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文山市森林现任达州市公安局局长长李欣达

您现在的位置: &&
文山:严明纪律规定深入整治“小金库”
发布日期: 14:37:30&&&&&来源:文山州纪委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精神,切实加大对“小金库”问题整治力度,推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近日,文山州纪委监察局下发文件进一步严明纪律规定,在全州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问题整治工作。
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对照《准则》《条例》和《问责条例》,以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治“小金库”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存在的问题,要如实梳理汇总,并向纪检监察机关作出说明。涉及的资金按照相关财务管理规定,在9月30日前予以纠正和整改。全州纪检监察机关、财政、审计、国资、民政等责任部门根据工作职责,认真梳理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小金库”问题,形成问题清单,为整治工作打好基础。
通知指出,文山州纪委将会同财政、审计、国资、民政等责任部门组成检查组,对部分县(市)、州直部门开展重点抽查工作。重点抽查主要依据各责任部门汇总形成的问题清单,按照“问题部门提、带着问题去、针对问题查、查清问题咎、盯着问题改”的要求,采取实地抽查账目、审阅文档资料、个别谈话调查等方式,对存在问题进行核实。同时,对各级各部门履行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小金库”问题整治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通知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处理违规违纪行为。对在整治工作自查自纠期间主动查找、如实上报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到位的,按照《问责条例》追究责任。对不如实查找上报被发现、查实存在“小金库”问题的,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规定和要求,对直接责任人一律先予停职,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及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典型问题予以公开通报曝光。
据悉,该州自2015年5月以来多措并举加大“小金库”问题治理力度,全州共约谈820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会计、出纳等相关人员3068人,建立专项约谈谈话记录卡3068份,签订不设立“小金库”的保证书2939份,排查问题线索9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8人,严肃查处了文山市森林公安局原局长熊健、广南县坝美镇党委原书记邓丽艺、原镇长李锦良、富宁县体育局原局长王跃辉等一批私设“小金库”的典型问题,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充分发挥警示与威慑作用,扩大专项治理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云南省监察厅 版权所有文明是无休止的过程,讲文明,需要一个人要经常地有积极奉献的想法。
文山市森林公安局微信公众账号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邮箱联系删除。信仰,用生命定义!——追记文山州森林公安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石宏 - 勤廉风采 - 中共文山州纪律检察委员会
文山州监察局 官方网站
欢迎登陆文山州纪委官网!
信仰,用生命定义!——追记文山州森林公安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石宏
一位公安民警、纪委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临近退休,却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第一线、全面建成小康决战决胜的征途中,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因公牺牲……
信仰,用生命定义!
——追记文山州森林公安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石宏
石宏工作照
石宏慰问贫困群众
石宏在农村参加劳动
   今年的3月18日你在做什么?也许在工作,也许在上学,也许在和爱人孩子幸福地享受着生活……可这一天,58岁的石宏却病倒了——在他开展精准扶贫的广南县黑支果乡黑支果村。生命的逝去是这样猝不及防,然而在他身后,却是无数的泪水和感叹。
