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2里苏联怎么玩分裂是怎么回事?

&&&&&&&&&&&&正文
前苏联在民族问题上出了什么错?
  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等多民族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解体,分裂为十几个新国家。按照斯大林本人和前苏联历届领导人(直至戈尔巴乔夫)宣称的观点,苏联的民族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已出现了“苏联人民”这个共同体,苏联的统一和民族融合不可逆转。
  此后发生的系列事变,证明苏联的制度和民族关系,没有其宣称的那样美好。苏联党和政府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上究竟出了哪些问题?
  根据事后的材料,可提出以下几个命题:
  1.苏联解体,主要推动力来自国内而不是国外。这说明苏联的国家制度设计存在关键性的问题,无法承受国内重大政党纷争、政治风波和社会冲突。
  2.联盟的解体以加盟共和国为单元,而世界上其他联邦制国家(美国、德国、瑞士等)没有出现类似危机,这说明问题在于联邦制的具体设计原则,而非联邦制本身。苏联联邦制的特色在于,各单元是以民族为基础建立并以民族命名,其他联邦国家则并非按此建立。
  3.自1922年苏联正式成立至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前,六十多年间联盟中央行政管理系统的权威未遇挑战。这说明尽管制度设计存在问题,但客观上存在一些强有力的纽带在发挥作用,把各加盟共和国紧紧地联结在一起,避免了分离。这些纽带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丧失了作用。为什么苏联制度的关键问题延续数十年而未得解决?
  苏联为何建成联盟-联邦制
  列宁早期曾明确反对联邦制,他是主张“民族自决权”的,但这一主张,是在各族无产阶级和贫苦民众面对沙皇专制统治的形势下提出,“我们不赞成分裂成许多小国家”。
  十月革命后俄国各地的政治形势非常复杂,当时高加索、土耳其斯坦、巴什基尔、立陶宛等地都有强烈的自治甚至独立要求,在乌克兰、波兰、芬兰等地已经出现了地方政治权力机构。乌克兰中央拉达宣布成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后,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列宁领导下的人民委员会于1917年12月“承认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承认它有同俄国完全分离或同俄罗斯共和国缔结建立联邦关系或其他类似的相互关系的条约的权利”。但是到了1918年4月,列宁的观点便有所转变,他在不同意西伯利亚“独立”的信函中指出“所谓西伯利亚独立只会正式给割取东部领土创造方便条件;独立的乌克兰、芬兰就是前车之鉴”。
  列宁认为,在当时的客观形势下,马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单一国家在现实中做不到,只能通过承认自决权,在此基础上通过自愿原则组建一个大国家(联邦或国家联盟)。他希望在理论上给予各民族完全的“自决权”后,各国的无产阶级会回过头来支持建立统一的国家。这是“若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
  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苏维埃政权在前沙皇俄国的领土上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和自治州。1922年12月正式缔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条约》时,各民族地区是以加盟共和国加入苏联,还是以自治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取决于当时各地区的政治发展形势。
  苏联完成这一过渡的最佳时机
  列宁的意思非常明确,联邦制只是在特殊国情条件下向完全统一(单一国家)的“过渡”形式。列宁逝世后,共产党一度享有崇高威望,斯大林曾有多次机会带领苏联各族走出这一“过渡”形态,但他和后继的领导人并没有这样做。
  二战结束之后的1940年代后期,斯大林个人威望和苏联的国际地位处于鼎盛状态,是苏联修订宪法、使联盟-联邦制转型为一个统一国家的最佳历史时机。假如那时他对苏联的政治体制进行调整,把苏联转变为单一的共和国,最终完成各族的政治整合,后来当苏联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引发重大社会动荡时,在1991年的政治解体就有可能避免。
  斯大林为什么没有终结这一过渡期?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他对苏联联盟的凝聚力和制度的巩固太有信心了。
  首先,斯大林认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苏联各地区已经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通过对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长期培养和对民族主义的批判,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的领导者都是“受到真正的共产主义教育……真正国际主义的共产党干部”。其次,苏联共产党中央领导的政治-人事纽带在全国各地积极有效地运行,而且联盟中央直接领导的秘密警察组织完全控制了所有共和国的政治变动。第三,各加盟共和国(以及蒙古)在苏共的领导下已经建设成各有分工合作的统一的经济体系。斯大林对此十分自豪。
  有了这三重保险,斯大林认为苏联的联盟-联邦体制将会坚如磐石。在二战胜利后他完全不担心苏联是否会解体,他那时所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在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对峙的外交斗争方面,苏联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继续保持联盟-联邦体制所可能得到的好处。
