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会解体解体????

苏联解体时,近2000万党员为何“竟无一人是男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导语:1917年,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夺得政权。1991年,苏联解体。此时,苏共共有1900万党员。对此,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时,苏共的上千万基层党员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想的?对此,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燕近日出版的《苏联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研究》一书,给出了自己的解答。《苏联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研究》,李燕著,社科文献出版社
苏联解体时,近2000万党员为何“竟无一人是男儿”?
关于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责怪戈尔巴乔夫,说他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叛徒”;有人怪罪于叶利钦,称之为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有人认为,“8o19政变”的发动者才是罪魁祸首: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国防部长亚佐夫、总理帕夫洛夫、副总统亚纳耶夫、内务部长普戈、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等。这些人获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即将触动自己的既得利益,因此发动了这场政变。但是,它却给了叶利钦控制大局,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的机会。与前面的观点相比,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的说法更具有反思性。他曾尖锐的指出,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根本原因在于三垄断:“意识形态垄断,大搞一言堂;权力垄断,大搞政治暴力;利益垄断,大搞特权。”
迄今为止,苏联解体的原因仍然是一个热议不衰的话题。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时,苏共的上千万基层党员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想的?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罗伊o麦德韦杰夫在其《苏联的最后一年》中曾这样描述: 日,当苏共中央和俄共中央的部分工作人员离开位于老广场的苏共中央办公大楼时,大批示威人群汇集在大楼的出口,“到处是喊声、口哨声、叫嚣声,俨然就是一场革命。有人冲着库普佐夫喊道‘揍他!’有人抢走了一位女工作人员的书包,并仔细地翻看着,显然是想寻找秘密文件。他们的表现极其蛮横无理,对我们党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灾难!”显然,俄罗斯不缺血性男儿,但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时,近2000万苏共党员,没有人为自己的党、为了自己的国家起而抗争?
在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访学期间,李燕曾经对一些老党员提出一些问题:“苏联解体的时候,您在想什么?当时您不觉得遗憾吗?您没有觉得应该为了捍卫党、捍卫联盟而出去游行示威或者呼吁吗?”她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国家大事并不取决于老百姓,即便我们去抗议,又有谁听呢?”“当时物价飞涨,生活艰难,谁还顾得上那么多呢?”
在回顾整个苏联历史,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历史的前提下,对于基层党员“远离”执政的共产党这一现象,并分析基层党组织与苏共失败、苏联解体的关系时,从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角度,或者从基层党员的政治信仰、组织管理与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李燕做出如下判断。
1.基层党员难以行使真正的民主权利,更无权决定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
