春,香港“东莲觉苑”苑长林楞真居士,邀请竺师到功德林,开办“佛学研究班”,招生讲学。同时主编《觉音月刊》,宣扬佛教文化。这时道安、巨赞二师在桂林创办《狮子吼》月刊,《觉音》与《狮子吼》,是极有分量的佛教刊物。 一九四三年,竺师应上海大醒、芝峰二师之约,将北归雁荡避兵,中秋之后,他整装北上,先自澳门抵香港。翌日,日军登陆九龙,占领香港。竺摩法师之行程因而受阻,躲在东莲觉苑避难。数星期后,乘小舟返回澳门,仍驻锡功德林,隐居潜修。一九四五年,忽然患大热之症,高热不退,生命垂危,后以专称“观世音菩萨”圣号,历七昼夜,汗出热退,病已痊愈。
在澳门功德林隐修五年,到一九四八年,尹法显居士创办“澳门佛学社”,聘竺师为导师,请师移锡社内,驻社讲经弘化。一九五一年,为扩大弘法范围,创办《无尽灯》杂志,并出版多种讲经著述,风行港澳及海外。先是,《太虚大师全书》在香港出版,最初由演培、续明二师担任校对。全书六十四册,七百万言,出到二十六册的时候,演培、续明二师赴台湾弘法,其余校对的责任,即请竺摩与隆根二师担任。竺师校对完第八、九两篇六册。一九五三年,明常老和尚在港创办“栖霞佛学院”,礼聘竺师为副院长,校对全书之事乃由一人担任。竺师在佛学院未及一年,翌年春季,的龙华佛教社,请师到曼谷主持太虚大师舍利塔开光典礼,他乃离开居住了十余年的香港、澳门。
竺摩法师到以后,在龙华佛教社及中华佛学社两地讲经,并举行书画展。一九五三年五月,槟榔屿的“菩提学院”礼请竺师去担任导师,兼任菩提中学佛学课程。在这样的因缘下,竺师到了槟城,驻锡,经常应东南亚佛教团体之请,到各地去讲经弘法。槟城的菩提学院,初为闽南籍的芳莲尼师所创建,后来由其徒吴宽定、陈宽宗二居士管理。院中设有义学,由王弄书、陈少英等居士协助办理,后来改为正规小学,继而又增办初中。院中经常礼请高僧驻锡,自数位至十数不等。中国僧侣南游者,多驻锡于此,早期如道阶、慈航、演本、法舫诸师,后来如本道、智通、松年、慧僧诸师,均曾驻院讲经说法。
竺摩法师海外弘法
一九五六年,第四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在召开,竺摩法师以“马来西亚佛教代表团”团长身分出席大会,副团长为毕俊辉居士,秘书是黎东方博士。一九五七年,竺师受檀香山中华佛教会之礼请,出任檀香山檀华寺住持。竺师偕同祖印、泉慧二师,办妥入境签证,于五七年底飞抵檀岛。 竺师抵檀之日,中华佛教会全体理事及信众数百人迎之于机场,一九五八年元月十八日,中华佛教会联络檀香山中华总商会等四大侨团,在总商会礼堂,为竺师及祖印、泉慧二师,举行盛大的欢迎会。参加的贵宾,包括侨界名流,社团领袖,佛教信众等千余人参加,盛况空前。继之又举行檀华寺首任住持晋山典礼,同时祖印、泉慧二法师出任副住持。
竺摩法师来檀之时,携有从印度佛成道处菩提伽耶塔请得的佛舍利二颗,及已故的佛教领袖太虚大师舍利二颗,马来西亚高僧演本老法师舍利六颗,一并供于檀华寺内,供人参拜。佛教信众及各界人士前往瞻礼者络绎于途,竺师并于周日法会上演讲“供养舍利之意义”,各界人士获闻胜义,叹未曾有。
竺摩法师在檀岛弘化一年,以槟城菩提学院及信众函电促请,于一九五八年底返回槟榔屿。而祖印、泉慧二位法师就此在檀岛长期居留,照著竺公上人规画的方针,继续为弘扬佛法而努力。
