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柜员转正工作总结非正式工转正

梁山夫妻大办离婚庆典,两人亲自把喜字剪开。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还有产妇和6个月孕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银行校园招聘即将开始,很多考生对 银行招聘中的用工形式存在疑问,中公金融人为考生解析劳务合同制和劳务派遣制的区别。
  首先来给大家说说,银行招聘中哪类招聘属于是劳动合同制,哪类是劳务劳务派遣制的。一般情况下,银行招聘分为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又分为春季校园招聘和秋季校园招聘。而大部分情况下,校园招聘都是签署劳动合同,成为银行的正式员工。而社会招聘中一种是劳动合同制的,另外一种就是劳务派遣制的。这边想要说的是,劳动合同制的就是所谓的正式工,而劳务派遣制的属于非正式工。
  下面据详细说说劳动合同制和劳务派遣制的区别。
  银行系统的招聘存在两种用工制度:一类是劳动合同制,一类是劳务派遣制。这两类分属于不同的用工方式,在工资、福利及待遇方面会存在一些差异。
  劳动合同制员工是和银行直接建立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正式工,大家比较有疑问的“定向招聘”也属于正式工,因为定向招聘的公告里明确说了是“录用后直接与银行签订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制员工是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然后由劳务公司派到银行提供的岗位工作的员工,虽然不属于银行合同制员工范围,但是属于从业人员统计范围。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劳动合同签署方的不同。只要是直接与银行签订劳动合同的,就是银行编制内的正式工,待遇也不会相差太远,而劳务派遣制员工,虽然没有与银行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仍然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而且可以通过绩效考核和考试等渠道转为正式工,并且有劳务派遣的学生反馈证明,劳务派遣制员工的待遇丝毫不比正式工差,甚至更好。
  中公金融人提醒考生,无论是哪种用工方式,如果你决心要进入银行,先跨进银行这个门槛再说其他。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及时发布浙江农信,浙江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浙江农村信用社,...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银行升迁很困难么?
在北京,大家毕业大多都愿意去银行。但是也有人说银行不好混,关系重重,想听听业内人士聊聊。这碗饭到底是怎样的呢?
按时间排序
127 个回答
其实吧,我最初写这个答案,是回答“升迁是不是很难”,为什么到最后大家都问我。跳槽该如何选择。“难以升迁”不意味着“我一定要换工作,但是我换什么工作好呢求指点”银行系统里,即使升迁困难,但大部分时候钱还是能给到位的。既然钱给到位了,就接着干呗,如果说哪位连跳槽后的方向都没有,那他的问题就不是出在“银行升迁难”而是“对自己没有定位和估值”,那真不如就在银行系统里呆着。————————————————————————————————————————首先,让我点个匿名。
“升迁”的难易,取决于你能达到的天花板和你希望的天花板的差距。
在银行体系内想升迁,有三句话:
你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得行。
同意魏衡先生的观点,因为五年多从信用卡部临时工到二级支行行长,确实是未靠背景,靠自身努力,并且凤毛麟角有教育意义。
反对魏衡先生的观点,理由大家已经陈述足够。
我再说两条:1.五大行省分行的应届生到二级支行网点锻炼,名义上是柜员,职级上其实是二级支行副行长,魏衡先生努力了六年的成就,别人刚入行就完成了一半。2.以魏衡先生前六年的履历,连续两年的经济下滑就足以将他从二级支行行长位置上淘汰下来,并且永久退出初级管理序列。
“升迁”的概念太宽泛了,
如魏衡先生所说的“信用卡部临时工”——“二级支行行长”是升迁,
如各匿名所说“入职省分行”——“省分行正处级”也是升迁,
再如支行——省分——总行三部曲也是升迁。题主想问的究竟是哪一种呢?