  当我们追寻着他的足迹一路走来,内心激起了无比的感动和震撼,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却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热血与忠诚,他用自己最质朴的情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一、村里来了个“石大哥”  
  正值初夏,坡脚村的田间地头,庄稼正撒着欢地生长,到处都是浓郁的绿色,让人觉得生机勃勃。“要说起我们坡脚村,虽然地少,但我们有自己的发展思路,地不够种,我们就搞经济作物种植,搞养殖,搞运输,这几年,大家的日子是越来越好,盖上小洋楼,开上私家车的也越来越多。我们村还建起了大牲畜交易市场,石丫口村小组还评得省上的文明村呢!”村总支书记甘登培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
  “要说我们村这些年来的发展,真是离不开挂钩扶贫单位的支持,特别是石大哥,要是没有他,我们村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可他怎么就这么走了呢……”甘登培说着说着,眼里满是泪水,五十好几的一个汉子,竟然就这样吸着鼻子,眼泪吧嗒吧嗒地流了下来。他嘴里的石大哥,就是文山州森林公安局派来坡脚村扶贫的干部石宏。
  甘登培当了20年村支书,到他们村下乡的干部见过不少,可石宏却是少有的他打心眼里佩服的人。2007年,州森林公安局挂钩扶贫马关县坡脚镇的坡脚行政村,石宏当时是副局长,带领局里的几个同志来到坡脚行政村驻村挂钩扶贫。甘登培当时心里就想:“乖乖,人家一个州级单位的副局长,到我们这种小山村能呆得惯吗?会不会打个‘蘸水’就走了?”可甘登培后来发现,他错了。
  甘登培还记得第一次找石宏办事的情景。听说州森林公安局挂钩扶贫他们村,带头的还是个副局长,甘登培坐不住了,带上村里的副支书、石丫口小组的小组长,开着自己的小面包车,心怀忐忑地来到文山,找到了石宏的办公室。他拿不准这个州局的副局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人家摆着官架子,不搭理你怎么办?他们鼓足勇气,提出了村里面临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村委会的办公条件问题,没有电脑,开展工作太不方便,没桌子没板凳,党员开会只能东一个西一个地蹲着;另一个问题是石丫口小组的进村道路一直没有修通,眼看农忙季节就要来了,村民们运输肥料不方便啊。
  眼前这位副局长,一直非常有耐心,听完后告诉他们说,不要着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几人回去还想:到底有几分希望能解决?不会只是说点好听话哄我们吧?可他们回去没几天,就发现这个扶贫领导真的在帮他们做事情了,买来电脑、拉来桌椅板凳,解决村委会的办公条件问题;又找人多方协调,一个月内就把石丫口村小组的进村道路修通了。这下,大家才明白,这个“石局长”,并不是来打“蘸水”的。
  “石局长”来了,笑眯眯的,一副很和气的样子,一来就把坡脚行政村12个村小组转了个遍。他到老百姓家里拉家常,吃饭也不挑挑拣拣,住到家里还主动帮忙干活。几天下来,大家都觉得这个“石局长”真没有领导架子,那个亲切随和劲,和邻居大哥差不多,于是,大家都不叫他“石局长”了,而是改口叫他“石大哥”。到坡脚,你一说“石大哥”,老百姓就会一副很熟稔的神情,跟你说“就是那个来扶贫的干部嘛,我们都认得,一点不‘大帽’,大家都喜欢他得很”。
  看到鱼塘堡村40多户人家吃水困难,他跑县里、跑州里找物资,争取资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个容积300立方米的水池建成了,困扰鱼塘堡村多年的饮水难题终于解决,村民对他充满了感激。他又协调来物资,把村里的一个烂泥塘用水泥打平,建起了活动广场,还买来四季清香的桂花树种在周围,让村民们也有了休闲娱乐的场所;鱼塘堡有几户人家住得高,水上不去,只能走好长的路拉水喝。石宏看到这个情况后,又帮助协调资金,为这些人家架起了自来水管。当看到“哗哗”的自来水就流淌在自家院里,村民们高兴坏了。
  最让甘登培感激的,是石宏对坡脚行政村发展方向的指点。全村人多地少,石旮旯地又多,光靠侍弄点庄稼,日子太难过。“我们也感觉到村里的发展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可我们只是农民,眼光也看不了那么远,实在不知道怎么办。”甘登培说。石宏来到后,在村里考察了一段时间,结合村里的实际,出了几个主意:养牛;种中药材;发展运输业;鼓励农民外出打工。为了方便养牛的农民就近交易,减少成本,石宏又到处跑资金物资,在坡脚村建起了大牲畜交易市场。如今,坡脚的大牲畜交易市场远近闻名,每到街天来这里交易的人们络绎不绝,成了当地养殖户增收的重要平台。“别人看起来,可能觉得协调资金、物资很容易,可为了建这个大牲畜交易市场,石副带着我们,不知跑了多少部门,磨了多少嘴皮,才把市场建了起来。为了鼓励乡亲们进场交易,还拿出钱来奖励交易成功的农民,一直到市场真正形成规模。”和石宏一起扶贫的同事田仁梅对记者感慨地说。
  甘登培和村里所有人一样,感激并发自内心地喜欢着石宏。在村里,他和石宏相处的时间算是最长的,他们一起走很远的路到边远村子访贫问苦;一起去山上给村里瘫痪的老大爷背柴;一起为了村里修路架水管建市场的事跑上跑下,到处找钱找物资。看到村里有困难户,石宏还会拿出自己的衣服给人家,又怕伤了对方面子,于是告诉对方“这是上级组织送来的慰问品”。这样的扶贫干部,谁会不喜欢呢?
