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支援部队编制里有的单位有旅编制有的没有,团直接上级就是师,咋回事?

解放战争中为什么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兵力多以旅为基本作战单位? 解放战争中为什么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兵力多以旅为基本作战单位? 09-05-09 & 解放战争中旅建制与师建制的区别主要在实际兵源的人数。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成立较大人数的师建制,一般中央部队能够有足够的兵源建立师建制的部队,地方部队的人员一般比较适合人数较少的旅建制。一个旅比一个师少一个团左右,而一个标准师是10000人,所以旅人数大约在7000人左右。具体建制是根据部队具体的组建历史而形成的,比如:国民党的某些旅建制部队多数是地方保安团等杂牌部队经过整合而成的,要凑齐一万人的师级部队并不容易,而且,对于国民党中央而言,也不希望吃军饷的地方军阀的杂牌军壮大,威胁中央军的统治地位,因此,对于地方部队一般以旅、保安团等方式组建抵御红军和后来的八路军、解放军。中共一方也大致如此,皮旅就是属于较大的地方部队,由于人数最多只有数千人,不可能成立师建制,人数不足勉强提高建制会使班排的人数锐减,不适合整体作战。如果发生战斗减员会产生官多兵少的状况,不利于作战的实际需求。在解放战争中,机动作战和游击作战中旅作为人数恰当的建制,在很多局部战斗中非常常见,但是,对于后期大兵团作战,如三大战役中,主力就不可能是旅这种小建制的部队,而是师为基础的兵团作战。旅作为建制一般多出现在人数较少的地方部队或游击部队、特种部队的建制上。#####################“集团军”(正军)以下设“师”(正师)或“旅”(副师);师以下设团,团以下设营;旅以下设营不设团一般两种建制: 师建制:军 - 师 - 团 - 营 - 连 - 排 - 班 旅建制:军 - 旅 - 营 - 连 - 排 - 班在解放军部队里边,一个连一般有三个排组成.而一个排一般有三个班组成,一个班一般有十个人左右.所以这样算来,一个排有30人左右.再加上炊事班,通信员,司务长,三个排长、副连长、连长、指导员。大约在120人左右。 在武警内卫部队中,尤其是在武装守卫重要建筑等守卫部队,每个中队的兵力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武装守卫桥梁的武警中队,要按照桥梁的长短来分配兵力,有的中队有三到四个排,但是有的中队只有两个排。所以人数也就不一样了。 #######################解放军陆军步兵中营以及营以上单位建制大致如下: 一个营配有四个连左右,人数大约在500人左右;一个团配有三个营,一个标准团人数事1500人;一个师包括五到六个团,再加上隶属于师后勤处的二线非战斗单位,隶属于师侦察处的特种侦察连、雷达站等,再加上师部以及其他单位,所以这样算来一个师是一万人左右,而一个标准师的兵力也就是一万人。一个旅比一个师少一个团左右,而一个标准师是10000人,所以旅人数大约在7000人左右。每个军的兵力是不一样的,重点的快速反应部队,比如说三十八军曾辖三师二旅;而西部的一些军有的曾经只辖三个旅。现在我军在1985年裁军以后组建了合成化集团军,每个军大都包括坦克旅、高炮旅、陆航团(陆军航空兵部队)等合成化兵种。所以人数都是不一样的。 还有我军现在也在实行师变旅,这也是在裁军后为了适应新的军事变革,比如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白色起义的红军团,现驻辽东的原隶属于64军的191师,在裁军后就变成了191旅。但是有些兵种,比如说二炮就都是旅级建制。另外,现在有的旅是副师级单位。 以前的部队编制大都是“三三制”,我军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之后组建了合成化的集团军了,所以现在的部队已经不是“三三制”了,但是我还是给你介绍一下以前关于“三三制”,给你做一个参考。 “三三制”指每个上一级单位由三个下一级单位组成。 军队编制随着军队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中华民国时期,进一步改革军队组织编制,陆军实行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序列编制和“三三制”的编制原则。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部队分散于各革命根据地,组织规模不同,编制装备不一,一般按军团、军、师、团、营、连、排、班的序列和“三三制”的原则编制。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规模不断扩大,武器装备明显改善。1948年11月,全军实行统一的编制,纵队改称军,军之上设兵团,其下统一按师、团、营、连、排、班序列和“三三制”原则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阶段。在部队编制上,按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分别确定陆军、海军、空军以及第二炮兵的编制序列和各级建制单位的名称,几经改革,形成了利于作战、便于管理的比较科学的合成军队的编制。