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为什么对古代文学 知乎感兴趣知乎

你为什么学文学?
160 个回答
因为人只能活一辈子太可惜了呗,我要活一万次。
想穷得更有诗意一些。
只想说一下我为什么学文学。当年,我那英俊潇洒有远见的爹从部队退伍回来之后,不仅带回来了一身威武雄壮的肌肉,还带回来两大麻袋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书,整整齐齐地码在家里,装满了一整个书柜。一年之后,我爹的姨妈从广电总局退休,于是给她疼爱的外甥寄来两大箱文学理论书籍,又装了大半个书柜。于是1992年我诞生之际,迎接我的除了外面的世界,还有安安静静地呆在书房里的另一个世界。作为一个天生智障的妹子,我和数学之间完全没有感情可言;并且,作为一个天生智障的妹子,我在童年时代必定是一个自闭的宅货。所以感谢我的智障,我在小学三年级之前看完了三卷本四大名著,以及《简·爱》、《汤姆大伯的小屋》、《牛虻》、《契诃夫文集》、《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等一些最基本的文学名著。《红楼梦》是我的世界启蒙,哲学启蒙,诗学启蒙,当然最重要的,是我的性启蒙。那一年过年,我和我那同是红迷的舅舅最爱做的事情,就是互报正副十二钗的判词,然后互猜其所指。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貌似是学过了一篇讲桂林的课文,语文老师让我们当堂写读后感,应该是因为惦记着一会儿中午放学去外婆家吃饭,我五分钟写完了一首押韵的五言诗交给老师就滚蛋了。据我妈说,那天下午她来接我的时候遇到了那位语文老师,语文老师亲切地握住了我妈的双手并说了一句影响了我整个人生的话:“你的孩子太适合搞文学了。”初中的时候,情商陡增,于是买了一书柜的郭敬明安妮宝贝张悦然亦舒,外加几本村上春树,带来的后果就是智力丝毫没有得到任何开发。于是初二的时候每次的周记都一片少女情怀总是湿的景象,谁知道那个语文老师还很喜欢,现在想起来,我觉得,原来这位壮汉语文老师的内心也是一位少女啊。初中的班主任是一个暴君,不允许我们看课外书籍,但这并不妨碍我在初中的时候看完又一波外国名著。高一的时候,给暗恋的男生写过一封情书,当然以我的胆量并不打算真正给对方,只敢偷偷夹在自己的书里。最后阴差阳错莫名其妙地不仅被对方,还被全班同学传阅了,最后对方略带腼腆地站到我面前,低头来了三个字:“看不懂。”那段阴暗的时间,我靠着每天埋着头看海子的诗度过。高中时,写作文依旧尽情挥洒湿润的情怀,然后被语文老师叫去办公室批斗,从此之后只敢写八股文。那时候,下晚自习回到家已经是很晚很晚了,被数学试卷搞到心烦意乱,于是干脆扔了笔躺在床上看书,一本《梅里美小说》足以让我好眠。即使是写高考八股文,我也会引用两句切·米沃什的诗句当题记,我那壮烈而满溢的情怀正在拼命挣脱八股的束缚,说她壮烈,是因为最后她还是输给了那个名字里面带自己出生年份的暴躁的语文老师。到了高考报志愿那会儿,整个家族的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填报中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我的智障导致不能学和数学有关的专业,另一方面是因为我那英俊潇洒有远见的爹和天真烂漫女王范儿的妈觉得要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因此不加任何干涉。现在想起来,还是要感谢二老,他们并没有像其他的爹妈一样逼迫我学赚钱的专业,比如我爹,并没有像他其他的同事一样让我学会计将来毕业了好进银行,而是给我最大的自由去学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于是这样一直到了现在研一。前几天家庭聚会的时候,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我一天要被问上几十次“你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或者“这个专业毕业了能干嘛?”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的回答通常是:“我们研究福克纳、奈保尔、石黑一雄等。”而提问者通常都不认识这些人,于是望着他们疑惑的表情,我高冷一笑:“就是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的外国文学家。”