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人民公园效果图奥园征收坝美土地

探访广东省最大的围龙屋——五华县水寨镇坝美村王监公祠
在七月初的一个无聊上午,在本地的一份报纸的一个小角落,发现了在我的身边有一座号称:广东省最大的围龙屋。原来有一个这样的宝在身边都不知道,遂联系三毛同学,找时间一起去探访一下。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所以等到了七月底,26号那天下午,两人终于出发。
来到大概位置,两人遂开始问路的状态,或许目的地并不是那么精彩,但是,那种寻找一个未知世界的惊喜,是很让人期待的。在问过三个人后,终于找到了我们要看的围龙屋。
所谓最大的围龙屋,果真是很大,这座围龙屋始建于明朝,听说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在09年古建筑普查的时候,被发现的,这幢庞大的古围龙屋为标准的客家围龙屋架构,基本保存完整,门前的半月形大池塘与围龙屋刚好合成一个巨大的圆。围龙屋包括上七下九、上中下三栋大厅、左右各“六横六围”,现在保存较完好的有“五横五围”,第六围稍有缺失。围屋祖祠大厅为石柱梁架结构,悬山瓦顶,灰沙夯墙,完好保留着鲜明的明代建筑特色。整座围龙屋有6条天街,第六层围龙屋前的天街长达近500米,村民漫步从头走到尾几乎要二三十分钟。而祖祠后的花头(围起来的空地)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围龙屋正门的晒谷坪也有1000多平方米。围龙屋正门两旁的两口古井保留完好水质甘甜,村民至今仍在使用。目前这座庞大的围龙屋里只留下好几户村民居住。
看来曾经有不少人来探访过这座古老的围龙屋,我们的到来,这里的人一点也不出奇,反而问我们是哪里来的,热情的向我们介绍古屋的情况,在古老的围龙屋里至今还居住着一些居民,这些居民倒是很淳朴,一个热情的小孩为我们做了向导,带我们从第六围慢慢走到了中间,古屋已经破陋不堪,维修的话,工程巨大,估计不是很可能了。不禁遗憾,我们五华有那么好的景点,却让它这样破落下去,如果以前保护的好的话,这也许将会成为一个很不错的景点的。
看着这样一个好景,如此破落,心中难免有点心酸,倒是当地的一个热情、可爱小男孩,给了我们不少欢乐,古屋虽败,民风尚好啊!
一直想找个高处,来照个古屋全景,可是没有合适的高度,只是跑到旁边的民居二楼,照不出效果,只是拍出零乱的房顶,不免留下遗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完成47个重点项目征迁工作,为产城融合提供坚实保障 水寨镇化压力聚动力 攻坚破难立潮头
坐落于坝美村的人民公园,成了当地群众休闲的好去处。张炳锋 摄
新修建的五华河现场段罗湖堤和莲洞堤,改善了水寨罗湖村和莲洞村村民的出行。张炳锋 摄
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一角。张炳锋 摄
大大小小的池塘上,木板搭建的小道在水面蜿蜒,翠绿的水草轻柔摇曳,鱼儿在水草之间欢快穿梭,宛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这不是某个风景区,而是位于五华县水寨镇的人民公园,如画的风景吸引了不少群众在此游玩散心。 五华县城以前从没有过这样漂亮的休闲公园,如今却一下子建了6个,群众的休闲去处多了起来。随着工业园区版图的不断扩大,交通大动脉的打通,越来越多的乡贤企业家回乡投资,五华县城正在一步一步实现着“产城融合”。 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县城所在的水寨镇奠定的扎实基础。5年来,该镇根据县城整体规划,采取“五加二”“白加黑”的方法,连续奋战完成了47个重点项目板块的征地拆迁工作,为县城拉开框架、迎接重点项目落地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在未来,水寨将大力实施县委‘一核两区三组团’发展战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把水寨建设成为文明富裕、生态宜居、幸福和谐的首善之区。”水寨镇党委书记陈逸说。 ●南方日报记者 陈萍 通讯员 张炳锋 保障用地 顺利征迁拉开城市建设框架 曾利勇是水寨镇员瑾村人,攒了点钱在村里建了一栋3层半的新房,就在准备装修入住的时候,却被通知他的房子要被拆了,新房所在的那块地要拿来修路,这条路就是县城水寨大道镇政府右侧的富强路。 “路通才能财通,以前这里只有一条摩托车道,还不是水泥的,现在这条路那么宽敞,方便了大家。”曾利勇经过一番思考和镇干部的耐心动员后,他决定支持政府的工作,把新房子拆了,依旧住在原来那座上世纪70年代建的老房子里。虽然房子破败,一到下雨天水就会倒灌进来,但是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在路边政府给了110平方米让我们重新建房,我们还是比较满意的。” 据陈逸介绍,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我们的干部都是每家每户地上门拜访群众,跟他们讲清楚拆迁后的好处,这是为了配合我们县城的整体规划,对改善他们的生活是很有好处的。” 期待着县城越变越美是广大群众的心愿,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大多数的群众都乐意配合。除了有群众的支持外,也离不开村干部的努力。 邓菊香是水寨镇罗湖村的村支书,今年已经64岁的她连任了5届的村支部书记,经验丰富的她干起活来“巾帼不让须眉”。罗湖村有很大一部分土地被规划进了五华工业园的板块内,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落地,邓菊香拉上丈夫一起,动员村里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的“硬骨头”。 “党员的家先进行丈量,先签合同,再动员党员的家属,有了示范,群众也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也就能看到其中的好处,所以我们村的征拆工作比较顺利。”