竺摩法师赴檀香山弘化之前,曾倡议组织马来西亚佛教会,因赴美而中止。至此复与槟城诸山长老志昆、本道、金星、如贤、金明、真果等,推动筹组“马来亚联邦佛教总会”,在槟城召开成立大会,星马各地诸山长老及佛门四众,锡、缅、泰、马各民族佛教领袖,各州缁素观察员等千余人与会,马来西亚开国之父东姑阿都拉曼主持剪彩及致辞。竺师以建会之劳,众望所归,被推为首届会长。后来竺师复推动会所兴建工作,一九六四年在槟城车水路购下四万余尺土地,继而鸠工庀材,开始兴建,于一九七〇年,完成巍峨壮观的佛总会所大楼。
在成立佛教总会的同年,由菩提中学校长王弄书为首的佛教信徒,发起为竺师兴建“竺园精舍”亦落成,竺师由安单五年的菩提学院,移锡入竺园精舍。三年后,竺师的弟子以精舍不敷使用,发起另建“三慧讲堂”。一九六五年,位于邦各律的三慧讲堂正式落成,竺师复移锡讲堂。在讲堂讲经不辍。一九七〇年,竺摩法师应请出任马来西亚佛学院院长。一九七一年,马佛总召开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竺师以连任主席十二年,坚予辞谢不再连任,佛总主席由继任。
竺摩法师安然圆寂
竺摩法师自檀香山返回槟城后十余年间,经常游化于马来西亚各州、新加坡、香港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讲经说法,席不暇暖。一九七一年七月,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在首都吉隆坡成立,公推傅佑聪为会长,聘请竺师担任该会顾问。一九七三年九月八日(癸丑年八月十三日),为竺师花甲之庆,槟城各界名流及四众弟子,约三千人为师祝寿,三日间筵开八百余席,收到的贺仪四万多元,除数千元开支外,其余三万七千多元,悉数捐给佛总创办的马来亚佛学院。 六十岁以后的竺摩长老,除继续在星马各地讲经弘化外,一九七六年五月中旬赴,主持荃湾芙蓉山“太虚大师舍利塔”重修落成典礼。重修舍利塔是竺老独力捐款完成的。同年九月,又去了一趟澳洲。澳洲有一“中华佛学研究社”的组织,社长廖英源居士礼请竺老赴澳讲经。竺老在澳游化二十余日,返回槟城。一九七八年五月,竺老的剃度弟子、泰国合艾市的住持释继容,重建智善庵落成,请竺老主持开光,并为徒孙显常、显性等多人,传授沙弥尼十戒,为此竺老去了一趟泰国。继而于六月间,又应美国旧金山慈恩寺住持法参法师之请,为慈恩寺主持开光典礼,竺老率徒继明、继慈二师飞抵旧金山,主持开光后并在寺中讲《心经》。之后由万佛城的恒隐法师陪同,到洛杉矶观光,并一游迪斯奈乐园。
一九七九年春,竺老在三慧讲堂闭关百日,编著《心经讲话》及《佛学问答第二辑》二书,并修订《普贤十愿讲话》。一九八〇年春,复闭关百日,编辑著作。六月,又应加拿大温哥华市“世界佛教会”吕雒九、冯公夏二居士之请,到温哥华讲经。竺老在世佛会讲《阿弥陀经》,圆满后返回槟城。一九八二年四月,竺老二度应请赴温哥华,在世佛会讲《天台止观》,世佛会会长吕雒九于四月生西,竺老参加追悼会,并主持大蒙山法会超荐。
竺摩长老于七十岁以后,对外活动逐渐减少,在槟城时驻锡三慧讲堂,到星洲时驻锡佛缘林,随缘度化。自修重于化他。长老幼具宿慧,童真入道,生平除讲经弘道外,作书写画与人结缘。二〇〇二年二月五日下午卅五分,长老圆寂于三慧讲堂,俗腊九十,僧腊七十九夏,弘化星马四十余年,在当地僧侣中是最受人崇敬的大德。