于是提问者疑惑的眼神变成了尊敬,并通常伴有一声恍然大悟的“哦~厉害厉害,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都很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他们肯定没看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也不一定真的就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谁。后一个问题,提问者一般都是在第一个问题被我占了上风不甘心而提出的,而我的回答一般都是:“毕业了之后结婚啊,还能干嘛?”于是对方的注意力就会被我成功转移到婚恋话题上。这就是现在的人。我外公是一位诗人(古体),也是他们那个年代不可多得的文化人。每当我被其他亲戚这样那样的问题夹击时,他总会笑眯眯地摸着我的头说:”好好学,好好写,以后当大作家,大学老师,大文化人。”这就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差别。只有当你真正深入其中,你才懂得她的美。当然,很大一部分如今并不是因为喜欢文学才读文学的所谓的“文学人”除外。前几天和隔壁专业的学霸,也是本硕的同学(就是那个大胖子)谈论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之所以向往一个国家,不是它的技术在吸引我们,而是它文化的力量如此强大直抵内心。天朝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从领导到普通老百姓都看重技术优势所带来的金钱优势,而往往忽略了文化品味和修身养性。太多有钱势的人只能是土豪而满脸的精神贫瘠,这才是我们时代的风气,一代传一代,生生不息。”其实他后面还有“亡国灭种“四个字,这就是他可爱的地方。高中的时候做过一段摘抄,这段话,大概也是对我这篇长长长回答的最好概括吧。摘抄如下:
谢邀。难得,我一直以为知乎里中文系的人不多,这几天陆续认识了几个,没想到还有一个集合贴。我先说一下我的答案,这段之后跟题目关联便不大了。我喜欢文学,而且,文学使我有存在感,我能够跟古人对话,能够跟今人装X。我的自尊自信在文学世界中得到了极大增强,而且,我实在不知道,除了文学,我能干什么,虽然我一直自以为是,觉得世界广阔,还有太多我能做的事情。而大了说,文学是好的,中文是好的,其中有别一世界,身处其中,便成了自己,而再回到现世,情怀也不一样了。无论最初如何,我自己是离不了文学了=========================以下是个人经历,个人的=============================看了不多的几个答案,又想到自己与中文系的缘分,这个故事真的很长,而且真的没有意义。我之前也曾试图总结果自己的经历,但最后觉得,即使总结了又如何。我们面对着一个又一个岔路口,不停地放下才能前进,我不知道我为了中文放弃了什么,但因为中文我得到了不少。我曾经面对着很多路,或者说有很多路想走,想经历,但到最后,所能踏足的始终只有一条。借此,也算是缅怀当时的迷茫,
而未来,倘没有意外,依旧会迷茫一段时间。2008年,我高考成绩尚算不错,不过当时也没想过厦大,志愿这东西总是阴差阳错,在截止前差不多两个小时,我决定来厦大。之后,我第一志愿录取,进入厦大物理系。我一直以来都是理科生,初中时候参加过不少竞赛,高中也参加了数学和物理,虽然不算出类拔萃,但也取得一定成绩。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虽然我喜欢文学,但我讨厌政治课,也没怎么犹豫,便选了理科。而且解题的时候,我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我是一个农村孩子,家境一般,但自认为很聪明,悟性好——现在我也这么认为|||——到了高中,进了实验班,也就是重点班,却总离顶尖差一些,可因为自以为是,总是不肯用功,高二时候物理成绩一落千丈,只是刚过及格线。我自负而敏感,但觉得是在自己能力之内,必然想做好。高中时候便苦读物理,高考时候物理成绩不错,而专业便选了物理。然而进了物理系,我发现自己实在是太懒惰太颓废。大一上学期为了防止堕落,因而最后决定不带电脑,但是也并未因此而想着学东西,只是摆出学习的姿态而已。凭着小聪明,第一学期成绩尚可,然而我觉得,这不是我想学的东西,而且,我在这里不会有什么出息,没法证明自己,没有任何资本可以炫耀。所以我决定转专业。我喜欢文学,二年级开始想着写东西,之后也算是一直在写。而且小时候家里离城里书店很远,一年只在春节时候能去书店,那时候我捏着所有压岁钱,去买上那么两三本书,边走路边看。小时候看书也没得选择,随便什么书我都得反复看,也算间接培养了自己的敏感度,因而我一直受到语文老师欢迎。然而高考时候语文考试时候过于功利,加上紧张,想着套题来拿作文高分,以至于作文离题,至今无颜见语文老师。到了大学,真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图书馆,居然那么多书可以看,而且课程不满,教室距离图书馆也近,便没事待在图书馆三楼文学区,一本本地看,那时其实依旧有了转专业的想法。