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中将段仲义章杰生平

中国警察网--国民党悍将胡琏
   您的位置:&&&&&&
国民党悍将胡琏
日 13:44:38
作者:刘立军
  国民党上将胡琏一生追随蒋介石赴汤蹈火,征战无数,死里逃生,血满弓刀,实在是很有看点。   
  胡琏在战场上的表现确比其同僚们略高一筹,有人评价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却比黄百韬多。他麾下的十八军,是国民党的五大王牌部队,被称为“吃人部队”。蒋军中有“二胡”——胡宗南与胡琏,前者号称“西北王”,后者号称“金门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国民党军史对胡琏的评价是12个字:“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投笔从戎& “土木”经营  
  1925年9月,胡琏来到广州,并成为黄埔四期的一名学员。因为四期以后的黄埔军校生都未毕业,所以四期实际就成了黄埔的最后一届。而且胡琏的不少同学如谢晋元、张灵甫、唐天际、袁国平、刘志丹、伍中豪等日后都成了国共两党的栋梁之材。胡琏军校毕业就直接参加北伐上了战场。
  其后,胡琏参加了新军阀混战。在与冯玉祥的部队交火时,第十一师畏缩败退,关键时刻胡琏拔出手枪,威吓溃兵,他的连队竟然守住了阵地,这让陈诚对胡琏的指挥能力刮目相看,并提拔他做了营长。陈诚升任第十八军军长后,想把胡琏调到第十四师任营长。胡琏找到陈诚痛哭,表达自己对第十一师的感情。陈诚非常感动,觉得胡琏是个重感情讲义气的人,从此对胡琏更加器重,把他当做自己的心腹。
  第十一师是陈诚起家的底子,是陈诚的命根子。第十一师为第十八军所辖,十一师二字合为“土”,十八二字合而为“木”,而且十一师又刚好有一个土木工程兵营,所以后来就把这个部队称为“土木系”。第十八军和第十一师出了不少名将,胡琏是这个军的八大金刚之一,这个部队也成为国民党的五大王牌之一。
  家书明志& 拼战石牌     
  1943年5月,日军攻陷宜昌。25日,在湘鄂边境的日寇占领要隘渔阳关后,渡过清河逼近石牌要塞。日军第三十九师团主力,在陆军少将高木义人的率领下,从南面沿长江进犯石牌要塞,威逼重庆。
  古镇石牌在宜昌县境内,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右岸,依山傍水,地势险要。自日军侵占宜昌后,石牌便成为拱卫陪都重庆的第一道门户,石牌失守,重庆将门户洞开,完全暴露于敌火力之下,命悬一线岌岌可危,由此可见石牌的战略地位。
当时,第十八军负责戍守石牌要塞,军长方天又以第十一师胡琏部守备石牌要塞的核心阵地。
  日,蒋介石发来电令:“石牌要塞应指定一师死守。”第十一师是精锐,理所当然驻守石牌。5月26日蒋介石又从重庆发来手令,称石牌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并严令江防军胡琏等诸将领,英勇杀敌,坚守石牌要塞。
  胡琏非常清楚这一仗不仅关系到他和第十一师的命运,更关系到民族的存亡。胡琏熟悉山地作战,他认为虽然日军大炮、坦克武器精良,但因不擅长山地作战,因此可采取智取战术。他根据要塞一带山峦起伏、地势险峻的特点,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抑制敌坦克、大炮之威力。战斗打响以后,第六战区指挥陈诚电询胡琏:“有无把握守住阵地?”胡琏当即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石牌要塞保卫战打得非常艰苦,一方志在必得,一方拼命死守,双方伤亡惨重。5月29日,胡琏对团长们发令:“从明天起,我们将与敌人短兵相接……战至最后一个,将敌人枯骨埋葬于此,将我们的英名与血肉涂写在石牌的岩石上。”在战斗最激烈时,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战场上曾经三个小时听不到枪声,并不是因为双方停战,而是双方在进行最原始、最血腥的冷兵器搏杀——拼刺刀,战况之激烈残酷可见一斑。
