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取消编制新生以后有没编制

关于编制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编制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卫生局、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苏发[2009]7号)精神,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提档升级,拟根据行政区划调整情况对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重新予以规划。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规划编制要求   ㈠中心乡镇卫生院必须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预防、保健、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各地要重点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急诊、住院、手术和预防保健等功能建设,进一步改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设施。逐步在全省县域范围内建成一批服务水平较高、功能定位合理、服务行为规范的乡镇卫生院示范点。   ㈡调整后的中心乡镇卫生院不得突破现有中心卫生院数量。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当地农村常住人口每20-30万人设置1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原则上30万人以下的县(市、区)按1所、30-55万人的按不超过2所、55-80万人的按不超过3所、80-105万人的按不超过4所、105-130万人的按不超过5所、130万人以上的县(市、区)按不超过6所设置。   ㈢中心乡镇卫生院不得规划设置在县城,所在位置应综合考虑人口的聚集度、交通便利性以及辐射周边乡镇等因素。   ㈣规划设置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应与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形成资源互补格局,并承担协助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区域范围内一般卫生院技术指导的职责。   ㈤规划确定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必须在2-3年内达到省定建设和设备配置标准(见附件1)。   二、规划编制程序   各县(市、区)卫生局应根据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和上述规划编制要求,提出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规划和服务能力项目建设计划,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报省、市卫生、财政主管部门备案,其中经济薄弱地区中心乡镇卫生院的设置规划需经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审批后确定。   三、规划编制时间   各地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规划和服务能力项目建设计划,必须于日前编制完成。   请各市卫生局根据附件格式,于日前,将汇总的《江苏省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规划表》(见附件2)及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批准(复印件)或申请文件报省卫生厅规财处、省财政厅社保处,同时发送电子邮件至js.或wanggh@(联系人:王国和,联系电话:025-)。      附件:1.江苏省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  2.江苏省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规划表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三日   
江苏省人民政府
Copyright @
www.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省人民政府这样下去,卫生院将走向消亡,医改后乡镇卫生院编制,乡镇卫生院医改最新消息,2016乡镇卫生院医改,乡镇卫生院医改面临的问题,医改下卫生院
这样下去,卫生院将走向消亡
时间: 21:05:27 来源:医学界mp
原标题:这样下去,卫生院将走向消亡
  导读:在卫生院衰败的路上,医改的几个政策和措施的实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文:吴金华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微信号
  (《医学界》转载本文已获授权)
  卫生院、村卫生室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网底,其业务能力的高低对分流病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给予厚望的卫生院却早逐渐走向消亡。
  医改政策推进了卫生院服务的弱化
  卫生院的业务能力强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就地解决,有效缓解大医院人流;卫生院服务能力不强的,常见病、多发病就流失到县市医疗机构,加重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医改的作用,就是要提高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强化卫生院的分级诊疗作用。但是经过此轮医改,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弱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与医改强基层的目标背道而驰,再这样下去,真的不知道卫生院还能够扛多久?
  医改前,卫生院得到政府的投入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出于维持自我生存的需要,对医疗业务能力抓得还是很紧的。也确实有一定的服务能力,能够为当地的老百姓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医改后,本应该寄予厚望的卫生院服务能力不升反降,导致大量的病人无序地流入上面各级医疗机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是医改的几个政策和措施的实施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过分强调公共卫生工作,医生无时间看病
  当前过分强调公共卫生工作,导致卫生院精力分散、医疗业务能力下降。公共卫生很重要是不错,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也是应该的。但是当前公共卫生工作占了卫生院很大一部分精力,不管是卫生院还是卫生院的医务人员都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落实农民健康体检、学生体检、幼托机构体检、育龄期妇女体检、为辖区内每一个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慢性病管理、实施健康教育等等,还有一些本不应该由卫生院承担的社会事务性工作。
  医改前,卫生院虽然也拥有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协管、计划生育等功能,但是由于要自谋生路养活自己,医疗业务能力是卫生院能够保证能吃饭的看家本领,一直不敢放松。在2003年的非典之后,国家对基层公共卫生投入加大,并明确了卫生院是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为主要职责的,这是好事。
  于是三大类十二项(有的省份甚至更多)公卫工作要求开展落实,那些考核的指标看起来都要半天何况要正真落实。但是由于国家对公卫工作重视,投入也大。有些卫生院光靠公卫资金就可以养活自己,这样下来医疗业务能力下降不可避免了。一个单位、一个医生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一件事上花的精力多了,其他事情上的精力肯定少些,这是一个常识。卫生院花大量的精力在公共卫生工作上,医疗业务下滑是可以预见的。
  基层基药目录不全,患者流入县医院
  本来,公共卫生工作分担了卫生院的精力还不足以马上弱化业务能力。可是医改实施的两个重大政策一举摧毁了卫生院尚存的医疗服务能力。一是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本意是为了规范基层用药,降低老百姓的用药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大杀招。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一招直接把卫生院的服务能力砍的七零八落。
  卫生院能看的病,没有药。于是乎,大量本不应该流出的病人不得不涌入县市级大医院购药。后来,有关部门对此也有察觉,于是各省纷纷出台各省的补充目录,这些目录的品种比国家的基本药品还要多。可是,病人已经流失,再要回流就难了!
