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门源油菜花节回族姚付县长简介

门源回族自治县简介
&&&&门源回族自治在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总面积6902.26平方公里,打开中国地图,东西绵延156.24公里、南北纵深103.99公里.山地面积占83.1%,盆地面积占16.9%,海拔高度在米之间,县府浩门镇海拔2861米。
&&&&门源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区。冬半年受来自西伯利亚干冷气候影响,气候比较寒冷干燥。夏半年受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气候凉爽湿润。具有春季多雪多风,夏季凉爽多雨,秋季温和暂短,冬季寒冷漫长的特点。全年日照时数39.8小时,年太阳辐射130.68--154.0千卡/平方厘米,气温日较差11.6--17.5℃,年平均气温0.8℃,年平均降水520毫米,年蒸发量100毫米。
&&&&门源主要有农牧、矿产、水能、旅游、动植物五大资源。全地区耕地面积60万亩,其中县属45万亩,农作物以油菜、青稞为主,兼种豌豆、小麦、马铃薯、蔬菜等,油菜年产量达3万吨(全地区数字),出油率高达40%,素有"门源油、满地流"的美称,年产油菜花蜜1500多吨,花粉30多吨,蜂王浆20多吨。境内各类草场面积686.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583万亩,存栏各类牲畜56万头(只),是青海省重要的商品油料基地、藏区青稞良种繁育基地、牛羊育肥贩运基地。全县森林总面积420万亩,覆盖率为38.25%。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炭、金、银、铜、锌等16种,被誉为"黑珍珠"的无烟煤广泛分布于我县宁缠和一棵树地区,是全省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境内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1条,水能理论蕴藏量为56万千瓦。以大通河为主可建32座装机容量33万千瓦的水电站;境内有众多的野生动物和食用药用野生植物资源。中国最大的油菜花海、中国最美的祁连山草原、青海最大的仙米林区等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构成了高原回族之独特的旅游风景线。
&&&&青海北大门上的门源回族自治县是古老的黄河文明早期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自古以来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此融合,丝绸之路、甘青通衢在此交汇,众多民族和民族文化在此交融。门源为古羌地,秦汉以来,月氏、匈奴、吐谷浑、吐蕃、党项等众多民族先后游牧生息。清代设卫,1929年正式建县,1953年门源回族自治县成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现辖4镇8乡109个村。门源建县虽晚,但开化不后,历史使这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至当代,雄奇秀美的山川养育着回、汉、藏、蒙古、土、撒拉等21个民族的15.14万人口,其中回族6.16万,占总人口的40.7%。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全县人民的团结奋斗下,门源的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门源的经济逐步步入了持续、快捷、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到2004年全县完成总产值6.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1789万元,第二产业27212万元,第三产业18612万元。财政收入232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605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60万元。
&&&&门源是海北州主要的农业县。农业开发历史较短,土壤肥沃,工业污染水平低,农业生态环境始终保持原始的优良状态,是国家确定的绿色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引进推广新的农业技术、新式农机具、大搞农田水利和设施农业建设,调整种植结构,培育特色品种,加强基地建设,使门源的农业特色化和基地建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成为青海省商品油料基地,青海省最大的油菜籽产出县和全国蜂产品生产的重点县,青海省藏区青稞生产基地和青海省最大的青稞产出县。在种草养畜,特色蔬菜的培育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就。门源的畜牧业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培育了浩门马、白牦牛、褐色羊等优良畜种。现今依托国家的相关项目,大力开展以草场围栏、暖棚、养殖、饲草料种植、人畜饮水工程和草原综合治理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的增强了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构建县、乡、村三级畜疫防治网络,加强畜种改良、大力调整养殖结构,从而保证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农区畜牧业大力发展种草养畜,牛羊育肥贩运和舍饲养殖业,使畜牧业在全县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中占到了60%。全县年销售羔羊10万只左右,牛羊育肥贩运35万只左右,肉类总产量0.65万吨,绵羊毛0.06万吨,牛羊皮10万张左右,牛奶1万吨。
&&&&门源的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多领域小规模向资源型、支柱型转轨的两个历史阶段,到目前形成了水电、煤炭、农畜产品加工、建材四大工业体系。
&&&&门源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民俗风情。近年来,旅游业作为新型的朝阳产业正在兴起。在"3345"战略(即一个祁连山旅游圈、一条浩门河旅游经济带、一个百里油菜花海品牌为内容的"三个一"和东中西"三个片区",油菜花旅游节、环湖赛、中秋赛马节、秋季摄影登山节"四个节庆活动";油菜为代表的农业文化基地、浩门马为代表的牧业文化基地、白牦牛为代表的林业文化基地、岗什卡为代表的雪山文化基地,达坂山为代表的古丝绸之路文化基地等"五个文化基地")的推动下,全县的旅游人数达到4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100万元。