邓菊香笑着说,这其中有许多的辛苦,但是看到大项目在自己的村里建起来,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收入也还算可以,心里还是比较开心的。 梅州中农批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的项目建在罗湖村,目前的500平方米的大棚和48个临时批发商铺已经迎来了商户和顾客。据公司执行总经理张金连介绍,从去年10月份签约进驻,当地政府仅用了4个月就交付了土地,这离不开罗湖村征拆工作的高效率。 征拆工作是一份体力活,更是一份脑力活,不管是烈日当头还是狂风暴雨,一张规划图,一把卷尺,工作小组就出门了,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饭,深夜还在群众家中做工作也习以为常。“有干部上午打完结石,下午就上班了,有的因为多次下许久未耕的田里丈量,皮肤感染,还有白天上班晚上打吊针的干部,但是他们都‘轻伤不下火线’,出色地完成了各个板块的征地任务。”陈逸感慨地说。 在这些为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坚守在第一线的干部中,有个女干部,这3年里她带领的工作组出色地完成了党委交给的征地拆迁任务,啃下了许多十多年未啃下的“硬骨头”,她就是原水寨镇常务副镇长、现县环保局副局长、挂职水寨镇党委副书记刘丽霞。2013年,刘丽霞分派到了员瑾堤的征拆任务,由于与鸿云大道相连接处的4.8亩土地,以及河口大桥出口处的5户7栋房屋,一直未能顺利征用,导致这一工程从2003年动工到2013年一直未能完工,“10月份任务下达,11月13日,员瑾堤连接河口大桥段的最后一户拆迁户终于同意拆迁并签字,我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任务。”刘丽霞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回忆起那段日子,她笑着说,由于经常去拆迁户家,拆迁户家的狗都认识她了。 在办公室里,有一沓厚厚的工作日志,满满的记录着班子成员每天的工作内容摘要,进村与拆迁户沟通解决问题,与相关部门开会协商分工等,都被一一记录在了日志里。该镇在推进重点项目过程中,实行严格的汇报制度,适时通报各个拆迁板块的进度,以稳扎稳打的工作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产城融合 当好五华县域经济领头羊 兴华高速水寨段建设进展顺利,环城大道、进城大道、水寨大道、华兴北路、水潭东路等建设改造全面完成,莲洞堤提前建成通车,澄湖堤、上坝堤、罗湖堤升级改造相继完成,琴江公路水寨段、工业大道东延线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公园路升级改造顺利推进…… 对外,兴华高速公路正在有条不紊地建设着,一天天地缩短着五华与珠三角的空间距离;对内,连接工业园区、各村的道路或新建,或升级改造,大大疏通了县城的血脉。四通八达的交通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出行,还使县城对企业的吸引力更大了,使水寨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为什么会选择在五华建农副产品的批发市场,我们通过专业的市场调研发现,五华水寨辐射了河源、潮汕、福建等地区,随着高速的开通,市场前景可观。”梅州中农批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金连说。 除了中农批、富胜实业、辉胜达这样的优质项目选择水寨,还有总投资17亿元的香雪制药……真金白银的投资拉动了五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这个小城离产城融合的目标越来越近。 而已经落户在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并投产的大多是乡贤企业,这些企业在水寨不仅没有“水土不服”,反而越做越强。 今年6月,落户五华的首条高清电视机生产线正式投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首台高清电视机正式下线,这条生产线属于广东嘉晖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富胜实业公司数字电视产业园项目之一,广东富胜实业公司是五华县2003年开办工业园区时进驻园区的首家企业,也是本土乡贤企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生产DVD外壳,到2014年底新引进2条生产线和一批机械手,进军高端制造业,生产液晶电视机盖板,今年初又开始上马数字电视产业园项目,该公司发展自主品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五华产业园的主力军。 去年,转移园内的广东辉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至此,五华境内集团公司数实现了零的突破。据了解,广东辉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深圳产业转移、五华县招商引资的重点企业,公司主要生产各式厨房小家电、led灯照明系列、led驱动电源系列,目前产品全部外销日本、欧洲、美国及亚洲其他国家。早在2014年,该集团公司总收入便突破了7亿元。而其董事长周辉权正是五华外出乡贤,2007年从深圳回到五华创业办厂,先后成立了广东辉胜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梅州市辉骏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梅州市五华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广东印象客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五华县辉安矿业发展有限公司。 