  好处可能有两条:一是这样的体制使苏联除俄罗斯联邦外,还可以在联合国多有三张投票权(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这些“独立国家”甚至可能会在一定任期内出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这对苏联的外交斗争是有利的;二是有助于推动那些新近解放并处于苏军控制下的东欧国家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东德)的精英及民众接受苏联政府的领导,如果二战后不久即把苏联改变为单一国家,取消各加盟共和国已有的独立法律地位,无疑会增加东欧各国社会精英集团的疑虑,担心在未来某个时刻也会失去自己的独立地位,这显然不利于斯大林在东欧各国组建亲苏政权、发展东欧各国与苏联的正式结盟关系。后来成立的“华沙条约组织”和“经互会”,即是以苏联为主导的实质上的政治-军事联盟和经济合作组织。
  除以上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改变了把联盟-联邦制看作是向单一国家“过渡”的基本观点,把它认作应长久坚持的基本制度,认为它是解决苏联民族问题、推动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最佳形式。
  言论钳制导致“反思禁区”
  苏联时期曾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政治家、学者和军事将领,许多来自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其中有些人对各地的民族关系、政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分裂危险是有所了解的,面对各族民众和社会精英中不断强化的“民族意识”,他们应当有所察觉并对苏联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具有反思能力。为什么没人就这些问题向斯大林和联共中央进言,没有在苏联学术界引发相关的讨论?
  1920年代设计苏联的体制框架、30年代实施的“民族识别”工作,都是在斯大林亲身参与下进行的,斯大林曾任职“人民委员会”的“民族事务人民委员”,一直自认是马克思民族理论和苏联民族问题的权威,苏联的体制问题是由他“铁板钉钉”做了结论的,老年的斯大林潜意识里多少有些“两个凡是”的心态,听不得一点不同意见,民族理论和苏联体制实际上成为“禁区”。如果有什么人公开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实际上就是在质疑斯大林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正确性,这在经历过1930年代“大清洗”后的苏联政界和学术界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学术界也总会有一些“捍卫经典”的人站出来“打棍子”,通过这样的政治表态来争取个人的升迁机会。这样的政治氛围、禁区划定和学界风气也就必然导致了苏联政界和学术界几十年在这个问题上的“集体失语”,即使个别人提及这一议题,也无法形成真正学术讨论的气候。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在“冷战”对峙中仍是一个咄咄逼人的超级大国。直至戈尔巴乔夫倡导“改革与新思维”后,许多传统意识形态“禁区”才开始被打破,但从他上台到苏联解体,只有短短不到5年,这时学者们和社会精英所关注的焦点在经济改革和民主政治方面,民族问题从来没有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宣布俄罗斯独立和“苏联解体”,也只是叶利欣用来进行政治夺权斗争的手段。
  维系前苏联统一局面的三个纽带
  几十年来,有三个重要纽带把前苏联的各组成部分连接起来。而戈尔巴乔夫在对这三个要素的处理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第一个纽带是苏联各地区、各民族共同信奉的意识形态。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强调共产主义理想和无产阶级的利益高于民族利益,强调用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反对民族主义,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经济封锁和政治颠覆活动,无产阶级政党已经掌握权力的各个国家必须联合和统一起来。通过在干部和民众中的思想教育、对各级少数民族干部和知识分子的系统培养,使各族民众建立起了一个高于“本族”的更重要的核心认同意识,这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对苏维埃政权、对斯大林的认同。虽然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批评了斯大林,但是苏联各地整个政治氛围和政治导向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第二个纽带是在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中建立起来的统一的自上而下的共产党组织。“在党的机构上不是实行联邦制,也不是成立各民族的社会民主党集团,而是把某个地方的各民族的无产者团结起来”(列宁)。而作为惟一执政党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在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主要党和行政领导人的任命上具有绝对的权力,从而保证了完全拥护联盟中央的官员在各地区掌握行政权力,避免地方行政首脑利用宪法赋予的分离权来从事分裂独立活动。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共产党的书记是这些地区的“第一把手”,而这些书记都是由克里姆林宫直接任命或撤职。由联盟中央直接领导的“契卡”和后来的“克格勃”组织对各地党政官员实施着有效的监督与核查,具有特殊的权力。
  第三个纽带是“联盟中央-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州(边疆区)”体系的统一行政体制。在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边疆区的经济生产都是由中央政府的计划部门统一组织的,有着非常具体的分工和合作。各共和国政府实际上并没有规划和管理本国经济活动的实际权力。
  此外,苏联的军队是统一组建的,各加盟共和国并没有军队指挥权,外交、政府预算、税收、资源使用、法律制定等方面的权力都属于联盟管理的权限,所以这些“国家”在实际运行中是有名无实的,联盟政府是真正的权威体系,各加盟共和国等都只不过是苏联这架大机器上面的齿轮,联盟中央机构是控制齿轮转动的链条。在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的新思维”之前,苏联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得如同一个政治实体,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前两个牢固的意识形态和人事任命的纽带所维系和扩展出来的行政功能。
