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难点有哪些

关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现状的思考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2页
关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现状的思考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中以中国建设银
行为代表从2002年开始引入经济资本概念,探索经济分配方法,目前已经建立了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和效益约束机制。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得失和问题研究,提出下一阶段改进的方向,一方面为本行经营管理献计献策,另一方面期望对目前正在探索经济资本管理的商业银行提供一些参考,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思考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用于抵偿“非预期损失”的资本数量和借以获取回报的资本性资源占用数量,是目前国际上先进商业银行普遍使用的一个管理参数。随着《巴塞尔协议》修订以来,建立在“资本至上”基础上的资本约束思想正成为国际银行业新的价值坐标,并推动着风险及价值管理理论和工具取得了革命性进展。21世纪初期,以建行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商业银行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经济资本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与效益约束机制已成为当今世界和国内主流银行的共同选择。经济资本概念的引入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一、经济资本管理的作用机制经济资本管理的作用机制是把满足股东回报(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和责任通过经济资本配置落实到银行的各级分行、各项产品、部门、客户以及员工等层面,把风险和收益的平衡通过资本的配置和资本回报要求联系起来。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引入、运用以及相应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正有力促进我国银行业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式向集约式、内涵式转变。
(一)经济资本将有力的约束银行可承载风险总量
经济资本通过对非预期损失的计算和预测,直接反映银行的风险全貌,通过经济资本的配置能够实现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匹配。以经济资本分配系数为纽带,一方
面可以确定在一定资本下,银行可以承载的风险总量,从而控制风险资产规模,避免以前那种不注重风险总量控制,无限扩充资产的粗放经营方式。另一方面,行风险资产规模迅速扩张时,量接近或超过监管资本时,,,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而原投资者又不同意发行新股,所以只能通过发行可转债的方法来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
(二)经济资本管理促进银行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通过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的设定,可以有效的传导商业银行的经营导向,从而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具体来讲,一是促进区域结构调整,根据经济资本回报率和资产质量设定不同区域分行经济资本增长率和经济资本区域调节系数,通过区域间经济资本增量和总量的控制,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信用风险体系健全、资产质量好的地区分行快速发展。二是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根据不同产品资产质量、违约概率、损失率、净回报等设定各项产品的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可以有效的控制不同产品的发展速度,从而提升银行产品的价值创造能力。三是促进客户结构调整,根据客户资信情况以及对银行贡献度大小设置经济资本分配折扣系数,从而鼓励经营部门和客户经理多营销优质客户。四是促进收支结构调整,通过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的设置促进非利息收入的大力发展。
(三)经济资本管理促进银行不断满
所占用的经济资本)就是反映商业银行以及其各级分行创造价值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总行对于RAROC,鼓励这些分价和营销
经济资本预算管理的实施为银行市场营销提供指引,为银行在营销中定价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在实施经济资本预算机制下,银行决策者判断不同业务、产品、客户的市场进退标准是经济资本回报的大小;银行对客户定价是基于满足经济资本回报要求的定价,即某项产品的价格应该是在完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该业务所占用的经济资本乘以预期的经济资本回报率之和。反之,如果低于该价格,就不能满足资本回报的要求,就是毁灭价值。同时,对于多项产品、多个客户的营销中,银行应保留和发展较大资本回报的业务和产品,否则应予以收缩或退出市场。
二、当前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建行、招行、深发展等在国内较早推行经济资本预算管理的银行来看,经济资本管理机制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改进,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该机制。
