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总院蔡昌勇

蔡昌勇(个体经营)|蔡昌勇(个体经营)网站
欢迎来到蔡昌勇(个体经营)网站, 具体地址是菱湖农场,联系人是蔡昌勇。
联系电话是8838682,联系手机是,主要经营水果相关产品。
单位注册资金未知。
我们公司主营水果 生鲜水果 银杏 等,我处货源充足,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立本的原则,与全国各地客商皆有来往,且享有良好口碑。竭诚欢迎各地客商朋友前来考察选购! 提供收购、包装、人力、装车、动输、食宿等一条龙服务。相信与我们的合作将愉快,务实,高效,诚信。
公司地址:
固定电话:8838682
联系人:蔡昌勇先生
(个体经营)
移动电话:
邮政编码:
传真号码:
企业经济性质
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公司注册地
管理体系认证
主要经营地点
是否提供OEM代加工
主营产品或服务
该公司没有发布供应信息
蔡昌勇(个体经营)
更新日期:
电话:8838682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菱湖农场
粤ICP备号 - Copyright (C) 2004 -
All Rights Reserved&&&&&&国防教育&&&正文
英雄部队追思英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英雄部队追思英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清明前夕,又一批英雄魂归故国??第三批在韩中国志愿军烈士遗骸被接迎回国。&
半个多世纪的烟云,模糊了岁月,却不曾模糊我们对于英雄的崇敬与纪念。人民军队诞生以来,无数英雄先烈在炮火硝烟中赴汤蹈火、甘洒热血;在本职岗位上无私奉献、鞠躬尽瘁。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英雄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先烈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今时代,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正面临一个难得的机会窗口,一定要把握好。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军队一定要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仰望星空,英雄是最耀眼的星辰。感怀英雄,让我们拥有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英雄先烈承载一个民族的崇高精神,彰显一支军队的血性荣光。弘扬英雄精神,争当英雄传人,积极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这是历史对我们的重托,也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
清明,我们追思英雄,为了传承,更为了出发。
陆军第16集团军苏宁生前所在团引导官兵积极投身改革强军
铸魂,在烈士的雕像前
又至清明,静静矗立的苏宁烈士雕像前,陆军第16集团军苏宁生前所在团官兵在“传承苏宁精神、投身改革强军”的横幅上郑重签名。
献花,肃立,脱帽,致敬。随着一曲《忠魂祭曲》萦绕青松翠柏间,官兵们的思绪也回到了25年前:1991年4月,时任团参谋长苏宁在组织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时,为营救战友不幸牺牲……
英雄远去,感动依旧。该团政委尹卓岩介绍说,值此苏宁牺牲25周年之际,为更好地缅怀苏宁,传承苏宁精神,他们将改革强军主题教育课堂搬进烈士陵园和苏宁纪念馆,组织官兵围绕“如何当好苏宁传人”开展讨论,引导大家以先烈为镜,强化使命担当。
“当年的老参谋长苏宁,同今天的我们一样青春勃发。从他身上我读懂了一名军人的血性与担当。脱下这身军装虽然十分不舍,但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作出更多的贡献!”今年因改革调整被列入转业计划、在该团任职27年的军医季伟曾是苏宁牺牲时的现场亲历者,他在讨论发言时几度哽咽,动情的回忆让不少官兵泪眼蒙?。&
“您为钻研现代化军事技能倾注了毕生心血,创新的20余项战训方法和器材我们至今沿用受益。今天向您报告,新的武器装备已经列装,我们一定尽快让战斗力升级!”苏宁班第二十任班长姜超群在烈士雕像前庄严报告,胸前两枚军功章灿烂夺目。在不久前一次比武中,他驾驭火炮建功科尔沁草原,打破了3个课目的集团军纪录。
2013年11月,由于部队编制体制调整,炮兵营由某红军团整建制转隶苏宁生前所在团。走进苏宁纪念馆,该营官兵看着苏宁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钻研战法训法,十几年如一日枕着专业笔记和衣而眠时,内心深受触动。该营教导员蔡昌宝道出了官兵的心声:“苏宁生前有句格言??我们不是享受的一代,而是奋斗的一代。我们把这句格言当做‘营训’,用坚持不懈的奋斗克服困难,尽快融入新的团队,创造新的佳绩!”