  但是,苏联宪法中包括了关于各加盟共和国可以分离和独立的条款,正是这些条款使联盟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缺乏必要的法律纽带,使联盟各部分之间的法律联系变得非常脆弱,并为1990年代的联盟解体提供了法律依据。
  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的新思维”后,首先质疑原有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提出了“走民主化的道路”,认为这是“改革及其实质”。在“公开性”的旗帜下开始对列宁、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所犯错误进行“清算”。戈尔巴乔夫认为苏共几十年来是“为专横的官僚体制服务”,为了推动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民主化”、“公开性”和“不留历史空白点”等口号,鼓励对苏联历史进行重新评价。结果波罗的海三国随即提出了1940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合法性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提出当年这三个共和国加入苏联的合法性问题”。虽然戈尔巴乔夫仍然提倡“现实的社会主义”,但是第一个纽带在“改革”运动中已经变得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国家色彩的“民主运动”和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思潮。
  在戈尔巴乔夫推动的改革进程中,1990年2月的苏共中央全会取消了宪法赋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此后成立的新政党普遍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戈尔巴乔夫主导的运动造成了一些混乱,但大多数普通民众仍然表示出对苏联作为一个国家的支持和维护。
  在流产的“8·19”政变失败后,“戈尔巴乔夫……要求苏共中央委员会自行解散。随后,戈尔巴乔夫下令停止苏共活动,没收其财产。各共和国共产党也随之解散或自谋出路”(赵常庆)。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的共产党首脑,看到自己在当地掌权的“合法性来源”开始出现问题,本国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就纷纷见风使舵把自己装扮成本族的“民族领袖”,以此获得自己继续掌权的合法性。当这些加盟共和国的高级共产党领导人纷纷脱党,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已经溃散而不再发挥作用时,第二个纽带也就随之被彻底斩断。
  苏联的经济私有化使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共有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纽带被极大地削弱了,这也使一些加盟共和国特别是俄罗斯联邦的分离主义思潮占据了上风。按大卫·科兹的说法,1990年12月,“叶利钦通过俄罗斯共和国(联邦)议会发布了一项法案,决定俄罗斯只为中央政府1991年的预算提供不到十分之一的税收来源,这对中央政府本身的存在构成了威胁。……在这种政权斗争的影响下,昔日环环相扣的苏联经济机制开始垮台,各共和国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开始被打破”。
  为了使自己这个俄罗斯总统之上不再有苏联总统这个更高一层的行政权威,叶利钦积极推动了苏联解体。而苏联宪法中关于“民族自决权”的条文为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活动和苏联的合法解体提供了法律依据,各部分之间的行政联系被叶利钦等领导者通过“苏联解体”的行动所终止,第三个纽带最终断裂。
  全民族的重大悲剧
  必须承认,苏联的民族理论和制度设计为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保留了法律上的可能性。列宁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指出联邦制只是迈向统一国家的“过渡”。
  令人遗憾的是,苏联始终没有走出这个过渡阶段。
  自苏联解体至今,又是16年过去了。在1991年3月举行的全苏公民投票中,除了3个波罗的海共和国、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之外有1.47亿人参加了投票,尽管超过3/4的人赞成保留苏联,但是当时掌握政权的少数政治家们还是解散了这个超级大国。这进一步表明前苏联的民意表达机制及民意对政客的有效制约机制也存在问题。“2005年底,俄两个著名的中性舆论调查机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当今66%的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76%的人认为苏联有许多可以值得骄傲的地方;72%和80%的人分别认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期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只有1%的人希望生活在叶利钦时期。”普京也认为“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重大悲剧”。
  新中国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上受到前苏联很大影响,制度设计上也有相似之处,虽然我国现在的民族关系基本稳定,“居安思危”,民族分裂的危险并没有完全消除,分析苏联近70年的发展经历和导致解体的因素,吸取苏联当年取得成功的经验与最终失败的教训,仍是我国应关注的课题。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网站编辑:高霈宁
【】 【】 【】 【】分享: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您(@)目前可用积分:306459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帖]颜昌海:俄罗斯内部分裂,普京的报应来了!
