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东的信20161958-2016年致股东信vs哪些最值得一读

巴菲特,原来你是一个逗笔!- 偶读巴菲特2016给股东的信_Unclehome_【传送门】
巴菲特,原来你是一个逗笔!- 偶读巴菲特2016给股东的信
我有一个投行的朋友,每年都会给我发来巴菲特写给股东的信。这家伙是巴菲特的信徒,买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他家股票号称一股10来万美刀),总是念叨着要去美国农村奥马哈参加公司股东大会朝圣:据说这哥们按照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在A股市场投资还亏着呢! 作为一个懒得发指的人,对一个老头儿也没什么兴趣,我几乎没有读过这位哥们发来的巴菲特给股东的信。今年,不出意外的,这位投行的朋友又给我发来了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也不知是被这厮的坚持搞得有点好奇,还是点错了附件,反正我打开了这封传说中令无数“财迷”敬仰不止的圣经读了一会儿– 没想到,巴菲特竟然是一个逗逼老年人! 除了傲娇的在首页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的表现和标普500公司做对比之外(从1965年起,年度收益20%多 vs. 9.7%),老头儿在给股东的信里洋洋得意的表示:我给你们看的都是账面值,我公司股票的内生价值(Intrinsic Value)远远高于我公司股票的账面值! 接下来,老巴又开始拜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的Power house 5(五大牛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BNSF(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运输公司)、Marmon(马蒙工业集团)、Lubrizol (路博润特种化工公司)和IMC(伊斯卡尔金属制品公司),这是除了其旗下的保险公司之外五个最赚钱的公司,在2015年赚了131亿美元。除了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是2003年归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的外,Marmon、Lubrizol和IMC三家公司都是老巴全现金收购的 – 这似乎也符合他一贯的并购使用现金的逻辑,在他心目中,自家公司的股票是最值钱,可不能用来作为并购交易支付的对价– 只有BNSF收购的时候,老巴花了70%的现金,30%部分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作为对价支付的(看来BNSF董事会挺厉害的)。2015年,巴菲特花了超过320亿美元的现金买入飞机零部件以及能源生产设备制造商精密机件公司,这也成为了老巴洋洋得意的“Powerhouse Six”(六大牛),2017年给股东的信中会看到精密机件公司的表现– 发现老巴是个如此的逗笔之后,明年他给股东的信我也是非读不可了。 在给股东的信里,巴菲特还不吝赞美之词表扬了旗下精密机件公司的CEO Mark Donegan(这音好,中文和“多能干”类似)和IMC的CEO Jacob Harpaz,说这两位都是将普通原材料制造商成功转型特殊产品制造商,从而成为世界级的制造商。他在给股东的信里用了一句“Each is the da Vinci of his craft”. 老巴还在给股东的信里表扬了Todd Combs(这哥们是被老巴挑中的基金经理,向巴菲特推荐购买精密机件公司,被看好的老巴继承者之一)和 Ted Weschler(也是被看好的老巴继承者之一),这两人分别掌管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约90亿美元的投资额度。老巴有点谄媚又自信的在给股东的信中称”Hiring these two was one of my best moves”. (one of !,多么自信的老头!) 老巴还吹嘘了自己和他的巴西亿万富翁朋友Jorge Paulo Lemann主导的卡夫和亨氏合并交易,并洋洋自得的说,亨氏的番茄酱或者芥末配上卡夫旗下的奥斯卡麦尔热狗,再加上一杯可乐(可口可乐是巴菲特一直投资股票的公司),那就构成了自己最爱的食品。