.无量光明[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一钵法师叙述&&&
  我是一憨愚僧,我出生在一个穷乡村,我一出生便落入到灰里边,接生婆扒开灰把我捡起来,打开包衣看到:我的四肢有两肢不健全。老父有病,重体力活不能干,养活我们全家六口人,家里贫穷吃不饱饭,穿着破衣烂衫长到成年。等到长大成人,因有残疾找对象很难。我从小还发了一个当兵的愿,因为体不健全,心梦难圆。刚进入成年,老父就去了阴间,为养家糊口我必须赚钱,做小生意钱很难赚,实在没有什么好干的,最后拿起了屠刀,靠宰杀六畜来赚钱糊口。我先后卖过蔬菜、鸡蛋、粮食,因钱不好赚,看人家杀猪卖狗肉赚钱,便做起屠宰生意。曾杀过鸡鸭鹅狗猪马牛等畜生,大约做了有七载左右,总计杀了大概一百万个生命。杀生了七载,无数生灵死于手中,杀了那么多生命,我最后杀了一只羊。因杀羊见羊流泪而觉悟。从此放下屠刀不再杀生,开始经营别的生意。
&  因为没有闻过佛法,再加上钱也不好赚,我又开始做加工熟肉的生意,一干又是六七年。那时我不知道卖熟肉也是杀生,白白造业十几年。因为杀生,因果报应显现,我患上神经性头痛等多种疾病。头痛严重时什么都不能干,成了废人吃闲饭。后来遇有缘人劝化,说杀生有罪,要多做善事,求忏悔,忏悔之前杀生罪业。说你要出家修行发大愿,度化你所杀众生,你的病就好了。我后来出了家当了和尚。我出家后开始修古代出家人修的头陀苦行,行脚托钵,日中一食,行脚六载,行程四万余里路。我经历死里逃生四次大劫难,但四次劫难躲过还未算完。最后一次报应更惨。我得了严重的头痛病:此病医药难治办,头痛严重活不能干。成了废人吃闲饭,最后出家把罪忏。从此吃亏吃苦忍辱把好事干。苦行逆修把道练,修行四年心念转。
&  因亲身经历因果报应在我身上,才发起出家之心。原本未有出家之念,因从出生到出家以前从没有闻过佛法,从不晓得什么是佛,人为什么要做和尚。况且我也放不下尘世因缘,可当时因果不由人,躲是躲不过的。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谁也逃不脱因果二字。&
一钵法师叙述托钵行脚五年的历程:
  我当初行脚是在陕西省长安、礼泉、乾县、武功、咸阳和扶风等地,行脚时日中一食,到老百姓家里去拖钵乞食,选好方向照直走去,边走边持咒,心不外向,直向内观,眼观脚下前方两米远,耳不著外境,当时行脚放不下财物,身上还背着四五十斤重的包,每天走二三十里路,路行得很辛苦,幸好那里一带小寺院很多,走上十几里地就能遇到一寺院,挂单也很容易。那一带佛法比较兴盛,如身心实在不堪忍受行脚之苦或身体不适,就找一小寺院住上一些时日,调整一下心态,或调养一时期身体再去行脚。
  在寺院挂单时期,多给常住做事,各种劳务都学着去做,做活计也是修行,也是一种布施,体力布施,还有慈悲心布施。慈悲布施就是修慈悲心,修慈悲心在行脚时看见路旁死猪、死狗、鸡、鸭、鸟、虫等众生,找一方寸土地用土掩埋,念上十几分钟大悲咒超度他们。行脚时遇见养羊、养猪、养鸭、养鱼等众生就在饲养场或养鱼塘附近,念上一个小时大悲咒超度这些众生。遇有人家办丧葬事,就先到丧葬主人家化上一杯水,或中午赶上饭食托一钵饭,结个善缘后,再与主人家商量,为去世者念经超度,这要随缘,不要钱和物品。念完经给讲讲佛法,这也要随缘,如丧葬人家不同意超度,只能边行脚边持咒回向给去世者,这样修大慈悲心很受益。如我们同修有往生的,不管修行好坏,定要去助念,这也是修慈悲心。助念期间念佛功德功夫也比平常增长得快,助念也有很大功德,希望同修们遇有往生者务必要去助念,这是修慈悲心的大好机会。&