世界其他国家军队的编制也都经历大体相同的发展过程。冷兵器时代,军队编成主要有车兵、步兵和骑兵,编制与通常的作战方式——密集方阵紧密相联。15世纪以后,随着火器的大量使用,在欧洲,步兵成为主要兵种,连、营、团、旅等成为正式的编制单位。17~19世纪,许多国家军队分为正规陆军和海军。陆军中,炮兵和工程兵成为独立兵种,部队出现师、军等编制单位。20世纪初,飞机出现并用于军事,很快产生新的军种——空军。之后,新的军种、兵种不断出现,军队编制日趋复杂,并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班,由若干名士兵编成的军队最基层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排。设班长,由军士担任。一般在排的编成内遂行任务。班的编制人数,根据所担负的任务、配备的武器装备和便于管理、指挥的原则确定。 排,由若干个班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连。为战术小分队。设排长,由军官或士官充任。一般在连的编制内遂行任务。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区分为步兵排(摩托化步兵排、装甲步兵排、步兵战斗车排)、坦克排、炮兵排、工兵排、侦察排、雷达排、通信排、修理排、汽车排、勤务排等。 连,由若干个排(或班)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营。为基本战术分队。一般在营的编成内遂行任务。直属团以上单位的连称独立连,多担负技术和勤务保障任务。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分为步兵连(装甲步兵连、摩托化步兵连、机械化步兵连)、坦克连、炮兵连、导弹连、工兵连、通信连、防化连、侦察连、雷达连、电子对抗连、汽车连等。 营,由若干个连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团和旅。为高级战术分队。一般在团或旅编成内遂行战斗任务。直接隶属于师以上单位的营称独立营,多遂行战斗勤务、技术勤务和后勤保障任务。按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步兵营(摩托化步兵营、机械化步兵营)、坦克营、炮兵营、导弹营、空降兵营、电子对抗营、工兵营、通信营、雷达营、防化营、汽车营等。战斗营通常辖3-5个战斗连及战斗、勤务保障分队。设有营部,有的国家军队的营设司令部,编有参谋长和参谋。 团,由若干个营(或连)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师(或旅)。直属于军(集团军)以上单位的称独立团。为基本战术部队,是具有一定职能和权限的教育训练、行政管理单位。设有领导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分队。由统帅部授予番号和军旗,有的还有自己的独特标志。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区分为步兵团(摩托化步兵团、机械化步兵团)、坦克团、炮兵团、航空兵团、空降兵团、导弹团、工兵团、通信团、防化团、雷达团、汽车团等。通常在师或旅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 旅,由若干个营(或团)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师或集团军(军)。为战术兵团。设有领导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分队。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步兵旅、坦克旅(装甲旅)、炮兵旅、反坦克旅、高炮旅、防空旅(防空混成旅)、战术火箭旅(导弹旅)、空降旅(伞兵旅)、工兵旅、舟桥旅、海军陆战旅、航空兵旅、雷达旅等。 师,由若干个团(或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部队、分队。通常隶属于集团军或军。为基本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按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区分为步兵师(徒步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机械化步兵师、山地步兵师、重装步兵师、轻装步兵师)、坦克师(装甲师)、炮兵师、高射炮兵师、防空师、空降师(空降兵师)、航空兵师、空中突击师、海军陆战师(海军步兵师)等;按战备程度的不同,有满员师、简编师、架子师、动员师等。师是构成战略战役军团的基础,也是计算战略战役力量对比的基本单位,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军队作战实力的主要标志。 军,由若干个师(或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区、方面军。