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就对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党的组织纪律、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动员与发挥基层党员的积极性和革命热情有过很多论述,他在自己的革命实践中也身体力行,经常深入基层党员群众中做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正因为如此,布尔什维克党的队伍在十月革命前后有了迅速扩大。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与革命热情在打退国内外敌人进攻、恢复战后生产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极大发挥,人们忘我地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战斗,积极踊跃地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甚至在国家出现了“粮荒”,需要到农村去说服农民,与富农斗争的时刻,党员组成的“工作队”也成了农村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尽管当时很多“城里人”并不了解农民的生活,他们所做的工作也根本不受农民欢迎,但是那些党员的的确确是怀着热情、十分忠诚地去完成党所交给的工作。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以及卫国战争的过程中,广大党员也能够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去与“富农”展开斗争,成为斯达汉诺夫工作者,英勇地保卫国家。
不过,列宁当初强调的民主与集中的先后顺序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从最初可以畅所欲言地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到组织决定,甚至领导人的一言一行、一个微笑或者一个不悦的表情都可以决定其他人的命运。党的组织结构层级越来越鲜明,权力越来越集中,基层党员的主动性与民主参与权利已经越来越小。并且,党的领导干部享有的特权越来越大,他们与基层群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官僚主义、打官腔几乎成为苏联各级官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的工作技能。尽管赫鲁晓夫时期和勃列日涅夫前期曾经尝试过改革,但是苏共党的官僚结构还是以稳固的“金字塔”形状确定了下来。正如前述阿夫托尔哈诺夫在《勃列日涅夫的力量和弱点》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执掌国家命运与权力的是在塔尖上的政治局,以及由3万名党的书记构成的“书记集团”;几百万名党的干部组成的“委员会集团”享有或大或小的权力;而最下层的1600万名党员和候补党员并没有实权。事实上,广大基层党员的确对关乎国家和党的命运的政治问题几乎没有发言权。在几十年间他们接受的组织纪律就是服从,如果不想服从,就只能选择沉默,或一级一级地写信申诉,或在私下里表达不满。就此意义来说,戈尔巴乔夫时代的“民主化”和“公开性”的确给了基层党员以表达意见的权利,但是几十年的惯性造就了基层党员的忍耐与服从,同时思想与言论一下子放开,以及对苏共领导人、苏共历史的否定又使得一些人脱离了共产党。在此情况下,不要说那些基层党员作为当事人并不可能完全意识到这样几个关节点:“8o19事件”的失败意味着党就要被摧垮,“别拉韦日阴谋”是一个推倒联盟的历史事件,即便是当时能够明辨历史,认识到那是关乎党和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他们也没有权力去左右高层政治家的决策。正因为如此,基层党员在当时更多的举动是沉默和服从。
2.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与党的清洗严重挫伤了基层党员的积极性,也打击了他们的政治信仰。对政治的失望乃至绝望,是部分基层党员不愿意支持自己的政党的主要思想原因
对苏共党员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苏共历史上,有几个年头党员数量的变化比较明显:苏共党员总数在1917年10月达到35万人,1918年达到39万人,1919年回落到35万人;1921年达到73.3万人,1922年降到52.8万人,1924年再降到47.2万人,1925年又增加到80.2万人;1930年达到167.8万人,1934年再增加到270.1万人,到1939年又降低到230.7万人;1986年正式党员达到1828.9万人,1989年正式党员达到1897.6万人,到1991年正式党员的人数又降到1651.6万人。在这样的数字变化中,可以理清一些党的历史上的重大决策:年的首次清党,年的再次清党,使得1919年和年党员人数大幅减少;1924年因列宁逝世而“号召青年入党”,1925年党员人数急剧增加;1939年党员比1934年减少近400万人,在这期间发生了党内最大规模和镇压和清洗;1986年正式党员与预备党员的总数首次超过1900万人,1989年正式党员接近1900万人,到1991年这个数字降到1651万人,在这期间党员大范围退党……几乎所有数字的变化都与苏共的“政治风向”紧密相关。
