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破圩房屋倒塌救灾款向哪个部门要

宣城各级文明单位带头开展抗洪救灾工作---中国文明网
宣城各级文明单位带头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6月中下旬以来,宣城普降暴雨,全市多处内河道、水库水位均超历史最高水位,并持续上涨,部分地区受灾较重,部分群众转移安置。全市各级文明单位作为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主动作为带头参加抗洪救灾等各项工作。
&&&&国家级文明单位:人行宣城支行
&&&&人民银行宣城市中心支行党委高度重视,紧急部署防汛抗洪工作,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多措并举,组织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投身抗洪抢险第一线,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展示基层央行新气象。
宣城市人行抗洪突击队
  突击队早召集 提前进入“备战状态”。6月23日,中心支行党委及时召开防汛抗洪专题党委会,先后两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支行、机关各科室做好防汛工作,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异常严峻形势,克服麻痹思想,以积极的工作状态投入到防汛抗洪工作中去。各单位、各部门制定抗洪抢险预案,加强对发行库区、配电房、机房、重要业务系统的巡查、排险,确保险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控制、第一时间处置。通知下发后,中心支行迅速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各级防汛责任人上岗到位,强化工作责任。密切关注天气和汛情变化,适时监视雨情、水情,加强与地方防汛部门的会商,及时预警预报工情,根据汛情和险情发展,统筹兼顾,合理配置。从7月1日开始,中心支行防汛突击队开赴防汛责任段——宣州区沈村镇太阳村圩堤,按照早上7点至下午3点;下午3点至夜里11点;夜间11点至次日清晨7点等三个时间段,全天24日职守。当天早晨7:00,李成强行长带领中心支行抗洪抢险第一小分队10名队员,来到位于宣州区沈村镇太阳村的防汛责任堤段,现场查看了防汛堤段的水位、防汛设施建设情况,配合沈村镇做好防汛抗灾的应对工作。纪委书记杨立峰代表中心支行慰问了沈村镇太阳村抗洪一线人员。
  汛期金融服务 确保做到“万无一失”。宣城市境内连续普降大到暴雨,汛情严峻。根据上级行部署,人民银行宣城市中心支行开避绿色通道、做好窗口指导、加强检查监督,保持特殊时期流动性充裕,引导各金融机构克服现实困难、改进服务效率,积极做好防汛救灾期间的金融服务工作。
  一是开辟绿色资金通道。根据合肥中支统一部署,7月2日,宣城中支第一时间向辖内法人金融机构传达了上级行运用再贷款、常务借贷便利等工具建立资金绿色通道的安排,将人民银行组织防汛抗灾的服务举措、态度与决心传达至金融服务一线,并要求全辖所有金融机构做好防汛抗灾工作信息反馈;二是落实专人值守制度。中心支行将安排货币信贷、支付结算等部门相关人员实行汛期值班,工作日中午、节假日安排人员坚守岗位,确保再贷款、再贴现等资金第一时间发放到位,同时要求各金融机构保障支付服务网络通畅,做好抗灾应急工作,特别是受灾乡镇的金融机构网点要安排专人值班,确保第一时间将救灾款发放到位;三是确保网点服务质量。督促辖内各涉农金融机构基层网点,协助当地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灾后生产、生活的恢复工作,因发生灾情被迫停止营业的银行网点尽快恢复营业,保证灾民现金支取和消费。四是保障汛期现金供应。宣城中支根据各县(市)地理位置、有无发行库、受灾程度等情况,分别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提前做好中支机关和县支行的防汛物资、人员准备,确保汛期现金供应。
  践行两学一做 开启全员“实战演练”。正值“两学一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此次防汛抗洪,就是宣城中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一次“实战演练”。“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像”,在抗洪抢险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高要求做好汛期金融服务,踊跃投身抗洪第一线,争做合格党员。一是亮身份。广大党员干部佩戴党徽,亮出身份,敢于担当,冲在最前面,成为广大干部职工抗击洪灾的“主心骨”和“顶梁柱”。二是作承诺。参加防汛抗洪的全体党员作出“岗位履职干在前,攻坚克难冲在前,吃苦奉献抢在前”的庄严承诺,用承诺鼓舞每一位抗洪抢险的党员,众志成城,保护家园。三是当先锋。在防汛抗洪期间,哪里有危险,哪里汛情最严重,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就有基层央行人。在这危险时期,党员们挺身而出,勇往直前,敢当急先锋,争做合格共产党员。四是树形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此次防汛抗洪中,广大党员发扬了万众一心、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抗洪精神,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化为防汛抗洪的强大动力,冲锋在最前沿,战斗在第一线,在抗洪抢险的阵地上高扬起一面面身先士卒、恪尽职守的旗帜。