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部队、分队。为战役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陆军军(步兵军)、坦克军、空军军、空降军等。 集团军,由若干个军(或师)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区或方面军、集团军群。设有领导指挥机关,并直辖一定数量的战斗、勤务保障旅(团)、营。为基本战役军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战役作战任务,亦可独立担负作战任务。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区分为诸兵种合成军团(有的称野战集团军)、坦克集团军、空军集团军、防空集团军、战略火箭集团军等。集团军通常在战时编设。一个国家的军队平时是否编设集团军,主要取决于军队规模、领导指挥体制、作战方式和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因素。平时编设集团军的国家,集团军一般为部队的最高编制单位,战时则可为方面军(集团军群)编成的基础。集团军通常编制不固定,规模有大有小,一般依据集团军的性质、战役使命、所担负的任务、战区的地理环境和敌方军队的编制等条件而定。 方面军,由若干个集团军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隶属于统帅部或战区。设有领导指挥机关。为诸军种、兵种合成的战略战役军团。通常在战时组建,其编成主要视作战方向的战略地位、战场容量、敌方可能投入的兵力和己方兵力情况及作战企图等因素而定。一般能独立地进行一个战役方向的作战,还可与其他方面军共同进行数个战役方向或一个战略性战役方向的作战。有的国家的方面军还可用于完成陆战区一个战略方向或数个战略性战役方向任务。建立方面军的目的在于对重要方向上作战的部队实施统一指挥,使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作战任务。有些国家将与方面军性质、任务、编成相类似的军队组织称集团军群。 二、 陆军的编制从小到大一般是: 班、排、连、营、团、旅、师、军、集团军、方面军等 一个步兵班一般为9-12人,一个步兵连一般辖三个班 但是再往上随着其它专业兵种编入,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很难一概而论 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各部人数往往超编,属于特殊情况 我军革命战争期间曾编制有纵队、兵团、野战军,分别相当于军(或者师),集团军和方面军 我陆军现在的编制已经简化,一般为: 班、排、连、营、团、旅、师、集团军,之上还有大军区,军兵种(海空军和二炮,正大军区级),总部,中央军委的组织机构 其中旅一般直属于集团军,集团军是由以前的军改编而成,和前述的集团军不同 各级编制和机构的军事领导为班长、连长……师长、集团军司令、军区司令等,其中班长不是军官 连以上各级编制和机构的政工领导为指导员(连)、教导员(营)、政委(团以上)等 总部首长包括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及总后勤部部长(正大军区级)、总装备部部长(正大军区级) 全军最高同统帅是中央军委主席 相应的现在军官的职务等级区别为正、副大军区级,正、副军级,正师级,副师(正旅)级,正团(副旅)级,正、副营级,正、副连级和排级 中央军委主席不授军衔,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授上将,之下各级军官以职务等级为依据授予军衔 正大军区:上将、中将; 副大军区:中将、少将; 正军:少将、中将; 副军:少将、大校; 正师:大校、少将; 副师(正旅):上校、大校; 正团(副旅):上校、中校; 副团:中校、少校; 正营:少校、中校; 副营:上尉、少校; 正连:上尉、中尉; 副连:中尉、上尉; 排:少尉、中尉。 上表中前一个为主要军衔,后一个为次要军衔 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1,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 2,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 3,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4,兵:上等兵、列兵。 