以“一核四组团”为发展格局的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是梅州振兴发展的主要抓手,而“四组团”中五华便是一个主战场。水寨是五华的县城,政治、经济中心地带,也是工业的集聚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更是主战场中的“战略要地”,对内肩负着五华工业振兴发展的重任,对外是梅兴华丰集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的进园企业突破了100家大关,总共达101家,五华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迎来新的里程碑。截至目前,101个落户企业中,63家实现投产,另有38家加快建设,去年园区产值也突破50亿元大关,达53.2亿元。 交通越来越便利,工业园区越做越强,这些硬件的不断完善,让水寨距产城融合的目标越来越近。 提升内涵 改善民生增进群众获得感 “以前一到过年过节县城就要塞车,简直寸步难行,近几年通过道路改造,开通了几条新路以后,塞车的情况有所缓解了。”一直住在水寨的温先生说。沿着宽阔的水寨大道行走,路边有一间卖土特产的店,店主叫张东梅,她在县城开店已经有10年了,对于县城近年来的变化,她深有感触:“城市的道路都铺上了柏油,路两边都种上了树,卫生环境变好了,对我们开店的来说,生意也更好了!” 作为五华的县城,扩容提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水寨镇是着力打通“两江四堤八桥”的主力军,“我们全力协助县委县政府加快中心城区和琴江新城规划建设,努力拉开县城发展架构,不断提高城区集聚辐射能力,努力打造梅州市副中心城市。”陈逸说。 水寨镇以创建和谐美丽镇村和广东省卫生县城为契机,2011年至2015年共投入约2100万元,购置垃圾车81辆,新建垃圾收集点120个,设立垃圾桶、安装路灯,聘请卫生保洁员97人,全镇23个村基本形成了“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工作机制。另外新建休闲小公园、健身小广场9个。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县城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扮靓”城市,优化人居环境,水寨镇努力完善城区农贸市场、公园广场等市政配套。 6月23日凌晨,“中国供销-粤东农批”项目的前期市场正式对外营业,这是为配合县政府创文创卫工作,解决五华县宏达路蔬菜市场占道扰民问题,将原宏达路市场整体搬迁至前期市场经营。在这个前期市场可以看到,市场秩序井井有条,来来往往的运输车辆井然有序,搬迁至此的商户都比较满意。“这里的经商环境很好,干净、敞亮,交通也很方便,虽然目前还是比较偏僻,但我看好它的发展前景。”一位正在档口的商户这样说。 从一个落后的小县城,到现在的高楼林立、人们安居乐业,水寨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以前的水寨没有大型楼盘进驻,群众居住的都是自己家建的高高低低的楼房,没有统一规划。随着碧桂园、奥园等知名楼盘入驻,城里出现了规划有序的小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学的管理和优美的环境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购买,碧桂园一期一经开盘就销售火爆,如今二期也已经售罄,奥园一期商住、公寓楼亦供不应求。 人居环境改善了,教育也没有落下。总投资2.3亿元、规划占地面积208亩的五华高级中学即将在今年秋季迎来第一批学生,目前该工程进展顺利。据了解,五华高级中学按照省一级学校标准进行规划设计,计划开设90个教学班,可容纳4500名学生就读。今年秋季将按第二批的档次招录首批新生1500名,有效缓解县城学位紧张的问题。 亮点 给拆迁资金戴好“龙套” 镇干部绷紧“廉洁弦” 征地拆迁过程中,拆迁部门能否公正、公平,镇村(居)干部能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村民能否诚实守信,是决定拆迁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面对每年艰巨的拆迁任务,水寨镇上下一心,撰写着基层廉政“大文章”。此外,群众上访事件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该镇将其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法制宣传,努力化解社会矛盾。 干部之间形成廉洁之气 “不管是大会还是小会,都在时刻强调要‘廉洁征地’,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一位镇干部说,日积月累,在长期的强调下,干部之间已经形成了一股清新的风气,就是廉洁之气。 在征拆过程中,“公正、公开、公平”是防止产生违法违纪行为的有效手段,也能让群众安心。水寨镇将所有拆迁公告及时上墙,第一时间将各类拆迁政策、丈量情况等送达拆迁户,使拆迁户明明白白拆迁、安安心心拆迁。“我们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干部之间互相监督,干部群众互相监督;全程控管,加大现场监督力度,严格监督拆迁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廉洁勤政,及时掌握征地拆迁各个环节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陈逸介绍,在复杂的征拆工作中,该镇严格执行拆迁政策,实事求是,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切实维护村民合法利益,一旦出现违规违纪问题,严肃追究责任人,绝不姑息。 “廉政工作重点是要给拆迁资金戴好‘龙套’,给村居干部拉好‘警戒线’。”