&&&&省级文明单位:宣城市一幼
  连日来,受大雨袭击,宣城多个乡镇受灾严重。目前,市十二中、市二中、信息工程学院等多个学校已作为受灾群众安置点。市一幼党支部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各安置点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市十二中作为第一个安置点,要接收3000名受灾群众,当时,各种生活必需品严重缺乏。得知这一消息,市一幼党支部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平台号召大家将家中的被絮、衣物、脸盆等物品送往市十二中,解决受灾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随着雨水的增多,宣城多个地方相继出现破圩情况,需要转移的群众越来越多,信息工程学院也被定为安置点。7月6日一早,市一幼党支部组织大拇指志愿者服务队教师来到信息工程学院,帮助做好灾民安置工作。她们协助发放救灾物资,将老人搀扶到学生宿舍,通过谈心,缓解他们的紧张和不安情绪。
  据悉,7月7日,市一幼保育员将自发组织到市十二中食堂,协助做好灾民伙食供给工作。面对天灾,市一幼全体员工心系灾区、心系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抗洪救灾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曹露露)
&&&&省级文明单位:郎溪县人民法院
  随着近日强降水的轮番侵袭,郎溪县境内河、湖、水库的水位居高不下,尤其是县城西侧第一联合圩的河堤内侧出现多处险情。
突击队员正在抓紧装泥袋
河堤上的晚餐
<font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000080" face="楷体,楷体_GB日零时,突击队员扛运木桩。
&&&&7月5日午后,郎溪县人民法院临危受命,迅速召集20名抗洪抢险突击队员,立即奔赴第一联合圩的三岔村垄东险段,投入到紧张的抢险工作中。突击队员们以“不消灭险情就决不下火线”的信念,从下午2时到达险段起,连续奋战12小时,直到6日凌晨2时许完成险情处置工作。在留下10名干警“三班倒””24小时值班巡埂查险后,突击队员们才离开圩堤抢险现场。(图/文 陈永仑 吴俊)
&&&&市级文明单位:宣州区国资公司
  近日,宣城遭受大雨袭击,致使洪水暴涨,防汛到了最危急时刻,面对严峻形势,宣州区国资公司全员上岗,取消周末休假,积极成立抗洪救灾志愿服务队,随时听候组织的安排。
  7月4日下午,国资公司总经理吴训照,副总经理李欣艳,党支部书记吴芸芸,工会主席张丽四位同志前往养贤乡敬老院灾民安置点看望受灾民众,并送上慰问物资。(吴媚)
来源:宣城文明网&&&&责任编辑:王爽 /  /  / 
&&& & 正文
宣城各级文明单位带头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宣城文明网
  6月中下旬以来,宣城普降暴雨,全市多处内河道、水库水位均超历史最高水位,并持续上涨,部分地区受灾较重,部分群众转移安置。全市各级文明单位作为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主动作为带头参加抗洪救灾等各项工作。
  国家级文明单位:人行宣城支行
  人民银行宣城市中心支行党委高度重视,紧急部署防汛抗洪工作,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多措并举,组织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投身抗洪抢险第一线,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展示基层央行新气象。
宣城市人行抗洪突击队