  记得行脚路过陕西省礼泉县尚村镇时,遇到一车祸现场砸死三条人命,人脑浆、头盖骨和心脏都让拉沙子车给砸出来了,真个惨不忍睹。死者当时已拉走,未有打到死者家住处,我就在第一现场持诵大悲咒一天,当时出事现场很多人围观,我在那里持大悲咒,后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达一百多人,念到后来,心内只有咒语声,外边周围的喧哗声尽无声息。
  行脚时遇到困难僧侣施以帮助,布施钱物等,到寺院挂单遇有没路费僧人给布施路费,遇有生病僧人给拿钱医病,就这样修布施钱物。布施就是修放下,真能放下,是真正的快乐自在。记得我行脚到乾县大王镇附近有一金泉寺,有一位老师父,上演下彻法师,我在那里挂单,有一日跟老师父出去买木材做十八罗汉佛龛,没钱付款。师父去借钱,我把身上仅有的没有布施完的六百块钱送给老师父购买佛龛用。这是我行脚以来布施的最后一笔钱,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了,是真正的身无分文了,我从此就不再担心被抢劫了!我这才感受到没钱的快乐和悠闲,了悟到有钱才是心苦,放下就是乐的境界。从此开始持金钱戒了(身上不放钱)。
&  持金钱戒是在行脚一年以后,记得行脚在第三年的时候,是从西安出发去东北。这次行脚去东北连带给母亲祝六十大寿。因持金钱戒无钱给老母亲买寿礼,当时心里有点遗憾。那时期身上背的包一点点的轻了很多,穿用物品等渐渐放下很多。当时只剩下一件海青,一件大褂,一套小褂,一个香袋,一钵,一个水杯和一套牙具.这些物品在背包里放下真好,走起路来也很轻松。这样一路走到辽宁海城大悲寺。在那里挂单两月之久,因这道场日中一食,出家众持金钱戒。很适合我住。所以在此道场挂单时间较长。在大悲寺拜见上化下来老和尚。老和尚是宣化上人的传人,伪仰宗第十代传人,是一位善知识。彼此默契。从大悲寺出来行脚至大石桥有一莲花山,那里有一小寺院,很适合修道,我在那里修禅定半年。从莲花山出来又沿黑大公路线前行路过长春波若寺,挂单三天。拜见上成下刚法师时,法师送给我三百块钱,这次我开了方便戒,因为给母亲祝寿无钱买寿礼尽份孝心。不得已而开了方便戒。随在佛前大做忏悔。
  出长春波若寺直奔家乡,因为赶老母亲寿期不敢耽误行程。急走慢走总算赶上寿期。到家乡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沾河林业局。祝过寿后感觉身体困乏,回途随慢行南下。因北方寺院不多。东北之行来回多在树下或马路边上过夜,夜不倒单。持咒一宿。南下途经哈尔滨北兰西县东林禅寺,在那里挂单一月有余。挂单期间读三遍《涅磐经》,后南下陕西。后又从陕西行脚去江西,这一路行脚时宿寺院,时宿山神庙,土地庙和墓穴。虽很少住寺院,却感觉不同于以前行脚那么辛苦。因为苦吃得多了,反不觉得怎么苦了。&