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兵:服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授予列兵军衔;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晋升为上等兵军衔; 初级士官:义务兵服现役期满,被批准为第一期士官的,授予一级士官军衔;第一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二期服现役的一级士官,晋升为二级士官军衔; 中级士官:第二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三期服现役的二级士官,晋升为三级士官军衔;第三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四期服现役的三级士官,晋升为四级士官军衔; 高级士官:第四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五期服现役的四级士官,晋升为五级士官军衔;第五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六期服现役的五级士官,晋升为六级士官军衔。 武警部队的警衔与解放军军衔类似。其中武警司令员、政治委员为正大军区职,授上将警衔,资浅授中将警衔。以下类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衔分为五等13级 第一等:总警监、副总警监(2级) 第1级:总警监,授予正部级警官(公安部部长、正部级的副部长); 第2级:副总警监,授予副部级警官(公安部副部长、政治部主任、纪检书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部级的厅局长); 第二等:警监(3级) 第3级:一级警监,正厅级(公安部部长助理、厅长); 第4级:二级警监,正厅级、副厅级; 第5级:三级警监,副厅级、正处级; 第三等:警督(3级) 第6级:一级警督,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 第7级:二级警督,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 第8级:三级警督,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科员; 第四等:警司(3级) 第9级:一级警司,正科级、副科级、科员、办事员; 第10级:二级警司,副科级、科员、办事员; 第11级:三级警司,科员、办事员; 第五等:警员(2级) 第12级:一级警员,办事员; 第13级:二级警员,办事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红军没有旅的编制,师下辖团。 改为八路军后有旅的编制,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也有了旅的编制。 抗战胜利前夕各根据地将部队组建成更多的旅(一个旅2~3个团),后来又将若干旅组成一个纵队。而山东军区则将主力部队组建成师(辖3个团),相当于其他根据地的旅。 解放战争爆发后,西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和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都采用的纵队-旅-团的编制。而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受原来山东军区的影响,采用了纵队-师-团的编制,他们的师相当于其他野战军的旅。这样的旅或师人数有4000至1万多不等。 国民党军从1938年开始取消了旅的编制,师下辖3团。抗战胜利后1946年根据国共谈判整军方案,国民党军需要将100多个军缩编为90个师。为了应付国内外舆论,同时也是为了精简臃肿的部队,国民党军将军改为整编师,师改为整编旅,一个整编旅辖2个团,满员编制人。至内战爆发,国民党军只完成了对黄河以南部队的整编,黄河以北各部队仍然是军-师-团的编制。 1948年秋,国民党政府决心扩军500万,为此将整编旅改为师,辖3团,满员编制1万人。 1949年解放军统一编制,旅改为师。一个师辖3个步兵团,加炮兵等,有1万多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因为当时军、师比较乱,国民党军的整编师人员和战力都超过了军,如张灵甫的整编74师。解放军有军、纵队、师等建制,也是多少不等,相同建制,四野比一野的要大。所以多以旅为基本作战单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部队的编制是怎样的?(班,排,连,营,团,旅,师,军) 如题,部队的编制是怎样的?(班,排,连,营,团,旅,师,军) 讲普遍的。班10个人以下。排3个班、30人左右。连3个排、100人左右。营3个连、350左右。团3个营、加后勤、团部1200人左右师5个团、7500人左右。集团军3个师、加其它部队。35000人左右。军区至少2个陆军集团军、加其它部队。30万人左右。 各个国家军队的编制及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编制有区别。
详细说来,我军目前的摩托化步兵师的完整编制是这样的:
班:3个战斗小组各3人共9人,一挺班用机枪2人,全班共11人(现在改进型为2个战斗小组及班用机枪组、榴弹组共10人或9人);
排:3个班共33人,火力班8人(重机枪、火箭筒),排长1人,副排长(属于士兵范畴,不是军官)1人,全排共43人.
连:三个排126人;火力排(60MM迫击炮班8人、反坦克炮班8人、重机枪班8人及排长、副排长各1人)26人;连部共20人:正副连长、指导员、文书1人、卫生员2人、号手1人(有些部队没有了)、通讯员4人、勤务兼连部警卫2人、炊事班6人。全连共172人.