  新绩效考核等同吃大锅饭
  另一大杀招是绩效考核。这招也挺绝的!原有卫生院有一套经过市场和单位认可的奖励考核机制,体现的是多劳多的、奖勤罚懒。绩效一实施,总量一控制。看的多的也多不了几个钱,看的少的、不做的,也少不了多少。于是乎,大锅饭回潮,同时导致不少技术骨干流失。卫生院的外科、产科、特色科室明显萎缩。这两大政策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倒是对卫生院业务发展上来了一个釜底抽薪,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住院医师规培断了卫生院的未来
  卫生院的业务能力越来越弱化了,没料到卫计委的一大举措横空出台,这招太狠了,可以说直接断了卫生院的未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针对医学生进入临川工作前的专业培训,可以有效提升医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为今后进入专科提供基础。
  这是国际通行有效的培养模式。这对二三级医疗机构来说是一件好事,对卫生院等底层医疗机构来说这是一场灾难。卫生院招录一个本科生来就不容易,一下子再规陪三年,三年后他还得回到与规培医院相差不知多少倍的乡镇卫生院?换做是你,你愿意么?而且现在不少二三级医院招录医务人员时把规培作为一个必要条件。这不是虹吸效应的新手段段么?卫生院拿什么与二三级医院来比拼:收入?业务水平?职业前景?哪一个都比不上人家!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卫生院还会有未来么!
  在国家医改中,强基层一直是一个重点,但是并没有注意到卫生院与二三级医院之间存在的巨大的差异,简单笼统地套用医院的管理模式必定失败。是时候要建立对卫生院实施区别于二三级医院的分级管理模式了,明确卫生院的工作,合理界定医疗业务与公共卫生范畴,配备相应的人员。
  以上四点问题不仅仅在卫生院中存在,社区中心,村卫生室都普遍存在,实施适合基层卫绩效奖励机制,这样也许我们基层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否则,继续如此,真的不知道基层还能扛多久!
  投稿或爆料,请发邮件至;投稿类型:行医感悟,医院管理,海外医疗,医学科普等。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本文相关推荐村卫生室编制与乡镇卫生院编制有何区别?
我是村卫生室编制的护理人员,被借到镇卫生院上班。想问村卫生室编制与镇卫生院编制有何区别?谢谢
09-10-12 &匿名提问
是的,他搞过乡村建设试验,他倡导乡村建设,先后在河南、山东等地从事社会改造的实践。1929年任河南村治学院教务长,并接办北平《村治》月刊。1931年与梁仲华等人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最终没有成功详细的你可以看看这段资料(一)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活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活动,是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的具体实施。梁漱溟致力于乡村运动的动机,据他说,在他刚十几岁时就形成了,当时正当清朝末年,举国上下,一方面是广大的社会,一方面是清朝政府,都在搞立宪运动,在这潮流下,他希望国家成为宪政国家。清皇帝退位后,孙中山先生把总统位让给袁世凯,而袁世凯不满足于当总统而要做皇帝,而广大民众,主要是广大的农民,则对袁世凯的帝制运动漠不关心。农民处于散漫自生自灭的状态。梁漱溟和要求宪政反对袁世凯的人们有个觉悟,即宪政要以地方自治为基础,从基层人手,要把散漫的自生自灭的不关心国事的农民组织起来,使他们觉悟起来。他就是本着这个目的下乡的。他的下乡可以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李济琛在广东掌权,欢迎梁漱溟去广东,梁漱溟到广东准备开办乡治讲习所,先准备十个小题目在青年中讲习,并准备在广东乡下搞乡治。但因蒋介石扣留了李济琛而未办成,梁漱溟于是从广东回到北方。第二阶段,梁漱溟的朋友在北方搞村治运动,在河南成立河南村治学院,同时在北京出版定期刊物《村治月刊》,他们欢迎梁漱溟参加这个工作,并主编《村治月刊》。此时,河南村治学院已筹备得差不多,梁漱溟任教务长,写了《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并对学院内部进行了规划,河南村治学院是培养村治人才的学校,重点是搞农村自卫,1929年开学,院址在辉县泉家。河南村治学院院长是彭禹廷,副院长是梁仲华,梁漱溟、王怡柯被聘为院教务长,经费由河南省教育款产处供给。