  突击队早召集,提前进入“备战状态”。6月23日,中心支行党委及时召开防汛抗洪专题党委会,先后两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支行、机关各科室做好防汛工作,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异常严峻形势,克服麻痹思想,以积极的工作状态投入到防汛抗洪工作中去。各单位、各部门制定抗洪抢险预案,加强对发行库区、配电房、机房、重要业务系统的巡查、排险,确保险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控制、第一时间处置。通知下发后,中心支行迅速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各级防汛责任人上岗到位,强化工作责任。密切关注天气和汛情变化,适时监视雨情、水情,加强与地方防汛部门的会商,及时预警预报工情,根据汛情和险情发展,统筹兼顾,合理配置。从7月1日开始,中心支行防汛突击队开赴防汛责任段——宣州区沈村镇太阳村圩堤,按照早上7点至下午3点;下午3点至夜里11点;夜间11点至次日清晨7点等三个时间段,全天24日职守。当天早晨7:00,李成强行长带领中心支行抗洪抢险第一小分队10名队员,来到位于宣州区沈村镇太阳村的防汛责任堤段,现场查看了防汛堤段的水位、防汛设施建设情况,配合沈村镇做好防汛抗灾的应对工作。纪委书记杨立峰代表中心支行慰问了沈村镇太阳村抗洪一线人员。
  汛期金融服务,确保做到“万无一失”。宣城市境内连续普降大到暴雨,汛情严峻。根据上级行部署,人民银行宣城市中心支行开避绿色通道、做好窗口指导、加强检查监督,保持特殊时期流动性充裕,引导各金融机构克服现实困难、改进服务效率,积极做好防汛救灾期间的金融服务工作。
  一是开辟绿色资金通道。根据合肥中支统一部署,7月2日,宣城中支第一时间向辖内法人金融机构传达了上级行运用再贷款、常务借贷便利等工具建立资金绿色通道的安排,将人民银行组织防汛抗灾的服务举措、态度与决心传达至金融服务一线,并要求全辖所有金融机构做好防汛抗灾工作信息反馈;二是落实专人值守制度。中心支行将安排货币信贷、支付结算等部门相关人员实行汛期值班,工作日中午、节假日安排人员坚守岗位,确保再贷款、再贴现等资金第一时间发放到位,同时要求各金融机构保障支付服务网络通畅,做好抗灾应急工作,特别是受灾乡镇的金融机构网点要安排专人值班,确保第一时间将救灾款发放到位;三是确保网点服务质量。督促辖内各涉农金融机构基层网点,协助当地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灾后生产、生活的恢复工作,因发生灾情被迫停止营业的银行网点尽快恢复营业,保证灾民现金支取和消费。四是保障汛期现金供应。宣城中支根据各县(市)地理位置、有无发行库、受灾程度等情况,分别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提前做好中支机关和县支行的防汛物资、人员准备,确保汛期现金供应。
  践行“两学一做”,开启全员“实战演练”。正值“两学一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此次防汛抗洪,就是宣城中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一次“实战演练”。“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像”,在抗洪抢险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高要求做好汛期金融服务,踊跃投身抗洪第一线,争做合格党员。一是亮身份。广大党员干部佩戴党徽,亮出身份,敢于担当,冲在最前面,成为广大干部职工抗击洪灾的“主心骨”和“顶梁柱”。二是作承诺。参加防汛抗洪的全体党员作出“岗位履职干在前,攻坚克难冲在前,吃苦奉献抢在前”的庄严承诺,用承诺鼓舞每一位抗洪抢险的党员,众志成城,保护家园。三是当先锋。在防汛抗洪期间,哪里有危险,哪里汛情最严重,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就有基层央行人。在这危险时期,党员们挺身而出,勇往直前,敢当急先锋,争做合格共产党员。四是树形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此次防汛抗洪中,广大党员发扬了万众一心、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抗洪精神,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化为防汛抗洪的强大动力,冲锋在最前沿,战斗在第一线,在抗洪抢险的阵地上高扬起一面面身先士卒、恪尽职守的旗帜。
  省级文明单位:宣城市一幼
  连日来,受大雨袭击,宣城多个乡镇受灾严重。目前,市十二中、市二中、信息工程学院等多个学校已作为受灾群众安置点。市一幼党支部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各安置点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市十二中作为第一个安置点,要接收3000名受灾群众,当时,各种生活必需品严重缺乏。得知这一消息,市一幼党支部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平台号召大家将家中的被絮、衣物、脸盆等物品送往市十二中,解决受灾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随着雨水的增多,宣城多个地方相继出现破圩情况,需要转移的群众越来越多,信息工程学院也被定为安置点。7月6日一早,市一幼党支部组织大拇指志愿者服务队教师来到信息工程学院,帮助做好灾民安置工作。她们协助发放救灾物资,将老人搀扶到学生宿舍,通过谈心,缓解他们的紧张和不安情绪。