(一)基础信息薄弱,导致经济资本
计量分配不尽科学
一是目前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的准确性不够。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内部评级系统尚在建设之中,即使系统开发完成后,为使系统适于本行自身风险管理实际,还有一个经营数据积累、系统参数调整的过程。因此我国银行大多数采用的计量方法相对是粗线条的、平均意义下的系数法,这也是目前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准确性不够的原因。二是经济资本产品分配系数分类不细。由于我国银行经济资本计量和分配大多数采用标准法,所以在进行产品细化时要受到会计核算和风险预警评级系统产品分类的制约,产品的会计核算及其在风险预警评级系统的分类情况,最终确定了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的细化程度。三是对市场风险经济资本的计量不充分。目前,
足股东回报率要求
如果银行不能产生与风险相匹配的资本回报率将导致股东满意度下降,资本退出,股价下跌,资本回报率对股价的影响就更加明显了。在以前没有进行经济资本配置的时候,商业银行很难通过一个分行创造的利润来计算该行到底为股东创造了多大贡献,因为账面上拨付的营运资金没有反映该分行的风险。经济资本净回报率(RAROC,=风险扣除后的净利润÷分行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页/共2页
寻找更多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当前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经济资本管理是目前国际商业银行比较先进的管理技术,是在总分行管理体制下,实施内部经营管理的一项新兴管 理工具.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资本约束条件下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意义、难点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有一定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
农行江西省分行资产负债管理处
农行江西省分行办公室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_百度知道当前我国经济资本的运用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
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 张卫平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以及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商业银行在新一轮竞争与发展契机中,开始认真思考并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重新认识到资本作为银行对抗金融风险缓冲器的价值──资本必须覆盖风险,资本的多少决定了规模的大小,资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资产结构的组合。银行传统的“拉存款,增加负债,以存定贷和盲目扩张”经营模式,正在逐步向以资本约束发展的经营理念转变,特别是随着2004年3月《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实施,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管理理念已悄然为众多商业银行所接受,资本对银行规模扩张的约束效应开始显现,资本管理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正日益受到银行业的重视和亲睐。基于此,笔者拟就经济资本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谈以下几方面拙见。
一、经济资本及运用和经济资本管理对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意义
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定义:一是权益资本,即银行财务报表中显示的所有者权益,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二是监管资本,它是按监管当局的要求计算的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为分析问题方便,就将其统称为银行资本。银行资本对其风险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银行还有第三种资本:经济资本。
银行的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因此又称为风险资本。它是由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组成,也可表述为由信用风险资本、市场风险资本和操作风险资本组成。其计算公式如下:银行的经济资本=信用风险资本+市场风险资本+操作风险资本。其中,信用风险主要是指银行表内外业务所有资产因借款方和交易方违约以及信用降级所造成的损失;市场风险主要是指汇率、利率、股价和其它有关市场价格如期货商品价格及信用息差波动所造成的损失;操作风险主要是指外部环境和内部流程、人员、系统的缺陷或瘫痪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对经济资本的理解应该注意三点:
