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以后想创业不知道干什么么了 天天在家玩又想出去打工 家里没什么钱 想负担点把 又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

我觉得我的人生很迷茫,家里穷,在学校老闹事我,现在出来打工了,整天受气,真的不知道我以后要怎么做我_百度知道有什么活,一个月能搞到几万块? 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玩,,2年了,什么都没不做,现在想出去打工,,_百度知道农村有很多孩子初中没上完就外出打工,怎样用实际一点的措施来解决?
现在农村孩子的学业水平普遍偏低
不匿名了。结合我的认识吧,这都是我所经历的。第一点,觉得是留守儿童问题,因为我所在的农村,大人基本外出打工,一般都是爷爷奶奶照顾,加上现在网吧来到村里,基本一放假就爆满,很多小学生都沉迷于游戏,基本撸啊撸个CF等,学校上课也就是玩,网络真的对于他们来说危害太大了,碰到小学生抽烟,骂人,看片等,爷爷奶奶基本不管,所以读书基本就是玩,尤其小学生都有手机,也是玩手游。这是网络问题。第二,农村的观念变了,以前大学生是宝,现在经常听到某家一年赚多少,而读大学一个月刚出来2.3000,还不如打工,父母很多都倾向于赚钱,大学变的不在重要。或许见识短浅吧。第三,很多杀马特,和我同年龄的,基本就一两个在读大学,其余2.30人都没有读,他们有的结婚生子,过年回家,我是土鳖,他们是土豪,在哪里吹嘘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回家都很光鲜。而我因为读大学不久没啥说的,很多大学生玩游戏,泡妞等小学生都知道,还问我咋没谈一个。这是现实问题。第四,这是我深有感触的,在农村的小学,或者镇上基本都有打架的,我记得初中看古惑仔也玩过,我们这里都是扛把子,以村没帮派,不知现在的情况,比较乱,因为小学初中基本感觉不学啥东西。所以觉得这个就让很多人失去读书的兴趣。如果解决,第一,我觉得父母有一个在家带小孩比较好,我隔壁家的小孩以前也是骂人,偷东西等,他妈回来管一年,成绩上去了,现在也有礼貌了,人也变好多了,这样,男人的压力比较大,如果有两个孩子也不好搞。第二,觉得应该有个机构,毕竟孩子小,网络太可怕了,应该去规范,我不知道咋说。第三,教育问题,在农村,很多老师真的打酱油,啥教书。感觉陪学生玩,混点,也不好好引导,这个不想多说,我都经历过。第四,觉得在于农村见识短浅,因为现在农村大学生真的能混得好的少,别人初中去打工,几年几十万,老婆,房子等都有,读大学花家里几十万,学校啊,房子啊,开销啊等一对比很明显。我以前也瞧不起读书,幸好我一个亲戚教书,坚持让我读大学,因为爱看书,高中看小说,大学接触了王阳明的心学,以及认识几个我觉得的狠人,所以才爱大学,觉得大学很不错。其实我以前也几次想过辍学,农村很多问题都不好多说,我们市属于地级市,几十万人吧,就四个高中,一年一本不到500,最好不过武大,三本高职居多,风气不好。我也是个三本,觉得如果没接触心学估计大学又是玩四年,我们高中很正常。第五,农村孩子想读名牌太难了。真的超级难。刚才我奶奶又根我说我一个侄女初中没毕业,现在赚5.6千,我堂姐(武汉音乐学院)一本音乐学院不到2千现在,我侄子(一本理工)考研现在也是3千,因为我辈分大,现在压力也大。毕竟是三本,补充一下情况,现在我所在的农村没初中,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到市里老师管,初中在镇上,呵呵,在这里孩子基本就是不被管的。从初中进高中有中考,我当年616.5,人生感觉最辉煌的时刻,进市最好的一中,一年基本250个一本,其余还有几个高中基本加起来上一本不到100人,教育资源有限,全市前十进武大。今年三本1.6万学费。高职也是玩,我幸好大学半年看书,利用网络,蹭课。戒除了游戏,看网络小说。因为我想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在我的三本里面玩游戏,睡觉,谈恋爱等很正常,我看书被说是奇葩,你不玩又不傻考个三本。哎,读书之难。资源也没有,去武大蹭课5.6小时一次,还要利用网络去找帮助,我想我不读书或许找关系都可以赚个5.6千每月。但我想我的人生就完了,又是一个循环。现在农村每家基本楼房,市区有房子,3.40万一套,有车,娶个老婆。小时候一起玩的结婚多了去,我个三本在过几年出去也压力山大,但我感谢知乎。虽然用了半年,让我受益匪浅。其实还有很多。哎,这就是现实。