  据悉,7月7日,市一幼保育员将自发组织到市十二中食堂,协助做好灾民伙食供给工作。面对天灾,市一幼全体员工心系灾区、心系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抗洪救灾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曹露露)
  省级文明单位:郎溪县人民法院
  随着近日强降水的轮番侵袭,郎溪县境内河、湖、水库的水位居高不下,尤其是县城西侧第一联合圩的河堤内侧出现多处险情。
突击队员正在抓紧装泥袋
河堤上的晚餐
7月6日零时,突击队员扛运木桩
  7月5日午后,郎溪县人民法院临危受命,迅速召集20名抗洪抢险突击队员,立即奔赴第一联合圩的三岔村垄东险段,投入到紧张的抢险工作中。突击队员们以“不消灭险情就决不下火线”的信念,从下午2时到达险段起,连续奋战12小时,直到6日凌晨2时许完成险情处置工作。在留下10名干警“三班倒””24小时值班巡埂查险后,突击队员们才离开圩堤抢险现场。(陈永仑 吴俊 图/文)
  市级文明单位:宣州区国资公司
  近日,宣城遭受大雨袭击,致使洪水暴涨,防汛到了最危急时刻,面对严峻形势,宣州区国资公司全员上岗,取消周末休假,积极成立抗洪救灾志愿服务队,随时听候组织的安排。
  7月4日下午,国资公司总经理吴训照,副总经理李欣艳,党支部书记吴芸芸,工会主席张丽四位同志前往养贤乡敬老院灾民安置点看望受灾民众,并送上慰问物资。(吴媚)
责任编辑:方丹中国文明网·宣城
宣城:各界志愿者热心奔走携手同心共度难关
发表时间:来源:宣城文明网
  6月中下旬以来,宣城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多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各地险情频发。为了更好的弘扬志愿者精神,服务受灾群众,7月3日至4日,在市、区团委的发动组织下,市义工联合会、市红烛爱心协会、区义工协会、皖南论坛志愿服务队、市爱心公益联盟、各学校教师支援队伍、高校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市直、区直机关单位志愿服务队及团区委在社会范围招募的学生、商户、企业等志愿者共同组成了一批批“防汛救灾”志愿者,在安置点安置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委书记姚玉舟看望志愿者
&&&&7月3日晚,市委书记姚玉舟来到市十二中转移群众安置点,看望在场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
姚玉舟看望志愿者
&&&&在安置点,姚玉舟一再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不辞辛苦做好服务,让每一个人都吃得饱、睡得安。现场群众纷纷表示,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姚玉舟查看了安置点物资准备情况,得知社会爱心人士自发捐赠物资,并正在源源不断地运来途中,姚玉舟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些社会爱心人士充分体现了宣城人民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渡过难关的精神,这是正能量的集中体现。新闻媒体要多加宣传报道,弘扬社会正气。姚玉舟强调,社会捐赠的物资要登记造册、规范流程,及时发放到需要的人手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决不能浪费,最终的使用情况还要向社会公布。姚玉舟还走进志愿者当中,与他们亲切交谈,感谢他们的爱心和付出。姚玉舟说,你们有的既带头捐赠物资,又积极做志愿者搞服务,充分发扬了志愿者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姚玉舟鼓励大家认真开展好志愿服务活动,真正让转移安置的群众感受到政府的温暖。(袁万兵)
&&&&市文明市建设要求文明单位志愿者积极参与
&&&&7月7,宣城市文明市建设办公室发出了《关于全市文明单位投身抗洪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文明单位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
  要求,各级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要主动请命,主动对接,积极发挥志愿服务组织作用,全力服务灾区、困难群众和抢险救灾一线人员,协助解决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要主动组织、协助开展抗洪抢险后勤保障、灾区群众安置、物资发放、灾后防疫宣传、心理抚慰等志愿服务工作,发动和带领群众开展自救,帮助受灾群众树立起战胜灾害的决心和信心,确保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做到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有我们的文明单位志愿者。