一是经济资本反映的是风险,而不是“资本”。其主要揭示的是银行非预期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通常都是在既定的置信区间和一定的期限内进行考虑。如在99%置信度下,一年期间内,某银行的经济资本有100亿元,则我们可以说,该银行在一年内的非预期损失不会超过100亿元,或者说100年里只有一年该银行的非预期损失可能会超过100亿元。二是经济资本或者说非预期损失大部分时间是小于预期损失的。银行经营中的预期损失是指从事某项业务所产生的平均损失,相对非预期损失而言,是一种发生概率相对较大的损失,而非预期损失是指银行实际损失超过上述平均损失以上的损失,它是对预期损失的偏离,发生的概率较小。三是预期损失是可以通过定价和损失准备金来提留弥补的。而非预期损失一旦发生是要由银行资本来抵御的,从这个角度讲,银行资本是经济资本的“准备”。四是经济资本成本一般是不予考虑的。由于经济资本是一种“算出来的”非预期损失,是一虚拟资本,与我们平时所说的通常意义上的资本具有不同的内涵,因此无所谓成本问题。但是当非预期损失一旦发生需要用银行资本去抵偿时,用于抵偿的银行资本则是有成本的。从这个角度讲,只有当实际损失发生时,考虑经济资本的成本才会有意义,其数值是与用于抵偿的银行资本成本一致的。五是经济资本是银行确定风险边界的基础。它的最大值是以不超过银行资本为前提的,在此范围内银行可能还有缓释风险的机会,如果达到或超过这一界限,银行就不可能还有第二次机会。因此,以此为基础确定的风险边界,既能有效控制风险,又充分考虑了银行的业务发展和资产扩张。经济资本概念的出现,就是要提醒银行在强调资本充足要求的同时,更要重视其它风险,实施更为稳健的经营政策,以避免因为其它风险而陷入经营困境。如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远超过8%,1995年1月巴林银行还被分析机构认为是安全的,但随后因交易员违规操作衍生产品发生操作风险,从而遭致巨额损失,到1995年2月底,这家银行就破产并被接管了。
新巴塞尔协议的颁布,确立了商业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三大支柱,其核心是资本约束,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可接受的风险限额内,对其资产负债组合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进而对业务策略做出前瞻性选择,以实现既定经营目标。在新巴塞尔协议的约束下,商业银行强化经济资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借助于经济资本管理,银行不仅可以实现从资本到风险承担的资本预算过程,也可以开展从风险到资本占用的业绩评估、风险定价、业务计划以及组合优化等一系列工作,从而使银行股东价值得到有效管理。经济资本体系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对银行业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科学衡量经营业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经济资本理念在银行经营管理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
一是提高资本配置能力和管理水平。由于经济资本能够比较细致地反映不同风险水平资产对资本要求的差异,而经济资本配置的前提是银行必须准确计量可能发生的损失,这就要求银行拥有很高的风险测量和资本管理水平,包括《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作为经济资本计算、分配与管理重要基础的内部评级法的采用。这些先进方法和工具的采用,将使对风险的度量由原来以经验判断为主,逐渐向以先进的量化模型进行科学测算为基础转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将因此大大提高。同时,通过经济资本对信贷资源和财务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引导各级机构积极发展低风险、高回报的业务,促进业务结构、产品结构和收支结构的调整,有效控制资产风险的增长,能够在既定的经济资本增量内确定业务发展规模,建立经济资本分配和回报约束的机制。二是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国内银行目前普遍以经营利润为中心的绩效考核并不能反映各级机构的潜在风险,因而有些机构追求通过简单的规模扩张来实现利润的增长。经验证明,忽视风险的扩张是非理性的和低质量的,在业务规模增长的同时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在未充分计提损失准备的情况下,对经营利润的考核并不能真正反映各级机构的风险和业务发展的质量。由于经济资本可以全面调整风险对业绩的影响,因此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衡量银行的各个部门、分行和各项业务对全行创造价值的真实贡献。主要的考核指标有风险资本利润率(RAROC)、新增经济价值(EVA)等,即:风险资本收益率(RAROC)=(收入-成本-预期损失)/经济资本。新增经济价值(EVA)=(收入-成本-预期损失)-最低回报率&经济资本。与传统绩效考核办法不同,上述指标中银行资本改成了经济资本,且都扣除了预期损失,由此计算的绩效考核指标,既考察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又充分考虑了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三是加强客户关系和定价管理。运用经济资本可以帮助协调解决和管理客户与产品发展。例如,通过经济资本分析可以知道,要满足多少收入才能使一笔交易或一个客户关系在风险调整之后对银行有利、要有多少额外非信贷业务收入才能补偿因收取低于最佳定价而减少的收入,在风险调整基础上,谁是银行优质和劣质客户,如何调整对某客户的信贷结构以降低经济资本等问题。同时,经济资本也可以作为高端客户市场开发的工具。四是加强信贷组合分析和管理。作为分析工具,经济资本可用于信贷分析组合分析和管理,识别信用资产组合里导致集中风险的因素,包括单个客户风险、所在行业和国家地区。同时通过降低风险、改善风险调整收益来控制收入变动;也可以根据分析更新使用客户资源和建立对实际风险更加敏感的额度限制和控制方法,以避免集中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和调整考核机制
按照新巴塞尔协议规定,首先,我国商业银行从2005年起开始尝试经济资本管理工作,把经济资本理念引入考核体系,由过去的注重业务扩张的综合型考核体系转变到以经济资本和信贷计划管理并重的过渡考核体系;其次,在风险管理方面,通过核定拨备容忍度、预提专项拨备等途径加以防范,并加紧风险评级等技术模型的开发研究;最近,有的商业银行又出台了经济资本预算管理办法,这标志着以经济资本预算为核心的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即将形成。
商业银行的策略性调整中,最核心的指标是经济资本回报率。为便于计算,总行将经济资本回报率的计算公式简化为:
经济资本回报率=(拨备后利润-法定所得税)&经济资本&100%;