一级一级说。
起点决定天花板,对校招应届生来说,本部好于网点,对公好于对私,营销好于后台。
二级支行柜员除非天赋异禀,否则是没有什么未来可言的,出柜做营销人员是大部分的出路,其中极少出身不好而愿意拼搏的人,可以从营销岗达到二级支行行长的岗位。肉眼可见的天花板是一级支行条线主管,否则调任省分行做远程授权或者业务经理就是极好的天花板了。而远程授权或者业务经理,是省分行出身的员工避之不及的两个岗位。
大部分二级支行行长来自于一级支行本部的公司部或者个金部,其中极少兢兢业业精于人情的人可以熬到一级支行副行长。
大部分一级支行副行长来自于分行条线。一级支行副行长就是副处级,就算是中级管理人员了。
一级支行副行长往上,则要看年龄。年轻的一级支行副行长,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做到分行部门老总或者跳到股份制一级支行行长都是比较好的出路。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年纪轻轻就当上一级支行副行长?
再来一遍:你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得行。
想达到这个标准有很多条路,但是“有能力,有意愿,有背景。”无疑是最为公开和多数的一条路。
例外总归是有的,重大风险爆发,肯定会引起人事变动,产生职位空缺。但是你不能为了自身的升迁,天天祈祷部门出现违规案件。
同样是部门老总,靠ACCA+CFA,给人的印象是“好厉害”;靠背景,给人的印象是“哦”。其中滋味,细细品尝。起点影响未来升迁的难易,背景影响毕业生入职的起点。所以,在相同的能力和努力下,背景好的人,升迁更容易。
从应届生能力上讲,入职基层网点柜员的新员工与省分行中后台新员工,能力其实差别不大,但是起点不同,两年的基层柜员经验,会极大的消耗人的经历与学习欲望,同时极大的收窄人的视野。所以,基层新员工和省行新员工的能力差距,会随着入职时间增长,而不可逆的加大。
比如说,柜员没有午休,就剥夺了员工下班后的学习充电的机会。此外,想要达到120%的成就,在省行只需要80%的努力,在基层需要120%的努力(有时候还要看队友,看风水,看年景)。
最后提供答主的建议:在国有银行,努力提高起点,入职后迅速摸清自己能达到的天花板,然后问自己,能否接受。
1 不满意,且无法达到天花板。立刻跳槽
2 不满意,但能够到达天花板。迅速干到天花板然后跳槽
3 满意,迅速干到天花板,而且在天花板职级的前一个职级担任几年基层管理岗位。
再次确认,我点了匿名。即日起不回复提问,有疑惑请翻看之前的评论及回复。
如果在国有大行,个人感觉凭实力升迁难,在股份制银行就不一样了,毕竟尚在扩张发展期,所以推荐有想法想闯闯的年轻人不要选择国有银行,老年干部特别多,没啥意思拿钱少
反对魏衡回答,对的,跟匿名回答观点一样,优越感太强,何来之。首先二级支行负责人不能定义为行长,二级支行又分为纯对私业务储蓄类支行和综合类对私对公结合支行。这两类二级支行的负责人差距也是巨大的,前者负责人基本是银行非正式员工(合同工或者以前派遣工转后来的无固定期限合同工,基本是柜员出生,历经pb,网点会计主管等位置),后者负责人是银行正式员工(校招员工,做过二级支行对公客户经理,一级支行公司业务部或者风险控制部等干将)。透露一点,14年总行下文件到各一级分行,非校园招聘员工或者非正式员工不能调入一级支行(及以上)部门,只能安排在二级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等网点(非常不认同此举,不少非正式员工待人ok,业务ok,除了一个编制为什么不能上调?)另外银行也不是没有希望,一级支行有公开选拔竞聘:即有笔试面试评判上调人选,也许存在一定的猫腻,但毕竟非关户也是有毕竟大的比重;一级分行每三年也有公开竞聘,满足邮件上的条件就填制报名表进行筛选,然后笔试面试,最后候选人集中再来次考核——这个时候在原支行的口碑就很重要了,还有年终的考核评级,每年都要A。这些比以前的突然一封邮件来调人好多了是吧?到了一级分行层面我就不了解了,感觉那边人才济济,排队的人挺多。不过毕业后进来的大多数人都历经了2个月到1年的柜员生涯吧(30%),剩下的依然在柜上,也许从高柜变成了对公柜或者网点个人客户经理。最后想说,关系户!首选招聘环节都是实打实靠自己笔试面试进来的——这个时候排除总行,因为总行部分职位完全是总行自己在负责招聘,这个不谈。各省份所属分行除去笔试招聘都是外包招聘,就是历经笔面体核后得出个总排名,另外体检是差额的,比较坑。。。面试中只有编号,透露姓名就over。在进来后,大家都是一样的level,你凭什么觉得你自己能力比别人强,强在哪里。每一个进来的员工都很努力很鸡汤,规划着美好的未来,但是事实往往很残酷。那个他/她的父母爷爷奶奶4个人两代拼搏给他/她搏来了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难道不应该?难道你一年或者五年的时间就一棒子打翻了人家5口人两代的努力?