2011年的时候我在宁夏西海固教书,刚开始的时候我带的两个班级有92个学生,一年后毕业班参加中考的时候只剩下了63个人。没有参加应届中考的学生,有很多种情况。有倒下来在低年级复读的,有不参加中考直接去职中技校的,当然也有中途退学直接打工的。而在直接打工的孩子里面,其实很少原因是因为家庭的极度贫穷所造成的。要知道,这些年来农村的免费教育已经普及的很到位了,要混一张初中毕业文凭并没有这么难。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这张文凭对于他们来讲到底有什么用。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已经不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样那么稀有,而大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的也大有人在。与此相比,早早辍学出来学一门手艺,或者直接工地搬砖开挖掘机可以早点让自己经济独立,又能早点出来看世界,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好。尽管当年我在教书的时候和他们说,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以后能从更高的起点去看世界,但其实当年我也不过是个刚毕业的本科生,社会阅历和他们差不了多少,并没有资格说这些话。我这么说,并不是在提倡早早辍学。我个人还是觉得“普九”是必须的。但是再往上如何发展,其实未必要高考一条独木桥走到底。哪怕是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拿到本科以上文凭的人也不过占总人口的5%。所以一个健康的体制,一个成熟的教育系统,应该是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个性化的自由发展,没有必要一味的强调高学历。去年6月份我去银川看我的学生,有在省重点读书的尖子生,也有在工地上已经混出点小名堂的当年的所谓“差生”。那位“差生”在经过了社会的洗礼之后明显比还在上学的娃娃们老练不少,我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相反如果他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上立足,比起勉强考个三本天天Dota翘课要好得多。至于要说能有什么措施来普及农村基础教育,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提高教育质量,这并不是扶贫砸钱,也不是建校舍,增加入学名额。提高教育质量最关键的就是能有优秀的师资力量,而留住优秀师资力量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这一点其实做的很不理想。据我所知,大学毕业回农村的老师一般都是特岗教师,也就是不算编制,要熬到编制的话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工资很少。大部分人熬不过这段时间,优秀的或者有关系的就跳到县上或者城镇的学校了,而其他的就考公务员或者转行了。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年轻的优秀教师不愿意留下,年长的教师逐渐老去,加之生态移民和城镇化,农村的基础教育自然是很难好转了。