苏共历史上的清党,最初是为了清理资产阶级的残余以及投机主义者(如1919年和1922年),到了20世纪30年代,则以党内斗争和混进苏维埃政权内部的“第五纵队”为主要目标。除了这些清洗之外,“消灭富农”、与“资产阶级工程师”斗争、揪出谋杀领导人的“医生集团”等斗争,也造成了大批党员被驱赶出境、被枪决、被流放、被强制迁移或劳动改造的情况。他们中间的确有资产阶级分子或者被西方国家买通的、企图破坏苏维埃政权的敌对分子,以及破坏集体农庄的“富农”坏分子,但更多的人则是蒙冤受屈者,他们有的被“公开审判”后枪决,有的被秘密处死,家人不知所踪,还有的被判为劳改犯,在环境极其恶劣的劳改地病饿而死。还有一大部分人最终等来了平反,但回到家里才发现原来的家已经支离破碎,亲人甚至不知在哪里,或者家人很难接受这些因多年劳教而性格变得怪异的亲人……所有这些都是“党”带来的伤害。在揭开这些内幕时,有西方学者指出了“纠正”党的错误的三个重要年代:斯大林逝世后的5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的80年代中期以后,还有一个时间点则是苏联解体后奥兰多o费吉斯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这几个时间点。正是基于前述这样一些事实,斯大林的苏联被西方称为“极权主义”国家,出现了索尔仁尼琴以及萨哈罗夫那样一批“持不同政见者”;也因为如此,戈尔巴乔夫号召揭开历史“空白点”时,一段时间内收到极大效果,大批历史的、文学的著作纷纷登上媒体,谁批判这个制度谁就会受到欢迎,苏联共产党的历史几乎被完全否定。在此情况下,出现的脱党、退党甚至脱离联盟的主张,似乎都与争取自由联系在一起。为了能够“自由地呼吸”,人们甚至在内心中希望这个“不民主的制度”毁掉,在这个制度的代表——苏联共产党垮台之时,有的人欢呼,有的人沉默,更多的人则表现出冷漠,也就不足为怪了。
3.党的官员的腐败,使得基层党员群众不可能去捍卫一个由贪官与特权者掌握的政党和国家
从列宁时期起,苏共就对党的财务纪律,党费支出,党的干部所能享受的医疗、食品、住房等方面的待遇有明确规定。在革命胜利之初,列宁就明确,金钱对于苏维埃政权的存在十分重要,但是这是国家劳动者的劳动换来的,不能随便使用。必须把金钱用于正确的地方。在那个时期,党的干部多半是没有金钱观念、没有家庭观念、“把一切献给党”的革命者。当然,他们在生活待遇上也有部分特权。不过, 真正的特权阶级却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规模饥荒时期。在饥荒的背景下,为了收集老百姓手中的美元、外汇等高档物品,在一些大城市里设立了可以用外汇购买食品的、专门的“外汇商店”。后来,这样的商店逐步变成了给领导干部提供价廉物美商品的“专供商店”,党的高层享有的特权由此不断扩大,包括食品和日用品的专供、修建别墅、每年定期休假,还有在电影院、剧院等公共场所设置特殊座位等等,一个精英阶层就这样逐步“养成”了。到了勃列日涅夫后期,官僚腐败、上下勾结、卖官鬻爵等现象几乎遍布苏共各个阶层,尽管安德罗波夫和戈尔巴乔夫时期采取了一些惩治腐败的措施,也不能根绝官员腐败现象。腐败与特权使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更加拉大。尽管很多基层党员也清楚,不能用个别党员干部的行为代替党的形象,甚至“斯大林的所作所为”都不能代表苏共,但是当他们有权利重新选择自己的党派和政治信仰时,还是有一部分党员离开了苏共,他们已经不可能再用鲜血、用生命去捍卫一个腐败的、不能为民众谋利的执政党。
在我看来,李燕在《苏联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研究》中的研究大体接近于事实。但是,她为苏共垮台,苏联解体表现出的惋惜不仅自相矛盾,而且令人颇为不解。既然已经完全腐败的苏共在苏联已经人心尽失,那么,苏联的垮台,不正是苏共的自食其果吗?据雅科夫列夫在《雾霭:俄罗斯百年忧思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及闻一的《俄罗斯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披露,列宁在夺取政权后不久就用军队武装征粮,导致1920年爆发了坦波夫省的农民起义。列宁派出的军队镇压,1921年六七月份,竟然用窒息性毒气消灭农民起义。49天清剿之后,图哈切夫斯基7月16日向列宁汇报说,“到7月11日,21000名匪徒只剩下了1200名骑兵,有大批匪首被歼灭。”他承认,坦波夫省的农民起义,主要是“对余粮征集制的不满以及地方上拙笨地,甚至是极为残酷地执行余粮征集。”1932年的大饥荒,饿死的人数达到2800万(《俄罗斯通史()》198页)。据《古拉格:一部历史》(,新星出版社,639页)披露,仅仅在年的斯大林时代,死于古拉格和流放村的就达2749163人……
一个用暴力维持统治的政权,垮台的时候没有人为之抗争,不是自然的结果吗?作为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的反思或许更令人警醒。
凤凰网主笔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魏冰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1100793
播放数:294940
播放数:279878
播放数:2256381
48小时点击排行苏联解体成几个国家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苏联解体成几个国家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1991年苏联解体,这个曾经与美国抗衡形成两大阵营的王国解体了,从此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那么苏联解体后分裂成几个国家?它又是为什么解体呢?
  苏联解体成几个国家?