怎么说呢,想做个副职,过清闲日子,不背任务的话,很好升啊,拉10个亿存款到哪都差不多了,想当掌柜的,有实权的,说话算数的,谋求个人发展的话,拼上任何你能拼的东西,把自己的所有业绩弄上去,基本上也就是拉10个亿存款,保持5年左右,前面排队的人都走了,说不定就轮到你了呢?
是很难,这个行业等级森严,常常感觉自己渺小无力,命悬人手。。。负能量答案这么多,一方面是事实如此,的确不容易;另一方面,也是一片好心,“求不得”是职场中烦恼的根源。心态放平和些,对自己,对家人都是好事。和其他行业一样,脸,关系,出身,能力,努力,资源,潜规则什么的,都能用得上,靠这些提升一两个level没有那么难,但越往上走,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越高,脱颖而出绝非易事。工作前三年,很重要,一张白纸,这个阶段培养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会影响整个职场生涯。这三年的表现基本能定型以后能走多远,而且差距会随时间越来越大。这也是学习业务的黄金时期,但辛酸的是,大多数人会困在初级岗位上,只见树叶不见森林,循规蹈矩的工作打磨掉各种想法,直到变成标准流程上的一枚螺丝钉。
回答这个问题,在国有银行,一级支行以上的干部答有才说服力,二级支行以下的干部就不必听了(一级支行管理人员以上才是科级)。股级干部不是干部编制,是干事编制。
看了几个答案,谁也不用鄙视谁。你能上去,说明能力,机遇,关系都到位了。这次没上去,不代表下次上不去。银行是我见过,最卧虎藏龙的单位。各种牛人,关系遍地都是。但是,也有毫无背景的人干得很好的。最年轻的副处又如何,换了领导,或者犯了错误,也有可能走人。二级支行负责人,制造机会到了,业绩好,也不是没有发展都可能。大家都是银行体系里的精英,只是发展道路不同,最终目的不都是为了爬得更高,赚得更多吗?所以,谁也不会比谁更高尚,就不要互相恶心了。
四大省分人力资源岗,做过柜员几个月,从支行通过考试考进省分行。没想过在银行从事非核心业务是什么情况,结果到了这里感觉比公务员还公务员,既然如此,那我去考个公务员吧。希望今年能实现这个愿望。----------------------------------------------------------------------针对现在第一的答案补充点实际情况。支行好还是省分行本部好?省分行是管理行,当然好,但是有几个部门也是万年坑。哪些部门?我现在在人力资源部,这是大坑之一,接触领导多,事多活重,是四大行的核心部门,这里说的核心不是业务核心,是真核心,很多人都想来。如果能适应政务工作,这是很好的平台,问题是在这里学不到任何能带走的东西,给不了你任何能跳槽的资本。所以我想离开。还有哪些坑?省分行的话,科技部我是不去的,运营管理部我也不去,办公室我也不去,总务部更别说了。以上这些部门,你还不如让我去工会,清闲一点我拿一样的工资,反正也学不到东西。升迁情况怎么样?我还是跳槽吧。
10年底进入,无关系无背景,柜员做起。6个月后,转岗客户经理至今。13年参与一次竞聘,已经走到最后一步进入公示名单,最终,未能成功,至今心有不甘。14年无竞聘,正等待15年的机会,蓄力再次参加。个人感觉,能力和关系二者互相影响。二者均衡,一切顺利,比较容易升迁;二者之一有短板,机会会少很多。13年的失败,本人不是输在实力上(因后来被人事科借用,了解一些“内幕”)。不谦虚的说,本人业务非常精通,任何时候都不害怕与其它人竞争。此外,直属领导也会对个人产生不小影响。以本人为例:因本人业务较熟,直属领导很多工作是交给我处理,用我用到极致。同时,直属领导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拒绝了很多上级借调我的机会(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可以这么说,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的进步。最后,就是运气了。不管大家怎么看,这个确实存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是没办法的事。匿名,你懂得。银行的圈子其实很小。