&&&&在国家的有力支持和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县通车总里程达1219公里,以国道、省道为骨架,县、乡、村三级公路为网络,三纵三横的公路网日臻完善,乡村道路硬化工程全面铺开。电力建设和广播电视实现了全县村村通,通讯建设实现了从手摇电话到移动通讯和互联网的大跨越,移动通讯网络覆盖了全县所有的乡村。人畜饮水工程遍及城乡,共实施人畜饮水工程64项,解决7.7722万人,40.5万头(只)牲畜饮水。城镇建设强力推进,先后实施了一批供排水、道路改造、平改楼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县府所在地浩门镇政区面积比解放初期扩大近10倍,广场绿地、住宅新区、商贸小区和工业小区建设加快,综合服务功能日臻完善,青石嘴、东川、泉口的集镇建设初具规模。
&&&&扶贫工作从1986年起步,经历了起始、稳定发展、"八七"攻坚、整村推进四个阶段。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贫困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许多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妥善解决。农牧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2004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16元,比上年增加131元,增长了8.8%,比2000年增长了40.3%。随着收入的较快增加,农牧民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2004年农牧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为1362.11元,恩格尔系数为51.4%,处于温饱与小康之间,并逐年向小康水平迈进。城镇居民收入受各种政策措施的驱动,收入来源拓宽,收入增加幅度加快
&&&&门源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经历了从过去盲目开垦林地草场、砍伐林木,发展粗放型经济到全面禁伐、禁采、禁垦和大规模开展造林绿化,发展生态型经济的根本性转轨。自1998年开始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生态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大工程。自2000年来,造林12.1万亩,退耕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县在塑造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调控上积极探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到巩固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坚持放开搞活国营工商企业,大力推进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多种形式的改革,国有企业民营化步伐加快,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伴随着国企和市场流通体制改革,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县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达到1.35亿元,全县个体私营经济销售额达1.79亿元,比2000年增长一倍。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配套改革逐步深入,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启动。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教育事业进入繁荣时期,大多校舍得到改造,学校布局趋于合理,2000年完成了"两基"目标,随之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由城镇向农牧区推进。全县共有学校123所,教职工人数1466名,在校学生人数26220人。卫生事业实施了"卫Ⅷ"等项目,使全县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实现了县有医院、乡镇有卫生院、村有卫生室的目标。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工作成效显著。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得到新的发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医疗秩序明显好转。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人口素质显著提高。文体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积极探索新时期文体工作的新路子,新建了一批体育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和民间体育活动。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积极挖掘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民间文化发展和文化艺术事业建设上取得了新的成就。依法治县工作深入开展,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得到提高,各民族团结和谐,社会治安稳定。
&&&&事实说明,这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是一片极具发展潜力的热土。鉴往事,策来兹。面对机遇与挑战同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新时代,门源各族人民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现实,把握未来,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创新进取精神,科学务实的态度,扬长避短,扎实开拓,努力谱写自治县历史的新篇章。我们坚信,一个和谐进步、文明富裕的新门源必将崛起于中国西部的巍巍祁连山!&
&&&&历史沿革:
&&&&门源历史悠久。多处出现的卡约文化、辛店文化古村落、古墓遗址说明,早在3000年前,在这块土地上就有古老的羌、戎等先民繁衍生息,从事以牧业、狩猎为主的生活。