第三阶段,韩复渠当山东省主席,他欢迎河南村治学院的一班人到山东搞乡村建设,梁漱溟等1931年办起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地址在邹平。梁漱溟在广东用“乡治”,到河南沿用河南已有的“村治”,到山东则综合了前二者的名称叫“乡村建设”,之所以选址邹平,是因该县靠近胶济铁路,离济南又不远,县本身既不大也不小,乡村建设易于进行。(二)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乡村建设研究院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叫乡村建设研究部,由梁漱溟任研究部主任。该部招考大学毕业生或大专毕业生40名,二年毕业,共训练了两期。主要教材是&&中国民族自救之最后觉悟&&和《乡村建设理论》。毕业后大部分分配到实验县任科长和辅导员等职务。第二部分是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负责训练到乡村服务的人才,这一部分的工作由山东人担任,部主任是陈亚三(山东曹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该部共办训练班四五期,每期一年结业,招考对象是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主要课程有乡村建设理论、农业知识、农村自卫、精神陶练、武术等科目。学员由每县招考10—20名,全省分三批训完,结业生各回原县,担任各县乡村建设的骨干工作。第三部分叫乡村建设实验区,在邹平县进行实验。实验区有县长、县政府,县政府隶属研究院之下,县长由研究院提名,省政府任命。邹平原来叫乡村建设实验区,1932年南京政府内政部召开第二次内政会议,议决县政改革方案,令各省设立县政建设研究院,并设实验县。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乃增设菏泽、济宁为实验县,大致均以邹平为模范,并且邹平由乡村建设实验区改为县政建设实验县。乡建研究院1935年还成立一个乡村建设师范,地址在研究部内,前任校长张淑知、继任校长齐鸿照,其中梁漱溟曾任校长半年。后来又在菏泽成立分校。乡村建设师范分乡师和特师两部,部设主任。特师招考初中毕业生共六班约300人,乡师招考高小毕业生三班约150人,特师三年毕业,乡师四年毕业。课程除乡村建设理论、乡村教育和精神陶练外,其他与普通师范课程相同。乡村建设研究院院务组织有:教务处、庶务处、图书馆、乡村书店、招待所、农场、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庄仓合作社、卫生院、凿井队。其中农场和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十分活跃,农场主任于鲁溪(金陵大学农科毕业)。农场养有波支猪(波兰与中国猪混交种)、荷兰牛,有鸡场、鸭场,另设美棉托里斯种子田。农场领导养蜂、养蚕。那时邹平是全省蚕业县之一。另外提倡领导植树造林,成立林业公会十来处。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将农场的托里斯棉推广全县,棉区农民通过合作社将棉花运往上海、青岛。当时经上海检验所验定,该县棉花丝长、质软,被评为全国优良棉种。(三)邹平实验县邹平初任县长梁秉诚、朱桂山,继任王怡珂,其后是徐树人。县政府有15间大办公室,实行合署办公。县长直辖一室五科:(1)秘书室; (2)一科,科长田慕周(研究部学生)掌握全县民政工作;(3)二科,科长窦学岩(研究部学生),掌握全县武装,下设青年农民训练所、直辖警卫队,队长范镜吾(保定军校毕业),有军事教官数人。青年农民训练所负责培训各乡乡学的乡队长和乡队副,共计训练40人,他们的课程有农村自卫、军事训练、农业知识和文化课。再有警察队队长谢绍周,负责维持地方治安;(4)三科,科长郝宝书,掌管全县财政;(5)四科,科长钱子范(研究部学生),掌管全县公路、水利事业、电话和度量衡工作;(6)五科,科长杨效春是从南京晓庄师范请来的,还有李守文、宋乐言,均是研究部学生,负责全县教育工作。县政府还设有户籍室、承审室、公报处、民众问事处、金融流通处、合作金库、乡村饭店、农民自新习艺所、国术馆等。全县行政区划为14乡。邹平县的整个行政系统实行教育机关化,以教育力量代替行政力量,实验计划即是集中力量推进于社会。县以下设乡学,几个村或十个村有一乡学,乡学就是“政教合一”的机构,乡学下设村学,设置乡学村学的目的是培养新政治习惯,训练乡下人对团体生活及公共事务的注意力与活动力。他们取消乡镇公所的自治组织,而变为乡学村学,并不是不要自治组织,而是要培养训练乡村自治组织的能力。梁漱溟说:“我们乡学村学的组织,如能发生作用,乡村真正活起来,则对于中国地方自治问题的解决,不啻发明了一把锁钥,找着了它的诀窍,岂不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业吗!……我们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作乡村建设实验,什么时候才算成功呢?