  可是,石宏有时候也很古板,去老百姓家吃个饭,他非要掏钱出来给,不要都不行。去年6月,他和村委会的几个干部吃工作餐,大家都想到石宏是领导,肯定不能让他花钱,可吃完饭,他愣是拿了200元钱塞给副支书,说算是他请大家的。村里哪家请他去吃饭,他一般不参加,如果去了,就一定要给钱。
  村里的老人看到石宏的这副古板样儿,都说石宏这股傻劲挺像他们年轻时候看到的下乡来的工作队员,吃完后会把粮票压在碗底。
  “这两年扶贫搞‘挂包帮’、‘转走访’,可是有些城里来的领导直接是‘挂包包、走两转’,像石大哥这样真心为我们农民办事的,难得啊!”甘登培抹着眼泪说。
  在鱼塘堡村,正在吃午饭的左绍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石大哥不在啦?他那么好的一个人,我们去文山办事,他还请我们吃饭,还找车帮我们送水管回来,这么好的人,怎么就不在了呢?”说着说着,左绍芬眼圈就红了。 
  二、“他说过,做人要‘知足常乐、量力而行、有所追求’,这句话,我会记一辈子!”  
  程涛是州森林公安局副局长,提起石宏,这个铮铮铁汉不禁几度落泪。
  2001年,文山州森林公安局成立,人员从全州公安系统抽调,这其中就包括石宏和程涛。新单位刚刚成立,只有一幢简陋的小楼,连像样的桌椅板凳都没有,一间办公室要挤四五个人,从西畴县公安局调上来的程涛一看这情形,暗暗后悔是不是来错了?可看看从州公安局调过来的老大哥石宏,还是那副不急不躁、笑眯眯的样子。他安慰程涛说,既然来了,就好好干。
  州森林公安局刚刚成立的那两年,大案要案特别多,发案地由于大多都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地方,所以特别偏远,侦破这些案件,就意味着要到深山老林。这些地方,人迹罕至,没有路,要到案发现场,还要民警自己带镰刀一类的工具边走边开路。石宏当时已经是副局长,完全可以坐在办公室,指派民警下去办案就行了。可他没有,每接到一个大要案,他都是带领民警一起去现场侦破。程涛还记得,有一次他们去一个案发现场,是麻栗坡县一个叫火烧梁子的地方,当时那里发生了一起盗伐红豆杉的案子,那是全国仅存的两块喀斯特地貌的森林保护区之一(另外一块在贵州)。文山的一个老板利欲熏心,叫当地老百姓去那里盗伐红豆杉,数量巨大。接到案情后,石宏亲自带队赶到案发地,案子顺利地破了,可还需要对被盗伐的林木做复勘。火烧梁子在中越边境,山高坡陡,正处在雷区,要到雷区复勘,等于把自己的头别到了裤腰上,大家心里都捏着一把汗。石宏却走在最前面,愣是一棵一棵把被盗伐的林木全部复勘完毕。“下山时,天已经擦黑了。山路实在难走,一些年轻民警都连着摔了好几跤,他眼睛不好,傍晚的森林里又起雾,眼镜片上都是雾气,摔了一下,眼镜掉了,只好慢慢用手摸索着走,我们看着都觉得心疼。”程涛含着眼泪回忆道。这样的事,十多年来,不胜枚举。
  由于案子多,情况复杂,警力不够,石宏总是身先士卒,带着手下的年轻人破获了一个又一个大要案,特别是涉及矿山滥砍乱伐的案子,由于案情复杂,影响巨大,侦破起来难度相当大,石宏却用他的韧劲,一点一点地啃下了这些“硬骨头”,并为今后类似案件的处理摸索出了一种模式。在他们的努力下,大要案发生率逐年减少,到现在基本没有发生了。
  对工作,石宏是个很较真的人。出现场,每一份笔录他都要亲自核对;回到办公室,他要求当天的案子当天要做好整理,就算到深夜,他也会揪着你对某个问题再推敲;他指导做出来的每一份案件资料,都严谨细致,案件处理往往让人竖大拇指。对同事,他又是个老大哥,时时处处地关心着你。有一年,单位从县上抽调来4个年轻民警协助工作。他们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由于没有食堂,吃饭就成了大问题,有时候出现场跑一天回来却没地方吃饭,石宏就把几个年轻人叫到家里,让妻子做饭给他们吃。大半年的时间,几个年轻人的吃饭问题就在石宏家解决了。
  在单位,石宏是可亲可敬的大好人,也是个“怪人”。当副局长这么多年,他从不请吃,也从不吃请,他不打麻将,也不去灯红酒绿的地方娱乐,他唯一的爱好就是钓鱼,工作之余的时间就是在家陪生病的妻子。
  程涛还记得,几年前,石宏搬家,请了单位的同事到家里吃饭,按照文山的风俗,大家凑了一些礼钱送给他,可谁想到第二天,他竟然挨个把这些钱都退了回去。“当时中央八项规定还没有出台,同事之间随个份子钱是很正常的,大家都想不到他竟然不要。”所以同事都开玩笑说他是“老古板”、“老石头”。