&&&&门源在秦代为羌人故地,两汉、三国为西平郡辖地,东晋十六国时,先后属前凉、后凉、南凉、北凉五国属地,南北朝时为鲜卑族吐谷浑人牧地。隋、唐属鄯州辖地,后被吐蕃占领。宋时为凉州吐蕃六谷部、西夏、河湟吐蕃唃厮啰等地方政权和宋王朝交替统治。元代为章吉附马封地,属西宁州管辖。随同蒙古军队东来的部分"西域亲军",屯耕牧养留居门源。明代归西宁卫控制,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马步驻军实行"上马为军、下马从耕",开始从事种植业生产。明末为蒙古族麦力干牧地。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军平定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后,置大通卫。次年筑大通城(今门源县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移大通卫于今大通有到城关镇。1761年,改卫为县,门源系大通县属红山、永安两堡。民国1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日),由大通县划出北大通的红山堡、永安堡和祁连八宝、阿力克一带,西宁县划出仙米寺、珠固寺属一带地方,设置门源县,属青海省管辖。日,门源解放,9月16日,成立门源县人民政府,日,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政权----门源回族自治区,1955年6月改名为门源回族自治县。
&&&&人民政权的建立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军一师二团在张星垣团长的率领下,和平解放门源。9月16日,中国共产党门源县委、门源县人民政府成立,郭力中任县委书记,县长,翟鸿儒任副书记、副县长。9月20日,建立浩门镇、阴田、孔家庄三个区政府。县、区召集民主人士、旧职人员等召开座谈会,宣传党的政策,稳定社会秩序,开展乡、村一级政权建设,收缴散兵马匹、枪支、弹药。12月5日国民党残余势力在卡子沟首先发动叛乱,12月7日攻陷县城,二区区长张二小、副县长翟鸿儒等49名同志在与匪徒作战中先后英勇牺牲。12月21日解放军一军三师部队击溃判匪,收复县城,平息匪乱。12月22日,青海省委、省军政委员会派遣一批干部对门源县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进行调整,设立秘书室、财政科、教育科、公安局、建设科。同时门源县人民政府发出"防匪自卫工作"指示,各区、乡召开群众会会议,讲解党的政策,揭露政治谣言,检举匪特活动。1950年1月成立县人民武装部及4个区武装部,相继组建各区武装自卫队,成立门源县人民法院、税务局。3月28日召开门源县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会议商讨贯彻落实民族团结政策、剿匪肃特、社会治安、生产、教育和政权建设等工作决议,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委员,成立各族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月成立门源有到青年团工作委员会。7月召开门源县首届各族农民代表大会,选举成立门源县各族农民协会,同月召开门源县首届各族各界妇女代表大会,同月成立门源县人民检察署。8月11日,省人民政府决定祁连设治局划归门源县管辖。同年,门源县人民政府在全县组织人民自卫队,发展自卫队员556名,年底,成立中国共产党门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1951年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对国民党"西北革命委员会"、"西北反共救国军华正大队"等政治土匪首要分子进行镇压,并取缔一贯道等反动会道门组织。公安部门对反动党、团、军、警、宪、特人员进行登记。5月起是,全县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活动,举行盛大的抗美援朝示威游行,各族人民群众捐献人民币多元(旧币)、白洋3689元、白银1042两、黄金6两6钱,还有马匹等其它物资。10月始,全县范围内展开了减租反霸斗争。
&&&&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前,门源县农业属于封建私有制经济,地主、富农等占有大量土地、牲畜和农具等生产资料,以雇工、出租土地和借贷方式剥削广大农民。解放前夕,占全县农户13%左右的地方、富农却占全县总耕地的54%,而占87%的农户只占全县总耕地的46%。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加之苛捐杂税日益繁重,农民群众生活贫困,封建的土地制度的矛盾日益突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进行了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的土地改革。
&&&&一、减租反霸
&&&&解放后为废除封建土地占有制度,县政府根据西北军政委员会关于减租减息条例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于1951年10月开始,在全县开展了减租反霸的群众运动。
&&&&减租反霸斗争首先在第一区浩门镇的七个行政村进行试点,11月份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开展。通过减租减息,将定租额由原来的25%左右减到6.5%;活租额由原来的50%到减少到20%;庄头按原定减去10~20%,副产品按正产物比例分配。同时对庄头所住房不得收租金,土地由业主种收,粮差杂款转嫁给承租土地佃户的情况,一律减为谁种地谁纳粮;放烂种改减为三七分(既种三地七),公粮由土地占有者承担,高利贷减息30--50%,青海马步芳设在门源的"德兴海"官僚资本本利全部废除。
&&&&二、土地改革
&&&&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根据中央政务院公布的《土地改革法》精神,在青海省人民政府部暑成立的门源县人民政府土地改革委员会的领导下,先后在农业区分两期进行了土地改革。
&&&&土改工作分四个阶段。一是宣传土改政策,提高觉悟,组建土改工作机构和班子;二是划分阶段成份和清理债务。先易后难,三榜定案确定阶级成份,发动群众积极开展说理斗争;三是确立没收征收范围。没收征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及工其它财产。做出分配计划。报有到土改委员会批准后,分配给贫雇农和其他群众;四是追回和收毁地主的旧约地契,插标立界确定地权,举行土改祝捷大会,总结工作,评比干部,健全乡村各种组织,明确土改各项工作任务。
&&&&根据《土地改革法》的规定,土改中共划出地主307户。共没收和征收土地73675.8亩,耕畜2958头(匹),农具2135件,房屋4752间,粮食88834市石,全县2600多户贫雇农13400余人,共分得土地74744亩,平均每人分得土地5.57亩.连同个人原有土地平均每人占有土地7.4亩,还分得了房屋、粮食、农具、耕畜等土改果实。同时废除和停付了农村中的大部分债务,改善了贫苦农民的生活。
&&&&在土改中,根据门源多民族聚居的特点,正确执行了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和统一战线政策,组织民族宗教界人士深入群众讲解政策,宣传土改意义,对与群众有联系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及爱国守法职业者,尊重他们的意见做了适当的安置。分配土改胜利果实时,对少数民族群众给于适当的照顾.对藏族中牧业兼地主一律不进行斗争,协商处理土地等生产资料时,兼营的畜牧业一律不动,个人财产均不没收。