已更新。取消匿名只是为了骗粉,禁止一切转载,包括知乎日报。还有,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不求放之四海,但求提供一种视角。此外,有些没进银行的同学看了这个答案之后,感觉有些悲观,失望。如此,我有必要再补充一些内容,提供另一种视角,翻转!…………另一个视角…………杜甫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样是一份秋景,不同的人,感受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感慨。有一句话,被中国文青引滥了,叫每一个读者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还不如说,每一个青少年心中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位仓老师。很多时候,我们说,求同存异,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罢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内心深处向往的朋友,还是认同自己的人。已经忘记了在那本书上看过,说人类的求知和阅读,只是强化自己的信念,而非改变自己得信念。当我们获取外部信息的时候,往往心中已经隐隐约约有了一个答案,剩下的分析评估只是把自己的答案合理化而已,你看,那么多人认同我的观点!此处插一句,很多人热衷搞什么同学聚会,我总是不去,为什么?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能成为朋友的早成为朋友时常联系了,那些随着时间逐渐失联的,即使相逢,也不过平添一次感慨罢了。所以,回到,银行升迁这个问题上。高票答案之所以多人赞同,并不一定说的就是真理,只不过多数人打心眼里认为这应该是真理。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为自己的无法升迁找出一堆自身之外的理由,什么全靠拼爹啊,什么僧多粥少啊,什么领导不靠谱啊,不赏识啊,等等不一而足。实际情况怎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家都应该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松鼠说,会淹死的,老牛说,刚过脚面,哪个才是实际呢?小马自己下水一试,刚到膝盖。所以,实际的情况,可能是,既不像有些人说得那样,努力就好,也不想有些人说的那样,全靠关系。至于那样多一些,因人而异。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你永远无法触摸他人的世界。大体意思是,人与人的世界几乎是不交叉的,所以不要轻易相信什么普遍真理,也不要相信什么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对一百个人而言,有一百种体验,对唯一确定得你而言,只有一种体验。战场上,第一轮冲锋,总会有死去的,总会有活着的,根据敌方的火力强度和我方的冲锋布局甚至还能计算一下存活率大概是百分几,有可能这个概率还挺高,但说实话,对冲锋的个体而言,这个概率没有任何意义,碰上子弹只有0和百分之百,没有中间状态。所以,当各位没有进银行得同学们,看我们各种意见倾向回答的时候,就仿佛上文提到的概率,在中国大环境下,总会有一个大体情况,但对个体而言,我认为是没有意义的。进银行,存活,升迁;或者,无法升迁。无论那种结果,中间各种艰难困苦,但不到最后一刻,不到几年磨砺,你无法知道结果。对进银行奋斗的你而言,永远是无限向升迁靠拢。如果非要我举例子,那也有的是,没有背景,能力突出,迅速提拔。