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订花林峰家用电经营部存在吗?

&第A16版 福建新闻
第A01版 : 封面第A02版 : 焦点第A03版 : 焦点第A04版 : 焦点第A05版 : 广告第A06版 : 厦门?新闻热线第A07版 : 厦门?新闻现场第A08版 : 厦门?新闻调查第A09版 : 厦门?新闻解读第A10版 : 厦门?新闻解读第A11版 : 社区第A12版 : 社区?知道第A13版 : 财经新闻第A14版 : 广告第A15版 : 财经?证券第A16版 : 福建新闻第B02版 : 台海?综合第B03版 : 漳州新闻第B04版 : 漳州新闻第B05版 : 台海新闻第B05版 : 天下?时事第B06版 : 天下?万象第B07版 : 体育新闻第B08版 : 娱乐新闻第C01版 : 名景汇第C02版 : 名景汇第C03版 : 名景汇第C04版 : 名景汇第C05版 : 名景汇第C06版 : 名居汇第C07版 : 名居汇第C08版 : 名居汇第T01版 : 2009高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第T02版 : 2009高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第T03版 : 2009高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第T04版 : 2009高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第T05版 : 2009高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第T06版 : 2009高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第T07版 : 2009高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第T08版 : 2009高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第T09版 : 广告第T10版 : 广告第T11版 : 广告第T12版 : 广告第T13版 : 2009高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第T14版 : 2009高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第T15版 : 2009高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第T16版 : 2009高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霞浦县政府长乐市政府双双被通报?报废三轮汽车每辆补贴2000元?闽甲流确诊病例增至16例?闽展开公交安全生产大检查?永春惊现南少林石碑??新闻联播要“变脸”,该喝彩吗??“祈福笔”厦门遇冷,可喜!?“蜡枪”要事故后才变“钢枪”??一句话评论
福建严肃处理霞浦、长乐两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霞浦县政府长乐市政府双双被通报批评
导报讯&(福建日报记者&吴宏雄)6月8日下午,福建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对宁德霞浦“10?30”重大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和福州长乐市拉丁酒吧“1?31”重大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情况进行研究,对21名责任人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4名责任人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霞浦“10?30”重大生产事故&29人被追究责任&&&&日,霞浦县新城区迪鑫阳光城3号楼施工现场12名工人擅自开启施工升降机,因升降机螺栓脱落、标准节倾倒、吊笼坠落,造成吊笼内12名工人全部死亡的重大事故。&&&&经调查证实,这是一起由于开发商严重违法违规、擅自组织无起重设备安装资格的电工安装施工升降机引发的重大建筑施工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共有29名事故责任人受到责任追究,其中霞浦县建设局党组副书记熊建富、霞浦县建设局安全股股长兼县建筑质监站站长毕伏荣等18名事故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宁德市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志坚等11名纪检监察对象受到党纪、政纪处分;霞浦县委副书记、县长林峰还涉嫌其他问题另案处理。霞浦县建设局和霞浦县人民政府,分别受到霞浦县人民政府和宁德市人民政府的通报批评。长乐“1?31”重大火灾事故&26人被追究责任&&&&日,福州长乐市城关拉丁酒吧因顾客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发生重大火灾,造成15人死亡、24人受伤。&&&&经调查证实,这是一起因酒吧内顾客燃放烟花引燃大厅顶棚处的吸音棉&(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引发火灾的重大责任事故。共有26名事故责任人受到责任追究。其中长乐市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林志荣、长乐拉丁酒吧法人代表郑明来等16名事故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长乐市市长林文芳等10名纪检监察对象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同时,责成福州市、长乐市人民政府分别向省人民政府和福州市人民政府做出书面检查报告,并由福州市人民政府对长乐市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
Copyright &
taihai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案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福建宁德霞浦政府拨款80万置消防装备-消防装备,器材装备-消防行业-hc360慧聪网
&&&&6月13日上午,福建宁德霞浦县政府在县政府四楼会议室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消防工作,并决定拨款80万元添置。林峰县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刘金香,县委常委、副县长黄敏皓,副县长张长健、林健、陈武及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约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林峰县长主持。
&&&&会上,消防大队吴启明大队长就2008年消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消防二中队征地、新农村消防工作、购置高喷车、购置个人防护装备和特勤器材、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消防员医疗补助等六个方面问题作了重点汇报。
&&&&林峰县长听取汇报后指出:近年来,霞浦县消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消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一手抓消防工作,一手抓部队建设,全县整体抗御火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消防部队在灭火和抢险救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消防安全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尤其是农村消防工作取得了进展。对大队官兵能够在艰苦条件下,不畏困难,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林县长还强调:当前全县消防工作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主要体现在个别地方和单位重视不够,消防制度不健全,消防安全职责不落实;消防宣传教育不到位,部分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消防部队的装备配备滞后于经济发展等方面上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林县长指出,消防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全县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本着对国家、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确实提高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认识,为经济建设、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县财政、劳动、建设、国土局等单位负责人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作了表态发言。
&&&&会议最后决定:消防二中队征地,由于初定规划用地不利于消防执勤和战备,县政府原则同意将九0四电台安置地进行置放,二中队用地调整至主干道三河路,具体由新城区管委会商省广电局解决,征得同意后,县国土局、松城街道即着手征地,再予以划拨;关于新农村消防工作问题,原则上同意三沙镇和古岭下村开展新农村消防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切实提高农村防御火灾的能力,农办部门要加大对试点镇、试点村的扶持,并将消防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原则同意购置高喷车一部,县财政分两次补助60万元,消防大队应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支持,同时向社会筹措消防基金,年底完成购车任务;消防个人防护装备和特勤器材问题。县财政同意拨款专项资金20万元,购置部分急需装备,其余列入明年财政预算。
想让您的事业成功吗?