- 这哥们在给股东的信里吹起自己的投资来,总是无处不在的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巴菲特借着对精密机件公司的并购,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投资哲学:找到那些和自己的理念相近、不浮夸、成本控制、高效精干的管理层控制的公司。并购后,只需要给这些CEO们创造出能最大化其管理效能和使其能乐于工作的环境即可。他还引用了自己的亲密伙伴芒格的一句话:如果你想要一生不幸,那就嫁给一个想改变你的人。 - if you wan to guarantee yourself a lifetime misery, be sure tomarry someone with the intent of changing their behavior.) 同样的,老巴也强调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只进行友好收购。虽然巴菲特认为有些恶意收购也能带来价值,但是他有意思的在股东信里用了一个引号: We, though, will leave these “opportunities” for others. – 你们干你们的,反正我不干恶意收购! 在信里,巴菲特还强调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去年增持了四大钟爱股票(美国运通、可口可乐、IBM和富国银行。在老巴看来,这几家公司都处在绝佳的行业,都由富有才能和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管理层所带领。 接下来,老巴又发表了他对美国下一代的看法。他说在大选季的时候,很多美国人都认为下一代可能不会比自己过得更好。但是,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巴菲特认为,美国的年轻人是历史上最为幸运的一代:美国的人均GDP已经到了56000美元,还在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减去人口增长率0.8%的话,那么就有1.2%,如果一代人算25年,那这代人可以有34.4%的人均GDP增长,19000美元每人!而在今天的美国中产阶级所享受的生活水平,已经比当年洛克菲勒这样的全球首富为高。老巴在信中感概的说,当年我的父母,没有预见到会有电视机,而我在50岁的时候,也没有预见到我需要个人电脑,而现在我每周花10个小时玩在线桥牌。然后,老头又顽皮的说:当然,我不会去玩交友软件Tinder。– 老头很乐观的表示,在把蛋糕继续做大的前提下,所有人都会受益,但是,国家需要采取手段来分蛋糕,金钱和选票将成为武器,游说将继续增长。在过去240年里,所有赌美国不行的人都犯了错,而作为重商主义和强调创新的一个伟大国家,美国将继续NB。 在风险提示的环节,老巴很有意思的说到,所有在给证监会提交的报表中所提到的风险并不是实际的风险– 伟大的公司都会因势、因时而变。真正重要的风险,却是那些被周知的事件:比如网络、生化、核武器等袭击。关于有股东提议讨论下气候变化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保险业务影响的问题,老巴说,别担心,保单都是一年一出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理性来应付。气候变化可能是人类该担心的问题,但绝对不是我这家公司的股东该担心的问题– 它不和我牛逼的收益挂钩。 最后,老头开始提到了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安排:他和芒格决定在2016年4月30日采用全程网络直播,因为到现场参加股东大会面圣的人太多,去年超过了40000人,尽管有Airbnb这样新型住宿方式,但奥马哈所有的旅店都被订满。另外,巴菲特打趣的说,我已经85岁,而芒格已经92岁,你们这帮股东,不应该到奥马哈来监控我们是不是还健康的活着,我们又不是干小生意的,需要你们过几天就来看看我俩是不是已经到了世外桃源。同时,老巴还自黑:我俩就是在状态最好的时候也没啥吸引力的– 而且你们知道,我们长寿的食谱就是,多喝可乐、多吃See’s牌软糖和花生糖。我俩很多年前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真理:在真正饿的时候,绝对不要去吃胡萝卜和花椰菜– 我和查理还将保持我们的长寿饮食习惯。 On April 30th, come to Omaha, -the cradle of capitalism – and meet my gang. They are the best.