  苦吃得多了,名利心自然就断了。行脚到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山净居寺见过上体下光老和尚。上体下光老和尚可是一位大善知识。真正大彻大悟,可叹末法时期无人识得,如今老和尚圆寂走了。见过体老后又行奔浙江温州沿海岸线西行途经福建福鼎太姆山平兴寺,正赶上那里传三坛大戒,本人突发受戒之心。因托钵行脚持金钱戒,没钱受戒,随写偈一首:
&&& 持心地无非真 诠释心戒找圆心 妙空唯心已至境 平兴师定能成吾戒身
  从太姆山平兴寺西行到浦田崇寺念佛堂。挂单一月之久后继续西行奔福州。从浙江到福州沿海岸线西行,这一路段不住寺院,除非别有因缘,专找墓穴,山神庙和土地庙栖居。这些墓穴是我这一线行脚最好的休息处。墓穴多是空间不大,人爬进去刚好容下,躺在里面没有多大空间,弄些柴草往里一铺,能美美地睡上一觉。所以我当时行脚最向往的过夜处莫过于墓穴。这山神庙土地庙可就不一样了。这种庙都没有庙门和窗户,有的房盖还露天,这些多是没有人管理的小庙,是当地山民拜山神,土地所建,大部分山神庙土地庙面积不到两平方米,住这种庙时到附近弄些柴草往里一铺,坐下来要持一宿大悲咒,不敢睡觉。因为那时节是冬天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海风很大,又没有棉衣。天冷怕感风寒,不能睡觉。只能绕着小庙四周或走或坐持一夜咒语。就是这样念上一夜大悲咒,第二天天亮时,跟山神或土地告辞出来沿海岸线继续西行,边走边修观世音菩萨的反观闻自性。走到十点钟天热起来时,沿所行路旁山窝窝里睡上一个钟头的觉。醒来后已到了中午托钵的时间,沿前行方向去村庄托一钵饭。这托钵还有规矩,按古时行脚出家人托钵的规矩,托钵不能超过七家。如过七家托不到食物,那今天这顿饭就不能吃了。这日中一食就成了两天一餐。我行脚还算幸运,大约每次托钵三四家就能化满一钵饭。记得自行脚以来只有一次托钵七家没化到食物,结果我四十八小时才吃到一顿饭。行脚托钵就是这样每天一钵饭,行脚走上六十里左右的路程,行住坐卧一部密咒随心行。
附有五偈,于托钵行脚之际所作:
1:脚踏地头顶天 行住坐卧白云间 托钵行脚娑婆界 心慈平等天地宽
& 不持金钱一钵饭 有感龙天始现前 白天走在山涧路 夜晚独宿墓林间
& 豺狼虎豹混不怕 与鬼同眠凡圣园
2:&来也空去也空 凡事随缘因果不空. 放下一切去修道,若真忏悔把业债还清.
&&& 凡事随缘了.随缘了万事.劝也罢.不也成. 随缘了缘任你行.&
3:修行佛法并非难 要从逆境找真圆 汝若已知下手处 观照勿须几多天
4:放下诸欲无喜忧 天天有做无所做 日日所行不见行 时时法喜观自在
本是娑婆极乐人
一钵师傅住五台山山洞(旧坟)的修建过程(一钵弟子叙):
  师父只用了一把铁锹就把一个破旧的坟墓改造成了修行的(山洞)道场,一住3年。墓,是用石头垒的。师父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铁锹,就用一把铁锹挖石头来改造山洞。师父不是专业石匠,但是师父造的这个拱形墓穴(山洞)做得很精致,难以想象师父有这么大的毅力为修行修建这个修行道场,能够完成这样一个工程。(因师父持金钱戒修六年行脚苦行,在没钱的情况下修这个墓穴因此才有一把铁锹这唯一工具.