而到了下学期,一元微积分变成多元微积分,加之不喜欢老师,主要还是我的犹豫,于是决定转专业,破罐子破摔,干脆不读高数跟物理了。最后期末考试也没去。这里倒有个因祸得福的事,因为我翘课很多,只为了准备六级而经常听写VOA,英语底子便练出来了。我喜欢文学吗?喜欢。但我去中文真的只是为了文学吗?不是。当时的一个考量是,我需要找个好工作。中文系空余时间多,因而我能学学数学,学学英语,学学编程,学学经济,考个法律,考个注会,考个教师。当时的设想很美好,以为来了中文,本专业固不会差,而其他的我也有能力兼顾。是否有能力兼顾,我至今不知,然而进了中文,我的毛病便犯了,觉得学那么多有用吗?自己过得舒坦多好?中文多方便,看看书就行,为什么要把自己逼得那么苦呢?对于 的一些经历,实在是非常相似。我大二时候便是看书,因为修的课多,也确实不想逼自己,便只看有意思的书。而我的虚荣心又强,总想着闪光,老师推荐什么书我便读什么,求着在课堂发言能够压倒他们,而自己来中文也没白来,那时候真是没有自信,我有一定的哲学底子,便张口哲学闭口理论,现在想来,幼稚得紧。大三一年忙着保研,努力学习刷成绩,而大四保研成功,本来可以出去,但又安慰自己,留在厦大也挺好,老师熟悉,环境熟悉。现在看来,即使他们都是原来的,但其实已经太不一样了.而今研究生一个学期已尽,我正忙着课程论文,但现在又是,我想出国,又想工作,又想读博,宿舍堆着书,却看不下去。安慰自己这是过渡期,或许过一段时间真的会好吧。应该真的会好,也不能不好。
我曾经以为,文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后来我才发现,那是一面镜子。
我们有那种久经生活侵蚀但始终不愿放弃的人文情怀。
看完所有的答案之后,也来写写自己的经历。目前正在复习准备争取考上古代文学博士。。。。读中文真的就是因为纯喜欢,喜欢阅读,也喜欢研究。当然,另外一方面选择中文的理由是,反正基本生活来源肯定不愁了,为什么不试试去追求一下理想呢?跟目前本问题中出现的所有答主们都不同,虽然我很希望自己将来能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但我是一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靠中文的相关技能养活过自己,也并不是必须要靠中文相关技能养活自己的家伙。我六年的环评工程师工作经验和国家注册环评师资质足以保证我随时找到一个10W年薪以上的工作,这应该是一个足够养家糊口的收入了。目前挂证兼职状态下,完全不上班也能有每个月三四千的收入——这个是我读研和将来读博的生活费用来源。我是真的喜欢古代文学,从五六岁开始,到现在已经喜欢这个学科二十多年了。对于文学的兴趣基本没有减退过。不过高中的时候懒得背历史政治,加上物理化学两门学得都不错(都在高中拿过奥赛省一等奖以上的成绩),家里觉得我不上理科浪费了,所以就读了理工科。毕业之后也就从事了环保行业的工作,但是一方面始终怀着对文学的梦想,另一方面也是真不喜欢看到环保行业里太多的乱七八糟的事情,于是,当我考到了注册工程师资格,有了保障自己生活的条件和能力之后,还是决定考研读古代文学来追求一下理想。反正我不愁辞职了找不到工作,最差也就不过是读几年书再回来做工程师,所以家里也就没太大阻力,由我去了。不过最开始他们对于我的文学方面的水平是很怀疑的,觉得我不过就是个爱好者的水平,要去读研专门研究文学恐怕还是有点距离。不过三年下来我的学习情况和导师对我的看重基本打消了他们这方面的疑虑了,我自己也觉得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我真的能感到一种如鱼得水的自在快乐,写论文,整理古代文献,做课题,写古代文学鉴赏,我都应付得很得心应手,所以就更坚定的想继续走下去。希望能将古代文学研究这条路走成自己终身的道路。受导师影响,目前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曲学方面,关于现下文学所受到的种种议论轻视,功利主义对于文学这种大而无用的学科的不理解,我愿以《录鬼薄》中钟嗣成形容曲学爱好者的一句话来应对,并且表达我对文学的偏爱。“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
因为真的很喜欢,学别的都是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
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在没有什么可学的时候,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古代文学专业考研该如何选学校?