今年的年会还会首发Warren Buffett’s Ground Rules这本书,对股神感兴趣的可以关注。
对了,最后给你们个福利。想知道股神买了什么股票,请看下图: 早上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有信的内容。下次再研究下老巴的其他东西,这老头,真有趣,怪不得这么多人喜欢他。又能挣钱,还能逗你开心,我要是投行这哥们,也得葱白他。 虽然老巴菲特是个逗比,但这篇文章的Point却在于:人的一生中,如果有几个想起来能心里一暖,或会心一笑,或皱皱眉头,或骂上两句的朋友,那真真是极好的(用小主的语气) - 谢谢这位每年给我转信的朋友。本人所著跨境并购交易实务专著《海外并购交易全程实务指南与案例评析》已上市,亚马逊、当当、京东、天猫等各大电商正在热烈售卖。《海外并购交易全程实务指南与案例评析》持续在当当网并购类新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在亚马逊能源化工业经济类书籍中销售排名第一;京东法律类畅销书入围。话说在新书畅销榜上超过杨澜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 实在没想到爱学习的小伙伴这么多!可直接扫描如下二维码在当当购买现货。【打赏实验】本文为Uncle Leslie原创如果愿意支持Uncle的原创,请长按下方图片并“识别图中二维码”打赏,9.9元或任意数额,谢谢~↓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在当当购买《海外并购交易全程实务指南与案例评析》现货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Unclehome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Unclehome 最新文章
Unclehome 热门文章巴菲特2016年致股东信:美国依然伟大-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微信扫一扫阅读
巴菲特2016年致股东信:美国依然伟大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6:36:42
北京时间28日 让美国再次变得伟大?巴菲特认为不必!巴菲特在今年致股东信中表示,美国现在就很伟大,将来会更加伟大。
巴菲特是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的支持者,但他指出,为了竞选需要,美国总统候选人不会停下来指责美国的问题,但这给了很多美国人一个印象,好像美国已经不行了,他们的孩子未来会过得不如他们好。
巴菲特写道,“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了。今天在美国出生的孩子是历史上最幸运的一群人。从大趋势看,自1930年以来,美国人均GDP已经增长了六倍,这一趋势依然完好。”
他指出,虽然当前美国经济增速仅是2%,人人都希望经济增长更快一点,但即使这样的增速,随着时间推移,也会带来可观的增量。
目前美国人口每年增长0.8%(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是0.5%,净移民率是0.3%),这样2%的经济增速意味着人均GDP每年增长1.2%。这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在25年后,人均GDP也能增长34.4%。34.4%的增长意味着下一代人均GDP会提高1.9万美元。如果财富能够平均分配,那么一个四口之家每年将能多创造7.6万美元财富。今天的政治家不应该播洒为下一代担忧的种子。
是的,今天大多数孩子过得很好。在我所居住的中上阶层社区里,所有家庭的生活水平要比在我出生年代洛克菲勒当时的生活水平要高。洛克菲勒巨大的财富买不到现在很平常的东西,比如交通、娱乐、通讯与医疗服务。洛克菲勒虽然有权有钱,但他的生活还不如我现在的邻居。
巴菲特一直认为,永远也不要做空自己的国家。他的论据是科技创新会在未来让每个人更加幸福。
巴菲特承认,近些年经济增长主要让富人受益,这一趋势容易造成社会动荡。
他表示,“这就要求资本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劳动阶层则面临不同的后果。”
他表示,“解决办法是安装各种安全网,让那些愿意努力工作并发挥自己特长的人,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我个人倾向于改革并延长当前的劳动所得税扣抵制度,以确保努力工作的人能够受益。” =========================赢美股:美股投资者交流区 感谢关注,赢美股为信号为你每日发送具有投资价值的美股资讯,欢迎订阅!(微信号:赢美股)。如你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你也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我们。浏览更多美股资讯可登陆:/
微信号:yingmeigu【字号: 】 【】 【】
巴菲特最值得一读的五封年度致股东信
作者:来源:和讯股票