网上赚钱成功三步曲
让生意火起来!
 关于“、”的资讯
?&&(6.16 9:49)
?&&(6.14 8:57)
?&&(6.13 13:44)
?&&(6.13 9:52)
?&&(6.13 9:52)
?&&(6.13 9:10)
?&&(6.13 8:18)
?&&(6.13 8:18)
?&&(6.13 8:14)
?&&(6.12 13:28)
聪网赢造企业网上贸易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霞浦原县长涉嫌违纪被终止人大代表资格
日15:52  
中新社福州八月二日电 (记者孙贤迅)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二日在此间决定,终止中共霞浦县委原副书记、霞浦县人民政府原县长林峰的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
? | ?推广 |
林峰,男,汉族,籍贯福建连江,一九六三年一月出生,二 00六年五月起任中共霞浦县委副书记、霞浦县长。今年五月,中共福建省纪委对林峰立案调查。因林峰涉嫌严重违纪,性质严重,福建省宁德市人大常委会此前已罢免了林峰的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拥有港阔水深岸线长的天然优势,海域面积广阔,沿海港口众多;海岸线长达四百余公里,居福建省各县市首位,其中天然深水岸线长四十多公里,具备港口腹地大等优势,是发展大型临海工业的首选之地。霞浦还是福建距台湾最近的沿海县份之一,每年都有众多的台湾渔船、货轮在此靠泊,其中三沙港被确定为福建省六个台货海上快运试点口岸。[责任编辑:champchen]
更多关于“”的新闻
( 10:10:37)
( 05:03:16)
( 16:07:00)
( 01:59:00)
( 11:27:20)
( 09:02:00)
( 17:28:00)
( 09:46:55)
( 08:32:36)
( 17:06:45)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霞浦政府工作报告
篇一:2011年福建霞浦政府工作报告-项目用 霞浦县人民政府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县政府 索引号:ND- 信息生成时间: 点击次数:466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霞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和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融入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集中精力实施“五大战役”,全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基本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3.87亿元,增长11.8%;工业总产值63.41亿元,增长3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6.50亿元,增长47.9%;农业总产值45.31亿元,增长5.2%;财政总收入4.26亿元,增长34.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23亿元,增长3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93亿元,增长3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8亿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38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6943元,增长9.8%。一年来,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继续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各项新举措,全年投入“三农”专项资金7亿元,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完成粮播面积27.5万亩,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8%,粮食产量8.5万吨。扩大蔬菜、畜牧、水果等生产规模,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7.89万亩、比增3049亩,果树种植面积5.67万亩、比增0.3万亩;畜禽存栏数、出栏数明显增加,肉蛋奶产量比增3430吨。渔业产量29.8万吨,产值达29.24亿元,分别增长4.1%和4.4%。1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产值3.36亿元,带动1.67万户农民从中获得收入7104万元。抓好农产品品牌创建,主导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省以上名牌产品3个、注册商标9个。新建乡村公路3条10.8公里、自然村公路29公里,松山二级渔港竣工,三沙中心渔港、石湖一级渔港、沙塘湾二级渔港动工,除险加固海堤8条11.96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6座。 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全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1亿元,增长39.3%。福宁工业园区、牙城、盐田、东关工业集中点和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新建(扩建)投产企业18家,新入驻在建企业20家,其中不锈钢制品在建企业14家。全县合成革企业产值达16.8亿元。总装机42兆瓦的闽东首座大京风电场建成投产,五星环球船舶修造、申望海上装备制造、太阳能电池48条生产线、邦德合成革38条生产线、地球物理勘探仪器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等项目相继动工。全年开发新产品45项,获得省级名牌产品1个、省著名商标4个。全国首个环保型刹车片联盟标准在我县生成。13家担保公司提供担保金额 2.3亿元。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41.13亿元,增长7.2%。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99.4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50亿元人民币,均增长15%。 三、对外开放持续拓展。积极组织参与招商活动,“4.9”宁德香港招商会签约外资项目2个,总投资5.1亿美元,占全市签约项目总投资的60.93%;“6.23”市投洽会签约项目10个,其中内资项目7个,投资总额28亿元,外资项目3个,投资总额5.2亿美元;“9.8”投洽会上省台签约项目1个,投资总额1500万美元。全县签约项目注册和动工建设10个,注册资金6.54亿元。利用外资有新增长,合同外资234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20万美元。出口保持高位运行,外贸出口3163万美元、增长105.8%,比全市平均增幅高出64.5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市第二,占年计划的175.3%。霞台交流合作进一步密切,对台小额贸易91万美元,增长10.1%;对台劳务输出420人,增长7.2%。三沙口岸并入宁德港扩大开放和东冲、溪南作业区列入“十二五”口岸规划已由省政府报国务院待批。 四、“五大战役”成效明显。“五大战役”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全县上下的积极性,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2.60亿元,占年计划的117%,比原计划多3.3亿元,建成投产项目13个,实现开工项目24个。新增长区域完成投资4.27亿元,占年计划的142%,各工业集中点基础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一批大项目落地建设。城市建设完成投资3874万元,占年计划的108%,完成了府前路沥清改性路面和龙首路拓宽工程,赤岸大道与高速公路连接线贯通,护城河二期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启动了东吾路中北段拓宽改造工程,山河路延伸段、福宁大道延伸段、福宁文化公园动工建设。整修公交车辆115辆,景观整治、清理广告、缆线下地、道路改造、绿地改造等取得阶段性成效。小城镇改革发展完成投资5.59亿元,占年计划的101.76%,除溪南镇受海西宁德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影响外,下浒、长春、牙城、三沙等试点镇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生工程完成投资2.86亿元,占年计划的98.5%,实施校安、医改、文化、养老、安居、水利等一系列工程,新建12座公厕、16个公交站点、64个农家书屋、39个农民健身工程点、11个乡镇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五、民生保障逐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创业带动就业成果显现,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119人,完成年任务的10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31人,完成年任务的101.9%;转移农村劳动力6475人,完成年任务的104.4%。以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农合及城乡低保、优抚安置、社会救济等政策全面落实,投入5585万元实施新农合项目。投入8000万元完成“造福工程”和地质灾害险情村搬迁工程建设。投资1.05亿元建设经济适用房416套、廉租房110套。投入472万元解决农村万人以上安全饮用水问题。总投资1200万元的县粮食中心储备库开工建设。投入3300万元新建城市灾害避难场所3个1.1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全面落实与市政府签订的16项责任状,不折不扣地抓好涉及民生的各项工作。 六、社会事业巩固提高。中校舍安全工程2010年21个项目和6个寄宿制建设项目全部动工建设,完成投入2281万元,占年计划的121.5%;拆除D级危房5.9万平方米,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0所。县实验幼儿园迁址新建,牙城中心小学和三沙二小开动新建。总投资9315万元的福宁医院投入使用,三沙中心卫生院修缮竣工,总投入800万元的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启动,总投资6000万元的福宁文化公园实现开工,烈士陵园扩建工程完成规划并计划投资900多万元。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有序推进。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组来霞拍摄“寻求中国摩尼教”等一系列节目。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机制,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扎实顺利开展,我县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人事和人才工作持续进步。双拥共建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此外,老龄、老干、老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方志、档案、残联、气象、水文以及工青妇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新的成效。 七、平安建设扎实推进。