  苏联解体后分解成15个国家,具体内容如下:
  各加盟共和国独立时间如下:
  1 立陶宛:日
  2 格鲁吉亚:日
  3 爱沙尼亚:日
  4 拉脱维亚:日
  5 亚美尼亚:日
  6 乌克兰:日
  7 白俄罗斯:日
  8 摩尔多瓦:日
  9 阿塞拜疆:日
  10乌兹别克斯坦:日
  11吉尔吉斯斯坦:日
  12塔吉克斯坦:日
  13土库曼斯坦:日
  14哈萨克斯坦:日
  15俄罗斯:日宣布国名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俄罗斯联邦&(1990年6月宣布收复主权)
  在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于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8&19政变后,除俄罗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在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西伯利亚等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的主张。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1、否定党的历史,否定党的领袖
  & 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他们一再否定斯大林,否定十月革命和苏共的光荣历史。赫鲁晓夫最为典型,1939年3 月,他在苏共十八次代表大会上20分钟的发言中,居然把斯大林恭维了32次。在1952年召开的苏共十九大上同样大肆吹捧斯大林。1954年他还下令刊登 斯大林逝世一周年的歌功颂德的社论。他经常肉麻地说斯大林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导师和领袖&,&伟大的常胜将军&,&自己生身的父母&。
  但到苏共二十大 却咒骂斯大林是&凶手&、&强盗&、&赌棍&、&俄国最大的独裁者&、&混蛋&、&白痴&等,把一切最丑恶、最肮脏的语言加在斯大林头上。同时诬蔑斯大林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战前&丧失警惕&,战争爆发后&惊惶失措&,战争中&靠地球仪指挥&。这是连小孩子都不会相信的谎言。苏共二十二大后,赫鲁晓夫又把斯 大林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火化,进一步造成党内和群众的思想混乱,并且为帝国主义攻击苏共提供了炮弹。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走得更远,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列 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苏联历史,否定党的领导,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
  怎样评价斯大林和苏共的历史,仍然是总结苏共失败教训的一 个焦点。尽管斯大林犯过一些错误,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存在某些缺陷(&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是难以避免的),但用实践标准来检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与 1913年(一战前的俄国最高年份)相比,社会生产力有很大发展,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了,最突出的表现是打败了 德、日法西斯。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邱吉尔曾指出:他从沙皇手里接过的是木犁,撒手人寰时留下的是原子弹。
  有的说,&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苏联亡党亡国的主要原因。这也是不全面的。苏联垮台前夕,其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相当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总和,其先进科学 技术可与美国并驾齐驱,有的甚至领先于美国,即便是轻、重工业存在某些不协调现象,也不至于导致失败,更何况苏联解体是在斯大林去世38年之后发生的,怎 么能把失败的原因归罪于早已去世的人呢?
  2、丧失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
  列宁深刻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 革命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俄国革命实践的典范。苏共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党在理论上背离 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全党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
  赫鲁晓夫上台后大反斯大林,却投有根据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 技术革命兴起的新形势,进行理论上的刨新,使党的理论停滞不前,甚至提出了&20年建成共产主义&这样盲目而不切实际的理论。勃列日涅夫虽有所修补,但基 本上坚持了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哓夫路线。到戈尔巴乔夫则走向极端,他的&新思维&和&民主化&、&公开性&,其实质就是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否定社会主 义。
  同志深刻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必先造成舆论,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在苏共失败的过程中,反苏反共反 社会主义的舆论甚嚣尘上,各种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以及小说、戏剧、电影等各种文艺团队,都加入了反苏大合唱的乐队。乐队的总导演就是戈尔巴乔 夫。一时间,社会主义、斯大林、列宁被说得一无是处,资本主义成了人间天堂。对于拥护社会主义、马列主义的力量,极力打压。结果就是党内思想严重混乱,人 民失去共同理想。戈尔巴乔夫1999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美国大学研讨会上不打自招:我生活的目的就是消灭共产主义。面对苏共失败、苏联解体的现状,他 说:&我生活的目的已经达到&。
  3、党的组织丧失了先进性
  随着苏共领导层的蜕化变质,苏共基层组织也丧失了先进性,失去 了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质量下降,严重脱离群众,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到垮台前夕,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已经是徒有其名。 有的说苏共20万党员时取得二月革命的胜利,35万党员时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55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和日本法西斯,而在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 政权。
  党的思想教育长期无人过问。党的组织生活涣散,丢掉了批评自我批评。许多党员缺乏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迷失了前进方向,相当多的人入党不是 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奋斗,而是为了自己在仕途上、物质上捞取好处,1993年重建俄共时,加人俄共的原苏共党员还不到10%。圣彼得堡原有苏共党员50 万人,1993年加入俄共的只有2.1万人,该市的加里宁区原有苏共党员2万多人,而加入俄共的只有85人。原苏联解体时规定,两个小时内党员必须选择政 治上站在哪一边,结果绝大多数站到叶利钦那一边去了。这就说明苏共经过35年的蜕变,党员的质量严重下降,理想信念动摇了、瓦解了。可见,单纯追求党员数 量、忽视质量是多么可怕!列宁说过,那些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也不要。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些话多么中肯,多么深刻!