我目前在一个底线城市读本二,就业前景实在不乐观,就打算考研。在学校选择上十分苦恼:我究竟该选专业十分厉害的学校还是该选名气大综合实力强的学校?
也许这个问题的提问者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方向和目标,但我觉得还是说一些自己了解的信息吧,对以后要考古代文学研究生的人也许有所帮助。
At first,很同意@于杨甡 阁下的那句“本专业能称得上十分厉害的学校没有名气太低的吧”。的确如此,不过后面举例难免显得泛泛而谈。不仅漏掉真正厉害的几所学校,而且把华东师大也列进来了……“北大,北师大,南开,南大,华东师大,山东大学,川大等”——此名单是只要baidu就能查出来的,我姑且说得详细些,虽然不知道网上是不是也有写到。
首先,我们要清楚,研究生阶段可以专攻古代文学专业的不仅有大学的文学院,还有与大学互不隶属的古籍所,以及社科院里面的文学研究所。三者难度不一,敬请度量自身水平及功力后自由选择。
其次,提问者的点在“古代文学”,那么就排除“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美学”“断代史”“文学古今演变”“古典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等等这些学科啦!
综合来讲,古代文学顶尖的几所学校是:北大、复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师大、四川大学、中山大学。
细分的话,北大的汉魏南北朝隋唐文学研究在这个领域是执牛耳的,复旦是明清文学研究的重镇,南大是唐宋文学研究的领地(P.S.南大也是全国古代文学研究细分程度最高的学校),南开因为有叶嘉莹前辈所以唐宋文学这块也大有起色。中大的文体学研究深入,对古典诗词感兴趣的可以报考(中大在华南地区是很热门的,但是报考难度一般)。人大、南师大、川大、山大、首师大、苏大等等都不错,各有特色,想了解就动动鼠标上官网瞄瞄。
个人意见:武汉大学和华东师大不推荐。武大研究质量不复从前,研究生水平不高……华东师大算是比较一般的啦,每年那么多人考上……
最后,谈谈清华好么?虽然自从教育大革命后清华文科被分到其他院校,导致自身文史哲记忆的断层,但是——清华国学院今已恢复了!!!当年的珍贵文献依然保留在清华!!!但清华国学院不招收研究生,仅作为博士后流动站。好好努力,自勉自励,也许未来能够在清华国学院感受当年四大导师的风骨与情怀。
其实我印象中真的有一所学校,专业实力很强,但是名气不大的:安徽师范大学。尤其是余恕诚和刘学锴二位老师。不知道 二位认同否?不幸前几天余先生遽归道山。陈尚君先生的微博:
恕我直言,你的情况看上去并不适合做学术,因为正如你所说,你是找不到工作才考研的。那你就该考名气大专业实力不那么强的学校,这样更有利于你的就业。专业好的学校竞争力太大,很难考上。如果不是真心热爱文学,愿为之付出一切,就不要考虑了,竞争真的很激烈!!!多少人都辞了工作考很多年了。
不妨到古代文学论坛去看下一个视频,非常详细的
本专业能称得上十分厉害的学校没有名气太低的吧。。。你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古代文学能称得上十分厉害的学校,大概无非是北大,北师大,南开,南大,华东师大,山东大学,川大等少数几所院校,你能考上哪个就选择哪个吧。研究生阶段学校专业的实力肯定比学校名气相对重要,你读个工科985的古代文学,肯定不如中文类强势的211.