深化“平安霞浦”建设,平安行业建设扎实推进,持续开展打击“两盗一抢”、“黄赌毒”、“六合彩”等各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共破获刑事案件1021起,受理治安案件1436起。做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37个“海西卫士”电子警察报警杆投入使用,全县254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配备保安人员319人,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深化矛盾纠纷排查,继续开展县主要领导每月接待日活动,共接访群众411批1321人次,解决了一大批信访问题。法律援助工作得到加强,“五五”普法顺利完成。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抓好重点行业 、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一年来,县政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县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和通报制度,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2件、政协提案85件,办结率均达100%。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提升。加强效能建设和政务督查,深化公众评议机关活动,机关行政服务效率明显提高。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2010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县“十一五”目标的完美收官。五年的艰苦创业,五年的辛勤汗水,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是综合实力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高于“十五”3个百分点;2010年人均GDP达20208元,年均增长11.0%,高于“十五”3.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6家,实现利润总额年均增长3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8.16万元增加到39.18亿元,年均增长16.6%。财政总收入是2005年的2.43倍,地方级财政收入是2005年的2.62倍,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9.5%、21.2%。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29.5:25.6:44.9调整为2010年的26.1:30.0:43.9。五大特色农产品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82%提高到目前的87%。建成投产工业项目30个,全县新增14家亿元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3.3%,是2005年的3.77倍。申报成功2个国家级品牌、9个省级品牌和5个省级著名商标,荣获“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称号。 三是城乡面貌改变。实施了新城区开发建设的一大批重点工程,完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山河路、长溪路、福宁大道等县城主干道,尤其是赤岸大道中北段投入使用,使温福铁路动车组火车站与县城区联成一片。建成区从2005年的5.8平方公里扩展到2010年的8.86平方公里,总人口从8万增加到12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05.6亿元,是“十五”的2.68倍。村镇建设投入资金8亿多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示出新面貌,城镇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四是社会事业进步。全县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国家级科技进步县考核,我县被列为全国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投资1.2亿的霞浦新一中投入使用,霞浦六中实现整体搬迁,霞浦电大撤站建院,县职专升为国家级重点中专,霞浦八中和宏翔高级中学顺利开办。化解“普九”债务2697万元,新招聘教师247人,12所中小学通过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1.5%。完成县医院门诊综合楼改造、县中医院病房楼扩建,并通过“二甲”评审验收。完成松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个社区服务站建设,新建和改扩建12所乡镇卫生院。霞浦畲族小说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成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39个农民体育健身点、147个农家书屋,我县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成功创建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连续6届获得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8994元提高到元、年均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4078元提高到元、年均增长11.2%。人均住房面积增加 1.47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房416套、廉租房110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由2005年的1.46万人增加到2.66万人,超额完成了50.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由万增加到2010年的37.2万,参合率为97.2%。4800名“五保户”通过分散供养得到妥善安置。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标准提高到1059元,机关事业单位月人均养老金标准达到1838元,分别提高574元和718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稳步提高。 各位代表!五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辛勤工作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省市属驻霞单位、驻霞各部队和武警官兵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县委、县政府班子、老领导、老同志和全体来霞浦创业的海内外投资者共同努力、真诚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霞浦县人民政府向所有为霞浦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付出辛劳、流过汗水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十一五”主要指标未能实现原计划。“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与原计划相差2.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牙城、大沙两个不锈钢工业区项目未能落地,再加上受查办案件等因素影响,导致原计划安排的GDP和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未能完成。二是与周边先进县(市、区)差距拉大。“十一五”时期,GDP福安年均增长16.3%达176.7亿元,福鼎年均增长14.7%达133.2亿元,我县年均增长10.9%仅为93.8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福安328亿元,福鼎208亿元,我县仅有46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福安8.8亿元,福鼎 7.7亿元,我县仅有3.23亿元,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仅为4.5%,占比偏低。三是征地难等问题尚未完全破解。尤其是在征地工作中,一些群众的过分诉求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所涉及的历史遗留问题要求本届政府一次性都要解决,这是不合情也不合理的。征地难成为当前制约霞浦发展的最大瓶颈。四是政府部门主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意识不强,一些干部图安逸、贪享受,闯劲不够,拼劲不足,甚至推诿扯皮,办事拖拉,不敢担当,怕负责任,等等。这些问题,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十二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的判断是:今后五年,仍然是霞浦夯实基础、奋力赶超的五年。做好“十二五”,对于推进霞浦科学发展、赶超发展,实现霞浦在环三都澳区域中快速崛起、重现辉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霞浦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和优势条件。国家支持鼓励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试先行,环三都澳区域列入全省十大新增长区域。作为环三都澳区域核心区和启动区的霞浦赢得了大发展的外在条件和现实机遇;同时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十一五”的积累,我县的资源优势显现,后发优势突出,具备了一定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干部群众盼发展、干事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只要我们拿出“拼劲”,干出“闯劲”,着力夯实基础,奋力赶超跨越,力求实干有为,重振福宁雄风的伟大时代一定会到来。 根据县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共霞浦县委关于制定霞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综合考虑宏观环境和县情实际的基础上,今天提交审议的《霞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确定了今后五年我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点: 一、在发展速度上,致力赶超。“十二五”期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要在“十一五”年均增长10.9%的基础上,力争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突破200亿元,实现五年翻一番的目标。人均GDP达42553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5%,2015年达到13亿元,其中地方级收入达1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300亿元。这个目标既考虑了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也体现了夯实基础、奋力赶超的内在要求,是好中求进、进中求快的目标。如果“十二五”的五年中,我们通过努力能够引进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我们的速度有可能更快些。 二、在结构调整上,致力优化。“十二五