水寨镇纪委书记张仲坤介绍,领导班子时刻为镇村(居)干部打好“预防针”、筑牢“防腐墙”、开启“探照灯”,真正让镇、村干部们绷紧了“廉洁弦”,使拆迁村村干部在面对利益和诱惑时,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健康推进村拆迁进程,有效保证全镇拆迁工作推进。 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纵使严格按照政策、法规执行征拆任务,也依然会遇到群众不满意、不服从的情况,拆迁工作给水寨镇的信访维稳工作带来了许多的考验,但该镇在这方面也表现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强大的魄力。 “2011年以来排查调处土地、道路等矛盾纠纷913宗,其中及时处置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21宗,成功化解历史积案22宗,妥善解决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15宗……” 这一系列的数据,充分说明了该镇在这项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充分发挥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各村治保、调解组织作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陈逸说,通过创新宣传形式,采取召开情况通报会、手机短信、编印水寨镇基层治理读本、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教育引导镇村(居)干部和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 镇情 水寨镇地处五华县城,位于五华河与琴江河汇合的三角地带,总面积99平方公里,1954年始为县治驻地,是五华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贸易中心。下辖23个村475个村民小组和4个居委会(社区)。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坝美村 广南坝美村,幸存的世外桃源_牛宝宝文章网
坝美村 广南坝美村,幸存的世外桃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wwW.niUBb.NeT)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总是让人神往,但是,我要告诉你,还真的有这样的乐土,在云南东南部与广西接壤的一片群山之中藏着一个小小的壮族村庄名叫坝美,1999年,一个地质队偶然发现坝美村,很多报纸杂志上出现了两个字:坝美。由于和陶渊明描写得桃花源惊人得相似,被人们称之为“最后的世外桃源”。越来越多的人闻风而来,来释放自己的桃花源情结。进村子要经过一个巨大的溶洞水道。船缓行十余分钟,临近洞口,眼前便是河谷、流水、翠竹、水车、农田、茅舍…。对于坝美村的人们来说,陶渊明描写世外桃源简直就是自己的家。坝美是只能摇着竹筏从村前村后的两个溶洞进出方可到达的一个地方。寨子古老而优美,高大的榕树枝繁叶茂,巨型的树根盘根据错节裸露在地面上,一层层依山而的麻烂楼里居住着百多户壮族人家,他们大多属村中的土著居民沙支系。进到寨里,随处可见扎着帕角、穿着黑兰色裙、脚蹬绣花鞋的女人在自制的人工石磨前推磨,在古老的木制纺织机前纺线、织布,在用众山采来的草叶靛染后做成的土布上绣花,男人们则背回大架大架的柴禾,小孩和老人担着竹水桶去泉眼里挑水来蓄在自制的石缸里供家人饮用。坝美村的村民的食物、衣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至今基本上是自己生产,寨子中随处可见转动的水车、独木舟、石磨、纺织机等生产生活工具。它们的古朴粗拙样,凝固了历史,传递着远古的文化信息。坝美人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至今仍然保留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态,生动体现了壮族农耕社会男耕女织、鸡犬相闻、邻里和谐的田园牧歌情趣,时他们现行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信仰崇拜等都较好地保存着壮族古老的传统文化特征,坝美村确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大地上罕见的“世外桃源”。羡慕第一个发现坝美的外地人,他肯定似武陵渔人一样,惊叹于这里的简单与纯粹。坝美村经过这些年的开发,游人增加,配套的服务设施越来越全面,但也渐渐失去了那种难得的宁静。不过如果到云南旅行,这里还是一处不可轻易放弃的目的地。不要停下脚步,那些人、那些以及所有美好的不期而遇,都在路上。 编辑:陈小北关注邂逅游微信公共帐号:搜索“邂逅游” 或微信号:ixiehouyou(长按可复制);QQ交流群:(北京群)微信群交流加:xiehouyou328欢迎您转载分享: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五华县水寨镇坝美村强征土地叫黑社会追打无辜的手无寸铁村民
/v_show/id_XMTM2NzUzNDgyOA==.html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5-04 05:0005-04 05:2105-04 05:4205-04 05:4305-04 05:4505-04 06:0105-04 06:0705-04 06:5605-04 07:0605-04 07:32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6 开心网五华县16镇常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五华县16镇常识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华县人民公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