15035 次点击
10:09:27 发布在
&&&&&& 颜昌海:俄罗斯内部分裂,普京的报应来了!&&&&俄罗斯大力支持乌克兰东部的亲俄武装分子造反,但俄国内部的分离势力最近却也蠢蠢欲动,成立“西伯利亚共和国”。对克里姆林宫来说,这真是报应!&&&&据美国之音8月3日报导,俄罗斯新闻检查机构和检察院已对10多家媒体发出警告,要求它们撤掉网站上有关本月西伯利亚即将出现一场大游行的新闻。这次游行的主要诉求是:成立“西伯利亚共和国”,不再供养莫斯科。&&&&而在俄罗斯最西部的加里宁格勒等地,也将有类似活动。&&&&即将于8月17日在西伯利亚大城新西伯利亚市登场的大游行,组织者宣称,新成立的“西伯利亚共和国”会留在俄罗斯联邦里,但活动目的是希望促使中央和地方之间能更公正地分配资源和收入,提高西伯利亚居民的生活水准,并能让西伯利亚人组建能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地方自治政府。组织者抱怨,西伯利亚丰富的资源绝大部分被中央政府拿去,莫斯科留给地方的资金只够用来维持当地交通运输网路运转,以便将资源运出去。西伯利亚人对此非常不满,希望未来的地方自治政府能拥有更多权力和资源。而地处欧亚交界处的叶卡捷琳堡市和最西部的加里宁格勒市,分离派人士也计划在8月17日同一天上街游行,并提出成立“乌拉尔共和国”和成立“加里宁格勒共和国”等类似口号,不再供养莫斯科。&&&&前俄罗斯副总理尼缅佐夫指出,普京政府继续支持东乌克兰分离势力只会助长俄罗斯内部的分离势力。若是鞑靼、巴什基尔等民族地区也出现类似分离活动,克里姆林宫到时恐怕想控制也没有办法。&&&&德国《商报》则以“普京的重大失误”为题,刊发了一篇客席评论。文章写道:吞并克里米亚,还有现在乌克兰东部的局势,这都是普京给西方出的难题。但实际上,普京的全球战略是失败的。普京忽视了重要一点:俄罗斯真正的地缘政治挑战并不在于西方,现在发生在乌克兰的一切其实并不触及俄罗斯的核心利益。真正的挑战其实是在西伯利亚以东的远东地区,那里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俄罗斯要开发远东,不得不依靠外来资金和人力。文章写道:今天,在阿穆尔河(黑龙江)的俄罗斯一侧,已经生活有许多中国人。随着中国移民的进一步增加,他们也可能会要求北京政府“提供保护”。届时,只要发生一些小的摩擦事件,再配合一些变节的地方政客,突然冒出一个“东西伯利亚人民共和国”也绝非不可能的事。但是,普京目前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可能的危险局面。&&&&作者最后写道,普京过于重视俄罗斯在西方的形象,却丧失了整体大局观。前些日子,俄罗斯甚至在与中国的天然气贸易协议上作出了巨大让步。普京要是继续这样,俄罗斯迟早会被中国龙逐步蚕食……&&&&这个作者在警告普京方面有些灼见,但显然还是历史知识的白痴。他不知道,“东西伯利亚人民共和国”的绝大部分土地,从前都是中国的领土,是被俄罗斯强盗用暴力和欺诈手段掠夺去的。众所周知,这个强盗掠夺了中国5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即便中国人现在要收回,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不说沙俄时代,仅仅“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对中国的残害就罄竹难书。这个苏联无恶不作,在1920年代就开始为祸中国,扶持中国的分裂势力,在中国境内建立了所谓“苏维埃共和国”。二战期间,苏联不但与德国法西斯签订秘密条约瓜分波兰,更令中国人切齿痛恨的是其还与日本法西斯勾结,图谋肢解中国东北。伪满建国后,美国于日通告世界各国不承认伪满洲国。英国政府于日声称永不承认伪满洲国。苏联则与法西斯一起狼狈为奸,承认伪满。根据1943年由伪满洲国政府出版的《满洲建国十年史》,当时承认伪满洲国的23个国家中,包括: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以及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傀儡)。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我饱受日本侵略之苦时,给捅上一刀。&&&&1941年中国人民正坚苦卓绝进行抗日时,日本外务大臣松冈访问莫斯科,4月13日,日苏双方订立《日苏中立条约》,规定:相互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缔约一方若受到第三国攻击时,另一方保持中立。该条约还附加规定:日苏分别承认蒙古与伪满洲国为独立主权国家,确保伪满洲国领土完整、主权不可侵犯。&&&&1944年,德国军队败退,苏联转入反攻,而此时的中国忙于抗击日本侵略、新疆兵力空虚。苏联利用当时的中国危局,由苏联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亲自坐镇阿拉木图,指挥了对中国新疆的侵略作战行动。苏联武装入侵中国新疆,开辟西线战场,迫使中国面临东西两面抗战的险恶境地。