”期间,我县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由传统产业构成为主向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农业要大力培育发展水产、茶叶、林竹、果蔬、畜禽等五大特色产业,注重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工业的突破点是临海重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加快产业集聚,提升产业竞争力。到2015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350亿元,年均增长36.5%以上,形成2个产值超100亿、2个产值超30亿、5个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创“福建名牌产品”6项,“福建省著名商标”6件,争取1―2家企业上市;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培育旅游产业,提升服务业在我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力争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6.5:45.0:38.5。 三、在城乡建设上,致力统筹。“十二五”期间,我县要以刚刚修编的《霞浦城乡总体规划()》为统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步伐,打造“一核、四大板块”。“一核”,即中心城区,以现有城区为基础,依托福宁湾围垦新区、青岐松山滨海新区,大力推进“滨海组团”规划和建设,实现城市“东扩、南移、临海”,力争到201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达16万人。乡镇区域经济要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围绕“四大板块”来组团规划,即由溪南、沙江和盐田南部构成溪南半岛石化产业板块,由下浒、长春、北壁和海岛构成东冲半岛旅游及临港产业板块,由三沙、牙城和水门构成三沙港区对台合作板块,由崇儒、柏洋和盐田北部构成山区现代农业和后花园板块。并按此功能定位实现产业分工,建成一批各富特色的大镇、重镇。 四、在交通网络上,致力立体。“十二五”期间,我县要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港口为主骨架,加快构建现代交通网络,实现城际与城乡交通的有机衔接。积极发展海西城际轨道交通,争取增开沿海货运铁路专线,开工建设溪南疏港铁路支线、溪南疏港高速公路、霞浦城关至溪南高等级公路、东冲半岛交战公路、县城至机场高等级公路等重要干道,逐步实施省道、县道和乡村公路升级改造,抓好农村公路“下延”工程。启动霞浦机场民航扩建工程建设,争取2015年建成。同时,要积极呼应临港重大项目布局和口岸扩大开放的需要,开工建设三沙万吨级泊位和东冲、溪南作业区码头及一批陆岛码头。力争通过五年努力,打造霞浦高速、高铁、机场、港口的立体交通网络。 五、在改革开放上,致力突破。“十二五”期间,我县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财税金融、资源价格和社会事业体制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体制改革。建立县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的投融资平台,积极探索BOT、BT等项目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我县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建立1―2家小额贷款公司,创办霞浦村镇银行,再兴办3―5家担保公司,完善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搭建银企互动平台。推进南与福州、泉州和珠三角,北与温州、长三角,东与台湾地区的交流合作,在先行先试、扩大开放、深入合作中引进更多资金和项目,争取更多的外来资金来助推霞浦的发展。 六、在民生保障上,致力普惠。“十二五”期间,我县要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新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包含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多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民生领域,让更广大的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成果。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全力做好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全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十二五”期间,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
2011年政府主要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顺利推动今后五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工业总产值增长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8%;农业总产值增长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17.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5.5%;出口总额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都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市控目标内。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我们将按照县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心无旁骛,开展“五个年”(重点项目攻坚年、交通建设会战年、城市功能提升年、创先争优深化年、民生工程推进年)活动,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力抓好九个方面工作,突破六大新增长区域,打好“五大战役”。 一、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1、以增收增效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坚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我县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稳定粮食生产。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把杜绝耕地抛荒、落实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做为粮食生产工作的重点。认真开展粮食作物品种改良、新品种开发、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等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建立县级万亩高产示范区、乡级千亩高产示范片、村级百亩高产示范点,加强马铃薯、甘薯等旱粮生产,做好粮食和应急种子储备管理,确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7.4万亩、粮食产量8.5万吨。 壮大特色农业。坚持把培育优势特色高效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渔业重点发展海带、紫菜、鲍鱼、海参、石斑鱼等主要品种,力争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0.9万吨。茶业要新栽高优品种3000亩,改造低产茶园6000亩,确保总产量达到6100吨。畜牧业要以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重点。蔬菜业要发展特色蔬菜、精细蔬菜、反季节蔬菜和设施栽培蔬菜,确保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20万吨。水果业要实现产量1.6万吨。林业要确保完成18.9万亩造林任务,继续推进油茶产业重点县建设。同时,实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推广农业“五新”工程,探索农业产业保险的新途径。 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对接省、市新一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选认定工作,做大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2家。启动福宁湾垦建工程,打造“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强化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的申报、保护和宣传,积极争创“霞浦海带”、“霞浦紫菜”中国驰名商标,“霞浦榨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推进“福宁绿茶”品牌建设。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年内新增食品生产许可(QS)或年检合格企业10个。推动农产品物流,加快筹建霞浦县“三菜”交易批发市场。 改善基础条件。在重点推进水利建设的同时,加快建设三沙国家级中心渔港,加快推进西洋、吕峡、青岐三个一级渔港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4329亩,完成7340亩小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大力发展联户沼气和养殖小区(大户)沼气工程,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00户。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73万千瓦。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建立动植物重大疫情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农牧业健康发展。 办好“一事一议”。要在全县行政村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以村民自愿出资投劳为基础,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逐步建立“政府资助、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篇二: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霞浦) 县十五届人大二次 会议文件(十一)
政府工作报告