我是川大的,看到楼上有提到,匿名来回答下。川大的古代文学,还不错,因为我不清楚其他学校情况,所以谈一谈,可能有误。首先,老师好。我说的好不是指学术功底好,而是指人品好,对学生好。比如W老师,已故L老师,等,在全院和全校都很出名。此教研室老师之间关系融洽,师生间亦和美,从人际方面来说,可当全院第一。至于学术方面,有Z师,据说是北大水平,全国知名。但可惜除此外,其他老师尚未有在学术水平和名气上可以持平的。此师收弟子少且门槛高,题主恐怕难入其眼。特别优秀的除外。但教研室整体水平还是不错的,也算能居全国有名之列。但川大地处西南,于国偏僻,于世更名微。有学子戏称“西蜀帝都大学”。若题主有意来锦城定居,那川大还算上选。俗话“少不入蜀”,蜀地偏安一隅,生活安逸,但对于刻苦学习来说,不算有利。另,古代汉语教研室的老师正处于新老换届之时,许多老老师已不带或极少带学生了。川大中文的王牌专业是院长大人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其中又以赵老符号学最为有质有量)和文献学(能人多多)。另外,吐槽下最近的武某高校排名。我西蜀帝都大学竟然排第八,实乃惊人。虽说最近几年确实发展不错,但与同等高校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川大的排名,若不算华西部,不知下滑多少。(据说曾有“华西独立”一说,但是领导们怎会放弃这个香饽饽?)
考研如果是为了学习,就选择专业实力强的学校。我是南京人,南京圈内有前辈认为南师大诗词专业更胜南大一筹,我不明此行业,于此提出以求专家解答——南师大和南大的古代文学,孰优孰劣?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知乎为什么关于文学方面的精彩答案或讨论较少?_知识号
说三道四 最新新闻话题新闻专题评论
> 新闻内容
知乎为什么关于文学方面的精彩答案或讨论较少?
文学问题的关注度低,且答案也不令人满意。知乎文学文学鉴赏[已重置]文学,本身就不太适合在知乎讨论。甚至,文学不太适合在大众化的互联网上讨论。1知乎用户的文学素养比较参差不齐。文学的讨论,最好的状态是在文学素养相似的人之间进行。否则,素养高的人容易自大,觉得别人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素养低的人容易认为别人"装逼"或者"酸腐,
文学问题的关注度低,且答案也不令人满意。知乎文学文学鉴赏[已重置]文学,本身就不太适合在知乎讨论。甚至,文学不太适合在大众化的互联网上讨论。1知乎用户的文学素养比较参差不齐。文学的讨论,最好的状态是在文学素养相似的人之间进行。否则,素养高的人容易自大,觉得别人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素养低的人容易认为别人"装逼"或者"酸腐",最后的结果还是自说自话。这就是为什么知乎上很多文学问题的讨论答案不令人满意。2文学强调个性。文学里的很多问题是没有绝对答案的,不同观点的人很难互相说服。而且每个人的文学观都是与自己的生命经历相联系的,都有道理。文学的个人性与知乎上按赞同数排名的方式天然拧巴。3知乎的特色是"分析",当前我国的语文教育也比较强调"分析",而实际上文学素养主要不在"分析",而在"感受"。分析需要讨论,感受不是太需要讨论。4很多文学爱好者会选择把自己的文章发在SNS上,在更小众,更细分的文学论坛和q群里讨论文学问题。这些方式更接近文学本身的传播规律。5实际上,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学素养就不高。全球的文学素养,也很难说多高。现代社会,文化的普及可能比文化的深化,更符合社会的趋势。6提高文学素养最好的方法是看书,看文章。知乎的帮助有限。---------另外稍微反对一下目前排第一的网友的观点。