老一辈事业犹未竟,新一代传承正当时。该团团长孙友新告诉笔者,多年来他们持续开展“学习苏宁精神、争戴苏宁奖章”和“学科技、谋打赢、练精兵”系列活动,先后有324人被评为“苏宁式打赢标兵”,成为推动部队建设的生力军。接下来,他们将以此次“弘扬苏宁精神、投身改革强军”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活动,让苏宁精神进一步融入官兵血液,激励官兵争当改革先锋、强军标兵。(李凯、杜庆川)
陆军第12集团军某团激励官兵为改革强军贡献力量
像英模那样献身打赢
“64年前,‘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抱着炸药包,与4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今天,让我们用一组组不断刷新的纪录向英雄致敬……”3月28日,一场以“缅怀英雄为改革强军贡献力量”为主题的创破纪录比武,在陆军第12集团军某团训练场上圆满收官,官兵在17个课目上激烈角逐,创破13项纪录。获奖官兵戴上亮闪闪的奖牌,庄严地向老班长伍先华的肖像敬礼。
“临近清明,我们组织这场比武活动,一方面是以这样一种军人特有的方式表达对英雄的缅怀,一方面也是一堂生动的改革强军主题教育课,让强军的信念深扎官兵心灵!”该团政委施毅说。该团前身自1931年创建至今,经历数十次转隶改编,涌现出“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在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活动中,光辉的团队历史和浩气长存的英模故事成为鲜活的教育素材。
去年刚入伍的榴炮二连新战士张翼没想到,赛前动员竟是由团史馆解说员讲述英雄前辈的血性故事。1952年9月,抗美援朝战场上,一次战斗中该团二连三班担负爆破任务,在身边两名战友相继牺牲后,班长伍先华抱起10多公斤重的炸药包,冒着密集的火力向敌人的坑道冲去。尽管身中数弹,他依然顽强地爬到坑道口,拉燃导火索,滚入坑道,与4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为主攻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听了英雄的大无畏事迹后,张翼心潮澎湃,在随后进行的侦察兵专业比武中,他身负近15公斤重的装具,与众老兵同台竞技。翻越障碍、攀登峭壁,一路比下来,他身上的迷彩服湿了大半,双手擦破了好几块皮,鲜血像蚯蚓一样顺着手指“爬”向指尖……尽管没能夺冠,他却打破了自己此前最好的训练成绩。
“伍先华不仅血性足,还勇于创新。”让自行榴炮营炊事分队分队长、上士赵先洋受到触动的是这样一件事:当时战场上天寒地冻,影响了志愿军战士挖交通沟的速度,伍先华提出先挖地下再从上面砸塌的办法,使开挖进度大幅提高。在构筑穿通石山的坑道时,伍先华找到在坚石中打眼的窍门,使爆破效果大幅提升,他为此荣立三等功。
比武中,赵先洋带着炊事班在构筑散烟灶的同时,借助生石灰和水将部分食品加热,散烟灶构筑好后只需对少量食材进行加工,大大缩短了热食制作时间。靠这一招,赵先洋打破了团队炊事课目比武纪录。
一组组不断刷新的数据,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既是对英模前辈的独特致敬,也让官兵对传承英雄血脉有了新的认识。注视着获奖战友向伍先华肖像庄严敬礼的一幕幕,加榴炮一连下士岳浩疆久久不能平静:“只有具备像老班长一样的血性和本事,才真正称得上英雄的传人!我们必须不断战胜和超越自己,在改革强军大潮中为英雄部队再立新功!”(蔡应东、向旭)
新疆军区某团组织官兵缅怀英烈坚定改革信心
宣誓,在先烈的遗物前
“勇士肝胆涂高原,天殉地殇亦平淡……”清明前夕,新疆军区某团官兵手捧鲜花,走进“进藏英雄先遣连”连史馆,深情缅怀英烈。
在烈士李狄三的雕像前,该团政治处主任鲁雪峰为官兵讲述了那段悲壮而感人的故事:1950年8月,该团“进藏英雄先遣连”136名官兵在“党代表”李狄三率领下,奉命从新疆于田出发,经过6个多月的艰难跋涉,徒步行军2000多公里,解放了藏北阿里全境……然而包括李狄三在内的63名官兵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李狄三被追授“人民功臣”“人民英雄”荣誉称号。
往事远去,精神长存。官兵依次默默地把鲜花放置在雕像旁边,举起右手庄严宣誓。60多年间,该团共经历6次精简整编、3次换装,始终保持先进。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他们把团队历史上涌现出的英模人物“请”进教育课堂,激励官兵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改革信念。