根本看不到读书的用处。以前读书改变命运,而现在读书读到博士毕业的农村小子,最后还是给别人打工,工资不如邻居家王小龙在船厂挣得多。讲两个人的故事。1.我初中所在私立学校收费在我们当地算是最贵的。当然也不是什么贵族学校,小县城嘛。当时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都是比较有钱的人家,有一个例外。那小孩从开学第一天就穿着很不合身的西装!而且几乎一直这一套衣服,以至于我一听到关于他的消息,脑袋里就有一个穿着松垮西装手里拿着小本本矮矮瘦瘦的少年。后来慢慢就知道,他家三个儿子,他第三。在农村这简直就是三座大山啊!父母都是务农,因为家里田多,也没出去打工。一般来说,这样的家庭条件都送孩子去乡中镇中读书,花费少。竟然送到这读书,想必是想让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吧!即使再难也要给孩子创造好的读书环境。(乡镇中学教学差,纪律乱)大多数人都会这么认为吧,其实不是!送他来这读书,不是因为想让他有更好读书环境,而是因为在这读书不花钱!因为他学习好!入学考试全校第一名!免学费,免住宿费,每月有生活补贴。他在我整个初中时代一直占据着年级前三名。整整三年,一分钱没花。而且他瘦弱,干不了农活,家里也没让他出去打工。他从来都是第一个起床,有几次我早起背单词都能看到他在操场跑步,无论我起多早。中考考到我们市第一中学,我们市最好的高中,也是河北省比较牛的高中。可是家里送他去职教中心了。虽然职教中心很乱,教育很差,但是职教中心有国家补贴,几乎不用花钱。再后面的事就是我听说的了。在职教中心他就一直霸占着建筑班第一名,而且语数外全校无人能敌。想想也是,我们初中在我们县那个时候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学校,他又是尖子生,在那么个垃圾学校拿个第一不意外。可他读到高三就退学了,学校多次去他家试图说服他和他的父母,但都失败了。因为,实在太穷了。害怕儿子考上大学,害怕他读大学却没钱供他读。当然了,也有其他原因吧。据说他边打工边考了个自考那种。现在还在打工。2.这个小孩是我们村子的。比我小很多,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爱看书,爱学习,爱干活,爱玩。几乎处处都是最棒的。我小妹在我们村里读书时候,他们同班。我小妹从来没考过第一名,因为这小子从来不会错过第一名。我印象中,这小孩眼睛大大的,黑黑的瘦瘦的,一手牵着牛,另一只手拿着书。说不定是什么书,有时候是暑假作业之类的,有时候是其他数学语文这些书。他爸属于典型愚昧无知的农民,以前跟我爸干活时候就有让他辍学回家的想法,被我妈妈劝住了。不过他基本处在半辍学状态,天天在家喂牛放牛,一个礼拜不去一天学校。但是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读初中也保持这个状态,放牛放牛放牛,不放牛时候去学校。老师来他家几次,被他爹赶走了。他从家带了几个南瓜去跟老师道歉。初中三年一直全校第一名。当然,这是在我们当地乡中学。中考成绩很优秀,县一中收了他,免学费。读了半年,辍学了。原因很简单,他堂姐在广东打工的厂子招人,一个月1800。至今都记得他那双大眼睛,村子里净是关于他的故事和唏嘘。我妈说那小伙子长得一表人才,学习又好,就是生错地方了。
等你发现你上了这么多年学,不如工地搬砖的人挣的多,你就觉得自己想多了
好多初中和小学同学比我挣得都多,到二十岁就结婚生子,然后到现在孩子都快上初中了,挺好的,我觉得上大学也不过如此。
这个真的是有所感受,家庭背景,生活圈子,学校氛围,社会环境,是很几个重要的因素。同样是能获取到想要的生活,当发现有一条比读书成本更低,目标更透明的捷径,难免他们不会心动。而且相对而言,这类人群在社会中是长期存在的,只不过表现出的形式不一样而已。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和乡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体现。不得不说一个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农村普遍孩子三个以上这样教育支出实在太大。虽然现在是义务教育,可是这个投资回收周期实在太长。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资有所提升,导致越来越的学生放弃学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出去做寒假工暑假工然后就留下来做长工了,没人管有钱拿。