1我觉得,文学没那么"贵"。归根结底,它的功能主要是"娱人"和"娱己",可能再加上一个"抒情"、一个"传承"和一个"教化"。很轻松的事情,怎么忽然沉重起来了呢?2我觉得很多爱文学的人都很爱分享,只是他们没法在知乎分享。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发在SNS上。他们讨论文学问题会选择比较小众的专门的文学论坛和q群。不鳥萬如一,http://ipn.liPerry Song 的答案完全正確。不過還有一點:文學是很貴重的文字,所以有文學素養的人不一定那麼愛「分享」(and we can only thank god for that)。匿名用户其他领域只要系统的学习过,有及一定从业经验,加上靠谱的分析,就能写出精彩答案。不过,说道文学,要有深厚的积淀才能真正称得上“文人”二字吧。知乎上连当代流行小说作家也没有,真正的大家更不上知乎了,不像其他领域,比如互联网圈,知乎上有一堆大牛。马亲王也算是牛逼了,偶尔写点小文,也颇有迎合大众口味的倾向。知乎上的文学问题,影视评论类有不少好答案,到了纯文学,“你读过的最美的句子”“如何把文章写得很文艺”之类问题数不胜数,有质量的问题就很少。到了回答部分,某些大号的回答被疯狂追捧。。。也可以看出主流知乎大众的文学素养了。。。到了诗歌之类的问题,根本就没人能答了。至于文学理论,更是无人问津了。简而言之,就是知乎大众文学品味不高,是是非非的问题,还能辩得清,到了文学就只会附会能写点小酸文小评论的“作家”。少数有品味的知友,费劲写文艺理论还不如随手写几句漂亮话得的赞多,我还看过某个文学类问题,第一的问题有好多赞(广受大众欢迎李菊福的好答案呐),另一个很靠谱的只有二十几个赞,因为观点不同,第一的作者还跑到这个回答下面冷嘲热讽,让那个答主回去看书。。。。。谁还有动力认真去写文学答案呀。还有可能知乎这个社区的土壤就不适合“文学”,知乎标榜的是理性,是客观,和文学的细腻感性主观本身就格格不入。严肃文学呢,又讨论不起来。再进一步说,文学这东西本身就很难讨论起来,写出作品来让人看是正道,文人相轻啊,又爱拿文人架子,谁会真正跟陌生人在网上有理有据的讨论来讨论去,要么惺惺相惜私底下煮酒论史去了,要么根本看不上。只有金庸啊这样的能引起绝大多数人共鸣而且让每个人都有话说的才有市场。所以吧,小文艺,小清新,最好去看感情类问题,那下面倒有不少小小说,对,就是赞超过几千的那种。或者回豆瓣去。真正对文学感兴趣的,不妨多去看文学方面的书,真心的。对了,可以问个“我想研究文学,不知道看什么书好呢?”就会有一堆人给你列书单了,选几个适合自己的。哦,那些列书单的,书名加短评价的最靠谱,从自己小学列到现在,从杨家将讲到卡尔维诺,再夹带一堆个人感悟的,还是别去参考为好。知乎用户,语言爱好者 / 基督徒 / 私募所以需要你去填补答案咯。yolfilm-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书籍的市场,没落了。知乎有一个倾向,就是「追逐热点话题」,这是网路的根本属性使然,很难去改变。如果你同意我的看法,那么请问近些年来,能成为「热点话题」的书籍有哪些?想想,你就会沮丧。知乎有太多的爱读书之人,其中,爱好文学的人数,少不得有上百万,请不要怀疑这点。要怀疑的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郭敬明的「小时代」。说实话,当今社会的畅销文学,以及由那些商品所引发的文学现象,真不知该如何讨论?-佘炤灼,1、并非单身狗。2、比较穷。3、私信心理…补充。题目被改,请看日志。文学素养不是讨论文学问题而已。写作本身就是文学。写答案也是文学。问题在于好坏优劣风格主题的差异。朱炫,yolfilm,张佳玮,葛巾;哪个文笔差哪个没文学素养?他们的答案有几个少于百赞,又有多少破千?哪个答案不是一拿出手,但凡有点经验知乎人都能一眼识别?