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主播 面试电视台笔试考什么都考什么

你现在的位置:& > &nbsp
一般电视台招聘主持人有笔试考试内容是什么?
一般电视台招聘主持人有笔试考试内容是什么?5分
另外就是口试和试镜是怎样的,不知道会考些什么?(这个很重要)有经验的请指点,因为之前也没有这方面考试的经验,有笔试地方电视台招聘主持人?很急,在线等!
一般电视台招聘主持人有笔试考试内容是什么?:
好想要有普通话等级证书,你有ma ?
济南电视台招聘播音主持人员,请问这种考试,笔试科目一般都考什么内容:
笔试一般包括新闻知识,政治,行政能力测试等.
四川电视台招聘主持人,笔试会考些啥啊?:
最基础的是字音的题,一些平时宜发错读音的字比如浙(四声)江,堤(di)坝,这种的,还有一些书面上的生...
电台电视台招聘主持人需要什么条件:
市级电台大专以上学历,普通话一级乙等 省级以上台,普通话一级甲等 电视台普通话要求与电台相同,但要多...
电台主播行业怎么样?竞争激烈吗?一般电台招聘要求有什么,例如学历证书文字功底。:
竞争压力大。 电台招主持人对于学历的要求,市级台最低是要大专学历,省级台一般都是要大本,而且要正规院...
广播电视台面招聘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有哪些要求:
三、招聘流程 1、笔试 根据职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后,按照一定比例甄选出参加笔试人员。 笔试...
电视台招聘主持人只考虑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吗?:
我是本科生,在学校电视台和自己大学当地的广播电台有四年的工作经验,而且看... ...
招聘主播都是做什么:
你说的应该是YY上面的主播; 主要就是唱歌跳舞,教别人打游戏之类的; 会跟频道主签合同,有一定的收益...
中央电视台招聘:
  这位同学,你所说的是想通过正常的招聘进入央视,根据以往的惯例,这个有一定的难度,可以用百年不遇来...
公司7。1党的生日招聘主持人。我报名了。可是考试内容太难了~!。有明白人帮我回答回答题!~:
1.主持人的魅力在于他的语言魅力,个人魅力。做主持人需要一种霸气和自信,你需要站到台上就能把所有眼光...
有哪个电视台招聘主持人?:
全国哪个电视台有最新招聘播音员主持人的
哪个电视台招聘...
新闻单位、电视台、新华社公开招聘 笔试考试一般都有什么内容?
参加电视台编辑记者招聘考试,需要看哪些参考书?
济南电视台招聘播音主持人员,请问这种考试,笔试科目一般都考什么内容
山东电视台招聘考试:1、笔试内容分岗位吗?2、要是分岗位的话,编导岗位一般考什么?(请详解)跪谢!!...
电视台的招聘考试一般都考哪些内容
广播电台的招聘考试都考什么?
电视台招聘记者要考些什么
电视台招聘都考什么啊,求助
一般公司招聘的笔试一般考什么东西广播台、电视台、报社招聘考试—简答题题库(30题&附答案)
1、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1)严格把好政治关。(2)切实把好导向关。(3)要遵守宣传纪律。(4&)防止片面追求惊奇轰动效应和庸俗低劣的报道。(5)要遵守保密规定。(6)把握好民族宗教宣传的报道问题。(7)加强群众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管理。(8)坚持新闻报道的全面性,避免片面性。
2、受众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其一,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了代表最广泛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前的新闻工作当中最主要的体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工作,最重要的是贴近群众,要跟老百姓少报官,多报民,这是中央文件强调的,改善会议报道。"民"是什么?群众。在广播电视宣传当中,人民群众就是我们的受众。第三,我们提出"三服务",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更好地为全党和全国大局服务。[如果是分析题要加入以上这段内容]&&
  其二&(1)受众是整个传播活动的目标,传播效果的检测。受众的选择直接体现新闻媒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当代中国媒介市场已进入受众为主体的买方市场,受众信息的多元需求是频道和节目定位的根据;(3)现代传播技术为广电媒介参与提供了广阔空间。要努力拓宽受众参与的渠道,形成即时反馈效应,使大众传播融入人际传播的优势。
3、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答:(1)极大丰富。(2)形态多样。(3)传递迅速及时。(4)全球传播。(5)互动交流。
  所谓极大丰富,是指网上海量的各类信息。
  形态多样是指,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形式,不论文字、声音、影像、图片或数据,无所不包。&
  迅速及时指传播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受众对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心理期待,进一步提高,人们要求更快速、更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全球传播指任何上网信息都是全球性散布和全球性接收的。这使得对网络传播机构表现的评判和对信息内容的解读,都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行为。各种标准和价  值观之间的学习和冲撞,也无法避免。&
信息互动交流是网络传播的重要特征,这种特性的实现是建立在数据库技术基础之上的,也就是在电脑识读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之上的。这保证双向即时交互传播,得到强大的科技力量的支持,从而成为现实。
4、新闻工作指导性的内涵与特点是什么?