  由于守军意志坚决,顽强抵抗,日军久攻石牌不下,损兵折将,士气完全丧失。到了5月31日夜晚,战场上的枪炮声突然沉寂下来,第十一师的将士爬出战壕,发现进犯石牌之敌纷纷掉头东逃。
  石牌要塞保卫战取得了胜利,我军毙伤日军达7000人,缴获器械无数,实现了蒋介石“军事第一,第六战区第一,石牌第一”和“死守石牌,确保石牌”的军事目标。石牌保卫战挫败了日军入峡西进攻取重庆的部署,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西方军事家誉之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蒋介石曾对人夸奖说:“陕人是龙不是虫。”黄埔军校的陕西籍学生如关麟征、杜聿明、董钊和张耀明、刘玉章、胡琏、高吉人、张灵甫等,均“卓著才干”。胡琏在石牌要塞保卫战中的杰出表现,让蒋介石对他更加看重。此役后胡琏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并升任第十八军副军长。1944年,胡琏奉调到重庆蒋介石侍从室,并很快升任第十八军军长,成为“土木系”的骨干和精英。
  内战顽凶& 死里逃生   
  胡琏一生顽固反共。1931年至1934年,胡琏曾跟随陈诚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三、四、五次“围剿”。1935年起,又随罗卓英在浙西南继续进攻红军。抗战结束以后,蒋介石破坏停战协定,公然挑动内战,胡琏也成了蒋介石手里打内战的一颗棋子,在战场上多次与解放军交手,与中共大将粟裕更是宿敌。内战爆发后,十八军改为整编十一师,与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整七十四师,并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胡琏率美械装备之三万余众,并骡马7000匹,汽车、坦克、大炮各数百,在中原、华东两大战场,成为解放军刘伯承二野、陈毅三野等部的劲敌。
  胡琏指挥的第十八军及整编第十一师是国民党的嫡系部队,战斗力强悍。《毛泽东军事文集》中有七篇专门针对国民党十八军及胡琏的电文。据许多三野老人回忆,他们认为胡琏及其整编十一师(1946年5月,根据国、共、美三方代表签署的“整军方案”,国民党第十八军整编为师,胡琏任师长)作风顽强、战力强悍,特别不好对付,是一个难缠难打的对手。整编十一师在国民党“五大主力”中被解放军歼灭的时间最晚,似乎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胡琏的整编十一师战斗力之强悍。
  据国民党军史称,毛泽东曾经评价胡琏“狡如狐,猛如虎”。确实,胡琏面相塌眉毛,嘴角耷拉,下巴尖挑,面若野狐;在战场上,胡琏多疑善变,攻战必先求稳,战场嗅觉异常灵敏,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能察觉,然后迅速脱身。南麻战役华野九纵付出伤亡4600余人的沉重代价,最终却没有对胡琏的整十一师取得任何进展。许世友打电话给粟裕发牢骚:“胡琏这只狡猾的狐狸……下次我定叫他碎尸万段。”双堆集作战之后,杨勇曾经说过:“我们宁愿俘虏一个胡琏,不愿俘虏十个黄维。可惜让胡琏给跑掉了。”在后来解放军精心组织的几次“猎狐”行动中,胡琏及其整编十一师都侥幸避免了被全歼的命运。说胡琏“狡如狐”确有道理。但是胡琏的军事同僚还有另一种说法:“这家伙就是运气太好了。”
  南麻战役中胡琏的运气使他避免了溃败。1947年7月华野开始进攻南麻。胡琏在发现自己陷入包围后,非常着急,但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固守待援,然后伺机突围。胡琏花了20余日在南麻村庄周围构筑了无数梅花形子母堡工事。华野打得非常坚决,但胡琏也守得非常顽强。眼见包围圈渐渐缩小,援兵黄百韬集团军就是不能接近,胡琏几近绝望。就在华野发动最后的总攻的关键时刻,老天偏偏下起罕见的大雨,而且一下就是七天七夜,解放军弹药受潮,部队攻击受阻。与此同时,黄百韬的援兵迫近,华野在付出重大牺牲后被迫撤围。胡琏因此战被吹得神乎其神。其实恐怕只有他心里最清楚,这次南麻战役要不是天助,他恐怕早就步了同乡张灵甫的后尘。