而我等小辈,泯然众人罢了。把文学素养死死扣在文学研究和讨论上,最伤文学。去读,去写,都比讨论强。前两者没普及,皮之不存,那还讲个毛文学素养?放眼望去,中国人真正读好书的人有多少?哪怕只从大学生里考察,比率也不高,不必多问,你看看大学图书馆,阅读的多还是备考的多?世道如此,知乎独秀那才叫咄咄怪事。何况,是如今的开放了的知乎?再看大学,文学院兴盛否?再看人类历史,普罗大众自古如何?我读几页古文观止,睡罢。不为其他,就为借古文戒掉自己行文唠叨的恶疾。卢杰,写作者、港片迷、资浅NBA观众不请自答:1.知乎是一个网站,而且是一个问答型网站,它只是一个载体,我认为网站不能用是否缺乏文学素养来评价。所以,我个人认为,大概是这样表述:“知乎的用户为什么缺乏文学素养?”或者“知乎的文学类问题/答案为什么缺乏文学素养”2.知乎的每一类型的答案里面,都可以找到你所想要的文学素养。例如: @yolfilm 、非常遗憾见到他离开了的 @佐藤謙一 ,还有大名鼎鼎的涨工资 @张佳玮 ,还有我的楼上 @Lawrence Li、小说作者
以及其他很多的知乎用户,我都认为我从他们的回答里面看到了很高的文学素养,所以,我个人认为,你的说法并不准确。3.文学素养是一个比较形而上的东西,它不是能够很直观地、很迅速地判断出来,或者用数据去表现出来的东西。而根据网络上的只言片语,我个人认为,更是不易。4.知乎有一句“名言”——任何不问是不是,就问为什么的问题都是耍流氓。结论:我认为知乎并不缺乏文学素养,也不认为知乎缺乏文学素养高的用户和问题、答案。PS:诚然,并不是所有知乎的用户都能像以上举例的几位那样,能够有精彩的回答,能够体现出自身的文学素养。但是,这是中国的现状,知乎作为一个大众网站,不可能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而遗世独立。(((((((((((((我是分割线)))))))))))经修改后的题目,然后再答一次。我也很认同 @yolfilm yol叔所说的,再另外补充一些吧。1.传统图书市场的没落,并不是说这些人都在网上看书,而是真的很多人不看书,比十多年前更不看书。因为更多的娱乐项目在等着他们。由于工作关系,与国内一家比较大型,且销量排得上号的图书公司比较接近。经常听到他们抱怨,书又卖得少了、宣传比以前不好做啊等等。2.这是我的个人猜想: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面,由于现实中的人都太受压抑了,在网络空间中便会想要放纵自己。举个例子,一个平日成日用公文写作的公务员,可能在网上发言时却常常一副没上过小学的架势。这样的反衬出现,便会让别的答案整体减分一点。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可能使得题主甚是反感,继而得出知乎关于文学方面的精彩答案或讨论少的结论。3.还是那句老话——谈回中国的现状、大众的整体水平就是如此。作为一个大众性网站,很难遗世独立。除非是一些专门与此相关的网站,会能够稍有区别。知乎用户,豆瓣中V,雪球小V文学素养这东西真没什么好分享的。你要那些素养干嘛呢?文青最大的特征就是:痴迷美术、摄影、戏剧、电影等门类。感情细腻,多愁善感,常走颓废风,集无病呻吟的小资腔加反主流意识形态急先锋于一身。知乎是知识性的社区,谈时间管理、投资技巧、人生规划,乃至佛学修行都可以。谈文学无非就是满嘴放炮、东拉西扯,明明辞不达意反还以为自己高深莫测。这种功能交给类似“不止读书”这样的微信号自娱自乐也就可以了,何必硬拿自己极端个人化的审美趣味公开污染大众的视听呢?这里有好几个出书的作家基本都不怎么神神叨叨他们的缪斯女神,他们都很识趣地尽量克制用文艺腔唬人, 可见文学素养这种东西有多么不受市场欢迎。知乎用户,あとどれくらい 切なくなれば高门槛的问题尚且有一大堆胡言乱语的回答遑论文学这种谁都能扯上两句的。