  党要实行民主 集中制,是列宁的建党原则之一。列宁时期及斯大林初期党内民主集中制执行得较好,斯大林后来也搞&一言堂&、&家长制&,长期不开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 会,搞个人崇拜。赫鲁晓夫靠反对&个人迷信&上台,但上台后搞&个人迷信&比斯大林更严重,有过之而无不及。勃列日涅夫也是独断专行,就连向阿富汗出兵这 样重大的事情也是几个人推翻政治局不出兵的决定而出兵的。戈尔巴乔夫鼓吹的&民主化&、&公开性&,是抽掉了阶级性的民主和公开,其实质只能是对反苏反共 的人实行民主、公开,对拥护苏共、维护苏联而反对他倒行逆施的人,则千方百计进行打击,就连宣布共产党解散这样天大的事情,也是由他个人做出的。这样的党 必然会失去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必然会失去党内和群众的监督,怎么能不失败呢?
  4、党风败坏 严重脱离群众
  执 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列宁时期,非常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严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参加劳动,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脱离群众。 联共(布)党史中专门讲了安泰与大地母亲的故事,深刻阐述密切联系群众的极端重要性。列宁坚决反对特殊,以身作则。他经常在办公室接待来访群众。据记载, 仅在日至12月16日,就亲自接待125人次。斯大林在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方面也是令人称赞的楷模。
  二战期间,他的儿子雅科夫被德 军俘虏,希特勒提出,以释放雅科夫交换被俘的德军将领保卢斯,斯大林的回答是&我不会用一名将军去交换一名士兵&,结果雅科夫死在德国法西斯的集中营里。 和平建设时期,他一直保持简朴的生活作风,一件短皮大衣竟然从十月革命一直穿到去世。他去世后清点其物品时,发现他仅有900卢布存款。斯大林的后期也存 在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特别是大搞&个人崇拜&,使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受到严重损害,党内滋生了特殊化倾向。赫鲁晓夫时期,党风进一步败坏,并 且逐步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
  赫鲁晓夫不讲原则,瞎指挥,讲大话、空话、套话,胡干蛮干,不仅提出20年建成共产主义,而且搞工业党、农业党,盲目开垦&处 女地&扩种玉米,使农业生产受到损害,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勃列日涅夫继承赫鲁晓夫衣钵,党风进一步败坏,他本人热衷于追求表面荣誉和奖赏,在其执政期间 竟然得到200多枚各种勋章,在他死后的送葬行列中,为他抬各种勋章、奖章的军官达44人之多。他还要与列宁并列,1977年的十月革命节游行中出现了与 列宁像同样大小的勃列日涅夫画像。他有一次到阿塞拜疆访问,该共和国共产党第一书记阿利耶夫送给他一座用纯金制作的、价值连城的半身像。而阿利耶夫很快被 调到莫斯科任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并成为政治局委员。
  戈尔巴乔夫时期党内腐败更加严重。干部职务越高,特权越多。莫斯科的特供商店就达100多处,在这里 各种进口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供高级干部享用,严重地脱离了群众。有些高干的子女也仰仗亲属的权威,为非作歹,贪污受贿,走私贩私。戈尔巴乔夫执行的改革 成为新生资产阶级的催化剂,大批干部腐败变质。苏联解体后,莫斯科的大富豪、俄国政府中的高官,不少是原来苏共的干部。
  5、严重违背列宁主义的干部路线
  自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对持不同意见的同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现象,甚至使一些干部受到不白之冤。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严重违背马克思 主义的干部路线,任人唯亲,亲朋故旧、同学老乡、部属亲信倍受重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几乎成为普遍现象。敢于讲真话,提出批评意见的人受到打击 迫害。因此党内低级庸俗之风盛行,对领导人只说恭维话、客气话、官话、套话。党在选拔干部问题上的政治标准、德才原则,被任人唯亲所取代,培植亲信、拉帮 结派成为合法。