直截了当地说,就是乡学村学真正发生组织作用,乡村多数人的注意力与活动力均行启发,新政治习惯培养成功而完成县自治,研究院实验县的大功就算告成。他特别强调,乡学村学在培养新政治习惯时,应符合中国的旧伦理精神。中国伦理是从情谊出发,以对方为重,人与人间的关系可以做到连锁密切融合无间的地步。中国从前有五伦之说,现在再添一伦,就是团体对个人,个人对团体,彼此互相尊重,互有义务。梁漱溟通过编定的“村学乡学须知”指明,大家各有应尽的义务,它近乎一种道德上的勉励,因为中国义务观念的实质是礼,中国人只能走伦理情谊的路。今日乡村组织必须是一教学组织,最根本的是要提振乡下入学好振作向上的志气,即“求进步”必须放在“向上学好”的心理之下去做。梁漱溟废掉乡镇公所而成立乡学村学,用意即在此处。 乡学上受县政府的领导,旁有辅导员协助监督,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教育机构。全乡组织董事会,推出乡中德高望重、有文化、年龄较高的人当学长,学长由县政府下聘书,实际大都是地方乡绅学者名流担任。学长居于众人之上,监督调和众人。为了保持学长的尊严而处于超然的地位,乡里的行政事务由乡理事处理,学长对理事起监督作用。乡学里还有教导主任一人,负责管理教育工作。再有研究院直接派来的辅导员一人(大都是研究部的学生),负责指导协助乡理事和教导主任,在各项工作中贯彻乡村建设理论思想。乡学里设以下组织:乡队部、户籍室、卫生室。各村的村学组织与乡学差不多。乡学村学里的成员,包括全乡全村的农民,称之为学众。乡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大都是从晓庄师范学来的,除一般教材外还设有乡土教材。   梁漱溟在乡村建设运动中做了些什么?他自己说,当时有二句话八个字,即“团体组织,科学技术”。把各自谋生的农民组织起来,叫“团体组织”。团体组织主要是组织合作社,当时主要是组织生产合作社,如前述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从改良棉种人手。科学技术即是改良棉种等。还组织了一个金融流通处,是银行性质的,可以存款、贷款,贷款是有条件的,不贷给个人,只贷给组织起来的合作社,奖励组织起来的农民生产合作社。梁漱溟等在邹平提出“大家齐心向上,学好求进步”的口号,就是“团体组织、科学技术”这个八字精神的具体体现。“大家齐心向上”是团体组织,“向上”包括道德礼俗,“求进步”包括生产技术和礼俗道德。乡村有些鄙风陋俗,如求神、拜佛等,还有更坏的是毒品流行,再有就是女孩缠足、男孩早婚,这些都是严重的问题,乡学村学教育要纠正这些陋习。 梁漱溟提出的“大家齐心向上,学好求进步”的口号,简明通俗地表述了他以哲学思想为基础构想出的新的社会组织的特点,其内涵就是整个组织以中国固有的精神为主,吸收西洋人的长处,即大众化了的“团体组织、科学技术”。(四)邹平乡村建设的结果 梁漱溟在邹平推行的乡村建设的结果如何呢?他于日在研究院讲演中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在乡村建设中有两大难处,头一点是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府,第二点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他自己就说,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府,这是一个矛盾。说是要社会大改造,那就不应当接近政权,现在既作社会改造运动,则明明是你看它(现政权)改造不了,它既改造不了,你就应当否认它,你就应当夺取政权来完成社会改造,你既不否认它,而顺随地在它底下活动,那么,你本身就失掉了革命性,又怎么能完成社会改造?你不但在它底下活动,而且依附于它,这怎么能完成社会改造呢?政府最代表那个惰性、不进步性;而大凡新的潮流、新的运动、新的创造,都是从社会发生的。像长江一带搞的“政教合一”,一面借行政上强制的力量办教育,尤其是办民众教育;一面拿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夫,来推行政府所要推行的各项新政,乡村工作变成地方下级行政,那还有什么社会改造可谈? “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表现是,在无锡、定县召开的乡村工作讨论会上,乡村农民的代表差不多没有,最多的还是教育界的人,政府的人也很不少,而乡村来的农民代表真是凤毛麟角,由此可见乡村之不动。仿佛乡村工作讨论会和乡村没大关系,乡下人漠不关心。本来最理想的乡村运动,是乡下人动,我们帮他呐喊。退一步说,也应当是他想动,而我们领着他动。现在完全不是这样。现在是我们动,他们不动;他们不惟不动,甚至因为我们动,反来和他们闹得很不合适,几乎让我们作不下去。此足见我们未能代表乡村的要求!我们自以为我们的工作对乡村有好处,然而乡村并不欢迎;至少是彼此两回事,没有打成一片。