  胡琏的整编第十八军番号撤销后,所属的整编第十一师、整编第三师和整编第十师都并入新组建的第十二兵团建制,黄维为兵团司令,胡琏为副司令。对此胡琏心里颇为不快,但又碍于面子不便明说,便借口父亲病重请假离开。11月初淮海战役揭开序幕,蒋介石命令黄维的第十二兵团迅速开赴徐蚌地区作战。25日,黄维的第十二兵团被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包围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动弹不得。南京为十二兵团空投物资,官兵都说:“投这些东西不济事,最好把胡老头投下来。”蒋介石电召胡琏商量解围对策。胡琏表示愿意带着蒋介石送给第十二兵团的慰问品飞赴双堆集,与黄维共患难。
  这次华野和中野吸取了以往与胡琏交战的教训,各纵队摩拳擦掌“猎狐”。12月12日,陈毅、粟裕下令中野、华野对第十二兵团发起总攻,黄、胡率部力战不敌,兵败如山倒。黄维见大势已去,下令突围,能跑出一个是一个。12月15日黄维和胡琏乘坦克分头突围,黄维所乘坦克在逃跑过程中阴沟里翻船,连同兵团副司令吴绍周一同被解放军俘虏。胡琏在爬上另一坦克的瞬间被解放军的手榴弹炸伤,他顾不得包扎,一头扎入坦克夺路狂逃。解放军看见那辆奇怪逆行的坦克,谁也没想到里面就是那个宿敌——胡琏。就这样,这辆坦克奇迹般地逃出了解放军的包围圈。胡琏身负重伤,辗转被运到上海虹口天主堂医院。由于救治及时,从他的背部取出大小弹片32块,有几块与肺、心“仅一纸之隔”。
  胡琏虽然侥幸逃脱,但身心俱元气大伤,“双堆集”和“粟裕”成了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晚年胡琏经常摸着那次逃亡留下的伤疤感叹“土木不及一粟(裕)”。而那些幸灾乐祸、隔岸观火的同僚则调侃,说他不仅仅是命大,更是命硬。这一点,胡琏自己也承认。
  胡琏的第三次死里逃生是在炮战中。这位“金门王”在金门苦心经营,广积粮、深挖洞,修建了数不清的明碉暗堡。许多山竟然被整体掏空,里面成了能容纳几千人同时开会吃饭的囤兵洞。8月23日傍晚,守岛官兵散步的散步,打篮球场的打篮球,胡琏及几位副司令在金门防卫部所在地翠谷为前一天刚飞抵岛上“慰问”的“国防部长”俞大维设宴接风洗尘。当天的晚宴,胡琏已有醉意,遂决定先行一步返回指挥部休息,他的几位副司令赵家骧、吉星文、章杰酒兴正浓,便留在水上餐厅聊天。没想到,解放军从厦门的炮兵阵地发射的第一批炮弹便落在“海上巨碉”金门岛的这个地方。
  当时解放军之炮火猛烈,让在金门海域的美国海军都目瞪口呆。第二天早上,惊魂未定的美国海军通信联络金门,问:“金门还有没有活人?”胡琏回电就一个字:“有。”胡琏只是受了点皮外伤,身处水上餐厅的三位中将副司令却都在炮战中身亡。
  败走天涯 笔墨云烟   
  胡琏戎马一生,血雨腥风,福大命大,屡次死里逃生,晚年回归平静,爱好文学和历史,潜心苦读古籍,研修历史。胡琏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史实为战争史,“史中自有练兵治军之道”。胡琏的“多识”,获益于“勤学”。他自己说:我这辈子就干了两件事,打仗和读书。胡琏读书兼收并蓄,涉猎宽泛,但又爱好专一,以史为主,注重“以史为鉴,匡正谬弊,归本人心”。他以68岁的高龄,本着“学然后知不足”,
在台大注册, 进入台大历史研究所,
专门选修了宋史和现代史。胡琏对宋史怀有强烈的兴趣,在台大三年间除了因病住院请假的时间,竟然从未缺过一次课。