&&&&对于地主根据不同情况,做不同处理,除了少数罪大恶极分子依法惩处外,对于守法地主分给同农民一样的土地,在劳动中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对富农的生产资料一律不动。
&&&&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牧业合作化
&&&&(一)农业合作化
&&&&门源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过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四个阶段。
&&&&土地改革后、为了摆脱一家一户脆弱的农业经济,以当地群众自古就有的变工习惯,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原的原则,组织临时变工组。随着全国形势发展,逐步由临时变工组向常年互助组发展,到1953年底,全县建立常年互助组1184个,参加农户4030户,占总户数70%以上。
&&&&到1954年舂,门源县委、县政府,本着"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方针、采取典型师范,试办了尖沟马生元,牙合聂进录两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和浩门镇民族团结社,到1955年9月全县初级社发展到115个,入社农户4943户,占总农户数的83.6%。
&&&&根据全国全省发展形势,
1955年10月开始对全县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整顿和扩建的同时培养合作社干部、财会人员。到1956年初,全县54个初级社全部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基本上结束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实现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
&&&&(二)牧业合作化
&&&&解放前,作牧业生产资料的牧畜和草原,绝大多数为牧地主、部落头人及宗教寺院占有,业区的富,中等成分的各族群众也牧养不同数量的牲畜。而占总人数的90%以上的贫苦牧民只占有牲畜10------20%且没有固定的草场。两级分化明显,贫富差距悬殊。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慎重稳定,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以及"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全面发展生产"的政策,领导牧民群众,在发展生产的同时,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对牧业采取赎买政策,建立公私合营牧场,进行牧业体制改革。
&&&&1951年开始组织季节性和常年互助组。对贫苦牧民发放性意无息贷款。1955年至1956年上半年在苏吉滩摔先试办了五个牧业生产合作社,一个工私合营牧场。合作社采取每户入社牲畜折价计股按股分红,按劳取酬的原则。既照顾了畜股多的社员,也符合一般社员的利益。实行统一经营,统一调配劳力草场,促进了畜牧业生产,带动了牧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1956年6月全县共组织各种互助组71个,入组产数802户之68.45%。1957年到1958年春,全县共建牧业合作社33个,入社户689户,牧业生产互助组83个,入组户数568户,建立公私合营牧场12个,入户产数137户,全县实现了牧业由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畜牧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1957年全县牲畜总头数达到了86384头(只)比1949年曾长1.3倍,牧民群众生活水平相营得到提高。
&&&&二、手工业合作化
&&&&解放前门源县手工业十分薄弱,浩门镇主要有缝纫、木工、铁工、靴鞋四种行业,从业人员10人,农村牧区只有能做铁木工手艺也为数很少
&&&&解放后、1951---1953年经济恢复时期,全县手工业者,由1949年的201户发展到432户。1954年县城手工业者积极响互助合作号召,组成缝纫、铁工、木工、靴鞋、四个合作小组
从业人员30人,1956年合作小组转入合作社,全部县镇手工业者加入合作社,成立手工业联社,建立监,理事会等机构,下属服装社、铁工社、木器社、靴鞋社从事人员50余人.乡村手工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至此,完成对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改告。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该造。
&&&&三、商业合作化
&&&&解放前,县城较大商店,有山西、陕西人开设的"复源兵""义生祥",本地人开放的"天泰恒",三家百货商店,另有"春和堂"、"复生泰"两家药铺。其它小酒坊、小滩贩铺店10余家,在乡村在大庄、旱台、泉沟台等地小铺店10余家,商品经营单一稀少,经济势力单薄。
&&&&解放后,人民政府支持保护私营商业,到1951年全县经商户
达到160户,从业人员213人,资本资金67.382元
;对促进城乡物质交流,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贯彻执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引导私营商业逐步走公私合营道路,对全县私营商业和国营商业,统筹兼顾,统一安排,通过私营商业为国营商业代销,经销,向国营商业批购等形式最后达到公私合营。到1957年全县原有的160户私营商业者,改为合作商店55户,其中公私合营按股(每股1600元)付定息的13户,自负盈亏,按利分红的合作商店25户,合作小组17个,至此,基本上完成了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人民公社化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在全国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高潮的推动下,门源县于1958年9月将农业区乡镇的54个高级农业社合并,成立东风、上游、红旗三个人民公社,划分为14个管理区,55个生产大队,252个生产队。又将牧业区的牧业社合并为仙米、珠固、苏吉滩、皇城四个人民公社,并集中反封建斗争和宗教改革中没收的牧畜建立了国营仙米牧场。
&&&&人民公社实行工农商学兵为一体,农林牧业副渔全面发展,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分配,统一调配劳力。由于左倾思想及工作中的主观主义,不按客观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给农牧业生产带来灾难性后果,严重影响了全县农牧业生产的发展。