  今年初,他和几个同事一起去扶贫点,中午在路边找了家饭馆吃饭,吃完后,同事田仁梅悄悄把账结了,他却说:“我们一起吃的饭,怎么能让你一个人出钱呢!”说着愣是要拿100块钱给田仁梅,把田仁梅弄得哭笑不得,说什么也不拿这钱。她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在石宏去世后,他的妻子又对田仁梅说起了这件事,“我家老石说了,他还欠你100块钱,一直都没机会还上……”
  “其实他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妻子没工作,又长年生病,如果他真要贪图什么好处,在他那个位置上,有很多机会,可是他把钱看得很淡,总对我们说做人要‘知足常乐,量力而行,有所追求’。”程涛说,“我这个人脾气大,很少服人,不管你是多大的领导,只要你有毛病,我都不会服你,可石宏大哥,我是真心服他。和他十多年相处下来,我懂得了一个人在工作单位,就一定要为这个单位的发展作出贡献,这也是自己的价值所在。”
  “当年我们一批调进来的,就数他年纪最大,我们这批年轻人,是他看着成长起来的,在他的影响下,我们这批人的路走得很正,到今天,大家基本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可没有哪个因为违法乱纪出问题的。因为这么多年来,他甘于清贫,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程涛如今也当上了副局长,他也像当年的石宏一样,什么事都冲在前头,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领导,就只会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
  在州森林公安局,石宏干工作很“高调”,做人却很“低调”,很多案件成功告破后,他都把立功的机会让给年轻人,十多年下来,他带出来的年轻人奖章能挂满胸前,他的却少得可怜。眼看他就要退休了,局党委特意向省厅为他申请了一个三等功。
  从2011年后,他多次向局党委提出自己不再担任副局长这个职务,应该把机会让给年轻人。许多人听了后都觉得不可思议:别人都害怕从位置上退下来,他可倒好,主动让位了,真傻!
  三、他生命的最后一天还在扶贫点,生命的最后一刻还牵挂着贫困户!  
  去年9月,州森林公安局的挂钩扶贫点从马关县的坡脚行政村调到了广南县黑支果乡的黑支果行政村,石宏的扶贫战场又转战到了这里。当时,他已经57岁,但依然和年轻人一样,驻村、蹲点、调查走访,毫不懈怠。
  为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他每天背着一个水壶,与村干部一道奔走在27个村小组的田间地头,共填写了212份《云南省遍访贫困户访谈问卷》,认真参照贫困户分类标准,将走访后的212户建档立卡。他的日记本至今仍清楚地记录着黑支果行政村24户深度贫困户和188户普通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情况。
  石宏的身体并不是很好,他有高血压、心脏病和痛风。他包里随时装着降压灵、血塞通、阿司匹林等药物,在山路上长时间行走,导致他双脚浮肿,村主任王天法看到后,心疼地劝他休息两天,可他却说,这点病算不了什么。
  沙坝小组,从村委会出发要走一段盘山土路,山路狭窄,车子走在上面让人心里直打颤。下车后,顺着山道往上爬,就看到村里一家挨一家的民房,低矮简陋,基本看不到砖房。其中有一家的土基房特别破败,土墙已经垮塌了部分,露出里面的柱子。房屋前面的墙上有个窟窿,只好用油毡布和柴禾堆挡着。虽然是大白天,但走进去屋里还是黑麻麻一片,要过一会儿眼睛才能适应里面的光线。家里零乱破败,没有任何可以称得上“家具”的东西,一个老太太正在费力地清洗着地上的几块老腊肉,说是生蛆了。
  同行的村干部对记者说,这家户主叫罗昌义,老两口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艰难,上次石宏到这里入户调查,看到老两口的情况,心里非常难过,一直说要为他们争取一些扶贫资金。之后,他又自己单独来看过老人,告诉老人有什么困难一定要找村干部、找政府帮忙。
  黑支果村小组有一个贫困的眼盲老人,无儿无女,是五保户,一个人住着小小的一间临时搭建的小房子,今年初的一场大雨把房子冲垮了,老人连个落脚处都没有。石宏跑去看了看,眼泪差点没落下来,他去找村小组长曾龙英,有些责备地问:“老人家的房子为什么这么破?”在石宏的帮助协调下,老人的住房很快就盖起来了。搬进新房,老人抓着曾龙英的手都快哭出来了:“要不是你们,我都没办法活了!”