西线抗战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苏联方面派出长期在苏联接受训练的三支突厥分裂武装越过国境进攻新疆,分别是:1、索夫和阿列克山德洛夫在苏联编组训练的特种游击队进入新疆。他们人员虽然少,但是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2、列斯肯率领的由俄罗斯族人组成的芦草沟游击队。3、鲍里诺夫和伊斯哈克伯克从苏联带回来的突厥骑兵进入新疆。就是这支部队制造了玉尔都斯山和艾林巴克的大屠杀。这三支武装进入新疆后,与苏联培植的新疆汉奸组织相互勾结进行分裂暴动,并建立了伪政权,这就是1944年著名的“三区分裂暴乱”。蒋介石下令调遣大陆的中国军队西进平叛,一举击溃了突厥伪军。&&&&第二阶段。苏联不甘心失败,公开派出苏联红军进攻新疆,苏联驻中国大使还厚颜无耻地发表声明说苏联红军成建制地“叛逃”到中国新疆,加入突厥伪军。1945年4月,突厥伪军主力在苏联红军炮兵、装甲车和飞机的支援和参战下开始向迪化(即乌鲁木齐)进军,到9月将战线推进到距离迪化仅150公里的玛纳斯河西岸。在蒲犁,以苏联的托合托米什为基地的突厥伪军夺取了蒲犁等地,成立了伪政权“蒲犁专署”,随后开始向英吉沙、喀什、库车进犯。在南疆,苏联顾问纳斯洛夫和阿巴索夫率领伪军与苏联红军直出天山,进攻库车,在阿克苏一带和中国军队展开激战。&&&&第三阶段。面对苏联红军和突厥伪军的疯狂进攻,蒋介石调集大批主力部队进入新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郭寄鞒奉命抵达迪化,并下令死守大迪化。郭寄鞒将第46师部署在绥来,在这里成立前线指挥部,第46师师长徐汝诚担任指挥官,以玛纳斯河为第一道防线。谢义锋的新2军军部由绥来迁移到景化(今天的呼图壁),为第二道防线。从青海赶来的整编骑兵第1师马呈祥,接替暂编第3师的防地,进驻迪化、景化一带;暂3师调往焉耆。第43军杨德亮指挥的新45师加强伊吾、哈密的防守,其中徐达率领新45师一部防守在七角井。&&&&由此双方进入拉锯战……&&&&唐努乌梁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地处外蒙古西北部,北靠萨彦岭,南抵唐努山,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约两个台湾大)。沙俄从17世纪开始,一直妄图吞并包括唐努乌梁海在内的蒙古地区。1920年,苏俄窜入该地,唐努乌梁海从此落入苏俄之手。在苏联策划下,1921年,唐努乌梁海成立伪政权“土瓦人民共和国”,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均不予承认。1944年10月,在苏联胁迫下“土瓦人民共和国”苏维埃通过决议“加入”苏联,改名“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唐努乌梁海现为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名为“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华侨华工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苏联远东的华侨华工却因为苏联讨好日本,而惨招迫害与屠杀,斯大林杀绝了三十万远东华人。苏联对波兰犯下了“卡廷森林惨案”,目前俄罗斯已经正式向波兰道歉。苏联对中国远东的华侨华工也犯下类似的暴行,俄罗斯却至今拒不道歉。&&&&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东北,抢夺二战胜利果实。苏联红军在东北杀人、抢劫、强奸妇女,无恶不作。最无耻的掠夺就是,把东北工厂里面的机器设备打包运回苏联,包括发电厂里面80%的发电设备都拆卸下来,打包运回苏联。使得千千万万的中国工人陷入绝境……&&&&可悲的是,有些中国人现在还在为苏联解体唱挽歌。苏联7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对外侵略扩张(包括对中国),对内镇压异己的历史。在冷战期间,它是以专制对抗民主的邪恶中心。而中国人却把一个占领自己大片国土的国家视为同志加兄弟。把一个不但从未侵占过中国一寸土地,还帮助中国打赢抗战的国家视为敌人。这些中国人,还是人么?!如果算人的话,也绝对不是中国人,是苏联余孽。&&&&而普京,也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苏联余孽而已,其任何图谋都不会得逞。&&&&现在,俄罗斯支持乌克兰东部的亲俄武装分子造反,却不料后院起火,内部分离势力却要成立“西伯利亚共和国”。对克里姆林宫来说,这实在是报应!&&&&好在这个世界上有正义的力量存在。当年,在日本侵略中国时,美国人毫不犹豫地站在中国人一边,帮着中国人抗击日本侵略者;现在,当乌克兰遭受俄罗斯侵略时,美国又义无反顾地站在乌克兰人民一边!