营:3个连516人;炮兵连92人;警卫排35人;1个榴弹发射器排24人;1个轻型反坦克导弹排24人;通讯排26人;营部首长、警卫人员、其他参谋支持人员共32人,全营共749人。
团:3个营2247人;炮兵营540人;运输、修理及增援营460人;警卫侦探排46人;通讯排26人;卫生连42人;团部首长、警卫、参谋、机关等共86人。全团共3447人。
师:3个团10341人;师属坦克团2230人;炮兵团1870人;防空营340人;通讯营250人;师属工兵营、侦察营、防化营(连)、电子对抗营(连)、运输、修理及支援营、炮兵指挥连、防空指挥连、警卫调整连、师医院等直属队共计1600人左右;师首长、机关、参谋、警卫及勤务人员等170人。全师共计约16800人.
实际上,各国步兵师编制基本差不多。美国一般在15500人至18000人,前苏联在1人.
另外摩托化步兵师机械化步兵师装甲师两栖机械化步兵师之间的大的编制基本一致但小的组成有差别但各师之间的人数差别在1500人以内(原来的乙等师以下的师及非步兵师的师除外). 一个班大约由十名战士;一个排由三个班组成。一个连由三个排组成,加上连长、指导员等干部,有的连还配有炊事班,人数大约在120人左右。一个营配有四个连左右,人数大约在500人左右;一个团配有三个营,一个标准团人数事1500人;一个师包括五到六个团,再加上隶属于师后勤处的二线非战斗单位,比如养殖场等,隶属于师侦察处的特种侦察连、雷达站等,再加上师部以及其他单位,所以这样算来一个标准师是一万人左右。一个旅比一个师少一个团,而一个标准师是10000人,所以旅人数大约在7000人左右。每个军的兵力艘是不一样的,重点的快速反应部队,比如说三十八军辖三十二旅;而西部的一些军有的只辖三个旅,所以人数都是不一样的。
还有我军现在也在实行师变旅,这也是在裁军后为了适应新的军事变革,比如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白色起义的红军团,现驻辽东的原隶属于64军的191师,在裁军后就变成了191旅。但是有些兵种,比如说二炮就都是旅级建制。师和旅一般来说是一个级别的,但是现在有的旅是副师级。
以前的部队编制大都是“三三制”,我再给你介绍一下以前关于“三三制”是怎么来的。
“三三制”指每个上一级单位由三个下一级单位组成。
军队编制随着军队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中华民国时期,进一步改革军队组织编制,陆军实行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序列编制和“三三制”的编制原则。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部队分散于各革命根据地,组织规模不同,编制装备不一,一般按军团、军、师、团、营、连、排、班的序列和“三三制”的原则编制。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规模不断扩大,武器装备明显改善。1948年11月,全军实行统一的编制,纵队改称军,军之上设兵团,其下统一按师、团、营、连、排、班序列和“三三制”原则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阶段。在部队编制上,按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分别确定陆军、海军、空军以及第二炮兵的编制序列和各级建制单位的名称,几经改革,形成了利于作战、便于管理的比较科学的合成军队的编制。世界其他国家军队的编制也都经历大体相同的发展过程。冷兵器时代,军队编成主要有车兵、步兵和骑兵,编制与通常的作战方式――密集方阵紧密相联。15世纪以后,随着火器的大量使用,在欧洲,步兵成为主要兵种,连、营、团、旅等成为正式的编制单位。17~19世纪,许多国家军队分为正规陆军和海军。陆军中,炮兵和工程兵成为独立兵种,部队出现师、军等编制单位。20世纪初,飞机出现并用于军事,很快产生新的军种――空军。之后,新的军种、兵种不断出现,军队编制日趋复杂,并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班,由若干名士兵编成的军队最基层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排。设班长,由军士担任。一般在排的编成内遂行任务。班的编制人数,根据所担负的任务、配备的武器装备和便于管理、指挥的原则确定。
排,由若干个班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连。为战术小分队。设排长,由军官或士官充任。一般在连的编制内遂行任务。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区分为步兵排(摩托化步兵排、装甲步兵排、步兵战斗车排)、坦克排、炮兵排、工兵排、侦察排、雷达排、通信排、修理排、汽车排、勤务排等。
连,由若干个排(或班)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营。为基本战术分队。一般在营的编成内遂行任务。直属团以上单位的连称独立连,多担负技术和勤务保障任务。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分为步兵连(装甲步兵连、摩托化步兵连、机械化步兵连)、坦克连、炮兵连、导弹连、工兵连、通信连、防化连、侦察连、雷达连、电子对抗连、汽车连等。