  石宏年轻时下过乡,当过知青,对农村,对农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悲悯,他总是想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他们。
  曾龙英对石宏的记忆,最后一刻停留在了他对她竖起大拇指,笑眯眯的样子上。“3月17日一早,他来到我的水果摊前,给了我一袋填好的19户贫困人家的贫困标识卡,要求我在下午3点之前一定要发放到这些人家手中,我说,‘您放心,无论如何我也会完成任务’,他就高兴地笑了。我拿了几个苹果给他,还是最贵的7块钱一斤的,可他说什么也不要。走的时候,他还笑眯眯地冲我竖起了大拇指,意思是夸奖我工作做得很好!哪能想到,第二天就听说他不在了……”曾龙英红着眼圈说。
  在黑支果村,石宏做了很多事,也有很多设想。他想给村里的市场铺一条硬化的水泥路,还和一起去扶贫的同事岳霖商量,等回到文山就找相关部门,把物资的事情落实了;他想专门成立一个黑支果街天的管理小组,专门管理街道的脏乱差;他还想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学些管理经验,开开眼界……
  可这一切,都来不及了!
  3月17日,是黑支果街天。石宏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起来,打扫村委会办公室卫生,和文书余超吃过早点后,就开始填党员排查表,整理贫困户资料,期间还接待了村民的一些咨询。这一忙,就忙到下午两点多钟,匆匆吃了午饭,又开始接着干活,一直到下午6点多钟。这时候,到地里干活的农民基本都已经回家了,找人方便,石宏又和余超一起去瓦厂村小组做贫困户调查。十多家人,一家家跑下来,已经是深夜了。
  回到村委会的宿舍,余超还和几个年轻人聊天,石宏就上楼休息了,毕竟58岁了,精力比不了年轻人。
  谁也想不到,意外就这样发生了。凌晨1点多钟,住在隔壁的岳霖突然接到电话,石宏在电话里虚弱地说不舒服。他和余超赶紧把石宏送到了乡里的卫生院,医生怀疑是心梗,建议去州医院。为了缓解症状,医生给他打了点滴。在病床上,他一边输液,一边还和岳霖说,等从文山回来,还要重新去干田坝、沙坝这两个村小组的几家贫困户中再走访走访,一定要想点办法,不然那些人家实在太可怜了!
  输完液,已经是凌晨两点多钟了,岳霖把他背到救护车上准备去州医院,余超回宿舍帮他收拾东西,可车子刚走出100米左右,他皱着眉说:“岳霖,我不舒服!”然后就停止了呼吸。石宏的生命就这样定格在了2016年3月18日凌晨2时50分。余超收拾好东西赶到时,看到的正好是这一幕,两人顿时瘫在地上,不敢接受这个事实。
  “如果是在近一点的地方,他不会死。可黑支果太远了,3个小时的车程,他的病情根本等不起!如果不是他想着那天是街天做群众工作方便,要在那里多呆一天,他就不会……”同事们说起这件事,眼睛里都含着泪水,直到现在,他们都不愿意接受可亲可敬的“老石头”就这么走了!
  四、“别人都说,你老公是副局长,随便找点关系就能解决你的工作问题,你何必还要出去打工!可我理解他的为人,我不怨他,我从不后悔嫁给他!”  