&&&&市、区团委招募志愿者
&&&&7月6日,共青团宣城市委发出了志愿者招募倡议书。
&&&&倡议书:当前,灾情还在发展,防汛救灾形势依然严峻。洪水无情,人间有爱。一批批志愿者前往受灾群众安置点为他们捐赠物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感谢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为了更好的弘扬志愿者精神,服务受灾群众,我们在此发出以下倡议:积极行动,凝心聚力。我们要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在防汛救灾工作中的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积极开展防汛抗洪、救灾救助等志愿服务,共同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志愿者是一个庞大的集体,大家积极参与防汛救灾的同时也要服从安排,合理有效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尽职尽责,注重细节。志愿者的一言一行备受关注,我们要带头服务,从我做起,用点滴爱心汇聚全城感动。志愿者报名热线:团市委:7团区委:1。
&&&&宣城市一幼组织志愿者积极做好安置点后勤保障
&&&&宣城市一幼党支部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省级文明单位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志愿者积极为各安置点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志愿者送去被褥
  市十二中作为第一个安置点,要接收3000名受灾群众,当时,各种生活必需品严重缺乏。得知这一消息,市一幼党支部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平台号召大家将家中的被絮、衣物、脸盆等物品送往市十二中,解决受灾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随着雨水的增多,宣城多个地方相继出现破圩情况,需要转移的群众越来越多,信息工程学院也被定为安置点。7月6日一早,市一幼党支部组织大拇指志愿者服务队教师来到信息工程学院,帮助做好灾民安置工作。她们协助发放救灾物资,将老人搀扶到学生宿舍,通过谈心,缓解他们的紧张和不安情绪。&
&&&&据悉,7月7日,市一幼保育员将自发组织到市十二中食堂,协助做好灾民伙食供给工作。面对天灾,市一幼全体员工心系灾区、心系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抗洪救灾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曹露露)&
&&&&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志愿者为灾区送去急缺物资
&&&&7月6日,宣州区万亩圩双桥联圩漫破,2万多名受灾群众被迫转移。7月6日晚,450名群众被送到阳光中学安置点,这里绝大部分是从敬老院转移出来的孤寡老人,紧急转移出来的他们急缺生活物资。在了解情况后,市中院第一时间采购了600套换洗衣物、398瓶花露水等驱蚊用品,连夜送往阳光中学安置点,以解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确保他们能够在安置点安稳度过第一个夜晚。
&&&&在走访慰问中,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胡征关切地拉着老人们的手嘘寒问暖,代表市中院党组向受灾群众表达亲切的问候和关怀,并鼓励他们要振作信心,共渡难关,老人们纷纷表示感谢党的关怀、感谢政府的帮助。
&&&&国家统计局宣城调查队志愿者积极行动
&&&&筹措善款——7月4日,宣城调查队积极响应宣城市慈善协会发出的《抗洪救灾募捐倡议书》,组织开展了抗洪救灾爱心募捐活动。宣城队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心系灾民,纷纷慷慨解囊,用实际行动帮助在近日暴雨洪水中受灾的群众战胜洪魔、渡过难关,共筹集救灾善款3600元。
搬运救灾物资
&&&&关爱帮扶——7月6日上午,宣城队数海扬帆志愿者服务队在队领导带领下赶赴宣城市阳光中学灾民安置点,帮助做好灾民安置工作,搬运救灾物资、接待群众安置、办理入住、整理物资、协助登记,将老人搀扶到学生宿舍,通过谈心,缓解他们的紧张和不安情绪,通过实际行动给受灾群众带来温暖和安慰。
&&&&宣州区国资公司成立抗洪救灾志愿服务队&
  近日,宣城遭受大雨袭击,致使洪水暴涨,防汛到了最危急时刻,面对严峻形势,宣州区国资公司全员上岗,取消周末休假,积极成立抗洪救灾志愿服务队,随时听候组织的安排。&
到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