其中:经济资本=(6月末加权风险资产&8%&20%+年末加权风险资产&8%&80%)&(1+C);C为管理水平调节系数。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影响经济资本回报率的因素主要有:
(一)帐面利润。这就要求我们的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必须围绕利润这一中心;
(二)拨备水平。从2006年起,商业银行有可能逐步取消对分行一般拨备的考核,这一变化,使提高资产质量、从而控制和降低专项拨备成为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
(三)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在资产总额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资产组合将带来不同的风险加权资产数字,因此,处理好资产盈利性和风险性的匹配关系,成为新形势下资产负债管理的关键内容。另外,从2006年起,有的商业银行还将对经济资本下达计划、单独考核,这就要求分行必须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促进资产盈利和风险控制同步进行。
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几点应对策略
面对商业银行总行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和考核机制的调整,分行要积极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努力建立健全以经营效益和风险控制为主要激励约束目标的发展机制,尽快实现由粗放型规模扩张模式向稳健、集约的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变。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商业银行经营理念。
商业银行在经营指导思想和具体管理措施方面的调整和改变,要求分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营理念。一是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预算管理办法中,确定了坚持资源分配向效益和质量倾斜的原则,即根据分行的经济资本余额、经济资本回报率、资产质量等因素确定并分配各分行的增量计划目标。而分行则要在总行确定的增量目标内,在经济资本总量有限的情况下,使效益和业务获得较好的增长,不断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客观上要求在发展业务时更要具有全面发展意识,不能走偏路,必须均衡发展。二是树立稳健的发展观。经济资本管理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在业务经营中,不仅考虑发展问题,更要考虑资本成本和风险,要改变业务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增利不增值的粗放式经营理念,摒弃只重存款不重利润、只重发展不重效益的管理方法,真正把各项业务发展建立在坚实的资本基础之上。三是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预算管理办法规定,在分配经济资本时,将以分行上年的经济资本回报率和资产质量为主要参考因素,并确定了坚持增量分配、总量控制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在业务发展中要摒弃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去获取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是紧密围绕经济资本回报率目标,实施各项业务结构调整。
经济资本回报率概念的提出,要求我们必须紧密围绕经济资本回报率目标,对现有业务进行全面梳理,在全面考察、充分估计风险因素后,进一步明确业务发展重点和方向,有进有退,有保有压。首先,要继续加大存贷款的拓展力度,在当前形势下,存贷款始终都是创造利润的主体。其次,要努力调整存款结构,降低协议存款等高成本存款的余额和占比;大力发展储蓄存款业务。第三,要提高贷款议价能力,加大对风险的覆盖程度。第四,要调整资产结构,控制企业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等高风险资产的过快增长,提高以国债、本外币存单为质押的企业贷款占比,大力发展风险加权系数较低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加大对已办结保函业务的清销管理。第五,要大力发展无资产占用的中间业务,特别是票据转贴现业务等。
三是以全面风险管理为目标,构筑商业银行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新《巴塞尔协议》将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由信用风险扩展到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由于尚无有效的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商业银行在经济资本预算管理办法中规定,现阶段只在商业银行总行预留市场风险资本,分行只考虑信用风险资本,且暂以标准法衡量。但随着计量技术的成熟和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的完善,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一定是大势所趋。因此,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以全面风险管理为目标,以节约经济资本为手段,坚决控制住资产风险的扩张,引导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资产结构和收支结构,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不断调整和优化。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旅游法实施中的难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