  虽然已经事隔两个多月,可王秀英始终无法从丈夫逝去的悲痛中走出来,每每午夜梦回,她总感觉丈夫就在身边,可一摸,枕边空空如也,泪水却早已湿透了枕头。“他这一走,我的天都塌了,我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下来……”王秀英哀伤的哭泣让在场每个人的心都绞了起来。
  王秀英和石宏是小学同学,长大后在老人的撮合下结成了夫妻。婚后三十多年,他们相亲相爱、相敬如宾。在王秀英的记忆里,石宏永远是体贴入微的好丈夫。“我身体不好,做过几次大手术,那年做子宫切除手术,他等在手术室外,心疼得一直哭,医生都说,这样会心疼老婆的,很难得。”几年后,王秀英又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做了乳房切除手术,还要长期吃抗癌药物,这种药物会引发过敏,一旦发作,往往会发生窒息,非常危险。
  看到妻子饱受病痛折磨,石宏心疼得不行,舍不得妻子做哪怕一点的活。他像不会累一样,一下班回家,就把家里所有活都做了,洗衣、买菜、做饭、拖地……碰上出差,他会把菜一碗碗做好放在冰箱里,告诉妻子按时拿出来热一下就能吃了。邻居都说王秀英找了个好老公,王秀英也觉得,虽然自己半辈子病痛缠身,但有丈夫陪伴,生活也是幸福的。
  在王秀英眼里,丈夫是个老实厚道、性格温和的人,很少见他发火,可有一次,他却发了很大的脾气。那一年,王秀英的一个亲戚领着一个人来到家里找石宏。看到亲戚来了,石宏挺热情地做饭招待了他们。可吃着吃着,石宏却突然发火了,王秀英一看,亲戚领来的那个人正拿着一叠钱要塞给丈夫,还一直在说着什么。“那天老石发了好大的火,叫亲戚把那人领走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才听老石说,这个人太过分了,盗伐林木,为了逃避处罚居然找到亲戚领上门说情。”为了这个事,亲戚还有些生气,觉得石宏不给面子。
  王秀英原来在食品蔬菜服务公司上班,后来因为企业改制,加之身体不好,只能离开工作岗位。那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光靠丈夫一个人的工资生活过得很难,为了贴补家用,王秀英去餐馆给人端过盘子,去服装店给人卖过衣服。别人看不下去了,都劝她说,你老公好歹在公安局也是个领导,他随便找点关系就能解决你的工作问题,何苦还出来给人打工?王秀英也确实有这个想法,可在丈夫面前提了几次,都被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从此以后,王秀英也就断了这个心思。后来因为身体不好,实在打不动工了,才不得不回家养病。“当时我还有些责怪他为什么连自己老婆都不帮,可后来我明白了,也理解他了。他有他的立场和原则,作为妻子,我应该支持。”
  “他总是特别忙,对工作特别死心眼,对他来说,家里再大的事也是小事,单位再小的事也是大事。那年他妈妈病得很重,医生已经连续下了3次病危通知,他当时正在富宁出差,破一个案子,我急得不停给他打电话,他还以为我是骗他的,我急得在电话里一直哭,他才意识到可能是真的。等他赶回来时,老人已经落气了。”“今年“三八”节,他本来要动身去扶贫点了,我一直求他,留下来陪陪我,他才勉强住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就急匆匆走了。他说那里事情多工作忙,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呆在家里了。”
  王秀英觉得,丈夫总有做不完的工作,不管吃饭还是睡觉,只要一个电话就能把他叫走。有一次王秀英乳腺病发作,疼得一晚上睡不着,第二天让丈夫送她到医院看看,都已经到医院门口了,结果单位来了一个电话,他就匆匆忙忙走了,把自己一个人留在医院门口,王秀英心里顿时充满了失落。王秀英哭着说:“其他人,像他这个年纪,基本都不干活了,可他总是一直忙。他说过约我出去旅游,可从来没有一次兑现过。他们干公安的,越到节假日越忙,每次亲戚朋友相约出去旅游,我们都只能推掉。他总是对我说‘没办法了,我只有退休以后才能陪你了’。但他的这个承诺,永远都兑现不了了……”
  王秀英流着泪说,每次打电话给丈夫,他都在忙,忙下乡、忙开会、忙做群众工作,仿佛总有做不完的事。丈夫去世之前的那个周末打电话回来说:“老婆,这个星期我不回去了,这里太忙了,还有好多人家的养老保险没有收,我过两天再回去。那些衣服在家里洗不动就不要洗了,等我回去洗……”3月16日那天,王秀英打电话给丈夫,他对妻子说第二天是黑支果的街天,方便开展工作,等过了街天就回来了。王秀英就安安心心在家等待丈夫回来。
  可第二天深夜,丈夫没回来,她的手机却响了。“他们在电话里说,老石病了,让我赶快去看看。我就想,肯定是很严重的病,不然不会打电话给我,我就连夜赶到了黑支果。我看到他时,感觉他是睡着了,我就一直喊他、一直喊他,我想把他喊醒,可他一直不醒……”王秀英泣不成声,“他走后,我整个人都崩溃了!”