即如我们邹平,假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来征求乡下人的意见——乡村建设研究院要搬家了,你们愿意不愿意?投票的结果如何,我亦不敢担保。自然也有一些人觉得研究院多少还没有劣迹,仿佛在这里也还不错,县长也很不坏,不走也好。顶多如此。或者他简直不表示,仿佛无成见,走也不留,不走也可以。真正的老乡,恐怕就是这个态度的。这个就足见你运动你的,与他无关,他并没动。此种现象可以反证出我们是未能与乡村打成一片;让他知道我们是为他,而造成一种不可分离的形势。……我们乡村运动天然要以农民作基础力量,而向前开展;如果我们动而乡村不动,那有什么前途呢?不能代表乡村的要求,不能发动乡村的力量,那怎么能行呢?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撤销新生中心卫生院成立任家中心卫生院_重庆市政府公开信箱
重庆市忠县政府公开信箱
&&&&&&&&&&&&
邮件字号:
渝卫计信箱[
发布单位:
来信内容:
撤销新生中心卫生院成立任家中心卫生院
尊敬的市,忠县卫计委领导:
您们好!来信反应忠县新生中心卫生院的发展受地理,人文等因素限制,发展困难,领导职工忧虑,浪费医疗资源等,强烈要求撤销忠县新生中心卫生院后成立忠县新生镇卫生院,组建忠县任家中心卫生院。
1. 忠县新生中心卫生院地处距离县城13公里处,进城方便,医院所在地患者大部分都进城到县医院,中医院看病,大病进城,小病进诊所,导致医院病员很少,常住病人25人左右,月业务总收入30万左右。
2. 忠县新生中心卫生院全院职工60人左右,大量医务人员闲置,一个人干的工作分成3个人干,浪费医务人员资源。
3. 强烈要求撤销忠县新生中心卫生院后成立忠县新生镇卫生院,组建忠县任家中心卫生院。忠县新生中心卫生院全院职工60人当中保留15―20人成立忠县新生镇卫生院,其余40-45人合并到附近的忠县任家镇卫生院组建忠县任家中心卫生院。
4. 现在的忠县任家镇卫生院地处忠县与丰都县交界地,幅员辽阔,与丰都县交界的丰都县区域距离丰都县城很远,完全吸引丰都县区域内患者过来就诊。
办理单位:
县卫生计生委
办理结果:
您好!来信收悉。现将您反映的问题回复如下:
新生中心卫生院成立于1991年3月,由原新生区卫生院更名而来。新生区卫生院建于1977年5月,占地4.86亩,2001年与新生镇卫生院合并。1998年纳入新生镇三峡移民整体迁建规划,2002年迁至新生镇陶家沟青岗堡,现占地面积4676平方米,建筑面积5412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3088平方米,编制床位数65张。服务辖区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辖区常住人口14040人,村卫生室13所,年门诊人次14000余人次,住院人次1384人,年收入约450万元。医院核定编制57名,现有在编在岗职工55人,内设科室设置有办公室、医务科、公卫科、门诊部、住院部、骨科、医技科,拥有D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B超、经颅多普勒、无创心电监护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洗胃机、病员呼叫对讲系统、中心供氧系统、全身麻醉机、前列腺电解治疗仪等先进医疗设备。
  任家镇卫生院成立于1953年,占地面积2000O,建筑面积3000O,编制床位数45张,辖区8 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村卫生室11所,服务人口2.5万余人。年住院人次1800人,年门诊人次10000余人次,年收入460万元左右。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渝府发〔号)第2条根据功能和规模分为中心卫生院和一般乡镇卫生院和第4条每个乡镇至少要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忠县中心卫生院均由原来区卫生院更名而来,在更名时各区卫生院无论从硬件设施、床位数、房屋面积,还是从人才队伍及医院的功能方面,区卫生院比建制乡镇卫生院更适合更名为中心卫生院,故设置新生中心卫生院。
  近几年,任家镇等部分建制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突飞猛进,出现工作人员紧张等问题,县卫生计生委也在进一步思考及积极与相关部门协商,希望能在编制总额内,对乡镇(中心)卫生院的编制进行调整。
发布时间: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号去乡镇卫生院工作好还是去私立医院工作好,乡镇卫生院没有编制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镇卫生院编制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