&&&&1961年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后,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改变为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1962年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调正,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等政策,纠正"左"的错误,农业区以5%土地给农民自留地。自由畜牧区允许社员经营为自留畜,农牧业生产有了新的恢复和发展。
&&&&1966----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极"左"路线的指导下以阶级斗代替生产活动,以政治挂帅代替经济规律,提倡"资本主义尾巴"收社员自留地自留畜,社员生产积极性又一次遭受挫折。对基层干部进行揪斗等造成新的冤案。
&&&&拨乱反正
&&&&1961年4月份开始,县委贯彻省州委会议精神,重点学习贯彻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
》及中央十二条紧急指示的贯彻执行情况.从1961年6月开始纠正平调,彻底退赔,对平调生产队和社员个人的生产、生活资料,本着原物尚存的退回原物。原物已失的作价赔偿。1962年全县调正社队体制,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开展四固定(土地、耕畜、劳力、农具)。三包一奖(包工、包产、包成本超产奖励)贯彻按劳分配政策和定额管理、评工记分,对东风、红旗、上游等联营牧场的牲畜,下放到大队、生产队经营。1962年6月至1963年元月,开展牧区订正阶级成分工作。在1958年宗教改革及民主革命补课中订为牧主52户,富牧33户的经复查后,定封建牧主6户,富牧18户共计24户,纠正错划的41户改正为牧民成份,将原没收的牧畜,财产逐项进行退赔并在政治上恢复名誉。按着贯彻1962年西北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对吊沟、中麻莲、南关、上阴田、东沙河、5个清真寺和藏传佛教,仙米寺先后开放入寺宗教人员20名,根据门源实际情况。调正社员自留地,自留畜、给回族社员每户解决1只棉羊,发展养殖业,全县共划出自留地11304亩。
&&&&年的五年中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纠正以往各项工作中的失误和错误,各项工作走向正规,农牧业生产得到很快恢复和发展。但在1966年以后开展社教运动接着掀起文化大革命,层层"夺权"揪斗走资派,捣毁党委和党支部,不少领导干部和群众被扣上"走资派""三反分子"等帽子遭受无故审查残酷斗争造成新的冤案,宗教寺院二次关闭,许多文物遭到破坏,宗教人员遭到打击。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全国掀起批判青反革命团的罪行的高潮,开展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水利、草原建设。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进行拨乱反正。复查历次政治运动中被处理的3100名干部职工的案件。对37名错划"右派的"全部给予改正,并做出了妥善安置。摘掉了774名四类分子帽子,改订11800名地富子女的成份,全面复查了"文化大革命"以来判处的反革命案件,纠正冤假错案159件,对在1958年防判扩大化中错判,错管的107名人员给予平反,其中有25人发放困难补助款6000元。1981年4月召开政协七届会议将7名宗教界和民主人士安置在政协工作,任副主席常务委员等职。
&&&&从1982年开始,对全县8名原国民党军政起义投城人员落实政策,颁发了起义投城证书,按政策规定分别对这些人员作退休,离休安置。
&&&&1988年4月对8户工商户被查抄的金银财物98件,房屋22间,折价款2.2万元作了赔偿。并清退235户工业投资款26.7万元。
&&&&1980----1990年其间,按照中央(82)19号文件精神,全县先后恢复和开放佛教寺院3座,有活佛10名,阿卡14名。伊斯兰教清真寺活动点71座,有阿訇49名满拉53名,政府拨款13万元,修缮了南关、吊沟、麻连、阴田、沙河清真寺和仙米佛敎寺院。基本上满足了信教群众的活动场所。
&&&&门源县还积极开号召旅居国外侨胞、台湾和藏胞回国、探亲接待工作。1986年县委统战部,对全县台属、侨属、回国藏胞进行调查安置。有的还按排为县政府委员。
&&&&改革开放
、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纠正"左"的错误倾向的基础上对农牧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首先实行划小生产队,农活上进行小段包工,有些生产队进一步建立专业队、专业组、专业户、专业工的"四专"生产责任制,全县普遍签定社与县、队与社的干部联产岗位责任制合同。到1982年,全县508个农业生产队中实行各种联产责任制的生产队470个,占总队数的93%。1983年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由家庭自主经营。
&&&&1980年----1982年牧业经济进行体制改革,实行"三定一奖
定工、定产、定畜超产奖励);"两定一奖"包本增殖,收益分配,以头定产,以产品折价,按价计工。1983年全县508个生产队15404户农牧民实行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农牧区经营的各类牲畜,本着"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归户,"户有户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牧区将冬春草场的使用权固定到户,夏秋草场按圈窝落实到户。
&&&&1985年开始,全县进行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步改革。大力调整种植业内部的作物布局;大力发展养殖业在大农业中的比例。种草种树发展林业。改革农产品收购制度,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粮食取消统购,实行合同收购,牛、羊猪肉全部放开。实行合同订购、议购议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全面推行企业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以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为中心,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大力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和资金。使农村逐步实现农、工、商,综合经营,进一步活跃农村商品经济,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