  巴菲特一年一度致股东的公开信多年来一直是许多投资者的必读物,它不仅仅是向股东通报及解说业绩的文件,更是众人了解巴菲特各种深刻见解的媒介。  去年的公开信发布前,《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Of Permanent Value: The Warren Buffett Story)一书作者Andy Kilpatrick向美国媒体表示,巴菲特近年的股东信出现了变化:  (近年来)这些信变得更直白。我想,他(巴菲特)是在想方设法把自己的理念融入生意里。  多年出席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年会、研读过巴菲特35封股东公开信的Steve Ritter则是向媒体推荐了五封自认为最值得一读的公开信,即巴菲特1977年、1983年、1984年、2001年和2008年致伯克希尔股东信。  这五封信的看点在哪里?华尔街见闻将其中部分节录与大家重温,仅供抛砖引玉。以下均来自伯克希尔网站公布的股东公开信,点击红色字体处可查看相应公开信全文:  首先是网上可以查询到的最早期公开信――1977年致股东信,当时巴菲特在信中提出,盈利如何是衡量管理表现的好方法:  除了特殊情况(比如企业的负债权益比异常高,或者资产负债表显示,企业重要资产的价值并未实现)以外,我们认为管理经济的表现更适合用股权资本的回报来衡量。  1977年,我们的营业收益与期初股权资本比率达到19%,略高于上年,也高于我们自己的长期平均水平和美国业内总体水平。  我们的每股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7%,但期初资本也增长了24%,每股收益增幅显然没有数字乍看上去的那么多。  在1983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提到,伯克希尔投资的公司应具备重要的“经济商誉”(economic goodwill):  我们拥有多家具备经济商誉(其中自然包括内在的商业价值)的企业,他们的经济商誉远超在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和面值中体现的财会商誉。  ……即使永远都不考虑商誉及其摊销,你也可以衣食无忧。可投资和管理领域的学生应该了解有无考虑商誉的微妙区别。  我自己的想法和35年前已经完全不同,当年我受到的教育是要看重有形资产,关闭那些价大部分值取决于经济商誉的公司。  因为那样的偏见,我疏忽大意,犯了许多经营企业的关键错误,不过错误的数量在所有决策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第二年,在1984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特别提到了伯克希尔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卖场(NFM)的交易。巴菲特是这家企业的董事长――91岁的Rose Blumkin的超级粉丝,他在信中称Blumkin为“B女士”:  很多人问我,Blumkin一家人做生意有什么秘诀,其实那些诀窍没有多深奥难懂,这家人全都:  1、怀有极高的热情、投入极大的精力,(美国人学习的楷模)富兰克林(Ben Franklin)和阿尔杰(Horatio Alger)和他们相比就像逃学生;  2、很现实,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特长是哪个领域,果断处理该领域的所有事务;  3、即使是上述特长领域以外最吸引人的地方,也视而不见;  4、对任何人都以诚相待,(B女士将行为准则归纳为“说老实话、卖便宜货”)  我们对B女士及其家族的评估结果可以从我们收购他们公司90%的股权中体现:  NFM从未做过审计,我们也没有要求过;我们既没有做财产清查,也没有核实收据真伪;我们没有核查产权。  我们就给了B女士一张5500万美元的支票,她给了我们她的承诺。这是一场公平的交易。  由此足见巴菲特当年对NFM的管理层有多么信任。  巴菲特是保险(放心保)业的长期投资者。在2001年致股东信中,他描述了保险业的经济形势,这样写道:  保险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业务,不过其他方面也很重要。因此,要了解伯克希尔,有必要了解怎样评估一家保险公司。  巴菲特在信中回顾了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还提到这次恐怖袭击怎样改变了保险行业:  “九?一一”表明,我们的General Re 公司实行的第1和第2项规定存在严重的弱点。设定价格和评估累计风险方面,我们要么高估、要么否认大规模恐怖事件导致损失的可能性。我们还忽视了相关的承保因素。  例如承保财产定价,我们过去考察及考虑的只有预计可能因风暴、火灾、爆炸和地震产生的成本。  但历史上最大的投保财产损失全都并非源于以上因素。简言之,我们在保险业承包方面的根本错误在于我们把焦点放在过往经历,并没有侧重于危险。所以我们会假定,如果存在大的恐怖主义风险,我们不会收到分毫保费。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致股东信,那年投行雷曼兄弟倒闭,此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考虑到投资者在那一年接受了一些教训,巴菲特在信中谈到很多方面,比如提及衍生品的危险,它是影响危机的一个主要因素。  