当年抗战初期,美国用经济制裁的手段帮助中国人抗击日本,导致日本悍然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如今,美国也用经济制裁的方式帮助乌克兰人民,势必大获全胜!&&&&美国制裁俄罗斯已经有些日子了,但还不够。所以,在7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又发表关于乌克兰危机的声明,决定扩大对俄罗斯关键经济部门的制裁,包括金融、国防、能源行业。美国形容制裁将使俄罗斯“软弱的经济更为软弱”。&&&&奥巴马说:“今天的决定是对大家的一个提醒,美国说话是算数的。”&&&&好一个“美国说话是算数的”!全世界正义之士皆为之击节赞叹!!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12:35 &&
该用户发言已被楼主屏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43:29 &&
上海扎根发展 谁用过俄罗斯的民用产品?*****************************记得十年前,中国从俄罗斯进了一批拉达牌轿车,用于出租车。拉达牌原叫日古丽牌,车况远不如当时的夏利牌。回溯到上世纪70年代前,中国有苏联的伏尔加,吉姆,吉斯,嘎斯牌的轿车,越野车和货车。至于军用品,则多了。阿卡系列自动枪,米格,苏霍伊,安东诺夫,图波列夫系列飞机,特-系列坦克,潜艇,鱼雷艇,驱逐舰,地对空导弹等等,......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07:35 &&
&&&&&&再好的国家,有希特勒、萨达姆、卡扎菲、斯大林、普京、金氏三代这种掌权者!也不会,给国民带来希望和幸福!只会带来,痛苦和灾难!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23:22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27:01 &&
唉,痴人说梦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34:38 &&
&&&&成立“西伯利亚共和国”,不再供养莫斯科。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35:00 &&
前些天的帖子。俄罗斯解体是俄罗斯的历史和民族性决定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38:09 &&
11:07:35&&的原帖:&&&&&&再好的国家,有希特勒、萨达姆、卡扎菲、斯大林、普京、金氏三代这种掌权者!也不会,给国民带来希望和幸福!只会带来,痛苦和灾难! 你居然漏掉一个最坏的坏逼哦。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57:52 &&
&&&&普京,也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前苏联余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02:49 &&
猫鼬们请重温雄文:《前苏联解体之后的民主俄罗斯,五个没想到》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07:16 &&
&&&&&&&&【俄罗斯惨状触目惊心】1、全民免费医疗;2、学龄前、基础和中等职业免费教育,并提供免费午餐;3、女55岁,男60岁,就可领养老金,不论是否工作过;4、包括热水在内免费,电、暖气由国家承担绝大部分;5、2012年人均收入达12700美元(中国人均收入约3000美元);6、还有更惨的,俄罗斯人居然还有选票。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27:34 &&
普京挺好的,感觉。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29:34 &&
而且我的感觉神一般。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41:42 &&
10:12:35&&的原帖:今天,谁用过俄罗斯的民用产品? 文章提交者:八甘州
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
共 15035 次点击,57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186498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3151 / 昨日发帖:26758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颜昌海:俄罗斯内部分裂,普京的报应来了!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是怎么形成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