  修这个墓穴所用的材料都是居士给送来的)。 唯一的一把&铁锹& 即用来挖石头又用来和泥、抹墙。所有的工程都是这一个唯一的工具铁锨来完成的。修山洞时师父坚持朝五晚九,日日坚持,师父在修山洞期间白天干活晚上念经,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觉。整整六个月才完成。期间的艰辛可想而知的。
  一钵师父修这个山洞的过程中。师父的手指甲被石头砸掉四个。快完工时师父洞上干活不小心从山洞上跌下来了。师父的头部摔了一个两寸多长的口子。鲜血直流,可师父没有去医院做缝合手术。任由伤口自行愈合,师父的毅力很坚强。
一钵师父在五台的山洞里两次遇险
  记得我去五台山时师父说过,住山洞条件很苦,因山洞没造好时天气很冷。那时是秋天,温度很低。因衣着、被褥都很单薄,为驱寒在山洞里生煤球炉,为保山洞温度曾用塑料布把山洞口盖上,只留了一条缝隙通气,后来被风一吹&通风口&被堵严了,导致师父差点煤气中毒往生。师父还是平安的度过来了。(一个真正持戒的出家人修行,是有诸天善神保护的)。
  另一次是在师父山洞修好后,师父用捡来的腐烂的杨树根烧炕取暖,烧完炕师父就坐在山洞里炕上念经,师父在念经中就不觉入定了。因腐烂的杨树根燃烧不充分,产生了一种有毒的气体。可因师父念经入定没有闻到气味,又再一次平安的度过来了。
一钵师父山洞六年战胜严寒战胜自己
&  再后来,因当地村民和消防人员为了安全,不让师父在山洞里生火取暖,师父在最寒冷五台山的冬天,曾经历过零下20几度的严寒。那时晚上很冷,师父休息时也就只盖两床棉被。因山洞太冷不能储水 ,需临时下去取泉水做饭。
  就这样师父坚持住在山洞里修行,一直经过四个春夏秋冬。可师父却说在这四年里冬天最好用功修禅定,平时冬天、白天 、夜里都很少出去,一直在山洞里念经、打坐。时间长了偶尔出去附近小范围的活动活动。
  一钵师父有钢铁一般的意志。记得有一次天下大雪,我因牵挂去五台山看望师父,巧遇师父因下雪没粮三天没吃饭,看着师父在寒冷天气下又没进食,我当时就哭了,可师父淡然的说,人要坚强,要战胜自己,这不算什么抗抗就过去了。师父没有半点抱怨和忧愁,时常绽放慈祥、刚毅和蔼、可亲的笑容。师父就是师父,师父就是这样一位慈悲安详的师父.
师父修完山洞,那年的冬天每天都出去砍柴,砍了足足三个月的柴,师父连砍带背,又湿又重的柴都一点一点背回去。共砍了大约装满两四轮车的的烧柴。这些烧柴师父除自用还供应一个老喇嘛,两个炉一共使用了4年还剩下很多,最后还送给了很多出家人。弟子当时问师父修这个山洞和砍这么多柴有什么感想。&
  师父开示说人要有毅力有志气,要克服一切魔难,我们人要是能够战胜自己,我们就不是凡人。师父还开垦了不少地,连续种了四五年的蔬菜,收成后就还送给出家人。
&  师父在大街上念经度生,不受大众供养金钱,信众们感恩就供养师父衣物用品等东西,师父除自用少许外都布施给其他出家人。师父就这样修布施一直供养了很多很多......师父就是这样修布施供养僧众。师父所作的布施不分别好坏善恶,是平等的布施,是无所求的布施,是无相的布施,师父的心量很大。方能往生极乐,要想往生乃至成佛。&
一钵师父五台山三年大街上持楞严咒
  师父03年来五台山,头一年师父主要的修行是修山洞、捡烧柴。住处安置好后第二年至第四年就在大街上念楞严咒。一是为了修自己,实是为了接引有缘的众生,师父念的是楞严咒,有时也念大悲咒,师父早上五六点钟出门,在大街上念一整天,念咒时有人给师父供养钱,师父不要,师父说&你们回家念佛供养、做善事供养师父。布施供养当中念佛做善布施、念佛供养功德最大&。
  师父在街上念经,一是为自修,持戒修行实是为接引有缘的众生。师父遇有缘之人就给讲佛法开示,叫他们回家好好持戒修行,师父修行持戒精严,每每开示都不忘讲持戒修行。
  那时我住在五台山,每天都会见到师父在大街上走.师父的嘴一直在动,没有看见停过,师父除了给有缘人讲开示外,师父一直在持楞严咒一整天都没停过。03年到06年师傅在大街上持楞严咒。师父说过持楞严咒这三年每天二六十中都在持咒。也就是说这三年来一直不停的去持楞严咒。
  06年07年一钵师父在地名&王八盖&(因挖出过金属龟故名王八盖)那个地方,曾在一个露天弥勒佛像的北边台阶房檐下,持诵大乘《妙法莲花经》,整整坚持持了读诵两年的《妙法莲花经》,师父每日从早上五点钟直念到晚上二十一点,每天大约要持诵两部《妙法莲花经》。
