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北站一区有没有找4s店做汽修学徒工好吗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3年学徒和苦累危险相伴 23岁汽修工下一站在哪?
  天津北方网讯:连日来,接近历史极值的高温提示着每个人:炎夏已经到来。正午时分的环渤海汽配城被太阳炙烤着,四处都是空调压缩机的轰鸣声。此时,23岁的王世然正在B区的一家汽车装具店干活,做汽车改装是他在天津的第二份工作,虽然有时也要忍受炎炎烈日,但比起第一份汽修工作来说,王世然还是感到轻松了不少。
  不愿做农活成家里闲人
  王世然的老家在河北省沧州,家中有五亩农田,全由父母打理。王世然说,在农村,务农人年龄都在45岁以上,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虽然懂一些农活,但基本上没人愿意下地。王世然16岁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也不愿意做农活,成了家里的闲人。18岁的王世然按捺不住想要出外闯荡的心,“当时就有两个出路,要么做汽修学徒工,要么学电焊。”王世然选择了汽修,凭的只是他对汽车的喜好。初来天津,王世然在东丽区的一家小汽车修理厂落脚,虽然是二类企业,但工作环境却比他想象的差很多:汽修车间十分昏暗,到处都是乌黑的机油,空气中还有浓烈的油漆味。
  ―――― 【学徒遭遇】 ――――
  “机盖一开,里面就跟蒸笼一样,汗哗哗流,眼都睁不开。”
  想掌握汽车修理这门技术并非易事,为了出徒,王世然在汽修厂整整干了3年。刚进厂子那段时间,作为初学者的王世然连打下手的资格都没有,“这行专业性很强,常用的工具有几十种,看得我眼花缭乱的。”光是记住工具的名称和用途,王世然就用了5天时间。“当学徒就是一边干活一边自己琢磨,师傅忙得要命,根本没时间手把手教你。”王世然说,熟悉了所有工具之后,偶尔才有机会亲自尝试拆卸零部件。
  提到修车之累,王世然说,最让学徒头疼的,是那些大型车部件的拆卸。“比如大号的变速箱,一个就要300多斤,得三个小伙子搬,一人连拉带拽,两人往上扛”,特大号的部件拆装往往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不仅费神,还十分耗体力。提到修车之苦,王世然第一个想到的是“钻车底”,虽然厂子里有起升机,但将汽车升高的幅度也是有限的,学徒工躺在车下作业时,由于空间狭小,常会感到全身麻木、胸口憋闷,双手也时常因为举不直而酸疼。
  谈到高温天气,王世然一阵苦笑。学徒期间,夏季最难熬。因为修理车间空间有限,一些大型车辆只能停在院子里,王世然他们经常要顶着烈日维修。不堪忍受高温,学徒工只能赤膊上阵,“机盖一开,里面就跟蒸笼一样,汗哗哗流,眼都睁不开。”
  “都是强酸,衣服上沾一滴,就会破个大洞。”
  回忆当初,王世然说,与修理过程中遇到危险相比,疲劳根本算不上什么。学徒第二年的时候,王世然负责修理一辆德国轿车,由于起升机提不到所需高度,他只得和另一名学徒工并排站在车下,用手将车托高,再由第三个工友站在高处,绑住车身向上提拉,“那一次特别险,绑车的绳子松了,一下子就砸下来!”所幸提前听到了绳索松动的声音,王世然和工友都及时从车底下钻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修车不单是个粗活,好多细节都要当心,否则时刻都有可能受伤。”汽车高速行驶导致发动机过热,开水箱盖时必须小心,稍不留神就会被喷出来的滚水烫伤;电瓶液不慎漏出,就得特别小心,“都是强酸,衣服上沾一滴,就会破个大洞。”王世然说,除此之外,常规修理也存在危险,比如喷漆是有毒作业,如果不戴正规面具,很可能引发中毒。
  ―――― 【行业竞争】 ――――
  “论实战经验,我肯定不输给科班出身的同行。”
  “人总是要随着环境转变,不可能永远保持现状。”对自己的未来,王世然没有做明确计划,但他表示,虽然眼下在汽配城工作得还算顺利,但他将来还是会回归汽修这个行业,“毕竟这是一门技术。”
  说到竞争,王世然称,虽然眼下的专业机修学校很多,但面对科班出身的同行,他还是觉得自己更占优势。“机修学校虽然也实习,但他们接触的车型毕竟有限。”王世然回忆道,3年来,他接触的汽车不下几百辆,无论是夏利轿车、半挂式大货车,还是金龙大客车,从几万元的小面包车到几百万元的高级跑车,他几乎都上过手,“论实战经验,我肯定不输给科班出身的同行。”
  “如果条件允许,我必须学会电路知识,这是大势所趋。”
  王世然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也是汽车上最复杂的部件。对于汽修工来说,发动机熄火,是时常要面对的问题。汽车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这就意味着修理技术也要随之不断更新。“熄火一般有两种可能,油路或者电路出了故障。”王世然面对的最大难题,就是没有电路故障的修理经验。“大部分机器都依靠电脑控制进油进气,打开机器以后,全是线路板,这种活儿,我就没法接。”
  除此之外,王世然还提到,线路板上经常有英文、韩文以及日文,这些他都不懂,“现在有专修电路的厂家,我觉得那里的师傅未必是外语专家,可他们一定懂这些关键字母”,说到这,他不禁感叹,小小的专业知识,也能把外行人急得团团转。“如果条件允许,我必须学会电路知识,这是大势所趋。”
  ―――― 【关于未来】 ――――
  “心没安定下来
  走一步是一步”
  王世然每周有一次倒休,闲暇时,他最爱和同事去塘沽看大海,除此之外,也没有太多消遣。
  说到未来,王世然沉默许久,他表示对将来没有做过多打算,也从未想过要在天津扎根,“城市越大,机会越多”,王世然说,天津给他的感觉已经足够好了,但是他的心还没有安定下来,虽然他想过要去学习电路知识,但对职业专修学校却没有太大兴趣。王世然说,如果能够进入一类的专修企业,他将有机会学到更高端的汽修知识,“如果需要去外地,我就得离开天津。”正因为无法确定下一个落脚点,王世然只能抱着“走一步是一步”的心态,在他看来,世界瞬息万变,他只是一粒微尘,时刻都要改变自己的方向。(记者王懿 摄影记者 蔡志文)
我来说两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北方网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热点新闻排行榜
天津民生资讯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直辖市: &&
此处不存在街景
please download and install the latest version o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义乌雪峰西路汽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