  王秀英每个月只有一点微薄的退休金,自从做了乳腺切除手术后,每个月光抗癌药就要花四五千元,丈夫在世时,工资基本都花在买药上了,现在丈夫不在了,她连每个月买药的钱都捉襟见肘,幸亏有亲戚帮助······
  王秀英说,虽然老石先走了一步,可仔细想想,自己这辈子能遇到这样一个疼爱自己的人,已经很幸福了。
  五、“他对党的事业怀有一种忠诚和崇敬,一切的奉献对他来说都是理所当然。”  
  采访的这几天,记者一直在想,石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呐?
  他也许是个带傻气的人。单位扶贫点换到更加偏远的广南黑支果村时,他当时已经57岁,临近退休,完全可以不用去干又苦又累的精准扶贫驻村工作,可他看到单位人手难以安排时,竟然主动要求说:“我快要退休了,就让我再做点事吧。”;他妻子没有工作,又身患重病,都知道他家庭困难,单位领导打算为他向省厅申请一些困难补助,可他却拒绝了!然而每次单位组织向需要帮助的人群捐款时,他总是排在第一个;他干了一辈子警察,一手带出来的年轻人很多都已经比他级别高了,单位好不容易有了个处级名额,可他却让给了同样符合条件的另外一个同事……认识他的人说起这些事,都说:石宏这人,太傻了!
  他也许是个爱较真的人。负责单位纪委工作后,竟然每天拿着本笔记本,等在单位门口,专门登记迟到的人,每天下班前10分钟,又特意到各办公室查看是否有人早退。碰到这样一个较真的领导,哪个人都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也许是个“不合群”的人。对于请吃、吃请这样的事,他从来不参加,他明白,在这吃吃请请的过程中,也许就会发生一些违反纪律的利益交换。他唯一的请客对象,就是扶贫点来的群众,在他最后一次去扶贫点时,还自己装了2000元钱,说要请村里的年轻人们吃顿羊肉,他们平时的工作太苦啦。
  他也许是个刻板的人。别人找他说情,通融通融也许就行了,还能给互相都留个情面,可他不,每次都严厉地拒绝,毫无余地;他动动关系,也许就能解决妻子的工作问题,可他没有。他带年轻民警去出差,大家觉得他年纪大了,让他先休息。可民警们凌晨3点从办案现场回来,却发现他依然端端正正坐在值班室里。他说:“你们都还在工作,我没有理由休息。”
  瞧!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傻气、刻板、较真、“不合群”……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让那么多的人记住了他,发自内心地敬佩他、喜欢他。为什么?
  “他要求别人怎么做,他自己首先就怎么做。”“正是因为有他的表率和榜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州森林公安局成立十多年来,各方面建设在全省都名列前茅,没有发生过一起违纪违法案件。他的这种精神,是森林公安系统的一笔财富。”州森林公安局政委邹学良这样说。
  社会也许复杂,人心也许浮躁,可难得的,却是他始终不变的初心:为官做人,坚持原则和底线,看淡名与利,不计得与失。他所看重的,只是干了多少实事,为单位、为老百姓出了多少力。
  “他对党的事业怀有一种忠诚和崇敬,一切的奉献对他来说都是理所当然。”程涛感慨地说。
  誓言无声,生命作证!他用自己平凡的一生,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石宏同志简历:
  一级警督,生前系文山州森林公安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员。1958年2月生,1977年9月参加工作。1995年12月至2001年3月,任文山州公安局办公室副主任,2001年3月至2014年11月,任文山州森林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2014年11月任文山州森林公安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窦文金 田仁梅)
>> 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市现任公安副局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