――日在霞浦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霞浦县人民政府县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霞浦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是本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主动承接环三都澳区域综合开发,较好地完成了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工业生产总值32.18亿元,比增21.93%;农业总产值36.56亿元,比增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6亿元,比增45.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6亿元,比增21.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71亿元,比 1增22%;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1亿元,比增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增20.2%和14.1%;城镇登记失业率4.1%,比预期下降了0.2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正在明显增强。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 (一)突出特色抓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县共引进优新品种66个,推广面积55万亩,优质品种覆盖率达82.8%。优质水产品养殖总量大幅提高,全县水产品总产量36.32万吨,实现产值23.45亿元。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1家,其中新增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初步形成以茶叶、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群体,“目海”茶叶商标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统筹上亿元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完成牙城、水门等乡镇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建成44个村级安全饮用水工程、2个山地水利工程、205口沼气池、122个行政村候车亭,完成农村道路硬化158.2公里、改造中低产田8000亩,实施12个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一批渔港、海堤、陆岛交通码头建设。同时,投入200多万元专门用于村镇规划编制,完成44个试点、整治村的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和村庄2规划编制,“三清六改”、“五通一气”、“家园清洁”等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新农村建设新的亮点。 (二)构筑载体抓承接,工业集聚势头良好。针对我县工业薄弱这一县情,大力推进“工业立县”战略,在牙城、三沙、盐田、城关四个高速公路互通口附近,征用工业用地5000多亩,报批工业用地2000亩,投入2.94亿元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项目集中点,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全年签约引进工业企业94家,初步形成以服装鞋革、汽摩配件、不锈钢制品等轻工产业为主导的“银色工业走廊”雏型。福宁工业集中点小沙片区5个工业项目进点施工,今年可望竣工投产;大沙片区征地1800亩,21家不锈钢制品企业缴纳了土地预约金 1400万元。牙城工业集中点征地1200亩,48家不锈钢制品企业缴纳了土地预约金3500万元,今年上半年将分批进点建设 。盐田工业集中点征地483亩,7个环保型合成革项目落地建设。三沙工业集中点完成填海造地1700亩,征地500亩。东关工业集中点2个食品加工项目实现试生产。全年在建工业项目18个,当年竣工投产8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全县规模以上企业56家,实现工业产值16.37亿元,比增37.4%。与此同时,积极融入环三都澳区域综合开发,加紧推进宁德港三都澳港区溪南、关厝埕、东冲三个作业区规划编制,与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编制的对接工作,促成了与中海油等一批战略投资者的洽谈签约。实施“中小企业提升工程”, 3成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改力度,投入1000万元实施技术创新及科研项目,“正阳”牌环保型复合纤维刹车片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称号。 (三)依托项目抓发展,投资环境得到改善。我们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县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发展环境得到改善。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推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96亿元,其中重点建设完成投资12.77亿元,是我县历史以来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量最大的年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山河路、太康路、长溪路和福宁大道等城区路网建设,启动了长春至下浒、沙江至溪南、长春至吕峡公路水泥硬化工程,福宁湾围垦、赤岸大道等一批重点工程动工建设,岚后220千伏变电站等一批重要项目完成建设,全市首家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积极推进以商招商、片区招商,全年新注册企业217户,比增28.1%,注册资金2.92亿元,比增41.93%。房地产开发逐步规范,全县共完成投资4.3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8%。旅游开发稳步实施,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通过评审,福宁海湾申报省级风景名胜区获得成功,全县旅游总收入达到3.98亿元,比增24.4%。对外经贸进一步拓展,有4家企业新获得自营出口经营权,全年外贸自营出口达1420万美元,比增28.74%,贸易进口值390万美元,比增319.35%。对台小额贸易交易额达609.81万美元;对台渔工劳务输出508名,人数居全省各4口岸首位;引进台湾水产品9525.5吨,水产品交易的品种、范围、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航行船舶临时进靠宁德港三沙港区,获得交通部审批,外国船只开始进出我县海域。 (四)强化机制抓征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我们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不断提升财政调控和保障能力。在大力推进基础财源、优势财源、潜力财源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财税征管工作,建立了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和护税协税等相关机制,加快实施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征缴监督,严堵征收漏洞,努力实现应收尽收。全年地方级财政收入1.71亿元,增长22%,增收3079万元。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各类补助资金,超额完成年度消赤任务,偿还历史债务4375万元。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用经费的保障标准,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着力加大惠民政策的投入力度,农资综合直补、库区移民补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补助等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用于农业、教育、文体和抚恤、社会福利救济等达2.07亿元,是财政对农村及公共事业投资力度最大的一年。拓展项目建设融资渠道,获得国家开发行贷款8亿元的信用额度,争取的2亿元贷款全部到位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组织投入1450万元,实施了护城河清淤、河床硬化、河岸改造,完成城区部分街道路面整修、居民区新型垃圾投放点建设,有效改善了城市居 5篇三:福建2011政府报告 ――二○一一年一月十三日在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 黄小晶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10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福建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按照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的部署,坚持“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初步统计,全省生产总值13800亿元,增长13.8%;财政总收入2056亿元,增长21.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151亿元,增长2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73亿元,增长30%;外贸进出口总额1088亿美元,增长36.6%,其中,出口715亿美元,增长34.1%;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3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1元,实际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7427元,实际增长7.5%;城镇登记失业率3.77%;人口自然增长率6.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0.1%、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0.2%的节能减排目标预计可以完成。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乘势而上突破重点,“五大战役”成效明显 围绕推动跨越发展,认真落实全省拉练式工作检查成果,学习借鉴天津、广东、江西等省市先进经验,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形成比学赶超的热潮。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完成投资1936亿元,建成投产和开工项目分别达166个和177个。开工5条快速铁路,福厦动车组开通运营;开工13条高速公路,建成7条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89公里;港口新增吞吐能力超过3000万吨,电力新增装机容量445万千瓦,机场扩能改造全面实施。新增长区域发展方面。完成投资2742亿元,一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区域集聚效应显现。城市建设方面。完成投资252亿元,新增城市绿地2620公顷、公园22座,更新公交车2600辆,景观整治、立面再造、缆线下地、道路改造等取得阶段性成效。小城镇改革发展方面。试点镇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启动784个项目,完成投资308亿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加快建设,“三旧”改造有序推进,各项配套政策逐步实施。民生工程方面。在实施校安、医改、文化、养老、安居等工程基础上,新增10件惠民实事,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加快建设,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期完成。 (二)巩固应对危机成果,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662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5%,大灾之年仍保持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五新”加快进村入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9.6%。实施土地整理31.5万亩,加固病险水库139座,除险加固海堤15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2850公里。新批和组建8家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十大防灾减灾工程基本建成,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继续完善。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8%,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建设21个成长型产业集群,抓好950个制造业重点项目和300个重点技改项目,央企在闽新一轮投资洽谈项目超过8000亿元、其中签约5000多亿元。出台加快民营企业发展19条意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和再担保机制。45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或再融资,募集资金449亿元,上市企业总数达185家。物流、创意等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业销售收入增长40%。全省旅游总收入增长17.8%。全年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23.4%,小企业贷款增量是全国5个超千亿的省份之一,金融服务发展更加有力。 创新能力逐步增强。落实鼓励企业创新政策,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新增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4家。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加快建设,厦门、福州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新大陆物联网条码识别、瑞芯个人移动信息终端SOC、优讯光通讯用户端收发一体、联拓数字对讲机SOC基带等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成功研制并产业化,标志着我省芯片设计研发能力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戊肝疫苗、细菌农药等7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奖,新增专利授权18063件。第八届“6?18”成功对接5358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农村信息化等“数字福建”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电子政务外网覆盖所有乡镇。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成功举办。出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对外经贸快速回升。实施扶持外贸发展措施,建设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2.8%和25.8%。厦门保税港区正式封关运作,福州保税港区获批设立,武夷山“陆地港”投入试运行,电子口岸覆盖面扩大。新批项目合同外资平均规模达1064万美元,提高10%。闽港闽澳合作取得实效,加强金融、物流等服务推介,推动闽企通过港澳进入国际采购体系、拓展葡语国家市场。全年实际利用港澳资金增长15.8%,闽港闽澳贸易额增长30.8%。外事、侨务工作继续加强。世界投资论坛、“9?8”、“5?18”、世界闽商大会、泛珠大会、上海世博会福建展馆及活动周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 生态建设力度加大。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和环保监管责任制,开展重点企业节能行动,完成重点行业脱硫等重大工程。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设市城市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82%和92%,市县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77%和83%。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全面完成,207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强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对皮革等行业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治理措施,妥善处置重大环境突发事件,集中开展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新一轮造林绿化,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三)加快平潭开放开发,闽台合作先行先试 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全面展开。赋予平潭设区市及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成立促进平潭开放开发顾问团。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务院。平潭海峡大桥、渔平高速公路等项目建成通车,福州至平潭快速铁路及跨海公铁大桥、长平高速公路、平潭海峡大桥复桥、环岛公路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1000万株植树任务。金井湾、幸福洋等组团开发先行启动。
闽台经贸合作纵深拓展。做好ECFA签署的跟进工作,主动对接两岸产业搭桥计划。海峡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运作,兴业银行等获准开展新台币兑换业务。闽台率先实现特殊监管区、电子商务对接。全年合同利用台资增长1.4倍,闽台贸易额增长48.7%。 闽台交流交往更加密切。成功举办第二届海峡论坛。省经贸文化交流团赴台“走亲访友做生意”取得积极成效。闽台107对特色乡镇实现对接。启动闽台乡村游,经我省赴台旅游人数突破18万人次。新增福州、厦门两个空中货运直航航点,开通闽台邮政货运航线。“小三通”客运量达144.2万人次,闽台空中直航每周往返120个航班,全年运送旅客53.9万人次,泉州成为两岸空中直航新航点。率先在事业单位招聘台湾专才,闽台联合培养职教人才4000多人,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深化。 (四)全力以赴抗灾救灾,恢复重建有力有效 去年我省连续遭受特大冰雹、强降雨灾害和五个强台风袭击。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国家部委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提前部署,周密组织,全面落实“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机制,全省党政军民众志成城、奋力抗灾救灾,累计紧急转移群众222.6万人次,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应对全球最强台风“鲇鱼”实现人员零伤亡。出台一系列灾后重建恢复生产扶持政策,确定福州、厦门对口支援三明、南平,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有序开展,重建户春节前可搬入新居。 (五)强化公共服务,社会建设扎实推进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5.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6万人。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138元。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实现设区市统筹,养老保险关系实现跨省、跨市转移接续,医保实行异地就医和结算,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继续提高。33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工作持续推进。 社会事业加快进步。基本建成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的助学体系,72个县市区实现“双高普九”,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3.4%,实现每个设区市都有一所公办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阶段性目标,新增床位6700张,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建成5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十大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全国人口普查顺利开展。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福州中国温泉之都申报成功。中国航海日、全国特奥会、省运会、省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成功举办,我省运动员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慈善事业取得新进展。对口支援成效显著,援建彭州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新一轮援藏援疆工作扎实推进。人事、编制、民族、宗教、气象、防震、档案、地方志等工作继续加强。 社会保持安定稳定。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4.9%。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五位一体”长效机制,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信访总量明显下降。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各类事故发生起数下降5.3%。国防动员、优抚安置、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海防、人防、反走私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六)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 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定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积极配合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人大代表视察及专项调研。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政协提案,积极采纳委员调研成果。