“什么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向党要一副担子挑在身上。”屏幕上,纪录片《大昆仑》里,李狄三临终前的这段遗言深深敲打着官兵的心。该团副政委巩志想感慨地说:“这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忠诚与担当,也是每名军人应有的本色。投身改革强军,需要我们放下个人利益考量,无条件拥护支持改革!”不久前,巩志想和另外10多名干部被列入拟转业干部名单,虽然即将脱下军装,但他们仍然稳心尽责地铆在工作岗位上。
宣誓结束后,官兵在李狄三的遗物前驻足,一本日记上记下了烈士的遗嘱:日记是我们进藏后积累的全部资料,万望交给党组织……“在生命最后一刻,‘党代表’的心里依然装着党,作为‘进藏英雄先遣连’的传人,我一定传承前辈遗志,以对党的绝对忠诚投身强军实践!”走出“进藏英雄先遣连”连史馆,新战士张汉栩紧握拳头坚定地说道。(杨玉勤、唐帅)
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网上祭英烈 强军添动力
清明前夕,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上等兵黄俊龙打开师政工网上的“警卫英雄纪念堂”,为英雄献上“鲜花”、点上“蜡烛”,寄托浓浓哀思。
这个师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从井冈山到宝塔山,从西柏坡到北京城,一路涌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一级警卫英雄”贺福祥等一大批英模人物。清明将至,该师开展“清明祭英烈,共铸强军魂”系列活动,在师政工网上开设“警卫英雄纪念堂”,开辟网上讨论交流专区,引导官兵在缅怀先烈中感悟先烈精神、强化使命担当,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轻点鼠标,一张张历史照片,诉说着激荡人心的故事。该师某团一连原代理班长袁满囤,为抢救两名落水群众光荣牺牲,徐向前元帅亲笔为他题写碑名??“优秀警卫战士袁满囤烈士纪念碑”。“正是有了坚定的信仰,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才会如此坦然、如此无畏”“如今虽不见战火硝烟,但在改革强军的征程上,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牺牲奉献精神”……袁满囤烈士的照片下,官兵纷纷跟帖并点赞。网上网下的潜移默化中,官兵拥护改革的意志更加坚定,岗位建功的士气更加高昂。(戴麟权 任发源)
宁夏军区某给水团:祭扫烈士墓 砥砺英雄魂
“献花!脱帽!”&
“向革命烈士敬礼!”
3月28日上午,细雨如丝,烘托着对英灵的哀思。宁夏军区某给水团钻井一连40余名官兵,手捧鲜花来到银川市烈士陵园,瞻仰长眠在这里的“战斗英雄”顾金海。烈士墓碑前,官兵们聚精会神地倾听着顾金海英勇杀敌的感人故事。
在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宁夏灵武籍战士顾金海奋不顾身、英勇战斗,炸毁敌火力点4个、歼敌11人,最后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用生命写下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誓言,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英雄虽已逝,精神励后人。翠柏丛中,英雄顾金海的墓碑静谧矗立着。官兵们纷纷向烈士敬献鲜花,鞠躬致意。人群中,有位身着便装的退役老兵泪眼蒙?,他是顾金海生前战友,此番专程赶来祭奠烈士。老兵一句“兄弟,我来看你了”,让在场的官兵无不动容……
祭奠活动结束后,三级军士长满坦说:“每年来到烈士陵园感受都不一样,正是一次次心灵的洗礼,才让我把军旅生涯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坚定。”第一次瞻仰烈士的大学生新兵信年宁则道出了全体新兵的心愿:“立足本职岗位,练就过硬本领,平时为民找好水,战时打出强军井!”(何伟 徐殿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军区政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