  7月4日下午,国资公司总经理吴训照,副总经理李欣艳,党支部书记吴芸芸,工会主席张丽四位同志前往养贤乡敬老院灾民安置点看望受灾民众,并送上慰问物资。(吴媚)&
&&&&社区志愿者
&&&&7月5日下午,宣州区锦城社区锦城·公益彩虹桥驿站组织志愿者将热心居民及爱心企业捐赠的棉被、衣物、食品等送往市十二中受灾群众安置点,为转移的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送去爱心物资
  在锦城·公益彩虹桥驿站,社区志愿者们正在整理、清点棉被、衣物等,并将其打包装车,送往市十二中捐物接收点。此次锦城·公益彩虹桥驿站共转送捐赠棉被20床、床单被套10套及衣物20余套。
  同时,爱心企业唯品会安徽品骏快递宣城营业一部负责人主动联系社区。他们不辞辛苦,专程从合肥赶到宣城,给宣州区受灾群众送来了50箱方便面、100件矿泉水和50箱各类食品等。(高文正)
&&&&自6月20日至今连续受到强降雨天气影响,全市多地出现严重灾情,宣州区双桥联圩等处圩堤受到严重损毁,受灾群众人数日益增多,面对突如其来的洪灾,向阳街道杨村党总支响应各级爱心人士和组织的倡议,在全体党员中积极开展为受灾群众表达一点心意的捐赠活动。
送去爱心物资&
  原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安徽立大集团董事长方立,7月5日一大早就赶到宣州区慈善协会,带着集团所有干部职工的心意,向慈善协会捐赠10万元救灾款,以表达企业为响应公益事业的爱心。
  7月5日上午,以殷海文、钟 警、余清江、赵小宝、高 健和村“两委”党员代表,将1万多元的救灾物资、日用品送到宣城市第十二中学灾民安置点,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多年不遇的洪灾面前兑现“入党誓词”的庄严的承诺。(黄明珠)
&&&&7月3日,宣州区锦城社区联合市义工联合会开展“向受灾群众献爱心送温暖”活动,锦城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志愿者及市义工联合会负责人等参加。
清点爱心物资
  7月3日中午12:30分左右,在锦城社区彩虹桥驿站和市义工联合会衣物中转站,志愿者们正忙碌着整理衣物,打包装袋,并先后分批送往市十二中灾民安置点,向受灾群众献爱心,送温暖。
  据了解,当日锦城社区彩虹桥驿站共捐出衣物200件,鞋子80双。市义工联合会共捐出被子32床、食品50盒、儿童服装205套、成人服装160套、鞋子38双。(高文正)
&&&&<font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月5日上午,澄江街道庙埠村组织志愿者队伍到市十二中安置点捐赠救灾物资,并对受灾群众在安置点的生活进行了慰问和探访。
志愿者送去爱心物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洪水无情人有情,虽然庙埠村志愿者只尽了一点绵薄之力,但是传播给灾区群众的是满满的大爱和正能量。
&&&&宣城红烛爱心协会志愿者
&&&&灾害突如其来,爱心涌动全城。在这股强大的洪流中,处处能见到宣城红烛爱心协会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演绎了“红烛在传递,爱心济宣城”的华丽篇章。
志愿者在安置点
  7月3日一大早,协会负责人之一的程泽芬带领第一批协会会员和志愿者,在第一时间赶赴宣城十二中安置点,积极配合民政等有关部门,为转移到这里的老人和孩子腾空宿舍、搞好安置服务,接收爱心市民捐赠的物资等。与此同时,协会党支部紧急召开支部会议,向广大会员发出了捐款捐物的募捐倡议。
  当天下午,协会会员侯继萍来到十二中参加志愿服务,同时她还带来了3000余元的洗发水、牙膏、牙刷等生活物资。有谁知道,当天上午侯继萍还在医院打吊水,在身体还未痊愈的情况下就来到安置现场。
  家乡的灾情也牵动着许多身在外地的宣城人。远在上海的张庆军,也是在朋友圈了解到家乡发生了洪涝灾害,他通过协会会员周双,捐赠了价值5千元的爱心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会员张来荣送来150床被子等,张王胜代表徽芝源送来可口的食品,杨明霞购买了100双鞋子及洗脸盆送到十二中安置点,更有会员丁力,在得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同意后,驾驶私人摩托艇去抗洪一线营救灾民……这类的事例举不胜举。有的会员白天要上班,就利用晚上和下班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忙碌了一天的会员蔡红红一下班,就匆匆赶往十二中,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一直到夜里九、十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自己的宿舍。
  7月4日中午,当协会志愿者得知,安置到养贤乡中心小学的受灾群众,缺少饮用水、蚊香、毛巾、牙膏、牙刷、洗脸盆等生活用品时,又一批会员“转战”到养贤乡中心小学。当天下午2点,驾驶5部车辆、价值数千元的爱心物资,送到安置在此的老人和孩子的手中。当得知由于转移得匆忙,很多老人、孩子都没有来得及带换洗衣物时,协会经过集体讨论,由会员祝琴捐赠3000元、购买来换洗衣物,并第一时间送到近700名受灾群众手中。
