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陆文耀教育局文体局局长陆文耀哪里人

Copyright&2005-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最佳分辨率:
技术支持:筑梦未来赢在教育[1]
【网络综合 - 教育】这篇关于筑梦未来赢在教育,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筑梦未来赢在教育 导读:教育,是个人幸福感和城市发展力的强大支撑。因而筑梦未来,必定先要赢在教育。可喜的是,多年来苏州在全省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中,始终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行进在苏州,你总能触摸到这座人文名城向教育现代化大步迈进的有力脉搏。然而征途没有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越来越高的起点上,苏州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如何保持优势?瞄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崇教好学之邦、普教惠学之地、善教乐学之城”的愿景,苏州又拿出了怎样的“绝招”?  政府主导年年立下教育军令状  新闻点击:  “(2月25日)2013年度全市教育目标责任书签订。各县级市、区政府向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乃翔递交了目标责任书。相比往年,今年的目标责任书更为具体、细致,而且设置科学,体系性强,操作性好。它不仅分设了6个一级指标,在6个一级指标下细化出30个二级指标。”  深度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较早地将“科教兴市”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之一,并把教育现代化作为奠基工程,始终坚持优先并适度超前发展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因而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从1994年起,我市就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这不仅使教育现代化建设成了政府的“军令状”和“硬任务”,也为区域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证。  1998年率先普及高中段教育和15年教育;2004年率先普及高等教育;2007年率先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如苏州市教育局局长顾月华所言:“20年来,尊师重教、造福桑梓,许多感人的故事、许多感恩的人物、许多值得记住的历史,都让我们欣慰地感到教育不单是教育行为,已成为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市、县、乡党政领导对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  加大投入 让孩子们上好学“不差钱”  新闻点击:  “在未来的两三年内,高新区将新建改建一批学校,预计资金投入超10个亿。”上月底,苏州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局长陆文耀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尽管区域内众多中小学校的办学质量已深得民心,但冲着教育现代化的更高目标,冲着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大的需求量,高新区教育今年强势地开始了“二次创业”的行动。实验高中原地重建,实验初中原地改建(主要为新建一幢实验楼),新区一中初中部易地重建,浒关南庄动迁安置区将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通安第二中心小学的选址设计今年已经启动。还要着力打造一条科技城优质教育链……  深度解读:  苏州市民中有种说法:最漂亮的建筑看学校。新建学校建一所靓一所,不断树立教育现代化学校新标杆。  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苏州各级财政优先考虑教育发展的需要,尽量多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620亿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达到405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了138.9%和154.7%,年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率超过18%。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从4710元增加到9878元,年均增长20.34%;初中从5260元增加到13057元,年均增长25.52%; 普通高中从5654元增加到12144元,年均增长21.06%; 职业中学从4674元增加到6983元,年均增长10.55%。全市新建幼儿园177所,小学77所,初中34所,普通高中12所,职业学校11所。而截止到今年秋季开学,全市又新建、易地新建、改扩建小学21所,初中6所。  人才高地 晒大楼更要比名师树品牌  新闻点击:  五一小长假刚过,苏州市教育局推出的“对话青年教师”沙龙活动走进了苏州市实验小学。“关注男孩成长”这个热点话题成为当天讨论的主题。包括一把手局长在内的教育局领导、各处室处长们与基层的青年教师们零距离,面对面。“培养优秀的男生,能否引入更多元、更科学的评价体系?”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实践,也坦诚地把内心的困惑和思考表达出来。教育局领导用心聆听,真诚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又充满了专业精神。深度解读:“对话青年教师”是苏州市教育局在今年三月为推动青年教师成长搭建的又一创新平台。两个月的时间里,已陆续走进了苏州十中、草桥中学和市实小三所品牌名校。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10名,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61名,省特级教师200名,大市级名教师、名校长360名,大市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1365名。然而打造最优师资无止境。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尤其是迅速提升占到苏州教师队伍“半壁江山”的青年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科研能力,被投入超10亿元 苏州西部掀起教育变革飓风-长三角频道-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投入超10亿元 苏州西部掀起教育变革飓风
原标题:投入超10亿元 苏州西部掀起教育变革飓风