  戈尔巴乔夫时期,以各种借口推行其任人唯亲的干部路线。他上任不久就改组了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新增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 和中央书记8人,撤职2人。更换了部长会议主席和6位副主席,撤换了40多名党中央和政府部长,近100名州委书记。有的材料说,短短几年内,150个边 疆区、州、直辖市委的书记被更换了92.5%。错误的干部路线造成党政军干部队伍思想空前混乱,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造成了干部对党的离心倾向。
  俄共的许多同志认为,苏共没有解决好领导层的新老交替,党的核心领导层出了问题,这是苏共失败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戈尔巴乔夫都成长于苏共二十大之 后,根本没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更没有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俄共有些同志说,他们的背叛行为终究有一天会受到正义的审判。还有的认为,苏联长期处于 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孤军奋战,在一国建设社会主义。
日一二三四五六
姜昆郭德纲骂战  郭德纲骂姜昆始末  2011年姜昆向...
在《幻城》里面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她就是樱空释名...
  陈冠希事件完整照片  陈冠希艳照门  2008新年...
《灰姑娘与四骑士》  如今经典的玛丽苏式爱情,还是...
文强高圆圆  文强睡高圆圆的图片揭秘  文强曾是重...
  干露露和苏紫紫是好朋友,两个人以前就一起拍过裸...【图文】苏联为什么解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苏联为什么解体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苏联解体原因分析及,苏联解体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与启发。
大小:1.1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苏联解体的浅层原因
澎湃新闻网赵华胜
[摘要]关于苏联解体,有大量阐述其“深层原因”的文章。笔者对研究深层原因力有不逮,这里仅从经验观察的角度谈谈它的浅层原因,也就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直接的原因。
12月25日是苏联解体纪念日。关于苏联解体,有大量阐述其“深层原因”的文章。笔者对研究深层原因力有不逮,这里仅从经验观察的角度谈谈它的浅层原因,也就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直接的原因。在对苏联解体深层原因的研究中,苏联模式、政治背叛、经济衰落、民族问题是最常见的命题。最近,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国际石油价格暴跌,又引出了1980年代国际油价暴跌摧垮苏联的说法。无疑,这些因素都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也产生了某种作用,但它们不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苏联模式使苏联解体吗?苏联模式有诸多弊端,但这些弊端与苏联解体没有直接关系。要说有,也只是间接关系。这些弊端使苏联不得不改革,而苏联却在改革中丧失了存在。不过,葬送苏联的不是苏联模式,也不是改革,而是改革中的错误。改革在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方向正确不意味着政策的和策略的正确,也不意味着改革一定成功。反过来说,改革失败说明一定存在严重问题,但不一定表明改革是错误的。还应该看到,改革的主要起因是苏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而不是民族问题。很多人认为,苏联解体是民族关系没搞好的结果。其实不然,这一点将在下文谈到。在苏联模式中,有关民族关系的部分,最重要的内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评价见仁见智,但这一制度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说明它是被普遍认可的一种形式。确实,苏联民族政策问题不少,但它也有比较成功的一面。在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中,有14个是少数民族共和国;在全国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将近50%;在少数民族中,宗教信仰又很不相同,其中有6个共和国是信奉伊斯兰教。