全年共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808件、省政协提案1083件,办结率均为100%。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及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加强政府立法,全年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项,出台省政府规章6件。完成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清理任务。“五五”普法顺利完成。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加强行政监察,深化效能建设。抓好纠风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开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审计和稽察。落实廉政准则,反腐倡廉工作得到加强。 2010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一五”规划胜利实现。过去的五年,是发展思路拓展提升的五年,海西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海西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的重点开发区域,平潭开放开发得到特殊扶持,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享受中西部优惠政策,国家部委在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我省的支持力度,福建进入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阶段;是发展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效克服各种灾害的不利影响,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外贸进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比2005年翻了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005年的3.5倍,特别是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铁路新增快速干线里程504公里、在建里程和运营里程均突破2000公里、其中快速铁路在建和运营里程超过1500公里,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实现翻番、总里程达2403公里、在建里程超过2000公里,港口新增吞吐能力1.8亿吨、吞吐量由2005年的1.98亿吨增加到3.27亿吨,机场旅客吞吐量接近翻番,电力新增装机容量实现翻番、累计达3480万千瓦,形成500千伏大环网;是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三次产业比例从12.6∶48.5∶38.9调整为9.5∶51.3∶39.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2%、比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高2.1个百分点,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5位,节能减排目标预计可以完成,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首位,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五年,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9460元和2977元,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省居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十一五”发展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福建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为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企业家、公务人员,向给予政府工作有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福建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中央各部门及驻闽机构、驻闽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关心支持福建发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稳定和扩大外贸出口面临困难,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发展后劲还显不足,高水平的大项目落地还不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不够快,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较大挑战;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固,农田水利设施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群众生活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存在薄弱环节,城市管理问题仍然不少;政府职能需要加快转变,一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存在不作为、乱作为和消极腐败现象。正视差距、改进不足,各级政府责无旁贷。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解决问题,以强烈的责任心做好工作。 二、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请大会审议的《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分析“十二五”宏观环境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大项目和各项措施。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的部署,《规划(草案)》明确我省“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坚持“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对台交流合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规划(草案)》围绕主题、突出主线,提出经济发展、民生发展、科教发展、可持续发展四大类37项主要目标,其中约束性14项、预期性23项。明确到2015年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赶超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这些目标体现质量、效益、结构、速度的统一,体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统一,体现先行先试和可行可为的统一,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规划(草案)》分18个章节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增加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培养新型农民,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二)建设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构建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服务业发展,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42%,推动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10%以上。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28%。培育产业群、扶持大企业,打造50家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建成10个以上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或基地。 (三)着力扩大内需,形成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预期,拓宽消费领域,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投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三大港口群,建设“三纵六横九环”铁路网、“三纵八横”高速公路网,完善空港布局和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各设区市通快铁、有机场,县县通高速,较大自然村通达硬化道路。打造东南沿海重要能源基地,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数字福建”应用水平,加快建设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 (四)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拓展以福州和厦漳泉大都市区为核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提高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加快培育环三都澳、闽江口、平潭综合实验区、湄洲湾(南北岸)、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南太武新区、武夷新区、三明生态工贸区、龙岩产业集中区等十大新增长区域。健全沿海与山区帮扶机制,加大对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海岛和水库库区的支持。深化跨省区域协作,促进互动联动。 (五)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建设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探索“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构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加快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紧密区域、文化交流重要基地、直接往来综合枢纽,打造吸引力更强、功能更完备的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 (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以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为契机,推进厦门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岛内外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排头兵、窗口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体制环境。实施全方位大开放战略,加快建设外经贸强省。