况且涉及个人喜好又是“吾之毒药,汝之蜜糖”,两大阵营能吵得你死我活。知乎这样的环境里自然搞文学的就懒得回答了。张悟饭,金融留学猴我认识的人里能先读完金庸15本和古龙代表作再来讨论相关武侠电视剧和网游的人都不出10人。易卿,浓夭淡久 大器晚成写的两篇小散文,拍几张微黄照片,就告诉自己是文艺小清新。文学不是文艺那么简单,不曾离开知乎,离开网络,离开喧嚣,哪有那么深刻的感悟成就你的文学。茉茉,有色因為「文人相輕」啊。他們都忙著在同界的小圈圈裡與他們認為說得上兩句的同類批來鬥去呢。哈哈。zi neuron,没什么好说同样可以问:豆瓣为什么缺乏理性思维~~知乎用户,不求甚解的自以为是主观问题,如何理性客观回答。匿名用户知乎上讨论的最多的是金庸、郭敬明、韩寒、马尔克斯、村上春树(仅列举不代表)。并且都是从经验方面作答,主要以情节的理解,剧情的旁征博引来写。文学技法和文学批评的少。其实在互联网上其他地方都普遍少。这就是纯艺术类的交流方式。电影还不算纯艺术类。最重要的是,文学这种东西属于易获得的学习资料。别说你现在在网上买书难。所以真没什么掌握高级资源的人来这里普及知识,更多的是爱好者的交流。还有,所有其学习资料没有门槛的学问,都是精英教育,说白了就是更看人。少数有才气的人知道了要领,不会舍得分享的。陌彼Howie,Brisbane IT男 摄影爱好者 KOP 炉石/WOW…我也觉得知乎处处充满Geek的味道,到处都在讨论IT的问题,这可能跟那些管理的人有关,很多应该都是做IT的。感觉Geek们一般比较充满探索精神,更愿意接受新的事物,特别是像知乎这样近几年才创立的新型网络平台。知乎用户,犬系女子也有春天问题不在于“读书是主观的无法在理性客观的平台上分享”好么。左转影评区看看,观赏电影不主观?答案就是:读书的人少啊。左志坚,微信公号“拇指阅读”文学是感情消费,观感多偏主观,很难做理性讨论。除非是谈文学理论。但文学也比较没落。罗攀,寻找风景的人我的确是花了十几分钟才找到知乎上文学的话题所在。除了说明我不熟悉知乎的设置之外,当然也间接反映了文学这样的话题在知乎上的位置。浏览知乎上关于文学的话题,总体感觉是比较实用主义,有什么文学上的技巧,方案,总结性的列表等等,更有诸如“怎么才能文艺些”这样的话题。而文学注定不是实用主义的。文学话题的没落——请原谅我使用这个并不准确的词汇,毫无疑问反映了话题关注群落的兴趣取向。文学的不确定性和间接性,当然不能靠一两句答案就可以说得清楚的。没有大量的文学写作经验的人,你对他说“冰山理论”,他只能知道这个海明威写作的名词来源,但是根本不可能去理解想要去讨论这个理论必须具备的写作经验。光是这一点,无疑把很多普通在网上想要找“矿点”的朋友们排除在外了。很多朋友谈到知乎用户的文学素养问题,我同意,而且我更加觉得,谈论文学创作往往比文学创作本身更难。知乎用户,医学生文学是一个积淀的东西 同一本书不同时间读就有不同的感受知乎很多问题是知识性的 题主问 底下直接明了的回答 大家用闲散时间看看 涨涨姿势 就完了 遇到觉得很有用的一键收藏 很快速很直接 文学可不能这么读 另一方面关于文学的问题答起来也比较繁琐 引经据典常常写很多 不少刷知乎的很少定下神来看一个答案 自然赞同的人不如非文学类的多 比如语录体的答案
浏览:113发布: 13:09:45
浏览:115发布: 16:36:50
浏览:134发布: 16:17:05
浏览:27发布: 17:35:36
浏览:49发布: 13:31:38
浏览:55发布: 15:11:09
浏览:73发布: 21:02:41
浏览:88发布: 6:32:24
浏览:90发布: 16:44:54
浏览:91发布: 23:32:4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文学面试自我介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