  胡琏晚年还撰写了回忆录,如《古宁头作战经过》《泛述古宁头之战》《金门忆旧》等书,回忆了他刻骨铭心的经历,又有了“儒将”之谓。临近毕业,他选定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宋太祖的雄略之面面观与今昔观》,大纲已初步拟好,并准备写五万字,却因心肌梗塞于日猝然去世。这位黄埔悍将枪林弹雨,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死里逃生,却最终没有逃脱病魔。
  一年后,一座纪念他的“伯玉亭”(胡琏字伯玉)倚岸兀起,以后新入岛的国民党官兵第一件事就是瞻仰“伯玉亭”。
  摘自2009年1月下半月《领导文萃》
【字号:     】  【】 【】
来源:中国警察网
匿名发表&&&&昵&&称:您的位置:
揭秘五十年前的台海战役
发贴人:221.234.209.*发贴时间:【】[]
&& ()&& ()揭秘五十年前的台海战役
在当代中国战争史上,“金门”战役于过去、今天、未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它的涵盖早已超出了政治、军事范畴,钤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烙印。&& ()&& ()&& ()&& ()&& ()&& ()&& ()&& ()&& ()&& ()&& ()&& ()&& ()&& ()&& ()&& () “8.24海战”仅是那场战斗中由海军完成的组成部分知名作家崔京生所著《新中国海战档案》一书,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及近百幅历史照片,揭秘了中国海军早期的军舰装备和海战经过
日,***签署命令:立即集中力量,对金门国民党军予以突然猛烈的打击(不打马祖),把它封锁起来
金门的日子秘密定在8月23日17时30分,因此也就有一种社会习惯称呼:“8.23炮战”
这样的选择经过了深思熟虑8月23日是星期六,而17时30分是金门岛守军夏季的晚饭时间,军心涣散,正可以攻其不备从炮兵射击技术要求讲,这一时刻也正好符合条件,阳光夕照在大、小金门岛上,有利于我前沿炮兵瞄准,对于岛上守军却是逆光面对大陆,不利于完成射击动作这里还有一个意外的巧合,当日17时30分,恰逢胡琏宴请国防部长一行
烈士安业民所在的岸炮二营教导员刘彪回忆起那一天,脸上依然按捺不住兴奋他说当天因为要打仗,中午吃的包子,主要考虑大家吃饱了有劲,扛炮弹不会累,碗口大的包子每人吃下五六个,吃饱了就在炮位上休息等待战斗打响炮位上有个闹钟,静得只听见“嘀嗒嘀嗒”秒针走动的声音
17时25分,随着一声“预备”口令下达,几百公里长的海岸炮兵阵地上,榴弹炮、加农炮、山炮、火箭炮等在同一时间里扬起炮口
17时30分,金门水上餐厅,葡萄美酒夜光杯,乐队在演奏一曲优雅的美国爵士乐胡琏、俞大维携岛上三军首领在此宴请美国驻协防司令斯奈德
众人刚刚举起“金门高粱”佳酿,忽然餐厅一阵剧烈晃动,跟着传来爆炸声众人惊回首,透过玻璃窗可见附近山坡上爆炸烟幕如同雨后的蘑菇,一层层升起来,连成一片,硝烟弥漫视线没等人们反应过来,紧接着又是一波射击,大口径炮弹呼啸擦过太武山头,地动山摇,屋顶掀翻,血肉横飞,整个世界被雷火所吞没俞大维当场头部中弹满脸是血,被胡链搀扶着,跌跌撞撞冲出餐厅空军中将章杰、海军副司令赵家骧跟随跑出,刚刚踏上栈桥,一排炮弹下来,烟尘散尽,再也不见人影中将副司令吉星文连窝都没动就在炮火中当场毙命……
在总参作战部的值班日志上明确记载,第一波的代号为“台风”15分钟后,所有的炮管都打红,需要暂停冷却10分钟后,开始第二波齐射,代号为“暴雨”
然后是第三波……
459门火炮,按照每分钟发射1500发炮弹计算,共发射出3万余发炮弹,约600吨的钢铁在几十分钟内泻落弹丸小岛,化作燃烧的岩浆直到17时50分,岛上守军才如梦初醒,开炮反击
自此,开始了历史上长达十数年的两岸之间战……
“陆地行舟”计划
8月24日,暂时平息
从这一天开始,金门守军在大陆岸炮和海上舰艇的封锁下几乎断绝了物资供应此之前,方面为了维持岛上十余万守军生活,每天以大型登陆运输舰只驶入料罗湾昼夜补给开始后,海军既要维持最低限额的补给,又要减少航运中危险,只好将白天运输改为夜间进入锚地卸载这也正中大陆方面预料,顺理成章就有了“8.24海战”