  答:(1)用新闻事实影响受众的认识。
  (2)用事实改变人们的认识。(我们用事实来说话,用事实来影响它,改变它。)
  (3)指导者和被指导者,也就是传播者和受传者平等交流。
  (4)指导领域广泛多样。(老百姓的生活需要指导,需要引导,老百姓的工作、事业,党的大政方针,各个领域,生活领域、法律领域、道德领域、思想领域,并不仅仅是政治思想领域需要引导,需要指导。)
  (5)指导要具有及时性。
  (6)指导应该具有连续性。(有很多工作指导说完了就完了不行,要有连续性,这才能体现指导。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
5、如何才能建立一支合格的新闻工作者队伍?
  答: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五点要求。
  (1).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2)一定要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
  (3).一定要打好群众观点的根底。
  (4).打好知识根底。
  (5).打好新闻业务功底。
  加强“三个方面”的修养,即:政治理论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修养。
6、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什么?
  答:(1)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否认这一本源就等于否认新闻这种手段,必然导致向壁虚构、无中生有、编造谎言。&
  (2)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就是说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是新闻传播者观察、分析、选择、综合和表达客观事实的结果。
  (3)事实是第一性的,而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任何时候都不能颠倒
  (4)新闻的事实具有物质性,而事实的报道具有意识性,物质是意识的基础,意识则是物质的反映,新闻是物质性和意识性的统一。
  (5)新闻报道是客观内容和观念形态的统一,因此要正确处理实践和认识、物质和意识、事实和报道的关系,这是新闻工作对待新闻事实的一个重要理论的实践问题。
7、如何避免侵权?
  答:A充分尊重他人权利,切实加强自我约束;
  B将新闻与创作分开,避免虚假新闻;
  C将过程与结论分开,避免媒体审判;
  D将报道与评论分开,避免夹叙夹议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方式,充分利用“公正评论”免责的法律空间;&
  E将客观与主观分开,避免超越喉舌的职能,充分地利免成为纠纷或者事件一方的代言人;
  G征求本人的同意,尊重并且保障当事人对隐私的控制权&;
  H对事不对人
8、我国的新闻工作方针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第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二,坚持三个服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第三,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
  第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新闻工作在“三个代表”中的具体体现。
  第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第六,遵守党的宣传纪律,自觉地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
9、如何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
  答: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再告诫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把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就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根本方针,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就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引向深入;就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就要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为重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要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宣传思想工作自身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坚定自觉地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就是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形势和把握趋势,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拓展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就是要看看我们的各项工作是否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加以纠正。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及时反映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各项工作的新举措。既要把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着眼点,又要把它作为衡量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尺度。&
要坚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改进宣传方法,提高引导水平。既要宣传大好形势,歌颂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创造的光辉业绩,又要反映人民呼声,正确开展舆论监督。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就要在新形势下坚持做到“两个务必”。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向全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今天在新形势下做到“两个务必”,新闻工作者就要自觉抵制安于现状、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思想和作风,自觉抵制贪图享乐、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不良思想和作风。时刻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党的庄严使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人民的重托和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聚精会神地办报办台。&
10、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
  答: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阵地。&
  任务: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使命: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11、&党的新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答:坚持一个根本指针:邓小平理论。&
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坚持三个服务的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必须要坚持“四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原则。&
必须坚持五个有利于的标准:有利于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有利于人民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佳恶丑。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
必须坚持“双六字方针”: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12、为什么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新闻工作&?