不是隔壁张三,就是楼上王五。正能量也好,负能量也罢,那都不是你的故事,也不是你的精彩,未来如何,靠一个概率就能左右吗?那不是笑话嘛,还能不能愉快得过日子了?你的未来,就在未知的、值得期待的明天。欢迎来银行!(以上是后来添加的,请根据心中隐隐的一个答案,选择性阅读,不谢!)…………取匿分割线…………楼上有人说,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关系。其实不然,按我的理解,大家都是先拼关系,再努力,连关系都没有,你拼个屁。不要跟我讲什么鸡汤,谁谁谁农村出来,大学毕业,入行三年,升了正处。这样的故事每一个时代都有,但肯定不是你,不是我,不是芸芸众生的大多数。大多数是什么概念?大多数是终其一生,还是个底层干活的,还是个销售员,还是个业务员,等到退休了,唯一值得炫耀的,只有年龄和见识,保不齐,这人还是清华北大毕业,或者是个海归。我没在小银行待过,在某大行总行,身边各个同事,论出身,论学历,论聪明才智,没觉得哪个更棒,或哪个更差,有伦敦毕业,有香港毕业,国内大学都是顶尖的,哪又如何?80年的,70年的,60年的,好多资深经理,大家一个层级,往上升,处级这个门槛,拦住了大多数。有人心里想着,这么多年过来,也该升了吧,回头瞅瞅业务能力也还可以的某领导子女,你也只能黯然神伤。我觉得吧,如此多优秀的青年就不该来大行,是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有问题,资源分配机制有问题,但现状如此,你又能如何?为什么一毕业就来银行?光鲜,靓丽!起薪还不错!并且平心而论,银行也算好工作了,自己创业,或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更是少上加少。这就像,很多人一边鄙视着公务员这个职业,一边前赴后继,纷纷如过江之鲫,其中的青年才俊,比银行业多得多,这又是为什么?肯定是因为,这是我国最好的工作,没有之一,当然,也是最浪费人才的行业,没有之一。再谈升迁问题,公务员与银行业也是极其相似的,尤其是国有银行业。一旦涌入人数过大,必然诞生一种极其低效的人才选拔机制,我把这种机制称为“资源集中、人才浪费”型,什么样的人上,拥有更多资源的人,而才华只是资源的点缀。就像知乎上有人问,把狗放在行长的位置上行不行,你觉得呢?一个人一出生,身上带着无数因果线,佛家是这样说的,但睁开一张功利眼,这也是资源线,长辈父母已经积累了一辈子的资源,不体现在子女身上,还体现在谁身上?哪些刚刚毕业的青葱学子们请排成一排,好,让我们看看你们的价值!这个英语八级?这个当过学生会主席?这个能拉来八亿存款?你选哪个?知乎上也曾有个问题,说既然很多人小学毕业都能创业当老板,哪还在招聘的时候设置学历门槛干嘛?因为这是最优的筛选机制。升迁也是这个道理,拍着自己的胸口问问,你如果是行领导,你选谁?这就是升迁难的由来。升迁难之所以口口相传,成为了大家都头疼的一个问题,必然是因为,你们都升不上去啊,你们都没有领导们喜爱的资源,你们是大多数啊!如果回答到此结束,也算完成任务,但我从来是以正能量为己任的。都是精英,都是人才,升不上去怎么办?人是千差万别的,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也就不同。如果你把升迁作为人生唯一乐趣,你也就没了乐趣,所以,你要有自己的爱好。世界其实很大,银行业的平台也很大,只要你努力,你可以把眼光投向海外,投向分行,投向同业。当人口都向北京集中的时候,北京也不堪重负,只能毫无底线得控制人口,人才会向外流动,把眼光放开一些,中国很大,世界很大。但知易行难,我身边的同事,也都算是精英了,面临无法升迁的瓶颈,大多都是抱怨一下,再日复一日,等待着新坑,等待着赏识。其实,大家应该向我学习,做好自己就好,赏识那是领导的事情。我在某大行总行,也算资深经理,业务骨干,领导是认可的,业务那是独挡N面的,甚至有时候也飘飘然,贵行在这个条线这个方面的事情,怎么可能是我一个人?好牛逼。但实际上,屁股决定脑袋,我又能决定多少事情呢?只是这个岗位而已。