张逸民回忆,这一年的7月他被检查出患上肺结核,领导安排他到杭州疗养院治疗他刚住院两天,忽然接到命令,立即返回码头有重要任务他本以为像每次一样,到作战部门领受战斗任务,没想到这次他被直接带到司令部作战室,进门发现里面坐着司令员陶勇,旁边还有几位陌生人,经介绍知道中间有上海铁路局******、上海市***局副局长等领导,方方面面的人到齐,开始研究一个代号为“陆地行舟”的绝密军事行动计划
从上海到厦门港,海上航程大约700余海里随着一江山岛和大陈岛的相继解放,温州以北海区制空权、制海权已掌握在我军手中,舰艇可以白天航行洞头岛以南海区,如果要通过还必须驶经马祖、金门等敌占岛封锁线,容易遭到空袭和,所以必须夜间航行;况且从上海到厦门路途遥远,长距离航行会损伤舰艇主机特别是快艇,使用护卫艇拖带遇到风浪则容易发生事故考虑到上述情况,报经总参批准,决定使用“陆地行舟”的方法,用火车装载快艇从上海运至厦门
会议经过周密的研究布置后结束一行人赶往上海张华浜码头,此时张逸民手下的9艘快艇已经移泊,在此进行改装装载他回忆,那时张华浜火车站严密警戒,封锁一切对外往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为了迷惑敌人,部队一律换上陆军的黄军装快艇长约20米,火车平板车长度不够,考虑到鹰厦铁路依山傍水,道路曲折,仅隧道就多达100多处,铁路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研究终于赶制出三节干板车组成一节“特种运载车”,一节“特种运载车”运载两艘艇首相对的快艇,上面加盖帆布,伪装外形
装载持续了一夜30日晨,陶勇对每一节车厢进行了反复检查,才下令出发张逸民看了一下表,时间是3点半上海铁路局******一直把他送到车厢门口,握住他的手叮嘱:“你记住,这趟军列的编码是10689路上你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说出这个数字绝对不会有问题,一路通行”
半个世纪后,他已经是80高龄,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熟练地说出这组数字,让所有的在场人都惊讶出于中央电视台节目播放的要求,采访者让他再回忆一下脱口而出的话是否准确他面对这些晚辈只说了一句:“放心吧,这几个数儿已经刻在我脑海里,永远也不会抹掉!”
8月2日凌晨,军列抵达厦门,开进一片靠海的丘陵地带两天后,铁道部从齐齐哈尔铁路局调来全国唯一的一台巨型吊车――50吨铁路吊车快艇被逐一吊回水中至此,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快艇第一大队神不知鬼不觉地进驻了厦门前线
8月24日,海空如洗,料罗湾海面恢复了往日平静
炮战中被击伤的“台生”号半夜里又悄悄地摸回港内中午,金门岛东南海面驶来3艘护卫舰,加强了料罗湾海域的巡逻警戒下午,“中海”、“美颂”号等3艘登陆舰运送人员和物资进入湾内截至16时30分,料罗湾已经停泊了准备卸载的10余艘舰艇
17时15分,“前指”决定,先以海岸炮兵轰击料罗湾内,一俟港内舰艇逃出,快艇作坚决消灭之
17时18分,金门炮群开始发飚,轰炸莲河、大嶝、围头的解放军炮阵地,落弹3500余发,目的很明确,掩护料罗湾内船只卸载射击过程中,“台生”、“中海”号迅速抢滩卸载“台生”装载的主要是弹药,卸载较慢“中海”运送人员,输送较快,这样“前指”计划阻止“中海”号进入料罗湾,在海上用岸炮和快艇将其击沉的方案未能实现大陆炮阵地立即反击45分钟内,36个地炮营向金门岛上17个目标发射炮弹9808发,顿时压制住对方火力之后,围头海岸炮群再度对料罗湾内卸载的“台生”、“中海”、“美颂”等运输舰船射击,“中海”当即命中130毫米炮弹两发,雷达天线炸断,右舷小艇架被击毁,调头外逃“台生”等舰船遂争先恐后逃离岸炮射程,至外海徘徊,“维源”、“沱江”、“湘江”3舰担任警戒这些舰船驶离料罗湾,正好为快艇出击创造了战机
18时10分,岸上指挥所下达命令:快艇出击!