苏联处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可想而知。苏联最大的成功在于它使“苏联”和“苏联人”成为共同的身份认同(波罗的海三国除外)。俄语作为通用语言得到普及,世俗化深入社会,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可以共容,不同族裔的人可以在一起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对民族身份和相互差别的感觉不是那么强烈,不同民族间通婚也习以为常。诚然,苏联的民族政策并不完美,但认为民族政策不好导致苏联解体是过于主观的联系。是政治背叛使苏联解体吗?所谓政治背叛,是说苏联的解体是因为背叛了马克思主义,背叛了社会主义制度,背叛了共产党的领导。这种说法是对苏联解体一种过于意识形态化的解读。苏联解体与它的意识形态体系没有直接关系,与它的国家制度没有直接关系,甚至与谁是执政党也没有直接关系。从一般国际实践看,就意识形态来说,不管是信奉马克思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可能保持统一或发生分裂;就国家制度来说,不管是在专制或民主制度下,都可能保持统一或发生分裂;就执政党来说,不管是保皇党还是革命党当权,也都可能保持统一或发生分裂。认为苏共背叛社会主义导致解体没有道理:社会主义不是国家统一的理论和原则,遵守或背叛社会主义不等于是在统一和分裂之中做出选择,也不一定导致国家解体。因此,把苏联解体归因于政治背叛在理论上说不通,在实践上也不是事实。沙俄是俄罗斯帝国的始作俑者,苏联是俄罗斯帝国的继承者,在维持“帝国”的统一上,两者没有根本差别。即使是背叛回到旧制度,也不意味着放弃“帝国”。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并没有摧毁苏联的意图,也没有抛弃苏联的理论,在维护苏联的统一上,他的问题不在于“背叛”,而在于失控。从纯法律的角度,苏联宪法规定各加盟共和国有退出联盟的权利。按照这一原则,允许加盟共和国退出不能算背叛,而不允许才是违宪。当然,这是书生之论。是经济衰落使苏联解体吗?苏联是在经济极其衰落的状态下解体的,这给人以经济衰败使苏联崩坍的印象,也使经济衰败导致苏联解体的判断十分流行。这种判断似乎有事实的支撑,也似乎符合一般的逻辑关系,但经济衰败也不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经济衰败确实使苏联国内政治矛盾加剧,社会不满高涨,但它导致的结果是政治斗争激化和社会混乱无序,而不是苏联解体。当时并没有哪个加盟共和国因经济困难要求独立。从经济上说,大多数加盟共和国不如俄罗斯发达,它们在经济上并不想脱离苏联;从政治上说,在对苏联仍存在认同的情况下,也不会把经济困难与联盟问题联系起来。而从一般的道理来说,经济状况与国家解体没有必然联系,一些国家长期处于经济混乱甚至是崩溃的边缘,但国家并没有分裂,中国从三年困难时期到文化大革命就是典型的例子。也有的国家经济并不是很槽糕,但仍四分五裂,如南斯拉夫。至于说油价暴跌搞垮了苏联,这种联系就更牵强。油价下跌对苏联经济造成严重伤害,但这与苏联解体中间还隔着多层关系。如果仅仅是油价就能摧垮苏联,那很难想象它是怎么经过那么多艰难困苦还能生存下来。是民族独立运动使苏联解体吗?在所有的论点中,民族独立运动摧毁苏联的说法最顺理成章,也最有解释力,不过,民族独立诉求仍不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对这15个共和国在苏联解体过程中的表现,需要分别来看。一般认为,各结盟共和国都竭力挣脱苏联的束缚,这最终使苏联分崩瓦解,其实情况不完全是这样。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中的特殊成员,它们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才被苏联兼并的,西方从来未予承认。这三个国家也是最“不像苏联”的共和国,对苏联的认同最低。笔者1980年代末在苏联进修时曾到过这三个国家,感觉所处似乎不是苏联,与在其他加盟共和国大不一样。波罗的海三国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独立诉求最为强烈,是坚决的独立派。不过,也因其身份特殊,且面积很小,假使三国独立,这会被看作是苏联领土的一次变更,但不会被认为是苏联的解体,事实上在这三国并入苏联之前,苏联已经存在了很久。换句话说,这三国的独立对苏联的整体框架没有致命威胁。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以及摩尔多瓦都有独立的要求,而且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拒绝参加1991年3月举行的关于新联盟条约的全民公决。不过,这四个国家是跟着潮流走的,而不会逆潮流。而且,它们所理解的独立还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而是更多的自治和权利,或是一种对中央政策不满和要挟的表达,它们还未达到对独立的价值追求。