我干工作从不推诿,从不抱怨,像见了美女的色狼一样时刻从各种工作中汲取知识和经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万一我离开了这个岗位,我有什么价值?这是我的心态。如果没有资源,就只能让自己的能力成为一种资源,小人物要对自己有定位,说白了,你都是屌丝了,如果还没有个好心态,那那不得郁闷至死。这个时节是跳槽旺季,也有猎头来挖角,薪酬也开到了80、100,我没去。为什么,大牛呢,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不要随波逐流,让我为大行再贡献两年青春!嘤嘤,嘤嘤……可耻的取匿了。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莫道寻常[mdxunchang]。混迹银行,行走在业务与风险之间,这里没有干货,也没有私货,每一篇都是思索与感悟,于寻常处探索真知,踟蹰独行,吾道不孤。
没那么严重,努力是必须的,也看运气。不努力到比别人牛掰,啥都谈不上。在支行,入行有关系型有资源型,做得好的都是二合一型。有了积累往后才走的稳。其实从读书开始,拼的某些东西都类似,体力,学习能力,文笔、语言等等。无非有多努力多付出的心,又有支持这些的体力精力智力耐力,关键时刻顶得住靠的住,然后有明显的绩效,等等,后续提升都是水到渠成。像跑一场障碍马拉松。总有人努力的看似不太费力。
看地方,一线城市相反不需要太多关系,地方越小越需要靠关系。本人在深圳,有关系的算是锦上添花,但是你需要自己是那个锦。
第一名的答案太鸡汤了 银行围城啊
我就讲讲五大行关系党的情况吧。首先关系党们并不是说有多快的升迁速度,而是会在总行各个部门、省市分行的中后台部门。这些工作岗位是轻松安逸的,没有各种营销压力与指标。除却少数继承衣钵的孩子,就会在那里呆一辈子了。大腿们会倾向于把关键岗位给有能力的心腹而不是没有能力的关系户,毕竟在铁的关系也比不上自己的仕途。再讲两个人吧。其中一个是某国有股份行的客户经理,她刚从海外留学回来,是某个金融机构的领导的关系户,她的大腿拜托我们把一个项目的监管户放给她做,可以为她争取到两年以亿计的存款。但是她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最后找了别人做。另外一个是魔都某四大行的朋友,工作能力非常强但缺乏银行内上层领导的关系,ta工作四年提到了某大网点的副行长,但ta自己说支行的副处处长就是自己的天花板了,所以在刚提完网点行长(科级)后就跳槽了。利益相关:魔都投行狗,喵。
看了很多答案 觉得大家野心都很大啊 动不动就是要进入省行,一级分行
在县市支行当个领导也不错啊
我是13年入职某四大的 柜员做了一年半 目前转到网点客户经理做个人贷款(我们这一届进来16个 目前为止辞职3人 升职两人 另外一个女孩子做了业务顾问 就是非现金区卖理财的那种)这么说吧
在我所在的这种小地方升迁还是挺看关系的,我舅舅做企业的,在当地还算有点实力
同个圈子里的基本上都是大老板 行长 局长甚至 副县长之类,另外那个女孩她爸是公安局的某大队副队长 反正一波人里是我跟她关系相对突出点吧
小地方还是比较看关系
再往上得看你自身能力 像我们支行行长是关系户 能力也很强 属于很会来事的那种 副行长是柜员一步步做上去的 业务知识挺扎实 做事比较谨慎 胆子呢也小些 我要说的是 在银行里如果你没关系 可能柜员做的时间长一些 但是当你从柜员出来后 你真的有能力 领导看到了 是完全会重用你的 比如后期升你到网点主任 当然网点主任可能很多人都看不上吧
作为一名在国有银行省分行工作的普通员工,我表示一楼的回答太鸡汤!不要说升职了,就是去省分行前台部门做普通员工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国有银行人特别多,我所在的部门一百来人,论学历,部门招年轻人的门槛是名校海龟硕士以上,论资历,工作十多年还是普通员工的一抓一大把。想到做到副处级,绝对不是一楼所说的努力就可以的!而且省分行,不像支行一样自己去营销,大部分是管理岗位,有些岗位就是每天做各种各样表,就算你把报表做成一朵花,也就那样!