既然是保险业的长期投资者,巴菲特也有不少衍生品工具方面的经验。  他这样写道:  实际上,近来的事件体现出,大型金融机构的某些大腕首席执行官(或者前首席执行官)无法管理一家衍生品业务庞杂的公司。  查理和我都是不幸的这类人:伯克希尔1998年收购General Ge,我们知道没法对账面上2.3218万份衍生品合约拿主意,那些合约有884位对手方(其中许多我们闻所未闻)。  所以,我们决定结束这些业务。当时我们没有任何压力,在我们退出的时候市场运行良好,可我们还是花了五年时间才了结了大部分生意,损失超过4亿美元。  完全退出以后,我们对衍生品的感觉可以用一句歌词来形容:我比认识你之前更喜欢你了。  “透明度”提高了,衍生品产生的问题不会解决。我对通报机制一无所知,那种机制会说明并衡量庞大又复杂的衍生品投资组合里存在的风险。  审计师无法审计这些合约,监管机构也不可能监管它们。  当我读到一些公司的财报“披露”内容涉及这些衍生品工具时,我最终只是觉得自己不晓得他们的投资组合在发生什么情况(然后我就会去吃点(消热镇痛的)阿司匹林)。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2014 年 2 月巴菲特发布的《致股东信》中都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去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给他赚取了 180 亿美元的利润。从这封致股东信中都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东西?原版地址:
如果每年都读巴菲特的股东信,会感觉多数内容并不陌生,特别是对于公司业务的介绍方面,除了数据更新,很多内容是重复的——当然,千锤百炼的东西非常好。第 17 页到 21 页讲了一些对于投资的想法,是巴菲特把他的理念再阐述一次,返璞归真、大道至简:即使只是投一家公司很小的比例,也要像买下整家公司一样判断;不要预测宏观经济形式,不要受此干扰;投资任何一家公司前先问自己能否预测它未来五年的收入范围;当有机会挣快钱时,说不;如此种种,帮有心人坚定一些理念吧。我觉得这封信最猛的料,是这封信第 21 页预测美国的养老金体系将在未来十年内出现很多问题。上一次巴菲特唱衰次级债,大概比次级债泡沫破碎早了两三年,这次既然巴菲特仗义执言,让我们拭目以待。
谢邀。在这里先贴出一个中文版。老巴一如既往的在牛市跑输大市。2013年美股涨幅惊人,全年S&P 500指数上涨32.4%,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每股股东权益只上涨了18.2%。这个结果没有什么让人吃惊的地方,毕竟老巴所擅长的“能力圈内的成长投资”,或者说被世人所误读的“价值投资”最喜欢投资的就是可长期存续的传统型公司,这类公司商业模式较为稳定难以被颠覆、自由现金流高、所在行业需求的天花板较高、不需要每年像苹果公司一样要拿出改变世界的产品,再加上分红较高,简直是完美的“债券型股票”。所以毫不意外,那些最火的投资标的与老巴无缘。近年来美股最火的特斯拉、Solar City,国内的科技公司如360,等等,都不会出现在这份致股东的信里面。先挖个坑,未完待续。===================================================3月2日续各位关注老巴2014年《致投资者的信》,大多是希望老巴在里面指点一种投资方法,套用了这个公式,就可以像得到阿拉丁神灯一样随心所欲。但很不幸,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老巴在今年的这封信中几乎没有任何新东西,事实上他的长期投资策略本身就是一种很稳健、较少变动的策略,关注他之前的《致投资者的信》,并抽取出那些投资成功的共性,才是成功之道。老巴的投资体系众说纷纭,在这里我比较倾向于采用朱晓芸、任俊杰编著的《奥马哈之雾》中的“七层塔”体系:塔层1:将股票视为生意的一部分。这一层是塔基,格雷厄姆-巴菲特思想的根基,恰恰也是盲目模仿巴菲特的人最欠缺的地方。塔层2:正确对待股票价格波动。塔层3:安全边际。塔层4:对超级明星的集中投资。塔层5:选择性逆向操作。塔层6:有所不为。塔层7:低摩擦成本下的复利追求。在这个体系里面,塔层3-7属于技术层面的东西,已经有很多“中巴”介绍过了,我就不赘述了。塔层2属于个人投资心态问题,即:你是否仅仅会因为一只股票价格上涨就认为它是好股票、值得持有,比如2013年大涨的华谊兄弟、中青宝、昌九生化等。巴菲特为了警示众人,特意在开篇的第一个故事中,举了内布拉斯加州举债购买农场的农民破产的例子。那些在通胀预期面前追逐资产泡沫的人,他们真的对这些农场未来的价值进行严谨地估计了吗?塔层1才是巴菲特思想的精髓所在。巴菲特以第二、第三个故事的来说明:他的生意眼光,即对生意未来创造现金流能力的估计,才是他成功的精髓。以下内容节选自雪球球友雨枫《无法复制的巴菲特》
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内容要说也不少,但究其本质,无非是落在一项能力上:你要能看得懂一桩生意的运转模式,然后,大概能估算出这桩生意还能赚多久。
你把这个叫做眼光也好,叫做估值能力也罢,都是那么一回事。他知道这桩生意值多少钱,你不知道;那么,当你给出的价格低了,他就买进;当你给出的价格高了,他就卖给你。
复杂吗?不复杂。学得会吗?废话,当然学不会!