隐蔽在定内的9艘快艇接到命令,如离弦利箭,呈单纵队向战区高速进发
编队一直由东往西插让人疑惑的是,海面上出现快艇编队,这样重大的情报东碇岛竟没有及时上报,或者说岛上通讯遭发生故障总之,直到编队发起攻击,金门外面的运输舰船竟不知灾难降临
19时12分,快艇距离对方舰船编队38链,查明对方共7艘舰船,“台生”号在前,“中海”在后,“湘江”、“沱江”、“维源”等舰艇执行巡逻警戒任务此时月亮已升起在东方,根据判断敌方编队右翼防护力量薄弱,是快艇攻击的有利位置相距30链时对方仍未发现快艇编队张逸民下达命令,两个中队展开,一中队攻击“台生”号,二中队攻击“中海”号
距离15链上敌方编队发现目标,发出识别信号184艇水手长请示:“报告参谋长,敌人打信号?”张逸民说:“别理他,冲!”对方蓦然分辨清楚是大陆的快艇,开火同时采取紧急规避
距离4链,张逸民命令一中队103艇负责牵制“台生”号,184、175艇执行攻击此时,担任警戒的国民党“永”、“江”字号各舰开始向快艇射击,阻止接近“台生”在定出发前,张逸民已经下了死命令,要求各艇必须在500公尺以内发射因此尽管敌舰炮火凶猛,一中队仍然曲折运动,沉着接敌,沿不同方向冲破枪林弹雨层层阻隔,硬是逼近目标就在这时,后面的“中海”号发出一声沉闷爆炸声,被二中队发射击中
19时25分,雷达报告距离500米,184、175艇齐射,103艇单独发射175艇因左发射管中弹,系统损坏,只射出右雷约20秒,“台生”号冒出两个巨大火球“我抱住桅杆站起来,看着跑出去的航迹,爆炸看得很清楚,两个炸点,爆炸后,又有一次更大的爆炸,我估计引爆了带来还没有来得及卸的弹药五分钟后,敌舰沉没”张逸民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台生”号是在金门当天下午从驶达金门,满载了为岛上补给的弹药和通讯器材,几次试图靠岸卸载都没有成功,曾有两次遭撤出料罗湾,金门防卫部因觉得料罗湾不安全,又把数百众伤员也安置到这艘船上到外海防,结果船身被击中后引爆,庞然大物在连续的猛烈爆炸中迅速***,生还者仅56人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揭秘五十年前的台海战役》&&&& 地址: .cn/Article/200712/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编辑推荐
&&视频专区
&&博客地带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国民党悍将胡琏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国民党悍将胡琏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59|
上传日期: 21:37:2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国民党悍将胡琏
官方公共微信解放军当年万炮轰金门时国党牺牲的军衔最高的将军是哪个?
1958年"8.23"我军炮击金门,击毙的国民党最高军衔及资历的算“金门防卫副总司令”赵家骧中将,另“司令”胡链重伤。
赵家骧在东北曾任卫立煌的“剿总”中将参谋长,资历明显比吉星文、章杰深,此人在国民党中属于比较“中偏左”,对蒋氏不满怎么会去了台湾?其上司卫立煌后被蒋介石撤查,辗转到了香港后回到大陆,也曾百思不解。后据侯镜如回忆,是被军统郑介民裹挟去的,只好为老蒋陪葬了,死时仍为中将,可见东北之败的仗算在他头上了。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日下午5点,我军对金门炮击全部停止,从那以后再也没向金门岛开过炮。
中央军委、四总部、七大军区和单兵种等共22位高级将领履新。涉及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兰州军区、南京军区...
日,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中南海举行解放军第一次授衔仪式。作为惟一的女性,李贞在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帅之中尤为惹眼。待李贞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
中原突围的结果,最低是旅级张成台,中原军区组织部副部长兼干部旅旅工,吴先元时任中原军区供给部部长,当时张成台、吴先成夫妇、李其祥等五人在化装转移过程中被俘,后被...
答: 我是何年?何月?何日?从何处?入伍参军?
答: 三战 60%是由核冲突爆发的,40%则是资源掠夺,土地纠纷,或其他原因
答: 以下回答不针对任何组织.如有雷同,哀其国家.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实行西式民主是否认民主,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句话没问题.国情不同.民主的方式也不一样.成功的如韩日匈牙...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中将白建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