第一名的回答挺振奋人心的,但是实际上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二级支行网点主任,事实上算不得银行核心系统员工,只是销售员罢了。其实不想说的太刻薄但是现实就是如此,如果35之前没有在省分提拔为副处,那后面就不要想更高的升迁了。对于绝大部分进入银行工作的人基本就是从柜员到客户经理这样做起来,到网点主任就到天花板了,想去一级支行或者省分基本没有可能,到了天花板之后剩下的职业生涯差不多就定型了,就是在各个银行练间随着待遇的变动来回跳而已,或者就跳出银行体系,这个不在讨论内。当然要额外说一句销售的收入上不封顶,如果做到出类拔萃傲视群伦N多大客户都离不开你就指着你一路升上去是可能的,当然这么牛逼的销售员如果不是背景帝的话就得是人中龙凤了。但是讨论升迁的话…以一省为例,一个省分差不多是会有一个副行长是从柜员起步一步步做完大部分岗位主要负责零售柜台业务的,但是这样的副行长只有一个,所有柜员起步的员工按部就班机遇能力缺一不可,然后就看到这顶了,这个过程里面无穷无尽的大坑小坑明争暗斗,还有年龄坎,学历坎,想脱颖而出我自己想想就觉得瘆的慌;然后全国省分的所有这些副行长中,会出现一个幸运儿进入总行担任一个部门一把手作为总行零售业务副行长的储备,这还是比较好的情况,通常总行副行长里,比较少柜员出身。因为柜员是绝大部分银行员工的绕不开的出身所以专门说一下。银行系统内部,第一,看出身,也就是你进入银行之后第一个从事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上限(程序性的三个月到半年柜员不算),对于进银行就是柜员并且没有短时间内跳到核心岗位的的同学,就别想着升迁了。那么就来看这些可能上限比较高的出身岗位,实际上基本内部消化和推荐;第二,在这些岗位上的人,同样面对各种激烈的竞争,压力,还要看机遇,看领导,看能力看成绩,一样非常难。以上其实都是吐槽发泄负能量,各位看官见谅。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非常难的,能做起来的都只是一小波人而已,其实说到最后,在银行里,升迁这个事,就压根别想他,升到顶又怎么样,金融行当,还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一行三会,有几个中央委员?在这个行当别绞尽脑汁的升迁了,多赚钱早日财务自由退休享受生活是正理。没想到有这么多赞啊,谢谢诸君,以上回答我不打算修改了,就当是任性的吐槽了,但是看到了 的回答,觉得有必要加两句,因为我的回答着实对于提问者没有什么帮助太负能量了。对于在系统内打算长久工作并且没有更多助力的同学来说,努力是必要且必须的,只有努力的人才能有更多机会,也许下一个机会就轮到你了呢?但是希望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醒的认识,不要太把升迁与否当做评论自己职业生涯的首要标准,因为升迁与否外力太多。还是我答复中的最后一句话,在这个行当,别过多的考虑升迁,依托银行这个资金流动信息和风险配置信息都先人一步的平台,努力理财,想办法多赚钱早日财务自由是王道,与此同时,努力工作,努力思考对于多赚钱早日财务自由是有百里无一害的。语尽,谢观。
很难而且越来越难(特指股级以上职位升迁)。银行人事没有某几位答主说的那么黑暗,不至于连转岗对公都搞内定,资源型和技术型确实都各有上升空间(实际上纯资源型人才的玻璃天花板只到副处级)。但是银行升迁除了努力以外,还需要很多运气,更需要前几年银行机构扩张的大势带来的新位置。现在三期叠加新常态,银行急剧扩张期已过,而领导们和储备干部们都还很年轻,给新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银行圈的中上层生态位已经被填满了,剩下的蛋糕太小,怎么分都很难轮到你。我不支持魏衡先生的答案,因为银行升迁难度越来越高,他的指引会给新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其中绝大部分不会实现。我对他回答里赵包包朋友的评论尤其感同身受。不客气地说,网点主任或者说二级支行行长职位并没有进入真正的管理层,卡中心的第三方出身和非核心业务条线履历也让他很难在体制内继续上升了,他的个人说明其实是玻璃天花板。