  在未来的1至3年内,高新区内新建、扩建学校数量之多、体量之大,机制、体制变革力度之大,考评机制之严苛,都让我们深感一场西部教育变革的飓风正朝我们迎面扑来。5月1日,高新区文教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全新教育改革思路。  说到高新区教育,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以实验幼儿园、实验小学、实验初中和实验高中串起的“实验品牌”优质教育链。然而,在已取得的辉煌面前,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局长陆文耀也坦言,从整个区域来看,由于教育构成复杂、居住人口高速增长,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供求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优质均衡依然是个大难题。也正因为这样,高新区教育将进入转型升级、“二次创业”阶段,硬软件齐齐升级,加大投入,加快创新,全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向纵深发展。  新建改建一批学校投入资金超10亿  据介绍,目前高新区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狮山、枫桥片区的6.8平方公里内,其余区域则相对弱势。为此,新一轮的教育资源调整整合正在实施中。如为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验初级中学将与浒关中学结对,开出师资、教研甚至学生学籍等全面融合的联办班。今年9月,东渚中学和镇湖中学将合并成立高新区第三中学。  目前,高新区内拥有公办四星级高中3所,初中11所,小学17所,幼儿园20余所。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将新建改建一批学校,预计资金投入超10个亿。高中段,实验中学将投资4.5亿在原地重建,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主要适应国际化教学。新区一中将为新疆班新建一幢艺体楼。初中段,实验初中原地改建,新区一中(初中)易地新建,阳山实验学校的初中部迁入原文昌中学校舍,小学部扩大到12轨。同时,将东渚中学与镇湖中学合并,成立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目前设计为12轨。另外,拟建的中学还包括生态城中学等。小学段,狮山片,投资2亿新建区实验小学南校区,目前为6轨设计。在浒关开发区,南庄地块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通安第二中心小学的选址和设计。同时,横塘中心小学和竹园小学都将扩建。完成浒关中心小学、镇湖中心小学及浒关培智学校的易地重建。在城铁新城及新浒工业园,都将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在整个新扩建学校中,科技城优质教育链的打造无疑是最吸引人的。对于整个方案负责人虽未透露细节,但一条以科技城为中心,从幼儿园至高中的高品质教育链已经在打造之中。“未来3年,这里将是继狮山片的实验教育链后,高新区教育的另一片高地”。陆文耀对此信心十足。  教师真正流动起来校际结对“捆绑”考评  大力投入硬件建设的同时,高新区教育教学体制的创新和完善也正加快实行之中。  除阳山实验学校以外,目前区域内原来的乡镇初中已全部“升级”,实现区教育文体局直管,未来小学也将逐步“达标”,实现“直管”。此举将极大地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向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加速迈进。“家长选择学校,很大程度上是选择好的老师。”陆文耀局长说,因此局里出台了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实施办法,把优质的师资、管理人员向薄弱学校输送。“目前老师按浒通片、滨湖片、中心片区,在片区内交流;校级领导则是全区域交流,去年我们的校长任用和交流机制已经初步建立,涉及到20多位校级领导。”  除此之外,校际间帮扶结对也在大力推进。实验初中与浒关中学,新区二中和东渚中学,学府中学与镇湖中学,新区一中和通安中学,分别开展教育教学的结对帮扶。“帮扶结对是全方位的,细到备课、教研都要合作、交流、取长补短,最终我们的考核也是捆绑式的,比如说如果浒关中学的成绩上不去,那么实验初中的校长也会被问责。”陆文耀说。  教学改革方面,高新区教育局今年开始实施针对教研员的考评体系。“教研员每学期要上示范课,引领、指导促进和教科研能力一个都不能少,这些考评项目的结果与报酬挂钩。”  陆文耀还透露,正在加快推进教育文体局下属督导室、财务结算中心、信息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等机构的设立,适时还推出校长星级制度。  公助民办暂停审批全区以普惠型幼儿园为主导  虽然幼儿园资源紧缺,但高新区教育文体局还是暂缓了公助民办幼儿园的审批。陆文耀说,现在,学前教育机构的规范也是目前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坚持公办为主,提倡多元发展仍是原则,普惠型的民办幼儿园是他们着力推动的重点。  据悉,在未来1至3年内,高新区将在新主城(狮山街道)、枫桥、通安以及城铁新城、新浒工业园等多处新建公办幼儿园。同时,完成公办实验幼儿园的改造,适当扩大招生规模,进一步满足家长需要。  在新扩建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将大力扶持普惠型的公助民办幼儿园,所谓的普惠,就是收费与公办相当,且在幼儿园内不允许有多重收费标准。而小区的配套幼儿园,必须为公办及普惠型幼儿园,基本不考虑民办幼儿园进驻,提升百姓满意度。(欣萱)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筑梦未来赢在教育
这篇关于筑梦未来赢在教育,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筑梦未来赢在教育 导读:教育,是个人幸福感和城市发展力的强大支撑。因而筑梦未来,必定先要赢在教育。可喜的是,多年来苏州在全省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中,始终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行进在苏州,你总能触摸到这座人文名城向教育现代化大步迈进的有力脉搏。然而征途没有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越来越高的起点上,苏州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如何保持优势?瞄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崇教好学之邦、普教惠学之地、善教乐学之城”的愿景,苏州又拿出了怎样的“绝招”?  政府主导年年立下教育军令状  新闻点击:  “(2月25日)2013年度全市教育目标责任书签订。各县级市、区政府向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乃翔递交了目标责任书。相比往年,今年的目标责任书更为具体、细致,而且设置科学,体系性强,操作性好。它不仅分设了6个一级指标,在6个一级指标下细化出30个二级指标。”  