&  在念经时不断的有人供养师父钱,师父都一律不收。还是说那句话。叫信众们都回去念佛供养。或四事供养(四事供养指吃、穿、用等),最多时收到供养的矿泉水、饮料、吃的、衣服等用品一百多件,都摆在师父四周。 就像寺院佛殿里供养佛像一样。晚上师父回家时,从师父面前走过的每一个和尚或喇嘛,都能领到师父发给的东西,师父自己一件不留空手而回,师父就是这样如是行持表法。师父实是为了渡化我等愚痴众生行菩萨行也,师父一直坚持这样行持就在弥勒佛旁念经。&
&&&  一钵师父在开法会期间或打千僧斋时,师父时常法会应供。师父说过这样大型的供斋法会我们都应该参加。师父他不是为了钱。是为了跟众生结缘。我曾经给师傅供养过五百元钱,师傅不要,他叫我回去做五百件善事供养他,或回去念五千声佛号供养一钵师父。
&&& 师父每次参加法会或供斋结束以后,都要在法会或斋僧寺院门口外念佛、持咒或念经,每每如是跟众生广结善缘,有人供养师父钱,师父一律不要。还是那句话回去念佛做善布施、念佛做善供养。
&& 师父在打千僧斋时,千僧斋的斋主供养斋僧的钱,一般情况下,一钵师父是去应供的,师父受供实是师父慈悲,为斋主积种福田也。
一钵师父行脚去汶川地震持四个月妙法莲花经
  四川发生特大地震以后,师父就步行去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念经了,师父是为了超度这场特大地震罹难的众生。也是用慈悲心来修师父的禅定功夫。师父说过我们平常修行要多修慈悲心,等我们的慈悲心生起来了,我们的禅定功夫增长就快,师父他先后去了北川,理县,茂县,汶川等县念法华经。最后回到映秀镇在万人坑前读了几个月妙法莲花经。因万人坑里埋了八千多被地震夺去生命的人,师傅说过当时见到四川灾区地震以后各地凄惨场景,以及万人坑下八千生灵,真是惨不忍睹,师傅边读经边流泪,就不由自主的生起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所以就一门心思超度灾区震亡的数万亡魂。
&  师父说过他在地震灾区念经时生起了跟灾区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师父说过他在地震灾区这几个月里读经所得的禅定。比平常增长的都快。一钵师父经常教导我们平常修行是要多修慈悲心。慈悲修大了我们禅定功夫增长得快。师父还教导我们平常修慈悲心,要给动物念经,要给往生者去助念,师父说过助念时期比平时功夫增加得快。我见过师父给鱼类,给牛羊,见过一波师父的,在五台山一个公墓里读过经。师父说已经把这部经《妙法莲花》念了三千多部。&
09年师父又去街上开始诵《大般若经》,没多久后就回山洞去读了。一钵师父说修大般若经不同于其他的经典,要回山洞去修行。我请教师父为什么不回大街上去念经度众呢,师父回答: &没有极深的定力是不能在闹市乱中经行的,我们四众弟子修行首先最好选择蓝若静地,定力不够之人闹市乱中念经修行是容易着魔的。&
  2010年上半年师父又开始在五台山的一个小塔下持诵《大般若经》。下半年因城市规划管理师父不得已的情况下到去黛螺顶的台阶上持诵大般若经,一直持大般若经到现在是2011年五月中旬。
  师父出家后,行脚共走了四万多里里。先后行脚走过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西,又由江西顺原路返回西安。再次行脚从西安经山西。河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再从黑龙江行脚奔原路返回西安。又行脚从西安出发走河南。安徽。浙江杭州。福州。江西、湖北、河南最后回到五台山。
  08年又从五台山出发行脚经由陕西行脚去四川地震灾区念经超度汶川大地震罹难的数万亡灵。灾区念经几个月后乘火车返回五台山上。
上一图集:
下一图集:
网友评论(本站可以匿名发表评论)
|||||||佛教辞典|佛友Q群||||
山西佛教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sxf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忻府区佛教协会主办 备案许可证:晋ICP备号-1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兴国寺 电话:   在线QQ:  投稿邮箱:
技术支持:汇腾科技 技术QQ: 
忻州网警备案编号: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阳万佛寺释昌悟法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