  答:A、“三个代表”思想同样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思想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我们搞好新闻工作的重要保证。&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了代表最广泛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前的新闻工作当中最主要的体现。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最重要的是贴近群众,要跟老百姓少报官,多报民,这是中央文件强调的,改善会议报道。“民”就是群众。我们提出“三服务”,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更好地为全党和全国大局服务。
13、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群众性原则的内涵包括哪些?
&&&&答:(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甘当人民群众的公仆(3)鼓励和支持群众积极参与新闻工作(4)以人民群众为新闻报道的主角(5)新闻报道的形式为群众喜闻乐见。
14、解决舆论监督不力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答:(1)充分认识舆论监督的意义;(2)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掌握舆论监督的基本规律,并且做到:找准切入点,抓准典型,避免误伤,掌握火候,留有余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3)具体注意:问题要抓准(群众的普遍性,焦点,热点,政府工作的重点);事实要校准(本质真实,证据确凿,立场鲜明);基本观点要拿准;批评方式要把准(有理,有力,有节,真诚,恳切);社会效果要吃准(服从、服务、有利于大局;自身定位准确,自知之明)。&
15、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
&&&&答: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日创刊于上海,由汪康年、黄遵宪策划创办。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主笔,梁曾在该报发表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等宣传变法思想的名作。以《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章,被誉为“时务文体”,风行各地、群起仿效。该报为旬刊,线装书式,每期32页共三万多字,其中近一半篇幅为译介西学和外国时事的《域外报译》。后由于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排挤,梁启超离职,由汪康年继续主持。日停刊。&
16、范长江的新闻活动经历。
答:范长江,中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原名希天,四川内江人。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行程4000余里。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
&  &1936年夏回天津后,成为《大公报》的正式记者。1937年初西安事变采访后,又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
  &1937年“七七”事变后,奔赴卢沟桥、保定、淞沪、南京、武汉;1938年又深入淮北战场,写下许多战地通讯。3年内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撰写70多万字的通讯。1938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0月脱离《大公报》,1939年初与胡愈之等创立“国际新闻社”。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在香港参与创办中共海外机关报《华商报》。&
  &1942年转入苏北解放区,先后任新华社华中分社、《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1946年任中共南京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兼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1949年至1952年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1952年担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1956年任国家科委副主任。文革中受到迫害,日在河南确山不幸逝世。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
17、《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的情况。&
答:《晋绥日报》,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客里空”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6年土地改革运动逐步深入,有的读者向《晋绥日报》投书,反映记者的有些报道失实。日《晋绥日报》编辑部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决定在该报开辟《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专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天报纸向读者作了相关的介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虚假的新闻报道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8、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历史。
答: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前身在是日是开始播音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该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呼号XNCR;1943年春,因电子管损坏而暂停播音,1945年8月中旬于抗战胜利之时恢复播出。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3月中旬迁至瓦窑堡(现子长县)继续播音,于3月21日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日,陕北台迁进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具有中央台的性质。播音时间逐年增加。同年9月27日改名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英文译名为CHINA&NATIONAL&RADIO,英文缩写为CNR。
19、简述交互式电视的特点及优越性。
  答:(1)交互式电视ITV,全称为interactive&telivision,也有人称之为互动电视。它是传统电视与计算机的结合体,被专家称为“后PC&时代产品”。&
(2)通过交互式电视,看电视、浏览信息、收发Email、发表评论、网上聊天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交互式电视较之传统电视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改变了过去人们被动地接受信息的状况,使人们可以主动选取信息,从而达到使观众与电视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和谐关系。它的发展受到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
20.如何理解新闻媒体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由社会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指导方针、根本任务所决定的。&
&&&&(2)提高经济效益,使新闻媒体自身发展和壮大的客观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逐步发展和加强媒体的经营工作。&
&&&&(3)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科学对待和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矛盾。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坚定不移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
&&&&(4)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前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21、如何理解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
  答:(1)正面宣传和新闻评判都是新闻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
&&&&(2)正面宣传,指的使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新闻评判,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及落后反动势力所作的揭露和评判。&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大量集中展示消极面。社会生活中需要进行评判和揭露的事情,不能都搬到报纸、广播和电视上来,评判性报道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不能搞“有闻必录”。一个时期内,评判性报道不能过于集中,以免引起副作用。