深度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较早地将“科教兴市”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之一,并把教育现代化作为奠基工程,始终坚持优先并适度超前发展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因而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从1994年起,我市就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这不仅使教育现代化建设成了政府的“军令状”和“硬任务”,也为区域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证。  1998年率先普及高中段教育和15年教育;2004年率先普及高等教育;2007年率先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如苏州市教育局局长顾月华所言:“20年来,尊师重教、造福桑梓,许多感人的故事、许多感恩的人物、许多值得记住的历史,都让我们欣慰地感到教育不单是教育行为,已成为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市、县、乡党政领导对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  加大投入 让孩子们上好学“不差钱”  新闻点击:  “在未来的两三年内,高新区将新建改建一批学校,预计资金投入超10个亿。”上月底,苏州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局长陆文耀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尽管区域内众多中小学校的办学质量已深得民心,但冲着教育现代化的更高目标,冲着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大的需求量,高新区教育今年强势地开始了“二次创业”的行动。实验高中原地重建,实验初中原地改建(主要为新建一幢实验楼),新区一中初中部易地重建,浒关南庄动迁安置区将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通安第二中心小学的选址设计今年已经启动。还要着力打造一条科技城优质教育链……  深度解读:  苏州市民中有种说法:最漂亮的建筑看学校。新建学校建一所靓一所,不断树立教育现代化学校新标杆。  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苏州各级财政优先考虑教育发展的需要,尽量多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620亿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达到405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了138.9%和154.7%,年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率超过18%。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从4710元增加到9878元,年均增长20.34%;初中从5260元增加到13057元,年均增长25.52%; 普通高中从5654元增加到12144元,年均增长21.06%; 职业中学从4674元增加到6983元,年均增长10.55%。全市新建幼儿园177所,小学77所,初中34所,普通高中12所,职业学校11所。而截止到今年秋季开学,全市又新建、易地新建、改扩建小学21所,初中6所。  人才高地 晒大楼更要比名师树品牌  新闻点击:  五一小长假刚过,苏州市教育局推出的“对话青年教师”沙龙活动走进了苏州市实验小学。“关注男孩成长”这个热点话题成为当天讨论的主题。包括一把手局长在内的教育局领导、各处室处长们与基层的青年教师们零距离,面对面。“培养优秀的男生,能否引入更多元、更科学的评价体系?”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实践,也坦诚地把内心的困惑和思考表达出来。教育局领导用心聆听,真诚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又充满了专业精神。深度解读:“对话青年教师”是苏州市教育局在今年三月为推动青年教师成长搭建的又一创新平台。两个月的时间里,已陆续走进了苏州十中、草桥中学和市实小三所品牌名校。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10名,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61名,省特级教师200名,大市级名教师、名校长360名,大市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1365名。然而打造最优师资无止境。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尤其是迅速提升占到苏州教师队伍“半壁江山”的青年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科研能力,被
被定为苏州教育现代化提升“软实力”的核心战略之一。  去年九月,苏州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我们希望把中心办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起点、高规格、高层次?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专业机构,提高苏州教师整体素质。”中心副主任胡明说。“瞄准更高标准的现代化,我们的教育要从看数据、装备、台账,向看教师的发展状态、学校的日常生活、家长的满意程度转变,实现从"晒大楼、比数据、追奖牌"向"赛名师、提内涵、树品牌"的转变。”教育局顾月华局长说。  迎难而上 每个孩子都要获得优质适切的教育  新闻点击:  刘俊云是苏州市友联第二小学的一名六年级学生。一家四口人租住在城中村20平米左右的屋子里。家里没有空调、电脑,甚至没有一张书桌。不过,在家里没法得到的快乐,在学校里可以找到;说起自己的学校,刘俊云言语里透着自豪:“我们的学校漂亮得像花园,今年校园又添了许多小椅子,还有图书馆变大了,有许多新书。”在班主任吴老师的悉心关怀下,这个原先性格内向的小姑娘,变得自信开朗,成了班级里的“小管家”。  深度解读:  友联二小是苏城一所普通的新村配套公办小学,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到八成以上。走进校园,绿草如茵,各类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积极进取、富有爱心的教师团队充满活力;各种社团、文体、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目前,苏州全市已基本做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个性一样得到弘扬。  在苏州,像刘俊云这样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新苏州人”有32.18万人,全市公办学校吸纳比例超过70%。