可以判断,如果日新联盟条约能够签署,这些国家最终还是会加入的。中亚五国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和土库曼共和国并不要求独立,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密谋解散苏联是背着它们进行的。当俄乌白三国总统在别洛韦日签字终结联盟条约时,哈萨克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正在去签署新联盟条约的路上。苏联解体使中亚共和国最初感到的不是喜悦,而是茫然甚至是失落。苏联解体的决定性力量是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俄罗斯是主体民族,白俄罗斯是配角,乌克兰被认为态度最坚决,对解散苏联起了关键作用。不过,仅仅在7个月前的全民公决中,乌克兰70.5%的选民还投票赞成保留联盟,而在7个月后的1991年12月,支持独立的选民却达到了90%。可见,乌克兰多数民众的情绪是在短时间里骤然变化的,直到苏联解体前不久,他们还尚未坚决要求独立。简单说,尽管当时苏联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但除了波罗的海三国外,其他共和国都是在进退两可间,这一过程是可逆的。在一定意义上,民族独立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政治过程的结果,而不是它的原因。什么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实很简单,这就是中央权威的衰亡和中央政权的瘫痪。不管是苏联模式、政治背叛、经济衰败、民族矛盾的哪些因素发生作用,在中央政权有效的情况下,苏联都不会解体。而不管是上述哪种因素,它们都不必然导致中央政权瘫痪。换句话说,只要不使这些因素危及权力中央,联盟就不会瓦解。是中央政权瘫痪致使民族独立如脱缰野马,国家对局势失去控制能力,最终使联盟分崩离析。从哲学意义上讲,苏联解体是偶然的,不是必然的。这是指苏联不是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只有解体一途。它仍存在选择,仍有保持下去的可能。这就如同站在十字路口面前,可以有选择,但却会走向不同方向。对中央政权造成致命打击的是权力斗争,而不是社会模式和意识形态问题,也不是经济衰退和民族矛盾。具体说,是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最沉重地打击了联盟中央。为了夺取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叶利钦不惜釜底抽薪,把戈尔巴乔夫所依赖的联盟中央架空。在苏联解体中,俄罗斯扮演了冲锋陷阵的角色。作为主体民族,俄罗斯自我放逐,要求独立,它不是把那些想离开苏联的共和国拉回来,而是鼓励它们跑得更远,并视它们为经济负担,把它们弃如敝屣。主体民族要独立,这在世界历史上也少见,不能不说是苏联解体的一大奇观,也是苏联解体不同于一般国家分裂的重要特点。戈尔巴乔夫治国无方,在操作层面犯有一系列错误,这也是中央权力衰落的关键因素。在苏联,党是国家垂直权力体系的中枢。戈尔巴乔夫为避免党内官僚体系对改革的抵制,尝试绕开党的体系以行政体系代之,但党的体系失效后,却没有形成有效的垂直行政体系。中央权威荡然无存,地方群起分庭抗礼,最后尾大不掉。戈尔巴乔夫有许多拯救联盟的机会,即使是在联盟存在的最后半年,机会依然存在,但戈尔巴乔夫的软弱无能和优柔寡断使他不能做出决断。有必要指出,许多分析把苏联解体、苏共垮台、改革失败混为一谈,在三个概念之中随意游走。这三者无疑有密切联系,但却不完全是一回事,不能混淆和相互代替。改革失败会带来严重的政治后果,但不等于是联盟的末日。苏共垮台虽会使苏联在形式上消亡,但不等于统一国家的崩坍。如果继任的新政权足够强大,仍可能以新的形式保持国家统一。就如上文所说的,苏联自身就是在俄罗斯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国家。从以国家统一为价值取向的角度,苏联解体所给出的最大教训是:在民族板块型结构的国家,中央政权瘫痪之日,也即国家分裂之时。它的又一个重大教训是:苏联的民族独立思潮在某种意义上是被“制造”出来的。在改革之前的60多年,苏联加盟共和国基本没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诉求(波罗的海三国除外),但在改革的短短几年里,独立思潮却风起云涌,并难以置信地变为现实。这说明:基于民族身份的独立意识,不管它看上去已是多么淡化和沉寂,但它始终是一颗种子,一旦有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它就会迅速复活,急剧膨胀。而一旦它喷发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paqiy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