22、简述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答:(1)范长江是我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2分)&
  (2)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行程4000余里。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2分)&
  (3)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2分)&
  (4)1938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分)&
  (5)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1分)&
23、简述《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答:(1)《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共分责任、真实、公正、导向、品格、廉洁和附则七大部分。(3分)&
  (2)《准则》要求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必须(a)切实担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传播先进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b)坚持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忠于事实,追求真理;(c)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d)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e)严格做到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反对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5分)&
24、简述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
  答:(1)正面宣传和新闻批评都是新闻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2分)&
  (2)正面宣传,指的是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新闻批评,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及落后反动势力所作的揭露和批评。(2分)&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大量集中展示消极面。社会生活中需要进行批评和揭露的事情,不能都搬到报纸、广播和电视上来,批评性报道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不能搞“有闻必录”。一个时期内,批评性报道不能过于集中,以免引起负作用。(4分)&
&25、简述反“客里空”运动的情况。&
  答:(1)“客里空”是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苏联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虚构胡编的代名词。(2分)&
  (2)1946年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逐步深入,有的读者向《晋绥日报》投书,反映记者的有些报道失实。日《晋绥日报》编辑部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决定在该报开辟《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专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天报纸向读者作了相关的介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虚假的新闻报道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3分)&
  (3)《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了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改造,对于坚持和发扬新闻工作实事求是的传统,维护新闻真实性,密切新闻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3分)&
26、简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答:(1)《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于1991年由中国记协制定并颁布,1994年和1997年经过两次修订,对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分)&
  (2)《准则》要求中国新闻工作者必须(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c)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d)维护新闻的真实性;(e)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f)发扬团结协作精神。(6分)&
27、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答:(1)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分)&
&&&&(2)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在阶级社会里,新闻自由只能是具体的阶级的自由,或者是资产阶级的自由,或者是无产阶级的自由,抽象的、超阶级的新闻自由是没有的。(2分)&
&&&&(3)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闻自由和经济、政治斗争的总形势紧密相连。(2分)&
&&&&(4)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要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全民族利益,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大局为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借口新闻自由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2分)&
28、简述《向导》的创办情况。&
  答:(1)《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是一本16开的政治时事评论周刊。(2分)&
  (2)《向导》是在陈独秀领导下出版的。蔡和森长期担任主编,瞿秋白、彭述之先后继任主编。(2分)&
  (3)《向导》集中全力宣传阐释中共“二大”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政策,批驳与此对立的敌对宣传和改良主义主张。(2分)它用大量典型报道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分析,揭露各国帝国主义竞相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操纵军阀内战,压榨中国人民的真相;(1分)揭露各派军阀依附帝国主义,以“武力统一”或“联省自治”为旗号,争权夺利,祸国殃民的黑暗统治。(1分)&
29、简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
  答:(1)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2分)&
  (2)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重视建设性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效果要有利于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有利于稳定大局和振奋民心,有利于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和维护中央的威信。(2分)&
  (3)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注意监督的科学性。在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把握好“适时、适量、适宜”的度,注意平衡,掌握尺寸。(2分)&
  (4)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遵纪守法。新闻舆论监督的运作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律、制度、政策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内。(2分)&
30、简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答:(1)新闻真实性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2分)&
  (2)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首先要做到具体事实真实准确,这是新闻最起码的要求,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3分)&
  (3)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更高要求是做到本质真实,尽可能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在事物的整体上、宏观上和本质上把握报道的真实性。(3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试笔试一般考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