港澳侨始终是福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形势下要密切闽港澳侨合作,努力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共同繁荣发展中争取更大作为。 (七)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全面落实中长期教育、人才、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力争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加强人才资源建设,大幅度提升人才整体素质,力争人才资本贡献率达到33%。强化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八)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继续居全国首位,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九)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实现全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国中上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公共安全体系,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 三、开好局起好步,扎实做好2011年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福建省委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促增长、调结构,统城乡、惠民生,深改革、大开放,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外贸出口增长8%,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低于80亿美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重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开局之年 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战役。今年安排省重点项目526个,总投资19213亿元,年度投资2300亿元。同时,实施一批全省性的农林水利重大工程。产业方面,开工中化泉州1200万吨炼油、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翔安玻璃基板、中国移动厦门手机动漫基地、马尾船政重工造船、东南汽车三期扩建等60个以上项目,加快泉州海峡轨道客车、中国重汽永安汽车、龙工挖掘机、东南电化搬迁等项目建设,建成漳州腾龙芳烃PX、翔鹭石化PTA、鞍钢冷轧钢板、南铝板带三期等60个以上项目,突破福建联合石化乙烯“脱瓶颈”扩建、鞍钢宁德大型钢铁、宝钢与罗源德盛联合重组、中国化工三明装备及新材料基地等20个以上重大前期项目。交通、能源方面,开工16条高速公路和10个港口项目,(来自: 唯 才教 育网:霞浦政府工作报告)力争5条铁路获批建设,加快核电、风电、火电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新增快速铁路干线运营里程14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16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345万千瓦。水利、渔港、耕地、造林方面,完成20个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60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13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加快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建设;开发复垦新增耕地12万亩,实施土地整理30万亩;完成植树造林650万亩。 打好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完善区域规划和开发布局,构建连接新增长区域的交通通道,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加快形成创业创新重要基地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年度完成投资3000亿元以上,其中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力争建成700个、新开工800个。 打好城市建设战役。做好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加强重要区域、重点地段设计。强化市容市貌整治,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建成一批公共停车场,改善城市综合交通。推进城市立体绿化和公园建设,做到步行10-15分钟就能看到绿地。加快供水、供气、排水设施建设,确保城市居民饮用水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归集率和处理率。加快城市架空缆线下地。完善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城市内河整治要有看得见的变化。创建一批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建设一批宜居城市综合体。 打好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在继续抓好第一批22个试点的基础上,再增加20个试点镇。加快规划编制,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环境景观建设,合理布局城镇产业项目,力争投资增长高于全省投资增速。实施和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合理划分县和镇财权与事权。探索户籍管理新模式。 打好民生工程战役。继续集中财力办好惠民实事,加快推进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比国家要求提前4年;加快以公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各类棚户区改造,推进养老服务“十百千”工程,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光明行动”、残疾人托养和残疾儿童康复等项目,扶持妇女、残疾人、计生家庭创业就业。医疗卫生方面,实施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为城乡居民提供10项公共卫生免费服务项目,实施城乡困难居民和儿童特殊病种医疗救助,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农村孕妇、城市低保孕妇免费产前筛查诊断,提高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和计生家庭特别扶助标准,加快医院项目建设。教育文化方面,逐步实施中职教育免费,今年对中职学生免学杂费;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城乡低保家庭入园幼儿保教费补助,完善普通学生国家助学金制度,提高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标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加快幼儿园发展,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和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加快乡镇文化站和县(市)城区影院建设,新建2600个农民健身点,推进市、县两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抓好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文化广场等一批项目建设。强农惠农方面,调整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建设村级综合服务场所,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推进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饮水安全和造福工程,建设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便民生活方面,抓好“菜篮子”生产基地和城乡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提升公交服务,推进城乡绿化,加快公厕建设,实施城乡通信信息化提升工程。和谐平安方面,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建设自然灾害避灾点,实施闽江、九龙江流域水环境整治与水源保护,深化平安创建,支持驻闽部队生产生活和科技拥军、文化拥军项目建设。防灾减灾方面,实施海洋防灾减灾、地质灾害防治两个“百千万工程”,完善气象灾害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增强重大灾害预警预报、快速反应和紧急救援能力。我们要用实施战役的决心和工程化的运作办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二)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以多种方式增加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增幅、比重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向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民资、大户等社会投入,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增加贷款。 强化以水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中央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深化水利改革,发展民生水利。抓好一批重大水利设施项目,加快中小河流治理、“五江一溪”防洪工程建设,抓紧闽江北水南调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现有渔港的改造、扩容、升级。 提高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培育统一经营服务的主体,引导农民积极组建合作社和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合作社与商贸、科技、金融、农资等机构紧密对接,实现生产销售组织一体化,让农产品从菜园子直达菜篮子。
加大“五新”成果推广力度。创新科技推广方式,把专场推介会开到农民家门口,抓好一批示范项目。继续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与农业部共建省级农作物良种培育引进中心,做强良种引进、提纯、繁育与推广基地,力争主要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2%以上。 形成覆盖整个农村的科技服务推广体系。进一步整合驻村干部、农技员、下派科技干部、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乡镇农技站等方面力量,变零星分散服务为全方位、网络化服务。开展百万农民订单式、个性化大培训,抓好网络和远程教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霞浦县送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