  在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的同时,协会发起的募捐活动也得到广大会员的积极响应。据统计,截至7月5日中午,协会募集的善款已达14000元,募捐活动还在进行中。协会负责人柯跃武对记者说:“等洪涝过后,协会将安排志愿者深入到一线灾区看望慰问灾民,将爱心善款送到最需要的群众手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坚定重建家园的信心。”(袁万兵)
&&&&大学生志愿者
&&&&连日来,宣城遭遇洪涝灾害的侵袭,数以万计的受灾群众离开自己的家园,转移到城区各个安置点。
志愿者陪老人聊天&
  在市十二中安置点,记者看到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身穿鲜红的T恤,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热情,他们活跃在安置点的各个角落,或是搬运救灾物资,或是打扫环境卫生,有的还陪受灾群众聊天拉家常。走近一打听,原来他们是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听说宣城受灾,特意从芜湖赶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志愿者侯方媛告诉记者,他们16名队员于7月2日在3位领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宣城,虽然在家没干过什么重活,但他们很快就和群众打成一片。侯方媛说:“我们十分乐意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力量给受灾群众带来温暖和安慰”。
  目前,市十二中安置点主要接收的是双桥联圩紧急转移的群众,虽然在安置点吃穿用都不用愁,但他们的心里时刻都担心着自己的家:“我们家的房子现在怎么样了”“亲戚朋友们都好吗?”志愿者走近受灾群众身边,给他们带来最新的汛情信息,让他们放宽心,抢险人员正在全力以赴排除险情,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受灾群众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群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放弃假期休息时间,来到安置点开展志愿服务。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就像是一颗颗音符,跳动在安置点上,也跳动在灾民的心里。(李佩)
&&&&爱心企业
  7月4日上午9时许,宣城宾馆门前,聚集了十几位爱心人士,他们主要来自宣城餐饮协会以及宣城周边地区的很多微店主,他们自发筹备了被褥、药品、食品等日常用品,以及12400元的慰问金,送给安置区的“灾民”们。&
已打包好即将运走的捐赠救灾衣物(汪辉/摄)&
  “有些是外地来的微店商,有些是宣城餐饮业店主,但大家都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对水患民情感同身受,于是不约而同地想做些什么事。”喻家河餐馆负责人喻峰告诉记者,他与这些微信商们,都是在日常的微信业务中随聊到宣城灾情,便在朋友圈引起共鸣,并很快引发了“线上”与“线下”同时进行的公益活动。
  “网络时代,更便于爱心的传播,前一天我们还没买到被子,但今天很快就通过芜湖的微商,转运来一车棉被。”据市义工联合会的爱心人士介绍,通过微信朋友圈,他们已陆陆续续聚集起一队又一队的爱心人士,并通过互相协调各自的资源或财力,为正在抢险救灾的人们,以及因水患急需救助的人们,源源不断地送去“温暖”。
  据了解,此次在宣城宾馆门前聚集的爱心人士,他们之前已经为双桥联圩、养贤宝圩、水阳金宝圩等抢险救灾第一线的人们,多次送去过急需物品和慰问现金,直到听说很多圩区居民被转移安置到市十二中、市三中等地点,放不下心的他们,又紧急在微信群中相互协调筹划,便又一次促成了当天的慈善物资捐助行动。
  “谢谢你们,我们真的就像一家人。”市十二中安置点内的受捐群众十分感激,甚至有人希望加入他们的微信圈。但愿此刻的缘份,永结起无尽的公益之“网”。(项嘉/文 汪辉/图)
………………………………………………………………………………………………………………………………………………………………………………………………………
部分志愿者掠影&
志愿者们干劲十足(伍伟俊/摄)
搬运物资(伍伟俊/摄)
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爱心来到安置点(伍伟俊/摄)&&
清点物资(吴伟俊/摄)
志愿者很是忙碌(伍伟俊/摄)
小志愿者让人心中很是温暖(伍伟俊/摄)
责任编辑:许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特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