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家里人逼的,不少家长的理念就是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出去打几年工挣点钱回来盖几层房子然后嫁人。留守儿童的男孩子没人管被一些社会青年还有一些人回来吹嘘出去打工有多好多好慢慢地就放弃学业。农村的老师的态度就更加随便了,有那么一点成绩的就花点心思培养拿点奖金,其余的就秉承“男的不死,女的不生”放养式教育。假如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并落实到底是前提,至于避免让孩子留守就见仁见智了,我很感谢我父母就算条件艰苦仍然坚持送我还有姐姐妹妹去念书。我曾想过假如我不花那么多时间去念书可能我家里物质条件会更好,可是当我过年的时候看到那些早早出去打工的朋友亲戚们眼界知识面都远远落后于接受教育的同学们的时候我觉得接受教育是正确的。
因为没念书赚的钱比念书的多
以职业教育为常态~~
1.小明每天在村里晃悠,爹妈看着发愁,心想这孩子将来怎么办呀;小强每日都苦读诗书,父母喜在心里,村里人都认定他必有出息。2.那年,小明和小强都是十九岁,小明跟着村里的外出打工,来到了高速公路的工地,保底工资三千块;小强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读的是道路与桥梁专业,学费每年五千多。3.那年,小明和小强都是二十三岁小明的爹妈给他说个巧媳妇,是邻村的,特别贤惠;小强在大学里谈了个女朋友,是邻校的,很有文化。4.那年,小明和小强都是二十四岁小明在老家结了婚,把媳妇带到工地上,来给他洗衣做饭,恩爱有加;小强终于大学毕业,找了施工单位工作,跟女友分居两地,朝思暮想。5.小明每天很快乐,下了班就没事,吃了饭和媳妇散散步,晚上便和工友打麻将看电视;小强每天很忙碌,白天跑遍工地,晚上还做资料画图纸,好久不见的女友跟他分手了。6.那年,小明和小强都是二十八岁,小明攒下了二十万,已是两个娃娃的爹,心想着回家盖栋漂亮的楼房;小强过了中级职称,还是单身一个人过,心想着再干几年就是高级了;7.小明在农村老家盖了两层小楼,装修很漂亮,剩的钱买了一群仔,让媳妇回家种地养猪;小强在城里贷款买了一套新房,按揭三千多,父母给介绍了新女朋友,在城里上班很少见面。8. 那年,小明和小强都是三十一岁,小明媳妇从老家打电话来说:小明,现在家里有房有存款,咱喂喂猪,种种地,很幸福了,家里不能没有男人,你快回来吧;小强媳妇从城里打电话来说:小强,小孩的借读费要十五万呢,家里没有存款了,你看能不能找公司借点。9.小明听了媳妇的话,离开了工地,回老家跟老婆一起养猪,照顾父母小孩;小强听了妻子的话,更努力工作,去了偏远又艰苦的工地,很难回家一次。10.那年,小明和小强都是三十五岁猪肉价格疯涨,小明的一大圈猪成了宝贝,一年赚了十几万;通货膨胀严重,小强的公司很难接到项目,很多人都待岗了;11.那年,小明和小强都是五十岁了小明已是三个孙子的爷爷,天天晒着太阳抽着旱烟在村里转悠;小强已是高级路桥工程师,天天顶着太阳皱着眉头在工地检查;12.那年,小明和小强都是六十岁了,小明过六十大寿,老伴说:一家团圆多好呀,家里的事就让娃们操心吧,外面有啥好玩的地方咱出去转转;小强退休摆酒席,领导说:回家歇着没意思,返聘回单位做技术顾问吧,工地上有什么问题您给指导指导;13.小明病了一场,小明拉着老伴的手说:我活了快七十岁了,有儿有孙的,知足了;小强病了一场,小强抚着妻子的手说:我在外工作几十年,让你受苦了,对不起;14.……由于长期体力劳动,吃的是自家种的菜、养的猪,小明身体一直很硬朗,慢慢就恢复了。由于长期熬夜加 班、小强喝酒应酬、工地食堂饭菜也很差,身上落下很多毛病,很快就去世了。15.八十岁的小明蹲在村头抽着旱烟袋,看着远远的山;远远的山上有一片公墓,小强已在那里静静睡去;小明在鞋底磕磕烟灰,拄着拐杖站起身,望了望那片公墓,自言自语地说:唉,都是一辈子呀…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创业不知道干什么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