同时出台了《苏州市外来工子弟学校合格标准(试行)》,越来越多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基本达到苏州市“合格学校”建设标准。在昆山,所有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全部建成了苏州市合格学校。2011年,苏州又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凭“教育E卡通”免费乘坐公交、轨道交通。去年这项惠民工程推广到了市区2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学生。  对于“入园难”等普遍性的教育难题,苏州也寻求破解之术。从学前教育三年计划,到学前教育新三年计划,今年苏州除各级政府立下“军令状”要新建101所幼儿园之外,还创新工作思路,以在全市推出幼儿看护点的办法,破解无证幼儿园“取缔难”的困境。  以生为本 摒弃“GDP至上”的功利教育  新闻点击:  今年四月中旬,记者在苏州市立达中学校长费建华那里获知,该校初二学生沈于蓝在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中拍摄的一幅鱼尾鳍血液流动图被牛津大学出版社“相中”了,将被用于该出版社即将推出的 《新高中生物》教材中。  “刚收到邮件时,觉得很突然。因为,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里太多了,从人文、社科、艺术、科学到生活实用类,有五六十种吧。”费建华校长说,“我们向来主张尊重学生的兴趣,为他们搭建各种平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能力。”据悉,《新高中掌握生物学第二版》 预计将在今年6月份出版。届时,立达中学和学生沈于蓝的名字都将会出现在该教科书中。苏州学生超强的自主学习、探究实践能力,也将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  深度解读:  教育现代化亟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充分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德育为先,坚持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改革课堂教学,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接受适切的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个性、可持续的发展,是苏州教育的答案。  以学生为本,坚持素质教育,构建课程很关键。苏州各校充分发挥了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形成一系列源于课程标准,又重新组合生成校本课程,构建了丰富、多样、可供选择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真正实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自由、主动、持续成长,不断展现自我、丰富和完善自我。  与之配套的是,苏州教育在2007年又亮出了一面充满创新色彩的旗帜深化素质教育的“三项规定”: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规范办学和教学行为。素质教育的阳光洒到了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的身上。  推行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分数,而是摒弃那种唯分数的“教育GDP至上”的功利性,“好分数,我们可以站着拿到,为什么要跪着取得?!”省特级教师黄厚江曾这样对记者说道。用北大招生办一位负责人的话说:“苏州的学生,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近年来,苏州市高考年年捷报频传,各项指标均领跑全省,每年总有四五百名学生被国内外最著名的大学提前录
取。  附:苏州教育现代化大事记  1982年,率先普及小学教育;  1992年,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998年,率先普及高中段教育和15年教育;  2004年,率先通过江苏省“双高普九”督查评估,在全国率先普及高等教育;  2006年,率先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2007年,五市七区全部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在全国率先基本实?教育现代化;  2010年,被确定为首批创建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  2010年,确立了“2015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2020年,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苏州教育概况  全市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1178所,其中省优质园272所,占61.3%; 省四星高中33所,占49%; 省四星中职学校11所,占31%。在校学生103.83万人,教职工总数7.0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6.02万人。在苏高等院校有20所,独立学院5所,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18.7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4.29万人。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99%,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继续保持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9.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5.5%,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55%,老年教育入学率18%,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27年,基本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博才网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链接地址:
筑梦未来赢在教育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筑梦未来赢在教育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QQ:),谢谢!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市教育局局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