他突破天花板难不难?业内懂的自然懂。我支持排名第一的匿名答案,新同行可以参照判断自己的可期望上升空间。银行上升过程中,出身确实非常重要,是不是官二代,是不是总行出身,是不是分行出身,哪个条线出身都决定了你的晋升速度与天花板高度上限。如果你不幸跟我一样没有客户资源,情商也不够高,只靠技术能力想要进步的话,你需要平时表现出做事靠谱的一面,多交朋友,顺势而为,切忌公开抱怨或过早投靠派系。即使做到这些成功学要求也未必成功,而你可能已经失去最宝贵的青春。我比较悲观地认为未来十年内股份制银行中层以上职位的大门正在迅速关闭,银行职业的性价比正在急剧降低,07-09黄金一代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有些朋友责备我说眼光太高,说就算柜员调会计主管也算升迁。如果目标限定在这样的话,我认为这并不需要特殊攻略,只需要靠个人努力和坚持,退休前就一定能达到,新同行不要被“我爸爸”“我叔叔”那几个答案误导——银行人从来都是成功能列出一百个自身优异素质,而失败只会归结于外部环境恶化的。但我还想说首先大部分基层(四大科级有审批权的支行长除外,主要对应国有小行)及以下员工的收入达不到S1标准一狗,定这么低的目标很难实现家庭的阶级跃升;其次我见过银行中年员工被勒令辞职,衣食无着也没有其他生存技能的惨景,至今心有余悸。即便以我的微小职权,要压制底层职级也很容易,我无法在余生里忍受这种人为刀俎的不安全感。我不提外资行晋升难度的原因是,在普通员工以上职级的待遇以及核心业务竞争力上,外资行远远不如本土银行,非主流不优秀;而网络金融和新民营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完全唔够秤,他们不是合适的对比对象。银行怪兽一样的体系吞噬了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和青春,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走到较高的位置,大部分人都只能默默无闻。银行之于个人发展最大的劣势就在于空间有限而人才过剩,员工985起步,人人得到机会都能独当一面,你很难在竞争中给高层特殊印象脱颖而出。银行与政府一样,需要花5-10年的时间全力投入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个幸运儿。如果一直没有机会,等你老了也没有精力和能力重新选择。抬头看看你那些30、40多岁的普通同事,他们真的很差劲吗?职业生涯中的各种际遇巧合不是努力就能替代的。我曾经不小心毁掉了两位新员工的职业生涯,也有机会对一些人的升迁作出影响,但是焦躁不安地等待党委决定的时候,我还是感觉自己就是一颗借助大行星引力不断加速的渺小探测器,随时都会被撕碎,各种焦虑和求不得真是只能冷暖自知。归根到底,在体制面前我们都是灰尘,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
校园招聘进某国有银行,做柜员快两年了~依旧觉得升职希望渺茫~去年竞聘了一次客户经理,传闻早已内定了人选,后来公示出来果然是那么几个人~顿时觉得社会黑暗了
算是在银行大院长大的孩子。不过是曾经的信用合作社,现在的农村商业银行。
只拿我看到的说,两种人比较容易升迁。一,有能力,每个月拉存款的业务都能超额完成。这也侧面说明他的客户网特别广,社交关系牛逼。二,有关系,不论是和董事长还是和人事部经理,只要和高层领导有一定的关系,自己的能力也不是特别差,从刚进去做实习生到二级支行行长,只需要两年。
我也曾亲眼见证一个刚实习的姑娘,三年时间做到办公室主任,级别相当于支行行长。至于她靠的是能力还是关系,我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在小城市的银行,升迁绝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中国的传统就是,讲人情,这在哪里都适用。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派遣制员工转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