巴菲特投资方法的根基在于他的商业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你无论看多少遍巴菲特传纪和致股东的信,也不可能学得来的。这就好比C罗告诉你,其实进球很简单,你只需要跑位、带球突破、射门……然后球就进了。C罗这么做能成功,因为他是C罗——他当然不害怕教给你如何带球和冲刺,因为就算你把这些诀窍全都学会了,你还是你,C罗还是C罗。
段永平买网易厉害吧?但我告诉你,那个时代做网络游戏的公司绝不止网易一家,如果当年我们和他一样去投资游戏公司,以我的行业经验,有99%的概率赔个精光。为什么段永平能选对网易,而我们选不对?这哪儿是什么投资方法问题?根本就是段的商业经验在起作用。
同理,巴菲特买可乐、买中石油、买比亚迪,台面上的东西根本不重要,作为世界级的商业家,巴菲特看得懂这些公司的生意,而我们看不懂。这种情况下,他怎么买其实都是对的,而我们怎么买其实都是错的。当然,老巴无法复制,不代表普通人就无法投资成功。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对一门生意的深刻理解,去搞清楚一些企业的商业模式,找出那些能够接近“永续经营”的企业。市场对于任何一家企业,估值逻辑基本上都是对近3-5年的成长进行精确估计,之后采取永续增长比率进行估值。如果你能看透一家企业在10年内都能稳健成长,则3-5年后它的实际成长速度会远超过市场预期(永续增长率大多4%),成为大牛股。
先贴一张给关注跟着大佬“赚钱”问题的tx:至2013年底,伯克希尔-哈撒韦前15位高市值仓位个股,哈哈。不过你怎么做到紧跟大佬呢?还是从公开信里学习他的深刻见解更重要这次的公开信大概有四部分的看点:这次的公开信大概有四部分的看点:伯克希尔去年利润创历史新高:巴菲特乐观表示,美国最美好的日子就在眼前巴菲特承认投资“公共事业”方面犯了“大错”,。2007年购买了电力公司Energy Future Holdings Corp20亿美元债券,除非今年天然气价格高涨,否则这家公司今年“几乎肯定”破产,20亿美元的初始投资可能血本无归。“我们的大收购总体表现良好,少数收购非常好。但不论是收购企业还是投资股票,我都不可能杜绝犯错,并不是事事都按计划进行的。”巴菲特提到这次失败的投资他没有征询老搭档格芒的意见,也许我们也该了解一下这个人: 去年一些大手笔的收购交易,比如价值125.5亿美元的亨氏(Heinz)收购案引起很大关注,巴菲特这次表示他还将通过合作的形式进行更多大规模收购,对象是“大象”级别的公司。,投资者对巴菲特接班人的询问越来越多。最重要的是,投资者们想知道,伯克希尔公司是否还有像巴菲特这样的大师,能带来可观的股市回报。这次照片披露及对助手的盛赞,让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中提到了1977年、1983年、1984年、2001年和2008年这5封。其中主要的几个点是:盈利如何是衡量管理表现的好方法伯克希尔投资的公司应具备重要的“经济商誉”(economic goodwill)投资源于对管理层的信任要了解伯克希尔,有必要了解怎样评估一家保险公司衍生品的危险
请问:股东信里面提到增加的雇员里有一个在 Omaha home office里是指的谁?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股东大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