营,由若干个连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团和旅。为高级战术分队。一般在团或旅编成内遂行战斗任务。直接隶属于师以上单位的营称独立营,多遂行战斗勤务、技术勤务和后勤保障任务。按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步兵营(摩托化步兵营、机械化步兵营)、坦克营、炮兵营、导弹营、空降兵营、电子对抗营、工兵营、通信营、雷达营、防化营、汽车营等。战斗营通常辖3-5个战斗连及战斗、勤务保障分队。设有营部,有的国家军队的营设司令部,编有参谋长和参谋。
团,由若干个营(或连)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师(或旅)。直属于军(集团军)以上单位的称独立团。为基本战术部队,是具有一定职能和权限的教育训练、行政管理单位。设有领导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分队。由统帅部授予番号和军旗,有的还有自己的独特标志。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区分为步兵团(摩托化步兵团、机械化步兵团)、坦克团、炮兵团、航空兵团、空降兵团、导弹团、工兵团、通信团、防化团、雷达团、汽车团等。通常在师或旅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
旅,由若干个营(或团)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师或集团军(军)。为战术兵团。设有领导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分队。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步兵旅、坦克旅(装甲旅)、炮兵旅、反坦克旅、高炮旅、防空旅(防空混成旅)、战术火箭旅(导弹旅)、空降旅(伞兵旅)、工兵旅、舟桥旅、海军陆战旅、航空兵旅、雷达旅等。
师,由若干个团(或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部队、分队。通常隶属于集团军或军。为基本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按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区分为步兵师(徒步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机械化步兵师、山地步兵师、重装步兵师、轻装步兵师)、坦克师(装甲师)、炮兵师、高射炮兵师、防空师、空降师(空降兵师)、航空兵师、空中突击师、海军陆战师(海军步兵师)等;按战备程度的不同,有满员师、简编师、架子师、动员师等。师是构成战略战役军团的基础,也是计算战略战役力量对比的基本单位,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军队作战实力的主要标志。
军,由若干个师(或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区、方面军。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部队、分队。为战役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陆军军(步兵军)、坦克军、空军军、空降军等。
集团军,由若干个军(或师)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区或方面军、集团军群。设有领导指挥机关,并直辖一定数量的战斗、勤务保障旅(团)、营。为基本战役军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战役作战任务,亦可独立担负作战任务。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可区分为诸兵种合成军团(有的称野战集团军)、坦克集团军、空军集团军、防空集团军、战略火箭集团军等。集团军通常在战时编设。一个国家的军队平时是否编设集团军,主要取决于军队规模、领导指挥体制、作战方式和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因素。平时编设集团军的国家,集团军一般为部队的最高编制单位,战时则可为方面军(集团军群)编成的基础。集团军通常编制不固定,规模有大有小,一般依据集团军的性质、战役使命、所担负的任务、战区的地理环境和敌方军队的编制等条件而定。
方面军,由若干个集团军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隶属于统帅部或战区。设有领导指挥机关。为诸军种、兵种合成的战略战役军团。通常在战时组建,其编成主要视作战方向的战略地位、战场容量、敌方可能投入的兵力和己方兵力情况及作战企图等因素而定。一般能独立地进行一个战役方向的作战,还可与其他方面军共同进行数个战役方向或一个战略性战役方向的作战。有的国家的方面军还可用于完成陆战区一个战略方向或数个战略性战役方向任务。建立方面军的目的在于对重要方向上作战的部队实施统一指挥,使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作战任务。
有些国家将与方面军性质、任务、编成相类似的军队组织称集团军群。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铁雄心3部队编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