&&&&1983年以后对企业推行政企分开。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和企业承包制,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同时挖掘内部潜力,增强企业自我改造能力.商业体制的改革主要在整个商品流通上。认真贯彻国营、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提高流通渠道。工商企业普遍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使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极大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继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后,县委、县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做好准备。
&&&&"七五"期间(),继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以改革为动力,调整好目前尚不协调的经济体制。如:计划体制、价格体系等。通过改革,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改革计划体制,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中需要由国家调拔分配的部分,对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实行指令性计划。对其它产品的经济活动,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指导性计划或完全由市场调节,在计划管理中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建立起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促进全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在工业方面"外延"与"内涵"的关系上,侧重于"外延",发展基础工业,准备后劲,为后十年的经济振兴打好坚实的基础。农业方面,坚持大农业的方针,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纠正大搞粮食,单打一的思想,继续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达到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的目的。第三产业方面,放开搞活,实行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内外一起上,城乡一起上的方针,为活跃城乡经济服务。对外贸易方面,坚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原则,不断扩大横向经济联系的范围和规模。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1147万元,比1985年增加8255万元。
&&&&"八五"期间()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步深化,经济结构实现了由单一经济成分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转变,农村改革稳定、完善,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城镇各项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企业经营机制和政府职能紧急不转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日益明确。
&&&&"九五"和"十五"(年底)期间,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全面实施"农业立县、工业强县、商贸富县、科教兴县"的战略,加快改革开放,
促进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农业基础,发展畜牧经济,发挥资源优势,壮大二、三产业。加强城市建设,健全市场体系,扩大经济规模,增加经济总量,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进程,引导非公有"资本参与企业改革和资产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给与非公有制经济更多的支持,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有粮食企业、教育体制、公用事业、医疗体制、医疗保险、住房、价格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推进。加快投资软环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减少审批、规范程序,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这一时期使门源历史上发展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九五"末,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8亿元。"十五"末,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8亿元,比"九五"末增长81%,年均增长12.6%,完成"十五"计划的112.8%;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77万元,比"九五"末增长81.5%,年均增长12.7%,完成"十五"计划的102.4%;"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比"九五"期间累计完成数增长4.4倍,年均增长28.8%,完成"十五"计划的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15.8%,年均增长16.6%,完成"十五"计划的113.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278元,比"九五"末增长58.2%,年均增长9.6%,完成"十五"计划的115.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41元,比"九五"末增长59.7%,年均增长9.8%,完成"十五"计划的115.2%。&&&&(以上材料由县志办主任马成云撰写)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门源回族自治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